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去了身体

动画片法国2019

主演:维克图瓦尔·杜布瓦,帕特里克·德阿萨姆曹,Hakim Faris

导演:杰赫米·克拉潘

播放地址

 剧照

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2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3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4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5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6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3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4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5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6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7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8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19我失去了身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6 20:04

详细剧情

一只断手在巴黎的一间实验室里逃脱了不幸的命运,动身重新和身体连接在一起。在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穿越城市冒险之旅中,断手与鸽子和老鼠等诸多阻碍做斗争,只为与披萨男孩劳伍菲尔重聚。断手对劳伍菲尔的回忆以及他对图书管理员加布丽尔的爱可能会让我们了解导致断手与身体的分离的原因,并为他们三人可能的重逢提供了诗意的背景。本片改编自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纪尧姆·洛朗(《天使爱美丽》)的小说《Happy Hand》。

 长篇影评

 1 ) 献给卡在时空死循环中的你和我

看过《我失去了身体》的人,一定会责怪导演或原作者残忍、虐心,这男孩(劳伍菲尔)已经身世已经这么凄凉了,为什么还要雪上加霜,让他经受身体的残疾?为什么要让他通过惨痛的失去来走出过去的重大阴影,而不是爱的融化?为什么要让无意的他(过于幼小或是被打击后的失神落魄)铸成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当然,这一切不只是为了让人慨叹命运捉弄起人来可以有多狠、有多毒,而是为了让人多一份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悲悯:有些早期的失去,真的会让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与幸福绝缘,与厄运交好,似乎在自己不了断之前,没有人可以施以援手,即便有,也总是得而复失,留不住、抓不牢。

单看男孩这条线,他的故事不过是把妹失败,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出了事故(被机器切断了手),不过是个十足的倒霉蛋,而且事故缘由,居然还是与一只苍蝇较劲,这是有多蠢笨啊!无怪乎很多人读不懂男孩,觉得这家伙实在不讨人喜欢!而只有联系上“断手”这条线,才能对男孩生出几分同情和理解,那只断手,就好比年幼丧亲的他,他未曾在片中表达的伤痛和懊悔,都借由断手在城市中惊心动魄的遭遇,萦绕不断、温存犹在的回忆,向人如泣如诉地倾诉着。看起来是克服一个个“难关”,但对于“失去身体”的一只手而言,遇到鸟、老鼠、狗这些对“完整”的人构不成任何伤害和威胁的动物,都是大难临头,有丧命之虞,需要与之殊死搏斗。这只手,就好比是作为孤儿的男孩的化身,他对于世界的感知跟普通人大不相同,是灾难化的、习得性无助的。人的自信、果决、主见,最初的形成,是在父母支持、包容下,让困难在可控范围之内,不至于受挫感、崩塌感过于强烈,将人吞没、摧毁,同时保证孩童对他人、对环境的基本安全感。而过早被剥夺这种支持的男孩,显然就如同一只没有身体的断手,没有依傍,没有指引,残缺而又弱小地,在这个“险象环生”的世界里艰难摸索,寻找出路。他的“迷茫”并不是普通人的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我失去了身体”是断手的哀叹,也是被巨大灾难夺走一切的他,幼年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

“断手”并不是没有目标,它的目标很轴、很单一,就是找回自己的身体。而这与男孩内心的诉求也是呼应的,他只是想重温过往的美好,重获他本来拥有的一切——爱他的父母,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无限敞亮开阔的前途。断手在寻回主人的过程中,与婴儿温情有爱的互动,被盲人琴音所吸引,在跳下高楼时,幻想宇航员的召唤,都在向人展现这些美好有多么难以割舍!是的,它们困住了男孩,但也支撑着男孩,他的人生没有绚丽绽放,但也没有坠入万丈深渊。你为什么放不下过去?对于我们,不过是一笑泯恩仇,但对于他,或许是犹如切割身体那般的剧痛。

他对女孩(加布丽尔)的好感,即是来自她对他不经意流露的关爱,在乎的是他有没有受伤,而不是披萨是不是完好。尽管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普通人的一点善意,但对男孩来说,却是久违的温暖。也在于她对住35楼的感受的描述:像是在一望无际的冰面上,刮着风暴,自己的住所,像是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唯一让人感觉安全、平静的地方。这似乎替男孩说出了他一直以来的感受,一瞬间他被温柔击中。与其说是遇到了爱情,不如说是知己,他以为他俩处境相似,定是有许多共通之处,他们的遇见是命运的安排。这才有了后面不依不饶地寻访女孩。仿佛找到她,才能找回家。他之所以拜她叔叔为师,做木工学徒,有为接近女孩的心机成分,也因她与叔叔的对话,她叔叔对他的友善,与他记忆中的和谐美满相近,这里是更像家的地方。

