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9

记录片英国2019

主演:Tony Walker,Charles Furneaux,Nicholas Hitchon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年9 剧照 NO.1人生七年9 剧照 NO.2人生七年9 剧照 NO.3人生七年9 剧照 NO.4人生七年9 剧照 NO.5人生七年9 剧照 NO.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3人生七年9 剧照 NO.14人生七年9 剧照 NO.15人生七年9 剧照 NO.1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7人生七年9 剧照 NO.18人生七年9 剧照 NO.19人生七年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20:06

详细剧情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 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长篇影评

 1 ) 愿,我们追随时间的河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纯良温暖,不舍爱与自由。

陆陆续续看完了《人生七年》系列,从第一集的7岁到第九集的63岁,看着14个受访者从懵懂活泼的幼年,到叛逆倔强的青春期,到拥有事业婚姻家庭的中年,历经结婚离婚、失业升迁、父母离世、生病奔波,到肥胖谢顶白发苍苍皱纹密布的老年,仿佛一本人生教科书,如前段时间阅读的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带来无限感慨。

1. 关于原生家庭

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探讨阶级问题,显而易见,阶级跨越异常艰难。这个问题属于社会问题范畴,如果我们把视角回归到微观的个体身上并且把时间尺度放大到63年,阶级于人生的重要性没有预想得那么核心。即便上层阶级整体而言比底层阶级更加顺利,但这丝毫不妨碍每个人都需要在其所在阶级付出应有的努力。导演多次提及这个问题,受访者几乎都表示,这个问题没有给他们带来过困扰,若不是导演每七年提及一次,他们压根不会思考这个问题。

相比阶级,原生家庭内涵下的其他因素几乎是刻骨铭心得影响着我们一生,包括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纪录片中一半孩子的父母都离婚了,这多多少少对孩子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当孩子处于心智成长关键时期。

来自于中产阶级的Neil,在7岁时是最招人喜爱闪闪发光的小天使,14岁时变得沉闷,21岁时辍学,28岁时成为流浪汉,直到42岁时开始一点点好转。在21岁采访时,他强烈得表达了对父母的愤慨,对父母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的否定,后来数十年他和父母关系都是僵化的。

2.关于性格

这个问题衔接第一个问题,性格的形成源于原生家庭,具体而言,源于童年时期父母的言传身教。

纪录片中最乐观开朗的男孩Tony和女孩Sue,无疑都拥有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密切,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和支持。成年后,凭借这份来自心底的乐观和自信,他们非常勇敢得尝试人生种种。尤其是Tony,7岁时说想当骑师、14岁时说想当出租车司机、后来说想演戏和开酒吧,他都一一尝试了,虽然大部分失败了,但是他毫不在意,面对镜头开心得说“我尝试了”。

被寄养在儿童福利院的两个孩子Symon和Paul,自幼感受到了父母的抛弃,他们非常自卑、害羞、胆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成年后,因为工作上的自卑,Paul甚至接受过心理治疗。

3.关于婚姻

如果说原生家庭对前半生起着决定性影响,那么婚姻的的确确对后半生起着决定性影响。这个影响比我预想的更加关键,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可以被治愈的,治愈的催化剂之一就是婚姻。

自卑的Symon和Paul都遇到了乐观开朗的妻子,给予他们爱与自信,他们则在婚姻的滋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特别令人动容的是Paul的妻子笑着说被他的无助所吸引,看到他7岁时的采访非常心疼。

改变最明显的是富家女Suzy,仿佛一瞬间被婚姻拯救。14岁时,她的父母正在离婚,她则叛逆得不愿意看镜头,甚至对着镜头翻白眼。21岁时,她化着大浓妆,一刻不停得抽烟。28岁时,Suzy判若两人,变得非常平和温柔,导演不禁追问原因,Suzy幸福得看向丈夫。

除此之外,纪录片中一半人都经历了离婚,不过大部分人都在后来收获了更加幸福的婚姻,所以离婚并不意味着失败,只是适时结束一段错误的关系。

4.关于教育

回应第一个问题,教育几乎是实现阶级跨越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阶级跨越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因为越是底层阶级,越不重视教育;越是上层阶级,对于教育的投入越大。

来自农村的Nick实现了纪录片里唯一的阶级跨越,便是通过考取牛津进而移民美国一步步成为康斯威辛大学教授。

5.关于健康

自中年以后,健康问题变得愈发重要,疾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Lynn于35岁时被查出患有先天疾病,后面几十年中的衰老程度也超过其他同龄受访者,63岁采访时已经离世五年。Jackie于42岁时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法工作,导致生活艰难。Nick于63岁时患了喉癌。

6.关于工作

工作的首要意义是养家糊口,在此之上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幸运的。没有读过大学的Sue后来在伦敦大学做行政工作并逐渐升为主管,她说自己非常喜欢也非常幸运。

7.关于助人

非常欣喜非常意外得发现很多受访者都有一颗善良助人的心,不分阶级。

中产阶级小天使Bruce在7岁时就说希望长大后到非洲去教那里的孩子学习,牛津大学毕业后果然去了一家公立学校教学,后来曾前往孟加拉做了一段时间教学。意外的彩蛋是,Neil重返伦敦流浪期间也是被Bruce收留着。

上层阶级John则是一生致力于自己家族所在的保级利亚的慈善。

工人阶级Lynn在儿童图书馆工作,期间热心得帮助残障儿童阅读,她提到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容易被取代的,并且后来确实被辞退了,但是她认为都是值得的。特别令人欣慰的是,63岁拍摄时,虽然Lynn已离世五年,但是其生前所在图书馆为了纪念她27年来的贡献,特意以她的名字重新命名这座图书馆,令人动容。

底层阶级Symon和第二任妻子加入收养组织并陆续资助了130个孩子,63岁拍摄时,他们邀请了这130个孩子参加Symon妻子的生日庆祝,非常震撼。

8.关于父母

父母的离世是所有人都过不去的坎。纪录片中每一个人,无论平时镜头下表现得多么开朗多么平静多么沉闷,在提及父母离世时都无一例外得哽咽落泪。

这是我们不愿去想,却终究要面对的,我想我们一定可以做些什么。

9.关于自我

人的一生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救赎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63岁时,所有人都变得平和,那是时间和阅历给予老年的智慧和Inner Peace。

即便曾经穷困潦倒如Neil也最终实现了自己从政成为议员的梦想,糟糕的原生家庭和童年噩梦摧毁了他,没有婚姻救赎他,但他终究还是通过宗教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救赎。

