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日

剧情片丹麦2015

主演:皮鲁·埃斯贝克  拉斯·米克尔森  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  西蒙·西尔斯  阿里·亚历山大  卢卡斯·施瓦兹·索斯坦松  

导演:罗尼·伊兹拉

播放地址

 剧照

开战日 剧照 NO.1开战日 剧照 NO.2开战日 剧照 NO.3开战日 剧照 NO.4开战日 剧照 NO.5开战日 剧照 NO.6开战日 剧照 NO.13开战日 剧照 NO.14开战日 剧照 NO.15开战日 剧照 NO.16开战日 剧照 NO.17开战日 剧照 NO.18开战日 剧照 NO.19开战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9

详细剧情

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国军队穿过国界进入丹麦境内。丹麦日德兰岛的自行车连队和摩托车连队是最先抵御德军进攻的丹麦部队……

 长篇影评

 1 ) 开战日就是投降日

这部丹麦影片《四月九日》很有特色,制作规模不大,通过一位基层军官,大战争小人物,一个自行车排面对装甲和摩托部队,悲壮中甚至有历史本身的喜剧性。投降前也战斗过,国家已经投降,军人还浴血奋战。最后生命第一,尊严犹在。用德国军人的尊敬完成主题。环境、状态的真实性,使其成为真正的战争电影而不是战争类型电影。

 2 ) 二战电影 极真实 教科书般的溃败和投降-《开战日.9》

二战电影 极真实 教科书般的溃败和投降-《开战日.9》

电影拍的极真实,服装、道具、场景高度还原,完美展现了教科书一般的战争溃败和就地躺平任捶,就事论事影片中展示的当时丹麦军队的装备并不是十分差劲,当战争来临时挣扎一下的机会还是有的,最起码我没有看见纯粹用两条腿行军的步兵,基本也配备了摩托车机动队,最差也有自行车排,就算入侵的德军先头部队有轻型坦克和武装侦察车,你配置的机枪和步枪打不动,那也可以弄点集束手榴弹扔过去炸它啊,再不济提前在德军必经之路上埋点地雷,地雷就算没有的话,埋点炸药也行啊,只要想办法能让德军轻型坦克和武装侦察车不能机动突击,那不就结了吗,那样的话怎么也能用机枪和步枪消灭一部分德军有生力量,迟滞德军进攻速度吧,也能给后方本国军队留点反应时间。

但不可思议的是,丹麦的表现简直了,让人瞠目结舌、无话可说,这它M军队打的那是什么仗啊,影片中表现得仅仅和德军小股部队短兵相接就一触即溃,然后剩下的就是逃跑。刚死两个士兵军官立刻就情绪崩溃,战争哪有不流血死人的,就这种战斗表现竟然还拍成电影,丢先人的脸啊,丹麦怎么说祖上也曾阔过,曾经也是海盗出身,哪怕灵魂中的彪悍基因万中有个一也不止弄成这样,就算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哪怕双方力量对比再悬殊,哪怕物资再缺乏,总不能一见面就躺平,然后任捶,哪怕挣扎一下也行啊,但每个士兵的眼中都充满着惊慌、忐忑不安和极度恐惧,最后投降就投降吧,还表现的义正辞严、冠冕堂皇,给谁看。

如果影片中丹麦军队头上带着的那顶钢盔真就是当时部队的配置,那真是亮瞎眼,怎么就那么别扭,大鹏展翅吗,那造型也太奇葩了,尿罐子也比那好看,当然我不是说真弄个尿罐子扣头上,我一直认为二战中英国和澳大利亚军队的钢盔是最难看的,没想到没有最难看,只有更难看,钢盔的沿也外飘得太狠了,戴在头上都快飘到肩膀外面去了,明显可以看到士兵运动的时候,那玩意在头上嘁哩咣当乱晃,哪有什么舒适性和有效性,而且我深深怀疑这个钢盔在战斗中可以起到作用,可能会比草帽强点有限。

反观影片中当地交战区老百姓的表现让人有点费解,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毫不在意谁侵略谁,管它是谁打谁,只要不影响我过日子就行,谁胜利了听谁的就行了,至于谁是国王管他哪,虽然影片中没有明说,但好像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误。

