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

剧情片德国2004

主演:布鲁诺·甘茨,茱莉安·柯勒,乌尔里希·马特斯,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娜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7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8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9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7 10:04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r\n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BrunoGanz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JulianeKöhler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r\n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科琳娜•哈弗奇CorinnaHarfouch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r\n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长篇影评

 1 ) “恶魔”的本来面目

    2004年德国电影工作者以他们一贯严谨的态度,为全世界观众奉献了一部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帝国的毁灭》。这部电影以希特勒为主角,讲述了在柏林被苏军攻陷前夕,希特勒和他的将领在柏林地堡下的最后日子。

背景

    1944年夏,整个二战战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线,英、美盟军开辟第二战场,发动诺曼底登陆战;而东线苏联军队也开始越过国境线,由被动防御转入主动进攻。西线的盟军和东线的苏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攻克柏林。而此时,由于西线的盟军受到德军的顽强抵挡,所以美、英军队进展极为缓慢。这给东线的苏军创造了攻克柏林的先决条件。苏军在东线首先发动了巴格拉季昂战役,机械化坦克兵团从白俄罗斯迅速闪击到维斯瓦河,兵临华沙城下。然后,苏军又冒着德军“虎王”式坦克的猛烈炮火,踏过了波德平原,抵达奥得河,距柏林只有60公里。
    在东线作战的有两支苏联军队,一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由朱可夫元帅指挥;一支乌克兰第1方面军,由科涅夫元帅指挥。最高统帅部于1945年4月1日,从两军的驻地分界处划起,一直到柏林东南60公里的吕本,谁率先打到这里,谁的部队就担当攻克柏林的重任。开始,朱可夫的部队被称为“柏林之锁”的塞洛高地所阻,而科涅夫的部队已顺利地渡过了尼斯河,抢占了攻克柏林的先机。4月17日晚,斯大林在电话中希望科涅夫能让朱可夫的部队通过其方面军地段上的突破口攻入柏林,但被科涅夫以那样将占去许多时间并造成部队的混乱为由婉拒,并最终使斯大林同意让他的两个坦克集团军转向柏林协助攻击。就在科涅夫以为胜券在握时,朱可夫的部队攻下了塞洛高地,并抢占了通往国会大厦的要冲安加尔特车站。
    最终,朱可夫的部队笑到了最后。1945年4月30日21时50分,苏军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德国首都柏林国会大厦的圆形拱顶上升起了一面苏联国旗。这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首都被已被苏军彻底攻陷。

关于影片

    1945年4月15日凌晨5时,苏军打响了攻克柏林的战役。4月20 日,在盟军猛烈的炮火下,希特勒在柏林的地堡下度过了他56岁的生日。4月29日,柏林城已成为一片火海,希特勒和他的情妇爱娃·布劳恩在他的地堡里完成了他们的婚礼。就在希特勒和爱娃正式结婚后的第二天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和爱娃服氰化钾毒丸自杀。希特勒在吞入第二颗毒丸后,用手枪向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10分钟后,侍卫们将希特勒和爱娃的尸体拖出暗堡,放进总理府花园被炸开的一个弹坑中,倒上汽油焚烧。
    影片《帝国的毁灭》就是围绕希特勒生命中最后的十二天展开的。其主要情节来自于希特勒的贴身秘书劳德·荣格,她从1942年开始直至离开地堡一直在希特勒的身边工作,还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此外,另两位仍然在世的地堡人员,希特勒的电话接线员和军官弗莱达上校的日记和回忆也为影片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这些都使《帝国的毁灭》成为一部忠实再现历史场面的优秀电影。
    除了吸引眼球的题材,扎实的历史素材,超强的制作班底和一流的演员也是影片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影片的编剧伯恩·伊钦格本身是德国电影重量级的制片人,这一次他亲自操刀撰写了影片的剧本。而主演希特勒的演员布鲁诺·冈茨是德国非常著名的演技派演员,相信很多人对他主演的《柏林苍穹下》那个穿着呢子大衣的天使仍然记忆犹新。
    《帝国的毁灭》虽然在德国上映时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但媒体和评论界对影片褒贬不一。对于影片真实再现了某些历史场景以及对希特勒的“人性”化刻画都遭到了非议,认为这有可能意味着德国民族主义和新纳粹势力的抬头。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影片的珍贵之处。《帝国的毁灭》和好莱坞的战争片在处理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并没有刻意营造战争的大场面,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人物的刻画上。所以,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希特勒和戈陪尔。
 