然而,为了填补心里的缺口,而去建立一段新关系,哪怕这段关系具有治愈作用,也会因为用力过猛、急于求成戛然而止。他害怕再次失去,竭尽所能讨好女孩,却忽视了对她叔叔的伤害。她叔叔因上一个徒弟离开,而郁郁寡欢,甚至已经染病在身,而这次男孩拜师只是为了追求女孩,而耍了花招?女孩不知道男孩过去的遭遇,为了有被爱的感觉,他无所谓学什么,是不是真心想学,他自己的人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的家还是完好无恙的。就这样,仅仅因为彼此了解不深,冲突爆发,悲剧再次上演。

在普通人看来,一次口角不算什么,关系也不是无法挽回,但女孩的拒绝,在男孩眼中却是致命的。正是因为他为她学木工,为她建冰屋,都不仅仅是因为爱,还寄托了弥补过往遗憾的沉重使命。有时会格外苛求对方的回应如己所愿。关系中的挫折,总会带出过去积压的种种委屈和愤懑。拿今天的事,发泄着过去的郁闷。这时的他,看不到真实的女孩。事实上,女孩虽然孤独,但并不像男孩那么缺爱,两人之间没有超乎寻常的心有灵犀,对他的回应,也显得有些淡漠。这也加重了男孩的失望和怨怼之情。哪怕仅是日常的争吵,对他来讲,也没有转圜空间。

男孩难以抛却记忆的另一个理由,是因为它不只有天堂般的快乐,还有地狱似的罪责。他的无心之举,是那场车祸的罪魁祸首。他出于好奇,探出车身,去大自然收录声音,开着车的父亲回头劝阻时,意外发生,父母双亡。命运开起玩笑就是这么残酷。不知他在断手之前,是否直面了这点,还是陷入了自我欺骗,即便隐约觉察到,也不敢承认:无意中,他成了命运的帮凶。这时,沉湎于过去,又像是一种自我惩罚。卡在时空中,与记忆中的父母在一起,才是忏悔;在没有为父母之死付出代价之前,他不能离开,那是绝情。我们不能断定,断手,是否是他给自己施加的惩罚,他必须再失去些什么,才能抵消让父母生命消逝的罪恶,哪怕他已经是最大的受害者。

断手事故,表面上看,是他又陷入了儿时未完成的一个事件,即抓住苍蝇;深一层看,是他受挫后,又唤起了对父母的思念(戴上了父亲的手表),退回到了儿童的状态,希望得到父母的抚慰和鼓励;再深一层看,似乎抓住苍蝇,就证明了他没有输给命运,他能找回家的感觉,他记忆中的家还没有破碎;再再深一层看,也许就是那些一直潜藏着的罪疚感在暗中作祟,在伺机滋事。

最后男孩的释怀,会有些莫名,而且无一句台词,令人很难猜透他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故。断手怎么尝试都无法跟身体续上,隐约察觉男孩不再需要它了,而默默退场,从这两点看,这次突发事故,似乎让他接受了往事不可追。也许在再度聆听儿时录音时,他从成人的视角,原谅了小时候的自己,认识到那是一次意外,自己的责任没有儿时以为的那么严重,自己虽然不是完全无责,但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又或者在聆听中,记忆中的力量重回到他的身上。断手就好像他从未审视过的自己,或是刻意、强行隔离的部分,因为这份天伦之乐中夹杂着欲绝的悲痛,在他还幼小时,无力承受。而这次危机,让他与之接通,在心里接纳了它。盘点已经拥有的,已经获得的,虽然不多、不够、不长久,但足以让他move on,去书写自己人生的篇章。在新人身上追讨过去命运欠他的债,好笑,又苦涩。放下过去的他,开起了命运的玩笑,命运也许想让他万念俱灰,生无可恋,而跳下高楼,但他偏不。他通过跳板,跳向了旁边的起重机平台,完美骗过了命运。按照他的命运理论,为了甩开厄运,不让它对你穷追不舍,你得做出点不合常规、离经叛道的事,把它弄懵、整傻。他成功了!这是他到此为止的人生中最漂亮的一次假动作!BRAVO!

