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嘉年华

记录片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2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3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4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5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6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3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4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5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6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7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8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19狩猎嘉年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15:05

详细剧情

加入Kristina Guberman,她将带你游览津巴布韦和南部非洲一些最迷人和不可思议的狩猎地。每到一个地方,克里斯汀娜都会有地球上最优秀的野生动物导游陪同,带领她进行史诗般的狩猎之旅、改变生活的经历和令人惊叹的壮观景色

 长篇影评

 1 ) 病态社会体系中的女性处境与权利

很久没在影院看过如此平实自然并贴合现实,几乎完全削弱男性角色一贯的既定主导优势侧重于女性角色的刻画、触及敏感还能安好上映的国产电影(看得出有妥协的成分,但没多大影响),非常难得。近年来女性导演的活跃度相当高,才华尽显,佳作不断,展现出比起男性导演更为细腻沉稳的强劲实力,更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女性的立场来看待和思考问题,但在国内几乎难得冒出来一个。没抱多大期待看了《嘉年华》,超出预期的好,看到了一个仅透过女性视角用精准的镜头果敢的对准社会阴暗面并投入关切目光的女性导演,着实令人惊喜。

片中以配角出现的男性角色几乎都是以负面的形象示人,窝囊的父亲,势利的老板,只认钱的小建,知法犯法的王队,滥用职权的无耻高官…,虽没多少戏份,但从典型的中国式社会结构和形态来看,男性依旧占据着更多(高)的自主权和社会地位,无论是情感或生理(先天),抑或社会处境中的生存状况和附加定位(后天),女性都是容易受伤害的一方,但不少女性依然很传统或单纯的对男性抱有一定的幻想和依赖,这点从片中小文的母亲(把望夫不成龙的愤恨发泄给孩子)和莉莉的身上可以看到对男性期许的幻灭所受到的伤害,女性需要独立的意识显得更加强烈,同时也能了解到家庭的情况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重要作用。

导演文晏并未单一的围绕一个女性角色展开,而是通过一起极具社会性的性侵事件串联起几个不同年龄层和身处迥异生活环境中的女性角色,侧重的则是未成年人女性这一类,一旦没有了家庭的保护和安定,缺乏家人的关爱或是生活在一个不健全的恶劣家庭环境中,她们很可能会成为具有男性优势与不公待遇的社会体系中的受害者或牺牲品,片中未成年的小文和小米就是很鲜明的例子,父母分离,父亲无能,母亲无责,懵懂叛逆不懂事,身心接连受到伤害;小米离开老家到过15个地方,来到这里只因暖和,即便是乞丐在冬天留宿街头也不会被冻死,在旅店隐瞒年龄打工过活。她们做出过选择和挣扎,但换来的却只是伤痛和泪水。

现实是电影的灵感来源,前者要来得更加的荒诞和悲凉,不少局外人觉得文晏拍摄的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虚构故事,却有着一股真实和令人信服的力量。但作为当局者来看,却相当的现实和普遍,只是鲜少会搬上台面来看,无论是小演员形象老道的演绎,还是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拍摄手法,手持摄影或是特写镜头,自然而写实,节奏行云流水,没有多余的情感表达和说教成分,甚至没有利用配乐来达到渲染氛围或带动情绪的作用,带有主观倾向的意识给人一种客观影像呈现的感觉,观众的注意力会莫名的受到角色的牵引(紧随),投入其中换位思考,文晏拍得并没有很张扬或露骨,却很尖锐、内敛且直接的触及到那块常被忽视和掩盖的敏感面。

《嘉年华》会引起观众对于未成年女性问题的反思和关注,他们有着一颗在对于成人世界还未有太多了解却承受了太多伤害的脆弱心灵,变得敏感而封闭,小小年纪便要直面现实阴暗且丑陋的一面,没有社会保障和教育的引导,难以讨回公道,如何维持生计,想尽办法艰难生存,拥有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和城府,笑容和单纯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犀利的目光、痛苦的隐忍和忌惮的冷漠。而她们的经历和处境同时也涉及到严峻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另一名受害女孩的家人选择息事宁人(现实中太常见),自欺欺人地给孩子一个虚假的美好未来设想,这样掩盖事实的举动只会让这类事件更加猖獗,而随着孩子慢慢的懂事,内心深处永远会有个隐隐作痛无法愈合的伤口。

畏权的下级不敢吭声和反抗,要不就跟着同流合污,私下解决,暴力对待,弄虚作假,睁眼说瞎话,看到了一种手握权力、腰缠万贯即可为非作歹或任意妄为的病态社会体系,片中的成年人里愿意伸出援手并有勇气和能力帮助并捍卫她们权力的只有史可扮演的女性律师角色,但也难以解决实际根本的问题(戏外,这类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光看前面,小米和小文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伤痛,她们努力的想要从中摆脱出来,逃离只会打骂的母亲,耍小聪明走捷径只为生存,但回馈而来的依旧是充满荆棘的处境和自主权的缺失。全片特别惹人注意的是有很多象征性的场景、道具和细节, 来作为一种隐喻式的客观表达(给观众解读的空间),联想到了《雾中风景》中从海水中被托起的半握拳的大手。

文晏拍了一场属于女性的“嘉年华”,没有欢声和笑语,在藏污纳垢中流淌着她们的血泪、无助、孤独和痛楚。前后呼应的“梦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小米抚摸她涂了指甲油的脚、拍摄她的裙底、撕下腿上的招贴广告,小文的金色假发,首饰、衣服、化妆品、生理(性),每个女孩都会经历的成熟过程,只不过片中的两个还未成年的女孩是充满污浊和伤痛的阅历推着她们从好奇、尝试到成为。最后算是一个看似积极的开放式结局,小文跟着父亲一起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小米则做出了人生重要的选择,逃离后与被拆卸的“梦露”在公路上平行穿行的一刻,像是告别过去重新拾起生活的信心和自主权、化被动为主动勇敢前行和追寻的象征。但放眼现实,悲剧却还在不断地上演。

首发 | 一个冷门的公号:yuchishangjiu,欢迎订阅。

 2 ) 如果有全知望远镜,希望能看到那些受伤的心

如果有全知望远镜,希望能看到那些受伤的心

“什么是处女膜?”

