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4

主演:张宇,邓紫棋,周笔畅,韩磊,罗琦,韦唯,曹格,张杰,茜拉,品冠,满文军,尤秋兴,颜志琳

导演:洪涛

 剧照

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2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3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4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5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6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3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4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5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6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7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8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19我是歌手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0:51

详细剧情

  湖南卫视从2014年1月3日起每周五晚上八点播出的歌唱竞演类节目,第二季参加的歌手分别有韩磊、韦唯、邓紫棋、张宇、周笔畅、罗琦、曹格、张杰、茜拉、品冠、动力火车、满文军。经过十一期节目,最终张宇、周笔畅、韩磊、邓紫棋、曹格、张杰、茜拉进入了最后的半决赛。到底在最后的歌王之战中,谁能夺魁?

 长篇影评

 1 ) “情怀肥大症”的病理分析

《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一场,韩磊夺冠,韦唯第二,曹格邓紫棋分居第五和第六。
于是网友又开战了。一方为曹邓叫屈,一方说韩磊就是好来就是好。
六零后的韩与九零后的邓,到底哪个更好?二者仅仅是风格之别无从比较,还是说风格归风格,艺术上的高下总是有的?
我认同后一种,即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是可以比较的,莫说是同类艺术的不同风格之间。对风格不同的强调,多是出于对比较的刻意回避。
如果就事论事,按常理似乎很好判断,韩磊的年纪摆在那里,多活的二三十年可不是吃干饭的,其艺术造诣肯定高于出道没几年的小天后。
但艺术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水平高低,和浸淫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只是此处的二三十年这个时间因子过于重大,而二人也都是口碑市场自然遴选出的,故可凭借常理作出如上判断。不过我觉得这种个体比较意义不大,更有意义的问题是:偏于抒发家国大情怀和偏于抒发个人小感情的歌曲,到底哪种艺术价值更高?
从评论和经验看,那些投票给韩磊的中老年人是倾向于认为前者更高的,偏执者甚至认为,那些越来越多地吸纳了西式唱法的流行歌曲非但是听不懂不好听,简直是垃圾、什么玩意儿!他们的歌曲欣赏趣味大致可概括为:红色歌曲+民族唱法。
这也难怪。多数人的审美水平过了青春期就定型了,除非之后又经历过着意训练。目前中老年人的趣味,就是他青年时的趣味。他们的审美底色是革命,尽管比起他们的上辈已经退色许多。他们迷恋的曲调多是激昂的豪迈的。他们也曾被邓丽君罗大佑们软化,但不过是表层,其审美内核并未改变。他们会在歌颂民族、国家和某集团这些宏大主题的歌曲中热泪盈眶不能自已。原因很简单。所有人都会因沉睡的青春情结被偶然触醒而激动万分。不同的是,他们的青春文本几乎全是宏大符号写就。
青春是美好的,人人都为青春动情。但艺术上,切莫以为最能打动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否则就沦为无知与狭隘。
上几代人,一般敢于承认自己文化水平低,但极少承认审美水平也低。他们不但继承了粗鄙的革命审美观,连这审美观所特有的粗暴习气也一同沿袭下来。他们不是因为年老而保守,而是他们从年轻时就和他所处的国度和时代一样保守。在意识形态主导的时代文化的熏染和教化下,他们的口味变得低下而单一。他们在审美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只认同那些藐视个体强化族群意识的东西。他们极度缺乏反思意识,手握权力的,擅长出台各种封杀令禁止他们自己不理解不喜欢的文化传播。没有权力的,热衷于写各种观众来信读者来信,呼吁封这禁那,理由是他的孙子痴迷其中,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这些年,他们中有人自感意识形态讨人嫌,为了淡化,就把改革开放以前的歌曲统称为“民族的”,并口口声声“还是民族的好”,再加一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似乎一下子就攀上了审美的制高点。
要说民族的,那多了去了,何止歌曲。革命宣传所借用的艺术形式远不止歌曲,比如小说、宣传画、雕塑、电影。为何只有歌曲以红歌的招牌传下来了,与其同期的其他文艺样式大都和历史一同消隐了呢?这一方面是因为歌曲易于被大众仿习的特质,如同传统在戏曲中流传一样,革命文化在红歌中流传。另外也正说明,这些人的文化底子之薄。他们对不易于学习模仿的艺术主动避之,只能在有口即可的歌曲一项显示他们的审美格调。革命现实主义在其他地方都死了,只有在歌曲中还红光满面地活着(其实还有一种“借诗还魂”式,江湖人称“老干部体”。代表作:纵做鬼也幸福,前人大校长纪宝成诗集)。
绝非说家国情怀是艺术的禁区。好莱坞电影没少宣扬爱国,但那艺术技法,显然不是上甘岭董存瑞可及的。痴迷于为老电影树碑立传的崔永元肯定不认同这点,他将对同代人所特有的由家国情怀填充的青春的感怀与艺术判断混为一谈。殊不知,把情怀等同于艺术甚至视为高级艺术的观念是种病,得治。
不可否认红歌有其超越时代的艺术价值,意识形态宣传和艺术也并非水火不容。但好的艺术肯定是个体性的,是在“心里没有别人唯独只有他自己”的自我审视状态下创作出的。细细品味,那些流传至今的红歌,其对家国情怀的抒发无一不是巧妙潜藏勾连于个体情感。以家映射国,以爱情、友情浸润革命,将原本宏大空洞的主题紧密贴合在个体的真情实感之上。所以,红歌的流行,不是意识形态的胜利,不是大情怀的胜利,恰恰相反,是艺术的胜利,是小情感的胜利。
这种艺术上的大小关系,移到文学上来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比如,诗经里的风雅颂,谁的艺术价值最高,当然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风。
那流传越广是不是艺术水准越高呢?据说大学生阅读率最高的小说是《平凡的世界》,几次调查都是它,而且是谁读谁说好。问题就在这里。这可是一部被专业人士认定为文学价值极低的作品,路遥本人更被认为资质平平,对文学的认识极浅。故他的作品广受欢迎,非但不能证明其艺术价值高,反倒说明正是其平庸的水准才正对广泛平庸的口味。可以想见,无数的路遥的读者成为父母之后,会把《平凡的世界》和《红楼梦》一起推荐给子女。
而《红楼梦》艺术价值之高世所公认,是否又可以推翻大众审美水平低下的论断?不能。公认,只代表知晓率高,和阅读率无关。以阅读率衡量,《红楼梦》是十足的小众作品。
文学远非文字,而是文字的艺术。许许多多一无所长的人在交友时通常自称爱好文学。说得损点,丫的文学底座是语文+读者知音故事会吧,读过厚厚的平凡的世界那都是好的。犹记得高三那年的最后一堂语文课,语文老师对我们这群理科生说:你们在座的这辈子的文学水平就在今天到顶了。当时听了还不相信不服气,现在看,这论断太TM牛逼了!
所以我猜,那些因唱的一贯是主旋律就被称为歌唱家而非歌手的人,充其量也就是音乐界的路遥。那些在红歌中陶醉的人,他们的鉴赏力永远地停在了他们的高三。
艺术风格有高下。只是如《我是歌手》那样让唱法和风格迥异的歌唱者同台竞技是不合适的。因为评判他们高下的观众们并无相当的艺术鉴赏力,他们都是单凭自己的趣味投票,那结果只能是,迎合大众口味的艺术才是好艺术。而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大众的事。

