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半

奇幻片意大利/法国1963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克劳迪娅·卡汀娜,阿努克·艾梅,桑德拉·米洛,罗塞拉·法鲁克,芭芭拉·斯蒂尔,玛德琳·勒博,卡特丽娜·波拿托,埃达·盖尔,圭多·阿尔贝蒂,MarioConocchia,BrunoAgostini,CesarinoMiceliPicardi,JeanRougeul,马里奥·皮苏,米诺·多罗,NadiaSanders,GeorgiaSimmons,RossellaComo,马克贺伦,MarisaColomber,NeilRobinson,EugeneWalter,GildaDahlberg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播放地址

 剧照

八部半 剧照 NO.1八部半 剧照 NO.2八部半 剧照 NO.3八部半 剧照 NO.4八部半 剧照 NO.5八部半 剧照 NO.6八部半 剧照 NO.13八部半 剧照 NO.14八部半 剧照 NO.15八部半 剧照 NO.16八部半 剧照 NO.17八部半 剧照 NO.18八部半 剧照 NO.19八部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20:07

详细剧情

电影导演圭多(马塞洛·马斯楚安尼MarcelloMastroianni饰)在完成了一部影片之后感到筋疲力尽,他来到一处疗养地休息,同时开始构思下一部电影。他受到恶梦的困扰,精神不振,灵感也陷入停...

 长篇影评

 1 ) 向《八部半》的视听语言致敬

在通往电影圣堂的荆棘路上有着一道坎,它叫《八部半》。之所以称为“坎儿”,因为迈过它的确要下功夫。晦涩难懂,且不说把它看明白,光是认真的看一遍就不轻松,以至于不少人撑不到半小时便弃了。有朋友告诉我他看此片前的一些准备:1 选择一天精力最充沛的两小时,冲好咖啡,看前先喝上一杯;2 将手机调成静音置于视野之外,并关闭电脑里各种可能让人分心的聊天工具;3 定好闹钟,从影片放映开始算起,每隔半小时响一次。他的描述无非是想告诉我这是一部效果显著的催眠神片,清醒得把它看完不容易。既然看得这么累,那为何还不肯撒手呢?不服呗,文艺青年哪能那么容易就放弃,更别说大群跟着尾巴后面附和的伪文青了。在影史上,《八部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众多电影人奉为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有它的存在价值,别人能看出来,你却看不懂,这不好怨作品,只恨自己逼格不够高了。现阶段我把能看到的东西先写下,等若干年后格段上去了,再浪子回头,那就金不换了。 导演的三大件:视听语言、剧作和表演。其中,我最看重视听。《八部半》的视听是杰出的:运动摄影、场面调度和配乐都能称得上经典。 开篇第三场戏疗养院的外景,第一个镜头的起幅是两个女人(远景)向画左走,摄影机跟着她们移动(镜头运动的速度快于演员的)。当她们快要从画右出画时,画左的前景出现了一位拿扇子的女人。两个视点交替,景别的变化从远景变成近景(景别的大跳跃)。镜头继续左移,划过前景的女人,焦点迅速给到景深处朝画左走的黑衣女人,景别又一次形成了大的跳跃,从近景变回远景。接着画左出现喝水的老头近景(远景-近景),焦点给到他。他喝完水朝画左方向走去,镜头跟。老头走到妻子身前停住,镜头继续左移。后景立即出现了一位疾步行走的神父(近景-远景),他引领着镜头继续向左移动。紧接着画左前景出现了一位撑伞的女士,由她领着镜头,她起身并坐到两位妇人身边(远景-中近),镜头继续左移。这里有个表演上的小瑕疵,仔细观察三人中最后出画的那个女人,因为缺乏信念感,眼神和表情出卖了她内心的不自然。这个镜头的落幅停在指挥家的近景。总结:就这一个镜头包含了摄影机的横向运动、镜头内部的纵深变化(焦点的运动)、众多群演的运动,所有运动结合在一起让画面充满活力。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景别的变化:在一个镜头内部,画面的景别完成了多次大的跳跃:全景-近景-全景-近景。。。景别的改变丰富了画内的视觉元素也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很多电影都是通过蒙太奇来完成这一变化,特别是大的跳跃(例如从远景变到特写),而用一个镜头就将它们囊括其中,较比蒙太奇,它增强了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连贯性。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这一镜里每个演员的出场都引领着镜头的运动,特别是前后景的交替更像是一场接力赛,从前景的演员传递给后景的演员,再传回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创造了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蹈设计理念。再配合着音乐《女武神的骑行》,摄影机和演员如同舞者般翩翩起舞。这个运动镜头拍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反复排练演员、摄影机、焦点三者的移动速度,无论是谁稍有偏差,就得重头再来。像这种跟着镜头里的人物来移动摄影机是非常考验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欠点火候就会显得刻意。而这在运动长镜头里表现的更为明显。 说到长镜头,我倒有个疑问,这场戏费里尼为什么不尽可能拍成一个长镜头呢。影史上像这样通过一个长镜头来高度概括场景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赎罪》里敦刻尔克海滩的恢弘景观,《鲸鱼马戏团》里暴徒夜袭医院的残冷窒息,《我是古巴》里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好家伙》里七弯八拐的巷子等,不胜枚举。长镜头是最能体现剧组各部门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是导演施展才华的秀场(当年杜琪峰仅凭《大事件》开场的七分钟便拿下金马奖),为什么在这里费里尼不用呢?如果拍出来,那必定是影史长镜头的又一经典案例。 接着往下顺,当男主角Guido取完圣水走下阶梯(大全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下降,画右前景从下而上出现了影评人巨大的背影(近景)。又是一次在一个镜头内部完成景别的大跳跃,气势恢宏。切镜头,影评人开始批评Guido的电影,画面起幅是他的脸部特写,他边喷边向画右移动,镜头跟。观众听到了Guido的画外音但并不知道他在哪。等影评人再向前走了一段之后,我们看到Guido坐在画面右下角。注意了,这里导演特意给影评人在表演上设计了一个右手扶椅子的姿势,于是在整个构图里Guido处在他身体的包夹之中,表示影评人滔滔不绝的批评将Guido吞噬,含义一目了然。非常规构图表现出人物的内在关系。当影评人掏出笔记递给Guido,画面的起幅是影评人单人近景,镜头跟着他的动势摇至两人中景。随后Guido听烦了他的批评,嘴上说着谦让的话,其实心不在焉。镜头该如何传达这个情绪呢?Guido弯腰,镜头推上前至Guido单人中景,构图将影评人排除在外。紧接着Guido看到远处的朋友,他立刻坐直,但画面并没有回到Guido弯腰前他和影评人同时在画框里的那个构图,而是镜头一直保持着Guido单人中近景。直到Guido离去,影评人也未再在画面里出现过。镜头这样安排表示Guido对他的批评根本没放在心上,等镜头一转,Guido和他朋友同时出现在画内,他的心早已飞到朋友那去了。总结:高明的镜头运动不仅是跟着演员表演走,更要跟着人物内心走。其实这也符合之前提到的:摄影机的运动是要创造含义的。一连串极为讲究的运动镜头显示了费里尼细腻的心思。 跳一段,谈谈导演在视听语言上对镜子的运用。有场戏Guido和情人回到房间调情,画面起幅是情人后脑勺的单人近景。此刻她站在窗前,Guido的画外音引得她回头。一次简单的亮相过后,情人朝画右走,镜头跟拍,她走过一条弧线在面镜子前停下。镜子里映出情人的脸,并反射出画外空间里Guido蹲下。镜子通过拓展画外空间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同时它第一次交代了两人的位置关系。接着,Guido要情人补妆,情人转身又走了第二条弧线停在了第二面镜子前。在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Guido正躺在床上,镜子第二次交代了他的位置,是在情人的背后。Guido提出要给情人化妆,于是情人走出了第三条弧线,站在Guido身前,画面落幅是两人的近景。总结:这场戏从演员调度方面来看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两人的“靠近戏”,“靠近戏”的拍法很多,费里尼不愿把它拍简单了,通过两面镜子让女演员走了大半个圆再和男人相遇。如此“漫长”,用意何在?两面镜子是关键,拍室内戏时画面空间容易受限,有了镜子便能展现出画外的空间,丰富了构图。同时,这一镜Guido的三次出现(前两次是镜像,最后一次是真身)给他俩的相遇增添了趣味,也与两人的互相调情相得益彰。场面调度包含了摄影机的调度和演员的调度,费里尼的场面调度水平很高,以至于之后很多影片相继效仿了这个镜头的创意。这是个能让我看醉的镜头。 《八部半》里那些牛逼闪闪的运动镜头和场面调度时至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再翻出来研究依然具有价值,这也是它为什么被奉为影史经典的原因之一。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处:影片结尾,Guido参加新闻发布会,一大堆记者追着他提问,手持摄影,镜头模仿Guido的主观视角。画面起幅是一名女记者(近景)对着镜头(Guido)喋喋不休,镜头一甩一名男记者入画继续向Guido提问。与此同时从景深处跑来另一位女记者,她和男记者走了一次交叉错位之后,镜头跟着她向前运动。这三人都是眼睛看着镜头表演,毫无疑问镜头代表了Guido的主观视角。但随着女记者眼神看向画右,镜头顺时针转过九十度,画面景深处出现了Guido和同事们从画右入画,疾步前行。镜头立刻从主观变客观,之前还是主观视角的主角在极短的时间内竟出现在画面的后景,犹如变魔术般的场面调度运用到当代影视作品里都会让人眼前一亮,更别说是在半个世纪前了。 说完了“视”再来聊聊“听”。受影片拍摄时代的技术条件所限,声音用的是单声道(影片拍完的两年后杜比公司便推出了立体声,《八部半》没赶上有点遗憾),所以放到现在来听,声音略显呆板和单调。大家都有这样的观影经验:老电影的台词(人声)声音听起来很单薄,而现在电影里的台词声音都比原来的浑厚细腻。这一方面是由于同期录音技术的提升,话筒拾取人声的频段比原来更宽,尤其中低频还原更加真实;另一方面,声音后期技术也在提升,通过工作站就能方便调节声音的各个频段,达到录音师想要的声音效果。《八部半》的台词、声音动效、环境声这三大块儿同期素材用得很少,基本靠后期制作去弥补。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声音听上去不真实。影片大部分台词缺少了该空间下应有的延时和混响,环境声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基本被音乐“掩埋”(以后有时间可以单独拿出一部电影跟大家聊聊环境声在营造电影场景真实感中的重要性)。以当代电影声音的制作水准来衡量《八部半》,那它的声音远不如画面来得精彩。甚至在有些镜头里,台词和演员的嘴型都没有严丝合缝的对上,这简直是当代电影制作中不敢想象的技术灾难。