希特勒

    自从二战结束后,希特勒及其党羽在大多数人们心中一直是以战争魔鬼的面目出现的,这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形象。虽然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绝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了他们身上“人”的概念。希特勒无论怎样残忍可怕,他首先还只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会有人类的情感。而《帝国的毁灭》正是还原了希特勒的本来面目,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面对自己一手建立的帝国就要灭亡的时候,希特勒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也同样表现出了一般人的恐惧和绝望。当他听说戈林和希姆莱背着他和盟军媾和的时候,他的那种歇斯底里的表现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惶恐。而戈陪尔最为希特勒的支持者,在最后的关头他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和夫人一起毒杀了自己的儿女后双双自杀,也用实际行动追随了希特勒和他们的共同追求——国家社会主义。影片的最后,当活下来的将领和士兵中有人听到希特勒自尽和德国投降的消息时,立即把手枪对准了自己。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举动正是狂热的军国主义的表现。但我认为,在战争中,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自杀和倭国军人的剖腹,黄继光堵枪眼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是对一种信念的执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信念本身有好坏之分,但战场上的军人都势必把自己一方的信念当作最正确的,最终结的,所以他们才能在战争不利己的情况下,把枪口和刀刃对向自己。
    60年后,再回头看希特勒,是历史选择了他。而德国法西斯的产生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20世纪30年代多种因素催生的产物。作为一战后的战败国,德国人需要一个由强权领导人统治的国家。他们希望通过强有力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恢复德国昔日的辉煌。因此,希特勒在还没上台前的拉票运动中,就不断向德国人民灌输法西斯党的助主张,希望国家统一,重视国家利益。这一切都让德国人民觉得是那么地有吸引力。后来,当希特勒大权在握,他就着手建立一个极权国家,他消灭了所有反对党,建立了盖世太保,逮捕了成千上万的政治反对派并残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在他看来,犹太人罪孽深重,德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不幸,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犹太人造成的。正是希特勒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热情,所以大战一开始,就有大批的德国青年愿意为祖国、为希特勒贡献自己的生命。
    最终,希特勒作为失败的一方永远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而书写历史的权利自然落到了胜利的者的一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假如当年失败的不是希特勒,而是英、法他们的,历史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这谁也不敢想象。事实上,在战争的初期,英、法甚至包括苏联,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并不比希特勒的高尚多少。在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当年的“侵略者”。
    通过电影,我们要做是以史为鉴,不让悲剧重演,而不是关心布鲁诺·冈茨是不是把希特勒演得太像了。

 2 ) 选择与代价

    戈培尔说: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在我眼里,这是德国悲剧的核心所在。只是罪魁祸首的靶子太易辨认,以致于人们能轻易地将责任推卸到他们脚下,让他们更加醒目、更加明显。只是,行善可以隐姓埋名,人民的权利可以被代表行使,罪孽却不能被隐藏,也不能以代表的方式清算。希特勒既然是一个人,就一定有人性的一面;人民既然是人,也必定有兽性的一面。所以希特勒可以是小戈培尔们的“伯伯”,每个德国人身上点滴的纳粹主义集合起来,就能发动一部强大的反犹机器。
    这不是一句“欺骗”就能遮挡的问题。《狗镇》里的Grace对父亲说,但他们是人,人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弱点。铁面的父亲回答:所以他们也得为自己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冯提尔的手法不仅仅是为了省钱,当一切障碍物都不存在,当人们所有的行为都赤裸裸地出现在彼此眼前,无法回避时,人性再也无所遁形。Grace第一次被强奸的时候,狗镇的居民们仍然像平常一样活动。透明的恶行使一切平静变得荒谬而伪装,如果那些看不见的墙真的不存在会怎样?如果罪行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会怎样?情况会有所不同吗?或者这样问:他们是真的看不见还是装作看不见?当后来每个男人都去Grace的房间过夜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时,他们的眼睛看向哪里?上帝是仁慈的,他让我们学会了遮挡。有多少人性的软弱、怯懦、自私、残忍被四面墙壁所阻止,避免了考验、责问与彷徨,于是,我们可以继续衣冠楚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在上帝面前伪装成一个清白无瑕的好人。
    但我们是吗?我们真的是一个好人吗?我们对得起自己信奉的道德与良知吗?
    Traudl Junge在片头说,没有人逼我这样做,去柏林是我自己的选择。在片尾,她又说:我终于知道了,年轻,不是借口。
    Grace对父亲说,我不怪他们,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最好的。她还说,如果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不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如果仅仅是这样,留在潘多拉魔盒里的希望,实在不配被人类拥有。
    人类配得上的,也许只有上帝的滔天洪水。
    冯提尔的魔盒里,也藏着一个希望的精灵。皎洁的月光像上帝的探照灯,让Grace醍醐灌顶般看清了狗镇的现实。她对父亲说:他们的确做到了最好,但,还不够好,还不够好。
    于是孩子被杀死在母亲面前,房屋被烧毁,天空血红一片。
    原来希望从来就不是天使,与摩菲斯特的交易,才是惟一的出路。
    一定会有人指责导演以暴制暴。但Grace不是没有尝试过,圣母一般的纯洁的确能感染和改变人,然而,它们都是有底限的。在利益的分界线之前,它们总会戛然而止。
    冯提尔只是听从了上帝的旨意。如果上帝拥有原子弹,也许就不需要洪水了。

 3 ) 驳Berliner同志的《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

目前关于二战的翻案文章,基本都围绕两点,一种是二战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终爆发,另一种是二战是一战后列强压迫德国的结果。前者演化为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论,在黑犹太人的同时也黑了西方文明,后者则把二战变为另一场狗咬狗的利益之争。

这两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大谬不然。比较要命的是,Berliner同志的大作《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就是说的这两种观点,而且应者甚众。看此情景,我只好跟着说两句。

