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

战争片其它1985

主演:Yakov Tripolsky,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亚历山大·戈洛博罗德科,布鲁诺·弗雷因德利赫,Nikolai Zasukhin

导演:尤里·奥泽洛夫

播放地址

 剧照

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2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3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4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5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6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3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4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5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6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7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8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19莫斯科保卫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4:58

详细剧情

  本片是苏联为纪念二战中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伟大胜利所拍摄的一部史诗性多集宽银幕巨片。全片分为《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每部上下集共四集。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集中了一百九十个师的兵力,以闪电战术入侵苏联,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双方在莫斯科展开了殊死决战。该片拍摄历时两年,耗资约六百万卢布,拍摄场面宏大壮观,约有五千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加。这部场面宏伟的战争和导演其他几部类似的战争片一样,都在前苏联政府的支持下,拍摄的具有很强政治性目的的电影。影片宣扬的正义战胜侵略今天看来也是正当的,可是一些宣传国家领袖的场景明显是一种政治需要。如果排除掉这些政治因素,但就影片对宏观战争场面的描写,依然是出色的。

 长篇影评

 1 ) 一封写给苏联的深沉情书

莫斯科保卫战拍的很是恢弘的 没有手撕鬼子那种恶心智商的情节 该死就死 除了刚开始楼房爆破的时候很刻意 镜头固定在那等待爆破 里面最感人的两个片段是第一部里面下半段 牺牲的人在光里看你 第二个是下部里面来了文工团给前线的战士表演 之后不让去前线 在电话里唱的 当时真的很感人 每个战士接到电话听了一会之后都大声着喊着 全面攻击 里面红场阅兵那段也还行 但我觉得可以更恢弘些的 一些小人物刻画的很好 除了斯大林 都喜欢 莫斯科保卫战很多都是轻描淡写带过的 但是他们做出的贡献还是无法磨灭的 前期说了在东京方面的内线还有刚开始不宣而战时候对驻苏联的德国大使的描写 还有很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也没有描写 只是从朱可夫的嘴里简单的说一句 最后的战争胜利那段 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描写 但是穿着黑色斗篷坐在白马上的骑兵团还有穿着白衣的滑雪的士兵 都让人觉得很震撼

 2 ) 介绍一张黑胶唱片,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OST

介绍一张黑胶唱片,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OST,作曲者帕赫姆托娃的众多头衔称号中举个美帝的,1976年,美国辛辛那提天体中心将克里米亚天文学家发现的宇宙中第1899颗小行星以帕赫姆托娃的名字命名。

曲目:

01. 你是我的希望和欢乐(下部片尾男声独唱)

02. 序曲(片头曲)

03. 六月二十二日

04. 黎明的战斗

05. 俄罗斯虽然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

06. 光荣永远属于英雄们

07. 朱可夫元帅

08. 侵略

09. 在鲍罗丁斯克田野上

10.人民的苦难

11. 向着胜利

12. 前沿(上部片尾曲)

 3 ) 一部难得的战争片

《神圣的战争》歌词:

我们是钢铁的队伍,
步伐坚定勇敢进攻。
可爱的首都是后盾,
领袖指明方向。
整齐的队伍开赴战场,
脚下的大地隆隆震响,
身后是我们劳动过的工厂和克林姆林宫闪亮的红星。
为的幸福的生活,
为的幸福的生活,
我们用双手建起座座城市,
我们的掩体无比坚固,
在莫斯科郊外的地方,
就是埋葬敌人的坟墓。
为保卫首都家乡,
战斗中的我们从不动摇。
可爱的莫斯科称,
坚不可摧如铁壁铜墙。
定要把敌寇消灭光!
为祖国每一寸土地,
我们甘愿付出一切。

对于深沉、博大的俄罗斯,卫国战争永远是神圣的

当看到工事里的指战员让坚持留守的妇女们带着孩子去投降,当看到撤退时将军面对老兵痛苦的质问,让人无法遗忘苏联人民在那场战争真诚而深切的爱国情感

 4 ) Ты моя надежда

Музыка: Александра Пахмутова Слова: Николай Добронравов

Слышится нам эхо давнего парада,
Снятся нам маршруты главного броска…
Ты — моя надежда, ты — моя отрада,
В сердце у солдата ты, моя Москва.