好在本片的音乐为“听”弥补了缺憾,同样是来自意大利的作曲家尼诺罗塔,写出了精彩的配乐。熟悉费里尼的影迷都了解他从小就对马戏团和小丑情有独钟,尼诺罗塔将这两种元素融入配乐,在表现梦幻的狂欢和荒诞的气氛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影片中不少配乐是由一条主旋律衍生出来的:有古典版、爵士版、民谣版、舞曲版等。影片尾声的狂欢段落《La Passerella d'Addio》是对全片主旋律的总结,轻柔悠扬的管乐引出五个小丑登场,随着他们绕场一周,音乐渐入佳境,配器加入了军鼓和定音鼓。当大幕徐徐拉开所有演员出场时,军镲、大鼓、圆号等“重型”乐器蜂拥而至,乐曲节奏逐渐加快,将整个狂欢气氛推向高潮。本片除了尼诺罗塔的精彩配乐之外,费里尼还选用了瓦格纳、罗西尼等人的经典作品,这其中也有不少趣事值得一提: 1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影片里竟两次使用足见费里尼对它的喜爱):看的电影多了自然就会发现这首曲子经常会被导演拿来用,最著名的当属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了。有趣的是他的《教父》配乐也是尼诺罗塔,不知道科波拉是不是受了费里尼的影响,至少他们都曾用过同一个作曲家。《女武神的骑行》源自西方的一个神话故事,大致内容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查。不过有一点,故事里的女神被火神围困并预言:第一个唤醒她的男人将娶她为妻。类似的情节在《大话西游》里也曾出现,紫霞被牛魔王围困并预言:第一个拔出我宝剑的男人就是我的如意郎君。试想《大话》那段如果配上《女武神》,星爷身披金甲圣衣,脚踩七彩祥云前来营救紫霞仙子,那就是另一番风味了。其实,东西方的神话故事大致都是这个样子。 2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这首曲子在影片开头疗养院那场戏Guido的出场时开始出现,等到Guido遇到好友马里奥以及他的女友时,曲子的第二主题响起。这段旋律优美惬意,再加上导演特意让这位姑娘卡着拍子抬起头,顿时美艳十足。三十四年后横空出世的《泰坦尼克号》里,温斯莱特的出场与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尼诺罗塔的《Gigolettes da "La Danza Delle ...》:来自影片中那段著名的舞蹈场景,Guido的好友马里奥和情人跳舞,音乐充满六十年代节奏摇滚和爵士Swing的韵律,可以看出费里尼对于爵士乐的喜爱。三十一年后另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低俗小说》里,文森特和蜜儿升级版的舞蹈向费里尼致敬,就连选择的音乐旋律都非常相似。昆汀致敬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后人致敬的对象,一年后,在《百变星君》里星爷就来了一次。 常听人说这世上唯一扛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同样,一部电影要称之为经典也要扛住时间的洗礼。影史百余年,时至今日,多少影片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传世佳作犹如大浪淘沙,且看且珍惜。喜欢《八部半》的人不会多,但喜欢的可不一定都是真心的。在各大电影论坛上看过不少关于它的影评,实用的不多,不闷不文青的跟风者倒是常见:复述剧情(这是我最不理解其存在意义的一类影评),粘贴费洛伊德的理论,侃侃而谈婚后夫妻关系维持的方法、牵强附会联想佛教文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大言不惭悟懂费里尼的意淫心态,生拉硬拽自己做的黄粱美梦,更有甚者从男主佩戴的镜框扯到美国加州牛肉面大王。其实这从另一面也验证了《八部半》的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让人郁闷的还是那些自称看懂此片的人,实际上他们也才看了一遍而已。记得小学作文课上,语文老师给那些毫无意义纯凑字数的文章起了个非常生活化的名称,叫“挤牙膏”。现在看来,真心祝福那些跟风者,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别让自己又退回到小学生的水平。如果实在拦你们不住,劳驾下次挤的时候多走点心。另外,此类人群还有个共同爱好,逢文章结尾必要直抒胸臆仰天长叹:我们离大师还有多远? 那么我来告诉答案:有多远,请滚多远。

 2 ) 电影史上最执着的梦游者

    费里尼被称作电影史上最执着的梦游者,其毕生二十四部作品只为了陈述他的一个个梦境。费里尼本人这样解释他偏爱的梦:"梦也是表达我们疾病的一个方式,虽然它跟疾病一样,都在寻找健康。一部电影对我来说,十分接近一个友善却并不令人期待的梦。朦朦胧胧同时又急着暴露身份,有人解释时它羞怯不已,保持神秘的时候则令人向往。"在他的影片中,现实、回忆和梦幻,都毫无凝滞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流动的、时空无滞的世界。

    《八部半》是最能代表费里尼电影风格的一部作品,也是他的电影天才的一次集中展示,到今天仍被看作一道高智商难题。影片描述了一个灵感枯竭的导演基多在筹拍他第九部电影时的经历,现实、幻想、梦臆和回忆交织穿插,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费里尼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费里尼在本片中确立了他鲜明的个人风格:淡化情节戏剧性、打乱叙事顺序和个人化的主观镜头。而象征、引喻、怪诞也都是费里尼在阐释现代人精神状态和社会现象时常用的手段。他对现实生活戏谑讽刺的态度和对女人脾性夸张而不失真实的描绘,也在影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电影在现实和眼花缭乱的幻想中轻快游走,肆无忌惮的勾勒出一个如烟似雾光怪陆离的梦境。整部影片就好象一个天才的信手涂鸦,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这样一部电影面前,任何试图去解剖分析的行为都显得那样软弱无力。费里尼作为一个顽固的不可知论者,他根本就没有想为观众理清头绪的念头。"我并不想将这个世界系统化",这是大师掷地有声的宣言。至于你能从影片中得到多少,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3 ) 1/2

9.2/10 真实和荒诞的结合体,我喜欢费里尼。

懒得找中文字幕,英文字母又和蚊子一样小小地蜷缩在画框底部,确实看得比较辛苦。

guido导演,snaporaz老伙伴,Gloria Morin老伙伴之情人(象征被世俗拉拽的脱俗),Luisa导演之妻,Claudia新演员

梦境或者说思绪的呈现极有意思,但我在吃苹果就没有截图。被各种名利、问题、意见簇拥的导演。每个人都想分一杯羹。是费里尼部分自我的写照吗?

桑拿房这部分的转场设计既表现逼迫感,也表现迷茫感、梦境感,可以作为练习模版。

时空是让人们感受到存在的场域,只有在诺大的空间(广场/大厅/桑拿房)、涌动的人潮中,我们才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女人的第六感真的准到离谱吗?

男人的终极幻想,看起来就极度幸福、享受。同时也折射出童年的力量,潜意识里渴望女子的拯救。

我觉得这个场景很美

最后的大和解盛宴很超现实。

意大利语确实蛮轰炸耳朵的。

总体而言,我理解得很不深刻,还会再来。

 4 ) 虚无与真实的角力

《8½》。
很少能见到思想片用喧闹衬托却不会影响思考的传达。
这是我对费里尼的看法起草雏形的电影。
这个雏形相当伟岸。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黑白电影,甚至要优于《第七封印》。
费里尼太擅长运用梦境和狂欢中的孤独。
不知拉康是否看过这个梦境追寻者的电影,是否会为他揭开自我的面纱。
一个不可知论者。一个虚无主义的拥趸。一个被个人化牵制的艺术领袖。一个意识流的电影诗人。
我热爱这样的大家:放弃情节论调,在思考的维度推进影像。

一部关乎虚无与真实,和真实象征的意义乃至自由的电影。
周遭的喧嚣。众人的乞求和逼迫。情妇和妻子的见面。没有剧本却建造起的舞台。甚至那个跳舞的工人。
这是现实,不是真实。这是被胡塞尔剥掉的那层表面。
Vito漠然以对,甚至玩弄让他沉默空虚的世界。
虚无的体悟,完全体现在Vito,这个灵感丧失的导演的身上。
他对一切的冷漠,他对自己眼前的空洞的探索,他对主教不断的询问和亲吻,都让人想到加缪笔下的莫尔索。
然而他不是莫尔索。因为费里尼不是加缪。
相较而言,费里尼更像一个右派化的萨特。他的消极和对虚无的态度,远不如加缪那样的战士。
幸而思想家不因态度和意识形态而论。这并不妨碍费里尼在我心中的伟大,即便我更倾向加缪的观点。
Vito更像《恶心》中的罗根丁,一个在荒谬世界中寻求自由的孤独者。
他的生命中仅有的启示被他牢牢抓住,完成了对荒谬的自由化。
这必然也是费里尼的自由。我们从电影的梦境-真实-幻觉的转化中可以看到一个沉思者对自我的公共剖析。

