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马特·达蒙,克里斯托弗·瓦尔兹,周洪,克里斯汀·韦格,罗夫·拉斯加德

导演:亚历山大·佩恩

播放地址

 剧照

缩小人生 剧照 NO.1缩小人生 剧照 NO.2缩小人生 剧照 NO.3缩小人生 剧照 NO.4缩小人生 剧照 NO.5缩小人生 剧照 NO.6缩小人生 剧照 NO.13缩小人生 剧照 NO.14缩小人生 剧照 NO.15缩小人生 剧照 NO.16缩小人生 剧照 NO.17缩小人生 剧照 NO.18缩小人生 剧照 NO.19缩小人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5 00:06

详细剧情

一项伟大的新技术被科学家们发明了出来,通过这项技术,能够将人类缩小到仅5英尺那么高,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将因此消耗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保罗(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和奥黛丽(克里斯汀·韦格 Kristen Wiig 饰)是一对深陷贫困之中的夫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决定去接受缩小实验。哪知道就在实验即将进行的前一秒,奥黛丽竟然反悔了,只有保罗一人缩身成功。

 长篇影评

 1 ) 人生可以缩小,可善意却需放大

有种技术,可以把你缩小的12厘米大小,你愿意做吗?

我想大多数人首先的反应就是,“为什么要缩小”?

更直接点就是,“缩小了有什么好处”?

科学家会告诉你,减少污染垃圾,减少人类的消耗,给地球减负,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你说,“哦”。

地产商会告诉你,现在你买不起独栋别墅,但如果你选择了缩小手术,去到了订制的缩小城市,那你现在的财产将大幅升值,独栋别墅触手可及。

而且那里的物品也因为缩小,变得极为廉价,几克拉的钻石珠宝不过几十美元。

所以,缩小的不光是你的身体,连同整个世界,特别是物质上的东西都会跟着变化。

最近由马特达蒙主演的电影《缩小人生》(Downsizing)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脑洞打开的有趣故事。


缩小的设定足以引起大批影迷的关注,影片此前呼声颇高,不过上映之后却遭遇两极评价。

网上得分也令人大跌眼镜。


胖哥一窥究竟后,觉得《缩小人生》并没有差到离谱,完全可看,而且世界观相当值得玩味。

影迷们给出“半部好片”的评价,认为影片在缩小前和缩小时部分做的不错,可缩小后的故事开始滑坡,特别是对待亚裔和非洲裔人物角色的处理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种落差就是俗话说的“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式的失望感。


噱头十足,卡斯大牌,但似乎和影迷们的观影期待有所错位,这种错位和错判的源头还是在世界观上,或者说影片的意识形态和主题闭合没有得到影迷的认可。


《缩小人生》往小的看,讲的是美国白人的中年危机。

中下层白人男主角保罗,正处于中年危机的前,工作被人忽视,收入不高,婚后还住在小时候生活过的家里,而且没有子嗣。


他焦虑但无力去改变。

当他得知缩小手术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太有意思”了。

他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自认为缩小的世界会给他现在的生活带来变化。

多年后,缩小手术成熟,并且有了多个缩小社区。

在大力的宣传下,成批人选择了缩小手术,融合进缩小的城市。

瞬间解决债务难题,奢华的房间,完全不用工作就能衣食无忧,而且城市配套设施成熟,现实社会中大部分东西都可以缩小获得。


保罗坚定的开启了自己的缩小人生。

可手术之后,睁开眼睛得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妻子中途反悔,决定不做手术了。


一年后,两人离婚。

保罗这下才真的开启了全新的人生。


跌落到谷底的保罗没有看到这个缩小的城市所能带给他的改变,他只能靠工作打发时间,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麻木无力的失落感始终笼罩着他。

和中年离婚妇女共进晚餐,希望找到另一半,可貌合神离;

夜店撩妹狂欢发泄,第二天一大早醒来,空荡荡的房间令他依然只看见自己加速坠落的人生。


人缩小了,世界缩小了,一切都是空间上的改变,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种阶层差距并没有完全改变。

