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辈

战争片其它2013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汤姆·希林,卡塔琳娜·舒特勒,米里亚姆·斯坦因,路德维格.特内普特,马克·瓦斯科,亨丽埃特·李赫特-罗赫,戈茨·舒伯特,希尔德加德·斯罗德,克里斯蒂安娜·保罗,西尔维斯特·格罗特,艾琳娜·莱辛,卢卡斯·格雷戈霍威茨,马克西姆·梅米特,约翰娜·加斯多夫,Peter Kremer,特里斯坦·皮特,大卫·齐梅尔席德,乔尔·巴斯曼,Anne Diemer,卡瑞娜·普拉赫特卡,萨缪尔·芬齐,

导演:菲利普·卡德尔巴赫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3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4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5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3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4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5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6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7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8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19我们的父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5:04

详细剧情

1941年,德军准备入侵苏联,德国男青年Wilhelm和他的弟弟Friedhelm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应征入伍,即将奔赴前线。女青年Charlotte立志为国家服务,成了一名女护士,也将前往战场救助伤员。女青年Greta美丽活泼,歌声动人,她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名女歌星。她的情人是一个犹太人Viktor,他是一名裁缝的儿子。五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启程的前夜载歌载舞,喝酒庆祝,约定圣诞节再相聚。  分离之前,他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分离之后,他们的命运便和这场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一辈的德国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父辈、他们的母辈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忆。

 长篇影评

 1 ) 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

二战相关的片子看的不多,这一部还是很让我有感触的。
没有哭,但能把人看抑郁。因为基本没有卖温情的点。
角色塑造得都很真实,渺小的个人在时代的洪流中的无力感表达地非常好,也很引人共鸣

Wilhelm虽然因为旁白担当知道他肯定不会死,但是Friedhelm以为哥哥死掉的时候那一段真的很……和之前在一群白衣苏熊前面狂奔的他自己那段,照应得很好,虽然是战争片里常有的亲友便当然后爆种的桥段,却很戳泪点
E1中杀死苏联政委对于兄弟俩都是一次考验。Wilhelm给苏联人递烟,射击前的犹豫。Friedhelm无意间踩入爬满苍蝇的泥地……弟弟在一开头第一次说“战争会暴露出我们最坏的一面”的时候,还是一个对现实有些不满,抱着双臂在冷眼旁观的青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领会它残酷的意思。他一步步走过来,试图在这场他一开始就有抵抗心态的战争中活下去,做了很多违背自己的事。所以,他最后也没有办法在波西米亚森林里举起手来投降。和哥哥一起逃走的士兵说,“我杀了12个人,一个人都没有救。”Friedhelm的手上有多少无辜人的鲜血呢?他看得最透,一开始最消极,后来理智到冷血,但是到最后,他心里那个爱看书的男孩子还是无法原谅自己。“一座巨大的屠宰场”,弟弟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没有意义,却也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这才是最让我觉得伤心的。
他提议让苏联的农民去趟雷;披着苏联人的衣服从电报站逃走;给水井下陷阱的农民被枪决,他给没有准头的新兵的执行对象补射;跑出谷仓的波兰小孩被他的子弹打中了;绞架也是他拉的绳索……“有时候不能把自己当人”。弟弟最后无路可退,死亡像是种赎罪,又像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再面对这世界,只能在死神的羽翼里得到一丁点解脱。

Viktor是最像受害者的角色,(其实他的父亲和兄弟俩的父亲也都是我非常在意的人物)德意志的犹太人,顶着这种身份的Viktor应该非常挣扎。游击队也排斥犹太人,他为了生存下去沉默着,直到在开满白花的铁轨边,他拉开一节节车厢的红门。那个上午是很多人难以忘怀的上午吧。
他活到了最后是遇到了多少好人,波兰姑娘,农场主的儿子,游击队的队长……Greta那么爱他,却一点都没能帮上他。但是他终究活了下来。保住了仅有的一条性命,这是有多幸运。