是的,梦境。Vito的幼年。他的父母。他对于众多情妇的操控和独裁。他在桌子下面对着太阳穴开的一枪。
他的故事如何才能够在梦境以外开展。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的梦境是唯一清楚真相,却欲言又止的结构。
费里尼用他的梦境一步步引导我们,和他自己,走向意义的中心。
正是一次由现实陪衬的,心理和梦境的历险,让一次沉思的路径如同地图一般被揭橥于上。
拉康的梦境解析比弗洛伊德残忍许多。费里尼或许正是如是解析Vito的梦境。我们从梦境再回归相对应的现实就可以发现,那是一个被架空的灵魂。
Vito自己也不清楚意义。自己的,和他人的。
这是一个创举。费里尼,拉康和萨特的混合体。

个人化的笔触。但绝不是德里达。费里尼没有给出任何更多立场的答案。
如此众多的角色,如此嘈杂的人群。费里尼关心的只有一个。Vito,或者说,他自己。
电影的客观价值在费里尼处完全被消解。却相当成功地将微观宏观化。
费里尼可以将他的模型——或者说他自己——贴在公布栏内,以惊醒昏睡的众人。
无法评价。个人化注定会忽略很多,但也同时放大了很多。至少,窥视到真理一斑,这就是窥视的价值。

手法上的运用同样相当精彩。
费里尼运用了众多歌舞剧和舞台感很强的情节,让空虚有更强烈的呐喊声。
梦境-现实的转换需要很多考量。但每一处意识的转换都相当自然纯熟,没有一丝失衡。

佳作中的佳作。虽然是黑白电影,仍然很推荐。只是,同样相当难找。

蟾宫

 5 ) 一部诙谐的写实电影

说《八部半》写实,可能很多人不同意,因为这部电影以它的“11个梦”著名。只看影评,原以为费里尼是个自言自语的梦呓者,看了电影才否定了这种想法,费里尼绝不是那种沉迷在自己想象中的艺术家,他不排斥观众,不拒绝被人理解的,他的叙事非常通顺,即使整部电影是现实与幻想的拉锯战,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也是合乎逻辑按生活常规进行的。比如Guido听教皇讲鸟的叫声,觉得很无聊,四处乱看,这时看到一个粗壮女人从山坡上下来,唤起了他的联想——小Guido是天主教学校的学生,他和一群同学偷跑到海边看高大的女人跳舞。宗教和大女人两个意象都是有根据而来,并非凭空想象。后来他幻想和姑娘们在大房子里一起生活,更是对应现实中和女人们的紧张关系,正是这些合理的幻想,让我们顺理成章的认同了Guido。 “诙谐”是另一个让人以为影片不写实的原因。大概很少有电影 能一下包含这么多“漫画”式的人物,每个角色都很有趣——胸大无脑的情妇、刻板的妻子、沉浸于忘年恋幻想自己恢复青春的朋友、满口“文化”“哲学”的编剧、貌似黑手党老大的制片人、假装疯魔的文艺女青年……不同国家的观众都能体会到这种幽默,甚至在生活里找到原型,这样Guido的处境才显得真实可信。 回到故事本身:才思濒临枯竭的导演Guido和他的制作班底来到一处疗养胜地策划下一部电影,同行的每个人似乎都在努力促成这部电影,但是没人真正了解Guido的意图,他们无形中构成的压力使Guido与原本构想的电影越来越远。 Guido想从梦中找寻灵感:他梦见自由地飞翔,却被人拉回到地上(拉回到现实生活)。他一次次梦到父母、妻子、友人,可他们都离他而去,留下他独自哭泣。 Guido想从童年找寻灵感:他想念幼年孩子们互相吓唬的咒语,他想念上学后与同学一起看住在海边的女巨人Saraghina跳桑巴舞,她巨大的身躯,她的粗旷,她旺盛的生命力就像活生生的“大地母亲”,可是小天主教徒Guido被迫与大自然的本性隔绝,学校只允许他欣赏修女的干尸(典故见Lourdes修女木乃伊)。Saraghina一段唯美抒情,有着童话故事的色彩。可是Guido的编剧却认为这段故事没有什么社会意义和深度。 Guido想从爱情中找寻灵感:他把多年前的情人Claudia视为缪斯女神,每每把她幻想成女主角,可是当Claudia真的来到Guido面前,他又觉得她只是个生活中的爱神,达不到影片的高度。Claudia都不能使他满意,就更别说助理们挑选的演员了(试镜这段太搞笑了,很尖刻) 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只能让Guido对现实更加失望,只能幻想自己被记者们逼到桌子下面自杀。Guido的痛苦在一切电影人、一切艺术家身上都那么普遍,这种现实对幻想的扼杀永远存在。Guido最终想通了,他的记忆虽然痛苦,他身边的人虽然庸俗、做作、不可理喻,但这都是他思想的源泉,所以他谅解了生活,并在电影的结尾给出了一个现实与梦想融合的场景(所有演员拉起手跳圆圈舞)。 在我看来马戏团小丑和影片的结尾是最“超现实”的,因为马戏团小丑是始终游离在故事之外的旁观者,既不属于Guido的幻想,也不受Guido现实生活的限制,他是与导演Fellini同样高度的“世外智者”。故事的结尾之“超现实”,在于我们都知道现实永远不及幻想,Guido的电影可以不拍了,Fellini的《八部半》却要给出个结论,“无从解释的解释”多少会牵强。 Guido的扮演者Marcello Mastroianni英俊又带点孩子气,这张永远挂满疲倦、无奈、牵强的脸,让人实在不忍心责怪。整个电影都有点舞台风格,置身其间的摄影机就像迈着狐步的舞者,优雅的从一个舞伴转到另一个舞伴,模拟着导演注意力的角度。演员们的表演典型可爱,故事梳理得很细致,想象力开阔,两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确实是部有趣的电影。

 6 ) 手法细腻 含义丰富

  《八又二分之一》属于意识流派作品,导演费里尼通过讲述一个中年导演在生活与事业中遭遇的数个波折,将当时社会的一种令人窒息的,使人迷失自我的境地表现出来。这部电影由梦境、幻境、现实交错重叠构成,具有十分强的心里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观赏难度。
  电影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时空艺术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片多次运用了闪回,中断,复原,停顿等电影时间和特殊表达方式,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甚至难以理解的电影世界。片中梦境与现实的穿插大多数是直接进行,并无明显过度,使观众误以为幻境即为真实,而之后才得以猛然醒悟,那只是主人公甚多的幻想而已。如片中,有一段是在记者招待会上,面对众多媒体的刻薄问题人物显得手足无措,接着出现了他钻入桌子下面,并从右口袋中取出手枪自我了断,以求摆脱窘境的一系列画面,这一段幻想与现实的衔接十分紧密,使观众信以为真,达到了十分成功的“误导”作用。还有一段是基多与妻子露 伊莎在休息时巧遇可情人卡拉,敏感的妻子当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而基多戴上墨镜,产生了妻妾情同手足,其乐融融的遐想。这当然是极不合理的,但这不合常理的遐想却影片增色不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反讽作用。片中还有同时处以绞刑,与已故的父亲的对话,童年沐浴,童年时代的“胖女人”面向大海歌唱等多个虚幻的情节,无一不推动着这部电影的发展和情感的迁移,可见这些营造出来的意识的的错乱场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剧中的经典台词颇多,这些对这部难度较大的影片的理解有所帮助,并起到了凸出导演意图,表明导演态度的作用。比如大教主队“它可以腐化也可以圣洁千万人的心灵”这句话来诠释宗教。妻子队基多说:“只有你自己了解你自己。”来体现出基多的伪善。编剧说的“我们不可能在虚无中来来往往”……这些话语的出现实际上成为每一个情节的所想表述的感情的寄托点,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起到表白编导理念的作用。
  本片结构复杂,但终究是在为同一个主题服务,由什么讲这些零散的画面攒连起来的呢?片中的魔术师便是一个重要的“线”。这条“线”在影片中虽然只出现了两次,但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串联作用。精通“读心术”的魔术师第一次出现将情妇卡拉的心理表现出来,也表现了基多的态度。此处既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又增添了感情色彩。魔术师的第二次出现是在片尾处,此时基多已经决心放弃拍摄影片,他再次解读基多的思想,并将他决心悔改的心意传达给妻子露 伊莎,最后两人牵手加入狂欢的人群一起跳舞,暗示着两人的心结已经打开,获得了心灵的重生。“魔术师”是以一种旁观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剧中情景的,没有添加任何的感情因素,反作为一个点,一条线,将影片的结构清晰化。
  《八又二分之一》体现的东西太多,是具有巨大挖掘空间的影视佳作。由于每个人的观赏心理的不同,对这部影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但是,作者所表达出的几对矛盾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是中产阶级的人们对生活的疑惑和忧虑。片中以爱情为模板,映射出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现象。基多与露 伊莎的爱情名存实亡,因为基多的贪婪和虚伪,这正好映射出当时金钱下的感情的腐坏,而基多与卡拉之间的感情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无情揭露。感情的缺乏和安全感的匮乏使得人们走向歧途,而基多与克劳迪娅之间的感情,实则为基多单方面的精神寄托,克劳迪娅仅认为基多是一个自私的人罢了。这一切的矛盾都源自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互相猜疑,当然也源于人本身虚伪做作的行为。导演尖锐的指出了这个矛盾,希望社会能坦然面对这个问题,并给予期待,片尾的设计便体现了导演对社会寄托的期望。
  其二是人的渴望自由的天性与宗教道义的矛盾。主人公小时候因看“胖女人”跳桑巴而被处罚,宗教将“女人”与“神明”相隔离,相对峙,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态度,可见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人们难免是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的。而剧中有一个镜头是小基多此事被处罚,接着镜头转接到圣女雕像上,雕像也是女人的形象,既然宗教认为两者对立,又为何要有这尊雕像呢?这的确发人深思。女性是柔美的象征,是美好的体现,而宗教既然是倡导“美”,何以不让两者并存呢?
  其三,社会对人的一种压抑导致人性的扭曲。片中所体现的社会是充满了金钱利益的资本主义社会,女演员故作优雅来抬高身价,基多在遐想中制定妻妾共处的“规矩”,制片人满口的哲学道义只是为了凸显身份,这些剧情都体现了社会对人的一种过分压抑,人与人的关系是沉闷的,缺少真诚沟通的,这样的社会状况是可怕而可悲的。
  当然这部经典之作,还有许多闪光点等待有心人去探究吧。
  《八又二分之一》给人一种感觉,是一些无法用评议或文字表白的东西,或许,这正是它成为经典电影的原因,也是它难以被超越的原因,我们应该用更深远的眼光去探索,一定可以获得更多的感悟。
                                                                 

 7 ) 来自吴孟达先生的,关于《八又二分之―》片名、内容、若干镜头、若干场戏、若干个梦和意识流的解说、关于花絮、关于导演费里尼和他的电影……关于这部神作的一切!

