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动作片台湾1991

主演:张震,杨静怡,张国柱,王启赞,林鸿铭,金燕玲,王琄,张翰,姜秀琼,赖梵耘,柯宇纶,谭志刚,冯国强,陈湘琪,金士杰

导演:杨德昌

播放地址

 剧照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5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6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5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6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7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8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1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0:04

详细剧情

结识小明(杨静怡)前,小四(张震)是典型的乖仔,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骄傲(一家人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提升全家的社会地位),他有一个喜欢摇滚乐的自称“小猫王(王启赞)”的好友,两人虽会去树林看人幽会,但过的是与周围诸多在“小公园”混的少年人完全两样的生活。  喜欢上小明后 ,小四便像跌进一个无底深渊,开始被外界的各种力量牵着鼻子走。新识仰慕对象honey(林鸿铭)意外身亡,一向敬重的父亲的自尊与精神因为某次事件严重受损,加上将一次次“欺骗玩弄”他感情的小明“看透”,血气方刚又有很强道德感的小四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期望用自己的刀结束事件的根源。但小四不知的是,他眼中的根源只是这条食物链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长篇影评

 1 ) 如此压抑背后的时代背景

外省人的处境地位和部分人的生活样貌,外表上穿着、打扮、口音、帮派都清晰,正好符合那个时代社会现象。

小四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代课教师,属于低下公薪阶层;国文教师、小明舅父,汪狗,他们多是卑微的市井老百姓;而只有马司令才这些人当中最大利益者。

电影记录当时青少年的生活样态,升学压力,对外资讯、交通还封闭的60年代初期,物质匮乏,白色恐怖剥夺了成人意见表达的自由,校园军训规制着青少年的行为模式,空气里似乎永远弥漫着某种郁闷压抑的气息。

求知和心灵空虚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孤独地成长,苦闷地在西门町电影院约会,泡冰果室,打弹子。就是个人是在混乱的状态,只有看到不同地域、省籍的多文化冲突。在成人方面,基本上把那种愤怒、无奈的父亲角色,及认命、无奈的母亲角色呈现得非常清楚

影片中用别人的话来叙述他人的出场,烘托任务,使用长镜头和广角镜头,体现当时更多的整体社会环境。60年代的初期正好是一大部分人从外来地转入到台湾地区,这种人流的涌入带来的文化冲突和干扰在那个时代带来的深远影响。

 2 ) 我心目中最完美的电影

昨晚我又重看了一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是第三次完整的看这部近四个小时的电影,这部电影几乎是我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简单说,任何时候把这张碟片放入碟机时,我都感到异常庄重,也不是在看电影更像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研讨会。

如果选出一个我最喜欢的导演,没有之一,我一定会选杨德昌,他的作品一共八部半,我看过其中的七部,每一部我都喜欢,而且去年他离世了,杜绝了以后老眼昏花鬼迷心窍导出烂片的可能(这种可能已经在陈凯歌张艺谋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示),因此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此固定,永远第一。

电影演完时,我特地留意了一下字幕,许多现在已经非常熟悉的名字,但在那时,他们和杨德昌一样,只是一群热血青年而已,甚至蔡琴也出演了一个龙套角色---汪狗的太太,整部戏里她没有对白,只有一个旗袍的侧影,跟随丈夫汪狗拜访张家时,在门口换鞋。张震、张国柱父子出演父子,甚至连名字都没换,赖声川的女儿赖梵耘演小妹,剧中的名字是张芸,台湾版《这一夜,Women说相声》中的萧艾演冰店老板娘,那时她还很年轻漂亮。

这次看又整理了一次情节,理解也更加深入,同时也更加叹服。
杨德昌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剧情完成了对青春的回眸和致敬,细针密线的解析了少年对逐渐对世界幻灭的过程。


这部电影在我心中是完美的,无可挑剔,因为它足够丰富,又不觉得冗长,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觉得有点闷,后来知道了更多台湾那个时期的历史感触就更深一些,我的老板的老板,每次去K歌,他都选一些很老的美国歌来K,推算他的年纪,在六十年代他和小猫王差不多大小,想必也经历了那个可怕又沉闷的时期吧。

一方面,杨德昌立足那个时期,取材真实案件,拍的足够真实可信,这一点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做到了;另一方面,杨德昌透过这个故事穿越时代,赋予这一群小孩宿命式的鲜明性格以及由性格而决定的命运,通过对不同的人命运的探讨,折射出一丝夏日亮眼的阳光---那是人性之光的理想光芒。

Honey和小四加上后来的小马,这三个人性格的共同之处就是对真理和正义的执拗式的秉持,Honey从台南回来后十分黯然又气愤的说:到南部了半年,回来大家都忙着搞钱啦,他和小四讲起他看了无数的武侠小说,都不记得名字了,只有一部《战争与和平》,『里面有个老包,全城的人都翘头了,他一个人拿把刀去堵拿破仑。』,说这段话时,作为一个小混混头目,他眼里是对现状的无奈和一丝革命式的激情,他可以做老大,因为即便在小孩中间,真理和正义仍然是基本的底线,他回来时混混已经在忙着搞钱了,像滑头这样软欺硬怕的烂货居然也一呼百应的有人追随,虽然还很年轻,但Honey已经隐约感到他的时代过去了。他跑到纪念堂去找山东谈,两人走在黑暗的柏油路上,一辆辆的军车呼啸而过,Honey说:我只怕两种人,一种是不要命的,一种是不要脸的,你是哪一种?我看你不是不要命哪一种吧。山东阴沉着脸,一言不发,看准时机把Honey推向了疾驰而来的汽车。

时代真的变了,小四的性格没变。
第一次记过,滑头抄了他的试卷,他也要跟着受罚时,父亲在教务处大声斥责老师:我们把孩子交给你们,你们怎么这样对待他?
虽然,父亲强硬的性格,以及无条件的秉持内心的正义原则导致小四记大过,但他很开心,在路上,这一对沉默的父子罕有的进行了一场心灵的谈话。
父亲甚至高兴的说起了广东话(在剧中他是从广东赴上海读大学然后从上海跑到台湾)『冇春袋的男人,好麻烦o既』。

回到家他仍然信心满满的对太太解释:就是在这种时候,要做出榜样给孩子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每次看这一段,我都热血沸腾,言传身教啊!做父母的。

而后来,同样的情形下,父亲却锐气尽失,低声下气的对训导主任陪笑讲好话,小四终于忍不住抄起身边的棒球棍击碎了点灯。全办公室的老师惊呆了。
同样的一段路,同样沉默的父子,父亲却再也没有往日的豪情和雄风,小四却越来越懂事了。

至死,他都终于自己的内心,秉持自己的原则,他捅向小明时说的是:你不可以这样被人瞧不起!
小马虽说占老爸的势力,但除了对待女人之外他秉持的做人原则和Honey和小四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他在警局嚎啕大哭说:我只有小四这一个好朋友。
这三个将世界理想化的少年,收获了同样悲惨的命运,一个被小人暗算,一个斗不过这世界,走向自毁,另一个则将面对永恒的愧疚。

另外那些头脸模糊的庸俗之辈则继续过正常的生活---所谓能屈能伸。

除了三个少年之外,最丰富的一个角色就是小明,这也是我愿意一看再看的原因,小明的塑造最为成功,她一个接一个的依靠不同的带头大哥,终于了解了社会的全貌,她是最早熟的少女,以至于她对小医生说出:『你不要娶她,她不适合你的』这样的话,也不突兀。她喜欢Honey,喜欢小四,她爱的是她们身上有别于其它小孩的理想主义光芒,但她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爱的权利,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同样是选择这样的方式(频繁换男友),小翠就不同,小翠很开心,因为她谁都不爱,她只是寻开心而已。小四不了解小明,就像他对整个社会缺乏一个完整的了解一样,他只看到了表面,小明如此的换男友,在他看来,会被人瞧不起,下贱等等。
他无法改变,父亲形象倒塌后,他没有听姐姐的话去听牧师的解劝,跟着是爱情和友情的幻灭----父亲、朋友、女孩儿,这是一个青春期男孩生命的支柱,男人先是相信自己可以判断世界改变世界,接着就相信自己可以判断女人改变女人
如今一一的崩溃了,不能改变世界,也不能改变女人,他无法预见未来,更缺乏将日子捱下去的耐心和毅力,只能自毁,或者像狗一样的活在人间----现在你该明白大话西游的结尾,为何会有一句:他好像条狗诶。

整部影片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及传达出的精神水乳交融,非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切伟大艺术作品的共性。
影片里的南腔北调,学校里那些老师,教官,卖红豆冰的本地女孩,在『少年杀人事件』发生的舞台上,大人和小孩儿一样历经着社会震荡带来的苦痛和挣扎,白色恐怖的社会背景若隐若现。

 3 ) 从牯岭街少年到儒者杨德昌

    只用一部电影就可以让人喜欢上杨德昌。我看了4部,但仍然不敢理直气壮地谈论他和他的电影。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当你真正领会一部作品时,才有资格去评论它。否则,任何观点都是肤浅甚至粗鄙的。对于杨德昌的电影,我依然认为自己还缺乏理解它所需要的生活阅历。因此,即便有所感悟也不敢乱下结论。

    但也许是职业原因,我最经总是想起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部91年的老片子。有同事说,《牯岭街》的叙事方式很值得新闻写作的借鉴。而我也慢慢觉得,原来很多新闻事件的发生机理都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有不少相似之处。影像作品与文字作品,似乎有了很多的相通点。

    但我认为,影像的表现力要远远强于文字。因为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细节更容易激起受众的某种情愫,从而超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内容。巧合的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是改编自一则短小的新闻,而它的价值却远远超出了这个微不足道的新闻事件。

孤独的青春记忆

    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在“小四”身上找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正统的家教、不错的学业、沉默的性格、敏感的心灵……当张震那张稚嫩而羞涩的脸出现在镜头前时,我忽然有一种亲切感,那种神情像极了多年前的我。