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赞赏的,丹麦军队的军服看着很精神,无论是军官的还是士兵的看着都可以,造型和舒适性都不错,看样子战斗力还真不能用军服来体现。 还有北欧四国的人好像都有一点端着的那股劲,用来表现自己的基本人格尊严。仅就影片中的战斗表现来说,基本班排的战斗素养还是有的,撤退也知道互相交替掩护,有序撤离交战区,没有像刚放出笼的兔子一样四处乱窜,逃跑就逃跑,无路可跑时就立刻投降,一声令下就立刻全体举手,纪律性还真不是盖的,可以看出当时得丹麦军队中士兵的基本训练还是可以的。

影片最后德国军官用戏虐的态度询问少尉为什么你们的政府都已经宣布投降了,你还坚持战斗了几个小时,少尉此时才真正的信仰崩溃,原来自己的抵抗从始至终就与国家意志是相悖的,这还打个什么仗,还死了两个人,想必此时少尉的心情一定会极端复杂吧。电影可能是想告诉世界,丹麦政府的迅速投降不能代表丹麦人民没有抵抗,事实上,他们也被践踏,一样有亡国的伤痛,时至今日人民内心一样有伤痕,国家的投降和人民的意愿是分裂的,但现在又不能明说,只能隐晦的通过电影来表达,这才是最难受的。

 3 ) 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

丹麦在二战与德国的战斗中可以说是不堪一击,不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人民意志上都注定了它的溃败。电影并没有用过多篇幅交代德军的先进武器,几辆装甲车和摩托车战队,足以与丹麦涣散的军队和紧缺的军资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强大的敌人,自行车排的抵抗显得过于脆弱和无力。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却在国家早已投降后还坚守命令,顽强抵抗。即使军队中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慌张,他们知道,失败已成定局,即使一路被击退,却还是坚持到最后一刻。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无奈的,稀少的子弹,没有到来的支援,平民面对战争的态度,这一切都在冲击着这支薄弱的队伍。但少尉严格下达命令,士兵严格执行命令,他们并没有动摇保卫国家的心。
讽刺的是当耗尽一切力气无奈投降后才被敌方告知政府早已经放弃了这个国家。直到这时少尉才出现动摇的表情,顽强的士兵才开始哭泣。他们的抵抗是徒劳的吗,他们的牺牲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吗?电影正片在整支被俘队伍的沉默中结束。
然而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更加深刻。政府的不作为是与人民意志割裂,历史上丹麦地下组织在政府投降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在瑞典组织军队“丹麦营”,继续抵抗。事实上,面对战争,就像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一样,丹麦虽没有经历过多的伤亡和惨痛,虽然拥有身为小国的无奈和心酸,却也有很多人坚守着民族意志,维护着国家主权。
正如影片最后的采访所说,我宁愿听到你投降,而不是你没有战斗过。面对侵略,再无力的战斗和反抗都是泥潭中盛开的鲜花,值得称颂。

 4 ) 一出滑稽而悲凉的闹剧

看到简介时就觉得这是一场滑稽的闹剧,看完电影后发现滑稽的背后是沉重和悲凉。

和德军精良的装备相比,丹麦人的装备实在是过于简陋了,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结局已定的战争。战争趋近,丹麦人进行军事演练,一遍遍提高换自行车轮胎的速度,守军每人获得40枚子弹的“巨额”储备,德军入境,他们骑着自行车吭哧吭哧赶往前线,在平坦的草坡上设下埋伏(只有一挺机枪和几把步枪)。这一幕幕真的是太心酸了。我之前从没想过二战中竟然还有自行车战队,这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对抗的是德军的装甲车和坦克啊。打不过是必然,然后他们狼狈地骑着自行车跑路也是挺滑稽的。

虽然且站且退,被德军强力压制,但他们还是没有放弃,一直往北寻找下一个守卫点,直到最后弹药打光才不得不投降。但是最心酸的莫过于,这时候才尴尬地发现国家早已在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投降了,只是电话线被切断了所以他们未曾得知。这一整天的死战苦撑、流血牺牲、狼狈转移都没有了任何意义,国家忘记了你,人民也只会好奇地站在街边看热闹,哄抢侵略者给的面包,所以举枪顽抗到底是为了什么?