先说说犹太人问题。

犹太人遭到迫害的传闻最早在42年就有流传,在1945年以后才逐渐为西方民众所知,而真正广为人知,已经是冷战高潮了。事实上到50年代大多数人对纳粹罪行仍然没有概念,而二战中的人们在讨论邪恶德国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到犹太人的问题。对于当时的盟国来说,反犹纯粹是希特勒假公济私干的一件事,美英为此叫好的政治家不在少数,说盟国会因为德国反犹而反德,完全是笑话。

把二战简化为反犹主义和犹太人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这种观点是冷战,具体说是中东战争的一个副产品。这种理论的起源和目的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它完全不符合二战历史。对于二战中的盟国民众来说,德国威胁的是所有人类的生命,也只有面对这种危及,苏联和美英才有联手的可能。

如果有一个国家,用2年时间占领了整个欧洲,无论是与它毫无利害关系的小国还是世界顶级强国,都毫无还手之力。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被他打得奄奄一息。半年时间占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唾手可得。它的盟友占领了北非,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世界第二强国完全被逐出太平洋。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邪恶还是正义,其实根本就无关紧要。

二战后的美苏仅仅因为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就成为全世界惧怕的对象,那么有这种力量而且毫不犹豫地使用它实现自己目标的德国,必然成为全地球所有国家的敌人。至于纳粹的理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纯洁的雅利安地球到底是不是天堂,我想没人会在乎。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正义与邪恶,也不是领土争端经济利益,甚至意识形态也无关紧要。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生或死。

1943年,美国向英国抱怨,苏联人对盟国的援助丝毫不表示感谢,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人被凶手扼住脖子,奄奄一息的时候,你还要求他对待别人礼节周到,是毫无道理的。”

所有质疑反法西斯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正当性的朋友,这句话就是对你们的回答。



然后再说说“协约国欺人太甚”这种观点。

如果客观评价德国在一战中起到的作用,那么任何不能让德国亡国的处理方式,都是对公正这一概念的极大讽刺。德国在一战的所作所为,只比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帝国更为丧心病狂。

与犹太问题不同,德国投降条件过于严苛的问题并非后人的捏造,而是确实存在,早在一战当中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正义性的问题,仅仅是单纯的政治考虑。当时对德处理意见有两派,一种是比较体面的和平,一种是彻底毁灭德国,前者是美国主张的,后者则是欧洲其他国家的意见。结合立场问题,两种意见的根源也就很清楚了。

对于美国来说,参加一战是个标准的赔本买卖,战后他只想赶快拍屁股走人,因此任何甩包袱的烂摊子都是他乐于见到的。对于英国来说,过去的欧洲均势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个绝大的错误,但是劳合乔治考虑到英法一战中的各种不愉快,仍然需要一个能够压制法国的完整。主张坚决消灭德国的,不用说就是法国了,两次被敌人打到巴黎城下,大半国土沦陷4年,克里孟梭建议的肢解德国,已经算得上最仁慈的做法了。其他被侵略国家的意见自不必说,实际上,即使是德国的同盟奥匈帝国,对德国的怨恨也不亚于法国。俄国的意见虽然与法国相同,但是因为革命问题,它的主张只会起到反作用。

于是,最后对德处理意见就是一个折衷各方诉求的结果,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整个欧洲都背上了美元债务,美国在和谈中的影响远远超过它的贡献。如果让欧洲人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对德惩罚绝不可能仅只于此。如同曼京说的,如果投降协议不是在柏林签订,那么惩罚将很快降临到整个欧洲头上。

由于历史教育的偏差,一战史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个空白,很多人遵循着毛时代的解释,将其归结为帝国主义国家间黑吃黑的战争,于是一战似乎变成了一场不分黑白的乱斗。在很多人口中,一战爆发的原因似乎就只是“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卢沟桥之前,中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又能少到哪里去呢?这些矛盾是谁引起的?是谁一直在扩大矛盾?

这些人不知道威廉二世在一战前和一战中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他在投降谈判中带着仅剩的德军去全国各地镇压人民起义,不知道德国发明的无限制潜艇战,不知道施里芬计划对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侵略,不知道德国甚至在投降时还强烈要求留下占领的比利时领土。

如果这些都可以不考虑,那么抗日战争也不过是一场中日之间的黑帮乱斗,满洲国独立是因为中国政府对东北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七七事变是中国驻军与中国军阀间的擦枪走火,淞沪会战真的就是惩膺暴支,南京大屠杀是“例外事件”。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不能洗白的?东京审判中被判死刑的日本领导人,包括东条英机在内,哪个不比德皇威廉二世更无辜?如果世界上可以有这么多如果,我相信很多朋友现在一定快乐地生活在大东亚共荣圈,然后开心地围剿中国游击队。

 4 ) 梦想的陷落

“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不值得生存下去的。”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夫人这样说。于是在柏林陷落的前夕,她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于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自尽。

早就听说过《帝国陷落》,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终于抽空看了看。这段历史很熟悉,不少书籍都有介绍。但是描写这一段的电影,却是第一次看到。

小时候学历史,看到介绍希特勒的结局,记得原文是“……纳粹头子希特勒畏罪自杀……。”