 2 ) 一点偏激的主观看法

首先是周笔畅和邓紫棋。邓紫棋长得比周笔畅好看的多,周笔畅那360度全死角、一出现就填满半个屏幕的大脸,很难让一个男性观众对她产生什么特别好的第一印象。邓紫棋当然外貌比她讨喜无数倍。两人的性格来说,邓紫棋似乎也更加开朗,这同样让她比时常翻白眼、沉着脸的周笔畅更有异性观众缘。

但是看多了,会觉得邓没那么好,周也没那么差。邓紫棋的好胜心太强了,她大概是所有人里最注重名次的,同时也是隐藏的最好的。曹格、张宇和茜拉都在节目后期,强烈表现出过名次的渴望。邓紫棋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现,当然这可能也是由于她从来没面临过被淘汰的压力。可是她的野心是冠军,但是韩磊在歌手同仁之间一直是公认的潜在冠军,所以她很聪明地从没公开表露过自己的野心。她从第一期开始,每次的选歌都是功利性十足。她知道要好名次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好观众情绪,要调动观众情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飙高音,所以回头想想,她在这季基本是从头吼到尾,然后每次的表演舞台都弄得像爆炸现场一样,看多了真的有点审美疲劳。总决赛的最后一轮,串了三个口水得不能再口水的歌,连we are the champions都出来了,这也太昭然若揭了,反正我觉得挺反感的,别管咋说按照国际惯例,这种歌一般是庆祝喷香槟的时候放比较合适,您比赛还没完呢,唱这歌跟潜意识不就是从观众手里抢票吗?