片中,缩小等同于逃避。

可保罗渐渐发现,这个缩小的世界原来和那个“正常”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阶层区隔依然存在。

越南女人陈玉兰的出现,给了保罗重击,但同时也给了他生机。


陈玉兰是缩小技术的牺牲品,在一些国家,缩小手术被用来排除异己。陈玉兰因为抗议大坝修建摧毁家园,参与游行活动而被捕。当局用缩小手术把这些抗议者“邮递”到了美国。

因为暴力运输其他人都惨死邮递盒里,陈玉兰活了下来,但失去了一条腿。

在缩小城市里,陈玉兰依然生活底层,她带保罗去到了那个城市高墙之外的一个无主之地。


来到城市的边缘,进入那个狭小黑暗的隧道,另一边完全是另外一个天地。


拥挤的楼道,低劣的设施,那里面全是被抛弃之人,


衰老的乞丐;

等死的老妇;


还有大批类似陈玉兰这样的底层人士,他们白天到城市里给富人们打扫卫生,收集客人不要的食物,餐厅留下的弃食。

原来人生可以缩小,但阶层却在扩大。

表面上环保又安逸的缩小城市的边缘依然有这些被遗忘和抛弃的人。

在看看城市中的那群富人,保罗楼上的邻居杜赞,夜夜笙歌,他选择缩小就是为了生意,把正常世界的物品,香烟名酒等等消耗品缩小贩卖到缩小世界,从中大捞一笔。

杜赞精明,游戏生活,投机份子,彻头彻尾的商人。


对于保罗和大部分人来说,缩小是逃避;

而对于杜赞来说,缩小是商机。


保罗发现,缩小之后,他的人生似乎没有多大改变,杜赞和陈玉兰再次让他看到了过去生活着的那个社会的浓重痕迹。

故事加速,保罗的人生再度面临转弯。

受到缩小手术发明人的邀请,保罗、陈玉兰、杜赞一行人来到位于北欧的第一个缩小城市。

这里没有高墙,没有石头森林,整个城市重回大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表面的安逸无法克制发明人内心的惶恐,对于世界最终会因为温室效应而沉入到不断上升的海水里的末日预言,科学家利用缩小技术,在短时间里建立了地下王国。

这个王国除了没有太阳,其他一应俱全。这个为了人类末日建立的诺亚方舟是延续人类文明的最后一城。


保罗再次被打动,他可以选择继续缩小他的人生和世界。

杜赞轻蔑的嘲笑,世界末日不知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根本活不到那时,及时行乐不是更好,事后的洪水滔天与我何关。

与保罗萌生爱意的陈玉兰直言认为这不过是再行逃避而已。

龟缩进那个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真的就会看到变化的人生吗?


人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社会,变的是空间,不变的是规则。

在影片临近主题闭合的高潮时,保罗终于做出了不在逃避的选择,回到那个缩小城市的无主之地,给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用善意点亮和填满自己未来的人生。

《缩小人生》故事的关键在于体现一大一下两个世界的,


变和不变,

视觉上的变一眼可辩,

但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变和不变却值得深思。

《缩小人生》中填入了环保主题,人类消耗地球,最终将自食其果;


还有两性关系,因为缩小而离婚,也因为缩小而获得真爱,白人男性和亚裔女性从身份到价值观上的冲突让影片值得玩味再三;

众多主题中,最突出的还是社会资源分配和占有不均的阶层问题。

如果穷人就应该被缩小,被抛弃,被隔离,那么打着环保拯救的缩小手术也就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

围笼城市里的人大多是亚裔、非洲裔,拉美裔,是绝对的底层移民人士。


类似杜赞这样的白人选择忽视他们,

而缩小术发明人进入地底生活其实也相当于默认了这种流放生活,弃之不顾。

最终只有白人保罗在陈玉兰的感染下,伸出了援助之手。


《缩小人生》的海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We are meant for something bigger”