——这是张新新问孟小文的,她们前一天晚上被性侵后,正在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作为小学生,她们对身体的认知相当模糊,但从那一刻起,她们比别的女孩多了一份关于成年男性身体以及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记忆,这份记忆将伴随终生。

在“三原色”幼儿园虐童案曝光后,家长在采访视频中说到:“孩子不想上学,但不敢跟家长说,老师跟他们说了一个特别可怕的话,说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你做什么说什么我都知道。”这些话在成年人听来也都不寒而栗,更勿论在小孩心里留下了什么阴影。

韩国电影《素媛》里的小女孩,在遭遇性侵后经过了漫长的心理修复期。女孩不但身体遭受严重创伤,而且还非常害怕成年男性,就连她的爸爸都让她感到恐惧。女孩的爸爸非常痛苦,他痛恨自己,更痛恨那个强暴自己女儿的畜生。为了安抚女儿,爸爸只能戴着卡通头套轻轻地走进女儿的病房。后来女儿慢慢放下防备,彼此每踏近一步,卡通头套后面的爸爸都泪流满面。

《嘉年华》里孟小文确认被性侵后,妈妈在医院当场发作,给了女儿一个耳光。后来几天,她试图撕烂女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和剪掉女儿的“披头散发”。很多人看到这里都无比痛恨这个不讲理的妈妈,但也许只有这样,她才能稍微解脱,才能告诉自己是女儿不检点不小心,而不是她忙着自己的生活,连女儿彻夜未归都不知道造成的这场灾难。

大多数发生幼童性侵案的家庭,除了小孩存在巨大的心理创伤,其监护人往往也深陷自责走不出来。韩国电影《素媛》里的小女孩,独自上学被流浪汉拉进小巷子强暴,她的父母便一直责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女儿独自去学校。

儿童性侵案每天都在发生,每次被曝光都能激起民愤,但所有的宣泄又会很快被新的热点取而代之。许豪杰幼童性侵案今年七月份被曝光,可现在回想起来,就好像是去年的事情;携程幼儿园虐童事件,仅仅是两周前发现的,却早就不再被大众讨论。信息时代每天都有热点更迭,新的热点掩盖旧的热点,而我们又那么健忘。

很多性侵案背后,多少被毁掉的人生根本没有人再继续关注。没有人关心装上了人工肛门,每天都要背着便袋生活的素媛的余生,也没有人会关心《嘉年华》里孟小文和张新新往后的人生。有些人也许熬了过来,但有更多像台湾女作家林奕含那样默默结束自己的生命的人,是我们不知道的。

如果真的有“三原色”幼儿园老师说的全知望远镜,多么希望它能看到那些受过伤害的心,是如何度过漫漫长夜的。

敏感社会话题的每一次试探,都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电影里张新新的爸爸是施害人刘会长的下级,是他让自己的女儿认对方作干爹。性侵发生后,为了替女儿“着想”,为了她不被说三道四,为了她的前途,他们决定选择缄默。这样才能从刘会长手里拿到一笔赔偿,再换一所私立学校,只要他们不追究,女儿便是“清白”的,也就可以当作没有所谓的性侵。看到这里观众更是愤慨,可是作为受害家庭,要直面这一切并与之抗争,需要莫大的勇气。他们要对抗不单只是上层阶级势力,还得背负事件被大面积曝光后所带来的舆论压力。

孟小文的爸爸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被工作单位要求签署一份承诺书,保证不再“妖言惑众”。单位领导对他说:“要依法表达。”但作为屁民,依法表达的途径又是什么,是漫长的司法程序?

我们不得不回到“三原色”幼儿园虐童案上。我们看到了民众的愤慨,甚至各种混乱或者没有根据没有来源的言论四起,这个时候有人呼吁理性,告诫大家不要散播谣言。在一个司法制度健全的国家我们或许可以相信所谓的程序正义,但在公权力诚信丧失的当下,我们不得不通过舆论将事件推进到公共话题领域。

韩国电影《熔炉》曾经创造过这样的奇迹。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教师性侵残疾学生的暴力事件在六年后被改编成电影,网络万人签名要求重启调查,电影上映六天后,光州警方成立专案组重新侦查该案,在这期间,民众请求提高性侵案的量刑标准,由于涉案人员追诉期已过,民众又呼吁废除追诉期。在电影上映三十七天后,韩国国会就压倒性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此修正案的另一个名字就叫“熔炉法”。修正案不但把量刑提升到最重可处无期徒刑外,还废除了公诉期。而施害人如果任职于福利机构或特殊教育单位,则加重处罚。新法在光州性暴力事件首次曝光七年后实施。

这是舆论的一次胜利,我们不得不承认韩国对言论自由的开放程度确实比较高。这次电影《嘉年华》全国上映算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也许《嘉年华》影没有像《熔炉》那么激烈,它甚至有点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但却是对敏感社会话题一次成功的试探。即使电影可能存在缺陷,但它的社会价值却不能忽视。

 3 ) 莉莉说,下辈子再也不当女人了。

莉莉去打胎后,不听医生的劝阻喝了许多酒,疼痛踉跄间说了这句话:下辈子再也不当女人了。
       这个电影讲到了,女性对痛苦的体验,以及在这样的痛苦之下,她们的立场。

       莉莉姐是这个电影谎言之一的提供者,她为了找小健让小米替班,为了圆这个谎,后来让小米在警方面前的“逃避”有了理由。她几乎可以完美的逃离这件事外,当然另一位女性(律师)找到了她。
       比起莉莉的事不关己来,小米的态度一直是暧昧不明的。她警觉,第一时间拍了成为最有利证据的视频,却没有直接提供给警察或者律师。在后来为了办身份证缺钱的情况下,经小健的提点,这个视频被用来敲诈。

        电影选择的主角,不是受害者小文和新新,也不是寻求真相的律师,却是这位态度摇摆的有所求一切又对真相和公正无所求的人。她就是痛苦和立场,最好的表达者。她是黑户,看起来是透明人,却无法避免的经历了这一切。
        第一场戏,小米在巨大的梦露雕像面前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她拿着手机去拍了梦露的裙底,然后又过来两位同龄女生,很不礼貌的为了拍照说,让一下让一下。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统领全片的开头,女性对女性的感受,以及女性无意识加害了女性。小米欣赏美,却不能深刻的认识到美的产生背后的代价,在之前那么长的镜头里欣赏到了梦露光滑洁白的腿部,小米没有拍,她像一个猎奇或者猎艳的人一样去拍了裙底风光,这是她和“梦露”的关系。电影里也表现了小文与梦露的关系,那个逃离了“加害者”母亲的小文,伤心的那一晚,梦露的脚底是她的栖息地,她却走上了疗愈之路。是的,小米并不在乎与她不同的女性,这一点后来律师也说过。
        而那句非常理所当然的“让一下”更是这部电影里,女性对于女性欠缺的关爱和间接加害的缩影。班上的女老师,在小文和同学面前,竟可以直接说出,想不想上重点中学,和她一起玩;母亲知道小文的检查后,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巴掌,后来在律师的询问下,还讲出“这事是我造成的?”这样的话;莉莉更是可以不动声色的对小米说卖身(处)的事情。她们都是习惯性的令同类的生存空间更为狭窄了。