Мы свою Победу выстрадали честно,
Преданы святому кровному родству.
В каждом новом доме, в каждой новой песне
Помните ушедших в битву за Москву!

Серые шинели. Русские таланты.
Синее сиянье неподкупных глаз.
На равнинах снежных юные курсанты…
Началось бессмертье. Жизнь оборвалась.

Мне 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ничего не надо,
Только б в лихолетье ты была жива:
Ты — моя надежда, ты — моя отрада,
В каждом русском сердце ты, моя Москва.

Всё, что было с нами, вспомнят наши дети,
Всё, что потеряли, что для них спасли…
Только б ты осталась лучшим на планете,
Самым справедливым городом Земли.

Старых наших улиц трепетные взгляды,
Юных наших песен строгие слова.
Ты — моя надежда, ты — моя отрада,
В каждом нашем сердце ты, моя Москва.

 5 ) 决定命运的一战

2022.06.24

1938年9月29日,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在慕尼黑开会,英法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划归德国,出卖了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和英法签订互不侵犯协定。1939年3月15日,德军背信弃义,撕毁《慕尼黑协议》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62个师,2800辆坦克侵入波兰领土。1940年4月9日,纳粹德国突然出动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占领了丹麦和挪威。5月10日,德军破坏中立,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5月15日,德军坦克兵团彻底摧毁了法国防线,英国、法国和比利时的49个师同主力联系被切断,被合围和紧逼在英吉利海峡,德军进驻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了。1941年6月22日清晨3点30分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三十年代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对于苏联军队的冲击是巨大的。有3.5万名苏军指挥人员遭到处决,这是一批经历过实战检验的从战争年代走来的高级军官。当时苏联一共有五位元帅,但是有三位元帅因为各种原因被杀。苏联军队失去了核心指挥层,剩余的两个元帅都是骑兵出身,他们根本不懂什么现代化战争。苏联17名集团军司令中被处决了16个,67名军长被处决了60个,183个师长被处决了137个。很多新上任的苏军军官除了会喊“斯大林同志万岁”以外,几乎什么都不会。

苏军的指挥能力严重下降,这让德国方面十分高兴。当时苏军的总兵力高达600万军队,但希特勒却不屑的称苏军为“无头巨人。”因此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在各条战线上急缺优秀的有战争经验的指挥人员,没有足够威望的各级指挥员不能稳定军心组织有效抵抗,也是导致几百万苏军部队一溃千里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方面军司令员铁木辛哥元帅发现新到任的第六十三军军长列昂尼德·格列高里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只是个大校,颇为惊讶,一问才知是是参加过苏俄内战的老干部,大清洗前官至中亚军区司令,1938年3月,彼得罗夫斯基升任莫斯科军区副司令员,正当他仕途顺利之际,“大肃反”牵连到他。

7月初,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成功强渡第聂伯河,直接威胁军工重镇斯摩棱斯克。通过仔细分析战况,彼得罗夫斯基敏锐地捕捉到德军的“软肋”——尽管敌人的坦克突击速度很快,但步兵却没有跟上。

为了迟滞德军进攻速度,彼得罗夫斯基主动请求率第63步兵军渡过第聂伯河,逆袭西岸德军步兵。7月14日,第63步兵军趁夜渡河,相继解放了罗加乔夫和日洛宾两座城市,楔入敌人战线30公里,并继续向西进攻,这在当时苏军全面溃退的形势下是非常不错的反击,因此苏军统帅部十分欣赏这次行动。当斯大林得知彼得罗夫斯基还只是一个上校时,下令将他提拔为中将。

彼得罗夫斯基虽在大清洗中遭受不公正待遇,但放出来后依然表现出色,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大溃败情况下,反击在前,撤退在后,赢得最高统帅的赞赏,最后在卫国战争参战仅两个月就牺牲了,终于用鲜血证明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

