我爱你2011

爱情片韩国2011

主演:宋在浩,李顺载,尹秀晶,金秀美

导演:秋昌旼

播放地址

 剧照

我爱你2011 剧照 NO.1我爱你2011 剧照 NO.2我爱你2011 剧照 NO.3我爱你2011 剧照 NO.4我爱你2011 剧照 NO.5我爱你2011 剧照 NO.6我爱你2011 剧照 NO.13我爱你2011 剧照 NO.14我爱你2011 剧照 NO.15我爱你2011 剧照 NO.16我爱你2011 剧照 NO.17我爱你2011 剧照 NO.18我爱你2011 剧照 NO.19我爱你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2 05:04

详细剧情

飘雪的坡道上,送牛奶的老头子金万皙(李顺载 饰)邂逅了收废品的老太太宋怡芬(尹秀晶 饰)。他们的前半生各自背负着艰辛的人生:万皙年轻时我行我素,直到妻子病逝才深觉愧疚;怡芬被心爱的男人抛弃在城市角落,孩子夭折后至老未嫁。两位老人在每天凌晨寂静的街道上相遇,孤独而苦难的生活令他们渐渐靠近。在万皙孙女妍儿(宋智孝 饰)的穿针引线下,如初恋般的悸动萌发在了彼此心中。万皙的朋友、停车场管理员张军峰(宋在河 饰)一直耐心的看护着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伴。直到有一天,军峰得知老伴已患绝症。目睹她一次次痛苦病发,心如刀绞的军峰做出了悲伤的决定…… 影片改编自韩国著名网络漫画家姜草的同名作品,已公演的同名舞台剧亦受到好评。

 长篇影评

 1 ) 近几年的中国,还有人拍这样的片子吗

七张以上的爱情,我不知道全世界还有多少创作者愿意去呈现,甚至将其拍成电影。没有浮夸的背景、漂亮的演员;没有卖点,也没有任何新奇的手法。 4个老人,2对夫妻。一个脾气臭,一个孤身一人;另一对虽膝下满堂,却形同虚设,其中一个还患了老年痴呆。 人是注定要死的,我们每人都一样。老年人面对死亡的感觉就像家里饭桌上摆放的吃了一辈子的泡菜一样吧,年岁越长,越熟悉与亲近。 即便如此,人之所以为人,富贵贫贱不等,但唯一拥有的便是爱的权利吧。对于异性的好感、同性的情谊;对于亲眷的疼惜,对于同事的友爱。这跟年纪无关,或者年龄越大显得越纯粹而简单。 老人们不会对生活再有过多的欲望,爱不求性,甚至可以没有性。对子女,也不求回报,无论金钱还是宝贵的亲情。给予了,就像覆水难收,也不想收。 70岁的老人,绝大部分应该像片中一样安详、善良,不刁钻刻薄,也不作死作活——当然这还是理想化的。可人生本该这样。当死神正日益接近头顶上方,很难想象一个人还在背离人性,做着一些使自己难堪又使周围觉得负担的事,会是怎样? 一个活到7张甚至8张的老人,假如还看不破红尘,还想证明自身之于世界、周遭的存在,会是怎样? 爱、平和,最平易的付出,这就是满满当当最实在的存在了吧。所以一个发夹、一双手套,一盏路灯,都成了最富质感的情感表达。没有玛莎拉蒂、别墅、LV;也没有高级餐厅、鹅肝酱、游艇、XO。不是宾朋满座,也没有虚张声势倚老卖老。 世纪走到今天,在这个经济像齐柏林飞船挺进的年代,当全球都在寻求IPO,人人在经济泡沫中还想寻得一杯羹,整个地球都骚动不止,基因正裂变得愈发畸形的年代,尤其看到中国的导演们,像小丑一样挤入所谓的艺术殿堂戛纳圣地,只为寻求商业版权的那样一个嘴脸,真的很难想象同一时间,在邻近的韩国,还能耐着性子拍这么不浮夸的黄昏片,是出于怎样的艺术和道德追求。 从业者们,有想过吗

 2 ) 如何躲避这样的电影?

  数年前的某一天,我打电话安慰刚跟姥爷吵过架的姥姥;姥姥控诉着姥爷的罪行,无比委屈地说:我们这辈子,哪儿有什么爱情。那时候我20岁,正在谈第一次恋爱,相信爱情,憧憬婚姻;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

  我不知道姥姥20岁的时候怎么看待爱情,只知道她梳着两条齐胸壮硕的麻花辫儿,某个角度看起来像是舒淇,从乡下来到京城嫁给了姥爷。姥爷的眉眼则像年少时的顾祝同,脾气与《我爱你》中送牛奶的老金头儿爷爷怪得如出一辙:一辈子火烧火燎,连温柔也是用那不通情理的方式。

  把姥姥哄好不是件难事儿,毕竟,类似的吵架在他们之间几乎不停歇地上演——无数的家庭均是如此: 互相看不顺眼,这个嫌那个啰嗦,那个嫌这个小心眼儿。每件都不是多大点儿的事儿,可每次都能说着说着,就互相说急了眼。