    《牯岭街》是张震的第一部电影,那时他只有15岁。没有经验,反而更适合表现小四的青涩。在后来的《麻将》中,张震已经有了些许“风尘气”。而经过侯孝贤的“调教”,他才彻底转变成一个文艺青年。

    在杨德昌冗长的镜头下,“小四”多以沉默、老实的形象出现,甚至很少见到他笑。即使在“山东”被honey的朋友砍倒后,“小四”战战兢兢地去收尾时,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与其他孩子不同,他无法真正与外界相融,他比别人多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但同时,他也必须恪守自己的准则,做一个老实的孩子,可靠的伙伴。

    但千万不要被他的表面所迷惑。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在想什么,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小四”的内心世界并不复杂。知识分子的父亲给了他正统的家庭教育,但现实却远不是那套冠冕堂皇的“仁义道德”。邻居蛮不讲理、幸灾乐祸;学校则惟利是图、师德败坏,“小四”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他困惑,他沉默。

    他有朋友。但小猫是个人小鬼大、颇有江湖义气的早熟少年;飞机老实、木讷,不足为谋;小马具有侠义心肠却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在这些朋友中,他也无法找到共同点。“小四”的孤独也许正在于此,他要承受经验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反差,又无法从朋友身上得到感同身受的共鸣。

    “小四”说话并不多,但他的台词都隐藏在那双沉默的眼睛里。他要成长,要面对太多超出自己生活经验的事情,他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胆怯、好奇与不知所措,只能低垂着头,眼睛里若有所思。有时,你甚至不忍直视那双眼睛,因为它表现了残酷现实对一颗纯洁心灵的侵袭与污染,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但“小四”究竟领悟了什么?你只能猜测,却不会知道,只有“小四”才知道。

    即使在小明面前,那双眼睛仍然是沉默的。但这种沉默中,已经有了故作沉稳的一面。感情是对小四最好的抚慰,然而无论在经济还是所谓的“舆论”上,小明都处于弱势。这与小四在现实生活中的弱势没有两样。

    在小明身上,小四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他要小明独立,是因为他自己不够独立;他要保护小明,是因为他自己也需要保护。他把对自己的各种复杂情感都投射到小明身上,即使是刺向小明的那一刀也是如此。

    尽管小四杀人还有着更多的深层原因,但那一刀无疑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否定。在面对成长中完全不同的环境时,小四不知所措,他不愿承认却又无法改变这一点。因此,他对慢慢倒下的小明说,“你站起来啊,快点站起来啊!”小明还是倒下了,小四的心理支柱也坍塌了。

    在我看来,每个少年身上都有小四的痕迹。因为在我们的成长中,总有一段挥之不去的孤独与无所适从,在我们向外界寻求认同的背后,必然存在着内心的自我否定。因此,小四杀掉了小明,也杀掉了“过去的自己”。

    但即便如此,现实也不会因小明的死和小四的入狱而改变。影片的结尾,当小猫把自己录音带带给监狱里的小四时,狱警在摆弄了一番后还是很不屑地扔进了垃圾箱。这个细节正道出了现实对他人价值的漠视。我想,这不仅是悲剧的根源,也许也是杨德昌的无奈吧。

故事与背景

    如果单纯地评价一件事情,我们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但如果结合背景的话,故事往往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类似于“少年杀人事件”的新闻在都市类报纸的社会版中比比皆是,只是人们往往只关注事情本身而忽略了它的背后。如果对每个类似的新闻事件都做一番剖析,就很容易得出不同版本的“少年杀人事件”。在媒体的报道中,“马加爵案”如此,“杨佳袭警案”如此,借鉴了该片叙事手法的《少年杀母事件》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在一个看似极端的故事背后,必然有着复杂的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历史因素。相比各种微小的诱因,一个清晰的时代背景显得更加重要。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那时,大陆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台湾则处在国民党的窒息统治中,但那时的台湾已经有了开放之风。“小猫”只是一个够不着话筒的小孩,却因对猫王歌曲的精彩演绎而在酒吧里小有名气,足见“舶来品”的受欢迎程度。

    社会开放,对物质与虚荣的追逐也随之而来。“小四”最经常去的地方,除了家和学校,就是小猫驻场的酒吧,酒吧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场所,不但没有对青少年说不,反而千方百计吸引他们消费。即便是学校,也已变成一个依附权贵、师德沦丧的地方,在电影中,老师的形象是很模糊的,除了对学生的训斥与辱骂,他们没有任何为人师表的表现,而校长更是冷漠、自私、蛮不讲理。与之相对应的是,恪守着传统道德标准的父亲,生活和事业却屡屡受挫,不仅被政治运动牵连,也被朋友出卖。

    在这些并不宏大的时代背景的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和历史因素。大陆移民与台湾原住民的隔阂、阴晴不定的政治环境、帮派斗争的雏形,等等,在杨德昌的长镜头下可见一斑。

    放在这些背景下,“小四杀人”的动机似乎就不难理解了。尽管作为一名少年,小四还无法对外界的种种拥有一个清晰的意识,但这种现实对一颗脆弱心灵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在如此解剖这个事件时,小四的形象慢慢鲜活起来,他不再是新闻报道中冷酷无情的杀人犯,而是一个被社会摧残的悲剧少年。

    更重要的是,杨德昌为小四的形象注入了浓厚的知识分子情怀。在看到那篇短小的新闻时,杨德昌也许并不了解主人翁的成长经历。但在编剧时,他必须对故事进行充实。因此,在杨德昌的笔下,小四有了一个籍贯广东的知识分子父亲,有了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有了一群讲义气却无法交心的“哥们”,有了敏感沉默的性格。我更愿意相信这段经历取材于杨德昌本人,不仅因为自身的经历可以使故事显得更真实,还因为,小四若有所思的神态使他很像一个“思想者”,而在杨德昌善于摆弄的长镜头中,处处都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把一则微不足道的新闻改编成一部教科书般的现实主义影片,可见杨德昌的深厚功力。其实,杨德昌并没有对故事本身做太多改变,而是花了大量笔墨让故事的背景变得清晰。因此,当我再回味这部长达四小时的电影时,感到的是厚重而不是冗长。这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不要孤立地看待一件事情,放在它原来的背景下,故事的面目就会有很大不同。

    在很多新闻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借鉴。记者们更倾向于通过小说的笔法挖掘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来源,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尽管这种方式还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读者很喜欢。

    我曾经认为,在新闻写作中,任何一个独立的事件都可以用不超过3000字的篇幅讲清楚。但现在开始觉得,3000字所承载的内容是很有限的,要真正还原一个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甚至用一篇小说都不为过。然而,新闻报道的特点决定了它往往无法花费大量笔墨去渲染背景,而只能描述事件本身。

    相应地,读者似乎也麻木到只会从单薄的新闻报道中寻找故事离奇而庸俗的一面,而不是关注它背后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和读者构成的大众漠视了新闻故事的主角,就像电影中被漠视的小四一样。

儒者杨德昌

    我的本意是想说“杨德昌更懂中国人”,因为他的叙事背景通常是东方文化。在东方文化的背景下,杨德昌把中国人的孤独、不安、冷漠甚至尔虞我诈表现得如此自然,这一点让我惊讶。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描述竟然由一个台湾导演来完成,而不是大陆导演。

    是杨德昌更懂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吗?不尽然。大陆的文化传统显然比台湾更加深厚,相比同时期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受过正统文化教育的大陆“第五代”导演,杨德昌不见得更懂中国文化,况且他还有多年留学美国的背景。

    但也许正是这段“留洋”的经历,使得他更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可以从更新的角度看待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这显然影响到了他的叙述方式。

    杨德昌喜欢把镜头架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冷冷地窥视人们的生活,镜头里,人的动作和表情如此自然,仿佛不是在表演而是生活。这种类似于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容易让人觉得乏味,但仔细看时却又意味深远。《一一》中,敏敏对昏迷的婆婆叙说每天发生的事情,但很快,她就无法接受生活中表面忙碌下的空虚,“我怎么这么少?我为什么会这么少?”敏敏哭着反问自己的镜头成为影片最具冲击力的画面之一。那么,当我们也每天反省自己的生活时,会不会一样被这种空虚打击得泪流满面?这是杨德昌不动声色的质问。

    杨德昌像旁观者一样叙述每一个故事,他讲得完整而细致,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因此你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

    也许是受国产电影的太多影响,我更习惯于在电影中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获得一个明确的道理,并拥有和其他人相同的观影体验。因为大陆导演更倾向于把情感投射到主角身上,并围绕他构建故事,这种故事的主线往往很清晰,观众也很容易揣摩出导演的意思。因此,当我第一次看杨德昌的电影时,对这种“散”、“慢”的叙述方式颇不习惯,在观看《一一》时尤其如此。在这部被称为台湾最好的电影中,我试图揣摩出杨德昌到底要说什么。最后却发现他什么都想说又似乎什么也没说,他只是把生活的片段剪切后又重新拼接起来,组成不同的形状,让你自己去想。

    其实,所谓的“好电影”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如果非要说出个一二,反而失去了那种韵味。但在电影中,导演的影子清晰可见。在我看来,导演对电影的驾驭应该体现在故事的维护而不是干涉,如果故事中有太多的巧合和偶然,让你“看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那必然不是一部好电影。一个好导演的作用应该像一个优秀的足球裁判一样,维持比赛的流畅与精彩,让观众欣赏比赛而不是讨论自己。

    杨德昌个优秀的讲述者,但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局外人”,他将自己的某些特质投射到电影人物身上,从而完成与电影的互动。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小四、《麻将》中的伦伦、《独立时代》中的小明和《一一》中的简南俊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儒者的影子。这就是杨德昌。

    这并不奇怪,反而证明导演与电影已经融为一体。杨德昌并不是想通过这些人的命运变化来说明什么,而是通过他们的困惑表达自己的困惑,通过他们的思考表现自己的思考。生活中,杨德昌就是一个儒者,自然有着自己的思索与感悟,不同的是,他的职业决定了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更加细致,于是,他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到电影中。像《麻将》中的伦伦和《独立时代》中的小明,就是杨德昌在电影中的代言人,尽管不是主角,但他们的思考却贯穿了整部影片。