希特勒从来没有畏罪。什么叫畏罪?在他的哲学里,弱肉强食的世界,自己选择做强者,这有什么错。他不离开柏林,因为“落幕”的时候,他要留在台上。他要和自己的梦想一起终结。如果这个世界不能容忍他的梦想,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值得生存下去。

自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挫败纳粹以后,希特勒的梦想就在走向死亡。晚期的希特勒已经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在地图上指挥已经溃不成军的军团,顽强阻击苏联红军的攻势。因为没有将领胆敢告诉他,我们已经失败。

希特勒自己也知道,注定失败,却不能接受现实。晚年的希特勒已经崩溃,一直靠药物维持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对药物的依赖,他的手不断地颤抖,已经不能稳稳地拿起刀叉。

直到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仍然在欣赏施佩尔为他做的柏林中心市区的规划模型。那是一个千年帝国的首都的模型,是他梦想可以看得见的部分。

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当自己的事业注定要灭亡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终于选择了死。

与他一起死的还有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其中就包括那位著名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的全家。

戈培尔博士,是纳粹高层里面唯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鼓吹“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人”,也是纳粹高层中少数几个至死忠于希特勒的人。

大树要倒,猢狲要散。帝国元帅戈林要另立中央,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和英美盟军秘密谈判,军需部长经济一把手施佩尔对希特勒坚壁清野的计划阳奉阴违。

板荡识诚臣。戈陪尔是希特勒的“诚臣”。在他知道元首打算让他离开柏林的时候,这个狼一样的人,居然流泪了。

他违抗了希特勒的命令,选择了留在希特勒身边,并且在最后一刻选择了尽忠。

与他一起尽忠的还有他的一家。

“……他的夫人毒死了她的六个孩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苏军攻入柏林的时候,他的夫人和她的六个孩子般进了总理府下面的地堡。她知道,其实他并不忠于她。但是他们都忠于元首,都忠于自己的理想。

这里,孩子们不会因为没有煤炭而挨冻,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挨饿,不必因为没有电而在黑暗和恐惧中摸索,不必为了躲避炮击而随时卧倒,也不必担心随时飞进来的流弹。

这里对他们唯一的威胁就是步步紧逼的死亡,无法逃避的死亡。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地堡中的天使。活泼的孩子,给地堡带来了生机。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等待屠宰的羔羊,在进入地堡的时刻,就被他们自己的父母决定了命运。苏军推进的速度,决定了他们剩余的生命。

其他人家的孩子,没有这样温暖的避难所,他们要上战场。

《帝国陷落》特意描写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皮特。小小年纪穿起黑色的军装,抗起“铁拳”火箭弹上战场。

一个娃娃兵击毁了两辆苏联坦克,受到了希特勒的嘉奖。

希特勒说:“希望我的将军也象你一样勇敢。”

与皮特一起作战的老兵,不让皮特太冒险,小孩子不知道危险。皮特死里逃生。老兵自己却没有这么幸运,被苏联狙击手一枪打穿了钢盔。皮特没有死,不是苏联狙击手没有发现他,大约狙击手在想:“我不杀孩子。”

皮特的父亲只有一只胳膊,在战争中失去了另一只胳膊。父亲不想让儿子去当炮灰,儿子坚决不听。因为,战友们在阵地上等他。

皮特的阵地是一门88高炮,皮特的战友是一群孩子兵。皮特回到阵地的时候,阵地上所有的孩子兵都死了,自杀或被击毙。皮特在弹坑里躺了一晚上,看到身边死人的碎块,终于跑回了家,回到了父亲身边。

戈培尔的六个孩子,无须象皮特那样,小小年纪,穿起党卫军的军装,冒着枪林弹雨,拿着“铁拳”,蹲在坑里,瞄准苏联人的坦克。他的六个孩子,也不能象皮特那样,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

皮特的父亲也没有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在战争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刻,被“英勇”的铲奸队员吊死了。一起遇害的还有皮特的母亲,她被枪杀。

世界即将崩溃,理想就要终结,生命结束之前,还应该干些什么?

希特勒妻子爱娃的妹妹身怀六甲,妹夫擅离职守与其他女人鬼混,被希特勒下令枪毙。被枪毙之前,他整理好了自己的军装,然后喊着“希特勒万岁”,被冲锋枪打死。万岁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希特勒为所有纯阿利安人描述的千年帝国的梦想。

希特勒的侍从们,纵酒狂欢,因为地堡里有喝不完的酒。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在向英美盟军送秋波,企图逃避审判。宪兵和铲奸队在处决不肯当炮灰的老人。一位党卫军内科医生,第一次拿起了手术刀,挽救伤员的生命。军需部长施佩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冒着被枪毙的危险。挽救德国的工业潜力。一对老夫妇在家里,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死亡或是黎明。

终于,希特勒死了,一切都要落幕了。

在希特勒死后,仍然有1000多名党卫军和外籍士兵死守总理府,为自己的理想战斗到最后。他们宁可和自己的理想一起去死,也不愿意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他们选择与自己的梦想一起消失。

片子的结尾,小皮特和希特勒的女秘书,骑着一辆拣来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新的世界开始了。

这场战役中,究竟死了多少人?不清楚,查了一下,苏联阵亡30万人,德国死亡(士兵+平民)6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苏联伤亡30万,德国伤亡60万。

30年代,三大主义在世界流行:美国、英国、法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轴心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哪一种主义都不比别人干净多少。45年,法西斯主义落幕。90年代初,共产主义苏联倒掉了。现在只有自由资本主义还幸存,却已经日薄西山了。新的世纪会怎么样?不知道。一个没有主义的时代。有趣的是,前两个主义崩溃时,有纪念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柏林。未来会在哪里发生呢?