        是的,这个电影里,男人是恶魔,是掩盖公正的人,唯一需要真相的男性似乎还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这不是这个电影要深刻讨论的。它在讲,帮凶一样的同类,这样才能唤醒自身的思考。

        电影背景最大的灾难,刘会长对于两位女学生的猥亵,没有拍出来。却拍了另一重灾难。
        小文的妈妈与小文的一场吵架戏。小文回到家说起邻居询问母亲的事,小文的妈妈有三句话,是三连句——你是不是真的希望我病、看你那样越来越像你爸、你再用眼睛瞪我!每一句都是在越来越远离女儿,跟着发生了更为严重的事态,妈妈要撕毁女儿漂亮的裙子,然后将她带到洗手间,剪短了她的头发。

        电影也很少去表现各式各样的“关系”,警察和受害者,律师和受害者,却表现了一场受害者家属之间的谈判。在那场戏里,两位父亲一个唯唯诺诺,一个又充满疑问,那唯一的女性母亲,却非常直白的转述出了刘会长的下作条件,没有感情。
        电影还在“妇科检查”上做了反转,原本是对受害者有利的事,惊天变化成为了最后的毁灭。小文最后坐在检查床上,流下眼泪,那是她渡过苦难又遇到苦难,真切的痛。她对抗过男同学,对抗过自己的母亲,对抗过阳光(带着金鱼在台阶上晒太阳)和夜晚(睡在梦露的脚底),却在颠倒真相黑白面前哭泣。

        所幸,小文和她的同学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渡过了这件事。她们还是好朋友。她们一起听了海的声音,那是自然的力量,又一起去那个大大的“喇叭”玩耍,那是一个无限伸展扩大的空间,而且那也是电影里唯一的暖光所照耀的地方。
        而小米,那个觉得“事情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小米,把自己推向了痛苦。不是莉莉的打胎,也不是小文母亲的离婚,更不是小文和同学懵懂被害的一夜,在她身上,是重重的痛。她在那个时候才交出证据。这是这个角色的转变,她的觉醒,她和“梦露”的关系变成了要撕掉腿部破坏美的小广告,她轻信他人,通过敲诈获得一万块,过程愚昧,不知不觉走入了黑暗。
        其他人的问题在慢慢的得到解决,这位利害关系的人以为事不关己,以为真相可以讨价还价,却走入了严重的灾区。

        电影的英文名叫“Angels Wear White”,是小米最后的装束。那个隐喻大家都看得明白,但是她在之前的所经历的,她看到莉莉的耳环,听到新闻,还是逃离了这个地方。这个过程,她是否已经了解,女性和女性是什么?

 4 ) 关于《嘉年华》的九点疑问以及可能的回答

本文是一次圆桌形式的自娱自乐(哪来的一个人的圆桌所以)。欢迎友邻讨论补充~

11月24日,《嘉年华》上座率超17%,居当日新上映影片之首,侥幸逃脱院线一日游的命运。相对客观地说,影片在商业上的初步成功最大原因依然是实际上并不应该发生的“热点”事件。尽管一部优秀的艺术电影能被更多人看到着实是可喜之事,但是达成这一结果的方式却终究无法令人欢欣。

我在11月12日观看了《嘉年华》的点映,给出了今年第一个华语五星的评价;11月24日正式公映时去电影院二刷支持,依然维持了五星的好评。于我而言,影片最优异的一点在于对性侵儿童这一社会议题张弛有度的表达,并且在构筑影像世界的过程中将人物和情节开放给观众,从而呈现出内隐的多重层次,并在内隐中达到外向的社会批判力度。而在一些热点事件发生后,其社会意义也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五星的评价。

作为一部华语语境内题材、视角皆较为特殊的作品,《嘉年华》自上映以来也受到了争议性的评价。我也时常在这些给出的平庸较差评价中反复思索影片(以及一些影片外围)的问题,并尽力做出自己的解答。在让自己感受影片更多不同侧面以及不同友邻观看视角的同时,也希望可以更进一步地交流。在此将对这些问题稚嫩的思考汇总如下。


问题目录

一、《嘉年华》是在蹭热点吗?(……)
二、《嘉年华》对观众的积极作用只是在题材吗?
三、《嘉年华》的影像表达是贫瘠的吗?
四、《嘉年华》的符号运用是否刻意?
五、《嘉年华》的结尾是否削弱了表达力度?
六、《嘉年华》所呈现的是极端夸张的吗?(……)
七、《嘉年华》只是在做新闻报道吗? (……)
八、《嘉年华》只是让观众可怜一部分人仇恨另一部分人吗?
九、《嘉年华》是一部格局狭隘的作品吗?


一、《嘉年华》是在蹭热点吗?

影片本身的创作肇始于2014年,性侵女童案件在当时已经有陆续曝光,但并未像近日热点(虽然事件并不完全同类)一般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文晏的创作只是基于当时这一领域的客观状况。嘉年华的定档改档也早在某热点爆发之前,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影片并非蹭热点而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挚切关照(这是一个很愚蠢但依然有人质疑的问题)。

然而,当我们将视野挪向影片的宣发,这个问题就不再确切了。11月24日,《嘉年华》新宣传图释出,海报被染作一片血红,并加上了“救救孩子”这一在中国诞生了一百年的刺目标语。不可否认,这确实是基于热点风向所做的宣发举措。“救救孩子”这句以往在青年人朋友圈常作笑谈的话在现实面前释放了强大的道德感染力。如此看来蹭热点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结果也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发生作用过程中消费热点的嫌疑终归让部分人无法完全舒畅地接受。

而影片在宣发其他方面一直没有过分张扬,即使是文晏导演领奖时的感言也并未就这个话题进行过多强调而只是只言片语精准总结。因此,我虽然不能完全认同这一行为,却又不忍苛责。毕竟,这可以看作基于现状权衡过后的适度催化措施。

相比宣发团队,或许观众的行为更值得探讨。无论是对这部影片还是对这一热点事件,观众们的关注能持续多久、行动上能改变多少总是绕不开的话题。而限于主观客观的种种限制(比如我们如何抵达真相、如何有时间去抵达真相),这些问题又断不能进行一刀切的讨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观看《嘉年华》这件事本身不应该成为通过“蹭热点”炫耀道德感的工具(也正是一部分人对道德感的粗暴强调让另一部分人产生了道德绑架的感受——而这一现象在《百鸟朝凤》、《二十二》等影片上映时早已屡见不鲜)。每个人观看《嘉年华》的感受与评价也绝不能被某个单一标准所束缚,应该推进的是具体意见的交流。(好的我承认这段话都是废话)

今年另一部受热议作品《二十二》


二、《嘉年华》对观众的积极作用只是在题材吗?