Charly一开始很单纯,非常天真地怀着爱国心去做护士。她很坚强,勇敢,不然也不会升任这份工作,难得的是,她到最后心还是软的,体贴伤员,对苏联护士露出笑容。莉莉亚和得知Wilhelm的死是对她比较大的考验吧。她挣扎着做出的选择,可能有人会觉得很不对,但是有更好的办法吗,如果你是她。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或者说在战争中说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就连中立的红十字也无法稳住心里的天平。E3最后一段,回放了一开头的记忆。才突然觉得那时候梳着两个辫子的她笑得多好看。

Greta可能比Charly更不讨人喜欢一点,她一直呆在后方,战况进展到那样的程度还梦想着做歌星,去米兰,巴黎演出;为了犹太男友和军官鬼混,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不愿去东线劳军,在战地像个突兀的孔雀……她看的也许最少,对战争的参与度也很低,但她却明白“我们不会赢的”。她会用讽刺的,咄咄逼人的语气说话,以为通过自己的手段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世界比她以为的还要丑恶。mein kleines Her这首歌出现了许多次,几乎每次意味都不同,一开始只是爱人的背叛啊那种偏儿女私情的性质,到最后狱中一段,BGM响起的时候声声都在心口上。也许是出于德意志军的政治目的写出的歌,也打动了酒吧里普通的男女,Greta做的很多事也许也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最后她穿着囚服,眼前的光明慢慢褪去的时候,还会想起当时穿着红裙唱歌的自己吗。

Wilhelm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角色(确实我比较喜欢尼桑)。E1开始,他母亲说,向她保证把弟弟带回来,他答应了。父亲不喜欢弟弟,他护着Friedhelm,弟弟也不怎么领情。刚开始弟弟的消极让他相当难做,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作为兄长的责任感让他非常矛盾他的内心比弟弟简单一点,执行自己的任务,管好手下,尽着作为军人的义务,直到坦克战没有支援的时候,他动摇了。内心没有了支撑下去的东西,他选择了逃避
他是唯一还活着的人,他的一生比弟弟要长很多,看到了德国后来的统一,苏联后来的分崩离析……被战争埋葬掉的青年时代也会一直纠缠着他吧,但是还能活着总是好的,能喝酒,能给人祝福。成王败寇,正确的价值观都是胜者书写的,经历了从英雄到垃圾的他们,明白的比我们多得多。那些都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残酷的。我们人类自己可以比我们能想象的还要可怕。


其它一些印象深刻的镜头

Greta为了给Viktor办通行证把照片剪了,合影上有个方形的空洞
Charly站在临时医院外抽烟
Wilhelm说的那句 整个西西里都失守了 我的人却要为了半条街送命
要怎样带着自己的兵,去打一场没有胜算的战
Wilhelm掏子弹的时候相片掉了出来,弹壳落在五个人的笑容上
Charly遇到逃兵连的哥哥的时候 最后哭着说出的 我爱你
开枪打死波兰小姑娘的军官脖子上溅满了血,后来也一直没有擦掉
Greta第一次唱mein kleines Her的时候,被惊艳到了 非常柔情,又非常无奈

PS
德国人拍出这样的作品,我非常佩服。反映二战的作品,看过天朝,苏联,美国,英国等等同盟国的视角,轴心视角的倒很难见。说的故事很好,有戏剧性,也够客观,没为什么中心思想矫饰。一己之见:对WW2有感兴趣的,不是为了消遣的目的,能理性地反思战争这场悲剧的人都该看看

 2 ) Friedhelm

        Friedhelm是五个主角中唯一懂得怎么接受事实,怎么在现实的生存和道义之间作出权衡的人。

        在犹太小姑娘被乌克兰辅助警察抓走的时刻,他是唯一一个出于道义为她提供保护的人;他的朋友是出于情谊;他的哥哥则是出于所谓“国防军”的荣誉感——而那是在德国国防军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卷入种族清洗之后,便早已不复存在的东西。