“big”在这里有多重含义,保罗在结尾从舍弃小我,到拯救人类,到帮助身边的人的转变,是导演对于虚无的英雄主义的嘲讽,另外还顺便给了“伪善”一个白眼。

环保是影片的面子,社会是里子,核心是人生价值的选择。


人生可以不断缩小,可善意却需要不断放大。

 2 ) 这片5.5太不识货了

亚历山大佩恩的片,我必看,之前看到豆瓣这个打分,惊讶他怎么会拍出一个及格分都不到的片子?看完电影发现很多人根本就没懂他在说些什么。哪是在宣扬什么理念,明明是在解剖人物外带淡淡的讽刺喜剧效果-导演一直在做的东西。

电影的开头是一对面临身份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焦头烂额的paul,妻子都没顾上和正要手术的丈夫沟通一下,一直跑到机场了才想到打个电话,实实在在的讽刺了一番美国式的‘自我’。

到了电影的中期,主角慢慢脱离了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有点散,不如前半段那么紧凑流畅,带着他惯常那种比较小心翼翼的淡淡的讽刺,比如那些说是为了环境而变小的人在玉兰看来都是极其自私的。那位科学家,时刻关注人类命运,然而他实际上对于人态度上多少有些疏离,另外佩恩对于嬉皮士的那一套显然也有些不太感冒。而回到paul,虽然导演努力的喜剧,比如把他描绘成啥都要干失败的人,听说上坡要走十一个小时就开始重新思考。但前面玉兰把导演要贯彻的理念讲的太明确,以至于这些喜剧材料显得最多只剩插科打诨的分量了。

 3 ) 这么恶心的电影,也值得一个恶心的影评。

我花了相当于人民币72元的票价,看了半场垃圾。

马特达蒙是什么意思?他演绎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在电影结束前20分钟实在承受不了这部电影喷屎的程度走出电影院之前也没看出来,好像他的作用就是导演告诉你“哦我们有了一个新技术!哦现在进入了缩小世界!哦我们认识了一个疯狂邻居!哦我们认识了一个特别的越南人!哦我们突然去了挪威开始关心环保!”,至于我们的主角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怎样的梦想怎样的性格,导演似乎全然不在意,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哦,我们的主角是马特达蒙!”

听说现在在好莱坞政治正确不应该是不刻板化任何少数族裔吗?那为什么越南女恨不得把一切欧美人眼里亚洲人的刻板印象都挂在身上?从进门要脱鞋...到说话很无礼(主要是因为lost in translation的缘故)...到口音无比做作...就差把双眼一边用一截胶带纸粘到太阳穴来眯成一条缝了......虽然对我本人来说这些设定根本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我也不是那种成天把“白人种族歧视我”挂在嘴边的人,但是考虑到电影明明是在宣传很政治正确的各种思想,突然觉得导演好分裂。

关于缩小世界的设定更是让我觉得白花了钱,而这个设定是我买票的主要原因。后来我发现,原来预告片把电影最有趣的部分都剪了进去(所以说以后不看预告片了,都是骗人的),我显然是被坑了。除了进去手术要剃头拔牙去掉一切身体内外的非活性有机物无机物(这么说来戴心脏起搏器的,还有身上打了钢钉的人显然是去不了了)算是一个比较科学的细节设定,可是自从马特达蒙进入那个世界以后,除了那一朵大黄花,和他爱搞派对的邻居的一个大酒杯和粘在墙上的宝丽来照片(我赌5毛钱很多人估计连这张宝丽来照片都没看到),请问这个世界和外面的世界的真正区别是啥(从一个观影人的角度来问)?道具组是不是只有五毛钱的预算?

还有像Christen Wiig这么有才的女演员去打了场酱油就失踪了也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她消失了没多久我就忘了马特达蒙的角色是个结过婚的人......对了,在某些海报上她的名字竟然排到了比她戏多很多倍的越南女演员Hong Chau前面,从电影宣传的角度上来说也无可厚非,但是回到之前的政治正确议题,导演是不是很分裂呢?