最后

看完整个纪录片后,早已忘记预设的阶级跨越命题,也无法用成功与否这样的字眼去概括一个人的人生,更无法对这十几个人的人生进行所谓的排名。这些维度相较于人生,实在是太过于狭隘太过于轻浮,也导致如今社交媒体对普通人的污名化,似乎只有996只有拼搏奋斗的人才值得一提。

然而我分明看到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值得的。

人们结婚时会许下这样的誓词:无论是顺境或者逆境、富裕或者贫穷、健康或者疾病、快乐或者忧愁,我都永远爱你、珍惜你,对你忠实,直到永永远远。

或许我们也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无论是顺境或者逆境、富裕或者贫穷、健康或者疾病、快乐或者忧愁,我们是否永远爱自己、珍惜自己,对自己忠实,直到永永远远。

诚然,人是生而不平等的,阶级、基因、健康、智商等等,从来都是不平等的。命运负责洗牌发牌,我们负责出牌。唯有时间是对所有人平等的,时间一分一秒得碾压过每一个人。

愿,我们追随时间的河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纯良温暖,不舍爱与自由。

 2 ) 《人生七年 》: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我们一生又有几个七年……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第一季拍摄于1964年的英国,每隔七年拍摄一季,最新一部,第九季拍摄于2019年,整整持续了56年。这就是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主人公是14位英国公民,他们或出身高贵,来自富裕阶层,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要么来自贫困阶级,在伦敦东区长大,其中还有两个男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想看看56年后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否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突破自己的阶层。

导演开始本打算直接到2000年拍摄结尾,但当时的导演助理突发奇想,决定每隔七年追踪拍摄这些孩子,结果成功持续超过半个世纪,完整记录下14个普通人的成长记录。随着片中的主人公步入暮年,《人生七年》所呈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导演当初的设想,普通人的成长轨迹有各个角度的解读,观看这部记录片会让人从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得出启发人心的观点。

我完整的观看了全系列《人生七年》九季纪录片,在此推荐给大家,也分享一些我的收获。

坚毅积极乐观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

从片中出发点来看,14个孩子只有一个人真正实现了阶级突破,他是出生伦敦农村的尼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不过,这只是以一般的身份来评价,当我们以人生美满幸福的角度来评价他们时,会发现有好几个人都生活得很成功。

布鲁斯、苏、托尼,63岁

托尼出身自伦敦东区的贫民阶层,7岁时打架、学习成绩不好。在试图成为赛马骑师失败后,他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与妻子共同开出租,努力赚钱。依靠出租生意,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换了房子,甚至一度在西班牙买房置业,尝试开酒吧挣钱。由于经济不景气,他们并没有保住西班牙的房产,出租车工作也受到了Uber的冲击。尽管如此,即将退休的托尼一生生活富足、幸福、美满,他的生活绝对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托尼,7岁

托尼和妻子,63岁

同样出身伦敦东区的女孩苏,没有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早早结婚,在20岁生子又迅速离婚,在艰难地独自抚养孩子几年后,重返职场,一直工作到现在。苏面对生活的挑战,没有不安,勇敢面对,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好心态。这也让她40岁时重新收获爱情,苏与自己的伴侣在一起20年,一直没有再婚。60岁时,苏成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办公室行政主管,63岁的苏显得精神焕发,依然年轻充满活力,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苏的生活同样很成功。

杰基、林恩、苏,14岁

苏,63岁

托尼和苏都没有取得身份地位上的突破,但他们的晚年生活都平静幸福。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性格,两个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稳扎稳打,认真生活,遇到问题,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人们所推崇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坚毅、勇敢、积极、向上,这些品质会支持普通人更加卓越,也会使人面对艰难时刻毫不畏惧。

尼尔,7岁

尼尔,63岁

尼尔虽然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他18岁时考取牛津大学失败,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一个学期就宣告辍学,28岁开始在全英流浪。面对导演,老年的尼尔坦诚自己曾经患上精神病,生活一直处于下坠的通道。然而,尼尔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他努力回归社会,在纪录片另一位主角安德鲁的帮助下,在伦敦落脚,竞选成为一名乡村议员,不再依靠救济生活。尼尔甚至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但很可惜两个人还是分手了。老年的尼尔尽管孑然一身,依然积极,认真地活着。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尼尔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他的勇敢,他的顽强,支持他成功融入社会。尼尔在63岁时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甚至攒钱在法国乡村买了一间农房,生活得并不差。

优秀的伴侣,稳定的婚姻一样无比重要

除了性格,伴侣与婚姻也会深刻地塑造人。

保罗与妻子,21岁

保罗与妻子,63岁

保罗小时候在福利院长大,他身上一直带着一种悲观、忧郁的气质,也并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只是成为了一名房屋维修工人。21岁时,保罗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相爱、结婚,一直都在一起。保罗的妻子性格很好,两个人非常的契合,一辈子的生活波澜不惊,直到老年两个人依然彼此相爱。很难想象保罗如果没有遇到他的妻子,他的生活将会怎样。可以说,保罗的妻子是保罗一辈子生活幸福的秘诀。63岁采访时,两个人的眼中依然充满爱意。

西蒙,14岁

西蒙和妻子,56岁

同样在福利院长大的还有西蒙。7岁时,西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他没有完成正规教育,21岁时在香肠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堆孩子,没过多久就离婚。正当我认为他的生活会走向失败时,西蒙认识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位积极、独立的优秀女士。她鞭策他认真工作,两个人有了孩子,甚至领养、照顾了许多孩子。63岁的西蒙生活是稳定的,幸福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妻子。

出租车司机托尼生活成功,他同样拥有一位优秀的妻子,他和妻子倒班驾驶出租,一辈子生活都很稳健。托尼的妻子同样也是他生活的重心,她甚至在面对托尼出轨时都选择了原谅。没有经历婚姻动荡,其实只有托尼的妻子才是他幸福生活的来源。不过托尼自己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一点。

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63岁幸福人生的普遍标配,就是依然亲密的妻子或伴侣,几个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一般家庭,亲密的夫妻关系,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源泉。有些人可能经历离婚,之后并没有再婚,但紧密的伴侣关系同样带来幸福。纪录片呈现给我们强烈的传统价值,夫妻、伴侣关系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