自己好好活着,也给别人平等生存的机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此而已。

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去欧洲的话,我一定会去柏林,去看柏林的菩提树大街和柏林墙遗迹,去看梦想结束的地方。

 5 ) 帝国的毁灭

战争最后的癫狂,希望逐渐湮灭的背后,信仰的盲目和狂热、人性的拷问和挣扎,在这座堡垒之中达到了巅峰,众生相的真实呈现出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将独裁者的残忍和血腥、将战争的暴虐和冷酷、将人物的挣扎和抗争展现出来。半纪录片的方式略显冗长,却足够真实而恢弘。
分明只是在描述小小地堡中的短短12天,却拍出了大气磅礴的厚重历史感。对于希特勒和众多史实人物忠实冷静的刻画以及帝国陷落前的浮生百态足以令本片载入史册。

 6 ) 毁灭的不只是帝国

这是一部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电影,当初有DVD时就买了正版,再后来为了练习德语看了许多遍,很多的对话都反复听过,再后来,那个“元首的咆哮”风靡网络,各种恶搞,我见过的版本不下十个。

现在,我很绝望的时候,也会翻出这个电影看看——这才是真的绝望。

做这个电影的评论其实不需要注意剧透的问题,电影讲的就是真实的事情,就是纪录片,柏林围城,帝国毁灭,等等。

但德语的名字很简单——Der Untergang,没有 Das Reiche的字样。那么,毁灭的不止是帝国。

记得么,柏林街头到处吊着的死人,身上挂着牌子——我被吊死在这里因为我是个胆小鬼。

记得么,希特勒那些咆哮说的什么——我们就算死,我们也要拉着一个火光冲天的世界为我们殉葬。

等等等等,还有一些电影没有体现的内容,比如,苏联红军在东欧的暴行,知道这个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德国人宁愿自杀。

在这里,我不想对希特勒做太多的评价,但是我引用一段听来的话放在这里——他有一个天才的一切才能,却缺少一个正常人最起码的人性。

还是那段元首的咆哮吧,那段话虽然被各种恶搞,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你们背叛了我,我一个人白手起家,一个人征服了欧洲,你们会什么?

我不知道他临死时有没有想过,当初那些将军们的劝告他听进去了几句。古德里安不是劝过他不要分兵基辅么?隆美尔不是劝过他拿下马耳他岛么?加兰德不是劝过他喷气飞机最好不要改成轰炸机用么?曼施坦因不是劝过他,东线的防御要有机动空间么?等等等等。

更不要说,当年德军挺进苏联时,乌克兰老百姓夹道欢迎德国解放军,可是,怎么这些人后来都跟德国有仇了?

这个人直到死,都无所悔悟。那个电影中的秘书荣格真有其人,她的谈话录我看过,确实如此,直到元首立遗嘱,直到他自杀,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一个人的死,拉上了好多人给他垫背,不说奥斯维辛,但只说守卫柏林的孩子们,十几岁的年纪就死了,还有不少女孩子。

确实够毁灭的,我以为这个场景中,毁灭的不只是帝国,那是人性。

1945年4月,德国柏林,人性被践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然后,是铁幕,冷战,红色暴政在东欧的肆虐,柏林墙,等等。

换个文艺的说法,这之前,是辛德勒名单,是卡廷,在这一切与柏林毁灭后,我看到的是铁皮鼓,是狗年月,是古拉格群岛,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窃听者,等等等等——我看见,在红色的铁幕后,人性被践踏到了更没有底线的地步。

今天是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他执政的时候,这一天是全国的节日,即使到了战局不妙的1944年,这一天被炸毁的建筑上还有“向德国最伟大的工人希特勒致敬”的标语。但到了1945年的这一天,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希特勒,颤颤巍巍地走出地堡,给保卫柏林的孩子们授勋——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

孩子们大概也没几个活下来的。

1945年4月,人性在柏林死了。

 7 ) 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

在对与错、强与弱之间,我们总得选边站。对此,村上春树曾经说过一句很好的话,“无论高墙是多么正确,鸡蛋是多么地错误,我永远站在鸡蛋这边。” 只是,在这个混沌暧昧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区分出来谁是高墙、谁是鸡蛋?而当昔日的高墙成为今日的鸡蛋,我们又该向谁一掬伤心泪?