    最后要说的是“说教”。我谨慎地赞同“杨德昌是一个说教者”的看法,这从两部电影的结尾中可以看出。《麻将》的结尾,台北的晚上,伦伦出去找马提娜,经过一番找寻,两人终于遇见并在街头忘情地接吻……我一直认为,这个结尾有刻意设计的痕迹,“伦伦在没有找到马提娜的踪影后失望地回家”应该是更合理的结果。但杨德昌似乎不想对伦伦太残酷,在失去了朋友之后,杨德昌“慷慨”地给予他爱情,也为他的生活带来一丝亮色。

    《独立时代》的最后,小明和琪琪分手后的瞬间又双双有所领悟,最终相约“去喝咖啡”。这同样是个让我意外的结果。按照杨德昌一贯的犀利,他是不可能为电影设置一个完美结局的,这两部电影却偏偏如此。是杨德昌真正解开了自己的困惑并对生活充满信心?我怀疑。我更愿意相信,是他太仁慈,不想给观众蒙上“现实残酷”的阴影,而巧合的是,《麻将》和《独立时代》正是两部以少年和青年为主题的电影。也许悲观的杨德昌对年轻一代仍抱有希望吧。

    相比之下,《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的结尾则是不着痕迹,浑然天成,让人回味悠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虽是以少年犯罪为主题,却旨在表达对社会的批判,而《一一》更是将目光投向人们的精神层面,在这两个更为宏观的主题上,杨德昌表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并不是说《麻将》和《独立时代》中的杨德昌是不真实的,对结尾的“温馨”处理恰恰体现了杨德昌作为儒者的仁爱之心。但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痛苦的,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的小四一样,真实的痛苦。

 4 ) 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导演是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物,华语电影巨匠,他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大师,人称“台湾社会的手术刀”,大部分电影都是,以影片同时代的台北都市为背景,但1991年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却是一个例外,讲的是1959年前后的故事。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根据真实的案件改编,这个谋杀事件可以看作一个点,主角小四怎么认识女主小明,以及为什么杀了她是一条主线,其他的还有小四的家庭生活,父亲遭受政治迫害是另外一条线, “小公园帮”和“217帮”的帮派斗争也是一条线,众多线索和一大帮人物,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格局,看起来就像一个长达4小时的纪录片。如果不能理解导演为什么这么拍,大概率会看不下去,即使勉强看完了,也可能不知道导演到底要表达什么。

壹戈十几年前看这部电影,是分几次看完的,开始只是觉得主角小四的生活,和自己的青春岁月有像似之处,但看着看着就迷失了,不明白电影里面人物的动机和抉择。后来随着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尤其台湾的一些历史,才慢慢的看懂了一些,然后是看了杨德昌导演的朋友,台湾电影大师焦雄屏的解读,才对这部电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

先理一条主线出来

民国48年也就是1959年,是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的第10年。1949年有两百多万人一同逃往台湾,他们的后代也逐渐长大进入青少年期,全新的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奇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之下。两百多万人来自中国不同的地方,各种奇奇怪怪的方言,巨大的文化冲突,让他们无所适从。

小四一家是从上海迁往台湾的,但父亲是广东人,一激动就说粤语。父亲是政府公务员,母亲是小学老师,家庭收入不高。小四名叫张震,用的就是演员的名字,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家7口人住在一个不大的日式平房里,小四和哥哥老二就只能睡壁橱。

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小四的学习成绩本来不错,但小升初的考试,语文分数意外很低,父亲要求查阅试卷没有成功,小四就只能去建中夜间部读书。这个学校风气很差,学生们惯常逃学打架混帮派,小四的朋友小猫王就是“小公园帮”的成员。

建中夜间部对面有一个拍电影的片场,小四和小猫王在片场偷看拍片,被发现驱赶,顺手偷了片场保安的手电筒,当作自己狭窄壁橱里的照明灯。可能是经常在光线不好的地方读书,小四的视力不好,家里没钱给他配眼镜,也怀疑是不是假性近视,就让小四经常去学校医务室打针,由此认识了同年级的女同学小明。

小明其实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有哮喘病,在别人家做佣人。母亲把生活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尚未成年的小明身上,让小明的心理负担很重,也显得早熟。她有意无意间总在寻找依靠,经常换男朋友。据说小公园的帮主Honey就是为了她,才和217的前任帮主红毛决斗,Honey杀了红毛跑路了。

两个帮派的人都紧紧的盯着小明,小四和小明交往就难免惹火上身。先是因为无意中看到了,小明和小公园的滑头在一起,被滑头报复,导致记了一次大过。

后来小四带着小明在军训靶场玩,被217成员看见,小四第一次为了小明和217打架,以一对四毫不退让。再后来被217报复,围堵在学校,幸亏新来的同学小马给他解了围,小马是马司令的儿子,两人因此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小明的前男友,小公园的帮主Honey回来了,正碰上小明和小四在一起,但Honey并没有为难小四。Honey随后被217的帮主山东害死,小明因此大病一场。

小公园帮为了给Honey报仇,联合台客帮血洗217,杀了山东。小四参与了行动,虽然没敢动手,但目睹了全过程。这件事情之后,那些平常欺负他的人反而对他很客气。

小四的父亲被人陷害,遭受政治审查,工作职位丢了,家庭生活更加拮据,人也变得很神经质。

后来小四因为小明的关系,在医务室和医生护士大闹,被学校教官抓到又要记大过,父亲到学校低声下气的请求教导员从轻发落,被教导员羞辱。小四当场发作,用棒球棍攻击了教导员,然后被退学。这里镜头是击碎了一只灯泡,但后来的对话小四说是攻击了教导员。

后来小四带着小明去小马家玩,因此让小明认识了官二代小马,随后小明说服了马家雇她的母亲当佣人,就住进了马家,小明又和小马搞到一起了。

小四又为了小明和小马翻脸,带着刀去学校门口堵小马,正好遇见了小明。小四劝小明不要这样经常换男朋友,会被人瞧不起。小明反而说小四自私,说她就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改变的,愤怒的小四捅了小明七刀,一边捅一边骂她不要脸、没出息,直到小明倒地死去。

这只是一条主线,单看这一条线会以为,不过是一帮不懂事的小孩瞎胡闹,但其实小四的暴力转变,家庭和帮派的斗争都有影响。

帮派斗争

所谓“小公园帮”是以冰果室为聚集点的一个帮派,他们的成员大多数都是像小四一样的孩子,是政府公务员的家庭,住在日本人留下的平房里。台湾在抗战前就被日本统治了几十年,这段历史参考一下电影《赛德克·巴莱》。像小四这样的家庭有很多,条件有好有坏,但整体来说,比217还是要好一点。

所谓217是军部对数字的叫法,217帮都是眷村子弟,眷村是为大陆逃往台湾的军人家属,集中建设的房屋,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数是普通士兵的家庭,人员背景复杂、文化多样,生活也更加艰难。眷村是台湾独有的文化,杨德昌本人就在眷村生活过,台湾政界和演艺圈很多名人都出自眷村。

217也都是些半大孩子,两个帮派的争斗无非就是为了争地盘,说到底就是为了挣钱,电影里面的核心事件就是在中山堂开演唱会,为了门票钱引起的利益纷争。但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聚集在一起,总避免不了为女人和面子大打出手,小公园帮Honey和217帮的恩怨,就是因为小明引起的。

无论是小公园还是217,其实都是不成气候的小混混,但后来血洗217的主力,本省“台客帮”是成人帮派,他们才是真正的黑帮恐怖分子。

小四倒霉地进了建中夜间部这个垃圾学校,认识了小明,卷入了帮派斗争,很明显的是“近墨者黑”。他的眼睛不好可能是个隐喻,包括他偷手电筒,都是一种渴望,想要看清楚现实,但就是很多事情闹不明白。

黑帮的打打杀杀对小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家庭情况糟糕,被学校退学前途渺茫,情窦初开又无力为女朋友提供资源,这一切的压力都转变成为一股无名的怒火,最终酿成了大祸。

再来说说家庭的影响

家庭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像小公园和217的这些孩子,之所以混社会,都是因为成人世界的无序和混乱,这才是最为重要的根本因素。

杨德昌在电影DVD的导演音轨里说,创作这部电影的动机,是他对于中学课本里学到的历史表示怀疑,原因就是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样。他小心翼翼的把众多的历史真实编织在电影里面,没有批判没有控诉,让观众自己去感受。

国民党政府在逃往台湾之后,几百万人需要安置,要组织生产维持生活,还要时刻提防着大陆这边解放台湾。他们还曾经妄想着反攻大陆,但十年过去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基本都明白,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台湾的出路在哪里,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整体的迷茫。

二战之后最强势的美国文化,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人都向往美国,比如小四父亲的朋友汪狗,就经常感叹美国各种好,小四的大姐也梦想着移民美国,这都是典型的逃亡派思维。少年们在电影院看着美国西部片,在书摊上看美国大兵扔掉的《花花公子》杂志,来自美国的摇滚乐,本来也是美国新青年反叛社会的产物,迅速在台湾掀起了狂潮。

电影里面小猫王这个人物也是根据真实的事情改编。当时有一个摇滚乐团叫电星合唱团,主唱徐庆复以模仿猫王的声音出名,后来他把自己的演唱录音带寄给猫王,猫王竟然寄了一枚戒指给他,说“没想到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也有我的歌迷”。电影最后小猫王去看望被判了刑的张震,没有见到人,录音带也被扔进了垃圾桶。

小四的父亲是清廉正直的读书人,不懂得变通,也不愿参与官商勾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造成的道德困境。汪狗却是很能变通的那种人,他为小四父亲升官,为的是拉帮结派,方便自己捞钱。他不止一次的暗示,小四转日间部的事情,他可能有办法,条件就是小四父亲要批准他的官商勾结计划。小四父亲就是没转过这个弯来,他觉得一码归一码,你帮我是因为我们几十年的老朋友,但违反章程的事情我不干。