关于《八又二分之―》dvd里的吴孟达评论字幕:

当评论字幕出现:“观众朋友好,我是吴孟达 谢谢你有耐心和我一起观看费里尼的这部经典作品《八又二分之―》。虽然我拍了很多搞笑片,但其实我内心很文艺。”……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呵呵。

《8 1/2八又二分之―:CC收藏版》dvd中,所有的中文字幕、评论字幕及访谈花絮等都得到了“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的大力支持,全部经过了他们的审核和校译,并特别感谢该协会为本片的制作提供了影片完整OST。同时,透过“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L9邀请到中国最有名气的“费里尼电影爱好者”---香港著名喜剧明星:吴孟达先生,他为这部标准收藏系列的顶级作品《八又二分之―》专门撰写了一条与影片全长的中文解说评论字幕,在这条解说评论字幕当中,吴孟达先生不仅表达了他数十年来对一代电影大师----费里尼的无限景仰而且阐述了费氏电影多年来在他的演艺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这条中文解说中,吴孟达先生坚持谦逊地称自己为“电影演员”,而拒绝被称做“电影明星”以表达他对一代电影宗师的崇敬与谦卑之情。再次特别鸣谢“费里尼中国之友协会”和吴孟达先生,给我们上了一堂电影艺术的教学课。

吴孟达先生今天永远离开了我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喜爱和尊重,我对本文做了调整,在此对吴孟达先生鞠躬,一路走好。