虽然丹麦没抵抗几个小时就投降了,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丹麦在战争铁蹄下也曾作出过很大程度的努力。只是实力过于悬殊了,放弃抵抗虽然有些羞耻,但却是减少流血、保住生命的理智做法。士兵们虽然一直在坚持着他们得到的抵抗命令,内心却也是茫然无助的,因为现实就摆在面前,就连军官的内心也是动摇的。小国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通讯都被切断,国家军队也失去了有序的、统一的指挥,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干嘛,只剩下一群装备简陋寒酸的散兵游勇试图做着无谓的抵抗,他们越是努力就越是滑稽,越是悲凉。

 5 ) 不一样的开战日

喜欢电影的海报设计。二战电影看过许多,小时候多是日本侵华战争,现在更多是美军视角的欧洲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由于文化软实力的差距,很多时候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世界大战,欧洲大陆的多个国家以及东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都在与中国美国参与同一场战争。

本片以纳粹侵略丹麦为背景,讲述了持续不到一日的战争。看大国视角的战争电影,大多数都正面或侧面体现着国家情怀,为了国家和正义而战。但丹麦作为一个与德国接壤的小国,虽然之前一直在备战,但在开战前却担心激怒逐渐接近边境的德军而选择不提前部署。当装备简陋的丹麦士兵节节败退,藏身森林小屋时,女主人却说她不在乎这片土地到底是丹麦还是德国,这对她来讲make no difference。当年轻的丹麦士兵因为防御而失去生命时,国王其实已经早早代表国家宣布投降。本以为驾驶战车侵略他国会是血腥的场面,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祥和甚至有丹麦孩子兴奋的欢呼。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之前难以想象的画面,原来战争在不同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景。对于丹麦,没有着所谓强烈的国家情怀的捆绑,投降可能并不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毕竟普通的百姓只是想活下来。

 6 ) 苍蝇虽小也是肉

开战日即是投降日,经过4小时短暂战斗,丹麦就向德国投降。本片反映的就是这一天的战斗。 ”由于投降及时,所以二战中伤亡最小(丹麦驻华大使馆语)”,但代价是冰岛从丹麦独立。 由于同属北欧日耳曼民族,丹麦语基本上和德语差不多,丹麦人对是不是被德国人统治并不在乎。当时丹麦也有不少狂热的纳粹分子。在二战中甚至在党卫军中有丹麦的军团。丹麦的战略位置并不是很重要,德国与其说是要进攻丹麦,不如说是要通过丹麦进攻挪威。挪威人对德国人似乎并无好感,抵抗也比丹麦人激烈多了。 苍蝇虽小也是肉,仗没怎么打,好歹也算抵抗过,值此反法西斯战争结束70周年之际,也值得大书一番。 电影表现的基本上就是个班排战斗,没有战壕,没有大炮,但战斗虽小,拍得却很细致。服装道具、武器都做到了精准的还原,有勃格曼手枪、康斯贝格步枪、麦德森机枪。 其中麦德森机枪,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轻机枪也是一代名枪。中国政府也曾从丹麦购买引进过麦德森机枪。可惜图纸和全套设备被日军炸毁,所以未如捷克轻机枪那样被大量制造,在中国也就没那么知名了。

 短评

一场尴尬的战争,丹麦大兵自行车修的很溜,德军依然很上镜

9分钟前
  • luiluibi
  • 还行

面对不该来的还是来了的那种紧张感,作为战斗新鲜人的心理,以及习惯于被迫接受的无奈,都刻画得不错

10分钟前
  • #烧光光#
  • 推荐

不给力啊,全军学习自行车维修,仗刚开打政府就投降了,子弹打光主动投降,然后看着自己的人民和德国兵谈笑风生…真是个郁闷的故事…好想要一辆丹麦大兵的自行车。

14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自行车排对坦克营,我们战斗了,国家却投降了,人民开心地与敌人欢庆就像迎接一位朋友的重逢,我们到底为何而战,小国的悲哀或许只有他们才更为清楚。

19分钟前
  • Master Kyle
  • 力荐

让这些丹麦士兵感到憋屈的是,同胞们不仅仅是站在马路边上迎了一次王师。后来还有略少于十万的丹麦人参加了德国商船队、维京人师和诺德兰师。

24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我们做对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做错不会有人忘记!