《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入围200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许多人都高度赞赏这部作品的制作、导演、编剧和演出,但也都相当确定这部片子不可能获得奥斯卡奖。果然,奥斯卡奖没有肯定它,对于这座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入围”两个字已经是美国电影学会能给出的最大掌声。

《帝国毁灭》是一部德国电影,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无条件投降前十几天的事情,故事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人魔希特勒。这部影片以史料考据为基础,调性不煽情、立场也不偏颇。然而,透过种种真实事件还原出的希特勒,除了栩栩如生外,还充满普通人所具备的人性特征,这便注定了这部影片备受争议的命运。

二战时期的德国和希特勒,无疑是座无与伦比的高墙,狠狠砸碎许多可怜的鸡蛋。但如今时过境迁,站在历史彼端的德国和希特勒早已沦为世人践踏和唾弃的对象,无论是电影上还是文学上,纵使是基于史实的同情或理解都不被允许,已然成为脆弱的鸡蛋。艺术呈现真实,本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然而当这所谓的真实,既是高墙、又是鸡蛋,观者也只能无奈地低头从旁走过。

■历史背景与故事主轴
《帝国毁灭》主要是根据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改编。影片故事从希特勒生日当天、也就是1945年4月20日讲起,一直讲到德国无条件投降之日,1945年5月9日。在此之前,德国东部战线早已溃不成军,苏联红军则是向西线快速挺进与反攻。4月20日那天,希特勒与情人艾娃、以及一帮军官将领都藏身在柏林的地下碉堡之内,当炮击声从碉堡外传来时,希特勒才赫然惊觉苏联红军已经打到柏林,国家已经来到存亡的关头。

4月20日到4月30日的这10天,是希特勒活着的最后一段日子,他置身于地下碉堡里头,陆续接获军事上惨败的噩耗、以及亲信们接连背叛的消息。面对这种无可挽回的局势,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还要为所有德国百姓和军人的生命与前途做决定。当时,摆在希特勒面前的选择有三种,包括撤离、投降与死亡,他最终为自己和所有德国人都选择了死亡。

在举枪自尽之前,周围许多亲信将领一再请求希特勒承认失败和撤离柏林,这样不仅能为东山再起保留余地,也能减少德国军民的无谓牺牲。但是希特勒坚持绝不能投降,即使所有军人都死绝、所有百姓都牺牲,也要战斗到最后。为此,他无情地将没有受过训练、没有足够武器的老少送上火线,还派出宪兵捉拿和杀死那些拒绝送死的军人与百姓。更扬言年轻人本该牺牲、以及弱者没有活下去的价值。即使是在敌人打到眼前、不得不自杀时,他留下的遗嘱仍旧是誓死不投降。

单单从这些事实来看,希特勒确实是一个没有人性的狂魔,然而,电影《帝国毁灭》透过这10天里发生在碉堡的种种事情,侧写描绘出希特勒的行为与背后的动机和信念,结果勾勒出来的却是一个极为人性化的人物,不仅有着与一般人相同的坚强与脆弱,甚至还有超越常人、作为领导人应有的理想与勇气。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部电影被反法西斯主义者标上认同和拥护昔日纳粹的标签。

■希特勒是人不是魔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人应该不会意外于发现希特勒具有许多普通人的特质,毕竟,一个人如果没有“做好”和“做对”很多事,就不可能一步步走到大权在握的境地,也就不可能铸就那些后来犯下的滔天恶行。

根据影片中的描述,希特勒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也具有多面向的性格,一方面是一个情绪有波动的普通人,一方面又是一个坚强果断的领导人。作为普通人,希特勒不抽烟、不喝酒、吃素、喜欢动物、疼爱小孩、尊重女性。作为领导人,希特勒廉洁、讲求纪律、坚持理想与原则、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重视信仰主张胜于个体生命。虽然偶尔有感性和脆弱的时候,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将国家责任置于个人情感之上。

》希特勒没有军事天才,但性格坚毅乃至于固执。在生命的最后10天里,当军事惨败的消息陆续传来时,希特勒始终拒绝面对军力不济的现实,坚持在军事地图上进行不切实际的军事调度。一干将领们先是直指现况,但在希特勒的狂怒斥骂下,终于也都渐渐噤声不语,既然战败是无可避免却又不能接受的结果,只能各自静待末日的到来。

》希特勒严以律己,但也严以待人、睚眦必报。面对柏林即将沦陷的现实,希特勒拒绝出逃苟活,坚持坚守对国民的承诺,以生命捍卫国家与理想。相同地,他也以同等的方式要求其他军人和百姓,要所有人都以鲜血和勇气来抵挡子弹与大炮。而当帝国元帅戈林和内政部长希姆莱陆续传来叛变的消息时,希特勒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仍不惜调兵遣将追杀叛变者,就连情人艾娃下跪请求饶恕其妹夫擅离职守的行为,也遭到无情的拒绝。

》希特勒个性坚强,但难免有伤感软弱的时刻。虽然一再表示所有人都应该为国牺牲,但希特勒两次违反自己的原则,要求几位不属于党政系统、如晚辈般敬爱自己的女秘书们先行撤离碉堡。虽然对叛徒绝不宽待,但是当装备部长史培尔当面向希特勒表明自己将撤逃、并告白自己在数月前便开始违抗指示时,希特勒并未出手阻止,而是留下伤心的眼泪。一直以来,充满理想主义的史培尔都是希特勒最敬重的人,是希特勒未实现的艺术家梦想的化身,如今史培尔以这种诚恳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背叛,希特勒无法不心软。