可惜的是,现实中,这样的男孩,在连番暴击之后,更多会走向的是自绝,而非自我放飞。遗憾的是,我们也许不像男孩有着如此深重的创伤,但仍不自觉地卷入过去的某些死循环里,固有模式也罢,无明执念也罢,仍会让我们与我们在乎的、珍视的,一次次地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而且我们并没有像男孩一样那么无辜。又或者我们都已经切掉了一部分自己,而这部分,甚至不是因为命运多舛而无奈失去的,而是我们自愿的,我们甚至麻木到不觉得疼痛。片中断手波澜壮阔地、荡气回肠地想要寻回、想要团圆,对我们而言,不过是多此一举。而这些反思仅是这部动画巧妙的双线叙事所通达的无限可能中的一小部分。

如同Jérémy Clapin的另一部作品《精神分裂症》,片中描绘的并不只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怪人”,更像是总是不在“此时此地”的我们,我们离真切的现实,总存在一定的偏差,只是有人愁眉不展,有人无知无觉,明明是普遍的现象,但更为敏感或清醒的人,指出来了,却往往就这么成了“异类”,由此苦上加苦。本片也是如此,男孩是个活在过去的人,而我们或多或少都是这样,但只有当把一个人因此而蒙受的苦难戏剧化、惨烈化了之后,我们才能恢复些许“觉知”或者说“痛感”,而这才是走出过往、通往新生的必经之途。当然,我们更希望现实中,本片可以是另一个结局,断手所承载的一切,男孩能在灾难发生之初,就说出来,有人悉心倾听,耐心安抚,帮他在心里做一个切割。尽管痛感依旧,但至少不是以断手这么惨无忍睹的方式来抒发。惟愿普天之下的蒙难之人都能有此幸运。

 2 ) 我们终究掌握不了命运

《我失去了身体》,刚看开头就产生了极大的不适感,这个号称今年最好的法国片一如很多欧洲文艺片那样,首先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压抑吊诡和极其鲜明的“”个体主义”。但这种不适很快转换成沉浸式的共鸣。 一只断手在找寻身体主人的路上经历着各种冒险,也随之展开了身体主人的往事。影片中所有人的面目表情都是冷峻甚至麻木的,即便男主经历悲惨的变故以及生活的打击,没有一滴眼泪出镜。而这只断手的表演却丰富得多,难过的、惊恐的、温柔的、陶醉的... 这是一个完整的鲜活的生命。 命运是早已安排好的还是由一个又一个违背原意的选择组成的呢?苍蝇的意象就像是对命运的注解。你永远无法轻易地手握住命运,你越想把握住它,越会遭遇一些意外。你以为这是意外,或许这才是你摆不脱的命运。 而这只断手,意外地离开了身体,离开了束缚,却选择找回身体并在找回身体的路上经历一次次的意外冒险。它成就了身体主人想要冒险的心愿,但这场冒险丝毫不美丽。它知道身体主人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冒险接近终点时它和宇航员的梦想告别。这只手离不开身体的束缚,离开了只不过是无助的个体,除了孩子、醉客、动物能感知到它,钢筋水泥的都市里它是仅仅想要生存下来的过客。 身体主人在最后挑战命运的一跃,到达了他力所能及的最高点。站在塔车上的那一刻,他终于感受到自由无束。可之后呢?或许他不得不回到人群中,极不可能的另一个结局是他纵身一跃,但无论都是令人丧气的,谁也逃不过命运强于地表的束缚。 这是一部很丧的影片,好在只有一个小时,但中间分分钟都有温情的场面,且精准地营造出最能使人产生共情的节点,很诗意地展现出“”温柔的悲伤”。创作人应该是很爱《盖普眼中的世界》,“在盖普眼中的世界,我们都患了末期癌症。” 最后推荐一下本片的音乐很棒。

影片

 3 ) 给命运一个假动作

男主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胆小怕事,没有本事,父母也因为自己的不懂事而车祸离开,他那么怂那么讨厌,却又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我们总是会搞砸很多事情,讲出言不由衷的话,伤害自己爱的人,想要的得不到,满腹惆怅,又无法开解自己。有时候你会觉得生活中偶然出现了一束可以照亮你的光,但那点光亮那就像流星划过一样,给予你期待,又让你落空,于是你甚至会想这束光不要出现就好了,反正自己又脏又臭,浑浑噩噩,无法拯救。