明明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的世界拍成一部有趣的喜剧,明明可以把这个有趣的现象带来的各种尴尬最大地利用,却非要故作深沉宣扬什么我们要环保的政治正确思想,还非要假惺惺地强调一下贫富差距。于是真正好用的主题被浪费了,而作为观众的我还要被迫表扬导演的深沉......我不想被导演的狗屁逻辑裹挟,于是我人生第一次在一部电影没结束的时候走出了电影院。考虑到我连《二代妖精》这种洗钱垃圾电影都能看完全片(当然是在YouTube看盗版,给洗钱电影贡献票房这种事情我做不出),这也算是一次特别的体验了。

刚发现这部电影的越南女主角Hong Chau(强调主角二字,从电影设定的角度我觉得说她是主角无可厚非),竟然被提名了金球奖?!而且竟然在女配角,我是说女配角!!!的名单里?!我的天,现实果然是比电影还戏剧的世界!!!!!笑死我了,就为了这个我可以讽刺地加一星。

最后想多嘴两句洗钱电影的定义:洗钱电影就是众多打着电影旗号实则在虚报花销虚报票房在钱来钱往的过程中最后获得自我流量高潮的一种国产片。我是认真地觉得这些电影被拍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洗黑钱的,因为我完全看不出来拍片预算都花在了什么地方。相比起来,这部电影好像突然不差了,不过它的确给我带来了更加恶心的主观观影体验,这点没法抹灭。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野心撑不住才华的导演拍出来的片子是什么样的,那么我强烈推荐这部电影。

 4 ) 浪费了好料的一碗清汤寡味的杂烩

缩小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并不新颖,早有无数的作品使用或诠释过这个。但这个电影把缩小用科幻包装了一下,再赋予环境保护的意义,这一点挺有新意,也挺让人期待的。但观景下来却很让人失望。

电影想讲的东西似乎挺多,中年危机、反乌托邦、贫富差距、环境保护、生命意义,但都没有讲好。可能就是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所以交织在一起反而都淡了,结果就是哪样都是浅尝辄止,清汤寡味。

前面的铺垫也挺长的,从博士的实验到演讲,再到男主看到报道,以及和病痛的母亲交谈。这一段其实内容也挺充实的,特别是母亲抱怨科技如此进步却无法让她避免病痛也确实引人唏嘘。然后后面一转场就是男主的柴米油盐了,这么回头看来前面的铺垫有点过长且没有必要了。

相对最完整的一条线应该是男主的中年危机或是房子危机了。虽然有着一套房,我也不理解住在母亲遗留的房子里有什么问题,总之就是没钱换好房子,最后就兜兜转转去缩小了。这里的设定挺有意思的,缩小之后由于资源消耗小,所以财产就相当于变多。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只要缩小过去基本都是富翁。这里其实可以展开的点很多。

老婆跑了之后就是颓废加放纵,不过也就放纵了一场派对,就遇到了越南女。紧接着就是去挪威参观地下火种计划。除了越南女的桥段有点轻松的笑点外,整个节奏其实又快又挺乱。男主的选择也是莫名奇妙,想要去地下这个想法就很莫名奇妙,突然又不去了就更莫名奇妙了。他和越南女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人生理想的人被一个高执行力的人推着走而已。所以说从最后来看,某种角度上来说,男主还是得到了救赎。至少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跟着女主的指挥走呗。

OK,中年危机这条线勉强算是通了。那缩小的作用是什么呢?整个后半段的剧情,从老婆跑了开始,就和缩小没有任何关系了。颓废放纵遇到一个历经生死仍满怀希望热情的女子,想要拯救世界却发现拯救身边的点点滴滴也很有意义。还算不错的主题,但是大家不是奔这个来的啊。而且如果是这个主题,那前半段电影是干嘛的呢?