============================================================================= 关于《八又二分之―》片名和内容: 费里尼早期的创作一开始走的是关注物质贫困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道路。 但从1954年的《大路》开始, 费里尼接连拍摄了孤独三部曲(《大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 并与新现实主义分道扬镳。 他的作品开始关注人的心理贫困的问题。 1962年当他着手开拍本片时, 之前他拍摄了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讽刺资产阶级腐烂生活的《甜蜜的生活》 人人都期望费里尼的下部作品同样是部杰作。 但费里尼却陷入了创作危机。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拍什么。 虽然制片人已经准备好了资金,演员和工作人员也都到位,他依然没有头绪。 直到一天一个工作人员生曰,请费里尼参加生日宴。 工作人员说期待费里尼拍出好电影, 费里尼灵光一现, 决定以自己的创作危机为题。 拍一个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的导演。 之前他一共拍过6部长片(《白酋长》、《浪荡儿》、《大路》、《骗子》、《卡比利亚之夜》、《甜蜜的生活》), 1部与人合导的长片(处女作《卖艺春秋》), 以及两个集锦短片(《都市爱情》、《三艳嬉春》), 从序列上说(6+0.5+0.5+0.5), 本片是他的第“八又二分之一”部电影。 因此影片取名为《八又二分之一》。 =============================================================================== 关于导演费里尼和他的电影 费里尼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 您为什么拍电影 费里尼回答说 我之所以拍电影 是因为我不会干别的 任何事都以自然的方式成形 虽然我从未想过要当导演 但当我第一天开工 彷佛我就应该干这行一样 费里尼说永远都不要谈电影 因为就电影本质而言 一部电影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就象无法奢望把一幅画转化成乐谱一样 谈电影的时候会落入局限呆滞的假设中 把注意力集中在影象结构和被简化的特征上 电影就不再是电影了 费里尼说拍电影象是在逃亡 彷佛电影是一种传染病 他还必须耐着性子看着它,但要随时摆脱它 当影片拍完了交出去的时候 他却希望再生一次病 一部电影对费里尼来说是一场梦 朦胧中又急切地想暴露身份 当有人解释它的时候它就会羞怯不已 还是保持神秘比较让人向往 对于费里尼来说 每部电影都是一样的 他无法分辨这部和那部的不同 他始终在拍同与影象有关 而且只与影象有关 因为他觉得有说故事的欲望 而说故事是他唯一觉得有意思的游戏 这个游戏对他的幻想和个性是必要的 一片漆黑的摄影棚 所有的灯瞬间开启 彷佛梦境 吸引了费里尼的所有活力 电影提供了一个半小时的愉悦 提供了属于费里尼生命中的一个时节 一段旅程 带着梦幻色彩 费里尼自称拍电影 是说谎者的游戏 但他同时表示自己是诚实的 费里尼和其他电影大师一样 是他们作品中真正的明星 他们的创造力 他们的想象力 他们对电影技法的革新 以及他们对电影的热忱 都在不同的时候获得不同时代的人们的响应 这也正是这些电影大师的伟大之处 费里尼构思一部影片时 不论其来源是多么的含糊不清 它始终是以一个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这是他创作影片时最重要的阶段 当他感到电影剧本的文思已经枯歇时 他就打开他的办公室 放临时演员进来 让几百张脸孔在他面前经过 他把这说成是一种创造气氛的仪式 费里尼就是这样开始挑选演员的 这是他特殊的电影天才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他曾说过:脸就是我的文字 如果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语汇 可以单独根据他影片中跑龙套的演员的数量和特色来判断 那么费里尼的作品就可以比作是一部电影辞海 费里尼也许不是电影大师中最深刻的 但无疑是最迷人的 虽然他的影片有时未能击中要害 但是向来都能使人眼花缭乱 纯视觉的美让费里尼的电影散发光彩 有人比喻费里尼的电影是天马行空的画作 费里尼自己则说 他是云朵的织造者和吹散者 任何试图在他的电影中寻找某中特殊意义的举动 都将是徒劳的 他在给自己拍摄电影 只是为了让自己愉快 甚至在大师如罗西里尼评论《甜蜜的生活》时 费里尼也觉得罗西里尼看重看偏了影片的含义 他自认艺术家就是应该具有边缘性格的人 并置身于具体现实和抽象现实之间的人 当具体现实和抽象现实开始对话时 每个人都应该站在边缘 对费里尼而言 他不想说明任何事物 只想表现他们 费里尼本人不喜欢影评人 他觉得他们都在胡乱揣测他的电影 当时电影符号学还没有兴起 但随着本片的诞生 时隔一年后,法国人麦兹发表了著名的电影符号学论文 直接引用了不少费里尼电影的作例子 可能是费里尼本人始料未及的 麦兹对费里尼的评价很高 其他的影评人也多是如此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也是费里尼的粉丝 拍过许多电影暗中向他致敬 其他崇拜费里尼的导演还有 为这套dvd作序的泰瑞,吉连 及英国的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 和南斯拉夫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等等 费里尼除了本片之外 还获得过三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也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最多的导演。 =============================================================================== 关于导演费里尼生平 费里尼出生于1920年意大利的里米尼 据说他在童年时曾经跟一个马戏团离家出走 但费里尼自称是只出走了三天而已 所以费里尼一直对马戏团的气氛很迷恋 1937年后费里尼开始以画漫画为生 两年后他把母亲和妹妹接到罗马定居 他的漫画作品夸张搞笑 十分受读者的欢迎 当时意大利是二战的邪恶轴心国之一 但费里尼用各种借口逃避兵役 可以想象如果他当了兵 电影史上可能会少了一位大师 1942年,他与女演员朱莉叶•玛西塔相识 两人陷入热恋,很快成婚 他在电影公司找到工作 认识了日后成为电影史伟大导演的罗西里尼 1944年,意大利战败,美国人进驻罗马 费里尼和朋友开了一家画人像的画室 经常有大兵找他画像 费里尼在开画室时,罗西里尼来找他 希望他能跟他一起干电影,费里尼就去了 他当时的工作是电影编剧 罗西里尼拍出的传世杰作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就是费里尼参与编剧的 这部电影不仅让电影史上诞生了一个新名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同时 还让一位美国的女演员感动得痛哭流涕 通过这一部电影就爱上了从未谋面的罗西里尼 放弃了自己在好莱坞的黄金事业 到意大利找罗西里尼 她就是奥斯卡影后英格丽•褒曼 …… 费里尼在1944 -1947年间担任多部电影的编剧工作 1950年开始首次尝试电影导演工作 他的导演处女作是和别人合导的《卖艺春秋》 他独立执导作是1951年的讽刺喜剧 《白酋长》, 这部影片让他认识了作曲家尼洛•罗塔 从此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 两人合作的佳片不断,跟电影史上许多注明的导演、音乐家组合一样 提起费里尼,大家都会想起罗塔的音乐 而提到罗塔,大家就会想到费里尼的电影 1952 年费里尼执导了半自传式的电影《小牛》 讲述三个来到罗马找工作的年轻人在罗马的迷失和自我觉醒 这正是费里尼和好朋友们来罗马的真实写照 当年三个好朋友一起来罗马 最后都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 但只有费里尼坚持了下来 这部《小牛》给费里尼带来了第一个国际性的荣誉: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 费里尼的下一部电影《大路》是他与新现实主义分手之作 由费里尼的妻子玛西塔主演 此片是费里尼第一次把目光由社会的现实,转到了精神的现实中的转型作品。 《大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卖座 还有一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是费里尼首获奥斯卡奖。 此时,费里尼开始患上了忧郁症 他接受了心理治疗,并开始接触心理分析学说 这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5年,他拍摄了《骗子》,奥斯卡影帝布洛德里克丨克劳复主演 1957年,费里尼拍摄了同样由他妻子主演的《卡比里亚之夜》 讲述一个妓女的悲惨生活 同样获得了奥斯卡奖 为此,费里尼在美国停留了一个月 好莱坞希望他在那里拍片 给予最好的待遇 费里尼觉得美国实在很乏味 所以很快就回到了罗马开始创作他的新剧本,《甜蜜的生活》 这部电影描写了无所事事的小报记者 一心想往上爬 但最终迷失自己成为腐朽生活的牺牲品 影片中专门拍照的摄影师名叫帕帕拉索Paparazzo 这部电影一上映人们就以他的名字命名那些偷拍的记者 即现在流行的名词“狗仔队” 出处——来自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 影片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遭到了神职人员的否定 为此,费里尼求见教皇,为本片求情 影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它的成功让费里尼开始创立自己的电影公司 1970年费里尼和三位名导德•西卡和维斯康蒂等 合作拍摄了喜剧片《薄伽丘70》 费里尼执导其中一段《安东尼博士的诱惑》 讲述一个老教授无法忍受一个美女牛奶广告 晚上偷偷毁坏广告 结果广告上的女郎走下广告追打老教授 1962年,费里尼的创作危机,导致他拍出了《八又二分之一》 这部电影让他三夺奥斯卡 1964年,他开始拍摄《鬼迷朱莉叶》 这部电影由他妻子主演 讲述一个中年妇女经历心魔的故事 有评论称它为女性版的《八又二分之一》 这也是费里尼的第一部彩色长片 影片色彩绚烂迷人 显示出费里尼对色彩的控制能力 这部电影让费里尼对通灵产生了强烈兴趣 费里尼随后开始筹备影片《朱塞佩“马斯托纳之旅》 费里尼是为纪念好友之死而作 因为制片和演员都与他作对 这部电影没有拍成 费里尼也为奇怪的梦境困扰 1968年,费里尼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小时的纪録片 《费里尼:导演笔记本》描述他筹备《朱塞佩“马斯托纳之旅》遇到的困难 和他为筹备新片《爱情神话》在四处看外景找临时演员的情景 1969年,费里尼拍摄《爱情神话》 影片根据公元一世纪的小说改编 讲述那个时代两个朋友的旅程 费里尼自述此片是拍给现在的意大利年轻人看的 那个时代的颓废气氛和60年代的颓废气氛倒是很有吻合的地方 1971年费里尼拍摄了电视电影《小丑》 筹备他的新片《罗马》 《罗马》是部散漫的电影 由费里尼亲自扮演的导演寻找古罗马的痕迹以及罗马的现状 当然还有导演对当年自己来罗马时的回忆 完完全全是一出精彩的浮世绘 1973年,费里尼拍摄《阿玛珂德》 阿玛珂德是里米尼方言 影片通过里米尼小镇故事的回忆 一幕幕的青春故事上演 充满了怀旧情调 这部电影让费里尼第四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1975年,费里尼拍摄《卡萨诺瓦》 讲述这个风流浪子的故事 其实也是从另一个角度 对那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女性解放思潮一次有趣的反省 1978年,费里尼拍摄了《乐队彩排》 这部电影引起了巨大争议 很多人认为它影射了意大利的政治 1979年,费里尼的合作伙伴尼洛•罗塔在罗马病逝 1980年,费里尼拍摄了《女人城》 是费里尼巧妙对女权主义的―次讽刺 1981年,费里尼拍摄了《扬帆》 此时的费里尼拍摄影片已不在乎是否用实景了 影片中的大海完全用人造丝巾代替 戏剧效果浓郁 在这部电影中费里尼讽刺了媒体 1985年,费里尼找回了老搭档马斯特罗杨尼 请自己的妻子出山 三人合作了《舞国》 这部影片讽刺的电视台和广告 影片拍完后首映式放在了总统府 费里尼已成意大利国宝 1990年,费里尼拍摄了《月亮之声》 由喜剧明星罗贝托•贝尼尼主演 依然是现实和梦幻结合的产物 1993年,费里尼的身体已很虚弱 但他还是和妻子一起出席了奥斯卡颁奖典 他接受了奥斯卡的第五次褒奖 终身成就奖 当时他在现场让妻子停止哭泣的镜头,让全世界为之感动 费里尼在同年八月因脑溢血住院陷入昏迷状态 1993年10月31日,费里尼逝世 第二年的春天妻子玛西塔也因肺癌去世 =============================================================================== 关于片中的第一美女 