  数月前的某一天,我打电话安慰从医院探望姥爷归来的姥姥;是时姥姥已知姥爷时日无多,她用当年的委屈语气说:我早跟他约好了,我要走在他前头,这样就省心了。这时候我26岁,对婚姻无比恐惧;于腠理不再相信爱情,于骨髓却已将爱情二字神话到了与信仰比肩的高度;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

  送姥爷走的那天清晨,北京的上空出奇得简净,底色蓝得仿若婴儿凝脂肤色下的静脉血管; 云丝缠绕,从三环交错绵延直到四环,一团一线就像姥姥20岁出嫁时梳在胸前的麻花辫。

  姥姥比我想象中要坚强得多,她开始强制自己要睡得着觉,吃得下饭,像原先一样遛弯儿锻炼;习惯不会再被人强制只能看军事节目和新闻频道;学会去哪儿交水电费,买新的电灯泡和电池. 她全部的强制、习惯与新的学习,都是为了适应要开始独立的,一个人活下去——只剩下自己。

  数天前的某一刻,我看了这部《我爱你》,泪疼了眼,哭肿了心;忽然意识到一直在用“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这样的论调来劝慰姥姥,是如此的苍白可笑,幼稚无力。她全部的强制、习惯与新的学习,是为了希望她活下去、却已离她而去的老伴儿,是为了惦念着她的儿女孙辈,是为了多见到一天未知的世界——唯一不想为的,就是她自己。

  直到现在,姥姥应该还是会坚持,在她和姥爷之间“哪儿有什么爱情”;对此,我再无可能还原当事双方完整可靠的论据。可知的是,他们之间远没有《我爱你》中所呈现出的包容、真爱、相濡以沫,取而代之是更寻常市井的争吵与鸡毛蒜皮,虽然但是,无论如何——还会有人真的在乎,他们之间所拥有的,到底是不是爱情吗?

年轻人无法理解老一代的爱情,即便他们在不停老去;

老一代无法理解下一代的世界,即便他们就在这生活。

也许你可以躲避这样的电影:可以不看,不听,甚至不相信;但无法不想,不盼,不做梦—— 就像,你躲避不了你的父母祖父母;就像,你终究没有可能躲避电影永远无可企及的,生活。


【2019年1月4日追记:八年了,算是给姥爷和姥姥,也给自己的一点后续】   

  

  2019年1月4日。姥爷走后的第八年。

  我妈和我姨正带着姥姥在海南度假过冬。以往每年这日子,是全家去扫墓的。

  我妈今天说,姥姥在海南可开心了。想起我爸说过的一句话:扫不扫墓烧不烧纸的,不都是做给还在的人看的——没什么比还在的人更重要。

开心活着最重要。这大概是姥姥活过八十岁之后,在没了姥爷之后,终于懂得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想得明白,所以“想通”这件事,什么时候来总也不算晚。

  姥姥不算脾气好的人,从面儿上我都能估摸出她至少得有个中度以上的抑郁或焦虑症什么的。骨子里爱挑刺儿,看事情时习惯性负面视角,这性子遗传给了我妈,又遗传给了我。

  都说老人失了老伴儿后,独活的那个撑不了太久。姥姥今年83岁了,自己做饭,洗衣拖地,搓麻赢钱,出门练气功,每顿结结实实吃得比我多。我们也没什么新鲜招儿,就是多陪伴,变着法哄她开心而已。

  这八年我妈挺受累的,最初的一两年几乎都在姥姥家陪她一起过,到现在每周也要过去陪她住个两三天。我爷爷奶奶都早不在了,我爸说他就姥姥一个老人儿了,很疼她,基本有求必应——但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爱我妈,虽然他面上说的是“姥姥过得好,你妈也能少给我找点事儿。”

  姥姥姥爷都很爱旅游,姥爷走的第二年,姥姥跟我妈说她想去台湾玩一趟:老头儿就爱看中央四台的《海峡两岸》,我想替他看看。但是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出门风险也愈发大了,我就跟我妈和姥姥谈过这个问题,说是能尽量少出远门就不要去了。我姥姥表面答应挺好,转头就求我爸去了,我爸心软,前两个月还带她去了西安和延安……回来还没怎么消停,这不又去了海南。我也想开了,她开心最重要。

  我妈生我的时候,我姥姥才48岁。我是家里第一个孙辈儿,算是姥爷姥姥带大的,直到小学三年级,姥爷都接我上姥姥家过周末。如今我出国五年了,前两年是买电话卡,每周至少给她打2-3个电话。从世界各地给她寄明信片,她攒了一信封,有亲戚上家里串门就拿出来显摆。后来我爸给她买了iPad,装了微信,现在电话卡省了,可以天天发照片给她看我吃什么饭,柏林下雪了,墨西哥的花开了,巴黎的叶子落了,南极的企鹅摔大马趴了……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iPad玩得算是很溜了,但每次视频互相看着时,她还跟头回玩似的感慨:“哎呀好神奇啊,你姥爷没赶上这些。”她总是搞不清和我的时差,我就逗她:“你看,太阳从你那边上我这儿来了,所以你那儿就天黑该睡觉了。”这句话特别戳她笑点,每次听到都嘎嘎嘎乐得停不下来。

我还爱叫她“美老太太”,毕竟年轻时候像舒淇和王菲的合体,能吃能喝能打拳,现在可精神了。这句也戳她笑点,又嘎嘎嘎乐一通。说实话,姥姥的这种转变让我真的很意外——这种越活越好的转变。

