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设计的艺术

记录片美国2017

主演:内详

导演:摩根·内维尔,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布瑞恩·奥克斯,理查德·普莱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2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3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4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5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6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3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4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5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6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7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8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19抽象:设计的艺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7

详细剧情

Netflix最新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创意时尚工业领域的艺术纪录片《抽象: 设计的艺术(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探访全球创意艺术名家,分享这些活跃于世界顶级设计领域舞台的设计师所持的创意艺术理念。

 长篇影评

 1 ) 第五集 汽车

这集我感觉看的有点乏味,不过整体看完 也是被这个汽车设计师所吸引,有几个细节:

这个设计师从小就很有天赋,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名人 非常喜欢 就写了一封信 和自己的对汽车的见解看法 (当时很小。)对方回了 激励了他,还有就是很独特很浪漫的解压方式,在自己的作品遭到非议的时候 他和她的妻子报名参加了一个跳舞培训班 两个人依偎在一起,跳舞互相鼓舞自己,他的太太说他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有一次他们开车 他太太在学开车 他就一直给他建议 需要哪些方面做的更好 说话中也会带有不耐烦,当天出来一定要有收获。

 2 ) 只是观看记录,个人存档用

23/4/23。看了第一集,果断跑来记录,克里斯托夫真是个有趣的人儿啊,剪辑好棒,将具象的现实场景与抽象的动画结合,出来的画面效果太好玩了,抽象很有趣!我很爱!发现我的桌面布局和克里斯托夫莫名相似,大概是碰到喜欢的人物时会下意识关注共同点吧,虽然关注点奇奇怪怪... 23/4/24。第二集,撑杆跳那里燃起来了,要有撞穿一堵墙的意识与勇气!这集看上去更像是在讲nike的发展史,但我对此兴趣缺缺,没太多感受。 23/4/24。第三集,手工爱好者大爱,布景师,原来还有这个职业啊,每次发现新事物总会感叹世界丰富而有趣,自己所知却有限,于是更加积极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这集也带给我很多启发,比如“在我的创作空间里,我可以发现光,并且抹掉光,还可以塑造各种形状让光穿过”,让我对光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思考,还有其他,有空可以再看看。

23/4/25。第四集,实用主义的乌托邦,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魅力,比亚克的建筑设计真的很让人有付费的冲动啊,好想拥有,好想去参观比亚克设计的建筑。周围的房子大多像一个模具里做出来的,久而久之不免让人觉得房子好像就是这样的,而忘记房子其实也可以做得很漂亮,想起之前和朋友出去玩,看到一家比较特别的店铺都觉得很新奇。环形蒸汽出来的样子好像水母,有意思。纪录片里还提到人们对于比亚克建筑设计的质疑,但一方面又在暗示,质疑主要来源人们对于比亚克年轻有为的嫉妒hhh,而比亚克一直在强调做你觉得重要的事情,至于质疑,别太在意。“我渴望去发现那些我从未考虑过的事情”呜呜我也渴望!

23/4/26。第五集,“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赛车手”啊我也是!把他人的期望看太重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看得出来拉尔夫对他爸爸的期望很在意,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累,但因为真的热爱而坚持了下来,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爸爸为他感到自豪。

23/4/26。第七集,感觉波拉顿更像是一位人道主义的新闻摄影记者。摄影的意义除了记录,更深一层的是表达与传达。

23/4/27。好的排版真的让人赏心悦目,博兰对人们如何看待 理解 接受事情的过程分析蛮有意思,在恰当的时机阻止事情往坏的结果发展。

23/4/27。第八集,感觉会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虽然我们可能暂时还不理解。这集也是强调艺术设计与人性的联结。

 3 ) 第七集摄影

这集我看完让我很有触动,一个好的摄影师真的能捕捉人物的灵魂,在给人拍照的时候跟人交通 跟人了解每个人的特点都能捕捉到。坚持使用缴款拍照,拍出来的人物性格都是特别突出,非常的鲜明。

有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年老的妇人在墓碑旁,环抱墓碑睡着了墓碑上记录着过世儿子一生的战绩,真的特别的突出人物性格 看完真的这人此乃大神

 4 ) 练习和体验

刚刚一口气看了Abstract前两集,觉得欲罢不能,趁着余热来写一下观影体验。

第一集:

Christoph Niemann是经常给《纽约客》(the New Yorker)画封面的平面设计师。他是在纽约生活过很多年的德国人,后来又搬回了柏林寻找灵感。他自诩为一个控制狂(control freak),虽然同意拍这个纪录片,但他却只愿意展现他在工作室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的时间段,外加一点参观博物馆的场景。

最近我自己的职业生涯陷入有点苦闷的状态,但是Christoph在这一集里面说的一句话却很令人受鼓舞:“运动员每天练习,音乐家每天练习,谁说艺术家就不需要练习了?”