到后来,汪狗为了扫清障碍举报了小四父亲,让他遭受了很长时间的政治审查,导致工作职位也丢了,这一段是对应了台湾的“白色恐怖”历史。台湾的戒严令一直到1987年才解除,大陆和台湾两边才可以探亲访友,之前一直对政治问题非常的敏感,稍微有点蛛丝马迹绝不放过。根据历史记载,台湾“白色恐怖”有接近20万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迫害,几乎是去往台湾人口的十分之一。

小四的父母和夏老师关系很好,夏老师一家去往台湾之后,夏老师又单独回上海去接人,结果上海解放了,夏老师和夫人就只能隔海相望,当时像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但这就成了小四父亲的理污点。大陆这边情况也差不多,只要哪家有个台湾亲戚,成分基本就好不了。

也幸亏是小四父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最后还是放出来了,但这件事情彻底改变了他父亲。母亲猜测可能是汪狗为了扫清障碍举报了他,但父亲听到这话却大发雷霆,打死也不愿相信多年的老朋友会这样陷害他。他说:“我们已经够辛苦了,我只剩下你和孩子,不要再吓我!”,然后夫妻两人抱头痛哭。意思就是说如果人心变得这么坏,那这世界还有什么希望。

那时的人不可能知道,资本主义萌芽之后的道德滑坡,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个在杨德昌的《恐怖分子》和《麻将》里面,也包括2000年的《一一》,都有着深刻的批判。后来台湾经济腾飞了,成了亚洲四小龙之一,但整个社会的道德问题却更加的严重,杨德昌用电影形容每个人都是“恐怖分子”。

电影里有两次小四和父亲推着自行车的长镜头。第一次是小四被滑头欺负反而被记大过,父亲在学校和教导员据理力争之后,说人不可能为了自己还没犯过的错去道歉,读书就是要明白一个做人的道理。第二次是他被审查之后,小四这次是真的大骂医生被教官抓了现行,然后父亲只会低声下气的哀求,小四反而爆发用棒球棍打碎了吊灯,然后被退学。回来的路上,小四提起父亲之前说过的话,父亲却心不在焉的说,如果自己戒烟就可省下钱来给小四配一副近视眼镜,什么公平正义、诗和远方都敌不过眼前的苟且。

小四说这样的学校不上也罢,自己再努力考插班生进比较好的日间部,他是对学校的那些老师和和教官深深的失望了。

这里有几个典型的场景。一个是在课堂上,老师吐槽英文不如中文简洁,比如“山”这个字,英文单词mountain就太麻烦了,小猫王就问老师,那“我”这个字又怎么说呢,明显的单词“I”要比中文“我”简单,老师罚小猫王在黑板上写100个“我”。这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老师混蛋,他这是在纠结文化入侵,不愿意放弃博大精深的中文转而去学习英文。

另外一个典型人物是军训教官,他和任何人的对话都可以瞬间拉扯到大陆,他说他来自青岛,

青岛好啊,那是德国人建的,尤其下水道很宽大,无论下多大的雨地面从来不积水,而台北只要下雨就会积水。

这个人物的情绪,代表了迁往台湾的那些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基本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这些都是当时的社会问题,成年人的世界全都是贫苦和穷困。中文里的“贫”和“穷”是两个概念,贫是贫苦,是物质和金钱的匮乏;而穷是穷困,是精神世界的问题,不知道这种贫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希望。

导演是不厌其烦的反复渲染贫穷,比如小四家最小的妹妹,每一次出镜都是在纠结她的衣服小了,扣子扣不上,得用别针别上。大姐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没钱买新衣服,自己按照杂志上的样子做了一套。母亲总是为了工作和薪水的事情和父亲拌嘴,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师母当年送的手表。老二打台球被217坑了,曾经把那个手表当了,大姐又给钱让他赎回来。小四后来心情烦闷又卖了手表去泡小翠,就是想忘掉小明,回家之后正遇上父亲暴打老二。

老二知道是小四拿了手表,去217的台球厅赢了很多钱回来,是准备让小四赎回手表的,没想到被小妹提前举报了,老二一句都没辩解,父亲一边打一边大骂“不要脸,没出息”,小四后来杀小明的时候,就不断的重复这句话。

小四唯一救赎的机会是二姐对他的教导,二姐是虔诚的基督徒,她在小四杀人的前一天还劝小四和牧师谈一谈,而小四放弃了,他去了片场归还了之前偷的手电筒。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隐喻,小四已经不想再看清这个混乱的世界,他已经看得够多了,全都是肮脏和黑暗。偏偏小明还在他面前唱衰,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当小四听到这句话之后,就再也压不住心中的怨恨。

小四或许是喜欢小明,但他并不理解小明的痛苦和抉择。可以看出来小明对Honey是有真感情的,她曾经对小四说,其实Honey和小四很像,内心都很老实,外表忧郁平静,只是看不惯周围的一些人和事。Honey死后小明挺过来了,也可能真的是喜欢小四的,但她的心里清楚的知道,喜欢一个人和现实的生活压力是两回事。她勾引小医生,无非就是为了给妈妈看病,她们家付不起医疗费。她后来住到小马家和小马鬼混,当然还是为了母亲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同样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连一个正常的家庭都没有,其他人又有什么理由指责她呢?

小四刺向小明的屠刀,并不是单纯的少年的情感困惑,而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抗。少年杀人事件,其实是成人世界的混乱所造成的结果,这就是历史,杨德昌通过电影重构了一段历史,焦雄屏大师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定位,是深刻的史诗片。

杨德昌说这部电影是送给父辈的电影:

“他们吃了很多苦,就是为了让我们少吃苦”。

杨德昌杰作《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5 ) 小四和我们.

看完牯岭街的时候,已经是早上10点。过了好几天,也是好久,只有黑夜的日子,久违的清晨阳光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刺痛眼睛。看完便倒头睡去,大概是眼睛盯着屏幕看了太久,大概是感动于且不适应久违的阳光,闭上眼睛之后竟发觉眼角湿润。于是打算醒来的时候,抒发一下对电影的感想。

这几天通过一些台湾电影大概了解了下台湾的近代历史。49年后的台湾,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政权更替,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政治打压和屠杀。日据时代结束但文化影响无法抽离,大量外省人又操着各地的口音从大陆逃亡到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激化,不同的文化族群之间越发疏离。新官僚阶级的腐败也使得社会风气恶化,人心惶惶。 这一切都让那时候生活在台湾的人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产生疑惑,也对未来的生活前景感到迷茫和不安全。 乱世总是孕育理想主义,可悲剧的是,乱世之下的现实又往往轻易击碎理想主义。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电影就通过影片里的几个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讲述了60年代的台湾年轻人的理想主义的生和死。

影片里处处都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一开头,小四父亲就带着儿子取去查考卷,他是怎么都不相信儿子因为语文考了50几分而落榜名牌高中的.未果。父亲和母亲分别代表了两种生活哲学:父亲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安分守己,坚守自己的处世准则,刚开始的时候还对社会上的不公平据理力争,是个理想主义的坚守者;母亲则处世圆滑,和大多数人一样,只图个平稳安康的生活,大事化而小,小事化了,是信条,孩子吃饭上学是人生目标。大姐为了抚养弟妹,打算放弃留学,三姐倒是一门心思地信奉基督教,二哥则混迹于流氓群体间。小明是过于早熟的女孩子,谙熟世事于心,频繁换着男友只图生存,是被现实完全同化了的孩子;但她只爱Honey,一个理想主义的集中化身,昙花一现的中心人物。这所有的矛盾人物都对小四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父亲,Honey,还有小明。父亲是理想主义的启蒙, Honey让小四的理想主义热情达到最高点,而小明则最后代表现实完全摧毁了他的理想主义。

父亲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嘴巴里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这不公平嘛。然而他是被现实击垮的第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那个年代成人世界沦陷的缩影。一场政治风波和友人的背叛击碎了他坚守社会正义的准则。从据理力争到唯唯诺诺,两次前往学校为小四求情的对比,非常犀利。父亲的垮掉是小四对理想主义世界的一个大失望与大打击。于是他狠狠打了不公正的教务主任,也和父亲立志说要凭实力考上日间部。他努力用自己的理想主义去拯救着父亲的信念。

Honey是整部电影里最不现实的人物。导演让他在明亮到浪漫的小公园冰室以背影登场,一身大哥派头,回过头来发现还是全片最帅的人物。因为小四上的是初中夜间部,影片大多数都是黑夜的景,使整部影片的色调都是灰暗不清的。只有Honey登场的时候,强光用到给人虚幻的感觉,完全不符合整部电影写实风格,很明显,Honey是所有年轻人理想主义的集合体:他鄙视弟兄们开始只想着趴钱,他自始至终一身帅气的海军装,他待小四宽厚尽管知道小四和小明的暧昧,他知道弟弟爱表现要开演唱会就取消砸场的打算,他读了那么多书,只记得 战争与和平 里的一个老头孤身去挡拿破仑的大炮,他单挑整个眷村帮派,实践着孤胆英雄梦……从出场到最后遭暗算而死,他都处处体现着少年理想主义里的正义和美好。他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我猜想你就是那种不要脸的人。然后便被不要脸的山东推于车轮之下。Honey是小四的偶像,他让小四看到理想主义的光芒,他实现了小四很多力不从心的,或者没有勇气去实践的愿望。如果我13,14岁,Honey也会是我的偶像。