诚然,性侵女童的题材确实是长期缺位的(类似的有黄骥导演2012年的《鸡蛋和石头》与2017年的《笨鸟》)。这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视野与勇气的问题,也是较严格的沈茶环境束缚所致。因而《嘉年华》在华语电影题材上确实做了开拓性贡献,更不必说其公映对大陆观众观影视野的积极作用。反过来,题材也给《嘉年华》带来了经济效益。

就目前而言,中国观众确实是看重题材的——或者说得更广泛一些,是偏爱故事与所谓的“内容”与“意义”的。《二十二》、《百鸟朝凤》是如此,前月热映的《看不见的客人》、乃至去年广受好评的《驴得水》等等同样如此。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的确是一种偏离电影作为“影像”本体的欣赏方式。但实际上,立足于影像本身的欣赏方式一直以来就是较高难度的,它可以作为一种欣赏角度多样化的趋势,却无法作为一个必须的衡量标准。

豆瓣评分高达8.6但也被不少影迷评价为“电视电影”的《相爱相亲》

但另一个疑点在于,除了题材吸引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就真的不发挥作用了吗?

只要有一部分平时看惯了热闹爆米花的观众在欣赏《嘉年华》时感受到了沉静、克制、平稳的力量,只要有一部分平时以多数电视剧为主要欣赏途径的观众在观看那些气若游丝的手持人物特写时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鲜活的影像体验,只要有一部分平时只能被动接受故事的全貌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些留白处的幽暗缝隙、开始花费精力去解读影片的符号隐喻……那么在题材之外,《嘉年华》已经承担了一部艺术电影的另一种责任——让更多观众体验更多不同的影像美学。


三、《嘉年华》的影像表达是贫瘠的吗?

这个问题或许依赖于对“贫瘠”一词的定义。假如说“贫瘠”本身就是一种美学风格,那么回答或许可以是肯定的;假如“贫瘠”只是一个对电影作为影像艺术的最低贬义评价,那么我恐怕不能接受。

影片的镜头全程没有可以称为宏大的调度。仅有的几个远景在海滩、游乐场转瞬即逝;剩余的时间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围绕人物关系与情绪构建出的中近景镜头与特写镜头。比如小文接受检查后与妈妈对峙的镜头,妈妈的身体在镜头中被切割至腰部上下范围内占据画面右侧,而声音宣告在场的权力,小文的身体龟缩于画面左侧,静止且沉默;比如小文透过门缝窥探妈妈与律师的对话,从小文黯淡的面部转换到小文视角完成缝合;比如开头部分拍摄梦露像时对小米的情绪呈现;比如专家“检查”时那个无声处惊雷的主观镜头;……

如此种种镜头语言都是相对简约、没有复杂的表征层次的。在这种“贫瘠”之中,影像直接的叙事功能被不断弱化,我们看到的是作为影像在延绵的过程中捕捉、凝缩并展开人物情绪状态的能力。

在《嘉年华》的特写中,我们极少将注意力分配到人物之外的元素中。我们盯着人物的脸庞,像是隔着银幕尝试一种不可能的面对面谈话,这种“不可能”所蕴蓄的情绪张力始终在寻找一个出口——但是镜头几乎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而是继续着它贴近却又漫长冷酷的编织与缝合;人物同样没有,主角的表情没有剧烈的变化,没有强力的纾解——压抑的影像空间就此形成。

另一方面,这种内向的压抑在影片整体中又形成了外向的展开。人物的面部和盘托出构成严格的束缚,却又将人物本身的内在开放给了观众。这种内在并非全部依托于演员的表演,而是在影片叙事所建构的情境中达成;加上影片丰富而自然的可解读物象符号,人物的迹象性状态与围绕事件的理性梳理相辅相成,最终完成了感受与知性的融合。然而,“开放”本身意味着观众有最大的自主权,却也让影片承担了遭受“浅薄”、“贫瘠”评价的风险。

“开放”这一点在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中尤为突出。在以往的二刷经历中,我常常会在影片当前的情节中不自觉地跳跃到之后的时空中,从而试图在对影片的条分缕析中寻找更多可能的联系(尤其是年初六刷《爱乐之城》时)。然而在二刷《嘉年华》的过程中,我几乎全程沉浸于对人物当下状态的感受之中,并未不自觉地与之后的情节勾连。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嘉年华》在影像本身的控制力与对观众的开放性之间所做的平衡。

导演文晏说,她想讲的东西都在电影里,以哪一个话题代入从哪一个角度解读,都是观众自己的事。当然,这句话实际上适用于任何作品,但是放在《嘉年华》这部作品上或许的确更为贴切。在影像表达的“贫瘠”之中,它隐忍了真正意义上的丰富。


四、《嘉年华》的符号运用是否刻意?

如我之前所言,嘉年华的影像构筑的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观众们看到的可以是最贴近生活土壤的真实,也可以是无处不在的具有象喻性的符号。大到游乐场、海滩、梦露像,小到金鱼、化妆品、裙子、头发,甚至是女性双膝紧靠的坐姿、粉红的色彩,都可以做符号解读。但诸如此类的符号无不是契合影片所构建的故事场域的、也是符合人物心理变化轨迹的。他们并没有给我刻意填充的感觉,没有造成我心理上的冗余与堆砌感,而只是沉默地被搬运、被展览,就像冷漠而疏离的景观。

作为“景观”的婚纱照拍摄

以梦露像为例。梦露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本身就蕴含了多重的意义,而这些意义也在影片中埋藏了多重层次。梦露一方面是纯洁奔放的女性象征,而另一方面这种“袒露”与“遮掩”的纯洁奔放又被男性所凝视;更可怕的是,在被凝视的过程中,女性反而以这种男性视角下的标准开始了对自我的规训;天使的白色被黑暗围猎,又因围猎而自觉地禁锢于白色之中。

小米对梦露好奇,小文对梦露依恋,她们只能看到那表层的美好并满怀向往,却不能领会这种美好如何被利用并成为枷锁;直到梦露像被贴上牛皮癣,它似乎才显示出它真实的模样,而小米却已不能接受。最终,小米鼓起勇气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时,倒塌的梦露反而成为了她前行的动力。在这一系列符号运用的转折中,梦露像的复杂性被完完全全揭示,而女性存在的困境也被完美包蕴其中。

当然,我也不得不承认,最后梦露像突然被拆除确实是有点突兀(按照日常逻辑完全可以雇人清理牛皮癣,但好像也可以当做一种发展中城市乱建乱拆现象的表述)。但是作为影片结尾的升华,甚至可能是超现实的处理方式,我似乎也可以忽略这种可能的瑕疵。


五、《嘉年华》的结尾是否削弱了表达力度?