其实缩小这个主题可以发挥的空间非常大,电影里也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比如正常人和缩小人之间是否是平等关系,比如缩小是不是真正能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拯救人类,比如缩小是不是反而会形成新的剥削关系,比如这背后是不是其实有什么阴谋。这些故事也许俗套,但都可以讲得很精彩。但电影就是巧妙地把这些都绕开了,偏偏去讲中年危机。关键是中年危机讲得也不好啊。结论就是去当义工吗?当义工当然是好事,但中年危机的我们至少知道当义工解决不了这个啊。

 5 ) 贪多嚼不烂的典型例子

一星给演员/大佬们在线的演技,一星给剧本以及他本来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恕我真的不能给更多了。

前半段的设定不错,也埋了些(我以为的)伏笔,但从中段开始走向就变得很迷,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且居然还不是一路泥石流到底,中途偶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啊 原来是想讲这个方向”,然后立刻急转直下,最后只剩下一脸懵逼。

老实说,这片子可能更适合拍电视剧,而不是电影,毕竟可以延伸开探讨的方向太多了。阴谋类的,可以从那22万5千分之一的失败率上做文章;人文类的,可以从前妻阵前倒戈上着手;社科类的,或是探讨经济,或是政治,或是阶层,都是挺好的切入点;再或者,什么越南女的经历啊(想我刚看到她出场还天真地以为会有什么反转),邻居的生意啊,城外的贫民窟 啊,都可以挖掘嘛,只要讲的够深入。然而贪多嚼不烂,处处挖坑的结果就是哪个都没填上,这就很尴尬了。

 6 ) 《缩小人生》影评:警惕,zzzq正在毁掉好莱坞!

把人缩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科幻创意了,毕竟我们都是看着多啦A梦长大的人。且近来也有《蚁人》、《借物少女艾莉缇》等相似的电影。不过话说回来,《缩小人生》虽然没有这两部好看,豆瓣也只有5.4分,但在我这里还是及格的,没有网友说的那么不堪。

影片的主演马特达蒙,主演过《拯救大兵瑞恩》《火星救援》《谍影重重》系列,绝对的好莱坞一线大卡司。不过近些年来,作品有些差强人意,诟病最多的有我们最熟知的张艺谋导演的《长城》,还有去年的这部《缩小人生》了。

该片的官方剧情简介是这样的:讲述了一对中年夫妻为了节省开支,他们自愿加入缩身计划中把自己变小,结果只有丈夫变小了,妻子并没有,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你以为电影只是想通过对比不同的世界,折射小两口的中年危机,一部单纯而又有看点的喜剧爱情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为何?且听我慢慢道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人口增长,科学家研发出了2744:1的人体缩小术,只需若干小时,一个1.8米的大高个就可以转化为12.9厘米。就这样过了十年,技术已然非常成熟,微身社区里面生活配套也日臻完善,甚至远远好于现实世界,越来越多人进入了微身世界。

保罗是美国普通的一个中年男人,奋斗半生,梦想是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夫妻两存款加起来就15万多,银行贷款又审批不下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于那些选择了缩身的人儿来说,住豪宅、不用工作、有花不完的钱,男生的日常就是轰趴、打网球、按摩,女生的日常就是泡澡、美食、买买买。比如有人买了一条钻石手环,一对钻石耳环,以及钻石项链,一共只花了83美元。

是的,金钱在缩小的世界里,被放大了1000倍,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别墅、游艇、富人生活都变得触手可得。保罗心动了,他说服了妻子跟他一起进行缩身手术,他们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跟亲朋好友告别...

由于手术是男女分开进行的,在保罗不知情情况下,他老婆临阵退缩了,结果保罗一个人做了缩身手术。这就是影片的前50分钟,科技感十足,妙趣横生,心里还纳闷,这么好看的电影,不像大家说的那么烂啊?

满怀期待接下来的剧情发展,会是荒诞又有趣的吧,毕竟尺寸不一,该如何解决婚后和谐性福,呵呵。但事实证明想多了,保罗只跟妻子通了一下电话,骂咧两句,连面都没见,就签字离婚了,说好的两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多呢?