你看,命运就是这样,他不给你还击的余地,你服不服?你想给他一个假动作,作出不符合预判的事情,就算逃不开,至少挣扎过吧。最后一个人躺在地上苦笑过后,爬起来掸掸身上的灰,该干嘛还是得干嘛呀。

 4 ) 所有迷失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诗

男主很惹人厌,是他不成熟的行为间接和直接影响导致了父母和自己意外的发生,然而这却是整片核心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于我很简单:

所有迷失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诗

每一句,都撰着冥冥注定

你读不懂,没关系

那不是献给你的诗句

我明白,就好

可是

要是你也明白,那该多好。

————

我知道你,从未长大过。

你无法要求一个孩子去像一个30岁的成年人一样用上帝视角把一切利弊好坏都看得那么清楚明白,如今的你又是否还记得自己孩童时的心绪?

他只是想做一个风一样的男子,怎会知道家人的别离就在不远处,躁郁时劳动发泄忽然又被苍蝇抓走了心,哪知道会断手。当你颇为利弊结果抠心时,他只是在顺从本我让一切发生。

他当然会后悔,可是即便重来会有不一样吗?这就是他眼中的所谓命运啊。

他的一切行为都很孩子气,难(ming)能(wan)可(bu)贵(ling)的是年岁增长也未曾改变他的本我,情绪化且浮气,敏感而又细腻,内心浪漫海阔天空,我猜想导演和编剧应该是投射了不少个人人格于角色中。

对理性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惹人厌的家伙,对感性的同志来说,怕是颇能从男主的心绪和行为找到些许自我。喜欢的会很喜欢如同照镜子般涌起共鸣,讨厌的怕是也很讨厌吧,充斥着你不爱的丧绪幼稚和非理性判断。

他会因为各种未兑现的许诺欣喜万分(父母的各种许诺,自己对女主各种自以为的付出和期盼),也会因为生活的不如意丧气万分。

可是他真的很单纯,女主偶然的一丝善意就打开他阴霾许久的人生,在前半生不如意的泥潭里蹉跎,难道是命运给他开启了另一扇窗?他疯狂的想要抓住,这黑暗里的光,救命稻草,一场理所当然的命运邂逅。

我就想要你,我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不要任何承诺,只要能停在你左右答我都好开心,我喜欢你就愿意为你你默默付出,尽管什么也得不到。看到一个陌生人都会好吃醋。

男主就连爱人,都是这么幼稚且单纯,渺小到悲哀,只要活在自己的脑海中的你是美好,就好。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世界会按照自己以为的剧情发展,似乎一切都是命运暗中注定,女主成为了他的一切,他的太阳。可是当真相揭晓,他没有等到自己以为的结局,沉稳的女主一声呵斥与离开,击碎了他一切幻梦。

这也是命运吗?

难道不能跳脱吗?

所以,那只从未抓住的苍蝇,在这个“合适”的时刻抓走了他的心。

苍蝇终是飞走了,他,遁回自己的晦暗,或许这才是命运于“我”的本来面目。

我失去了身体,和女主,多么丧的双关。

可是导演和编剧在主流的观众,所谓的社会三观的裹挟下,会允许这样的结局发生吗?那活在灰暗里的人生还有什么希望?

所以剧情开始跳脱所谓的命运束缚,断手复活了,开始一场不屈服于宿命的奇妙冒险,目标明确,斗智斗勇,机关算尽,这是感动大家的戏码,却也是成年人才有的决绝,这只手作为男主的另一重分身替他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成长,说白了,叫做长大,这不再是那个恣意妄为仅凭着喜好去行动的情绪化孩子。

双线叙事,恍若照镜,却又绝然不同。

所以他找到了他,却再也回不到过去。

剧情的最终,我们需要一个大团圆结局,happy ending,男主那纵身一跃,仿佛跳脱了自己的命运一般,肉体虽然分离,却在思想层面完成了本我和分身的合一与升华。

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他或许死了,或许活着,他和女主到底还有没有故事?

这结局,是导演和编剧的善意,

等等,这真的是善意吗?

或者,这才是导编狡黠的残忍现实?失去踪影的是男主的身体和本我,一直向我们讲述故事留存到最后的,却是那只手。即便女主最终理解了男主,那又如何?

我们确实跳脱了那个过往的自己,可是真的出离了命运,进入了另一个拐角吗?正如同女主问男主的那个问题一样,你跳过去又会发生什么?