小明则是无情现实下的完美作品。 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寄人篱下。她长得清新可人,笑起来纯洁无比。但是又明白那么多世情冷暖,行为“水性杨花”,男人于她大概只是为了生存。投靠小滑头,因为小滑头掌了权,投靠校医,因为校医可以为母亲免费治病,投靠小马,因为小马有钱。但是你不会鄙视她,你很容易懂她,你或许还会同情她。她懂得Honey,爱慕他的正义感和“老实”,但她无能为力地挣扎于现实中。她是整个电影里最坚强的人物,一点情绪上的大起大落都没有,这样的沉着里透着麻木和冷酷。当她天使的外表一点点在小四面前被撕开,她现实的本质袒露在小四面前的时候,小四的理想主义被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他还是企图拯救她,和她说:你不能活得被人看不起。但是小明的一句话点了电影的主旨:“我就好像这个世界一样,是不会为你而改变的!” 父亲垮了,Honey死了,小明则完完全全否定了小四的理想主义,于是他的世界分崩离析。他给冷酷现实的最后一击就是刺死小明的那好几刀,他不要让肮脏的现实继续腐蚀他心目中的她。

小四的理想主义从生到灭都没有被自己所主宰,处处被身边的人的沉伏,世界的明暗所影响着。但是他却讽刺地一心一意地要去改变别人和世界。这是理想主义的核心。他要拯救父亲,他要保护小明,他想要为Honey报仇去杀山东。然而失败了,都失败了。一个少年的全部理想全部崩溃于现实前。原来他一直没能改变别人改变世界。太失望了。

但是影片的最后还是给了我一点点希望。又是在一个晴天, 小猫王给狱中的小四送来一盒卡带,告诉他他寄给猫王的录音,猫王居然收到了。还给他回了信送了他戒指。小猫王的梦想居然真的实现了。影片最后理想主义的落脚点居然那个小不点。
------------------------------------------------------------------------------------

其实那么有感于这部电影,大概是我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理想主义的火花。忘了谁说的,青春是一种状态,而青春的支柱,在我眼里就是理想主义。如若一个人对实现美好理想的的信念也没有了,那么才是真的老了。 其实我明白为什么我的一个好朋友在看到UP开头,老头在妻子离开后翻开那本载着共同理想的相册时,会流下泪来。我笑他煽情,心里却也为之所动。

其实不止是60年代社会动荡下的台湾少年,也不止一战后的美国迷茫的一代,每一代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理想主义的变迁,遗忘,或而实现。
现实生活的真面目其实是资源的争夺。资源的有限和人类生存能力的局限性直接或间接地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理想的实现。理想或大或小,或和三五好友建立乌托邦,或反腐救人济贫除暴,都不得不和现实发生冲突。我相信每个人在成长的某一个时刻都对现实不满,都有改变现实的冲动。如若谈不上理想,那至少是一些蠢蠢欲动的念头,对于许多人,他们挥之不去,于是乎成了理想。我和我的那个朋友都是心中理想主义未灭的人,可是环顾四周,照照镜子再眺望一下不远的未来,却又真的发现自己处在理想的荒漠,现实的泥潭里。我们并没有老,但是也不青春了。大概就是这种尴尬的处境让牯岭街这部电影里,小四的自我摧毁和小明的沉沦都那么震撼和让人自省。我们不甘像之前的那么多代人一样臣服于现实,我们也没有自信可以用一点点理想的火苗抵过之前那么多代人都臣服的现实,我们更没有勇气爆炸自己,用生命的高贵换来对世界的一点鄙视。每一代人的理想主义都在一次次的不甘和不敢中变得无力,空留其壳。你还有理想么?我有。你还坚信你能改变世界实现理想么? 我不知道。 什么时候实现呢? 日后吧。青春之前我们不懂什么叫轰轰烈烈,青春之后我们还是不理解什么是轰轰烈烈。

我还是会在深夜看到一些社会的不公平而愤愤不平,会为有多少儿童失学有多少人每天饿死或因得不到基本的卫生医疗而病死而困扰,会为自己偶尔“戏子”的行为所懊恼和鄙视……但是我一打开门,走在路上,打开电视,看着新闻,又被淹没在现实的无奈里。迷茫的不是一代,是一代代。或许不“垮掉”已经是最好的情形了。

我喜欢杨导演的作品,我也讨厌杨导演的作品。我喜爱他 因为他的作品时常从少年的角度来诠释一些困扰所有人类的深刻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过少年和青春.我们小时候什么道理都不懂,没有很多理性元素来合理化我们的想法。所有的愿望和想法都是发自内心的,原始的,纯真的。正是如此,那些关乎生命意义和理性主义的话题才变得越发沉重和深刻,因为连最纯真的孩子也无法逃过,也经历着,感受着。我同样讨厌这样的角度,它让我无处可逃。如果说 一一 里导演从一个老人的角度和我说:你知道吗?人生就是无止境的循环,在不知不觉里你就老了,生命不过如此。我可能会侥幸地想,我才二十岁,我还有机会用精彩的生活改变你这个悲观的想法。但是洋洋的一句:我也老了,则彻底地打击了我。原来我已经逃不掉了。牯岭街也是一样。电影里那些我也经历过的年岁和想法,目睹过的丑恶和无法,都告诉我原来我很早就被困扰于这些沉重的问题里。既然已经躲不过了,那么是否逃得掉呢?

-------------------------------------------------------------------------------
这些想法已经不是我刚看完电影时的原始的感动。又是被理性化后的造作文字。人连表达思想的时候都有延时,有了延时就有外界的不纯净可有机可乘,他们混入我的骨髓里,真感情,假面具我也不分不清楚。看来我们真是要一无所有了。

 6 ) 解剖牯岭街

当我第六次看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长达四小时的电影时,忽然意识到在自己度过的无数个日夜中,至少有一天的时间是完全生活在六十年代遥远的牯岭街的世界里。每次在荧屏前看到几十年前海峡那边的世界,总是能唤醒我遥远的记忆:青春期躁动、内向固执的男孩、素质参差的老师,还有曾经教学楼走廊墙角上那残留的干涸血迹。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根据杨德昌建国中学夜间部的校友茅武的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小四在医务室治疗近视时,因相识哈尼的女朋友小明,随即陷入与同学滑头、小虎的纠缠中。在终于和小明恋爱后,又于好朋友小马产生纠纷,在种种事件与巧合之下,竟演变起一起杀人事件。已故影评人王书亚在《我有平安如江河》中写到“所有的华人导演,几乎只在杨德昌的电影里,杀人才是一件严重的事,杀人才是杀死一个世界。”杨德昌导演不囿于讲述故事,而是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重构了一个时代,最后通过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亲手将这个世界毁灭。


历史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在被日本殖民统治了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台湾本省人受日本强力推行的去中国化政策影响,生活方式逐渐日化。

国民党政府接手台湾后,由于其经济上的垄断、文化的误会、价值观的冲突、官员的糟糕表现促使本省人与来台的外省人之间矛盾逐渐加深。1947年2月爆发的“二二八”事件更是将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矛盾推向顶点。1949年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在岛上大举肃清异己。五月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发布戒严令,对台湾施行党禁、报禁、军事管制,限制人民自由和民主权利,镇压民众反抗。

这段高压统治主要发生在五六十年代,日后被称为“白色恐怖”高峰时期。直到38年后在蒋经国主持下, “戒严令”才宣布解除。《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外省人的视角展现六十年代的白色恐怖下的台湾社会。

“由于大陆移民和本省人在地理上的隔离和文化上的沟通困难,这些出生在在1949年前后的外省人的孩子既缺乏对家乡的记忆与了解,又对本地的文化感到陌生,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的他们自然对没有历史包袱的美国文化产生向往。在压抑的时代气氛下,摇滚乐以其叛逆、自由、自我表达与宣泄等特点最受青春期的青少年喜爱。” ——叶月瑜《摇滚后殖民与历史记忆》
背景中的美国电影海报和导演自嘲

影片中小公园成员就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小猫王、二条为主的乐队成员。小公园帮主要由公教人员子弟所组成的,217帮则主要是中下士军眷子弟。眷村指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把中国大陆各省迁徙至台湾的国民党军及其亲属分配到昔日日本人的居所,慢慢形成的集合住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晋升制度十分注重派系与学历,大部分的老兵都没有受过教育,大都又穷又落魄,是台湾真正的贫民。阶级的不同也是两派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

眷村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

新电影运动

八十年代,以杨德昌、侯孝贤为代表的台湾电影人发起了新电影运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导演更倾向于实景拍摄和启用非职业演员,剧本上更倾向于自传性的题材和内心世界的研究。据《牯岭街》的工作人员统计,约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演员及工作者是首次参加电影工作。杨德昌祖籍广东梅县,出生于上海。1959年考上建国中学初中夜间部,和电影中小四的家庭背景基本吻合。

导演多次借电影表达对当年台湾片场制度中的不满

新电影运动导演在电影中往往以一种冷静的态度来审视和表达对历史和自身的认识,影像风格上以固定长镜头为主、多采用深焦摄影、景别多中景、远景,少特写。由于政府政策禁止公然的政治评论,社会批评被含蓄地表达出来,导演发展出一种省略式的故事讲述方法(本片中下一个镜头往往是对上一个镜头中问题的回答)。虽然新电影运动结束于1987年,台湾也与同年解严,但导演依然保持着新电影运动中的手法与特点 。


哈尼的三次出场

在牯岭街长达237分钟的时长和众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中,哈尼虽然只出场了三次,似乎就掩盖了所有人的光芒。在影片开头的众多事件中,其源头大多是由于哈尼的不在场引起的,如滑头在国校被堵并引起群架,小明与小虎打篮球时摔伤并在医务室认识视力出现问题的小四。影片中也多次提到,如果哈尼在的话这些事就完全能够避免,可以说哈尼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却是影片前半部分的绝对主角,之后更是成为了小四的精神偶像。

当小四和小明在冰店第一次面对面听着胶片放着的《Mr.Blue》时,空气中弥漫着恋爱的味道。看到小四的滑头又找起了他的麻烦时,传说中的哈尼终于出现了。从台南回来的哈尼低着头站在门口,似乎丝毫不关注屋里的喧嚣。谁能想到,传说中杀死两幺拐老大,人人都摇惧怕三分的哈尼,居然像一位忧郁的王子,安静的等待着小明向他走来。那首《Mr.Blue》,更像是用来形容哈尼的。

“Call me Mister Blue.

I stay at home ,at night.

Right by phone at night.”