就这样,保罗不仅婚姻失败了,且经过财产分割,保罗只享受了一年的富人生活,就从别墅搬进了公寓,外加理疗师执照过期,只好找了个电话客服的工作,过着消极避世的日子。

是的,十几年相濡以沫的爱情就是这么脆弱,脆弱的连导演都不想拍了,一笔代过。影片至此,最精彩,最有看点的部分就结束了。电影中后部分围绕保罗展开,讲述他在微身社区的各种生活经历,人生成长。因为跟成人世界没有了关系,也就没有了大跟小这样有趣的视觉视效,开启了电影平庸之旅,作死之旅。

导演是很有野心的人,说白了就是贪,他想通过缩小人生来反映各种问题,但都只开了个头,然后无疾而终,看的观众莫名其妙的,花一部电影的钱,看了好几个故事。最好的例子就是保罗跟她妻子的中年危机了,拍着拍着突然就没了。当然,这样的例子,后面还有太多了。

酒吧里有人反对缩身技术,慷慨激昂,言辞激动,说不用工作不用缴税,就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享受跟大人一样的权利义务,选民权什么的,太不公平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微身社区里,保罗孤单寂寞冷,开始约会单身母亲,在酒吧挑逗少女,嗑药,烂醉,似乎剧情走向是保罗要开始沉沦了,然后没有然后了。

保罗的邻居杜赞,天才商人,洞悉人心高手。他知道人们来到“小人国”,就是因为太懒了,不想工作又能一夜暴富,心存女人和派对,都是一群社会的低素质人群。尽管,他们来到这里都实现了梦想,但带着暴发户的劣根性,追求奢侈品,于是杜赞就从事这种暴利的奢侈品走私,从大人世界走私。所以你以为要抨击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商业犯罪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此,影片时间过半,一个政治正确上完美到不能更完美人设出现了——女人、亚裔、残疾人、难民。她就是陈玉兰,因为组织抗议越南政府修建水坝,啷当入狱,还被强行缩身。后来,陈和她的伙伴18人偷偷装在电视机盒偷渡到美国,由于运输环境问题,导致只有她一人幸存,还失去了一条腿,引起各国政府广泛讨论。所以你以为要开始讲伦理、人权、难民、移民问题了,然后没有然后了。

后来机缘巧合,保罗认识了做清洁工的陈玉兰,而且执意要修理陈玉兰的假肢,还TM给修坏了。于是不得不替陈玉兰完成她的清洁工作,正是如此让保罗发现了,缩身社区一样有工人阶级,一样有贫民窟,一样有人没饭吃,一样有人没钱看病,于是陈和保罗成了圣父圣母,无偿自发帮助照顾大家。于是电影似乎要讲述社会阶级、贫富差异问题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陈玉兰这个角色很不讨喜,对贫民窟的所有人都很好,就是对保罗吆喝来吆喝去的,指使他干清洁的活,连跟朋友聊下天都不行,样子凶巴巴,说话fffff的,有点无理取闹。于是,邻居杜赞看不下去了,决定帮保罗脱身,借口说需要保罗帮忙,非去挪威一趟不可。陈一听,老泪纵横,她是女主,她需要出镜,她也想去挪威,就莫名其妙4人出发去挪威了。

哦喔,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在船上,保罗跟陈发生了羞羞的事情,这爱情来的猝不及防,杜赞惊呆了,我也惊呆了。但是很快就有更让人惊呆的事情发生了。

保罗一觉醒来,发现船上来了两个客人,缩身术的创始人乔根和他老婆。6个人聊的很嗨,聊到了气候变暖,南极冰融化,更是断定了很快世界将末日,于是乔根在地下深处建造了人类最后诺亚方舟,号召了一群追寻者一起到地下隐居,躲避世界末日8000年,为人类留种子。

保罗被成功洗脑,决定跟随乔根到地下隐居,做人类的英雄,当然也可能是怕死而已。杜赞和陈都认为保罗疯了,但是又说服不了保罗,就任由保罗选择。就这样,在地底大门即将永久封闭之际,保罗随便问了一下,知道需要徒步11个小时才能到下面,这也要走太久了吧,想想还是算了吧,最终临阵退缩,跟大伙重新回到微身社区。