唯一实现阶层突破的孩子,是来自农村的尼克。他从伦敦农村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理论物理学家,在美国大学里谋得了终身教职。21岁时,尼克骄傲的说道,面对他人的称赞,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他只是考上了个大学而已。到了42岁,尼克也承认,他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什么突破,他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拍摄了这个纪录片。这是尼克的谦虚。在阶层固话的英国社会,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也可能是唯一一条路。

尼克,21岁

富裕阶层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从小在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安德鲁7岁就开始阅读英国《金融时报》,成年后成为跨国公司律师代表。查尔斯则成为了BBC的专业编辑,之后退出了拍摄。他们的生活都是成功的有些平淡了。教育,是保证他们富足生活的基础。

约翰,21岁

约翰,63岁

约翰比较特殊,1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支持约翰继续在私立学校读书。约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成为皇家律师。幼年丧父让约翰的家庭收入下降,也就是说,尽管约翰起点很高,真正帮助他进入富裕阶层,依然是顽强的努力,与优秀的教育。

福利社会的英国,阶层流动性已经很差。教育,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唯一之路。普通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准,保证拥有一套房产,而要突破自己的层次,唯有从年幼时就在教育上超常投入,私立小学,重点中学,一流大学。这才是坦途正路。

这也是一个良好运转的社会结构。每个人,只要认真工作,努力生活,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过上满意的生活。要想过上超越本阶层的生活,唯有通过教育。纪录片中,托尼就曾忧虑的说,他们那个时代可以依靠开出租拥有房产,今天的英国年轻人可能已经非常困难了。欧洲福利社会,可能已经开始触及社会运转警戒线。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63岁的采访中,多数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曾经的野心、理想都随着老年的到来不再提及。所有人都变得平和了,很多人感谢自己的妻子,感激生活,认为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人生。63岁的他们,说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孩子,为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为孩子的生活感到忧虑。

尼克,63岁

如果说还有谁有遗憾的话,尼克,唯一突破自己阶层的成功者,63岁的他患上了喉癌,在感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同时,他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感到不安。在导演问道尼克对死亡的看法时,尼克说道,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他并不知道自己癌症的预后,他心中全是对孩子、妻子的担心,忧虑他们今后的生活。

健康太重要了。伦敦东区的女孩林恩,成年后在图书馆工作,她与丈夫一直在一起,两个漂亮的女儿也顺利的长大。2013年,60岁的林恩去世,她是14个孩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她也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其他人都过得很幸福。即便是生活曾经并不如意的,也对生活感到满意,期待自己的退休生活。

总结

本片的导演最早是保罗·阿尔蒙德,之后由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接手。迈克尔·艾普特曾经指导过美剧《性爱大师》,《007之黑日危机》,1980年导演的《矿工的女儿》还曾一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不过艾普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人生七年》。

看着这部纵横56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片中的孩子从7岁一步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欣慰的感觉,好像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人生七年》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学实验。拍摄完《人生七年》第九季,导演已经78岁了,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季——《70up》。不过,70岁的14个人的人生,估计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这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腾讯视频能够正版引进这部伟大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方便的欣赏它,真的是一件好事。

《人生七年》,五星满分推荐。

 3 ) 《人生七年》:你为什么精神内耗?

连续几天追着看完了《人生7年》。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14个孩子从7岁开始,每隔7年就采访一次他们的现状。纪录片开始于1964年,来自伦敦不同的阶层。看完后最大的感受是:

一,30岁之后的人生才是真的开始。

1,本来我现在也是毫无年龄焦虑了,而且我非常期待我的40岁。看完这个纪录片,让我更加笃定这一点了。 随着主人公们的年纪越来越大,到40岁之后,我感觉到他们都越来越松弛,自信,享受生活。时间治愈了他们的精神内耗,感受到一种平和温润。

而在30岁之前,都是迷惘,甚至青少年时期是自闭的,是怪孩子。刚工作的时候要忙着找工作,在社会立足脚更,是失落的,抽烟喝酒。 所以一个人大概在30岁之后,才慢慢有时间和空间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2,而我们在各种媒体上,仿佛30 40 50岁之后的人都消失了。

当代社会太爱说年轻人的故事了。在媒体和各种成功学里,都是90 后,00后,但其实很多成长,成功都发生在人生后半段。 媒体忽略这些事实,让整个社会都非常焦虑,无法安心的做自己的事,无法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只想着快点成功,疯狂压榨自己。所以这么多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这么多年轻人都在精神内耗。

3,我之前看了一本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就是讨论现代社会,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压抑整个社会的人性。 人们就像是社会这个大机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人,被划定好了各种人生轨道。按部就班的成为维系社会系统运转的燃料,别跳出这个框架。人只是社会秩序的傀儡。 简直每句话都想背诵下来。推荐大家去看。

4,然后我又去翻了一下弗洛姆整个人生经历:他是个天才,家庭条件也很好,22岁就获得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41岁才出版了第一本书《逃避自由》一生总共有25本书。1900年出生,1980年去世。50岁写了6本。60岁写了10本。70岁写了5本。还有4本是其他人整理的。

而且弗洛姆说他,自己也是在他62岁的时候才完成了精神弑父(可以理解为:摆脱了家庭教育对他的影响,成为独立人格)。原文用了这样的句子:同阻碍自己的父爱脱离,在后来的岁月里,弗洛姆能自由地进行他的社会心理分析。在他55-56岁,才写了《爱的艺术》,摆脱了儿时的限制。

这么大师的天才人物也是在人生后半段才开始出自己的作品,我们在着急什么呢。就是当看到自己的时候,不要觉得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咱们做时间的朋友,long life battle 。

二,阶层和财富不决定幸福程度

1,人生的秘诀: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并且有智慧区分这两者。

很多事情从出生其实就无法改变了,比如你的父母,阶层,教育环境。但很多事情又可以人为的改变。比如你看待事物的角度,例如你对“你的父母,阶层,教育环境”这些不可改变事物的看法。

2,如果你觉得你的阶层限制了你,充满抱怨,那么你几十年的人生都将虚度。里面有一个来自上层的孩子Neil,他的出厂条件其实很好。但是他愤世嫉俗,无法忍受一点失败,大学没考到牛津,就直接不念了。

给自己定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应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没有弹性,要么100分,要么0分。眼高手低,落不了地。生活一步步往下滑,大约38岁之前都在当流浪汉,靠救济金生活。而且他并是那种国外流行的那种自洽的流浪汉生活,他承认对这样的生活有怨恨。 3,如果你可以接纳你的阶层,并且在你能力范围内积极创造生活,那么你会活的很幸福。