  姥爷在的时候,姥姥和他生闷气是家常便饭,我不太想得起来她有这么嘎嘎嘎地乐过。但姥爷不在了,姥姥想起来的却总是他的好。直到去年,我妈才跟姥姥说是肺癌,之前姥姥一直以为就是感冒咳嗽什么的。

  姥爷从有迹象到离开,很快,也就半年。最后的日子几乎夜里睡不了觉,整宿整宿地坐在床上倒气儿。自己很受罪很受罪,但没累过家里人,住院都是很短一段时间。

  2011年初,我要出差上海。临行前去医院看姥爷,跟他说我四五天就回来。姥爷说你去忙吧,回来看我。我到上海的第二天,姥爷就走了。走的时候是6:22,腊月初一。全家人都在身边,就我没在。很长时间我都过不去这个坎儿。

  早几年不能跟姥姥提姥爷,只一提,她准哭。这几年好多了,可以聊了,大概她也过去了那个坎儿。我总梦见姥爷,尤其是去新地方旅游时,梦见的频率更高,去越新鲜的地方越能梦到——频繁到可以固定表述成“姥爷又来找我旅游啦”。我问我妈,她说她跟姥姥都不太梦见姥爷;还问了同样在国外的表妹,她也没太梦过姥爷。大概是姥爷真的很爱旅游吧,我就当带着他一起环游世界了。

  前些天刚梦见姥爷让我给他买收音机,我说给姥姥听的时候,她讶异道:诶?!我昨天刚翻出你姥爷的旧收音机,想着还要不要留着呢。我说你快留着吧,姥爷这是来找我打小报告的呀。笑完了我又想,姥爷总在我梦里,可能也是不放心姥姥吧,想让我替他多爱她一些。

  上次写姥爷姥姥的时候是2011年,那时候说:20岁时的我,“正在谈第一次恋爱,相信爱情,憧憬婚姻”。姥爷走的那年我26岁,“对婚姻无比恐惧;于腠理不再相信爱情,于骨髓却已将爱情二字神话到了与信仰比肩的高度;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

  现在的我,就快过34岁的生日了,结婚近6年。我家那位胖坨是,是一个特别温暖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肉多的缘故,胖坨超爱出汗,夏天遭罪,不过到了冬天或是到了冷的地方的时候就显出优势来了,简直是个自发热的人形热得快,抱起来可以当暖水袋用。

  这种温暖是由内向外散发的,我一个白羊座更像他的双鱼座,他平时是磨叽的双鱼,但内心却更像坚韧阳光的白羊。和待世消极的我完全相反,胖坨可能是心宽体胖本胖了,像《我爱你》里那个温暖的老爷爷,也像一盏胖胖的小桔灯,暖暖内含光。向上的光。

  每天晒给姥姥我吃的饭,都是胖坨做的,一般国外中餐厅随便秒的水平,绝不吹牛。偶尔视频时,胖坨从身边闪过,姥姥逮着就不遗余力一通夸他,夸得他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姥姥说我“你可太有福气了”,我说“我的福气是你遗传给我的,姥爷在的时候不也是做饭给你吃的。”

  但我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有时候吵过架后,或有一搭没一搭说起类似话题的时候,跟胖坨说过我这个态度,意思是想表达就算以后感情不好了,我不会赖着你,能自己过——毕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活着也算挺长的,没什么是注定长久的,不变的永远是“变化”。

  这么跟胖坨说的时候,他几乎每次都没有犹豫,说“那我可不是,我没你不行,我离不开你。”然后一把抱住,太使劲了,胸都快碎了。

每次听这个的时候,我都顺带着嘲他两下以此带过了。也可能是有点不敢听——窝心又熨帖的话,没听过也就不用去细想,不用去当真。我依旧不算“相信”婚姻和爱情。但至少此刻,以及和他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越来越相信他。

我和胖坨,姥爷和姥姥,我爸和我妈,是我们自己版本的《我爱你》。

但都是,我爱你。

希望你们,都可以遇到一个,愿意去相信的人。


【2021年1月追记:我自己也没想到这是个连续剧】

  2021年1月4日。姥爷离开的第十年。

  先报个平安,姥姥健康地趟过了大风大雨的2020,迈过了她总念叨的84岁本命年这个坎儿。没有老伴儿,她自己过了10年。

  在国外晃荡总会碰到教堂,教堂周围总有公墓。我家胖坨有个小(古)众(怪)的爱好,路过公墓时会习惯性凑上前去看墓碑上的生平。国内外一样,夫妻(至死没破裂的)通常会葬在一起,看多了之后胖坨发现一个规律:“你发现没有,老头儿大多比老太太走得早,老太太自己活个10年以上的蛮常见;但如果是老太太先走,老头儿长寿的并不多。”得出的结论时,大多数家庭还是老头儿受照顾多,而老太太受气多。老太太一个人儿过了估计能少生好多气,反而活得健康了。话是难听了点儿,实话都难听——我和我妈私下里也这么说,姥爷姥姥就是标准的“活着怨,死了念”,姥姥大半辈子就是个人形河豚,自个儿过之后冷清归冷清,倒不会整天气鼓鼓了。