电影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了,我能说清楚已经不容易了。回头梳理,这些看似面面俱到的观点,实则如蜻蜓点水般带过,停留在隔靴搔痒的表面阶段,显得肤浅杂乱无章。这就是被大伙最诟病的地方,为政治正确而正确。

zzzq,政治正确对好莱坞的侵蚀,无异于洪水猛兽,从近来的《水形物语》《黑豹》就能看出来了,相比较我们国内的“广电总局”算小巫见大巫了。

影片覆盖广,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正是如此,反而不知道该写什么了,那就不写了吧,跟影片一样,问题很多,思考也很多,但我不说,你自由发挥去吧。

最后引用李诞在《宇宙超度指南》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幻觉,认为只要换换环境,自己的人生就会有起色”

 7 ) 一部野心勃勃却没发挥好的稀饭科幻

都没法打上科幻的标签……比起SF里的文,这部简直像野心勃勃却没发挥好的稀饭科幻。

先是人生在世不称意,不如缩小来试试!接着没想到老婆那么在乎剃眉毛,剃了一半跑了😔 马特达蒙的变身财务自由梦想破灭,又失去了行医执照,只能苦逼d接电话为生。

字幕飞一般到了一年后,头发眉毛重新长了出来。我还以为他得大变身了,毕竟人民也想看看这个微缩世界里的新生活啊(」゜ロ゜)」 结果又TMD起了新变化,南极乙烷泄露了,世界就快毁灭啦!大家这下忙着缩小也来不及了,只有1/3的人口能缩成功,不知道当中有没有他前妻?

回来说小世界,中年失意男认识夜夜笙歌的新邻居,本以为会有醉生梦死或其他变化,结果NO!套路是认识了邻居家的清洁工,由于ZZ异议被强行缩小的越南女。话说三金可不能得到这技术啊,否则真不敢想象南边会变成啥样😳 越南女用一口BABY ENGLISH趾高气昂d吩咐呆蒙干这干那,理由就跟查理布朗似的,U're A good man~ 这种话只有SNOOPY有资格说吧!然后莫名其妙的呆蒙打算为了人类存续去地下生活了,越南女BLABLA了一通后,这人走进地下隧道,发现得徒步上坡11个小时,马上崩溃了😔 真像他邻居说的,啥事也做不好的颓废中年……在最后一秒逃回熟悉的小世界,和越南女去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当下各族人民去了……哦,HOLY SH*T!这故事真TM峰回路转,绝不套路!

你TM就不能好好讲个小世界对大世界的影响,比如失去选*权,从人类变成锡兵娃娃之类的!再不然,光拍拍预告片里的小世界轰趴也好啊!在可乐瓶上开个酒龙头,大家抱着块橡皮垫冲浪🏄🏿 有那么多方向可供畅想,结果给我拍出来这个?就像一段作者写着写着,中途拍了三次脑袋的世情公号!最后还强行升华了一刚……只能说,呆蒙以供哀思,洋葱以供哭泣🤐

 8 ) 不伦不类

《缩小人生》蚁人寻梦记!当人类都缩小成12cm高,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影片有着很好的创意框架,将人类缩小可以降低生活成本、减轻生活压力,并有很多随之而来的自然资源的分配、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结果影片却拍成了男主一人的中年危机,而且几个主要事件的推进完全都是随机发生的,没有应有的铺垫,感觉特别不伦不类!3分。ps:马特·达蒙现在的演技这么尴尬吗?!

 短评

【FantasticFest】脑洞大是大,但是人文关怀一点没少。说政治正确的没事儿找事儿呢吧。

6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在近未来科幻的构架(人类体积缩小而减少地球消耗)中,佩恩探讨的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弊病:阶级、贫穷、存在危机,不会随着社群的整体迁移而改变。一个神奇的概念,见微知著。

7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对抗消费主义的缩水小人国计划,科技难以改变阶级固化;一事无成的中产赤脚医生在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界,寻找人生意义。What kind of f#ck you gave me? 真是左右不讨好的切入点,但科幻世界观其实建立得蛮有趣。对大多数中产知识分子来说,这可能才是世界末日的样子: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1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2小时我以为我看了4小时 全程WTF 命题作文下指点江山大谈世界大事 结果无任何深入 第一第二幕完全无关 转折崩溃 剧情全线崩溃