国境线上的布列斯特要塞保卫者加夫里洛夫P.M.少校 从战争爆发的1941年6月22日至7月23日,在没有任何外援和补给的情况下,他设法召集所有幸存的士兵和各部分、各分区的指挥员,封锁敌人最容易突破的地方,坚守对布列斯特要塞东部堡垒的防御。直到6月30日,要塞的守军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坚定不移地击退了敌人的无数次进攻,阻止了敌人闯入要塞。

德军使用了大功率航空炸弹摧毁了要塞的部分建筑物后,德军成功突入堡垒,并俘虏了大部分守军。从7月初开始,加夫里洛夫少校和幸存者转而采用突袭和袭击敌人的战术。1941年7月23日,他因炮弹爆炸而重伤,在昏迷中被俘。这个时候要塞已经距离前方几百公里,成为德军的大后方。

8月13日夜,一名苏军联络官乘飞机来到陷入德军包围圈的第63步兵军驻地,他带来了铁木辛哥的命令,要求彼得罗夫斯基乘这架飞机返回斯摩棱斯克,就任第21集团军司令。但彼得罗夫斯基认为在此紧要关头,将指挥权转交他人会给战士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他只让飞机带走了重伤员。

规模巨大的斯摩棱斯克战役持续了两个月,德军丧失了35万官兵,它让德国突击军团筋疲力竭。朱可夫将军组织第24集团军的进攻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取得成功,叶里尼亚城夺回。

德军在基辅取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宝贵的时间,时间是战争的最要因素之一,斯大林欲在西南方向尽可能的困住德军,让他们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正在进行的保卫乌克兰的战役就相当于保卫莫斯科的战役。最终斯大林的设想没有实现,在德军的强大优势力量面前,基辅被放弃了。但是德军损损失了10万人,进攻莫斯科又被推迟了一个月,而这宝贵的一个月时间让希特勒的占领莫斯科最终成为妄想,

1941年9月30日,推后了一个多月,希特勒开始进攻莫斯科,德军集中了三个坦克集团军,一百多万士兵,一千七百多坦克,两千架飞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所未有的大会战。德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在日本东京德国大使馆的佐尔格获得日本在德国取得胜利前不会进攻苏联的重要情报,斯大林放心的调动远东的部队驰援莫斯科。

但是紧要关头,德军一只坦克部队深入苏联后方向莫斯科开进,先头部队距离莫斯科200公里,偏偏这一地区没有部队,莫斯科只好派出了几个军校的学员去阻击牵制这只德军坦克部队,要求坚守5至7天。看着这些满脸稚气的孩子们扛着简陋的单发步枪,唱着歌走过莫斯科街道,走向战场心中阵阵酸楚,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电影《最后的前线》就专门讲述波多利斯克军校三千五百名学员参加伊尔斯金防线上保卫莫斯科战斗,超过两千五百名牺牲,接受命令阻击敌人五天,却坚持了十二天,将德军牢牢的阻挡在莫斯科前沿,直到远东增援部队才赶到。

德军坦克部队进入了没有一兵一卒把守的小城,莫斯科危在旦夕。被斯大林用来延迟德军进攻的西方面军,陷入德军两面夹击面临被合围的威险,斯大林得不到准确情况,只好紧急调回在列宁格勒阻挡住德军进攻,迫使德军转入防御的朱可夫。危难时刻,务实能干的朱可夫就像斯大林的一个灭火队员,被调来调去,东奔西跑。在西方面军驻地,朱可夫看到的是无所作为的沮丧和听天由命坐等奇迹出现。

造成苏军几十万人被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战略考量,也有前线指挥员的失误,但是还有一个啼笑皆非的重要原因,战前苏军竟然没有考虑和研究过如何退却,退却是最复杂的战斗形式,需要较高的战斗素质,以至于苏军不知道如何有序的退却,为此苏军付出了巨大代价。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斯大林于在红场举行阅兵典礼并发表著名演说,五百五十架苏军歼击机为这场阅兵式保驾护航,阅兵部队在克里姆林宫前参加完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带着荣誉和自豪奔向战场,很多人牺牲在保卫莫斯科的战斗中。

苏联女英雄卓娅英勇就义的事迹传到莫斯科后,斯大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亲自给西方面军下了一道特别命令:遇到德军第197步兵师第332团任何官兵,就地枪毙,绝不接受他们的投降。