来自下层的tony,从七岁一出场就全程乐观。每次看到他都在笑,很自信。我记得最经典的一幕是,他小时候跑着跑着突然摔了一跤,接着非常快乐的笑着爬起来继续往前跑,丝毫没有因为摔跤有表情和行动变化。

我觉得tony最好的品质就是非常的坚定,他不去张望别人,也不去怀疑自己,他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然后这个做不好,我就换一个。是个乐观的行动派。

起先他的梦想是当赛马手,接着成绩不好就放弃了,又去当了出租车司机。想当演员也去了。业余打高尔夫,踢足球。他想做啥就去做啥,即使高尔夫俱乐部的人嫌弃他阶层低也不会成为他行动的阻力。

就是他口中说的随遇而安,每次他的采访他都是非常欢乐的,充满能量。他说,“我觉得世界很简单,狗,家人,街道,女朋友。”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拎得清。

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盲目的,比较不贪心。

4,那几个高富帅是得到了更高的人生成就。但是我觉得从精神上的富足感来说,不管处在什么阶级们从不幸到幸福的区间是一样的,金钱的数量并不能拉高你幸福的区间,而决定你幸福程度的是你的心态不是阶级。 像Tony一样乐观积极,即使只是个出租车司机,但是他我觉得他比那几个高富帅过得更加潇洒自由。

再比如现在的我,离职后,现在每天感觉超级爽。我在家接点兼职,学学英语,搞搞精神文明建设,感觉无比富有哈哈哈哈。

三,积极的思想能带来积极的行动和反应

Tony给我非常多的激励。对比成就,tony没有几个富家子弟有钱有地位,但是他是最开心的。他想做的事都做了。曾经的梦想当骑士,开酒吧,做生意都失败了。

但是他没有一蹶不振。继续带着饱满的精神向前。继续做想做的事,过想过的生活。这个做不成就切换到下一个,就像吃了一个不好吃的菜,那就再换一个一样,非常自然轻松。

就类似,我努力了很久,没有完成我的目标,但是我没有责怪自己,也没有影响我的睡觉吃饭。ok,休息一下,明天继续。

或许我还没达到那个目标,但是我知道这已经是我在今天的能力范围内做的最好的了。那么我就会给自己打120分。然后我就会很开心,更加愿意去坚持。

我以前会焦虑,觉得这个事做不好,我这个人就是loser。影响我的自我评价和我的生活。我现在会更加用成长思维看待自己。我会以10年以后的自己看待自己的坐标,而不是跟别人比较,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盯着自己赛道,只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

四,贫穷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14岁的时候,问他们,想不想成为有钱人?我观察到,来自有钱的阶层的孩子很坚定的说,说我想变得富有。

没钱的孩子,犹犹豫豫,答案总是不想太有钱,也不想太穷,钱不能买来快乐。

我觉得是他们不敢说有钱。因为那个贫穷的处境,让他们不敢想,有一层想象的天花板,因为他们没见过,没有体验过。

而有钱的人就有一种自信,就觉得没有问题。他们可以得到一切好的东西。因为他们体验过。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给自己做这样的自我拦截:“我肯定做不到的,我别浪费时间了,我别不切实际了。”接着形成了一个【遇到事情不敢做→结果不好→验证了自己果然我做不到吧】这样一种自我放弃自的消极循环。

这种模式非常隐蔽。自己在行动的时候可能完全意识不到的,是一种类似膝跳反射一样的自动驾驶。不过这种自我限制是可以通过人为觉察改变的。 如果小时候因为家庭和教育背景没有形成积极的思考方式,可以在自己有能力之后做自我教育,改变人格底色。我这篇文章里说过30岁的gapyear: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关于如何改变自己的潜意识。

五,更多元的职业选择

1,从这些人从事的工作来看,让我拓宽了对工作的认知,不只是在职场上打工,可以有各种想象不到的工作,志愿者,牧师,建筑工人,仓库管理员,流动图书馆管理员,做什么都可以。

里面有好多人或者伴侣、身边的人都在做一些志愿者的工作,去给社会和一些孩子们帮助。因为自己曾经没有得到过的爱和支持,他们愿意去跟别人,我觉得这个在中国挺少见的,好像这种志愿者公益没有这么多这么多。

Paul在自己的家里照顾孤儿,总共大概140个,130个吧。Bruce牛津毕业,去做了公立小学当老师,其实是偏公益的,还去了孟加拉国支教。

2,而且父母会为孩子自豪,不以这个工作是否光鲜体面,而是孩子是不是喜欢,是不是自己的决定。Tony说到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邮递员,一个家具修复师,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很认真很投入,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了,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3,同时在任何年纪开始职业都不晚。里面好几个人都是在50几岁,从0到1的开始另一种职业,去演戏剧,去当咨询师等。It`s never too late to start 。

六,你如何度过今天,就是如何度过一生

1,看完之后我想,我要接受我的人生,可能就会是这样没有什么起伏,不温不火,朴实平淡的剧情了。像今天一样,早晨9点起床,工作7小时,看了一会书,看了一些娱乐节目,吃了几顿饭,晚上12点睡觉。我将会这样度过我的一生。

这之前,好像没有真的接受这一点吧,可能当代人各种悬疑大片电影和博眼球的新闻看多了,总是隐约觉得,总会有一个boom的突然改变。我的人生不是这样的。剧情还没开始。

随着纪录片回顾他们的一生,好像变了很多,但是好像又跟刚开始没有很大的差别。30岁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状态,过了几十年他们其实还是那样的状态。 随意选取人生中的某一天,这一天可能就是你人生的一直重复。

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想法:等我xxx以后,我就能过上xxx的日子了,到时候我的人生就开始了!而我现在只是在提前准备。 不是的,你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一生,没有预备,不是彩排。不要不把今天当回事,它很重要,每一天都很重要,你如何对待今天,就是如何对待你的一生。

如果你总是期待,还会发生一个大新闻,我一定要做一个大新闻,那么你对现状是不满意的,你是不接受的,你是抗拒,逃避,否认的,你在否认事实,你觉得我的人生不是这样。这样想的每一天都是在浪费生命。

2,如果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是自己理想的,也要承认和接受,不要否定它。同时去改变,日积月累的去做,而且不要期待能一下子就能逆转。

从片子里我感受到,很多改变都是像滴水穿石一样,润物无声的改变的。有时候做一件事没有肉眼可见的攀升,但是10年以后会有质变。

就像你需要吃10个馒头才能吃饱,你在吃前9个的时候都是没感觉的,但是不代表这9个馒头没起到作用,你没法跳过前9个馒头的过程。 审视一下自己的一天,如果你将按照这样的一天度过一生,你愿意吗?不愿意的话,你现在就要去改了哦。