小明因为母亲的哮喘再次回到眷村寄人篱下,不时会有找麻烦的两幺拐成员,现在小公园的老大终于回来了。

刚刚还在和小明暧昧的小四被滑头再次为难时,初次登场的哈尼竟然帮小四解了围。此时小公园已经分裂成两派,一派是哈尼和喜欢唱歌的弟弟二条及其乐队成员,另一派则是以滑头为代表的几个人。当哈尼终于处理完帮派事物寻找着小明的身影。此时小四和小明站在树下,哈尼站在门前,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当初自己的影子。

六十年代是台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民党当局通过一系列发展经济的举措,使台湾经济高速増长,逐渐从传统农业社会蜕变为现代工商业社会。

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传统道德义气的衰落,正是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现任217老大山东选择主动和杀死自己老大的小公园帮和解。 滑头和小明在国校约会时被217成员看到,山东以此威胁,并答应帮滑头教训打过他的小虎,以此威逼利诱滑头,使217帮能够分得中山堂演唱会门票的一大杯羹。正是因为滑头的老爸可以帮二条搞定中山堂,开演唱会,当初哈尼才勉强让滑头这种人加入小公园,现在有了217了,滑头已经反客为主了。

哈尼不在的时候,小明喜欢上了小四,他们都老实、内向、执着,他们都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似乎因为两人有太多的共同点,知道小明喜欢小四后的哈尼,在雨夜的万华市场不仅为难小四,反而和他坐在席子上,侃侃而谈。

哈尼和小明的人物背景更像是杨德昌对《战争与和平》的参考与致敬。在托尔斯泰笔下,皮埃尔的妻子水性杨花,最终皮埃尔不堪忍受,决定与同她有染的多洛霍夫决斗:

“决斗定在第二天,在索科尔尼克森林的一片空地。当天大雾,四十步开外就什么都看不见,出乎意料的是,虽然皮埃尔从未开过枪,多洛霍夫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却是皮埃尔先开了枪,并且打中了多洛霍夫。”

皮埃尔将大半个家产的管理权交给海伦后,前往彼得堡,而哈尼与217当初的老大红毛决斗后,逃往台南。从台南回来的哈尼,总是像这些本省人一样,喜欢把外套披在肩上,他对金钱感到厌恶,更看中传统上的侠义道德。在他眼中,《战争与和平》更像是一本武侠小说。 在第一次出场中,我们看到黑帮老大哈尼的形象带来的反差,帮主人公小四解围带给我们的好感;在第二次出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能够根据情况修改计划、关心弟弟、热爱武侠小说、能够与一个名字都不知道的人坐在一起聊《战争与和平》,懊恼于书读得不够多的哈尼。而第三次在中山堂演唱会的出场,导演更是让全场的演员成为哈尼的配角。

是夜,中山堂内灯火辉煌、人头攒动,翘首以盼的演唱终于打破了牯岭街长久的寂静。 当民国国歌响起,周围的一切都瞬间变得静止,唯有身着海军服的哈尼穿过麻木的人群从黑暗处缓缓走来。明知这里人多势众的哈尼竟然像托尔斯泰笔下的皮埃尔一样孤身一人来到了演唱会,《三民主义歌》此刻似乎成了哈尼前进的伴奏。

场内的二条

场外的哈尼

哈尼的结局似乎早已写下,当二条在台上开始演唱,殊不知场馆内外摇滚与死亡正在同时发生。那首《Never be anyone slse but you》(你是我唯一的爱)竟成了弟弟对哥哥的深情告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和谈的结果已经落定,山东终于找准时机将哈尼推向滚滚的车轮之下。山东可以放下两派的仇恨主动和小公园和解,也可以在被哈尼当着自己众多小弟面前羞辱时忍住怒火, 但他为了中山堂演唱会巨大的利益,一定会清扫所有阻碍。时代已经陡然转变,对金钱嗤之以鼻的哈尼注定要被淘汰。


小明与寄生虫

小明,一个初中生,年纪轻轻就被母亲盼着早点长大来帮助自己,她只能像寄生虫一样不断地在暧昧对象中寻求帮助和保护。《寄生虫》中的基泽一家尚且有间半地下室住,而小明一家却寄宿在雇主家中,时时面临着被赶出的风险,她们在眷村唯一的亲戚家里更是人禽共处。台湾地区像韩国一样经历过日据时代,也对美国充满依附与向往,如果《寄生虫》是对韩国寄生史的隐喻的话,那没有父亲、一直更换对象的小明更像是被各方势力轮流统治的台湾历史的写照。

小明的眷村亲戚(金士杰饰)

两部电影都以杀人告终,且同属刑法理论上的激情杀人 ,但两部电影中大部分观众都还没有搞明白,杀人就突然间莫名其妙的发生了。 《寄生虫》中奉俊昊创造性地运用气味使其成为阶级差异的隐喻,气味也是促使基泽拿刀捅向朴社长的直接原因,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其视听语言,观众既无法获得嗅觉上的感知,又不能像小说一般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获得和基泽一样的共通体验,导演只能用朴社长捏鼻子的动作特写加以强化。新电影运动导演在摄影上多用固定镜头、中景远景的拍法,在《牯岭街》中,由于摄影机离观众较远,往往呈现出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但我们却无法获得电影中主角那样感同身受的情绪感受。

不过,此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东翊蔑视的并不是基泽的气味而是勤世的气味,用刀捅死东翊的却是基泽而非勤世。如果基泽杀死了蔑视自身气味的东翊,那就是不堪忍受屈辱的基泽杀害了对人缺乏基本礼仪的东翊,属于个体对个体的事件。然而,勤世非但不是基泽的家人,二人甚至之前还曾有过激烈打斗,基泽却为了勤世所受的腹视,用刀对东翊进行惩戒,此时这桩杀人事件则完全被冠以阶级的名义。基泽能够与勤世共情的只有气味,因为对他来说,这种气味就是阶级。 ——《奉俊昊的全部瞬间》

《寄生虫》中大部分的争斗源自同为底层阶级的基泽一家和原保姆一家的争斗,最后“激情”状态下的基泽在恍惚间将刀捅向了上层阶级。而《牯岭街》里则是“弱者发怒,拔刀向更弱者”,是一个中产阶级拔刀捅向底层阶级。《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录取名单开场,以新一年的录取名单结束。 “《寄生虫》以与外界失联(连不上别人家的wifi)开场,以家庭内部沟通断裂落幕。 ”


杀人回忆

在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博尔赫斯选取了在无数平行世界中最具有偶然性的一种,最终构成了杀人的发生。而《牯岭街》中至少有六七次巧合促成了杀人事件的发生,如小四两次到小马家的无效沟通、小四放弃了同陈牧师谈话和小猫王的劝说、小四刚好看到小猫王藏在书架后的刀(怀剑)、小四在学校门口恰好遇到了小明、小明无意识间正好没有把刀合上等。多年后当杨德昌导演提起那起案件时表示:“那件事其实是很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状况,不发生在这个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那个人身上。”在杨德昌看来,60年代的这一起少年杀人事件不是孤立的暴力案例,而是时代的集体悲剧。杨德昌用一系列的巧合来证明杀人事件的发生绝不是一起简单的情感纠纷,是时代环境使发生概率极低的杀人事件成为必然。

小四本来是一个内向、学习好、不惹事的孩子,小明的主动使他陷入情网,哈尼的出现使他视其为偶像。(前半部分小四没太大的存在感,哈尼死后小四才成为真正的主角)那个复仇的雨夜,小四跟着万华市场的台客来到两幺拐的台球室,黑暗中目睹了一个个死亡者的惨状。惊魂未定的小四回到家里时,却发现父亲被抓走。哈尼的死和这个夜晚的经历使小四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变得更有种、更愤怒,他像哈尼一样不服气、横冲直撞。他跟小虎打架、骂女医生、用棒球棒打教导主任、扇滑头,他用愤怒对这个世界的不公作出反抗 。

由于小马家佣人的离开,受到小马妈妈喜爱的小明主动为她母亲寻找工作。本来在图书馆发奋读书的小四从滑头口中意外得知自己的好朋友小马居然在泡小明。哈尼为了小明去跟二幺拐的老大决斗,杀死了他逃到了台南,而小四却因为小明和自己的朋友小马决裂,没想到他等来的却是小明,哈尼和小四就像是一枚硬币抛向了两面。小四误把自己当作哈尼,哈尼在了解情况后不让兄弟们闹演唱会,而小四来到小马家门口,面对小马不仅缺乏沟通,甚至都没有勇气去面对里面的小明。

对于小马来说,Miss只是随便玩玩而已,对于情窦初开的小四来说小明却是其生活的全部。小猫王有着摇滚梦、三角裤沉迷于漫画、老二是台球好手、二姐有虔诚的信仰,而小四既无爱好又无信仰,常常看起来闷闷不乐。曾经心情不好时,是小马陪他玩耍。因为义气,两人成为哥们,但小马不曾真正了解小四,也注定要分道扬镳。而现在面对抑郁的状况,小四选择了通过小翠来转移自己的注意。

中学校园有两种女生最多被男生们谈到,一种是小明这样有众多的追求者,另一种则是像小翠这样易得的女生。小翠更像是一个工具,滑头需要她时,可以亲密无间;不需要时,“这没你的事”,一边呆着去。现在,轮到小四需要小翠了。但小翠身上的女性意识已经觉醒,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像一个被物化的工具,她也不再轻易为他人改变。还搞不明白为什么被小翠骂了一顿的小四回家后,又看到替自己挨打的二哥。二哥就趴在地上,忍受父亲的毒打,一声不吭。那一刻,父亲的形象完全崩塌。与小四性格相像的二姐开导了一晚上也没能帮助小四。第二天憋了一晚上气的小四一大早就来到了小马家,愤怒的表示要在学校门口堵他。

小马虽然嘴上逞能,可他不过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纨绔子弟,而且小马是一直很看重的朋友的。小猫知道如果跟小四搞上的话,他会跟你玩真的。在片场中的小猫反复劝说小四也最终没能改变小四的主意。