14分钟前
  • MR.Charles
  • 较差

其实特别无聊的片子 开头格局铺的挺大 感觉会很有戏 从商品社会 乌托邦式 反乌托邦 反反乌托邦 嬉皮士的环境转变 但是越往后越往小了收越流于不知所云的平淡 所以应该给2星 但是亚裔女配的表演实在可以加1星!(另 8种炮儿 ni打过几种?:).。

19分钟前
  • virgin
  • 还行

专门把主角缩小讲了一个不·用·缩·小·也可以讲的故事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较差

并未因缩小,而改变一切! 人类的问题,不是尺寸的问题!

25分钟前
  • 老羊
  • 推荐

其实进入缩小世界后还是挺有趣的。本来纠结的中产,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这个故事要是从越南女的角度来说应该会更好吧。可惜,佩恩或许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视角,于是也只能拍成白男自我救赎了

27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奇观是如此切题的重要和显著,给佩恩电影带来前所未有且高潮迭起的幽默,也就不可能让观众去有意忽视。让人担心离开了特效就将沉闷下去的小人国故事,也成功变身成另一则精彩的“北京折叠“。本着某种环境政治正确原则,佩恩有些简单化和脸谱化的把越南女带领的第三世界穷苦”小人“,塑造成正直英雄。

28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这片子就当个喜剧看看就完了,剧情什么玩意儿,白浪费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宣传的夫妻关系什么事,前面还在讲人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种问题,后面突然上升到人类平等和谐和未来发展,不如阅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分钟前
  • Rocrw
  • 较差

#tiff#前半部和后半部完全是两部电影,后半部完全浪费了前面那么有趣的设定,讲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又强行固化亚洲人形象。笑点倒是多,但是都是些插科打诨,大多数时候笑不出来

32分钟前
  • justcc
  • 较差

1.显微镜拿来,今天我一定要找到你的丁丁!2.高仿版马特·达蒙去演了《黑镜》第4季第1集,然后马特·达蒙去演了一部高仿版《黑镜》。3.马特·达蒙在《雷神3》里当了一回洛基,这次又当了一回蚁人。.

33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屁政治正确啊?骂之前你们看懂了吗?最后不就正是倒过来讽刺baizuo们一天想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而不去帮助真正实打实身边正在受难的人吗?越南女性设置刻板我承认,镜头和故事讲的也很一般,所以给3星,但是别以为你懂那四个字就什么大制作都往上扣,这片子算是已经在努力往外跳了。请认真看

38分钟前
  • Iroquois
  • 还行

前半段挺搞笑挺新奇的 后面越来越 “这他妈在讲啥”“这他妈又在讲啥” 尤其是感情线 嗯估计也可以作为笑点吧... 关于各国家的人的性格设定太太太cliche了...

43分钟前
  • 还行

3.6分吧,虽然剧情很离谱,但是人物很好玩,很值得看一看

45分钟前
  • Frender
  • 推荐

马特达蒙虽然中年油腻但仍然憨厚可爱,周洪元素丰富但是角色扁平。佩恩借着荒诞的剧情和全世界各民族的嘴,假装自己已经不再反复重复美国价值,但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异性恋白人男性的故事,最后回归到了一个自我认同的主题,也没错,佩恩还是那个异性恋白人男性。

49分钟前
  • 克雷蒙
  • 还行

#Venice2017# 恭喜恭喜,终于找了个越南女残疾人当女主。这就是为了政治正确脸都不要了的片子,全片就讲了政治正确四个大字,白白糟蹋这么个设定,连基本的故事线和情节线都不顾了,就靠小段子逗观众笑。负分滚粗都不为过。

54分钟前
  • 胤祥
  • 很差

7.9/10 周小姐搶光嗮戲!!

59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披着一副伪善的面具,隔靴搔痒了两个小时。一会气候问题,一会少数族裔问题,导演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以为你贴一脸的政治正确的标签你就真的正确吗?

1小时前
  • 饮歌
  • 较差

感觉剪进了别的片子

1小时前
  • 知足常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