诚然,对天赋要求如此高的这些职业都需要日夜的练习,我有什么理停滞和懈怠呢?

第二集:

恕我孤陋寡闻,此前我并不知道一手创立和设计Air Jorden的是Tinker Hatfield。我想这一集对于很多球迷,鞋迷来说一定很燃。

从这一集里面看,Tinker Hatfield是一个很典型的西岸酷大爷。他的很多生活方式,经历和想法和我去年在加州实习的老板非常像。我老板应该和Tinker Hatfield一个年龄,也是每周都会开着老爷大众小货车去海边独自冲浪两三次。

Tinker Hatfield有着令我羡慕和非常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职业:建筑师,撑杆跳运动员,设计师和成功的商人。比起Christoph Niemann,Tinker Hatfield更像一个实干家而不是艺术家。Tinker Hatfield是更加美国化和商业化的球鞋神话。

这一集让我想到最近在看的创业鸡汤《Zero to One》,Tinker Hatfield经历和最后话让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体验生活和解决问题是创新(innovation)的关键。

待续后面几集:)

第三集:

看这一集之前我都没有想过舞台设计师是不是艺术家,但是看完这一集我觉得Es是我会喜欢和未来应该去多认识的那类女人。

舞台设计师不只是为别人的表演服务,这个舞台也是他们的演出。同理,好的舞台设计不只是作为演出的绿叶,而其本身就值得被当做艺术作品被欣赏。Es这个人很艺术,却又不是不是典型而偏执的艺术家。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像有些艺术家所拥有激情燃烧的小宇宙,而是从幼时学习音乐,漫游伦敦,屋顶幻想一点点厚积薄发而来的。为什么我喜欢她呢?因为她能够持续地探索自己,和其他艺术建立联系,创造出极具她个人特色的舞台却又不夺去别人的光彩。

光影舞台的艺术只存在在这一瞬间,和你的记忆里。

第四集:

纪录片的最后,工作人员问Bjarke Ingels:“你有梦见过建筑吗?”

Bjarke Ingels笑答:“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梦过我的工作。”

而建筑是我从小的梦想。至于为什么最后我没有学建筑,我自己和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在看这集之前,我以为这集会让我觉得非常惊艳,然而看完之后居然有种“丹麦建筑师年轻有为,敢做敢想走向人生巅峰”的感觉。这一集有一点像他个人作品和美国梦的宣传片,让我觉得有点苍白。

建筑的意义是什么呢?让人们住上经济适用的房屋?个人的艺术成就宣言?城市的地标和集体的认同?还是美学和文明的跃进?

我现在心里面想的是:以人为本。

5-8:

昨晚一口气看了6-8集。而前晚看完第五集没有写评论可能是真的因为我觉得有点无聊,无话可说。

可能因为这部剧每一集有不同导演的原因,我觉得风格差距挺大的。5-8集让我觉得有点意兴阑珊的原因就是少了第一集那样的艺术感,更多的像普通纪录片那样的演绎。第七集平面设计我觉得如此有趣的话题都被叙述得没什么意思。

本来看了第6集对这个叫Platon的摄影师还挺有兴趣的。但是看到一张他拍的中国politician的照片,我就不评价了,大家自己分辨吧。

P.S. Netflix这部剧第一季主要还是描绘了美国纽约附近和跟欧洲比较紧密的艺术家,对于想看一些西岸文化或者亚洲文化的观众可能会比较失望。

PPS = = 看到最后觉得《纽约客》是不是给了Netflix什么好处,感觉打了很多软广告。

 5 ) 保持清醒

拿掉对表达论点不重要的东西

1,插画

抽象度量衡

纽约客封面

乐高模型 分辨率低

真实生活不能和工作生活混合

不是要等灵感 而是真实地坐在书桌前为灵感创造机会

专注于手艺和辛勤很危险

把你认为最后悔的一部分放进去-通常很有趣

the discovery of slowness

重新组合你知道的东西

当严格无情的编辑和粗枝大叶的艺术家

不要恐惧创作

有一幅画可以让我意识到我活着 或者我爱别人 或者我害怕

让视觉艺术发声 就像控制钢琴琴键一样

2.鞋

我们的脚是用来行走、奔跑的 偶尔也用来攀爬

赤裸着双脚就可以完成这些动作

但现代运动员所需要的

早就超出了脚原本的能力所及

艺术-来自创作个体的终极自我阐述

而设计是为他人解决问题 并希望穿在别人身上会很好看 对别人来说会是很酷的

每双鞋都有一个故事 不只是随手画画的设计

有很多的努力 赋予这些设计不同的意义

处于会让许多人感到不适的境地 激励、压力 因为你必须掌握全新的方向 还需要说服其他人这是个好决定 庞大的责任 前进的动力

我喜欢指导年轻人 因为这可以传承你所知道的一切 真正的用意是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让他们勇于尝试并发展自信