  姥姥这一年总念叨我“救了她的命”,那次是我妈离京旅游,姥姥一个人在家,我恰好找她微信视频时发现切菜她割破了手,她以为没事不想麻烦姨和舅舅就没吱声,我赶紧找了姨和舅带上姥姥去医院,缝了好些针,大夫说如果自己耽搁一夜,手指头不保是最轻的状况。后来我逗姥姥,说姥爷平时总托梦给我就是不放心你,所以你碰见事儿时不要怕,心有灵犀姥爷会派我来“救”你。姥姥听不得这话,带着哭腔连说:“嗨,别说这些了,都是迷信……”扭头又总跟我妈讲:“我能平平安安活这些年,是有你爸在天上保佑着我呢。”

  相比姥姥只剩下追思,我爸妈则是一如既往的很好。我爸在家里弟兄中行二,我妈心情好时就叫他“二二”,嫌他烦(比如抢红包比他少时)就叫“臭二子”。年底我妈过生日,我在三人的家庭群里给他俩发红包,两个人抢得昏天暗地,我妈一口一个“臭二子”,直到我连发了6个红包,她终于翻了盘。最后我妈总结陈词:“和二二整整过了40个生日,还是很幸福的,下辈子还要和二二过。”

我:???

妈,刚才这老些红包都是我发的。

我不该在车里,应该发完红包就走。大意了,我没有闪啊!

  去年此时我正好回国休假,是这十年来为数不多的能在“正日子”给姥爷扫墓。当天的日程很赶,一大早去看了姥爷,简单吃了个午饭直奔机场去往X城。后来想想,我这一整天都在扫墓,上午是看姥爷,晚上是去祭奠朋友死去的爱情。

  这个行程格外意外,因为那周本是我出国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原本想踏踏实实腻在家里,没想到几天前意外接到大学密友L醉酒后的电话,说是在平安夜刚领了离婚证。他结婚7年,儿子四岁,是我们这些旁人看来最不可能离婚的一对儿,谁也想不到人前的“完美婚姻”猝不及防就提前剧了终。我接了这通电话仿佛也跟着喝大了断片儿,满脑子都是问号惊叹号、以及一肚子的“为什么”。撂下电话手抖头懵,赶紧致电另一个密友C,然后俩人一起“为什么啊?!”。大学时,我和C几乎每个月都要去本地人L家蹭吃蹭喝几次,后来三人三城,是各自结婚时飞过半个中国也要互访到位的交情。和C商议后,决定X城汇合去看看L,作为朋友,这时候能做的也只有这个。飞机落地X城时我才意识到,上一次来这里还是7年前L结婚的时候,当时我和C作为新郎团一早跟着L去踢新娘子房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等真见了面反而不知道要说些什么,L已经喝过了一个礼拜大酒,现在可以脑子清醒、不带情绪给我们讲离婚的来龙去脉,可听来听去还是听不出到底“为什么”。直到半个多月后我看了《婚姻故事》才恍然,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为什么”,不过是一方已经在心里做了决定而已,“我爱你”变成了“我不再爱你”——感情里,一方如果想离开便是木已成舟,所有的“为什么”其实都是借口了,不再有意义。

  据说夫妻或男女朋友很少会一起看《婚姻故事》,我是和胖坨一起看的。演到那段年度吵架戏时,我说:“你看,再生气时,也不能说难听的话对不对”,胖坨捏了捏我的手。我们结婚也已7年,在磨合了三四年后达成的一个重要约定便是“闭嘴”,越生气的时候越要闭嘴,互飚狠话只会覆水难收。家长里短遍布冲突,先一人一屋各自冷静,逐渐就会发现大多冲突都是放屁,不过是屁大屁小的区别,而话赶话就容易上纲上线。当然,真有原则性问题还是要解决,不过也要先闭嘴、等事后冷静下来再议才是有效沟通。

  除了《婚姻故事》,胖坨还陪我一起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看的时候我们也时不时手捏着手,看完后他扭头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也会在看日落时想哭吗?”在我的社交范围内,胖坨是非常非常少见的、真的愿意尝试去理解女性心理的男人,可能正是因为这点原因,让我们相伴的这七年能越来越顺畅。我只是感到非常非常非常幸运。

  2020年让很多夫妻或男女朋友体验了长时间的“朝夕相处”,疫情时期家暴案有明显增长,世界通用,不分中外。我和胖坨是刚一结婚便出国驻外,驻外时也是居家办公,所有这七年的生活我们其实都是这样过来的,俩人儿大眼瞪小眼,就算各干各的事情,一天下来俩人儿也要对上个十几个小时。然而受苦时日子显长,过得顺反而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日子在我眼里过得越来越快。