周笔畅也没好哪去。她好胜心也不比邓差,可惜没有飙高音的本事……这个就很悲剧了。都说她曲风多变,我觉得这实在也说明她没有杀招,只能这个试试,那个瞧瞧,可惜试了这么多,怎么都没有人家吼高音的效果好。每次到了要被淘汰的边缘,就胡乱编个快歌,强行煽动气氛蒙混过关。《青苹果乐园》就是代表,这么弄略恶心。

我对张杰的印象很好。我觉得张杰的出发点比几个女歌手光明正大得多,他是首先立足表现好自己,然后拿出表现去给观众评判。而不是琢磨观众喜欢啥,然后去刻意迎合。所以他全季基本没唱过口水歌,所以他虽然没拿过第一,但是也从来没有过被淘汰的风险,他的实力是很令人称道的。我愿意把张杰排在我私人榜单的第二名。而且场下的表现也是特老实的一孩子,大家都会对老实人有好感的。

张宇老师不容易啊,毕竟嗓子老了,这风格在比赛里也不太讨喜。但是,要把他的比赛曲目循环播放十遍,不少人会听得很享受。同样如果把邓紫棋的比赛曲目也循环十遍,只能说对听力是有损害的。

罗琦老师歌选的都励志,唱的挺好的,但我个人也不是特别喜欢就是了。

品冠满文军动力火车都是酱油男,听他们唱几首换换口味也不错,几位人都挺好的。

曹格那副紧张的要哭的样子太好玩了。歌曲给我的印象不是太深,可能是因为以前没怎么听过他的歌吧。

韦唯老师。。。作为一名选手她有点太事儿了。来专心唱歌就行了,这年头了谁还稀罕那两口馊鸡汤啊。

韩磊老师没有可以挑剔的。专业的演唱意见我没有,但是我就想说,他每场都鼓捣一堆稀奇古怪的乐器组合,然后配合起来还TM那么好听。他就算站台上一句都不唱,光听伴奏我也乐意。何况他的技巧和感情我都能听出来是最棒的。点评别人的时候一句虚话都没有,要夸别人也都是言之有物。

我心中的总决赛最终排名:韩磊、张杰、张宇,然后邓紫棋、茜拉和曹格各有各的好,就不分高下了。周笔畅水平真不行,早点就该让她出局,那样她自己也觉得解脱。

 3 ) 与他有关,与他无关

    今天要写的,或许与《我是歌手》没有太大的关系。
    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无意中在电视上瞄到杨宗纬在唱《矜持》,心想着怎么一个男人可以唱出如此的心思,柔肠百结。
    春节前一天,我暗恋多年的男生告诉我,他也曾经喜欢过我,他希望我可以跟他去他在的那个城市,他会养我。
    回到家中,用手机下载了杨宗纬的《矜持》,一遍一遍地听,跟着笑着,好像听着自己的心声。
    只是后来的几天那个男生一直没有联系我,直到我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说我们还是朋友。
    清明假期的时候我去了他在的城市,当然没有告诉他。我只是要一场告别而已。4号还是5号,是周五,我在宾馆听着杨宗纬唱《最爱》,哭得吓到了同行的同学。
    有些时候的执着其实只是因为欠了一场告别,从那之后,我便放下了。一切都成了过往,不再挂心。
    今年春节,因为偶然和那个男生聊了两句,得知他已经有女朋友,我笑着发短息,结婚了记得寄张请帖。放下手机,心中没有一丝涟漪。
    今晚又是周五,《我是歌手》。我开着电视对着电脑逛着网页,品冠唱着《我不难过》。“是我没有,陪在你身边,当你寂寞时侯。”
     好像不小心打开了心底的一把锁,脑子里忽然浮现出那个男生的样子,他说他养我。抬头看着电视,看着这个儒雅的男人,在唱“别太伤痛,我不难过。”
    是的,我不难过,本来就是错过,没什么可留恋。只是突然明白,当他寂寞时候,能够陪在他身边的那个人才是最该珍惜的,可惜不是我而已。
    可是我还是哭了。
    或许与他有关,或许已与他无关。

 4 ) 可以不要虚伪得这么虚伪吗

有一个在很多人的学生时代的虚伪故事:

在某次考试开始前的考场外,”学霸“对身边的”学沫“说:糟糕了,我昨天光顾着看XXX节目了,XX和XX考点都没有复习,我又完了,我要考砸了,blablablabla。。。。涉世未深的小”学沫“暗暗庆幸:还好不是我一个人没有复习~

是的,”学霸“,您又把”学沫“”玩“完了。。。因为您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一定是”第一名“!