当命运的交叉路口再次出现在牯岭街旧书摊前,她像之前那样叫住了四儿,这一次小马的单车还停在校门口,这一次小四腰上的手电筒已换了模样。月光下,一场激情杀人事件即将上演。

导演之前已经通过镜头暗示了小明、小四、小马三者的关系

此时小四腰上的手电筒已经换成了匕首

激情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与预谋杀人相对应,即本无任何故意杀人动机,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失去理智,失控进而将他人杀死。“由于于激情是强烈而短暂、爆发式的一种情绪状态,行为人在激情状态下,认知范围狭窄、理智分析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容易引发不合逻辑的、冲动性行为。” ——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一一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
激情杀人的行为人中,多为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低学历者和普通的底层打工者。

在坦克从小明和小四面前轰轰驶过的那个夜晚,小虎因为失恋在篮球场上浑浑噩噩,再也找不到往日的风采。小明觉得小四是怕报复才让自己去看一看小虎。小四不是怕小虎报复,而是他认为失恋这样的事情是不会轻易过去的。小四不了解小明,小明误以为自己了解小四,小明知道小四是来堵小马的之后,把它直接还到了小四手中,并没有把它合上。在她的潜意识里,这把怀剑是不会对自己有危险的。

在小明心里事情已经过去,一切都随风而去。可明明错的是小明,但她一出口时,错的竟成了那个最爱他的人。对于执拗的小四来说,他不会让事情不明不白的过去。他两次追上去,真的像对小翠那样对小明讲起了大道理。

偏偏小四没等到小马,小明正好又在路口看到小四…

小四不能让别人看不起小明,就如同他自己看不起小翠一样。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中,小明感情上的不专一,不仅会让小明惹来非议,也会让小四自己丢掉脸面。小四对小明的喜欢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让他产生了极其想要改变小明的念头。电影里面小翠变了、滑头变了、活了大半辈子的父亲经历白色恐怖之后也变了,这让小四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滑头和父亲的改变多是环境影响的结果,如果真的要为了一个人去改变,那这个人也应当是自己。 电影里让人看不起的小翠却是主动改变的那一个,而小明真的像她所说的那样是不会变的。

(影片中对比很多,如哈尼与小四的对比、小明与小翠的对比、父亲两次去学校的对比、两种世界观的对比等等)

当初父亲的话给小四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笃信这样的观点)自己的这句话竟然使自己也成为了杀死自己的凶手之一。当初父亲对小四所讲的话带给他对未来的憧憬,他像哈尼一样坚信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变的。虽然父亲的形象已经崩塌,但那句话就像是黑暗中手电筒,成为了现在小四黑暗世界中的一束光。小明说出这个世界不会变时,仿佛有无数只魔爪要掐断那唯一的光。于是,在这样巨大的刺激下,小四心里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被点燃,瞬间失去理智,疯狂地将刀捅向小明,整整七刀。

哈尼的死和复仇的雨夜使小四的性格变得易怒,糟糕的学习环境(而且小四本来应该去日间部的,这个我深有体会…)、小马和小明的背叛白色恐怖对其家庭的影响、二哥替小四承受的苦难这些都一步步逼迫着一个十四岁少年所能承受的极限,加上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和长期压抑的时代环境终于使小四在小明的言语刺激下突然爆发出抑制不住的愤怒。在处于激情状态的那一刻,小四已完全失控,只求情绪的宣泄。

至此,那个因为近视而看不清世界的少年再也无法拿着手电筒在黑暗中探索了,《牯岭街》中的理想主义者已然全部死亡。

金马53海报

这个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吗?杨德昌导演的意图真的是想让观众谈论这种没有确切答案的问题吗?小明觉得这个世界无法被改变是其处在底层阶级的绝望,处于底层与上层之间的中产阶级往往存在着巨大的焦虑,像大姐那样希望于留学来让改变命运。世界能否被改变这是来自两个阶级之间的不同答案,对于不断处于寄居生活中的小明来说,仅仅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如果没有背负对方心中黑暗的觉悟,是绝对看不到人的痛苦和悲伤的”。

小四和小明因为性格的差异相互吸引,因为三观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异注定分离。小四本来还在青春期的懵懂间仿徨,却被迫卷进一件件事情中,他在黑夜中慢慢探索,可还是看不清这个世界,“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年少时一直觉得时间还有很多,回过头才发现留给成长的也不过几个瞬间。小明虽然足够聪明,能够在同龄人的相处时游刃有余,在和小医生话语交锋中势均力敌,可她终究是个孩子,又怎么能够洞悉人内心的宇宙。她凭借着以往的认知对待小四,而这一次让她付出了最惨重的的代价。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假如你觉得夜空的星星相差无几,那是因为你未能真正走近去看。

结尾处小猫王的歌声给我带来了一丝憧憬:如果再来一次,小四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同样曾就读于夜间部的杨德昌,1960年插班考上建国中学初中日间部。1970年赴美学习计算机后到南加大修读电影课程。或许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小四会像杨德昌一样考上日间部,去美国留学,写下属于自己的另一个的剧本。

牯岭街拉片笔记:

//movie.douban.com/review/13983954/

参考资料:

【1】王昀燕:《再见,杨德昌》;

【2】大卫·科波菲尔:《世界电影史》;

【3】焦雄屏:一个刻意被忽略的时代;

【4】曹荣荣:台湾新电影:电影生产实践及其文化经验;

【5】莫佳妮:历史、大众记忆与身份认同——台湾新电影中的“外省人”书写;

【6】段水莲、文凯:激情杀人犯罪的心理特征与犯罪现场分析;

 7 ) 4小时,7刀,1个被毁灭的世界

有一部电影,我一直不太敢写,那就是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字的局限性,它也让我想起许鞍华说过的那句话:“有些东西,写不出来,才要拍成电影。”

在《牯岭街》的影像面前,文字似乎是多余的。因为它太丰富了、太庞杂了,光是写剧本,杨德昌就用了三年的时间,后来拍摄,又用了近一年,最终的成片将近4个小时,片中出现的各色人物超过20个,支线繁多,彼此交叉……

可这,还不是最紧要的。

关键在于,可以进入这部电影的角度太多了,它就像是一个周身布满入口的黑匣子,无论从哪里进去,都能触及一部分核心。它具备广阔的解读空间,而每个角度又都能逻辑自洽,而不只是点到为止。

这就让评论这部电影,显得尤为困难。看似怎么写都可以,但实际怎么写,都会留下遗憾。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大二那年。从半夜看到清晨,看得昏天黑地,只模糊记得屏幕上黑压压的一片,夜景很多,白天很短;只记得小明的脸在夜色中,显得分外苍白;张震的少年英气,也在昏黄的路灯下,氲成一抹阴郁的愁云。

那时眼中的《牯岭街》,像是一首青春挽歌。

我看到的是小四的童真,失落在小明的现实世界里;看到的是一个纯情少男,在一个早熟少女面前,惊慌失措的样子。

他们是两个世界,他们是两种时间,他们是盛夏与凛冬,他们是天真与荒芜…他们是毫无交集的另一个完整的对方,那样决绝的一道裂痕,就匍匐在他们中间。

然而,他们又偏要遇见。

遇见,是最残忍的对决。

小四是家长眼中的乖孩子,学习好,沉默寡言,那时的学生都加入帮派寻求庇护,小四却始终是个局外人。

可是,他一点也不软弱。

当滑头故意挑衅的时候,小四并不退却,抄起球棒就要挥下去,幸而老师出来制止。那时,一旁的小猫王是这样奉劝滑头的,“你别看他是好学生,你要是跟他搞上的话,他跟你玩真的!”

这就是小四,碰见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会不计后果地跟人拼命。无论那东西是尊严、是女孩、还是内心的干净……

他第一次打架,是为了小明。以一敌四,毫无惧色。

他被“两幺拐”的混混儿们围堵,是因为小明;被滑头和手下们威胁,也是因为小明。

哈尼死后,他找到心灰意冷的小明,向她告白。

那一刻,军乐团的演奏始终在响,由低徊到高昂,像是为这次告白助兴,却也淹没了许多知心话。

就在音乐声乍停的一刻,我们终于听清了小四,他大声地说:“我会做你一辈子的朋友,我会保护你!

这段配乐是剪辑师陈博文一点一点剪进去的,他让军乐声随着人物的心情起伏,时而清晰,时而混沌,就像是小四与小明的关系,暧昧不清,若即若离,最终归于沉默。

和小四不同,小明在同龄人里,显得不合时宜,她成熟得太早,有很多人爱她,她也爱很多人,这是她的生存法则。

渐渐地,小四看清了小明不可救药的“放荡”本性,于是,在那个宁静的傍晚,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他将刀狠狠刺进了小明的腹部。

一刀、两刀、三刀……直至第七刀。每一刀,都将整个刀身没进去,不留一丝余地。

那样笃定,仿佛只要消灭她的肉体,就能戳穿美丽的幻象,毁掉那个虚伪的世界。

这就是年轻时候,我眼中的《牯岭街》,可以看出年轻的生猛劲儿和虐恋的血腥味道。

后来第二次看,小四和小明的情感线已经淡去了,我开始留意他们身边的人。

比如哈尼。

如果说有“主角光环”这回事,那光环有一多半,都在哈尼的身上。

从南方避祸归来的他,一身海军服,披着风衣,出现在众人面前。简直像是归隐多年的侠客重出江湖一样。

而他的精神气质,也明显与身边那些蝇营狗苟的喽啰们不同。

一个帮派的老大,往往是最先看淡一切的那个人,倒是身边的小弟总不安分,闹出很多事端。

哈尼,是小四的精神偶像,而小四,是年轻一点的哈尼。

他们接触不多,话也不多,但心意相通的人,哪有那么多话可说呢。

那一次促膝长谈,哈尼提起自己看《战争与和平》,其他都不记得,唯独记得里面的老包,全城人都跑了,只有他要和拿破仑拼命,最后被警察抓走。

他把《战争与和平》归为武侠小说,他敬重一个孤胆英雄。

最终,哈尼的选择,也和老包一样。他孤身一人,来到“两幺拐”的地盘,一人对几十人,最终惨死在车轮下。

哈尼的死,对小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虽然影片并未过分渲染这次死亡留下的阴影,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之前之后的小四,已判若两人。

他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决绝。

当小虎带着手下从黑暗中走来时,身边的人都在退却,只有他拍着篮球,不屑地迎上去。

当两个帮派的火拼结束后,他从尸体堆中辨认出了山东,他拾起一把刀,问那地上的人:“哈尼,是不是你杀死的?”