我们是为了篮球的未来而设计

我可以设计一个符号 可以代表这每一个故事

当你看到电子动态调整鞋带 你会想 这样的鞋有什么存在的原因吗 没有 但就像许多伟大的事物 你创造了它 人们就会开始渴望它

赶快到外面的世界 体验人生 让你的脑袋充满生活阅历 再将经验诠释为独一无二的全新设计

有许多设计师非常擅长改良和阐释现有事物 只需微微的修改 就可以打造精巧的艺术 而不过火

对我来说 身为引领创新的设计者 我的任务就是全力深入思考未来趋势 你必须观察世界的面貌 然后决定“好” 我要解决一些问题 我要增加一些设计特色 把所有特色加以融合 冒点风险 做出假设 再将一切组合起来 这样的工作可能充满危险陷阱 但如果人们对你的作品既不讨厌 也不喜欢 那么你还需要再加把劲

3.舞台

我可以找到光线活着拿掉光线 并将事物塑形成可以让光进入的样貌

我会开始问自己 为什么要跟这些人打交道

这个作品和我有什么相关性 我可以赋予它什么

秀这个字意味着你在展出什么 而不是搜寻什么 如果你从未找寻过 你又有什么可展现的呢

光线 比例 时间

如果俯瞰着事物 会比较容易找到模式可循

力量和不完美之间的张力

当你创造了一个不断变换的场景 观众们都会觉得很惊喜

创造一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意义的物件是更有帮助的

最后一切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Destroy and reborn

4.建筑

你一旦将这些好不相融的概念强行放在一块 你会得到一个新的混合品种 最终样貌会很特别 因为它的呈现方式大不相同

我们建造的建筑 要么开放多重的可能性 要么阻碍邂逅和联系

在所有人放心前 无论问题多小 我们都会想办法解决

若你不是在实现梦想 那七年会是很长的时间

当你超出中立的范畴 那一定会有好坏两方的评论 若你太认真看博客上的留言 那你一定会很难过

即便其工艺十分精致 也经过计划、沟通、设计还有测试 当成品出现时 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

那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成为定义你这个人的价值

小孩可以在湖面上溜冰 因此原本是障碍的东西成为了大家沟通碰面的地方

在发电厂建立滑雪场-本质上也体现环保理念(清净科技呈现出近乎乌托邦的可能性 烟囱从污染的代表变成庆祝的标志)

你可以利用一些 被视为基础设施的建筑 并结合他们的优点 如此一来 就能产生证明的社会及环境效应

那些综合建筑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因为它有强烈的必需性与实用性 并使之富含诗意和可能性 有这样的建筑就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你发现若不是身在其中 你就无法为这个世界思考

5.汽车

我为什么要打量这辆车?因为它也在看着我 它触动了我的内心

如果不把骨骼弄对 无论你如何努力都设计不出好的东西

真正的天才之处是拉尔夫负责设计数百万人想要购买甚至喜爱的车 而不是少数几百个富豪想要的非同寻常的汽车

最棒的设计永远是饱含情感的

人们不仅仅是喜欢而且是珍惜我们的设计 同时产生了一个群体 (SRT)

把汽车视为生活的第三空间-把你对生活的喜爱带入第三方案

If you can find another car, buy it

不管处境多么艰难 千万不可妥协产品

万万不可

6.平面

你必须带着兴味设计

在完成设计成品后5-10年去重新审视 因为有时候需要微调

设计时1必须考量到人类的行为

你没有改变任何人 你只是让他们看起来更好而已

每份工作都有一个时刻

你正达到最高点而且十分得意 那瞬间你好像施展了魔法一样

我一直以还没创造出最好的作品为动力 创作就是一切的核心

7.摄影

相机只是工具 重要的是相片里的故事 传递的讯息和感受

如何让照片触动人心 这是一种简约的构图与身心力量的结合

在拍摄之前 我的内心所想不是“我该怎么拍出一张好照片?” 而是“我能从这人身上知道什么”