七,身体健康很重要

进入60岁之后,大家都在考虑死亡了,58岁的时候lynn因为毫无预兆的意外死了。Nicholas得了喉癌。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身边什么亲人去世,在镜头面前哭的很伤心。

导演问他们,人生中最难过的事事什么?Paul说是他父亲去世和Simon说是母亲去世。Nicholas说是爷爷奶奶以及父亲的去世。全都哭的很伤心。

Simon说即使我知道我妈身体不好,有一天会离开我。但我总觉得她会一直在我身边。等她真正的去世了。我觉得我有很多问题没有问她。为什么?要跟我爸结婚,离婚,为什么不跟他一起生活?……

当大家在这么多的谈论亲人的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在担心自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好像生命进入倒计时。

所以趁年轻的时候,锻炼好自己的身体真的很重要的,可以为你延长十几二十年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同时想做的事赶紧去做,想爱的人赶紧去表达。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部片子,让我好多次泪流满面。通过这场人类观察,我看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是所有人都有的共性。感受到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让我反思,我应该如何在平淡琐碎中过得充满意义,享受时光。

时光可能像镜子,你怎么对他就怎么回报你。我会用热爱,积极去拥抱我的生命,像为自己谱写一首优美婉转深情高昂的小提琴曲。


( gzh:徐思乱想v,8年市场营销丨web3丨数字游民 ,欢迎关注,找我聊天。)

 4 ) 女性的内心秩序来自于哪里?关于片中4位女性的个人理解,尤其是Susan。

前些日子花一天时间看完了BBC著名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系列9集,从1963年的7岁一直拍到他们63岁,也就是2019年。之后导演去世,其中的一些被访者因为发展和身体等原因也纷纷离开,相信我们可能没有机会看到下一个7年,也就是他们的70岁了。

但从7岁到63岁间,能用短短的一天时间体会这56年的岁月变迁对于我们这些还算年轻的旁观者来说也够本了,如果你运气好,还能在里面找到跟自己相像的角色,以此为镜,看看如果自己变老,大概率会变成什么样。

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叹的并不是富豪依然有钱,中产者可以读书,穷人还可以逆袭。这些在中国我们早就看到了。

最让我感叹的是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他们成长过程中内心力量的变化,尤其是1956年出生的这四位女性。

当时的英国女性地位明显是很低的,结婚和孩子是他们被访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的确他们有的在19岁结婚(杰基),离异数次;有的在20多岁结婚,均离异,有人选择终身不婚(苏珊),有人再次结婚(苏西);唯一的一位一生只结了一次婚的女生(琳恩),却因为脑部病症早早离开了人世。

里面的三位女生杰基、苏西、琳恩都是与自己的命运斗争了一辈子的人,年近60,都无法说服自己,杰基选择始终愤怒,苏西选择退出节目录制,而琳恩退出了人间。

只有一位女生或许可以成为今天女性想成为的样子,就是苏珊,标志性的乐观和勇敢。

她是工人家庭出身,没有上过大学,在20多岁的时候结婚,对未来没有规划,孩子和老公就是她的一切。直到35岁离异,她的生活才徐徐展开。35岁失婚前,她已经离开职场多年。而失婚后,生活艰难,因为要抚育2个孩子,不得不重新考虑全职工作。她去了伦敦大学应聘做行政人员,到50多岁成为伦敦大学的行政主管,经常在1000多人的课堂里给学生们做讲座。离异之后未婚,也未再生子,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个交往了20年的帅气男朋友。空闲的时间,她喜欢戏剧和唱歌,经常去公共场合演出。60岁的时候,她依然爱笑,身体硬朗,看起来跟40多岁无异。

她最经典的一句话是: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在大学里任职。她太谦虚了,她还是这所大学少数的几位女性主管之一。

她从没有抱怨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也不讳言自己曾经离异。要知道,在采访的14人里,至少超一半的人一生为没有上过大学或者自己或父母离异而纠缠一生。

苏珊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热爱。她在14岁的时候就说这一生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否则活着就没意思了。所以当她无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她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她从一所大学的最底层开始做起,一直做了20年,逐步升职,赚钱养大两个孩子。而她内心热爱的演出和歌唱,也没有一刻停止过,直到从业余一直演到了正式的演出,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维持内心秩序是我们所有人在遭遇变故和不如意时最重要的一个能力,能让我们快速从伤痛中离开,也快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爱好和工作,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直到职场有成,热爱有成。

愿我们身边所有的女性都能生出自己的内心秩序,有热爱的爱好,有热爱的工作,持续而隽永地长成参天大树。

 5 ) 贯穿半个世纪的人生纪录片

这两周,妻子狂刷 JOJO石之海 123 部,我在刷纪录片《人生七年》123456789 季。

人生七年首播于 1964 年,记录了 14 名英国不同阶层的 7 岁儿童,之后每 7 年再次拍摄,直至 2019 年,一共拍了 9 季,记录了一个人从 7 岁到 63 岁。

晚上我和妻子讨论纪录片时提到,首拍时导演 25 岁,拍完第九季时 78 岁(2019 年),于 2021 年去世(80 岁),他似乎注定就是为这部纪录片而生,这部纪录片也因他而存在。

起初我是带着寻求育儿经验的目的开始观看,看着看着来到了 28-35 岁阶段,我不免开始和自己进行比较。看到了 42-49 岁阶段,思索着自己的未来。到了 56-63 岁阶段,一边想到母亲,另一边又想到自己更远的将来。

每个人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次,芸芸众生的人生大合集却不断在周而复始重复着,生生不息。

幸福的人生千篇一律都长的差不多;而不幸的人生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苦衷。

7 岁还未完全适应规矩,是天马行空的年纪,却又能悄悄透出家庭教育的方向与痕迹;

14 岁开始有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同时长达十四年家庭教育与气氛的潜移默化已经能够使一个人表现出自信或是自卑;

21 岁可能是一生中最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甚至有些狂妄自大。同时也逐渐可以开始选择是否继续接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羽翼渐丰的年纪;

28 岁开始考虑事业发展或是成立家庭,达则兼顾。此时也是褪去狂妄的开始,学会认清现实与自我;

35 岁为家庭与事业两头忙,特别是感情上,感情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事,合不来,越努力越是相害;