  我再次感到非常非常幸运,7年朝夕相处后,我们依旧有话可聊,依旧能一起犯傻哈哈哈。胖坨要随时变身胖厨、胖按摩工、胖管道工、胖水电工,还总鼓励我去尝试新事物新技能,而我除了给他当当洗菜小工、总拆他台之外,干的为数不多有实质意义的事似乎只有逗他开心,差不多是贾玲的工作——可能也到了中年危机的年龄,我愈发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小米虫,不需要做饭,挣不了大钱,甚至没生个孩子,而这样废柴的我却霸占着那样好的胖坨。所以即便是疫情期间,宅心似铁的我也愿意陪他开车出去散心,也愿意为了他去读一些我原本不会读的书、看一些我兴趣之外的电影(虽然大部分知识它不进脑子啊,但也收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知识点),只为了让二人能有更多共同的话题、爱好和兴趣点。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说到底就是想有话聊,大部分人家的所谓“感情淡了”,都是始于逐渐无话可说。

  之前说过,胖坨是一团向上的光,他整个人的“气”是向上走的,看问题总能看到好的一面,不会预想悲观的可能性,而我则完全相反。所以我并不喜欢我自己,我也不想和我这样的人做朋友。今年的大环境加之婚姻生活也到了七年之痒的年限,导致我这种一无是处的不安与自我否定感在这半年多来被无限放大。这种心态在遇到日常小冲突时会让人特别想放弃,想放弃的一个重要原因并非源于自己不适,而是觉得我拖累了胖坨——两个人在一起,一方的不安很容易转化成对另一方的束缚。我时常觉得,如果没有我,他会过得更快乐,而像他这样好的人,我就想让他一辈子自由自在、快快乐乐,谁也别想欺负他,就算是我也不可以。

  想清楚这点后,我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把这些说给了胖坨。他听完后说,有你我才会过得像现在这样快乐。我说不是,你和别人也能快乐;就算没别人,自己说不定会更自由快乐。他说,不,是因为有你我才有现在这样的、我想要的生活。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恍然,问胖坨:你想想,你是不是被我PUA了?胖坨哈哈大笑:你没有扑啊我。听他这么回答,我又想了想,可能是我PUA他很成功吧 (*/ω\*)……

  日常和姐妹淘吃瓜八卦时总吐槽“一家一个狗男人”,这话太对了,只不过我家的狗男人是我。

  现在的我和胖坨马上就本命年36岁了,再次回看10年前写的这段话:“这时候我26岁,对婚姻无比恐惧;于腠理不再相信爱情,于骨髓却已将爱情二字神话到了与信仰比肩的高度;但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我依旧不喜欢“婚姻”本身,所有的婚姻都是消耗,虽然活着本身就是漫长的消耗。想一路同行老来相伴,需要极大的耐心、勇气、努力付之行动,并予以最为纯粹的真心。我也依旧认为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但和胖坨在一起7年之后,我想在这句话之后再加一句:这世上谁少了谁都能活得下去,但也许会有一个人能让你变得更好。

  暂时摆脱了情绪黑洞后,我想,我的“想放弃”和胖坨的“不想放弃”,可能都是“爱”吧。

  十年前还没和胖坨在一起的时候,我自己看了《我爱你》,再重看时,是姥爷走后的第十年,我和胖坨一起重看了这部电影。也许五年后,我会再来讲讲两个人看时又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也需要消化。在我这种“降临派”眼里,生命本就是一场盛大的幻象。至于未来如何,也许镜花水月,但此刻还没想放弃的话,就继续走走看好了。

最后分享几招实用的:

1、 男生女生其实都有情绪的生理期,每个人要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变化,如果感到临近每个月噌噌冒火的日子就赶紧跟另一半预警“莫挨老子”,而不是火上浇油。

2、不一定要多认识人,但一定要多见识人。生活圈子没有那么大的话,通过读书看电影也要去“识人”,这样才会在Ta出现时不会错过,也会在垃圾套路你的时候尽早闪开。跟好人玩,找好人过,生命有限,别浪费在垃圾上。这世上那么普通又那么坏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还没遇到好人,就算自己过也要远离垃圾——首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3、多多说出“喜欢你”、“谢谢你”和“对不起”,亲密关系里都适用,越在乎的人,越不要吝惜这三句话。

又是新的一年了,继续许愿吧!

希望你们,也能遇到一个不愿放弃你、也值得你不放弃的人。

 3 ) 你说,如果一起老,我允许你先走。

像个孩子 带着笑容的你 印入了我眼帘
含羞草一样 夜空中 最闪耀的 比星星还闪耀
对你的回忆 我不会忘记 抓着你的手 一起走过
黎明的天空中 我们两个人 像唱歌的 鸟儿们一样
想永远和你一起 一直轻声细语着 我爱你
昨晚也 在我的梦中 我们在一起
永远永远
请留在我身边 抓着你的手
 美丽的那天 一定要记住
美丽的你 真的谢谢你