”玩“这样的游戏有意义吗?在实力不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除非能串 通出题老师,监考老师或者批卷老师这类环节中的一个或多个。因为如果不能确保拿到第一名,这些话语对于”学沫“的刺激都是淡疼得没有意义。

对应到我是歌手2:
”你唱什么歌?“
”啊,是粤语歌!“
”快歌还是慢歌?“
”啊,是快歌!“
”你会跳舞吗?“
”啊,你还要跳舞!“
”天啊,我完了!“
。。。。。。

是的,您又一次”玩“完了,如果您不得第一名,那么上面那些话就没有意义了。。。

可是,能不能不把小孩子的玩意儿拿到节目里来,节目必定需要一些虚伪的成分来为其修饰,可是能不能不要虚伪得这么没有诚意,虚伪得这么没有底线,虚伪得这么虚伪!

PS. 这个节目第一季其实挺好看的说,可是为什么到了第二季,变得让人仅仅是愿意听一听歌。。。。。。

 5 ) 花开在从前-----------此文主力怀旧,兼评节目

       大半夜的睡不着,翻出《我是歌手》看重播,凌晨,没想到看完突然有码字的欲望~闲话少说,切入正题~

    1.韦唯
  说实话,前几场非常不待见她,据说她英文歌唱的很好曾经在国际上获过奖,一直觉得她埋伏着杀招,只等关键时刻出手,也因此每次出场前都对她充满期待,期待她作出改变,可她只是一期又一期地消磨着我的期待。
  可没想到,她走之前还是感动了我,为她临走前的所为。对比上一季齐秦的退赛,同样是老资格的韦唯至少尊重比赛、尊重规则,这给之后加入的大牌歌手做了不错的示范,告诉他们如果输不起,那就别参赛。我反问我自己,我如果到了她的年纪,是否还愿意和年轻人一起比赛?我在输了之后或者眼见自己要输的时候,又是否能够平静的接受这个结果?但其实这段经历早已无关输赢,至少在她儿子眼中,她是个够酷的老妈。
  
  2.罗琦
  张宇说,罗琦每次的歌曲都带来一种很正面的能量,有反思的,有感恩的,有信念的,让我们再次谢谢罗琦,带给我们这么多的爱。他快说完的时候,哽咽了一下,如果他不是在在咽口水,那么他就是被感动了。
  邓紫棋在上一期罗琦唱完的时候哭了,她说,似乎看很多人在不停地敲击天堂的门,似乎有很多人很需要爱。
  现在的罗琦就在唱她自己。唱生命,唱相信,唱期待,唱爱,这些都是她当下的状态,都是她现在的写照,多好,现在的她就是一个幸福要满溢的母亲。
  第一次知道罗琦是还是因为中国好声音,梁博唱了《回来》。各路粉丝在视频下面掐架,梁博粉力挺道:梁博唱的是《回来》!!现在还有几个人听过《回来》听过罗琦听过指南针乐队?!于是,我百度了一下罗琦,然后立即唏嘘,罗琦这样的人就像是夜空中的烟火,在最耀眼的时间骤然熄灭。然而,歌者和歌也许就有着奇妙的缘分,她终于被她的代表作唱“回来”了。可再回来的她,已经中年、有孕、发胖,在她身上,你再找不到当年传说的桀骜、不羁、张狂,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谨慎而谦卑的中年人。有些人对此很不爽,有些人对此很失望。我仍然愿意善意的解读,这就和听众不希望崔健上春晚,不接受史铁生写电视剧一样,对他们的苛求里是深刻的尊敬,他们代表我们的灵魂与信仰,代表我们无比渴望却从未抵达的生活,正因如此,当我们在我们的生活里蝇营狗苟,委屈求全的时候,我们会希望有人代替我们真正活着。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当年多少传奇都已烟消云散,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如果你在音乐上还有野心,如果你想让你的音乐影响更多人,那你就避免不了和商业合作,因为你需要舞台。如果没有舞台,观众对罗琦的回忆将一直停留在她的二十几岁,知道她的最后一个新闻就是吸毒,她的代表作永远只有当年的那些,可她应该有新的,或者至少允许她唱出新的情感。其实,当她抚摸着肚子说:宝宝以后也要摇滚的时候,我就知道,摇滚不死,她也没变,变的只是姿态。很好罗琦,你回来了,继续唱吧。
  
    3.邓紫棋
    除了《你把我灌醉》,每场都让我很惊艳,虽然我已经有了尚雯婕,我还是几乎叛变。会弹钢琴的男生很有魅力,女生也一样啊!何况她弹得时候,身上散发的光芒几乎刺穿我的狗眼......她是这样自由的驾驭着音乐,而不被音乐驾驭。她完全沉浸于她的世界,在那里,她是无所不能的MUSIC GOD.