42 岁熬过了家庭磨合期,家庭也日趋稳定,育儿的事也开始适应。事业上还能向上的继续向上,上不去的也差不多看到头了,这时候能有个稳定还有点幸福的家庭实属不易;

49 岁即将半百,还健康活着说明运气不算太差,人也开始保守起来,不过还不算太老,大部分时候和 42 岁时看起来差不多;

56 岁已经很难在假装年轻,许多身体上的状况出现,孩子也大了,又可以重新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到自己身上了;

63 岁还能保持总体健康家庭和睦真的可以算是很幸福了。

还有几个点印象比较深刻:

1,全社会的整体阶层很难跨越,固化的有时候并不仅仅是物质,还有思维方式;

2,精英阶层取得成就或许有所得益于其丰富的物质与信息资源,但也绝对离不开他们可能比其他阶层更加努力;

3,物质财富是很容易被人夺走的,教育是难以被人夺走的;

4,幸福的秘籍在于和谐的家庭,不高的物欲,够用的钱(按重要程度排名);

5,许多有孩子的家庭的人老了以后都后悔在孩子小的时候陪伴的时间不够多。却没几个人后悔年轻的时候工作的太少,钱赚不够多(倒不是说大家都不缺钱,而是活到那个年纪,基本也适应了当下的经济情况,再有钱的和再没钱的,大家似乎对钱的不满足感都在降低);

6,人生可短可长,终点充满随机性,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下个世纪,即需要及时享乐的痛快,也需要延迟满足的累积;

7,如何成为一名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不做对社会有危害的人就是杰出的贡献。

很了不起的纪录片,用 1093 分钟记录了十四个人从 7 岁到 63 岁,历时 56 年的变化。(有些人中途退出拍摄)

 6 ) 心血来潮,给剧中14个人物分别做了人生简表

剧中人物我就不做评价了,各位小伙伴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

下面的要素简表,适合看完剧集之后,回看这些人的半生,

通过对出身 / 教育 / 父母关系 / 婚配 / 子女 / 健康 / 经济大环境 等人生节点及其变迁过程的审视,来回顾整个剧集。

人物顺序见下图

制表比我预想的更花时间,中间经历了疫情(我是武汉人),前后拖了一年。。。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希望对喜欢这部剧的小伙伴有帮助

感谢

 7 ) 一口气看完的人生

确切的说,我从昨天早上开始看7up,刚好今天更新完63up(下),用了两天时间,把他们一生的轨迹在我的生命里走完了。实在是震撼,有很多想说的,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导演的初衷是讨论阶级和出身问题,所以他早期的视频常常会有引导性的提问,这我能理解。但是我认为观众们应该能看到更多的东西——这部片子中所流露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婚姻问题、教育问题、时间是如何塑造一个人等等。而视频网站的弹幕里充斥着的全是“只有他冲破了阶级壁垒”等言论,就连豆瓣评论也大部分在讨论这个问题。

阶级问题很值得讨论,但我不认为这个话题在这部意义深远的片子里的讨论量需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真的有那么多人每天考虑的是实现阶级流动吗?你们真的那么在乎拼了命削尖脑袋往上钻吗?我真的很困惑,这和我平时接触的世界不太一样。我可以接触到的人都考虑的是我怎么挣钱?怎么让自己开心?怎么实习自己的人生价值?倒真的没有太多人关心,我该怎么进入到上一个阶层。

我一直非常感激,我可以阅读或观看到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因为我自己的人生很短暂,我能经历的也只有这近百年的时光。我感激他们的记录,让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穿梭于不同的灵魂之中,遨游徜徉在这大千世界。

《人生七年》系列并不因哪一部单独电影而伟大,而因每一部的存在而伟大。就像我们这个世界,不因哪个单独的人而美丽,如果全部的人都是科学家,那科学家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有国王、乞丐、科学家、慈善家、小偷等等不同的人的存在,它才显得那么神秘莫测而又魅力无穷。作为一部记录片,正因为其中每个人展现了不同的面貌,才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思考。这些参与者都十分勇敢与有价值,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轨迹为人类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历史资料。

以后有机会再看一次,会再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我想说说给的一些感悟。

1、父母的婚姻以及与孩子的感情,真的非常重要。看看那两个小时候在孤儿院长大的男孩就知道,他们一生都在弥补自己童年的伤痛,情感上的伤害导致不自信,而且没有良好的教导也导致他们没有人生目标,性格懒散,只能做些粗活。而Tony小时候看大家都觉得是个小混混,后来却拥有了普通人眼里非常优渥的生活,我认为这和他与父母的良好感情是分不开的。还有苏,后来在伦敦大学当行政管理的那个女孩,她也提到父母帮助她很多。

2、教育改变人生。教育太重要了,每个人都或早或晚地认识到这个道理。只是有的人刚出生就了解了,有的人用一生吃尽苦头才懂得。正是因为过于重要,反而没什么好讲的了。我会努力的。

3、伴侣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人生的幸福与否。说实话,我之前是抱着幼稚的态度在对待恋爱与婚姻的。不是说我不认真,而是我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十分严肃乃至影响到整个人生的大事。我以为喜欢就要在一起,在一起就能幸福,真的很幼稚。大家都赞同保罗要不是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妻子,他无法如此幸福。而且伴侣影响的不止是夫妻之间,更与下一代的未来息息相关。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现在才认识到。婚姻绝不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很严肃,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课题。本来我是认为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快乐分手离婚也是很正常的,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认为还是要慎重地考虑进入婚姻这件事情,我并不想离婚,因为你根本无法预计它对下一代的影响有多大。我希望我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

4、在童年时期,给孩子爱、关怀与教导。我只能说,看完这部记录片以后,我对亲自教导孩子,陪伴她/他渡过童年时期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因为孩子的童年对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而这段日子又是那么短暂。我希望我自己能在准备好了的阶段再迎接她/他的到来,我希望我能给他最好的爱与教育,我希望我会是ta的依靠与港湾,是最好的妈妈。同样地,我也不想骄纵ta,从前我一直认为需要给予无条件的爱,当然我仍然这么认为,但是,我要求我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与品格,ta会受益终身的。

5、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是63up里保罗(没记错的话)说的一句话。我非常理解他,因为他童年的不幸,他一生都没有自信,被这个问题困住了。而对于女孩们来说,尤其是这样。这部片子里的女孩们生活幸福与否,都与她们的婚姻情况有直接关联。感觉女生们在感情中真的投入太多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爱自己,爱生活,把幸福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遇到救世主,像suzy的丈夫、paul的妻子,把你从生活的深渊里拯救出来,我想我们应该做能给自己能量的人,比如Paul的妻子我相信她选择谁都会生活得很好,我希望我是自己生活里的太阳。