为了让被拍摄对象敞开心房 你必须付出才有收获 他们像花朵一样盛开在光线下 那是你要的感觉

拍摄照片很需要技术 但其中99.9%的时间是在与被拍摄者建立关系

只有存在必要的线条 不必要的就舍弃

我不能解决问题 但我能刺激思考

好的设计能简化复杂的世界

大喊自己的突破使被拍摄者卸下心房

我放黑色的背景 因为我想要营造一种亲密感

我认为绝对不应该让工具传递你要展示的讯息

我必须亲近我拍摄的对象 而且我必须亲身感觉他们的感受 这是成长和经验的痛苦过程

要了解你不曾经历过的事情

当你坐着不动的时候 你的观察力就会激增 你能挖掘人的境况 那是非常强大的能力

最棒的光线就是纯粹的日光

事前做足功课是很重要的

替人说故事的责任 而且要说的对

你要找寻的是 觉得自己离灵魂最近的时刻

8.室内

我们的任务是将顾客的想法以及建筑物的生命转化为设计语言

建材必须搭配环境一起看才更有说服力 至少在灯光下必须是这样的 对比是了解建材的最好方法

为了找到合适的建材 我们必须找出与他相反的材料

重点是如何让人们觉得到了这个环境之后 比他们刚来的时候感觉更好 重点是营造幸福的氛围

最棒的成品永远是合作完成的 你必须打样才能让产品更精致 需要多次反复修改 最后菜得以完成

将情感融入大量生产系统

设计因为有限制而成长 你需要遭遇严重的限制 这样你和其他人才能想办法解决

那些房子虽然都即将被拆毁 但上面都有十九世纪的美丽的瓷砖 当时没人懂那些瓷砖的美 我和我母亲以前晚上会带纸锤子和凿子一起出去救他们 免得他们隔天就被大铁球砸毁了

从过度奢华转化为奢华就是关注 它是一种关怀 它使平凡变成非凡

我希望我们可以让人类更幸福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6 ) 令人着迷的艺术与设计

艺术吸引我的地方在于那些背后无穷的奇思妙想还有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无限可能性。 E01没有人喜欢真实但大家又喜欢窥探真实;入门不是创造艺术而是体验艺术;有些人喜欢而有些人不喜欢,这就是生活。 E02有点酷,air Jodan max气囊外露的灵感竟然来源于蓬皮杜艺术中心,而Tinker竟然曾经是一名建筑师,设计是相通的且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跨行总是让人兴奋。 E03舞台设计太吸引人了,做舞美也太酷了,烧掉天堂然后在废墟上重建也太有感觉了。 E04我爱BIG!永远的神!Yes is more.这才是真正的做建筑设计啊,去创造去把梦想变成现实,必须要去丹麦!要去哥本哈根!!!!!!!(破音) E05汽车设计太酷了,SM-1也很酷,啊!想去看车展!每个行业做到极致,研究到深处都是吸引人的啊~我喜欢有历史的一切~拉尔夫和妻子一起赛车跳舞的部分太喜欢了,这种可以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也太棒了~

E06画的美国地图也太有意思啦!

E07刚果的那一段真的是震惊到我,用强奸取代战争进行侵略,真的是人性沦丧。

E08从无到有的过程,以人性化为中心的设计,真的是太棒了。

神奇的地方是看的时候发现虽然设计行业不同,但好几位设计师都有受到建筑学习的影响,建筑也是相当迷人的艺术啊,让学建筑的人感到一点点热血沸腾哈哈哈

艺术也是相通的啊

 7 ) 记Ilse Crawford:空间对人的影响,或许大得超乎人的想象

这部纪录片刚刚上线的时候,我特意去订阅了一个月的Netflix,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一开始是着迷于第一集:插画。因为这些天马行空的插画,让人觉得生活真有意思,什么都可以拿来玩一把。

后来回国了,到了香港,迷上的却是最后一集:室内设计,关于空间如何影响人的话题。室内设计师Ilse Crawford的团队,对人的关怀,细致到每一张椅子的选择。而我,在全世界居住环境最恶劣的城市,看这样的节目,实在感慨良多。

那些在国外人人都会谈及的东西:人性化、舒适、价值、影响,回到国内都变成了一缕捉摸不定的青烟,是大部分人不能企及的梦想。我承认这些词语都不是实体名词,但是西方已经把它们实践了出来,并且依旧在不断探究。要是你永远都不提及这些词,又怎么会有人关注?又怎么会有实践的一天?