       临走之前,韦唯说,我来这里不是来争名次的,如果说我在争什么的话,我是在争时间。
    她说,我真的很喜欢八十年代一起唱歌的朋友,可是他们都不在了。讲到这儿的时候,她哽咽了,我也几乎流泪,因为,我和她一样怀念八十年代。那时候时代刚刚解冻,新事物接踵而至,各种思潮风起云涌;那时候的大众情人是诗人,女生喜欢弹吉他的男生;那时候在大学里喜欢谈萨特,男生喜欢校园里白衣飘飘的女生;那时候崔健罗大佑横空出世,李娜唱着《青藏高原》邓丽君唱着《小城故事》;那时候林黛玉的扮演者是陈晓旭,林青霞王祖贤张国荣梅艳芳正当红;那时候的文学可以写的很先锋,音乐总是玩的很深刻;那时候凡是流行的,就是伟大的。可花还开在眼前,那个群星闪耀的年代却已经悄然褪去,只留下一缕淼淼的余音让人回味。有时候,独自走在街上,突然飘来那个年代的旋律,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失神,原来我是那么轻易地就被带回那个年代。其实我眷恋的,是最美的时光里,他们未被岁月追逐的容颜。
    最末,附上吴晓波作词的《花开在眼前》,献给逝去的八十年代。
     花开在眼前
     已经开了很多很多遍
     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
     像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

     花开在眼前
     我们一起走过了从前
     每次我总是写下诗篇
     让大风唱出莫名的思念

     花开在眼前
     已经等了很多很多年
     生命中如果还有永远
     就是你绽放的那一瞬间

     花开在眼前
   我们一起牵手走向明天
   每次我总是临风起哼
   更好的季节在下一个春天
  
   不知道爱你在哪一点
   不知道爱你从哪一年
   不知道爱你是谁的诺言
   不知道爱你有没有变
  
   只知道花开在眼前
   只知道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我痴恋着你被岁月追逐的容颜

 6 ) 【G.E.M.】从此之后 你在我是歌手的每一个第一名都不够实至名归了

说实话,在歌手2之前,对邓紫棋的认识也就是知道名字而已。不得不承认,她在歌手2的表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我承认即使现在,在上下班的地铁上也还是会单曲循环《泡沫》或者是《存在》。废话不多了,直接进入主题吧。

作为非专业人士,对歌唱技巧什么的也就不做评论了。在歌手2的舞台上,除了比较明显的好坏能听得出来,更多的也只是哪首歌能给我更多的共鸣而已。并且,在这个舞台上,哪个歌手的实力容得下别人的质疑。能得到节目组的邀请,必然是在演唱实力上有着过硬的本领。在这一点上,相信都是得到大家的认同的。

第一期:《泡沫》
对于这首代表作,当时知道的人并不多。所以,名次自然也没有太靠前。虽然第5名略微有些屈才,却也让大家认识到了这个90后小妹妹。

第二期:《存在》
这首歌是个人认为G.E.M.在歌手2表现得最好的一首歌。我也是从这首歌开始喜欢G.E.M.的。从排名上看,也有异军突起的姿态。只是那一期的韦唯在唱《在水一方》的时候,program出现了问题,演唱中断。在排位上,韦唯恰好又比较靠后,所以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顺带提一下,那一期周笔畅的《烦》也有很精彩的表现。

第三期:《你把我灌醉》
从这一期就可以发现,我们的紫棋其实野心很大。从在车里和经纪人的对话就可以发现,她其实蛮在意其他歌手的情况。并且,《你把我灌醉》这首歌其实一半算是她的自己作品。所以,拿这首歌比赛其实意图非常明显。当然,对于这首歌的表现,G.E.M.已经是完美到无可挑剔了。加上之前两期积累下来的人气,拿下第一可以说是毫无悬念。当然,这一期的我还比较喜欢周笔畅的《哭了》,不过可能受范晓萱曲风影响也有关系。张杰的《勿忘心安》也很惊艳,不过毕竟是自己的歌。从排名上看。其实罗绮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也不错,但是英文歌毕竟比较难打动我。(原谅一辈子英语不好的人……)

第四期:《我要我们在一起》
不得不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上面我就说了我喜欢范晓萱!可是,对于这首歌的表现,我却觉得有点过于舞台了。但毕竟没有任何硬伤,再加上这个时候的邓紫棋人气已经非常高了,所以好吧,依旧是第一。其实,这一期我心里的第一是周笔畅的《青苹果乐园》。本来很青春偶像很难显示唱功的一首歌,经过恰到好处的改编变得很能调动现场气氛。关键,是这种不断尝试新曲风的精神挺令我欣赏。其实从这一期开始,歌手2的排名已经显不够专业了。粉丝的拥护,初见端倪!