故事到这里终结,恋爱中的老人们最终都笑着离开。
我笑着擦眼泪,重复听片尾这首歌。

想起不久前,有个人在电话里与我争论,如果老了,谁可以先一步离开对方,离开这个世界?我们那时候正是热恋,每天每天心里想的都是对方,恨不得时时刻刻腻在一起,这些死不死的沉重话题,即便在那个时刻,也不过是甜蜜爱情里的小小点缀,仿佛越说越是能显得更爱。我说,必然是我,都说女人命好死夫前。谁知道这个人听完只安静地从电话那端说出一句话,他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希望是你比我先死,因为我不想你是被留下的那个,我舍不得。
那一刻,我真的有种干脆顷刻沧海变桑田海瞬间枯石立马烂的想往, 我就是要立即亲眼地见证我们真的从时间的这头手牵手不离不弃地走到了时间的那头,然后静静地等着,死亡将谁带走。
可是时间啊,果然是最无情的杀手,它笑着看世人们今天为遇到所爱而得意狂欢,也笑着看他们明天为失去所爱而肝肠寸断,一切一切走走停停兜兜转转,都不过是它幕布下的一场戏,偶有几个幸运地从戏初唱到戏尾,它倒也乐见其成不喜不悲。然后我又开始羡慕起这样的人们,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法,能让两个人在一起以后就真的再也不会分离?
电影里峻峰老人跟他的傻老伴,两个人最终紧握着彼此的双手相携离开,没有谁先谁一步,谁晚谁一步,如果剥除那叫人心酸的现实,我坚信这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佳诠释。

爱情如果永远都如初始那般美好该多好,这个世界如果只有相聚没有离别那该多好,你如果能一直留在我身边那该多好……可是可是啊,人总是要习惯的,习惯这个世界就是会有各种残缺,习惯恋人也会中途离席走散,习惯我们很快就会忘记彼此重新投入别人的怀抱……既然如此,红颜转瞬斑鬓,青丝顷刻成雪,又如何?只要能与君同老,哪怕输光所有时间!
遗憾,我们都走散,誓言成灰承诺作废,于茫茫此生,各自狂欢寂寥。
如今也只能坐在这里,无聊傻气地对着电影里的人生悲喜伤怀,仰望这与己无关的故事,细数曾经过往,感叹从前怎么就不知道,一个人的时光,竟是如此冗长。

此刻回荡在耳边的,是这么几句: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绝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虽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

可是不管怎么样,我都记得你说过,如果一起变老,我允许你先走。

 4 ) 温馨+残忍+现实

为了写这个影评所以绑定了手机……

好久好久没看到让我完全止不住眼泪的电影了。

头一个小时好温馨,看着看着就露出老妈式的微笑。后面一开始虐就完全不留情啊。

第一次触及心底的场景是金大叔说他们就像张大叔那台出租车,弃之可惜用之无味。作为80后,慢慢的可以体验到或者见证到迟暮老人的无奈。奋斗了大半辈子,有些人甚至曾经是社会精英,然而一旦老了,这个世界就不再需要他们了。我先生说过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他们这个年龄的人,一直接受不了自己已经不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了。甚至,他们已经快被社会抛弃了。就这10年,或者5年,社会发展得多快,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剥夺了他们融入新社会的机会。滴滴的出现,让不用智能手机的群体连出租车都不打上;无线支付,让他们去超市都被收款员嫌弃;各种出行APP,让买火车票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当他们用积累了一辈子的能力和经验去做一件做了一辈子的事情的时候,却发现这件事情已经将他们拒于门外。社会发展没有错,只是希望能留一点点空间,分一点点资源给他们,让他们不至于进一步觉得自己已经被抛弃。

第二个场景就是张大叔跟老婆一起自杀的那一段,眼泪根本止不住。活了一辈子,养了三个小孩,居然最后选择这样一条路,并且最后还是要为小孩着想,连真相都不敢说。相比起脾气暴躁的金大叔,张大叔这一辈子付出太多,收获太少。像金大叔虽然也是一把年纪要送牛奶,可是他有底气要挟年轻人把牛奶盒子就给他,有底气冲家里小辈发火,也有底气向各人炫耀新的手套。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有爱他的家人。张大叔兢兢业业一辈子,老了还要独自照顾失智的老婆,备受宠爱的女儿好不容易来一趟也是为了要钱,连妈妈都不看一眼。最后把儿子儿媳都叫来家里,还要各种嫌弃各种猜疑。他说的老婆死了不敢一个人活,是因为知道如果他一个人活,那就真的是一个人了。与其说他一直在照顾老婆,不如说老婆的存在给了他活下去的理由。老婆走了,他根本没有任何留恋,也不被任何人牵挂。以前一直说东方人的家庭观念很重,然而这几年听说的不少故事,都让人觉得无比心寒。一直不觉得老人家要跟小孩一起住才是幸福,然而在老人护理行业社会保障还没完善的情况下,中国就进去了老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绝大部分年轻人往大城市定居,空巢老人或者候鸟老人,带给老人的其实都是寂寞和不适应。如果像欧美发达国家,护理行业和社会保障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入住养老院其实是很好的选择。或者日本新兴的几个老朋友一起住,再请个专业的护工,都是个解决方案。然而现在就是养老院管理混乱,专业的护工市场一片空白,养老还是得看后辈。可是后辈有几个有时间有能力担得起这个工作。生活压力已然很大,选择全职在家还是在外打拼,就跟生了小孩到底怎么带一样,要钱还是陪伴?我的手用来搬砖就不能拥抱你,拥抱你了就搬不了砖。