        当他在库尔斯克会战前夕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练的士官——之前冬战期间,他从阵亡苏军身上拿伪装衣和毛毡靴子,则是他向求生转型的一个过渡——第一次战斗中那个托庇在兄长羽翼之下的男孩早已成为了过去。
        他并没有因为恶劣的环境,转而去“相信” FATHERLAND 必须胜利之类的废话;也没有变成约翰.托兰的历史著作中,所描述过的那种“令新兵望而生畏的,不带任何感情射杀全部敌军的职业军人”。第一集中枪杀犹太小女孩的,那个负责搞特别行动的帝国保安处突击队大队长,就是因为错估了这一点而送了命。
        他想当然的以为,Friedhelm仍然是当初的那个男孩,不过是凭借着懦夫的直觉混过了几乎整场战争。凭着他,保安处旅队长对“档案”,以及身陷承戒营的兄长命运的掌控,就可以用巴普诺夫的方法将他训练成一双拿枪的手。除了Viktor听说,和目击过的事件之外,Friedhelm还被迫在旅队长的威逼下猎过多少“兔”子,早已不得而知。已知的是旅队长对人性的认识并没有他自以为的那样深刻,所以最后他以一种缓慢痛苦的方式死去了。
        Charlotte在害死了那名犹太护士之后,只是幻想着自己能得到救赎。Wilhelm在奥廖尔郊外的坦克里呆了一晚上后,已经沦为了彻底的生存者。Greta在监狱里被动地认了命。Viktor没有沦为第一代以色列人所称呼的“小牛犊”但所承受的早已超出了他的负荷。
       只有Friedhelm是凭着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赎取他为了生存而犯下的罪。所以他带着解脱死去了。

 3 ) 战争杀死了一代人

       弟弟从心底里排斥这场战争,他吊儿郎当地吸烟,就是想挑战权威,别人在意的,自己非要破坏一下,没想到真惹来了空袭;他想当个预言家,“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确实被他说中了,儿时的五个伙伴,因这场战争,都显露出了心灵的阴暗面。
    但当时他说这话的时候,恐怕自己也想像不到它的真正含义。直到作为俘虏的苏军政委被处决、犹太女孩在他眼前被射杀、与他一起的兄弟踩中地雷后绝望地自爆……战场上的无原则、战争的不合理,震撼地呈现在他面前,他不能摆脱这个现实的世界,只能融入这段不容任何人选择的历史。不怪他转变的快,因为要想存活,就必须要转变,何况他是那么聪明的人,在对人类自相残杀绝望的同时,他用自己的良心祭奠了这史无前例的杀戮。
    
    哥哥一直保护着弟弟,直到战争的败迹已经很明显的时候,也是如此。夺取电报站的那次战役,下命令的一瞬间,他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出于本能,他让二班打头阵,弟弟隶属的一班殿后。但事实上,已是老兵的弟弟根本不需要他特意的关照,何况此时的战场上,所有前线作战的德军士兵面对死亡的概率几乎没有高下之分了。
    他是灰犬连队的中尉,作为头儿,本职工作就是带领他们冲锋陷阵。但是这场战争的残酷让他自己也崩溃了,当他一个人离开战场的时候,他脑中的原有的情感全被战争撕成碎片了,他的连队,他的弟弟,他对母亲的誓言,他的爱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成了飘渺的虚幻,他只是一步步地远离……远离他无法面对的事实、远离他难以承受的责任。他的内心其实是脆弱的,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连队兄弟的死亡暴露了他的弱点,他只是一个平凡人。
    可以说,他的弟弟更坚强,从他看清这场战争的杀戮性后,他便抛弃了自己的信仰,无欲则无求,没有对战争的胜利抱有希望,在面对战争失败时也就不会做那些无谓的历史归因了。他要的只是和平和亲情,但是战争将这一切都毁了,再也回不到从前,所以他选择了死亡。他对待自己的冷血,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无情。这是那一代人必须面对的,如果历史也有情感的话,那么是历史终结了winter的生命。
    只是,当他知道自己哥哥还活着的时候,他内心想的是什么?是否是他平静的外表掩盖了他内心的激荡和挣扎?当时看不透,直到他自杀式的行为才明白,他是用自己厌倦了的躯壳换回了所有人的本性和灵魂,包括他自认为他早已失去的。
    但是,winter,你有曾抛弃过自己的灵魂吗?