当从前那个拽拽的、到处和小四做对的滑头,死里逃生后,竟变得乖顺、懦弱,他向小四诚恳地道歉,但小四却甩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因为在小四的眼里,“妥协”比“邪恶”更令人不齿。滑头看似“从良”的改变,在小四看来,却是最后一点尊严的丧失。

哈尼死后,小四成了哈尼,成了那个孤身犯险的老包。

他想要对抗的,是这个世界的苟且,是理想主义的覆灭,是所有被世界改变的人们。

所以,他把刀刺向了小明。

因为小明说,“傻瓜,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为你是谁啊?”

这句话,就像是整个现实世界,对小四发出的嘲讽,所以,他要刺死小明,那原本不是情杀,而是一次对现实世界的复仇。

最近,第三遍看,我看见了那些沉默的大人。

小四的父亲张国柱,总是眉头紧锁,心事重重;母亲总是喋喋不休,对什么都不满意……

那是民国48年,正值台湾的戒严时期,小四一家从大陆来到台湾,生活在一种巨大的对未知的恐慌中,他们不知会在这里住上几年,也不知怎么回去,更不知怎么安顿此刻。

对于那个肃杀的时代,杨德昌寥寥数笔,用不断穿过街道的坦克,做了最好的诠释。

即便如此,父亲张国柱仍是那个坚守原则的人。

小四被冤枉作弊,他跑去和教导主任理论,据理力争,导致小四被记了大过。

在回来的路上,他对小四说,“我希望这件事对你,不是打击,反而是一种鼓励!”

“读那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地相信它的话,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我觉得眼前的这个中年人,瞬间变得无比高大。

可是后来,因为受到大陆老师的牵连,张国柱被警备处叫去,审讯了一天一夜。

回来后,他彻底变了。

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晚上睡觉会做噩梦,听见一点响动,便叫起全家人一起抓贼。

他甚至抱着妻子痛哭,“我们已经够辛苦了,我只剩下你和几个孩子,不要再吓我了。”

这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脆弱。

坦克已经碾过来了,你可以选择欢呼,可以选择闪开,也可以选择跨上马、扛起长矛,一往无前。

就像是父亲的朋友汪狗那样,早早便决定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是小四,却选择,和这个坚硬的时代死磕。

这部电影的夜景非常多,异常昏暗,这也刚好是那个时代的颜色。

而小四,总是提着一个手电,在黑暗中摸索。那光虽然微弱,虽然不足以照亮一个世界,但是小四却固执地点亮它,那是他的希望。

可是,在那光亮中,他却看到了和滑头在一起鬼混的小明;看到了一辆辆冰冷驶过的坦克;看到了横尸遍野的火拼现场;看到了大人们,从顶天立地的汉子,哭成了颤抖的孩子。

最终,小四把手电还给了剧组,他放下了这一丝光亮,也放下了所有的可能。

他拿起刀,走上街头。

其实这个时候,杀谁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发泄,是把一个抽象的世界具象为一个人,为内心的愤怒,找到一个实际的出口。

就这样,小四在街角遇见了小明。

他狠狠地刺上去,一刀、两刀、三刀……直至第七刀。

其实,杀一个人,一刀足矣。

可小四杀小明,却足足捅了七刀

我想,其中的一刀,应该是刺向滑头的,刺他的假仗义、真懦弱。

还有一刀,是刺向山东的,那是替死去的哈尼复仇。

一刀,是刺向小马的,他本以为小马是哈尼一样的孤胆英雄,却不想他只是个极度自恋的富家公子。

还有一刀,是刺向剧场导演的,那个导演曾经称赞来试镜的小明,“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特别自然。”小四回他:“自然?你连真的假的都分不清,还当什么导演啊!”

或许还有一刀,是刺向父亲一样的大人,刺他们曾经是好的榜样,如今却魂不守舍地活着。

最后,还有一刀,刺向谁呢?

不知道,答案就悬在空中,似乎可以随风飘到很远的地方去。

又或许,重重落在原地,砸向当下的世界,被所有人听到。

小四在杀人时,嘴里不停喊着:“没出息!不要脸!

这是父亲在责骂二哥时,说的话。

现在,他把这话,回骂给了这个冥顽不化的世界。

它能被所有人听到吗?

或许能吧。

可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我又不断想起影片的结尾。

小四被判死刑,后因未成年,改判为15年监禁。

宣判后的一天,小猫王来看望小四,他想告诉四儿,他把自己录的歌寄给了真的猫王,他还收到了回信,猫王在信中说,他的歌竟然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这么受欢迎,他很感动。

那首歌叫: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今晚,你寂寞吗?

而小四的故事,就如同这个不知名的小岛一样,注定只是仓促时光里的一件小事。

 短评

很多电影里都会杀人。只有在杨德昌的电影里,那不是杀人,那是整个世界的崩毁。他要你眼睁睁的看着,他用两个多小时创造的世界,在少年捅下去的那一刀里,灰飞烟灭。

6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当某一个夏日你伸出手想去拥抱她的时候,结果只抱住了风,青春就这样散场。白衫黑裙的少女笑靥如花,却无声无息地倒下,校服沾染了一个时代的迷惘惆怅。曲终人散,那些年少曾路过的台球桌、小公园、棒球场,会否记得外文的歌、懵懂的吻,还有无所事事的下午我们许过的诺。终于你改变不了的,才叫人生。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太讲究了,红楼梦式的电影,巨细无遗,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照顾到了,真是天才

10分钟前
  • 拐子流星锤
  • 力荐

手电筒无法把黑暗照亮,收音机传来滋滋回响,短刀终于刺向所爱之人的胸膛。曾经喜欢过两个遭受男友暴力的女生,才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或许会变,但人是不会变的,永远不要妄想去改变别人,别人未必痛苦,未必需要你所谓的帮助和救赎。小明和汪狗是一类人,他们是极端现实主义者,不论是非,只讲利弊,为了生存和发展,可以交换和利用一切资源;而小四和哈尼是一类人,他们是极端理想主义者,他们信奉自己的原则,不愿屈服和妥协。可是面对父亲形象的崩塌,友情和爱情的叛离,小四的世界终于轰然倒塌,正如尼采说的:“把理想主义者拖出他的天堂,他会再造出一个理想的地狱”,这不仅仅是几个年轻人的悲剧,更是那个特殊时期台湾社会的伤瘀。

15分钟前
  • 无条件积极关注
  • 推荐

杨德昌最好的作品,长镜与叙事完美相结合的力作。

19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如果小四最后听从姐姐而去了教堂,也许结局不是那么悲怆……

24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我在台南,无聊的要命,每天可以看几十本武侠小说。后来,我叫他们去帮我租最厚的小说来看。其实以前的人,跟我们现在出来混的人,真的很像。《战争与和平》,其他的武侠书名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一本。妈的,我还真想写本小说咧,干,给以后像我这种人看。太晚了,书又读的不够多。

28分钟前
  • 陆钓雪de飘飘
  • 力荐

四儿的爸爸说,我们读这么多书,就是要在其中找出一个以后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到头来,还不能很勇敢地相信它的话,那做人有什么意思嘛。honey说,妈的,我还真想写本小说嘞。干,给以后像我这种人看。太晚了,书又读的不够多。小明说,你怎么跟别人一样,对我好,就是想要跟我交换我对你的感情,这样你就安心了是不是?!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四儿那么相信爸爸的话,却被各种人和事捶打到崩塌。妈啦!杨德昌到底要把这个世界讲多透啊!ps,下次要好好看看牯岭街~

2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片子长 长到以为杀人的是自己 被捅的也是自己

33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弱者送给弱者的一刀

36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四小时冒油。五十年代台北群像。十四岁的张震。发力的杨德昌。成长编年史。黑暗中闪光。再回首,青春的轨迹依然明晰到深深嵌入地表,但那种鲜明和深刻是根本由不得人再走一遍。每一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悲哀和伟大,卑微的人弯着脊背,聆听风雷,勇敢而纯洁的人拿身体和理想叩问苍天,从内部上升或陨落。

41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那一霎那我什么也没做,只是捅了你一刀。“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改变的…”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我警告你们别再欺负小四了,你信不信他拿刀捅死你?

4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从那一刻起,我爱上所有类似张震的男子。

5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这不是我的青春,也不觉得这是青春片,刀上是他的父辈、整个台湾、近代日本和中国的债务。依然惊叹于杨德昌的解释力,他对于一桩犯罪的理解程度,可以达到史诗的厚度。有些电影就是希望它长一点再长一点,它替代并超过了你的人生。在改变世界的赤子之心被杀死之后,现代社会开始了。最爱的导演。

54分钟前
  • 57
  • 力荐

近四个小时的长片,我一直不入戏,张震也青涩得让我无感,直到Honey的出现,我才静了下来。这个小混混里的前老大,竟然穿着海军服,又帅又温和,席地而坐说起他看过的最厚的一本武侠书,叫《战争与和平》,英雄主义浪漫至极致的悲壮。

5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4个小时的片,中途睡着了

5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外国人一定觉得中国人长得都差不多。

1小时前
  • Kévin
  • 推荐

「我就像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大部分人,都是这样选择接受的;另一小部分人,则掏出了刀子,然后,从此沉默于黑暗

1小时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海那边六十年代的生活跟海这边八、九十年代差不太多,但tmd海南边的学生凭什么人手一双converse?凭tm什么?

1小时前
  • 黑胖砸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