经过多位友邻的比对,《嘉年华》的结尾的确经过了调整。第一是剧本原先没有将罪犯绳之以法,但是影片成品加入。这一环毕竟是影片成品之前,与审查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应该有创作者对审查和公映的考虑。第二是在大陆公映版中将广播声音调高,这也是最受诟病的一点。

许多观众表示这个结尾莫名其妙,大大削弱了故事的可信度与冲击力。但其实首先,影片整体的剧作一直非常含蓄,有多处留白。而且联系之前的线索,要进一步向上抗争洗雪冤屈也并非不可能。其次,即使广播声音被调大,这也并不一定能削弱批判的力度。两条新闻“坏人落网”与“关爱孩子”本身的对比就已经足够讽刺,而在前面如此黑暗的发展中突然点破这一丝义正言辞的光明同样可以产生反讽效果(我们看过的大会听过的总结还不够多吗???)。一个个案并不能拯救一个群体,更不必说对个体本身的伤害法律根本无法挽回。再联系第四个问题,这是否正是一种超现实的处理?小米真的会突然丢下口红骑上车出逃吗?这个案件真的就这样解决了吗?假如我们在现实中习惯了对诸如此类事件的揣测,那为什么面对电影我们却放逐了自己的“想象力”呢?(换个角度来说,这恰恰证明了影片之前的处理已经足够压抑,因而观众呼唤结尾的情绪出口。)

因此,这个结尾同样是开放的,表达的力度依然视观众自己而定。


六、《嘉年华》所呈现的是极端夸张的吗?

无论是豆瓣还是微博还是朋友圈,在碰到揭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时都会有类似的疑问。这依然受生活的环境和观众对环境的感知力的影响。就我个人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五线县城的成长经历而言,这些恐怕丝毫不夸张。而在更加发达的地区,这些问题或许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完全有可能被隐藏得更深、或者以其他更可怕的方式存在着。

影片并没有过分强调地理环境,观众们只知道这是一座商业气息并不太浓厚的海滨城市(取景地应该是厦门?商业元素有商会、客栈、游乐场、堕胎场所、大排档还有卖银等)。地理语境在这里是基本模糊化的,这一点和《相爱相亲》的处理类似,影片的故事场域通过地理环境的模糊而达到开放,从而更具广泛的映射意义。


七、《嘉年华》只是在做新闻报道吗?

我一开始非常不能理解这条评论,但还是尝试着寻找一些可能的理由。第一,这可能是因为影片开放的结构更多选择呈现现象,导致被评价“浅薄”新闻报道;第二,影片的女性视角不见得能为所有人完全接受,反而让一部分人产生厌女症;第三,影片客观上存在的人物扁平缺陷与冷感处理让人无法感受到人物的血肉;第四,影片内含的政治性斗争性意义大于人性剖析意义,因而有无良新闻媒体的煽动感,所以除了题材一无是处?

但是,坦白说,以上这些理由,我自己,完全,不能接受……这个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八、《嘉年华》只是让观众可怜一部分人仇恨另一部分人吗?

二刷中我个人印象最深的镜头就是两眼湿润的耿乐从黑暗中走出。他或许曾经是一个不负责任、对女儿缺乏了解的父亲,但是当他目睹女儿与“背叛”了自己的好友重归于好,在那一瞬间他似乎完全达到了某种神圣的理解。而在之后的事件中,身居底层的父亲也一直坚定地站在正义一边。这一角色几乎拯救了影片一边倒的黑暗男性形象,让我们对男权社会深恶痛绝同时感受到了男女之间交流互助的可能性。或者说,他跳脱出了男权社会赋予的属性,成为了一个生动的“人”。

而其他男性角色,从一直隐匿在银幕之后的刘会长到一直在台前演绎正义的王队长,从左右逢源的市井混混健哥到寥寥几笔勾勒的调皮男同学,确实没有一个是正面角色。对诸多非正面角色产生厌恶甚至是仇恨情绪都是观众自然的反应。但是由于耿乐这一角色的存在,使得男性这一群体并未沦落至完全被鞭挞的境地。

与此相对应,母亲这一角色也让本来就较立体的女性群像更加富于深度。作为相对负面的女性角色,母亲通过对小文的“荡妇羞辱”进行了二次伤害。这种女性受害者有罪的思维显然承继自男权逻辑,影片中的母亲形象也的确更靠近相对传统的男权社会,成为女性这一群体中刺目的缺口。

其他女性角色中,作为主角的小米因生活所迫而贪恋钱财,小文敏感而又坚毅,小新懵懂因而被谎言所驯服,莉莉经过谎言的创痛卸下了迎合的假面,史可作为拯救者知识精英女性则相对单薄。整体看来,女性的形象多元且结构完整。每个人物的背后都暗含了相对应的思考却又大多不显得功能化。(这一效果和影片的影像呈现方式密不可分)

回到这一问题中来,《嘉年华》是否存在着表达对男性群体的“仇恨”倾向?的确有,但是仇恨的与其说是男性群体这“一类人”,不如说是“男权”统治这一体系,或者从其他角度来说,是这个物欲(包括金钱也包括被物化的女性)的社会。反过来同样如此,女性群体的内部同样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恰恰是与对“一类人”的单一情感倾向相悖的。

诚然,在关于影片的讨论中,影片的复杂性容易被简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影片本身的确存在一些人物形象单薄的问题(尤其是男性),另一方面也是部分观众在讨论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这些言论或许不成熟、或许失之偏颇,但起码已经开始了反思的步伐,只不过更进一步的思考仍需要通过交流完成。(废话,划掉)