第五期:《If iwere a boy》
对于这一期,我只能说罗绮太赞了!《小小鸟》之后我就知道第一必是罗绮无疑!(好吧……我承认还是有点担心G.E.M.的偶像优势……)以至于我基本不记得其他歌手唱了什么歌。《小小鸟》这首歌本身就非常有故事感,很适合罗绮这种有故事的人唱。开头能动心,副歌能展现高音音色,最后高潮引发全场共鸣。以至于后台的张杰都眼含泪水,品冠倒抽冷气才能平复心情,而从我们紫棋的表情可以看出她非常震撼。当然,这期张杰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我无法评论其他人的表现,因为着实没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从宣布张杰的排名来看,大家都非常意外。也就是这一期,我觉得有时候从投票并不能真实反映歌手的表现。而乐评人的评价多少显得中规中矩,毕竟是圈内人,得罪了谁都不好。可是从各位歌手在台下的各种表情,其实不难发现那一场谁的表现才是真正的第一。所以,这一期的第二本来应该是张杰的。

另外这里特别说一下品冠。品冠的出现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歌手2的观众喜好。这种现场的比赛形式其实有点类似演唱会,能调动观众情绪的歌曲会得到比较多的票数,自然是无可厚非。但作为资深实力派歌手,出师未捷真的比较尴尬。只能说品冠不适合这个舞台真的非常遗憾。也像韩大叔说的,总要尝试新的东西,大家都唱长不多的,有什么意思。

第五期:《喜欢你》
昨天一期,G.E.M.的第一争议非常大。但主要矛盾点集中在她program出问题叫暂停这件事上。以至于今天微博话题就刷开了。不得不说,现在的G.E.M.已经完全成为一个风口浪尖的偶像了。粉丝的作用开始出现反噬。不少人为此粉转黑。我总觉得这里有点模糊了焦点。抛开节目外的战争,其实这一期,韩大叔应该是第一。当然,韩大叔唱歌的时候我跑去刷牙洗脸了,所以并没有仔细听。但是,从赛后各位歌手的互评中不难看出,韩大叔这期的表现绝不一般,绝对担得起第一的称号。

《存在》之后,我一度非常喜欢邓紫棋。那时喜欢她的人也不算太多。可是无奈我天生是比较矫情的人,随着喜欢她的人越来越多。我就粉转路人了。还是那句话,因为邓紫棋现在的人气,从此之后,她在歌手的每一个第一名都不够实至名归了。