》希特勒行事一板一眼,但仍有感性的一面。在地堡里,情人艾娃请求希特勒赠送自己一座置于碉堡外头的雕像,明明死期将临,希特勒仍以雕像可能是国家所有、属于全民为由加以拒绝。身为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超过十多年,伴随他超过十五年的艾娃在自己的遗嘱中还需要交代妹妹代为偿还一些零碎的债务,足见希特勒行事的清廉和刻板。但在4月28日,两人自杀的前两天,各自写下遗嘱之后,希特勒正式娶艾娃为妻,像个男人般地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应有的名分。

希特勒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走来,在这当中经历过德国战败投降、凡尔赛条约的苛刻与残酷,他深刻理解战败投降后的生不如死,因此与许多德国将领一样,认为与其投降、不如牺牲。希特勒还经历过1929年的华尔街大崩盘与经济大萧条,以及其后的严峻失业与恶性通货膨胀,因此他承诺德国老百姓要拔除引发世界经济动荡的犹太毒瘤,要带领德国走向军事霸权,废除凡尔赛条约的羞辱与凌虐,恢复德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掌权多年以来,希特勒的坚持和承诺始终如一。而在最后的十天里,明知道自己即将面临死亡,但在面对各级将领时,希特勒仍旧坚持自己作为领导人应有的决断与坚强,仍遵循着一贯的信念和原则行事,丝毫不退让松懈。但在私底下,在面对将领之外的寻常晚辈与女士时,希特勒更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难以抑制手部的抽搐,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感伤与脆弱,纵使如此,他始终礼貌和善地待人,毫无派头和架势。

■影片视角
《帝国毁灭》以希特勒在世的最后十天为叙事主轴,以希特勒这个人物在死亡之前的言行为故事的主题。然而,如果影片只将视野局限在希特勒身上,那将是苍白和单薄的,纵使完全是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也无法摆脱为纳粹罪行强行辩解和开脱的色彩,更不可能让大众产生理解和共鸣。

《帝国毁灭》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同时采用三个视角,从三个立场不同的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一段时间的柏林,并且透过地堡内与地堡外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凸显出个人与体制、原则与后果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将影片的思想高度从人物传记提升到对战争、爱国精神和集权制度的反思层面。

影片中同时从三个人物的不同视角来开展内容,一个是希特勒的女秘书、立场中立的琼格小姐,一个是支持投降、减少牺牲的医官君特先生,一个是不惜牺牲、奋勇杀敌的十二岁少年皮特。其中,从琼格小姐的视角,看到的是地堡内的希特勒,整体色调从温暖燠热走向寒冷,从医官君特和少年皮特则看到的是地堡外的战事,除了结尾处外,整体色调都是寒冷凄凉。

在影片叙事的过程中,往复交错呈现地堡内和地堡外的情势,当希特勒在宁静的地堡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做出全民抗敌的决定时,地堡外出现的是无辜百姓遭到炮火无情攻击的画面,是毫无训练、缺乏武器的老人与小孩在火线中前仆后继、无谓牺牲。当琼格小姐为希特勒的沉重压力与艰难困境感到不忍时,医官君特正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血流如注、尖声嚎叫的伤患锯断伤肢,少年皮特正拿着手枪在其他孩子们的尸体堆中穿梭冲锋。身为领导人的希特勒的一句坚守信念,代表的却是大量性命的死去,是德国的未来被一点一点地断送。

■信仰与牺牲之间的冲突
希特勒坚守信念、贯彻原则、维护德意志民族最高利益的做法很难说他有错,毕竟这是一个身为领导人、肩负国家兴亡大任的人,应有的特质和应尽的责任。

在国家存亡之际,将领应该誓死效忠,与国家共存亡?
在国家存亡之际,军队应该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宁死不屈?
在国家存亡之际,人民应该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不惜牺牲?

显然希特勒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对”,事实上,大部分的国家的教科书里,也都为这三道题给出肯定的答复。如果一支军队抱着“只在战胜有望时作牺牲”的信念,如果一个国民抱着“只在国家值得奉献时作牺牲”的信念,这样的战争和这样的国家注定要失败,因此,灌输军队和百姓“不惜任何牺牲”的爱国信念有其必要性,在战争之时严惩那些逃避牺牲的人也有其必要性。

因此,如果只将眼光专注在地堡里的希特勒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人性的好人,是一个拥护信念、坚定承诺的优秀领导人。然而,当我们将地堡内的信仰与坚定,对比地堡外的现实与牺牲时,对与错瞬间便被模糊了,一切的必要似乎都是不必要。只是,希特勒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了国家理想作牺牲的“合理范围”又在哪里?

希特勒所犯的错,或许更多是来自“国家”这个概念性名词。也许,本就不该将“国家”置于无比崇高的地位之上,如果没有了百姓、没有了未来,国家又有何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战的德国之所以会走向疯狂的极端,要说是因为希特勒个人的疯狂,更多的可能还是要归咎于不容许异议的集权体制、以及狂热的爱情情操和偶像崇拜。