你确实长大了,新的自己把过往的痛苦都覆写掉,却把孩童的自己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雪地里。当我们用爱的代价学着长大后,真的还会有人把被你遗弃掉的那个自己打开来看吗?即便用快进把过去现在的你都看个清楚明白,生活又会有本质不同?而消弭掉的那个自己去哪寻觅?我失去了身体,是否也遗失了美好。

————

所有迷失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诗

不,是所有迷失的孩子都曾有过自己的诗

你还记得那诗句吗?

还是依旧在只手前行,孑然一人。

 5 ) 命运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双手,还是掌握在哪个无形的手?

有一天,他的右手脱离了身体,开始独自流浪

它在天上与飞鸟搏斗,它在地下与群鼠互殴

它横渡了寒冷的冰河,它穿越了湍急的车流

离开了身体的它,也许遗失了很多记忆

但它记得童年时期宇航员的梦想,所以它在旋转疾驰的车灯中看到了璀璨星空

它还记得青年时期那个她的梦想,所以它再次遇见时用方糖垒砌成了北极冰屋

一个是不忘初心

一个是为了报答那个声音,遥远的声音温暖了濒临崩溃的他,遥远的声音停下了他世界的倾盆大雨

所以,它为她打造冰屋,即使世界寒冷摇晃,冰屋中有她需要的温暖与稳固

也许命运难以逃脱

当他奋力抓住厄运苍蝇的那一刻,他的手就开始了流浪,那个可恶的苍蝇却从指缝中偷偷溜走

也许命运可以逃脱

当他纵情跳上高塔的那一刻,他就从他的手和他命运的视野中消失了

也许他去了北极的冰屋,也许他去了遥远的星空

命运从不恒定,命运也不仅在自己的手中

还在自己的脚下

C'est la vie!

 6 ) 放手

一部很有门槛的成人动画。

在声音方面,这部动画做得非常好。一是音效非常棒。可能是因为男主有收集声音的癖好,所以在音效方面做得很细致、很逼真。苍蝇振翅的声音,风声,打火机的声音,地铁压过轨道的声音,孩子的笑声、咀嚼声,刀尖割开木板的声音,脚踩雪地的声音……都让我印象深刻。二是BGM很好听,拉紧心弦和放松后的BGM很喜欢,有一种很空旷、很寂寞的感觉,十分贴合整个作品。

但是,对故事本身,我可能理解得并不深。

我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还是“孤独”,这仿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男主小时的生活单纯而幸福,父亲母亲都是亲切而开明的人。他的梦想是成为能上太空的钢琴家,而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用便携式卡带收集生活中的声音。但有一天,正是因为收集声音,他的父母永远离他而去了。从此他的生活不再明亮,慢慢变成了每天混日子的大人。

终于有一天,他遇到了女主,多一句的关心为他孤独的生活点亮了一盏灯。也难怪他会丢掉防备,鼓起勇气去靠近光亮。无奈“孤独”还是包围着他,女主对他只是平常态度。他的那个小小的冰屋,挡住了灰暗的天空,冰冷的温度,但生活依旧平静。最后,我觉得他有点“痴”了,所以——失去了手。

而片名的“我”不是我,而是这个手。这只手,却展现了与“我”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手用自己的力量穿越了整个城市,它勇敢对抗老鼠、机智应对变故、多次展现“跑酷”技巧,但同时也包含温柔,为婴儿捡起掉落的奶嘴、偷偷坐到盲人音乐家身边静静凝听他的钢琴声、最后轻轻地回到“我”的身边。后面这两个情节,现在想起来竟然有点想哭。坐在那里凝听钢琴声的时候,它回忆起了自己很久以前也曾弹奏钢琴的模样,小时候的一切都回不去了。难过的是,偷听被发现,还要被当做过街老鼠,被棍棒打、被狗狗追咬。而最后终于回到“我”身边时,它已经筋疲力尽了,它只想回到最初的位置好好休息一下。但导演残忍地在我以为作品走向玄幻的时候,把我拉回了现实。

整部作品几乎都是灰暗的色调,唯一明亮的地方是第一次看到女主真人的时候,那一点明亮的薄荷绿。而在他向往的北极,也是茫茫一片真干净。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一定十分常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只是沉浸在孤独当中,寻找着一丝一点的光亮,然后努力去抓住,最后再次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接受孤独”。孤独是人的常态,人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的,也将会是独自离开这个世界的,眼睛、鼻子、双手、身体和大脑都是属于我们一个人的。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孤独,用自己的双手去点亮打火机,而不是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人散发出的光亮上。