 7 ) 罗琦与娜娜——摇滚天才的AB面

       洛兵说:“只是,在很久以后,听到王晓京再版指南针的《选择坚强》,并且卖了据说十几万张的时候,我才悄悄回味那个高亢,激越,犹如坚硬而脆弱的金属般的声音。我无比怀念,无比喜爱,也无比怜惜。天冷了,谁用歌声来温暖我们呢? ”
      我突然想起《NANA》里,光头“泰”穿着浴衣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云淡风轻,小松奈奈奉上茶点与水果——乐队成员都在,唯独少了主唱娜娜。奈奈的内心独白悠然响起:“娜娜,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每天期待着看到你出现在桌子的另一端,在心里呼唤着你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
      罗琦就好像现实版的娜娜,像一支沾满鲜血热烈又冷傲绽放的玫瑰。
      洛兵描述第一见到罗琦:“门当地一下,生生被撞开。一个浑身墨绿,曲线凹凸的女孩冲进来,身体很活力,眼神却很冷漠。 ”我难以忘记娜娜第一次出场时的情景,一身黑色的铆钉摇滚装,骨感却不觉得单薄,涂着黑色蔻丹的指尖夹着一支烟,烟熏妆很妩媚,神情却很淡漠。
      因果像一枚种子,只要生根,便生长出同样的罂粟花。一个是父母离异13岁只身闯荡江湖,一个是被父母遗弃从孤儿院里钻进世界,所以,便有同样的冷漠了吧,所以,内心的痛苦、生命的冷脆便在摇滚中得到了彻底释放了吧。
      洛兵写他第一看见她在底下摇滚厅中歌唱:“ 一身黑皮摇滚劲装,浑身挂满亮闪闪的金属饰物,长发蒙面,双手紧紧握住话筒架,看上去完全不像个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台上一群青春年少,雄姿英发的少年正在引吭高歌,台下无数看不清的脸庞欢呼四起,无数手臂疯狂挥舞。雾气氤氲,浓烟扑鼻,彩灯狂闪,气壮山河。”什么嘛,这分明写的就是娜娜啊。
     命运的轮盘便如此缓缓启动,一旦启动便再也停不下来。于是,罗琦的指南针有了那首经典的《回来》,娜娜的black stone有了燃烧的《rose》,音乐像过山车一样载着两个摇滚天才呼啸着冲向最高点。
     然后……如果没有然后该多好。
     罗琦的左眼在生日宴会上被刺瞎了,那年才18岁。“一个人眼睛流出的血,会在她身下汪成如此之多、如此浓厚的一盆,连急救床都快盛不下,都要溢出来,溢在地上。她总是给我惊奇,总给我展示许多新鲜的东西,但是这次,我多么希望什么也没有看见,而她,什么也没有发生。”而关于娜娜,我是听说的,因为不敢看——她的男友莲出车祸死了,因为吸毒。这个外表坚强却孤寂到骨髓里的女子,被夺去另一半其实也等于被夺走了灵魂。
      娜娜走了。乐队解散了。那支black stone啊, 出了第一张专辑就击败当红乐队TRAPNEST登上日本音乐排行榜首位,可那也成了最后一张专辑。
      罗琦没有崩溃,一年之后她又重新站了起来,与乐队推出专辑《选择坚强》,迅速横扫北京、上海、大连、南京、广州等城市各大音乐排行榜首座。
      但结果是一样的。没过多久,因为种种原因指南针解散了。洛兵说,“那是一支很有希望成为超一流的乐队”。 单飞后的罗琦想要推出新专辑,但就在专辑准备签约的前一天,出事了。被人发现吸毒给送进派出所里去了。因为吸毒丑闻爆发,她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音讯渐少。
       洛兵说:”她的天资,她的任性,她的孤独,最终会带给她什么呢?“奈奈说:“ 娜娜,你知道吗,你就像一直野猫,活的高傲又自由,却背负着无法痊愈的伤口。” 我看到洛兵陷入对罗琦的怀念那一幕就有点恍惚,洛兵的文字太好,灵动而忧伤,故事又曲折而传奇,让我分不清到底哪里是现实,哪里是漫画,又或者两者同时都是。艺术有时真实得接近生活,生活有时又残酷得接近艺术。
      如果说,“悲剧就是把所有的美好撕碎给人看”,那么散落了一地的生命碎片究竟要拼凑出什么?也许真相在结局里。漫画版的结局还没出,现实版的结局已经出了。
     十年后的一天。“这里是德国,一个有些低沉,沙哑的女声说。”你是谁?“洛兵一瞬间就做出了判断,但是不敢相信。”我是罗琦,我要复出了。 ”
      她回来了,带着微笑,带着她的德国先生。那是2004年,她开始出现在各种户外音乐节中。但我真的知道她是在又过了十年后的《我是歌手》上。
      第一期一曲摇滚《随心所欲》结束,韩磊说“她早在20年前就是中国乃至亚洲最优秀的歌手之一。”我不以为然,因为只听了几个尾音。
      第二期她唱《我期待》,不是摇滚,却把我惊骇了。我才知道要驾驭摇滚原来需要那么高强的唱功。那么高的高音却轻轻松松就上去了,浑厚又通透的嗓音中闪烁着金属的迷人光泽。最打动我的不是声音与技巧,而是那风轻云淡中隐藏的力量,还有那如泣如诉中透露的深情。“say good bye,say good bye……”她说要与所有黑色的记忆告别,这个温暖的笑容女人让我完全无法把她与洛兵笔下那个”眼神冷漠“的叛逆女孩联系起来。
      紧接着她登场的是邓紫棋,唱的是摇滚《存在》,声嘶力竭地呐喊,我却感觉不到任何力量。 原来有一种境界叫“重剑无锋”,有一种力量叫“引而不发”。一年前开始喜欢摇滚,对摇滚的理解还停留在撕心裂肺的呐喊上。这一天对比后才知道,真正的摇滚不仅是迷人的金属嗓音,更重要的是歌声带给人的冲击力,以及传递出来的原质精神。
      第三期她唱《敲开天堂之门》,这是一首反战之歌,很多人翻唱时充溢了对战争的愤怒与痛苦的呐喊,敲开门变成砸开门。但她不是这样的,带着肚里的孩子,一声高过一声地唱着“knock-knock-knockin' on heaven's door ”,透露的却是对受伤灵魂的爱与悲悯。有人评论说,“罗琦的摇滚是关于人的摇滚,有着超越一般流行音乐表达方式的纯粹,但最终却还是回归人类心灵世界的纯粹。那是《随心所欲》里自由无羁的轻盈,也是《我期待》里率真无邪的理想,还是《敲开天堂之门》里面所传递的爱与信仰。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正是回归了摇滚乐最初的精神。”
    ”带着忏悔飘荡看到坚强在生长/内心变成天堂永远对自己呼唤/回来……回来……“这首出事以前写的《回来》就仿佛是命运的某种预言。是的,她是真的回来了。所有的泪水早已启程,所有的答案早已写好。那就是刘小枫说的:“生命的爱比受伤更有力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上帝拿走了她的一只眼睛,她用剩下的另一只眼睛俯瞰鲜花遍野的大地。这是一个美好又遗憾的结局,因为失落了二十年,但失落的人不是她,而是我们。如果我们够睿智,也许十年前就可以听到她的歌声,如果我们够宽容,也许二十年前她也不必离开。但是没有如果,那么请让我们从现在学会珍惜。像洛兵说的,“我们一直在拼命保住什么,我们又保住了多少呢?就算我们保住了,但是岁月轻轻一伸手,就能把那些东西都拿走。而此时此刻,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多保住点什么。 “
      我最喜欢的摇滚是黑色的,因为黑暗的尽处是光明,这就是我喜欢的真正理由。罗琦回来了,娜娜呢?我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吗?
     