郝律师这一角色确实较为单薄


九、《嘉年华》是一部格局狭隘的作品吗?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如豆瓣第一条短评所说,《嘉年华》是一部优秀的“青春片”。那么在呈现成长的过程中难免设置受限的视野。而影片已经通过不同年龄的性别角色结构呈现来尽力突破狭隘的青春片视角去达到社会批判的层次

另一方面,所谓的“狭隘”,其实是创作者选择与裁剪的结果。假如《嘉年华》已经在讲述受害少女的青春成长这一个点上达到了深刻,那么所谓格局的“狭隘”也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毕竟没有一部作品可以面面俱到。


一个强行填入的结尾

11月26日晚,文晏凭借《嘉年华》获得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而在昨晚的豆瓣首页,我也看到了关于“导演笑得这么开心救的到底是孩子还是自己的金马奖”的神奇评论。

然而,昨晚我还对这清奇的脑回路嗤之以鼻,今天欧盟影展看了《魔方》之后却反而对这种观点有了些许的理解。

这种抗议的背后是当代艺术在观照现实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当艺术仅仅成为艺术自身,或是当艺术仅仅依靠于所处的场景,或是当艺术对现实的关照仅仅在为贫瘠的我们提供一剂安慰,这个世界就会陷入“魔方”的悖论之中。

我们所有人围着大银幕这片魔方欣赏,我们以为已然通过影像抵达了真实,我们为影片的现实批判意识所痴迷——然后我们继续站在魔方这一信任与关怀的圣所之外,继续占有“平等”的权利,继续拒绝平等的义务。

“打破沉默”、“救救孩子”,又岂是《嘉年华》一部影片所能做到的呢?

 5 ) 我们有了熔炉一样的电影,现在需要的是韩国那样的观众

这两天祖国负能量满满,一件一件刷新着民众认知的底线。愤怒接着愤怒,最后出离愤怒,唯有等着自己平静下来,能做的好像不多。 今天去看了电影《嘉年华》,看完之后心中抑郁不能平。文晏导演这部《嘉年华》来的太是时候了,我要五星力荐一下。预测今晚的金马奖必有斩获,要么最佳影片要么最佳导演。 这是一部十分克制地述说社会问题的力作,它很巧和“蹭”上了如今红黄蓝事件和“低端人口”社会问题的热点,只不过这种“巧合”确实有点悲哀。 往常我们总说国产电影不行,没有《熔炉》这样反应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的好电影。我们羡慕韩国电影,羡慕他们什么都敢拍什么都能拍。而我更羡慕他们的观众,他们用脚投票,一票一票投出的票房记录,按照人次算,每个观众应该不止看了一遍。正是全社会的关注才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才有了电影促进社会的“熔炉法”。 我们如今也拍出了《熔炉》一样的电影,甚至在我看来,这部《嘉年华》要比《熔炉》要好。因为它更克制却处处见血的指出了社会问题,因为它讲的是中国的事儿。电影中没有像熔炉里面那样让人有心里阴影的坏人,都是“衣冠楚楚”的身边人。让人感觉真实,然后是愤怒和无力。 真心希望这样的好电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脚投票,起码不能让这样的电影赔钱。网上的糟心事儿让人义愤填膺,它们好像离我们的生活也不那么遥远,不能让表达只停留在键盘上。人们如此关心目前发生的事件,如果这个时间段这个电影首周票房都无法过亿,我觉得国家就真是没希望了。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人要做的事。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社会就好一大半。观众就用脚去投票,用口碑去投票,有了这些排片自然就来了。也不用去担心过度关注会影响电影的命运,那个环节是肉食者的责任。

 6 ) 我们终于拍出了《熔炉》那样的电影

我向来不喜欢用“好看”和“不好看”来评价一部电影,我觉得电影不应该用“好看”和“不好看”来分类,我更倾向于说它们好不好,或者值不值得看。

从《盲山》到《亲爱的》,到《二十二》,再到《嘉年华》,都告诉我们有些电影可能不够精彩,不够有趣,但它们承载的意义超过了电影本身。电影的功能从来就不只是娱乐,有时它们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嘉年华》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唯一入围主竞赛的华语片,也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片之一。

电影围绕女孩小文和小米展开,聚焦未成年少女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恶意和困境。

小文是一名12岁的学生,父母离异后和妈妈一起生活。

有一天,小文和同学小新被高官刘会长带去旅馆,并实施了性侵,这将成为伴随小文、小新一生的阴影。

然而比性侵更可怕的是,小文身为受害者在事后还受到各种折磨。

医院两次对小文检查,先后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第一次说小文失贞,第二次由于被收买竟然说小文的身体完好无损。

医生不顾小文的感受,在媒体面前公开发表检查结果,意味着小文年纪轻轻就将面临人们的议论纷纷。

除此之外,警察以查案为由多次逼迫小文回忆当晚的遭遇,不断让小文回想起她这一生最痛苦的经历,不断让小文遭受二次伤害。

而小文的妈妈不抚慰小文受伤的心灵,反而剪掉了小文的头发。妈妈不想办法让坏人伏法,反而谴责受害者,口口声声对小文说:“叫你穿那些不三不四的衣服!”

爸爸更是软弱无能,面对女儿的离家出走,竟然说要让妈妈把她接回去。

而经历这一切磨难的小文,仅仅只是个孩子。

我们无法得知她的身心有多么痛苦,也无法得知她是如何挺过来的。

我们看着这一幕幕画面,心如刀绞,想要帮助小文分担一点伤痛,却又无能为力。

另一边,酒店的服务员小米通过监控录像目击了案发经过,她有刘会长犯罪的确凿证据,但为了保住月薪不足600块的工作,选择了沉默。

酒店一晚上的房费就要700多,可能她觉得能住在这里的人,永远不需要她的帮助。

原来,小米也是广大女性弱势群体的一员,她三年前从老家逃出来,颠沛流离了15个城市。至于她为什么离家出走,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只知道当人们问她想不想回家的时候,她说不想。

我们只知道她宁愿守住这份月薪不足600块的工作,宁愿每天打扫房间、洗碗、倒垃圾、做别人不愿做的活,也不愿回家。

在我们看来,这位10多岁的未成年少女,本应该像同龄人一样在学校上课、和同学玩耍,此时却干着与年龄不匹配的脏活累活,拿着比法定最低工资还低的收入,堪称地狱般的生活。但在她看来,和老家的待遇相比这不算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现今这个年代,还有女性具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发生在小文和小米身上的故事看似夸张,但绝不仅仅是电影中的虚构故事,它们每年都在发生,就在我们身边上演。