 4 ) 毁掉的一代

   看完了德国制作的三集电视连续剧《我们的父辈》,第一个念头就是——推荐!极少向朋友推荐电视剧,因为电视连续剧像“宇宙黑洞”,再多的时间都能吞噬;众口难调,可别弄巧成拙哟。但《我们的父辈》不一样,它制作的精细超过了一般电影,它只有三集,加起来4个半小时,相当于一部上下集的电影;最主要的是,电视剧会触摸到我们心底最深处的一些问题,对我博客有兴趣的朋友也一定会对它们感兴趣,从“我们的父辈”的生活轨迹里找到自己那些似曾相识的脚印。
     电视剧的开始是五个德国年轻人一次在柏林的聚会。那是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前几天。这是五个自小就嬉戏在一起的大孩子,其中W和F是兄弟,V和G、W和C是两对恋人。聚会又是唱,又是跳,充满了狂欢的气氛。F虽然想当演员,对战争不感冒;V虽然因为是犹太人,有心事,但是此时此刻他们都沉浸在第三帝国的胜利之中;他们崇拜元首,信仰“国家社会主义”,他们为自己是纳粹国家的一份子而深为自豪。他们认为“解放全世界的战争”很快便会结束,因此约定当年圣诞节重聚。W和F应征入伍,到了第一线;C当了野战医院的护士。当他们一身戎装或者一身白衣,是何等意气风发呀!
    微妙的变化是从进攻莫斯科开始的,“速战速决”的许诺失灵了。元首的话也不是句句正确,一句顶一万句的呀。大雪、严寒、激战,多少兄弟不是被子弹打死就是冻死。原来第三帝国的卐字旗并非战无不胜。思想的变化往往是从动摇开始的。以后的事越发不可理解了。W和F亲眼看到了犹太小女孩在他俩面前被击杀,他们也执行过处决被俘的苏军政委的命令。这些事让他们震惊,让他们对自己投身的事业的正义性有所怀疑。可是怀疑有什么用?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不断地枪杀着敢于反抗的俄国居民,你都很难分清他们是被迫还是自觉自愿的,因为你不杀他们,他们就会杀你。就像弟弟F早就说的,战争把人那坏的一面全都暴露出来了。希特勒开始走下坡路了,军队里弥漫着失败情绪。越来越多的官兵知道这一切毫无意义,可是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这种日复一日的绝望终于使他们精神崩溃。哥哥W一开始充满了战士的荣誉感和照顾弟弟的责任感,他把带好士兵、执行任务当做天职,最后他选择了逃避,进了“逃兵营”,差点被处决。弟弟F性格有点反叛,当他的手沾了越来越多的鲜血,他选择的是自杀——跳出壕沟,让苏军的子弹把自己打成蜂窝,为的是告诉身边那些充满英雄主义幻想、跃跃欲试的“童子军”,战争有多么残酷!
   再说那三个。C是个特别坚强、勇敢和纯洁的女孩子,梳着两根大辫子,笑起来不知道有多甜美。她工作负责,升了护士长。但她无意检举了一位犹太护士,一直被悔恨咬噬着。G爱唱歌,梦想着当歌星,到巴黎和米兰演出 ,不愿去东线“慰问演出”。为了让犹太男友V逃出德国,她和高官鬼混。她是最没有“政治头脑”的,但连她也认识到“这场战争是打不赢的”,可是最后也被那位高官送进监狱枪毙。V的经历最复杂,因为是犹太人,所以更多的磨难。女友卖身救他,其实是个骗局,他依旧被抓进集中营。他逃出来,参加了波兰人的游击队,波兰人也“排犹”,他只能装聋作哑,避免暴露身份。可是他的命运最好,遇到了许多好人,得以活了下来。
    电视剧的最后,五人聚会成了三人会面,一样的房间,屋非人更非!不禁想:战争带来了什么?不光是死亡,生者也将永远肩负着沉重的包袱。战争的残酷现在成为了共识,这是理性和人性的胜利。可以说,死掉的永远是“工农子弟”居多,几百万,几千万,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条生命和一家子的希望。胜利者和失败者在许多情况下都只是“炮灰”,“炮灰”而已,不管为他们建了多高耸的纪念碑。
      这部电视剧最引起我思考的是“我们的父辈”,他们这代人的命运。他们勇敢、热情,他们热爱祖国和人民,他们追求真理、崇尚正义,他们本该是英雄,至少也该有即使不辉煌也充实丰富的人生。可是他们的一生最后还是被毁了。有的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有的历经苦难,家破人亡。他们纯洁的情感被谁利用了?而极权主义者又是怎样给年轻人洗脑,把他们“调教”成螺丝钉一样的驯服工具的呢?……祖国、人民、伟大、幸福,这都是最诱人的字眼,而希特勒们恰恰是用它们来捕获了年轻人的心。其实任何主义或信仰,要求的就是信徒的献身。丑恶的历史不断重演,善良的人,你不能不警惕哟!
    电视剧是以W的口吻回忆的。W 活到了现在,他不但看到了希特勒的覆灭,还看到了柏林墙的拆除,看到了苏联的分崩离析,同时也看到了昔日“共产世界”的涅槃重生。整个电视剧是借他的回忆来展开的。他没有回避历史,没有回避自己的罪恶。他让你体会到了小人物在大环境里的无力感,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无奈。啊啊,历史的洪流卷走了多少生命!
    这部电视剧在豆瓣网上被评为空前高的9.7分,不少观众说,如果是电影,可以去奥斯卡拿小金人。我想,如果您看腻了“手撕鬼子”一类抗战神剧,不妨也来审视一下“我们的父辈”,至少,当我们已经成了“父辈”乃至“祖辈”的时候,头脑会更加清醒一点。