6、自律是非常优秀的品质,而懒惰十分不可取。我想谁都能看出来,里面的主人公拥有的生活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就的。我们以为的贵族约翰其实父亲9岁去世,母亲独自工作抚养孩子长大,他上牛津是靠他自己努力拿到的奖学金。西蒙让我印象很深刻,21up里他说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到的,他只是需要一点火花。说实话当时我就感觉不妙,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一个懒惰还满是借口的傻瓜。我充分意识到,童年的一些坏习惯——先看电视再做作业等,给我人生非常大的影响。我的确是过于懒惰,我需要不断鞭策自己往前走。幸好,我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也正在改正。我还年轻,还有机会不像西蒙一样等到六十三岁才来懊悔。我希望我成为一个勤奋的人,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这并不是一种人生选择,懒惰与勤劳,我想是有对错之分的。

7、体型很重要,健康更重要。Nick得了喉癌,真的很让我伤心。他很完美,我非常爱他,不是因为他所谓逆袭,而是因为他真的是非常美好的人。他是第一个指出这部纪录片很有价值的画中人。我一开始非常诧异,像John这样背景优渥有思想的人,应该能理解这样一部记录片意义有多大。可是他没有,连他也不能跳脱出自己的局限,也许的确只有Nick这样有大爱的教授(始终想的是为全人类做贡献,与学生们分享),才能有这样的了不起的想法。

闭上眼睛,他们每一个人的脸都在我眼前闪过,有七岁的、三十五岁的、五十六岁的、六十三岁的,我衷心祝愿他们能身体健康,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再多游览一段时间。谢谢你们,也谢谢导演与幕后人员,如果可以,我十分期待七年后来自老朋友们的视频来信。那一定十分美妙,也许我也会记录下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七年。事实上,我已经打算这么做了。我相信,它是有意义的。

 8 ) 一些关于人生七年的私人想法

这三天几乎没有停歇的将九部纪录片马不停蹄的看完,刚看完63UP的第一部分,便想着将此事的想法记录下来。细思极恐,我的这三天,竟然等于这十几位受访者的五十多年。

接下来谈谈这部拍摄长达近六十年的纪录片,虽然自认为从成年开始,受访者的话语中必然有夹杂掩饰之辞或替自己找借口的谎言,但分析还是尽量从善处出发,避免站在道德高处给受访者贴标签的行为,虽然个人分析这一行为或多或少会夹杂自己对对方的片面理解,希望见谅。

一,从阶级差异来看,几乎每部片头都会反复出现这句话,“Give me a 7 year old child and I can give you a man”,依稀可以看出导演的初衷即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来观察,一个人的出身,阶级差异,是否会导致其成功机会的差异,文化程度差异,幸福指数等。而这类问题也在纪录片中连续的提到。而不可否认的是,导演的确带着这种阶级差异的固定思维观念去剪辑以及拍摄本片,这一点也引起了某些受访者的反感。那么这种阶级差异在60年代的英国孩子们身上是否有呢?又是否决定了他们的成功与否呢?从7岁到35岁,几乎每一位受访者对国家的阶级差异持有不认可不否认的态度,认为虽然lower class机会少,但依旧能拥有自己的幸福。Jackie在片中关于这一点的讨论尤为激动,她在21岁的讨论时对于导演不停的将她们与upper class的苏西做比较十分不满。但也不难看出,她本身看问题也相对乐观,性格也比较冲动,虽然在半甲之年依然陈述她对待生活的乐观,但客观分析她对于这一点的冲动与敏感以及反复强调自身生活的满足与快乐,可能与她客观情况与其他受访者相比并不乐观的原因有关,个人感觉是她对自己情况的自卑导致对这种阶级的对比和与其他人的对比尤为敏感,但也不排除本身性格的原因。disadvantaged class的孩子普遍表示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经济不优越,学习机会比富裕家庭的孩子要少,而在其他方面的机会如旅游也少得多。但他们会尽力而为。而advantaged家庭的孩子对待自己的特权发言则谨慎的多,认为自己确实拥有较多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奋斗。总体看整个系列可以发现,阶级差异确实对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富人家的孩子,最后出人头地的依旧是努力拼搏奋斗的人,如Sue、Tony、Nick,都是在自己的努力下sort of冲破了阶级差异,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在35UP以后,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大,大家看待问题变得更加客观和随和,纷纷承认阶级差异是有的,Andrew提到一点我很认可,他说现在的阶级差异变得越来越淡薄,如今多半是由经济地位和成就所决定你的阶级。

二,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上看,从系列的整体来看,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低的受访者的子女往往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要低,并且女儿未婚先孕的可能性比较大。Neil在节目中说了一段我很认可的话:“孩子多半会受到自己父母的遗传,就算我的妻子是世界上最积极乐观的人,我也不能保证我的孩子可以得到百分百的快乐”(类似的话,我没有引用原文,靠自己的理解写的)受教育程度这一点可能与经济情况和能够给予孩子的教育水平有联系,和本身基因智力也有关,但我认为这点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有关。有几位受访者提到,自己的孩子不想去上大学,因为觉得与性格不合,而他们想到自己当时也是这样,因此也不想逼迫他们。是否因为父母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更认为孩子也要接受这样的教育并给予这样的期望呢?之前读到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大部分教育就是同质化的体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希望他们能成为和自己一样的人,比自己更强,不可避免的会将孩子和自己的幼时经历做比较。这一点是否可以更加说明这种不同呢?还有一点是,我认为富裕家庭的受访者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要比贫困家庭的受访者大得多,这一点也和本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吧。而关于贫困家庭的受访者的女儿大多都未婚先孕的原因,我想可能也与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upper class的家庭对孩子管的是否要相对严格呢?这一点也有待辩驳。

第三,好的婚姻和家庭可以给予人一生的积极影响,在系列中部分受访者如Paul和Suzy这方面的表现尤为强烈。尤其是苏西,婚后的她和婚前的她简直判若两人,性格变得温和平静很多,严重不再带有年轻时的忧郁和戾气,笑容偏多,敢于直视镜头。Paul的妻子乐观开朗,在生活上也改善了他许多孤儿院童年残留的自卑,悲观等性格问题,虽然这些负面情绪在之后依旧有浮现,但比起以前还是看出好许多。Andrew,John,大天使Bruce的另一半都不错,夫妻谈话中有眼神交流与戏谑,非常自然。