28分钟前
  • aiwoshuoai33
  • 推荐

第一次看到能够把投降拍得如此伟大的电影。克制的摄影,冷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把战争前夜的焦虑、紧张、压抑、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保卫祖国的战士被押上囚车,车窗外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敌人的战车欢呼雀跃……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深层次的思考带来的意义远大于震撼的战争场面。

30分钟前
  • 极圈里的燕鱼
  • 力荐

《自行车队的陷落》。最后那一幕,他在装满战俘的汽车上,看到孩子们兴奋地爬上德国战车时,心里一定在confuse这场抵抗的意义何在。

32分钟前
  • λΔ消极分子
  • 还行

打不过就跑,实在不行就投降,多现实的丹麦人那。骑自行车去边界打仗,围观打仗看热闹的群众,德国人来了喜迎王师的群众,咋有点喜感呢。

36分钟前
  • Cathay
  • 力荐

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军人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没有华丽渲染,也没有众志成城!一切相当简单平凡更贴近写实。当目睹国家早已投降,民众毫无关心领着敌方面包时。不经感叹:我们到底为何而战?!

41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还行

丹麦的一段真实历史,小国面对强国的战争,就如电影中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与德国装甲车的大战。最后打不赢就投降,也没什么有损尊严的。有意思的是,老百姓似乎并不分什么入侵者不入侵者,当战争甫结束,与入侵军人的友好就开始了。影片让人们从另外的角度来审视战争。

45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战斗场面并不多,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接战。那种无能为力的悲哀比尸横遍野的血腥更具有杀伤力和感染力,政府出卖了军队,无知的群众欢呼雀跃地领着敌军的面包,孩子们在敌军的战车上举着纳粹的旗帜玩耍。这一切是多么的悲哀,又为何而战……

47分钟前
  • 双月鲲鹏
  • 推荐

连一个炸弹都没有的战争,感觉就像一场儿戏的战争。小国军人的悲哀,或许也是小国人民的福气!!!

51分钟前
  • Henry
  • 还行

自行车步兵排对阵2号坦克 老旧的麦迪森机枪散发着悲壮气息 二战史告诉我们德军几次闪电式袭扰就让纵深极浅的丹麦全境投降 4个小时土崩瓦解 1940.4.9开战日也是沦陷日 然而小国就没有军人吗?实力悬殊就完全放弃抵抗吗?并不!这片是彻底的群戏 冷静克制的摄影 北欧风很浓 评分太低了

54分钟前
  • 🥗
  • 推荐

可恶的是才进行了这么一点抵抗还好意思拍成电影,更可恶的是竟然比《百团大战》好看。

55分钟前
  • bluecaribbean
  • 还行

1990年代初的《足球世界》有一则“幽默一刻”:历史课上,老师点名“德国打丹麦用了多长时间?”一个心不在焉的学生站起立即回答:105分钟,2:0,丹麦获胜。那说的是1992年欧锦赛的丹麦童话。回到这部电影,确实特别,把一场悬殊和毫无悬念的战争,控制到几乎与线性时间同步的细节。

59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我所看过的描写战争最细节的电影。没有大战役陆海空的波澜壮阔,只有一个排几名战士在中尉带领对强势德军的抵抗。没有血战到底誓死抵抗,只有珍惜战友生命的同时节节防御。全片弥漫着淡淡的小国士兵的无奈与悲情,却是对战争中的个人最好的注解。

60分钟前
  • lyfcanfly
  • 推荐

二战丹麦抵抗了几小时,战死16个士兵,它能拍出什么战争片?恰恰相反,开战日非常出色,战争题材上品。它仅拍开战日一天的故事,战争气氛、士兵心理、对阵视角都很抓人,紧迫和压力贯穿始终,战争片不一定需要大场面和血浆。但由于时间紧促,所以对无谓的牺牲伦理主题展开不充分,这点不如波兰西盘岛。

1小时前
  • novich
  • 推荐

其实全世界国家拍的抗战片都把凶猛的敌军拍得笨笨的,好像被一群笨蛋占领了一样。

1小时前
  • NOMORECHILDISH
  • 还行

丹麦2015“冷门”战争片。是的,除了丹麦人估计没有谁会拍这段历史了,因为它太微不足道了,开战几个小时一个国家就投降了,哪有什么”可歌可泣“的?然而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无奈的命运这种题材还是深得我心。喜欢最后国防军中尉不收丹麦少尉的枪这个梗,不得不承认骑士精神在西线还是存在的。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