1、 首次出场 主演过《浩气盖山河》和《西部往事》 的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 在本片中扮演自己:一个女演员 同时,她的美丽形象 也让她成为古依多心目中的 完美女人的化身 她第一次出现是在男主角古依多找护士拿水喝的时候 如天使下凡 递给男主角一杯水 想通过矿泉水治愈自己病的古依多 彷佛找到生活希望 期望这个女神带他走出现实困惑 当然这是他的幻想 镜头马上切回了年老的护士的声音 把他从幻想中拉回到现实里 2、 现实中的克劳迪娅 在影院选演员的那一幕,即古伊多妻子离开以后 影片开头的古依多梦境中的两个人出现了 他们是克劳迪娅的经纪人和公关 在开头梦境段中是马上骑士和牵绳人 在门口真正的克劳迪娅即将出现了 在古依多的脑海中想过千万次的女神 终于出现了 与古依多幻想的相反 克劳迪娅穿的是黑衣 克劳迪娅缺乏他幻想中的气质 笑容中缺乏灵气 她看上去跟别的女子没有什么不同 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这本应该本片浪漫的高潮 古依多见到他梦中女郎 但现实却让人失望 古依多很不开心 但他还是上车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注意看这里的光影效果 古依多处在黑暗中 克劳迪娅在明处 而两人说话的镜头里却是分开拍摄 跟刚才的古依多和妻子在睡房的戏一样 给人造成另外一种视觉错觉 两人不在同一个空间里 但事实上他们在同一辆车上 古依多对女演员克劳迪娅说的话感到厌倦 他发现她跟别的女演员一样庸俗 他彻底地失望了 不知是现实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还是他对现实的要求太高了 完美的女神形象再次出现 她带来了一盏灯 在空旷的背景中显得十分虚假 注意克劳迪娅的笑容 和现实中克劳迪娅完全不同 镜头—转 消失在空荡荡的背景中 克劳迪娅询问着古依多 古依多已然下车 证明了他放弃了对克劳迪娅的想象 Ps:劳迪娅•卡汀娜 Claudia Cardinale近乎完美的诠释了她在古伊多梦中和现实的差距,那种脸上细微的神态差异,表情,笑容,甚至是皱纹,从圣洁的女神到俗世中的女演员,太精彩了!五体投地的膜拜! =============================================================================== 关于《八又二分之一》的若干镜头、若干场戏、若干个梦和意识流的解说 在50年代,随着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作品 《野草莓》以及法国导演阿雷乃的 《广岛之恋》等问世 无技巧式闪回为电影赋予了崭新的视听语言 在电影中梦和现实之间的过渡到了 可以直接交替出现的地步 观众甚至分不清楚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 按照费里尼的说法:梦是唯一的现实 没有逻辑的梦 常常能反映现实中人的焦虑 《八又二分之一》的诞生 标志着电影史首次出现了一部 关于一个人全部心理状态的电影 此前伯格曼的《野草莓》 仅限于表现一个人的梦境 而在这部电影中,人意识上的流动 思维在过去、记忆和想象中自由跳跃的方式 是史无前例的 好莱坞直接二十多年后,才学会在电影中 使用这种复杂的时空转换 到了现在,观众对这种转换习以为常了 本片一共出现了十一次闪回和幻想的梦 其实只有三个是直接跟主角古依多的潜意识有关的 其他八个都是带有点情色的幻想 但与主人公间接有关 法国电影学者麦兹曾评论说 这是部套层结构的电影 即主人公的创作困惑和感情困惑交替出现 与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费里尼本人有密切的关系 而它也不是像《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简单的戏中戏的结构 它有点象是一个螺旋之间相互围绕 怎么也分不清楚彼此 造成一种艺术上的呼应和对照 产生出类似交响乐的效果 《八又二分之一》包含了四十多个不同的场景 主要角色多达53人 影片中的几乎每个元素都在抵触好莱坞式的叙事手法 费里尼艺高人胆大 将一大串松散无关的场景组合成流畅的叙事 彻底打破观众对时空的概念 由于几乎没有大远景 因此观众对于传统叙事电影中的景别概念被消除 加深了观众的不安 而这种不安 也正与影片的感觉相契合 1、 这部电影是由梦和现实交织组成 开篇的这个超现实场景就是梦境 和费里尼的其他杰作一样 表现出让人惊叹的电影技巧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把一个成年人精神上的困惑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梦境的方式开篇 街道背景布置也许很象他早期的现实主义影片 但很快《八又二分之一》打破了现实主义传统 让观众关注摄影机本身,好似受困于堵车 又急又想知道堵车原因 首次暗示摄影机本身也是本片主角之一 古依多首次出现是他的后脑勺 镜头很快从他的脸上移开 没有汽车声等一切声效表明这是在梦镜 莫名其意的画面以擦车窗动作开始 其实什么东西也没擦 接着是男主角导演古依多的车出现了雾 增强超现实和焦虑的气氛 巴士上只有手臂而无面容的乘客 再次暗示我们处于非现实之中 这是由费里尼,分镜头画师皮埃罗,格拉迪摄影师吉瓦尼•迪•凡纳佐共同构思的 车流中的主角除了古依多外 只有卡拉,她是他的情妇 她正被一位陌生人挑逗得很开心 这一模糊朦胧中的紧张感 是本片的主要特点之一 无法明白是什么含义 显然古依多正在做再生之梦 他从车内出来暗指出生过程 本段从痛苦发展到自由解放 可以被看作是死后复活过程 和他的上部影片《甜蜜的生活》开篇里 他拍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飞过罗马一样 这次费里尼让古依多飞向了天空 仔细看下这两位 马上骑士是克劳迪娅的经纪人 克劳迪娅是古依多新片中的名星 另一位男人是新闻记者 拍片计划如地球引力一样吸着古依多 把他拉他落回现实中后 《八又二分之一》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看这个男主角从空中跌落的镜头 直接过渡到了梦醒的现实中 随后镜头的移动 交待剧中人的空间位置 这里出现了三个人物,景别也不同 但却很自然地交待出来了 彷佛人物是自己凑到镜头里来的 但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这样的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 2、 漂亮的横移镜头 伴随着瓦格纳的音乐 前景是老人喝水 看后面远景的虚焦处还有修女 神职人员走过 带出了后面纵深这群修女 镜头又回到了近景 再慢慢移动到指挥的手 出现了指挥的近景 镜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切换 有人称这是个“摄影机的舞蹈动作” 因为这些移动都象芭蕾舞一样精心设计 这几个镜头虽然很短 但经过精心安排 有些人甚至以为是一镜拍成的 Ps:原来镜头是这么讲究的一件事,心驰神往,目眩神迷! 3、 古依多在火车站接站是一个精彩段落 第一个场景,画面几乎看不出具体场景 然后借古依多站起来的动作 镜头开始向右侧横移 场景开始变化 到了这一景,火车进站,跟刚才的景完全不同 这个火车进展的场面十分漂亮 镜头转至了古依多的特写 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他脸上 引起一定的悬念 注意下车的这三个人 一个是教士,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孩子 隐喻了道德和家庭的突然介入 让古依多有些心慌意乱 他马上说她没来,而且有些心安理得 注意他戴上了眼镜,恢复自己原来的样子 此时火车开走,镜头的左右分别出现了 象征道德和家庭的三人和情妇卡拉 古依多的回头其实是犯罪感的下意识表现 代表道德和家庭的三人全部走出画面 镜头马上换到了两人的近景 暗示他们的关系的亲密 那些道德问题都已经被离镜头 如此近的感觉忘掉了 费里尼常使用很简单的镜头和场面调度 但可以表达多层含义 这也正符合了摄影机运动产生含义之说 4、 古依多和情妇在一起 他在这里哼拍子 其实在暗示他对卡拉的这种谈话心不在焉 他对她只有性的要求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这段做爱戏很有意思 古依多让卡拉扮演一个妓女 这里出现了镜子 镜子的比喻在影片比比皆是 它暗示古依多到了人戏不分的境地 他给卡拉化妆完全象是在拍戏 但其实他们是在生活中,在做爱 但古依多对此很兴奋 他鼓励卡拉这么做 在生活中依然充当导演 镜子暗示了人物迷失在自己的想象中艺术中无法自拔 而卡拉对此没有意识 以为是个游戏 如果她对这种做爱方法觉得不舒服 古依多可能早就抛弃她了 这里即将出现个幻想的梦 古依多做爱后她的母亲出现在房间里 好像在擦什么 镜头转到墓地 原来是在擦父亲的墓 这个擦的动作暗示了古依多在性方面的犯罪感 古依多发现了死去的父亲追随着他到了父亲的坟上 制片人出现了 古依多最担心的事来了 所有他的恶梦最终都要跟创作有关 在这里他的父亲对话 他穿上了童年的校服 可以跟后面的梦相连 这是现代性的表达 因为人的思维是流动的 所以有些电影需要看上几次 才能完整体会其中的妙处 穿童年装的古依多和母亲拥抱 而母亲变成妻子 这个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母子、夫妻间的关系混乱 梦境反映现实 古依多这里的舞步 也会出现在对应的 影片的后半部情节中 5、 这个段落值得介绍 整个段落一气呵成 从他走出电梯开始 助理导演从画面左侧进入 镜头跟着他们 稍做移动 古依多想逃走 摄影机跟着他 又一人从画面右侧进入 注意每次都是别人进入 古依多的空间 他的生活被这些人搞糟 看这个画面,他还是无法出画 现在古依多似乎是脱离了画框的限制 但其实还没有结束 他和女演员对话不久 在这里 画面远处的记者进入 注意他占据了古依多要逃离的画面左侧 他还是面对这些人 无法从画框中突 镜头在这个女人身上 第一次脱离了古依多 但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他随即又给包围 他忐忑不安 希望能尽快摆脱 镜头转移至女演员脸上 暗示这个段落可以暂停 马上又来一次包围 他漫不经心地挑选演员 其实什么也没有听 当然也无法决定 这和费里尼当时的情况十分相似 整个段落至此渲染了一种让人崩渍的情绪 古依多看到制片人下跪 这个玩笑有些过分 但其实是当时制片和导演之间的真实写照(现在也是?) 古依多象小丑一样展示这手表 这个远景中古依多仍然被困在画面中 Ps:如果没有吴孟达的解说字幕,我一个看热闹的外行是看不出这场戏的精彩的。此时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大愉悦,好比一个初学画画的人在梵蒂冈在米兰在卢浮宫在那些个大教堂和博物馆里看到了那些稀世之作后的震撼,诚惶诚恐,莫名不可言状。 6、 古依多在聚会的时候戴了个小丑鼻子 表示他对这种聚会的反感 他不喜欢这种夸夸其谈的聚会 生活中的费里尼就是这样的人 他对电影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 摩术师出现后和大家玩的这个游戏即将带出第二个梦境 在刚才的第一个幻想之梦里 古依多从情妇联想到了母亲 再从母亲联想到了妻子 这三者,构成了古依多生命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他在生活中寻找这个结果却陷入困惑中 这与他生活中的情况很相似 魔术师让古依多想一个词 他说出了阿萨尼西马萨这句话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梦境画面中会有明确的解答 魔术师进入他的心灵世界唤起一次记忆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 一个童年的记忆会长久地储藏在心里 场景变化了 转到了古依多的童年 温暖的童年 古依多在奶妈和袓母照顾下,感到无限安全 在大酒桶里洗澡 注意这个小女孩 在影片后段同样场景中她会以成年人方式出现 洗澡后用温暖的毛毯包裹 哄他上床睡觉 注意这里的黑白光影效果十分突出 小女孩爬了起来告诉古依多不要睡觉 小女孩的这个动作可以在后面再次看到 费里尼的这个经验类似某种儿童拼字游戏 阿萨尼西马萨是意大利语阿尼马的变形 意即心灵、精神、意识 这个梦如此甜蜜温暖 和影片中其他梦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影片中十分重要的梦 它带给古依多的童年经验影响了他的成人期 这个梦也同样是 费里尼对心理学家荣格的一篇论文《婚姻的心理关系》的一种呼应 论文以女性观点讨论男性心理 荣格指出大部分男性对女性的感情生活的讨论 都是一种心灵投射 这里的心灵在原文中就是阿尼马的意思 荣格指出最吸引男性的 是所谓的狮身人面形女性 既有蓄意勾引的媚术 又有飘忽不定的姿态 因此流露出让人意乱情迷 充满了无限可能 这种女性兼有成熟与年轻 母亲与女儿的双重特质 她与生具来的天真和狡猾 完全能让男性撤除警戒 因此这个梦暗示了在童年时代获得过温暖的古依多 在成年后依然在寻找安全感 费里尼电影最大的元素 在于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意识流中形成思想素材流向的根据 意志对思想的影响越小 自由联想的程度也就越大 比如当一个人集中精神上课时 不受意志控制的意识依然在流动 比如你在看这部电影时 你的思维随时在流动 看到了某个画面 