  
  
                                
   

 5 ) 《我们的父辈》(德剧)精彩台词集锦

第一集 一个不同的时代
1、据说,在死亡的那一刻,周围的一切将归于寂静。
2、我们曾有五个人,五个朋友,我们想在分离前好好道别。--为我们干杯 --干杯 --干杯。我们在同一条街长大,从小时候就认识了,我们的家境和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一路走来还是成了很好的朋友。
3、-- (Wilhelm) 战争会让一个男人成长。
     -- (Friedhelm) 战争也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4、-- (Greta) 好,我们来一起发誓:圣诞节我们在回到这,就这个房间。
   -- (Greta) 要活着。 -- (Wilhelm) 圣诞节柏林见. -- 圣诞节柏林见...
5、我们曾是五个朋友,那时我们年轻,以为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整个世界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行动起来,我们无往不胜;后来我们才渐渐地了解了更多。
6、1942年7月10日(苏德列宁格勒会战打响),这次的战争和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部队大举进发,疯狂的速度,让我们越行越远。空间仿佛毫无止境,从未见过的风景,田野一直延伸至地平线的尽头,天空广袤蔚蓝,就像上帝想用他亲手创造的美景让我们深醉其中。
7、-- 汗水。 --为了血而流。 -- 前进!
8、1941年9月19日(基辅沦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我们俘虏了数十万俄国人,可是他们并不放弃,坚守每一栋房屋,这是一个巨人在倒下前最后的挣扎。我依然很乐观地认为圣诞时我们就能回家了,但是这场战争却和我想的不一样。
9、(to Wilhelm) 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10、1941年10月7日,雨季开始了,洪水使一切陷入瘫痪,闪电战宣告结束,好像上帝也离我们远去,因为我们带来了所有的恐怖,也许这是一场最后的考验。
11、 -- (Friedhelm) (to Wilhelm) 你还记得我们在柏林的最后一晚吗?我们五个人。我是对的,这场战争只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带出来。
12、1941年12月,3米高的积雪,零下40度,水,转眼结成冰。进攻莫斯科失败,我们根本没有做过冬的准备,我们为自己在坚硬的土地土地上打洞,越深越好,像动物藏在洞穴里一样,害怕冻死,事情的发展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
13、-- (Charlotte) 你为什么要帮我们?帮你的敌人。
         -- (Lilija) 我帮助人,您不是也这么做的嘛?
14、(歌词)我小小的心脏,只为你跳动,倒数着时间直到你的归来,然后你把我拥入怀里;我小小的心脏,已经开始梦想幸福,在故乡期待你的归来,我知道你马上就会回来,深情地,你看着我,我们的嘴唇轻轻地碰合,我知道你就是我的男人;我小小的心脏,不能停下来,让我整夜无法入眠,跳着都是为了你;我小小的心脏,带着对你的渴望,如果你问我,它将告诉你,“是的,我属于你。”“是的,我属于你。”
15、我们五个好朋友,整个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只需行动起来,6个月过去了,一条生命。