男主在最后也是接受了这种孤独吧,所以他将自己的孤独也用卡带记录了下来。那场跳跃是一次面向死亡的狂欢,是一次自我解放。我不知道他最后是自杀了,还是活下来了。但我知道,那只“手”欣慰地“放手”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乖僻,今天才在书里看到关于“乖僻”的点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癖”,但这种无法与他人相处的孤独的“癖”,不知道有没有必要“治”呢。

2020.1

 7 ) 10.26 Gaumont Parnasse提前场 导演问答

1.在开场前导演Jérémy Clapin介绍,这是一个特别单线又奇特的故事,在完成之前,大家都不知道要如何在荧幕上展现。但仍然会以一种很奇特的方式讲这个故事。

2.故事改编自一本2008年出版的叫《happy end》的小说。编剧:it's a joke.

3.电影名字叫《我失去了身体》。选择了和书的结构相同的双线进行,在主线手在寻找主人的过程中,插入闪回手和主人的共同记忆。而Raoul也是在寻找Gabrielle的。他们甚至想过更差的名字,《我丢失了一只手》《我找我的身体》《我把手给锯了》,但还是想要保留以手的视角为主题。

4.编剧Guillaume Laurant做过很多很有名的电影,包括天使爱美丽在内。而这部电影其实是导演Jérémy Clapin的第一部长片剪辑,预算也非常有限。

5.在预算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制作一部现实主义的动画作品。街景完全采用巴黎的3D真实场景,地铁、河流、大楼和垃圾车。然后再绘制和添加近景的2D人物和场景。当然也有被很多人指出的帧数过低,只是因为预算问题。可能会感觉很亚系风格,但其实本意是想要呈现一部让人可以体会到现实的科幻作品。

6.Dan Levy的配乐非常让人惊叹。完完全全体现情绪,而且大多数时间是非常阴郁的情绪。Guillaume很喜欢让配乐和电影完全贴合,就像天使爱美丽那样。但在这部电影中,因为实在太挂钩了,在后期制作时候听到音乐就知道电影走到了哪一段。

7.导演去邀请一些音乐制作人,留了一些电话留言,也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Dan Levy是第一个回应他的。制作过程中,先做了一些草稿,然后Dan同步创作。剧本和剪辑也像是这样边构思边制作,比起事先全部编排好,Jérémy更喜爱不同灵感的碰撞。

8.除去音乐以外,声音也是精心设计。这是一部关于声音的电影。Raoul喜欢录音,父母都喜欢音乐,自己也想要成为钢琴家。Gabrielle的耳机,Raoul的耳机,甚至party上的吵闹的音乐都是非常明显的暗示。雨的声音,风的声音,下雪和假装下雪的声音。Gabrielle家门禁前的对讲机的声音也是故事最重要的线索之一。

9.在构思Gabrielle的人设时,就想要她有一幅非常吸引人的嗓音,但又让人觉得亲近。只凭声音就可以在Raoul人生最灰暗的那个瓢泼大雨的夜晚给予他希望,让他可以跨越35层的距离,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找到她的希望作为生活的转折点。

10.雪屋是一个符号,就像宇航员一样。在被孤单和大雪充斥的白茫茫的单调世界里,雪屋可以象征很多事情。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在影片最后一部分,巴黎下了好大的雪,落在小屋的窗户和天台上。

11.那个装扮成乌鸦的人其实也是个符号,而且小说里并没有出现。手看到了乌鸦人,启发了他一些事情吧。还是让观众自己去猜。虽然我猜大多数观众都和我一样都会觉得有点儿莫名其妙。

12.手去寻找的故事和Raoul自己的故事在第一部分并不连贯,有些难想通到底是怎样的故事。Jérémy承认他是故意做成这样,毕竟手丢失了身体,自己也迷路了,想要观众也有点跑丢,看得时候需要动一下脑子,自己组装串线。或者去看第二遍(笑)。

13.在展现手的视角的时候,即使是动画片,也故意做成有镜头在观察拍摄的样子。并且镜头是在80cm距离外追踪,因为80cm通常是人和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在这个距离下,观众会觉得自己在观察和介入的边界上。

14.我真的超级喜欢手的大冒险,有点像马达加斯加的creepy版。尤其得益于对生手指,它可以边走边用自己!可以点打火机,抓栏杆,做一切手可以做的事。但它是用手指走路,用手腕看路,尤其用五根手指走并不是很最优解,明明可以用两三根走,剩下的或抓或爬或保持平衡的嘛。(嗯,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在笑……)