就像影片当中指出的,希特勒虽然有许多良好的特质,但性格固执、不接受其他人的反驳意见。周围的将领们则或是因为恐惧于希特勒睚眦必报的秉性、或是基于对希特勒个人的崇敬与信仰,因而盲目尊从希特勒的指示,无视于现实的残酷与恐怖。而希特勒本人,虽然不是疯狂的人魔,但因为被地堡、被亲信包围着,与残酷的现实之间保持着遥远的距离,无法切身体会自己的决策所代表的实质意义,结果便是走向所有集权体制必然会产生的残酷牺牲。而且,正因为希特勒对信念的高度坚持与坚定,这种牺牲的残酷程度也就无比巨大。如果希特勒没有实施专制独裁,二战的德国或许无法快速摆脱各种政治和经济的阴影,但同样也不会走向极端与毁灭。

■电影载不动的许多愁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帝国毁灭》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除了尽可能忠实地还原希特勒这个人外,还透过宁静的地堡内和惨烈的地堡外这种往复对比,凸显出一个看似杰出的领导、一个看似正确的决策,实际上却能产生无比悲惨的结果,进而使人质疑“爱国”和“战争”的底线。而且,在出色的架构构思之外,编剧和剪辑的表现也令人赞叹,在地堡内/地堡外、三条叙事线的交错过程中,始终以相同的主题或相似的人物做衔接,例如当地堡内提及民兵的无谓伤亡时,地堡外呈现的是医官君特在路上看到两个老人因为“逃兵”遭到宪兵杀害,以及在医院里看到无数重伤的伤兵。

这些看似独立却又相似的叙事线,平顺且细密地缠绕在置身于叙事线之外的希特勒周边,除了赋予影片强烈的整体感外,还将希特勒这个隐性的主角浮凸而出。乍看之下,影片里杂乱纷呈着众多的人物和事件,然而透过这些看似单纯随历史时间出场的人物和事件,不仅真切地凸现出希特勒这个核心人物的性格与思想,还纵向地呈现出希特勒从拒绝接受失败、到决定举枪自尽的情绪和想法的完整进程,与此同时,更横向地呈现出希特勒每个涉及国家前途的抉择为德国百姓带来的毁灭后果。此外,地堡内和地堡外、三个独立人物各自的故事线都能独自存在,而在交会之余,还演绎出不同层次的意义。

看得出来,《帝国毁灭》做了很多努力以避免必然的立场争议,例如在处理苏联红军占领柏林时各种行进,便刻意淡化针对性与批判性。当医官君特走进一所被苏联攻克的医院时,首先看到的是堆叠在一起的裸体女尸,接着看到的是被聚拢在角落里的重病患者们。这是唯一暗示红军暴行的一幕,其中前者代表的是被红军残害的德国女性,而后者代表的是被德军遗弃的德国病患。借由这两者的对比,议题的焦点便从对红军的控诉,转为对战争本身的控诉。此外,里头还安排了一组一名红军面对少年皮特时,高喊着我不杀小孩、结果却被少年皮特杀死的镜头,以此平衡医院那一幕可能引发的对红军的负面观感。

影片也避免直接呈现希特勒自身的观点或想法,而是借由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来间接对比和凸显。例如,在得知希特勒拒绝出逃、将以自杀来面对红军的攻击时,宣传部长戈贝尔和他的妻子便决定了要步希特勒的后尘,还要带着6个幼龄的孩子一同踏上自杀之路,因为他们两人深信,没有希特勒、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便没有活下去的价值。透过戈贝尔夫妇两人的极致行为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的狂热,便能看出来希特勒在理念和信仰上的异常执着,也让人得以理解为何希特勒和戈贝尔都对百姓的无谓牺牲如此漠然。当一个人认定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都该为理想牺牲时,又怎么会对其他人的牺牲感到悲伤。

从理性上来说,大部分的人也能认同,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数也都是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然而,理性上站得住脚的,不等于感情上也站得住脚。虽然《帝国毁灭》是以相对公正的态度来还原希特勒这个人,然而当人们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希特勒时,很难避免不对他的行为产生理解之情、甚至是同情之情。于是这种以“公正”为名的还原行为,便以伤害受害者的感情为代价,结果是对希特勒公平,却对受害者不公平。试想,如果日本推出一部将裕仁天皇还原为人、以人性的角度来看待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中国人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总的说,《帝国毁灭》这部电影本身没错,但在历史的伤痕痊愈之前,推出的时机还是错了。就像影片最后引述琼格小姐老年时候的一段纪录片,里头讲到她在战后得知有六百万犹太人死于集中营,当时她虽然感到遗憾,但觉得这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毕竟事情发生时候她还很年轻,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直到她偶然经过一个纪念碑,看到一个和自己同年出生的犹太人,在自己22岁、开始为希特勒担任秘书时便遭到杀害,她才意识到,在犹太人所受到的伤害面前,自己没有权力以年轻、以无知为借口。同样的,当代的德国人也不该以还原希特勒的人性为理由,再次伤害犹太人的感情。

当一部呈现真实的电影因为某个群体的情绪而受到打压,身为观众的我们本该秉持理性拥护真实和艺术,为这昔日的高墙、今日的鸡蛋而发声,但说到底,身为观众的我们也是人,在理性之外,还需要聆听情感的声音。

 短评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10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1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13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我到河北省来

1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2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2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29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34分钟前
  • |
  • 力荐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36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38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40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45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47分钟前
  • moer
  • 还行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48分钟前
  • 六壁坂
  • 力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49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挺客观,偏冗长

52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54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一部勇敢的片子。

58分钟前
  • TJ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