第三个场景就是宋阿姨说她要离开,因为受不了金大叔死。宋阿姨一生都很悲剧,我也一直以为这一对会有个大团圆结局,毕竟金大叔家里人感觉也挺开明。所以宋阿姨的选择其实很出乎我的意料。可能因为她一生都很悲剧,所以她才更不敢去把握幸福,尤其在看了张大叔的悲剧之后。也许对宋阿姨来说,痛苦的并不是生活本身,因为这种痛苦她已经成为习惯了。然而,如果得到了幸福再失去,会比从来没得到过更撕心裂肺。在最幸福的时候离开,心里一直留着的都是幸福的回忆,甚至自欺欺人的当远方的人一直活得很健康,的确符合她这个人物的设定。害怕失去,所以选择不去拥有,因为胆怯,因为懦弱。一个一直被爱着的人,才会有自信自己能爱人,自己能被爱,才会有自信拥抱幸福。

这部电影除了爱情,更多让我感觉到的是老年人的悲哀。老人家和小孩很像,很多东西都只能等着别人给予。不一样的是小孩永远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老人家却是被忽视甚至被无视的群体。能活成金大叔的老人家真的很幸福,可是绝大多数老人家其实都是很更像张大叔,奉献了一辈子,最终被遗忘被抛弃在老旧的房子里。幸运的话有个老伴和几个老朋友还有点钱,不行的话最后一点价值都被儿女榨干。或者像宋阿姨,甚至一辈子都没幸福过,幸福在手边也不敢抓住。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是必然的,老年人的确不可避免的逐渐从时代中退出。希望类似的反思能更多一些,能给一辈子奉献给社会和儿女的人一点最后的尊重。

 5 ) 有些岁月,不可追.



心里的某部分再一次被慢慢打开,柔软地,轻盈地。

数不清是第几次,在深夜里,独自. 看完电影时泪水已经布满了脸颊.擦掉了一卷纸巾.

<我爱你>应该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韩国电影. 跟去年看过的《和声》一样,没有一般韩国电影中的帅哥靓女 没有复杂的剧情,有的只是脉脉的温情和汹涌如潮水般静谧的感动.

片中以四个老人为主线,糅杂着各种亲情、爱情.我泪点并不低,但实在对这种亲情题材的影片毫无抵抗力,很多很多细节都让我不禁地联想到自己的父母,联想到我们之间.

 

上个星期回家陪老爸过父亲节,还刚进门 父亲看见我就激动地摔倒在地上,因为脑溢血导致的后遗症 让曾经健朗的父亲步履蹒跚,至从去年年底病倒之后,父亲沉默了许多,母亲说,我不在的时候 他基本上都不跟外人交流.

因为还没有完全康复,手脚不方便,母亲必须每天帮父亲洗澡,夜里给父亲提尿壶,白天陪父亲去医院做康复训练.

以前我总是会怀疑父母那代人的婚姻,到后来是不是更多是只是责任,但是 当我看到母亲为父亲做的那些之后,我能肯定那些细致入微的关怀只有以爱之名才足以诠释.

去年看《非诚勿扰2》的时候,觉得秦奋扮演残疾人坐在轮椅上考验笑笑的桥段很矫情很无趣.可是至从父亲因为脑溢血中风 做什么都需要有人照顾的时候,我才恍然明白,所谓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大抵就是如此吧.

同样,当我们看到《我爱你》中的痴呆老婆婆对着双鬓泛白的老爷爷说“不要老啊,老公,不要老...”的时候,内心又狠狠抽搐了一把.

曾经,我们是不是也想像那样老去? 握着爱人的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是啊,岁月总是在跟你开着各种玩笑. 有些路啊,我们注定要一个人走.

想起父亲在ICU病房的那几个夜里,医生说让我们随时保持电话畅通,做好心理准备.

我从来就没有那么惧怕过手机响,夜里噗通噗通地不敢入眠,看着镜子里泪眼婆娑的自己,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只能每天求着医生 跟他说如果要输血的话输我的吧,只要可以救活爸爸我什么都可以做.

以前我以为什么事情只要足够努力 坚持到底就是可以抓得住并且做得好的,现在我终于明白很多缘分都是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的.

生命本是一场背负了汹涌情欲的漫长放逐.汹涌是最大也是最后的难题. 剩下的全是苍白的无言以对.

虽然现在父亲的身体已经慢慢康复,外表的创伤可以通过药物复原,可是内心的呢?

我多想告诉他,其实他是幸运的,至少他还有妈妈和我,在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守护着他 从未说过放弃.

 

在家整理衣柜时,无意中翻到一本黑白的老相册,都是父母年轻时的容颜,翻到一半赶紧合上,忽然觉得害怕起来,生命里那些莫可名状的悲凉在一瞬间坍塌将我淹没.

每个人都有一本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就在那奔腾不息地洪流中瞬间长大.

我想起小时候每天搭父亲破旧的自行车去上幼儿园,那时候父亲背影高大,坐在他宽实的肩膀后可以挡住一切风雨.

我想起初中每天晚自习毕业之后,母亲在门前的巷子口等我放学,就算是临时突降暴雨我也不担心没有伞,那时候我以为全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超人,她们永远都会在你最饥寒交迫的时候出现.

我想起大学时每次从西安回来,父亲那天都会推掉所有工作会议亲自下厨给我烧一桌他最拿手的饭菜.

我想起去年的夏天 我跟父亲说那将是我在家里度过的最后一个夏天了,明年我要去西藏,以后我都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现在 仅仅时隔一年,曾经的梦想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如果可以,我甘愿用所有梦想换回父亲的健康如初.