全文如下:

//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YwNjE4MA==&mid=2247484362&idx=1&sn=2ffb2235a13c03a6a9bfcb30c03319ea&chksm=eb962cc1dce1a5d7eed2151a523e4d1fda3e883ca2be10c60b07df49c4e574a492f3bf61ae7d&token=1506047313&lang=zh_CN#rd

 8 ) 第六集字体设计

这集我看完觉得是这个第一季最好看的一集,讲了一个字体设计师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喜欢在照片上加入一句句描绘这张照片的字 很好玩 而且还举例如何让大家记住这些字体 一些从高矮胖瘦的人联想到高矮胖瘦的字体代表着这样的人,还有就是他的婚姻也让人羡慕,他的老公和他工作是互不打扰 两人各自成就。还有她有个小爱好就是绘制地图加文字 密集的字体在他的表现手法下就是锦上添花

 短评

相当都市感的纪录片,不仅纪录的内容是创意人士,纪录片呈现的方式也让人耳目一新。它的编排逻辑和《主厨的餐桌》如出一辙,不过在这里我们看到:设计是一种语言,它传递人们的情感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传递他们的生活哲学。

4分钟前
  • mumudancing
  • 力荐

每一次失败都只是上帝在问:你对这件事是不是真爱?

8分钟前
  • SHAN
  • 推荐

运镜漂亮!// 膝盖献给Bjarke Ingels/Platon/Christoph Niemann/Paula Scher // 有种观念认为,在自己的家乡比较难成功,但如果你在其他大城市成功了,那家乡的人会说:"他是我们的同胞,他做到了!"

11分钟前
  • Song³
  • 力荐

总体而言,鞋子和汽车设计的这两集质量赶不过其他。最喜欢的两集是舞美,字体和插画,其次当然是本行的建筑,室内以及摄影

15分钟前
  • 糖烘烘
  • 力荐

其实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开阔些,名字也可以变成Abstract: The Art of Life,如今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能成为设计师,设计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是生活。

19分钟前
  • 九個9
  • 力荐

喜欢1、3、4集,特别是舞台设计师Es好厉害!而且气质迷人。丹麦建筑设计师有一些我在哥本哈根看到的场景很亲切,喜欢现在的丹麦。

21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力荐

严肃的艺术家都是苦行僧。

24分钟前
  • 无名无姓
  • 力荐

Netflix的纪录片巅峰之作。每一集为了配合不同领域的设计师而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片头设计。这个系列吸收了chef's table对于让的挖掘和tale by light的专业性。期待第二季。也期待哪天Netflix能做一个电影导演或者摄影师的纪录片。

25分钟前
  • 孤树傲海
  • 力荐

第一集第三集都好看到爆炸。而且画面也超级美,分分钟想截图。

30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力荐

简直太棒。每一集深入采访一个不同领域的顶尖设计师,包括插画,建筑,汽车,摄影,平面,室内,场景,球鞋,带领观众进入他们的大脑,亲身经历他们完成作品的过程。非常inspiring。求快续第二季啊!

35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As a designer, it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to become self-expressive. The end goal is to solve a problem for someone else.

36分钟前
  • nice_shinji
  • 力荐

空白符號的命運,虛空的旋進,空無意義的、義務式的眩暈,對任意的必要性的激情。無節制的多巴胺消耗與再生產。逼真的假象或施魅的擬真。刻奇設計的生命循環週期:生產 - 消費 - 即刻報廢。「讓意義疲勞,消磨它,弱化它,以便從零能指中,從空白詞語中解放出純粹的誘惑」——這便是當代設計的力量

37分钟前
  • 斯多亞
  • 还行

看完这部纪录片延年益寿至少三年。

38分钟前
  • JuJube
  • 力荐

整个片子都在告诉你品位是什么

40分钟前
  • アイババ
  • 力荐

怎么港,人类之光了。

42分钟前
  • 苦月亮
  • 力荐

设计源于empathy和humanity,最喜欢Platon,他能通过言语一步一步引出摄影对象独特且丰富的情感和性格,然后用快门记录这短暂的人性流露瞬间。清末的人们愚昧地认为照相会摄走人的灵魂,但是摄影的精髓又何尝不是抓取人的灵魂呢?

44分钟前
  • 张霹雳
  • 力荐

不管你想成为什么,都请你多多练习。

46分钟前
  • 龟兹人
  • 还行

非常希望出续集,可是好像没有任何动静。

50分钟前
  • 鱼婆婆
  • 力荐

太好看了!通透,简单,有趣。第一集插画,12:40分开始的音乐盘活了整个节奏,soundhound搜了好几遍没结果,然后最后看到composer是Mark Mothersbaugh!真的绝了!

54分钟前
  • 力荐

"Inspiration is for amateurs. Us professionals, we just go to work in the morning."

57分钟前
  • Ju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