第四,读书和自身努力拼搏是少数可以突破阶级差异的方式。这一点我不太想详谈了,看Nick的例子就知道了。想说的是在后期采访中,很多文化程度低的受访者都纷纷表示自己当年应该多读点书,应该不那么懒,多努力,现在的生活就能够变得更好。

写到这里实在觉得疲倦,写不下去了,想说的很多,不知道之后能否有时间继续补充。关于这个系列,有些受访者表示每次接受采访都是很痛苦很难受的,其实我完全理解,被迫在千万人前将暴露自己的隐私,将自己做错的事后悔的故事讲述出来,并成为别人口中的谈资,肆意被点评,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Neil所说、这个纪录片对他们每一个受访者都很重要,虽然过程会很痛苦,但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将他们的真实的人生轨迹,行为变化记录下来,不仅对他们,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对此由衷的感谢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作人等工作人员,并对这十几位勇敢并具有恒心与毅力的受访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我认为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应该去看一遍这部纪录片,它所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比对别人生活的肆意点评要多得多。

——爱玛于2019年6月11日晚书

 短评

能更新已是最大的惊喜,人生七年英国系列,一路看来,仿佛采访对象是身边的朋友,tony真的是一个惊喜,乐观向上市井气,还会有70up么……

4分钟前
  • hyper2022
  • 力荐

从第一集开始看,好像一天看完了他们的大半生。哭了好多次,小时候童言无忌有着梦想,长大后变得沉稳谨慎有些甚至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眼里的灵性。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展现出来的画面去评判大家,但是suzy直到老都依然优雅,Bruse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大圣人般的存在,John永远的西装三件套努力勤于思考,tony不管何时都勇于闯荡乐观,Andrew温和有礼,nick害羞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也真的保持了一生,从7岁那集似乎真的能看出来。7年之后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但希望能够是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不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后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看到lynn的去世很难过,她虽在镜头里不常笑,但她真的热爱图书馆和里面的孩子。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愿生活善待他们剩下的每个人✨

9分钟前
  • 佳佳有本难念的
  • 力荐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出生的第一次投胎更多的决定了你的阶层,能拥有的金钱和教育,那婚姻(或者说伴侣)便是第二次投胎,更多地影响你漫长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足感,Paul最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而且似乎过了四十岁,大家的事业心都慢慢淡了下来,最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时刻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六十多岁,健康就是一切。Neil也在一步步变好啊。

10分钟前
  • 樱木十贰
  • 力荐

看到neil在慢慢变好我就觉得很欣慰,满足了。

12分钟前
  • 葉落知秋
  • 力荐

还是那句话,没有比真实生活更加戏剧化的戏剧。

15分钟前
  • 橙司徒
  • 力荐

腾讯视频可以看了,这种持续63年的跟拍,真的非常难得和用心了。

17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42、49、56、63其实区别都不大了,也基本是同质化的内容,许多人的人生在35的时候就结束了,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才埋葬。

21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推荐

这个年纪,没有痴迷,没有怨恨,没有无奈,无欲无求,活着就好

26分钟前
  • 小石匠
  • 推荐

导演的声音都明显苍老了。到了63岁,更多的孙辈,更关心健康问题,人生已成定局,人也更安详了。ps:我始终无法忘记去BBC工作的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啊,有生之年你就接受一次采访嘛

31分钟前
  • shatsu
  • 力荐

看这部总是眼里常含泪水。特别感动的一点是,那些小时候没有爸爸或者好家庭关系的孩子,到最后都成家,都在关系中疗愈了自己。尽管对neil花了太多年太多年。大家的人生总是求仁得仁的,真正改变人生方向的大概是,内心渴望改变了。

34分钟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感到虚无。。被那不勒斯老姐妹分心了,更期待苏联35up

37分钟前
  • 好运锂
  • 推荐

托尼演了BC主演的电影,安德鲁生活平稳幸福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苏和男友还没有结婚,却异常幸福,尼克得了喉癌,没有谈他的孩子们。56岁时的那种平静突然在63岁时多了一些不甘心,他们从7岁到63岁,我也从28岁到了接近35岁,七年眨眼一瞬,或许人生真的蕴藏在童年中。最最羡慕的,仍旧是安德鲁的人生。因为知道自己一生也达不到,所以才会心向往之啊。

41分钟前
  • 张菩菩
  • 力荐

延续56年的纪录片系列。多年前一口气看完前8部,尤其是充满惊喜温暖的56up时,完全想不到7年后的63up会如此伤感,看得多次泪目。死亡阴影苦苦笼罩着这些青春不再、年过六旬老人们。尼尔感情受挫;杰姬永失所爱;彼得失去亲人伙伴;尼克受病痛折磨;苏西退出节目(正如查尔斯);而琳已猝然长逝离开我们。似乎人生不再有起伏,只存凋零。其余7个人拥有的恬淡幸福、子孙满堂竟显得如此珍贵。尽管造化弄人,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珍惜生活,感慨“七岁见老”。祝导演和大家都能健康地和我们相约70up!

4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阶级固化?七岁看老?也许跟漫长的人生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47分钟前
  • 犀首
  • 力荐

看完63 up,最惊讶的变化是充满理想主义曾去孟加拉支教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平庸的老人。回到最初任教的公立中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而在40多岁去私立中学时,他说这里的孩子水平更高课程更难。到了63岁,他承认变化或许来自他结婚了,需要为家庭考虑。是的,家庭天然就是保守的。

49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力荐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其实在老年56-63岁这个阶段,人很难改变财务状况,身体也一直下坡,面对离开,衰老,贫穷,特别是正个欧洲大环境恶劣,西班牙萧条,英国脱欧混乱,比如Tony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深感网约车新兴产业冲击。科技时代不是对老年人有利的时代。 白驹过隙,巍澜可期。

52分钟前
  • 猫崽三岁
  • 力荐

追得最辛苦的一个纪录片了,各位,七年后见~~

56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次看56up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转眼我高考已十年。感谢编导的远见,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用真实影像记录的人生,这种上帝视角真的淡然。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起伏,从孩提到老者,感慨阶级生活等等。和社会学完美结合,几十年磨一剑,精品流芳。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60分钟前
  • 画眉深浅呀
  • 力荐

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

1小时前
  • 少年闰土
  • 力荐

能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能使人幸福的只有爱。

1小时前
  • 邦德爱美丽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