15.导演想展示的是一只有自己的思考和决定的手,所以有些想把它做得更现实,更像人类。所以会看到它有时候会坐下,或者会像双膝跪地。用五根手指走路,是真的有意想要做得吓人,不能走得很可爱或者滑稽,不然在宝宝房间里那一段就没有那些反差了。

16.手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到达主人房间,想要把自己和主人连接起来,却失败了。它或许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去向主人主人自己的存在,或许觉得分享相同的回忆已经够了,总之他们觉得比起打扰,见证主人的离开才是更好的选择。

17.应该不会有续集,除非Guillaume写出来(笑)。

18.Guillaume甚至没想起来为什么手最一开始会在冰箱里!好像小说里经历了非常多事情,没有及时冷藏就医导致不能再接回手臂上,然后又非法买卖之类之类。但电影里就从冰箱里直接开始旅程了。搞不好其他那些器官都是活的,除了那颗眼球是真的死透了。

19.法国11月4日正式上映,在中国和美国会有小部分场次。Netflix法国以外地区也在月底上架,法国貌似会有36个月的限制。

我个人真的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是真的很现实主义,情绪传递非常精准,几乎是让人瞬间就觉得不适了。感同身受到看不下去的痛苦。一些生活惯性中的小错,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一步一步失去生存的希望。而我们甚至做不到责怪他咎由自取,因为几乎马上就要变成自责。用一种诗意和阴郁的方式,描绘像我们一样,冰冷的钢筋丛林里,一具具艰难的行尸走肉。

 短评

一只手的回家路,一个丧B找到自己人生的旅程,脑洞大开的冒险交织着记忆的过往,很感官、很细腻同时又很有呼吸感,而本质上其实是一个颇为高级的励志片,展现失去的痛,却也不忘生活下去的光芒,配乐的情感冲击力也是相当巨大。

6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最喜欢两个人隔着门禁聊天的一段

9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la vie de Pairs,虽是动画片,但那个轻盈跃升的动作却比绝大多数和巴黎有关的电影,更触动内心,更沉重地落向了情感暧昧的深渊。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想象力爆棚的法国动画,导演与编剧此前拍出过[精神分裂症],而另一位编剧则是[天使爱美丽]的作者。犹如惊悚动作片般的断手视点、主人的童年与近日的往事交叉剪辑,不仅在观者中激活了一种全新的身体感知,更可贵的是在过去与当下相遇后并未止步,又大胆作出了惊人的一跃,让生命延展到短暂超克宿命的、与混沌的自由意志相接壤的未来之中。影片的配乐可谓是年度最佳之一,与影像无缝交叠在一起。鸽子,老鼠,冰屋,磁带,血红的起重吊臂,旋转升腾着的雨伞。(8.5/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离我的身体91厘米,他人离我却隔着一个星空的距离。

17分钟前
  • 芝诺的乌龟
  • 力荐

A / 手的运动质态既是跳跃的团块,又是冰层下的水流,又是飞旋的雪与风乃至宇宙尘埃。感官的记忆追逐着身体,而身体又追逐着你。而当思绪试图越过身体去触碰记忆,切割的疼痛带给我们最切肤的身体在场性。幸运的是,哪怕被分离,我们依然可以想象身体记忆的留存,并与无法触碰的他人开启新的共鸣。这微观的感知之力又是何等宏大呢?

2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好久没看过这么独特而精彩的动画片了,尤其是前半部分大量运用蒙太奇和音乐(而非对白)叙事,把一只手的郁闷悲伤害怕和幽默通过一个个close-up表现出来,难度不小。本身选择用手做主角就挺复杂的,手是人身上最富表情但也最难画的部分。

2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丧,极度致郁,个性鲜明,风格诡异。导演一定是个男性,描绘底层小人物的悲苦人生,遇到女主是他人生中唯一温度,自己把一切搞砸却认为是命运不公,自怜自艾。我作为一个女性来讲如果真见到这种男人会觉得非常可怕,心机都不放在正地方。

23分钟前
  • 筠心
  • 很差

年度动画,配乐好听得让人融化。冰屋、苍蝇、声音、方糖,我们最大的喜悦竟不是实现梦想,而是跳出命运摆弄的奋力一跃。手回归身体得不到完整,却能见证命运之外的奇迹,飘过高速公路,像Mary Poppins一样去找到你。