第二集 一场不同的战争
1、1943年5月,两年前,我们在柏林道别,两年过去了,还没有结束。开始还只是一种感觉,而现在我明确地知道,德国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2、怎样才能带着自己的兵去打一场明知没有人能生还的战役?战争的最终胜利如苍蝇一般,我们为它们献上身躯肉体。
3、-- (Friedhelm) 你就是个混蛋,知道吗?
      -- (Wilhelm) 我不想让她还心存幻想。
4、整个西西里岛就要失守了,为了半条街我的人都得送命。
5、-- (Wilhelm) 你是对的,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 (Friedhelm) 是,我知道,但这改变不了明天得继续战斗的事实。 -- (Wilhelm) 直到全部倒下。 -- (Friedhelm) 对,直到全部倒下。 ...... -- (Friedhelm)只有战争结束了才会停,我们就是屠宰场的牲畜,今天还是英雄,明天就成了猪。 -- (Wilhelm) 这样没意义。 -- (Friedhelm)根本就没有意义,上帝抛弃了我们,现在只剩下我们了,没有该死的将军、元首,只有这些人。要是我们明天都死翘翘,好的,那也就算了。但是你得领着我们,我希望你领着我们。
6、--(士兵)您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 (Friedhelm) 试着不要把自己当人,一些人变成这样,另一些变成那样,没人知道会发生什么,人人都会变。 --(士兵)您怎么能幸存到现在? -- (Friedhelm) 希望倒下的是旁边的人,好士兵大多时候懦弱偶尔会勇敢。 --(士兵)那你不是一个好士兵。
7、1943年9月,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就剩你一个人了,只剩下你一个,自欺欺人了,那你还能为谁而战呢?
8、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等待下一次进攻,等待下一顿饭,等待明天。


第三集 一个面目全非的祖国
1、大多数人以为,战争是由拼搏组成的,其实不是,是等待。
2、三年前,我们开始对东作战,我们当时认为是为了拯救我们的人民,相反我们却给千百万无辜的人带来了死亡、痛苦和毁灭,过去我们被视作是英雄,如今却是杀人犯。
3、1944年4月,我们又回到了这里,三年前一切开始的地方,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筋疲力竭,红军驻扎在维斯瓦河畔,不久华沙就会沦陷,这场战争大势已去,但却仍未结束,我弟弟说的对,我们是巨大屠宰场里待宰的牲畜。
4、1945年2月,苏联红军跨过奥得河,距柏林还有不到100公里,战争不久就会结束,在即将结束之时,希望将要实现,我反而胆怯了。
5、1945年5月,4年前我们相互道别,我们是5个好朋友,我们以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现在战争在开始的地方结束了,在柏林,或者说在柏林的断壁残垣中,不久将会只有德国人了,没有纳粹了。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6、我把它保存起来了,我并没有针对他们,我一直试着去帮助他们......看看......犹太人。
7、-- (Wilhelm) 你活下来真好。敬Friedhelm和Greta.

 6 ) 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幕后的故事(原创)