你联想到它是黑白的 马上就可以想到黑白电视机 再从黑白电视机想到你小时候 看黑白电视机的情景 从看电视可能想到黑猫警长 然后从黑猫警长再想到彩色的动画片 从彩色动画片可能想到别的 这样自由思维连续流动 产生无穷无尽的思维源泉 八又二分之一正是这样一个结构 往往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画面一个人 或者别的 来引出记忆或幻想 而在童年时期产生的未能解决的心理冲突 影响着意识流中的思想的流向 费里尼在试图揭示 他的主人公古依多那些尚未解决的冲突 没有采用拍摄主人公思想中的连续不断的意识流 而是选择了其中的几个幻想 使我们能深入地看到古依多内心状态的联想 有评论认为这部影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叙述 这部悬而未决的影片遭受挫折的故事线索 另一条是由闪回和幻想构成的 旨在探索幼年动机或成年逃避现实的线索 两者平行出现构成了整部影片 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 不单单是一部意识流电影 它还关系到精神分析领域 从这个角度上说这部电影开启了现代电影之门 用美国电影学者所罗门的话来说 费里尼在创造一种新的电影形式 这种形式让本片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即使放在今天看来这部电影也一点不过时 7、 看镜子再一次出现在画面中 狭窄的长廊给人压抑的感觉 而长廊尽头的镜子加深了这种感觉 并再一次把古依多投射到镜子里 而在镜子里的可能就是费里尼本人 精疲力尽地和古依多相互映射 在影片后面还有这样的场面 克劳迪娅又出现了 她代表了导演心目中的美 高于一切 并能给予古依多安慰和温暖 她有卡拉的丰满身材 也有奶妈的温柔体贴 还有妻子的娴淑 她综合的古依多对女性的所有想象 现在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 克劳迪娅开始担任另外一个角色 她换上了睡衣 坐在书桌旁 翻阅电影剧本 然后取笑这个剧本 古依多象孩子一样深陷在床上 陷入了困境 克劳迪娅再度出现 她安慰着古依多 她的亲吻具有无穷的力量 也许是爱情之吻 也许是灵感之吻 门钤惊醒了古依多的幻想 注意他起来的姿势 是他陷入的那个原来的姿势 摄影机没有拍他的脸 用脚表示不赞同 表示他还未恢复到成人心态 8、 和主教见面的段落是另外一个心理透视 童年时代的记忆再度被开启 而这开启的方式十分巧妙 通过古依多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 看到了一个妇女走下山坡 而在她走下山坡时因为怕裙子脏 而拉高了裙子露出了一截大腿 这个简单的动作引发了古依多的联想 打断了他和主教的见面 在这里 天主教的严格教规和粗俗的村妇之间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开始暗示观众 天主教规和女色对古依多的童年 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也造成了他成人期 对待女性的态度 闪回自然地过渡到了童年 占据画面絶对重要位置的老师 暗示了学校的严酷 在这个画面中古依多彷佛从雕塑中逃出 他的服装,刚才在墓地梦中出现过 大海是费里尼电影的重要元素 代表了自由和纯洁 现在将出现古依多通过 农妇的大腿想到的童年时代 见过的海边妓女莎拉吉娜 古依多送钱给她 她就给他们跳上一段艳舞 其实这个角色很可怜 但在这里却是性的象征 莎拉吉娜代表了费里尼对女性身体的迷恋 费里尼喜欢体态丰腴的女子 在许多作品中有流露 莎拉吉娜一点也不漂亮 甚至有些恶心和可笑 但对于童年的古依多来说 也许她是他心目中最美的女人 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童年经验 对于第一个性启蒙者有着特殊的感情 即使她是丑陋的不完美的 在这里,则是违背天主教义的 所以在这个段落里 观众可能不会觉得舞蹈很可笑 反而会产生自己的童年回忆 一些失落的往事 教士追古依多一段故意加快了影片速度 象是默片的追逐戏 产生喜剧效果 这个镜头也是横移 但开了个视觉玩笑 也有很强烈的讽刺效果 审判的仪式有点恐怖 因为这些教士其实是由几个中年妇女扮演的 这里古依多和母亲见面 母亲做作的表演增加了这里的喜剧气氛 也暗示了其实她内心没有觉得这是一种罪过 看她抹眼泪的样子十分搞笑 带高帽子的样子后来同样出现在了《罗马》一片中 费里尼对宗教的态度比一般的意大利人来得豁达 天主教常和他过不去 这个惩罚的场面费里尼强烈地讽刺了天主教 年轻的教士像个法西斯式的虐待狂 罪恶感在古依多心中成形 造成了他的心理阴影 忏悔室彷佛地狱制造出恐怖气氛 古依多离开忏悔室时 他来到圣母像前 注意看她的脸与他通过酒廊时看到的时髦女人的脸一样 这个场面揭示了古依多对女性的两种态度 一类视为圣女,一类视为妓女 对他敬爱的女人,比如妻子,性会变得肮脏 对放荡的女人,象卡拉,他可以随意堕落 由于古依多无法视女性为完整的个体 即既是自由的主体 又是男性欲望投射的客体 因此,古依多才在满怀罪恶感中 寻找完美的圣女他心中的偶像 但事实上这个偶像并不存在 在现在我们回看刚才为什么费里尼要把莎拉吉娜的片段 直接接在与主教会面之后 其实是因为主教象征了制造古依多性欲原罪的天主教机制 费里尼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表现出 一个矛盾、交织在不同现实下的人 影片要描述这个人的一切可能性 象一栋大楼 观众走进去能见到楼梯走廊以及家具和别的 甚至最隐秘的角落 他要描写出由无数折磨人的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 日常生活就是交织着记忆、情感、幻想、过去和现在重叠的迷宫 在迷宫中乡愁和预感混合 有时人们会迷失自己 不清楚自己是谁 他的过去是怎样的 他又要往何处去 人生至此象是一段没有感情悠长但却不入眠的酣睡 费里尼对于心理分析学说的认知, 来自于他的一个德国心理医师朋友伯尔尼汉 他把心理分析思想带给了费里尼 心理分析学说给费里尼一个启示 没有办法对任何事都有普遍的看法 无法把个人喜好和品味归类 分成自己是那个类型 了解了自我之后 费里尼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而他此后的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生的许多探险中最值得去经历的 是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 但却会激起一些英雄色彩 9、 这里古依多将和妻子偶遇 我们可以再次欣赏到摄影机的流畅运动 这同样是一个横移镜头 镜头隐藏在人群中 和主角走在人群里的视点相一致 古依多的妻子露易莎出现了 注意她的打扮 镜头跟至此,反打至古依多的脸 证明刚才这个镜头来自古依多的主观视点 扮演露易莎的是法国女星阿努克•艾美 她曾主演过许多名片:《甜蜜的生活》、《男欢女爱》 她在本片中的演出十分精彩 她的打扮呈中性,戴着眼镜显得老气 眼镜在后面的情节中有很强烈的暗示作用 现在她摘下了眼镜 你发现她其实很漂亮 这个露易莎的女友在影片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她似乎一直在对古依多的个人困惑提出质疑 10、 这里是影片的重要场景飞船发射场 在剧情中古依多拍摄的是部科幻片 所以制片人搭建了巨大的场景 在这部电影放映后 有评论认为这个巨大的发射场象征 讽刺了拍不成的电影和徒劳的努力 11、 这场戏导致了重大冲突 因为古依多对妻子的冷感 露易莎虽然换了睡衣但眼镜还是戴着 注意看古依多睡觉的近景 又一次出现镜子 以上的这些视点其实都是来自假睡的古依多 现在的反打镜头说明的这一点 注意露易莎睡觉的镜头 推得很近 造成了一种错觉 露易莎睡在和古依多同一张床上 现在是古依多的反应镜头 同样是近景 再接露易莎的近景 强化这种假象 费里尼接到两人争吵的远景 才揭示出古依多和露易莎是分开睡的 12、 现在的这一段是本片最激动人心的段落 看这些椅子,《黑超特警组》的美工从这里得到了创意 情妇卡拉出现了 古依多这个喜剧式的动作 暗示了整个段落的表演 都将是喜剧式的 古依多此时的情绪已经到了崩渍的边缘 他无法在面对自己的生活本身 他戴上墨镜拒絶面对生活 镜头一转,生活变成了幻想 幻想总是美好的 妻子夸耀着情妇 和谐地互不干涉 古依多成为了幻想中的胜利者 翩翩起舞的音乐 带出了幻想中妻妾成群的片段 场景回到了童年幻想中的农舍,注意他的妻子露易莎 拿着洗澡水出现 古依多彷佛农舍主人回家 露易莎回头望着观众 提醒我们是在观看电影 导演成了电影的主角 朋友的女友巴巴拉•斯蒂尔、倩妇卡拉 以及其他古依多生命中出现过的女性,都聚齐了 不知道自己角色法国女演员、大堂里的时髦女人 都一一出现 这个场面可能是所有男性一生中 至少幻想过一次的场景 时髦女人是费里尼童年的偶像 在这里出现安慰古依多 其实是在安慰费里尼自己 注意楼上的露易莎女友 她仍然在嘲笑古依多 妻子和情妇和睦相处 均匀地占据了银幕两侧 这个女孩子就是童年梦中坐着吃葡萄的小女孩 成年的古依多在浴盆里做出了她曾做的"阿尼马"动作 注意古依多此刻虽然在洗澡 但仍戴着帽子 帽子象征了他导演的身份 奶妈又出现了 再度带来温暖的记忆 注意妻子在这里扮演的一直是主妇的形象 也很象母亲的形象 童年时代的性启蒙者莎拉吉娜也出现了 她出现在卡拉的前面 暗示了卡拉不过是她在他成年后的一个替代品 古依多对舞女的冷淡 也是费里尼自我的写照 许多人评论说费里尼喜新厌旧 莎拉吉娜突然出现 她是首位反抗的女人 反抗古依多的光说不练 这很象陷入创作危机的古依多的恶梦 瓦格纳的音乐再度响起 女人们开始暴动 古依多如驯兽师般的追打女人 他和莎拉吉娜展开搏斗 这段有些施虐式的场面象是古依多要征服那些困扰他的问题 在这里,所有的问题都简化成了男性对女性 最简单最原始的征服 他的鞭子代表了秩序 妻子在一旁给他说好话 带着赞许的目光 音乐和画面结合的如此好 堪称完美之作 掌声献给了古依多 秩序被恢复 古依多的男性尊严也随之被恢复 注意古依多又在照镜子 此时他脱下的帽子 因为他已经获得了秩序 不需要再确认导演身份了 妻妾成群的这个段落 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段落 它所激起的不是普通的观众期待中的性欲天堂 反而在这场戏里面性给减低到了最低限度 在这里女人们给他洗澡 然后用毯子包着他 迎合他每个童年的欲望 这些欲望和性无关 所以这个妻妾成群的场面 包含了男性心理的各个层面 十分精彩 13、 露易莎摘掉眼镜,这是很重要的暗示 眼镜是露易莎出现时的标志 现在出现在了电影中 她脱下了眼镜暗示她希望能从妻子的身份中逃离出来 古依多失去了妻子 他还是选择了电影 但他已心神不宁 他无法面对自己拍的这一切 但却走头无路 14、 在让演员试镜这场戏上 放映的片段和生活相互映照 银幕上放映时的开机声 是拍摄时提醒现场工作人员拍摄马上要开始的提醒声 费里尼把这个音效收在这段戏里 其实也在提醒观众 片中的演员在看银幕 我们在看片中的演员 15、 影片开始进入最引人争议的结尾部分了 古依多象是给绑架到了新闻发布会一样 急促的音乐声中媒体象逼供一样对导演提问 制片人希望导演能说话 但导演一点也说不出来 古依多产生了幻觉还是真的举枪自尽 一直是多年来评论界争议的话题 这涉及到了影片一个重要命题 导演拍这部电影的目的 究竟是对这种崩渍状态的描绘 还是要在混乱中找出新秩序 一种说法是这后面的段落是费里尼在帮助古依多思考 作为一个导演 需要怎样的态度 面对生活和艺术上的问题 因此才有后面的大团圆 持这一观点的 就有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他拍摄的《地下》在片尾有一段 所有人的大团圆庆典 创意直接来自本片的结尾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古依多的自杀是一种幻想 这一段是真实的 大家都离开了 电影也不拍了 这个场景正在被拆除 他被迫接受编剧的劝告 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魔术师出现了 这时古依多除了幻想就没有别的了 在幻想中克劳迪娅再现 童年的梦境再现 又一次地幻想取代了现实 所有人都换上了纯洁的白衣 象征着古依多找到了新秩序 克劳迪娅走向左面 而生命中真实的人们走向右面 结果他们没有碰面 这暗示了古依多开始在幻想中找到真正对他有意义的 那些生活在他周围的人 电影的灯光亮了起来 一切又彷佛在电影中 马戏团乐队开始进入 这是典型的费里尼式的幻想 乐队成员中年轻的吹笛者代表了年少的古依多 重新获得艺术的能力 古依多拿着导演的话筒 他戴上了帽子 帽子是导演的象征 他回来了 古依多让年少的古依多站在幕布 彷佛是电影开场一样 迎接着所有角色 从飞船发射塔上走来 教士,制片人,他的助手等所有人 古依多生命中的这些人 再次走到地面和古依多相处 古依多加入到了大家之中 从自我幻想的导演到走近生活 古依多走出了一大步 古依多的故事肯定带给了你很多的启示 这也是观看《八又二分之一》最大的乐趣所在 =============================================================================== 关于电影《八又二分之―》在美国上映后的媒体声音: 《纽约时报》:精彩影片!《八又二分之一》发人深省!费里尼的电影诗篇 《纽约先驱论坛报》:精彩影片!精彩表演!影史最出色演绎 《纽约日报》:最高水准!与《甜蜜的生活》一样的精彩! 《新闻周刊》:费里尼的杰作,无人匹及的高度 《周末评论》:至尊佳片…… 1964年第三十六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