关于性侵儿童的案件,很多都无疾而终,还有更多的是根本就不为人知。

导演将它拍成电影,让男女老少能够在电影院观看,就能够在一定范围提高人们的关注,那这部电影就比十部、二十部爆米花电影更有价值。

《嘉年华》的剧情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韩国的《熔炉》,但《嘉年华》丝毫不比《熔炉》逊色。

《熔炉》因为优秀的剧本、台词而非常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人看得咬牙切齿、义愤填膺,甚至潸然泪下。

和《熔炉》相比,《嘉年华》平淡了许多,或者说冷静了许多,显得不够催泪,给人一种“不好看”的错觉。

一部电影是否富有感染力、是否催泪并不是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反而我恰恰认为克制正是《嘉年华》的优点。

我们一向容易给感人的电影打高分,比如《7号房的礼物》《假如爱有天意》。并不是说它们不好,但我们打高分总是仅仅因为它们感人,而不是因为电影好。

久而久之,我们会产生“催泪的就是好片,不那么催泪的就是拍得一般”的错觉。其实,如果一部电影不刻意煽情,你所看到的才是这部电影是最真实的样子。

还记得前不久上映的《敦刻尔克》,很多人说它和以前的战争片相比不够燃,不够好看。恰恰相反,优秀的战争片绝不会以“燃”“热血”来宣扬战争、美化战争。克制、冷静地叙述才更能还原战争的真实,表面上不够好看,但内在所蕴含的艺术造诣却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同样的道理,优秀的伦理片,也绝不会尽可能地催泪、煽情、感人。毕竟要把电影拍得煽情太容易了,煽情的电影人人都会拍,一年至少几百上千部。

只要你刻意将主角拍得多么多么惨,将其它人拍得多么多么无情,正常人都会哭成狗。

但是哭过之后呢?

大家看哭了,就会去关爱儿童吗?就会去关爱女性吗?

根本不会。

大家只是当时觉得电影很感人,三天之后还是该干嘛干嘛。

就好比看到那些性侵的新闻,我们会难过、会伤心、会流泪,但我们无法阻止性侵案的发生,并且当下次发生性侵案的时候,我们能做的还是只有难过、伤心、流泪。

我们不只是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更需要知道社会的反应,更需要知道事情后来怎样了、有什么进展、有没有解决。

《熔炉》整部电影都是在讲小孩有多么惨,校长权力多么大,司法多么不公,你当然觉得催泪了,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熔炉》这部电影好吗?当然好,而且非常好。

但如果后面的电影再这么拍,就没多大意义了。

《嘉年华》和《熔炉》讲述的是相似的题材,但侧重点完全不同。

导演最大程度地弱化了小文被侮辱的过程,而是着眼于事后。导演没有通过“卖惨”来打动观众,短短10分钟就把小文的遭遇讲完了。而剩下一两个小时都是在讲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人们的所作所为,毕竟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这些才能真正让观众深思,更有实际的意义。

导演没有掺杂过多的个人见解,没有过多的感情宣泄,没有把观众往特定的方向引导,而是客观、踏实地讲故事,让观众自己思考。

导演选择了还原电影的原始之美,没有刻意煽情,叙事非常克制、冷静,节奏略显缓慢。《嘉年华》表面上平淡、不好看,其实让观众更有时间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看完《熔炉》,我们只知道不应该伤害未成年人,只知道罪犯可以凭借权力减轻处罚。但看完《嘉年华》,我们还会思考当未成年人被伤害后,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嘉年华》丝毫不比《熔炉》逊色。

这也是为什么观影结束之后,全场掌声不停。

我当然希望再也不会有未成年人被伤害,但即便是司法再健全,永远都会有罪犯。我们不应该逃避性侵话题,应该勇敢面对,应该思考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才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坏。

妈妈怪小文穿着不保守,还剪了小文的头发,直接导致了小文离家出走。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从中学会与孩子沟通?是否应该用教育代替责备?

无独有偶,小米宁愿干脏活累活、宁愿受非人的待遇也不愿回家,我们是否该反思对孩子的关爱还不够?

刘会长提出私下解决,承诺承担小文、小新所有的学费,那我们应该怎样制订法律,才能既让罪犯受到惩罚,又能让受害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补偿?

小新的父亲选择了与刘会长私了,理由是:“就算判了刘会长又怎样?他关几年再出来可以继续呼风唤雨。但我们的孩子呢?就要被人们说三道四。”

性侵案时有发生,是否是因为犯罪成本太低,罪犯出狱之日就是放虎归山之时?我们怎样有效减少罪犯再犯的几率?

当我们得知儿童、女性受到伤害,又是否应该停止议论纷纷,多多给予关怀?

我们知道,女性地位最低的国家之一是印度,印度女性频遭性侵,2014年一年之内强奸案数量高达3万多起。

电影《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机器人将一名全身赤裸的女性从火灾现场成功救出来,无良媒体竟然纷纷拍摄,导致这位女生连忙说自己没脸活下去了,冲上街头羞愤自杀。

这种事情,真的仅仅只是发生在电影之中吗?

哈利·德莱福斯控诉凯文·史派西猥亵,竟然有人说他想上头条。

苏珊伯特伦指控“T-bag”罗伯特·克耐普对她性侵,竟然有人说女人太矫情。

章子怡多次拒绝韦恩斯坦,竟然有人说她蹭热度。

章子怡身为国际最知名的华人影星之一,需要靠这种新闻提升知名度?

格温妮丝·帕特洛称曾遭到韦恩斯坦性侵,竟然有人谴责她过河拆桥。

还有人质疑韦恩斯坦的受害者们事后出来装圣母婊,早干嘛去了?

难道不正是因为《嘉年华》中小新的父亲怕人们说三道四,不正是因为《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无良媒体肆意拍摄,不正是因为受害者怕人们议论纷纷,不正是因为这群键盘侠谴责受害者,她们才不敢说出来吗!

难道在不尊重女性方面,我们已经变得和印度人一样了吗?

发生了性侵案,我们可能的确帮不上忙,但我们可以停止谴责受害者,她们不是被八卦的对象,也不是我们宣泄苦闷的工具。

我们总是对坏人太宽容,对受害者太苛刻。

《嘉年华》中,小米的同事莉莉说“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了”,随后离开了这里。

而故事的最后,小米也骑着摩托车踏上了征途,驶向未来,驶向自由。

这让我想到了印度电影《炙热》,三位妇女在受尽苦难之后结伴踏上了寻找乐土的道路。

我佩服她们的勇气与坚强,但同时我又希望有那么一天,女生们不需要以这种方式追求自由,她们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司,在整个社会的任何角落都能受到平等的对待。

而史可饰演的律师不怕困难与危险,为了帮助小文讨回公道,公然与警察、与刘会长作对。

当人们问她:“你干这行十多年了,就没想过做点别的吗?”