2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年度最佳。谁能想到20年代伊始了,还能用穿插在彩色里的黑白诱发最本能的感伤啊?所有通俗与普适到濒临失效的语言,都因为知觉与情绪的完全牵引,释放了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与多义。没有过时的语言,只有衰老的感知。一定要继续相信影像。/只有手能行动是概念的,手具备知觉与情绪记忆的设定是完全由形式与形式的牵引、互动效用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彩色对过去的突然介入首先带来了无数暧昧——比如窗户上画冰屋,你以为是现在的手;一个动作打通了两个时空,你思索为何又黑白,然后马上发现被打通的不是过去,是“属于过去的未来”,知觉和情绪记忆在那一刻交融并成立了——因无懈可击的形式而成立,而形式又是因无懈可击的感知而确立的。→21.1.10 时隔一年大银幕重温。万物有灵。会是经典。开启20年代。©法国文化中心/杰赫米大师课视频。

31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今年最有创意的超现实动画,主角居然是一只失去身体的断手。手的历险和手主人的回忆穿插,平平淡淡的成长故事一下拍出了喜怒哀愁。失去父母,失去恋人,失去身体,哪怕人生一直在失去,依然没有放弃生活。配乐太有感染力了!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像明白了:手不是手,是温柔的宇宙

4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男主经历的一切何其像为不可挽回的过错而自责的你我。。。这部戏的配乐太带情绪了,悲怆感,孤独感会不由自主包围你

43分钟前
  • 摩卡少女赢
  • 力荐

希望成为钢琴师,也想成为宇航员,抓住苍蝇,逃离命运。在所有感到被这个世界疏离的夜晚和雪天,我想记得可以触碰到的昆虫、海沙、夜风、炫目如梦境的川流的霓虹。

45分钟前
  • 良卓月
  • 推荐

8/10。男孩和他的手两条线路平行进行,手找到身体似乎是种找寻自我的象征。结局男孩毫无所获。人生并没有想象中顺遂,他失去了父母,埋没了成为钢琴家和宇航员的梦想,以送比萨营生,直到遇到喜欢的女孩。为了接近女孩他去做木工(之类的)学童,并亲手铸造她梦想的事物。女孩知道了一切都是他的设计后愤而离去(这里脑回路有点长,女孩为什么如此快的反感他的所作为)。之后他劳工时意外失去了一只手……每次苍蝇的出现都预兆了厄运。像他所说,一切都如命定,而真正的生活是非理性的决定,就像他忽然从楼顶跳到远处的起重机(之类的)——他做到了。不过是这样。毫不相干的一跳,却是对其既定命运的挑衅。结尾很感动。自己的人生也不过是,期待着跳出常规的时刻带来的感动,是我唯一以为的浪漫,跳脱禁锢仿若是自由的。 05/09/2019

47分钟前
  • 若汐
  • 推荐

苍蝇是命运的幽灵,总在身边左右嗡嗡;右手是儿时的罪疚,成年后潜意识里始终有模糊的自戕冲动。人生有多少失去之物,或许早已写进了命定。解开命运符咒唯一的方法是——“猛的一下,你跳上了起重机,用一件突发奇想、完全不可预测不可理喻的事情,用一个假动作,绕开命运的围堵”。“然后呢?”“然后你一味地奔跑,尽量远离它,交给天意,自求多福”。

51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音乐太棒了!手的部分也很棒~观感真的超舒服

56分钟前
  • 誒嘿嘿教主
  • 力荐

-,剧作不节制,大可去掉“我失去了身体”线,几乎无意义。

1小时前
  • Ada的B计划
  • 推荐

我穿过街道滑过天窗,在肮脏的水渠与群鼠决斗,在刺骨的冰河从犬口逃生。他避开拥挤拨开人群,在下雨的门外送一份快送披萨,在城市的房顶造一座木质冰屋。我离我的主人那么近,他离他的爱人却那么远。断手凝望夕阳有多寂寞,男孩跳上塔吊就有多孤独。找到你是没法愈合的伤口,找到她是没法完整的拼图。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今年奥斯卡提名名单里的惊喜之作,也算是“丧人美学”的极致。抓不住苍蝇,抓不住命运,以为可以一个假动作,逃离命运,“一味奔跑,自求多福”,其实是终将垂直坠落,还幻想粉身碎骨可以迸裂出一粒明亮。很凄厉,也蛮美。

1小时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