 

生命中总有一些无法逾越的残缺,遇见,告别,相互温暖,相互灼伤.

所谓的缘分 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断地在遥望彼此的背影 渐行渐远. 有时你想向他靠拢,他却用时间告诉你:有些岁月,不必追.

虽然表面波澜不惊,可是你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彻底地完全地改变,要知道,活着本是一场修行.

不再否认自己的深情,对待周遭的事物总是提醒自己,温柔些,再温柔些.

有些歌唱是为了遗忘,有些伤感,一直封存在心底,有些故事,一遍一遍跟自己讲,仿佛一些未来,绽放着未知的光芒.

有些岁月,不可追.


 

 6 ) 永远永远,请留在我身边吧。

第一次写影评,因为大半夜看完这部电影让我久久没有办法平静下来。泪点被狠狠击中了几次。

对于这部节奏舒缓,表现细腻丰富的电影的主义,我的理解大概是:
在死亡和时间面前,还原出爱情最初的模样。

老人的爱情,有年轻时的羞涩和腼腆,也有时间沉淀下的相濡以沫和默然相守。
正因为有年轻时残留的遗憾,所以在生命的最后,要执着的去牵起对方的手。

看影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在黄昏恋当中,时间应该是最大的障碍吧,谁敢去赌一个未知的明天呢?
原来越年老,经历越多世态炎凉,才更加想要抓住温暖呢。。。


看完以后我想也许是大概明白叻,
紧紧相握的手,彼此依存的生命
放开和挽留,哄哄作响的摩托车上拥抱着的身影,

时光的轮廓告诉我们,
生命的逝去不是爱情的终结
而是爱情进入永恒的开始。

喜欢这个阳光明媚的团圆结局,
也喜欢深夜里手拉着手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坚守。

所以,活着也好,
死去也无所畏惧,
永远永远,
请留在我身边吧。

 短评

第一次看没有偶像撑脸面的韩国电影,题材温暖的让人泪流满面,演技精湛的让人唏嘘不已。关于爱情,我们懂得还太少。力荐力荐力荐力荐力荐!

9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力荐

我曾经也想那样老去

12分钟前
  • 柚柚
  • 力荐

你说,如果老了,我允许你先死。

16分钟前
  • 要早睡啊minami
  • 力荐

影片改编自韩国著名网络漫画家姜草的同名作品,已公演的同名舞台剧亦受到好评

19分钟前
  • (๑⁼̴̀д⁼̴́๑)
  • 力荐

有些爱情,只有死亡能把它隔断;也有些爱情,它能把死亡也隔断。

22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曾经,我也想这样老去!

25分钟前
  • AprilSong
  • 力荐

如果有一天我也老了,还是没有找到爱人的话,希望也能够这样老去。

29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你说,如果到人生的尽头,还没找到牵手的人,那咋办啊?

34分钟前
  • 子云在美国
  • 力荐

这样的片子 韩国好会拍啊 眼泪止不住流

39分钟前
  • 不侠与
  • 力荐

在死亡将我们分开之前,别再假借独立之名,自私下去了。也许我们自以为还有很多时间,但他们的已经不多了。

40分钟前
  • 雙石碉
  • 力荐

催泪弹!这是目前让我哭得最凶猛的一部片子了,一个人在家对着电脑哭得一塌糊涂。。。还不是默默流泪,真哭出来了。。。孤独太让人害怕了!!!!!!

41分钟前
  • 给我只熊猫
  • 力荐

不论到了何时,都不该失去爱的勇气和能量。如若是我,我会选择跟爱人一直走到生命尽头,并一同死去。下辈子能不能重新再在一起?这个答案交由老天来定断。

4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對不起,我是個膽小鬼,沒有妳我怕活不下去。

47分钟前
  • 暗黑料理厨师长
  • 力荐

他们是我看过最帅和最漂亮的四位男女主角。

52分钟前
  • seymour
  • 力荐

很多影片都是一瞬间击中泪腺,而这部片确实后半小时连绵不绝。不是默默流泪,而是痛哭不已。在岁月面前,爱情是那么奢侈又刻骨铭心。

57分钟前
  • 暖晴
  • 力荐

“我是个胆小鬼,没有你,我怕活不下去。”

1小时前
  • 米哑,
  • 力荐

你要相信,这世上真的有爱存在,不管在什么年纪

1小时前
  • 了吧唧
  • 力荐

“我是个胆小鬼,没有你,我怕活不下去。”四个古稀老人,两段浓浓黄昏恋,他们爱的善良,爱的浪漫,爱的纯粹。即便有些段落会让人感觉略显刻意煽情,但众多老戏骨奉献出的这部电影依然十分值得一看同时也耐人寻味。btw,我始终无法免疫这类电影,满满都是泪。★★★★

1小时前
  • Q。
  • 推荐

用力有一点点的··过猛····

1小时前
  • Pano
  • 推荐

前不久姥姥突然脑出血住院了,还好发现及时不太严重,现已安然出院。7月2号是姥姥的生日,姥爷偷偷准备了蛋糕,大家一起像电影中那样关灯唱生日歌吹蜡烛。虽然平时生活琐碎吵吵闹闹,但那一刻真的很动人。从俗一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1小时前
  • 水仙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