11月15日,德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对莫斯科的大规模进攻,希特勒的最高统帅部调动了74个师一百多万兵力,一万一千门大炮和迫击炮,一千五百辆坦克。而苏军是没有预备队没有退路的孤注一掷,拼死一搏。

当亚历山大红旗歌舞团演唱《神圣的战争》通过电话筒传到阵地上前线官兵耳朵里,指挥员们饱含激情喊出“炮兵连!急速射!”的命令时,有什么比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更能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城下使德国法西斯遭到毁灭性失败,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失败,德军损失了五十多万士兵,一千三百辆坦克,两千五百门火炮,德军被赶离莫斯科,被向西击退了一百五十至三百公里。红军的反攻在继续。

 6 ) 奢侈的长镜头

这部电影最大的视觉冲击,莫过于那从德军出发阵地一直持续到苏联防线后方炮兵阵地的长镜头。尤其是最后一部,基本做到了历史上德国这次进攻有几辆坦克,长镜头里就有多少。。。。(部分元婴莫斯科战役中的德军减员严重)这种可以说是极度奢侈的拍摄方法必然造就出无法复制的战争史诗。

除了苏联,换其它哪个导演都吃不消为了拍一部电影,改装调配成营的坦克。即便是近几年的亿元战争大片,所使用的道具也只是三四辆。能与之比肩的西方战争史诗,怕只有遥远的桥了。特别是空降部队飞机起飞和地面装甲部队出发的长镜头。


 短评

8.5,不去讨论太多,二战期间唯一顶住德国地面进攻的国家只有苏联,这是任何历史虚无主义观点都没法绕开的。

4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推荐

观看此片需要度过漫长的一天

8分钟前
  • 春城
  • 推荐

原本以为简介里的“政治需要”指得是斯大林和希特勒的人格魅力比拼,结果是斯大林死后被人单方面“政治需要”了。不过导演还是很公正的,希特勒拍的亲历亲为,用人不疑,极强号召力等领袖属性拉满。斯大林虽然一副迂腐文人样,枪架头上还念念叨叨诗和远方,但强推Zhukov也算很有魄力了,不然指望苏联军团内这些纸上谈兵的花架子,战损不止2000万不说,得直接考虑亡国了。

9分钟前
  • cyzs
  • 推荐

主旋律,类似中国的大决战

10分钟前
  • 咖喱娜
  • 推荐

退无可退,神圣的战争。

15分钟前
  • 巴巴罗莎蠢猫脸
  • 力荐

6个小时。这尼玛都够拍苏德战争史了好么!!!

17分钟前
  • Caselnes
  • 推荐

前进!苏维埃!!!!!!!!!!!!

22分钟前
  • Opera
  • 推荐

5小时的片子,每次一口气看完,总觉得时间还是过得太快。

23分钟前
  • 流言
  • 力荐

我的经典

26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好长的一部电影...看完这部史诗巨著需要一定的耐心.

31分钟前
  • 悲哀的亡灵
  • 推荐

毛子无敌

36分钟前
  • 马田宝
  • 推荐

陪着爸妈看了五个多钟

37分钟前
  • 疲沓
  • 推荐

冲着导演为六个小时所付出的工作量给个四星吧,顺便说句,片中洗脑成分太重

40分钟前
  • Ghost
  • 推荐

不要讨论政治,因为这是战争。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曾经那些英勇战斗的战士,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45分钟前
  • 思惟凝胶
  • 力荐

鸿篇巨制。。

46分钟前
  • kindsos
  • 力荐

文化这东西你不服不行~

48分钟前
  • 老探戈
  • 力荐

朱可夫,只可远观!

52分钟前
  • Niklas
  • 推荐

五个半小时的官方战争电影,比另一部大解放略差。如果想了解那段历史,这部电影是很好的注解了。

57分钟前
  • 木偶
  • 推荐

同志们,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后面就是莫斯科

59分钟前
  • 和大人
  • 力荐

庆祝戈地图归西国语观影。片名叫莫斯科保卫战,但其实是从苏德战争爆发拍起的(布列斯特要塞贯穿第一部)。我们身背后就是首都,莫斯科比一切都贵重。

1小时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