律师说:“这类案子需要做。”

没错,这类案子需要做,《嘉年华》这样的电影也需要存在。不仅如此,还需要家长带着孩子、需要老师带着学生去看一遍。

《熔炉》上映引发韩国民众持续关注,韩国国会因此改变法律。韩国警方再次着手对“仁和学校事件”进行调查,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断背山》让人们明白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正常;《一个国家的诞生》影响了人们的种族观念……

我们总觉得看电影只是消遣娱乐、放松心情,对生活、对社会不能带来任何帮助。实际上优秀的电影小到能够改变我们的三观,大到能够改变整个世界。

《嘉年华》绝不应该用好不好看来评价,如果它能让人们更加关注儿童、女性,这部电影本身的意义就值五星。

电影之中,小文妈妈把责任归咎于小文的头发和衣服的行为实在让人心寒。

人们总是批评受害者打扮得太美,什么时候才会谴责坏人的禽兽行为!

人们总是安慰受害者要学会坚强,什么时候才让坏人接受应得的惩罚!

人们总是告诉女生好好保护自己,什么时候才教育男生不要伤害别人!

 短评

补看平遥节“费穆奖”的最佳影片获得者,确实不虚其名,是本届我看到的最佳国产电影。女导演掌控剧情、人物准确,节奏恰当,手法简洁,内容丰富,扎实。缺点在于主角的精神、人性方面还欠更丰富、深层的开掘,使作品的格局没有得到可能的提升。

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建设乐园的简便方法是,不用给小女孩小男孩上性教育课,教会他们沉默就可以了。

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扔裙子那段太难受了。小时候每次穿新衣服去上学都充满了羞耻感,学校默认好孩子不该穿得花枝招展。初中有次在衣服外面套了件小坎肩,收作业的时候听见班主任小声但坚决地说“请你回去把衣服换掉”;高中在商场遇见班主任,我妈打招呼说带我来买靴子,班主任说学校不让穿靴子,我在旁边早就急哭了。

12分钟前
  • 竹官碧
  • 推荐

电影聚焦着赤裸裸的痛点,却又无处呐喊,无处宣泄,或许这就是现实。2017媲美《相爱相亲》的华语佳作,就像耿乐说的,这样的电影能公映已经很欣慰了…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父母之罪,在于生而不养,养而无教。权富之罪,在于狂恶无边,只手遮天。民众之罪,在于自私狭隘,宥于偏见。

19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救救孩子!其实,电影讲的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小文长大后变成小米,小米在长大一点变成前台莉莉,莉莉再变成小文的妈妈...虽有遗憾,但切合中国当代语境现实,整体后劲和力量都非常足!#不仅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也是近10年最棒的中国电影#

21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力荐

少女性侵案,同情很容易,手撕罪犯也不难,但除此以外呢?片中两位母亲的做法,恐怕正好解释了悲剧不是随机并无意发生的。相比不可饶恕的恶,不自知其过的罪更是笼罩在中国社会的乌云,与当下时愈发强大的男权功守道不谋而合。精准的镜头,几乎没有废戏,视点交还予女孩的处理方法真心很棒。

2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污损了的就拆除,损坏了的就补上。倒下的梦露巨像从公路上轰然经过,愿一身洁白的你永远不被黑色的潮水追上。

2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B】最后电视里传来“和谐之声”,而我后排的一个女人泣不成声,她老公在一旁怎么安慰也不好,字幕放完,影院工作人员催促他们才慢慢站起。我才看到,她怀孕了。顿时脚下踩了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来安慰她,因为我全都不相信。

31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可能我是最不喜欢这个片子的中国观众,感觉剧情牵强,演员表演浮于表面。结局总算给了点希望。小米和小文的演员长同一种类型的脸,我敢说外国观众绝对脸盲。开始我都以为小米是长大后的小文。

32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嘉年华与红黄蓝

35分钟前
  • 不夜铖
  • 力荐

年度最佳华语电影,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熔炉》,而且艺术水准绝对比后者高。女导演要第三方视角拍未成年人性侵丑闻,既保证了艺术性和个人表达,又保证了它的观赏性,镜头里不见残酷,但一线善意更加凸显了现实的黑暗,最后的结尾算得上神来之笔了,情感冲击力让人看完之后陷入久久的沉默。

3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最正面的男性形象也是一个无能父亲,最负面的女性形象只是一个无能母亲。

42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说是中国版《熔炉》当然是过誉了,但在现下如此多社会事件面前,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远远高于艺术价值。大红太阳高高挂,在审查的笼子里,国产电影就像永远飞不起来的鸟。我想编剧曾经考虑过一个结局,那就是在政治正确的新闻背景音里,嫖客脱下了小米白色的衣裳。也许只有这样,电影才更有力量。

47分钟前
  • 苏打拌饭
  • 推荐

男人搞出的事情,全部交给女人自己去处理:这就是我们的社会。

5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儿童性侵题材难得被处理地如此克制,全部情绪被堆在胸口。摄像机紧紧对准女孩视角,男性几乎完全处于反面。导演构建建筑与影像的关系也颇具功力,大喇叭呐喊那场戏可以算全片的高光时刻。梦露像终将坍塌,世界不过是一场肮脏的嘉年华。

53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推荐

我们不但拍出了超过熔炉的电影,还上演了超过熔炉的惨剧。

57分钟前
  • 雾淡乡
  • 力荐

现实让剧情片变成了纪录片。

60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在小鲜肉阴气弥漫,华语电影普遍不举的境况下,文晏以其对病态社会的深切关照及融汇中西的电影语言,贡献了一部极具担当的青春电影。这种担当不仅仅只是传统的鞭笞和批判,更为难得的是出逃与觉醒。此外电影也恰好映照了当下女性无任在意识还是行动上都远胜于男性的现实。

1小时前
  • 水怪
  • 推荐

一部非常女性视角的影片,实际上涵盖了多年龄层与职业的女性遭遇,而男性角色大多数施暴者或是懦弱的,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几场戏的暗喻非常有趣,尤其结尾公路一场,配合难得的音乐。在当下内地,这个影片无论是选材还是视角,都是少见的,也是难得的。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