 短评

费里尼代表作,奥斯卡最佳外语片.①展现导演创作与情感危机,将梦境,回忆,幻想与现实无缝交织,虽意识流,仍适用精神分析;②古典乐和Nino Rota配乐,喧嚣而梦幻;③芭蕾舞般精妙流畅的移动长镜;④开篇塞车,飞翔,拽入现实;⑤童年的妓女艳舞与惩罚;⑥妻妾成群,浴巾裹挟;⑦被[地下]借鉴的大团圆结尾。(9.5/10) | 20230218费里尼回顾展大光明4K大银幕重温,尽管确乎是意识流化作品,但其实并不需要你我去分辨本已契如梦境的电影中的幻真虚实(一如林奇和布努埃尔的不少作品),尽管部分段落颇让人不适,但不得不承认,在对创作焦虑、情感危机与内心矛盾的呈现上,费费已足够坦诚和浪漫。

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文本上是《朱丽叶与魔鬼》和《女人城》的先行版,暨,费里尼对女性、对自我、对普世婚姻道德观的一次影像反刍。形式上是以象征主义的场景设置、并以诗意的、戏剧的、角色的内心独白,搭建出影片的感知节奏,从而达到一种形而上写实主义的高度。一部完美的旋涡式的内心自我凝视电影。

11分钟前
  • 仁直
  • 力荐

我给费里尼跪了!!五星电影的标准被这片子推到新高。我其实看过布列松就不惦记特吕弗了;看了法斯宾德则意识到文德斯的局限;看完这部,果断抛弃安东尼奥尼!

13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好吧,我承认我是为了看《九》,才把这部如雷贯耳但注定看不懂的意识流神片翻出来膜拜一遍。看的过程实在很挣扎很痛苦。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真是没有安全感。直接导致我看片过程中坐着睡过去——喝咖啡——歪着睡过去——出去洗脸——趴着睡过去——开窗吹冷风……唉, 我承认我完全没有文青素质!

14分钟前
  • 弥呀
  • 还行

看不懂,惭愧

15分钟前
  • forever young
  • 还行

精妙绝伦的开场。大多数人做梦,只有他能把那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拍下来。发亮的黑白画面上总有一种地狱般的天堂的感觉。人生就是一场不眠不休的马戏,时间挥舞着鞭子抽打着你

19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费里尼我不费劲理解你了

24分钟前
  • 彌張
  • 还行

怎么没人告诉过我这个片子这么好玩,要不我早看了!!!!喜欢呀!!!嗯,我看过的老费的第一部片子,以后也会看下去的!(后来,我讲了老费的名导主题季~~我觉得我的诺言实现了~~2010.11.12凌晨加)补充,是这个片子让我真正爱上了黑白电影。我才明白黑白片也可以拍得这么有光影

27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迷影的极致是仇影 大师必须得有一颗大心脏 经得住创作对心力的透支 这是费里尼写给电影的一封血书 过往名誉的负担 制片方与剧作者的挟制 与演员的复杂私交 媒体的嘈扰 这一切让外表光鲜的大导演在创作上寸步难行 而长期的拍戏经历又让他在现实中彻底迷失自我 造梦师为梦境所困 甚至无法感知真实的爱情

29分钟前
  • 東方不親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那段舞,一段在别的影片中成为经典的舞蹈,那部电影叫《低俗小说》

3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难懂的电影通常分四种:本身装逼,被识破;本身装逼,观者以此装逼;本身不装逼,观者也以此装逼;本身不装逼,观者以为识破了它的假逼。我觉得本片属于第五种:本身不装逼,观者想装却装不起。

37分钟前
  • Ocap
  • 推荐

2010-3-4 19:25:35 8/8.2(27308)#168 主线其实挺清晰的,太多零碎就看个人悟性了,从茫然到找着北,直接感受就是一个由安眠药到兴奋剂的过程。

40分钟前
  • 德拉库拉拉
  • 力荐

#重看#@影城;将最隐秘的心声铺陈银幕,模糊现实梦境、画框内外的界限,剖析精神世界的焦虑和向往;永远沉醉的童年,永远的小丑和马戏团,永远的肥女和少年,感谢你代替我们在银幕上做了一个永不消失的、巨大的梦;光线的分割、场面的调度无与伦比;后半部越来越棒,结尾完美的闭合。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之一

4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算是第一部看完以后一点都没看明白的电影,不明也不觉厉(费里尼真是欺负脸盲,看豆瓣剧情解析说什么“梦境中xx的脸突然转变成xx的脸”,在我看来那分明就是一张脸啊!)

47分钟前
  • 黑特-007
  • 还行

表现自我的现代主义,突破线性叙事结构,戏中戏双重镜像结构复调合鸣,两条心理动作线;诗性现实主义,马戏团式人工布景,戏剧化表演,大量闪回幻想与梦呓,漫画构图

5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费里尼在谈到他的电影《八又二分之一》时说:我要描写的是由无数折磨人、不断改变的迷宫组成的人生。人就像涉足在记忆、梦境、感情的迷宫中,而日常生活也是一个不断纠缠着记忆、幻想、感情、过去与现在种种事件交叠的迷宫。

56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力荐

我再也不怕那些未知的真实了

6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少年时租借的英字意声VCD,完全是被影像折服的三个人渡过一个洗礼般的下午。他们看到大腿就嘻哈,我却整个人懵掉。 第二次是电影节,特地定了票子和Zoe同去国泰看大荧幕~ 好多大妈大叔....掌声雷动,气氛冻人,简直费里尼重生出席premier幻觉....

1小时前
  • mecca
  • 力荐

太过于意识流,很容易被理解成装逼。这部可以看作是费里尼的自传,加入了大量的自我情感,观影过程难免备感枯燥。 梦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得到强烈的体现,他对梦的表现可以与费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相媲美,把情节和人物分裂成梦、意识流的碎片。但事实上费里尼更倾向于接受较为宽容的荣格的某些观点,在结尾处主人公基多建构新秩序:残缺的欲望与纯洁的灵魂握手言和。重回世俗生活,认清残缺本质,在交流与宽恕中继续生活。电影开头基多面临诸多困惑,不知何去何从。在秩序和纯洁面前,他欣然接受了荣格的观点,认同人性和人格的残缺,承认阴影的合法性,并与孤独、虚无握手言和,以喧闹的庆典致意残缺的生活。这部看起来没有情节的电影,其实是通过视觉画面向我们展示人的普遍问题与费里尼的选择。

1小时前
  • 影人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