     
  
       
    

 短评

张宇比韩磊还大一岁……哈哈哈哈

4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这一季邓紫棋是惊喜

7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力荐

邓紫琪唱歌有那么好吗,浓浓的鼻音,吐字不清。。。照着第一季的差远了、、、

10分钟前
  • 奥斯卡的猫
  • 还行

虽然有一丢丢烂尾但总体上还是蛮好看的。

12分钟前
  • xxx
  • 力荐

让人惊艳的GEM,每首歌都很好听。张杰的表现也不错,张宇老师很幽默,韩磊歌王实至名归

17分钟前
  • 芊颖
  • 推荐

我是歌手将成为G.E.M爆红的跳板,加油吧!

22分钟前
  • wind
  • 力荐

邓紫棋 韩磊 张杰这三个最稳, 唱功了得,特别是邓紫棋和张杰风格多变能驾驭很多曲风 已经能够把各种技巧轻松自如的踩在脚下了 可以的👍👍👍

26分钟前
  • 我们会永远吗
  • 推荐

如果说第一季是中老生代的回春的话,这一季充满了年青一代的蓬勃朝气,哪怕是最终夺冠的韩磊都是有种回到青春的感觉,更不要新生代中,甚至是三季中最火的金鱼了,张宇的主持也是三季最佳

27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邓紫棋真是极萌的

31分钟前
  • Jasmile
  • 还行

想当初真是一期一期追过来的,特别喜欢邓紫棋在歌手里唱的歌,至今也经常在听,遗憾的是后来的新歌get不到点,比较喜欢张杰的夜空中最亮的星

32分钟前
  • 🙈敏
  • 推荐

求让G.E.M.大红嘤。观众永远都是很有看点的。

35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1.依然是内地最好的季播节目;2.决赛不好看是必然的,自古决赛无名局,巅峰之战能有巅峰水准绝对可望不可求;3.直播技巧是可以提升的,办法只有一个,每期节目都直播,熟了水平自然就高了;4.给芒果支个招,要想在下一季迅速提升专业品味,请梁欢老师来做专家是不二选择。

39分钟前
  • dellizheng
  • 力荐

扣一个星给使劲儿过大的观众

43分钟前
  • 短腿不利起飞
  • 推荐

重点关注邓紫棋

47分钟前
  • MissXtotheO
  • 推荐

看懂为何选择这七位歌手的人,懂中国大半。

50分钟前
  • 灯火男孩
  • 推荐

有一天,我去参加数学竞赛,结果一看,我数学老师也在,再一回头,我X,班主任也在!!我比赛个毛线啊!!

55分钟前
  • 陌扶苏
  • 推荐

干脆改名叫#我是高音#好了呵呵喜欢的歌手:宇叔,萌叔,罗琦~张宇为毛你的票数总是这么少TAT邓紫棋唱得哪里好= =

59分钟前
  • Glück
  • 较差

看到邓紫棋好激动!!!小姑娘要火了~

1小时前
  • 和弦Elouan
  • 力荐

邓紫棋就应该红,唱得很赞,在hk的认可度很高,最重要的是年轻谦虚有礼貌,没经纪人去她那里还是很开心地等待。韩磊罗琦点赞,特别是罗琦,看得出是个有故事的女人。阔别娱乐圈回来显示出的不自在让我想起了第一季的黄妈。韩蕾性格也太萌了好吗。希望张宇能走更远一定要注意选歌!

1小时前
  • hey_jude
  • 力荐

目前比较喜欢的歌手是邓紫棋G.E.M,人又漂亮,又会唱又能唱又实力,唱泡沫震惊到我,赞!

1小时前
  • 珠光宝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