相信这部片很多人都看过了,闲来没事帮某报纸写了一篇影评,同时翻译了一些德国方面的影评。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在网上读了一些幕后花絮,随便翻了一些放在这里
1.这部剧集是由德国著名电视制作人尼克.霍夫曼(Nico Hofmann)制作,制作公司是UFA旗下的波茨坦TEAMWORX电影制片公司,这家公司非常擅长拍摄二战题材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例如Der Tunnel(地道),Dresden(德累斯顿), "Die Flucht"(逃亡), "Nicht alle waren Mörder" (其实本身没那么坏) - 和 "Rommel"(隆美尔)。
2.霍夫曼说这部电视剧的灵感来自于他父亲的战时日记,而男人公威尔海姆 温特这个形象其实借鉴于他父亲的生平。
3.剧本由斯特凡 科尔迪茨花费6年时间完成。德国人在宣传时用了“与美国的兄弟连相媲美”(Es gab Vergleiche zu der vielfach ausgezeichneten US-Kriegsserie Band of Brothers).
4.影片的141个场景在拉脱维亚、立陶宛和5个德国州拍摄,总共花费86天,其中许多的室内和室外取景地都在波茨坦的巴贝尔斯堡片场。所有片中的40年代的柏林场景都并非取景于柏林,例如片中5个年轻人聚会的-“柏林大街”-就是摄制组在波茨坦的Marquardt搭建的。另一处主要拍摄地点是科隆,在这里一座19世纪的建筑物成为片中的野战医院和游击队司令部。
5.影片的部分拍摄在零下30度进行。整个影片动用了2000名临时演员,打掉了50000发空包弹。
6.在ZDF播放完第一轮后,又播放了另一部纪录片Unsere Mütter, unsere Väter– Die Dokumentation aus(我们的父辈-来自纪录片),作为整个剧集的特别篇,片中找来了5位和电视剧中主角经历相似的战争亲历者,讲述他们的历史。不同的是,他们在战争时期彼此不是朋友,也并不相识
7.原始剧本中,犹太小伙维克多逃到了法国,最终成为美国陆军一员回到故乡。但是由于预算的缘故,最终改成参加波兰游击队了(因为不用找美军装备和美国演员了)
8.2013年3月17日,我们的父辈第一集在德国上映,当晚德国境内观众人数达到722万人,ZDF收视率调查20.1%。第二集657万,收视率19.5%,三集763万人,收视率24.3%
9.这部片还引发了外交事件,许多波兰人认为这部片污蔑了波兰游击队的所作所为(比如反犹,嗜杀等等)。波兰驻德国大使Jerzy Marganski还向ZDF电视台递交了抗议信,迫使后者迅速做出更改。波兰驻美国大使Ryszard Schnepf也向购买了版权的美国电视台写了抗议信
10.该片在美国的名称叫《generation war》,共6集

 7 ) 把好莱坞100年来所有的战争片加起来,也比不上德国佬拍了一部我们的父辈

有人说:你之所以热爱战争的唯一理由,是你没有经历过它。

看看现在网络上满街的热血男儿吧。
天天恨不得踏平越南征服日本。
当一个大国崛起的时候,
不妨看看另一个大国是怎么毁灭自己的。
看看那些人民有没有一个人从战争里得到半点好处。

中国的二战电影把战争拍成了动画戏剧,敌人弱智脑残脸谱化。
美国的二战电影则把战争拍成了英雄游戏。
每部电影都打着反思战争的旗号,
但是有几部电影是真正反战的呢?

这是一部在剧情上并无惊喜的电影,
但是扎实的说故事能力,
和克制的煽情,
还是能让每一个观众一秒不走神地看下去。
我们几乎可以不用等剩下的8个月,
就断言这是2013年最好的剧集了。

 8 ) 一部德国人自我审视的二战力作

二战是上世纪人类社会遭遇的最大灾难,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的格局,其遗产至今还远远没有被完全消化。有关二战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文学影视作品目不暇接。然而,我们看到的大多是胜利者的记录和叙述,除了纽伦堡法庭上的辩护,殊少听到来自德国当事人的“一面之词”。德国人似乎只有忏悔谢罪的份。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敬献花圈。他肃穆垂首片刻,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此举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个民族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真诚态度,从而赢得了普遍的尊重。也许正因为他们认罪、赎罪的心理过于沉重,反而更少触及这段伤痛的历史,在文明社会对纳粹罪行持续的清算中,常常成为沉默的“当事人”。《帝国的毁灭》、《浪潮》、《生死朗读》等影片,对纳粹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机制根源,对在国家或政权的罪行当中,公民负有何种集体责任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触及,但毕竟拉开了一段距离,给人感觉还是一种“他者”的立场和视角。《我们的父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自我审视的作品,以“我们的父辈”威尔汉姆自述的方式还原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不仅细节逼真生动,尤其在反省的广度和深度上显示了难能可贵、难得一见的精准、有力和成熟。

毫无疑问,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希特勒。然而,希特勒不是个人犯罪,他是举全国之力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邪恶战争,也就是说,全德国的民众都卷入了为害世界的战争之中,人人成为了法西斯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对绝大多数德国人而言,卷入战争不是被迫的,甚至可以说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发自内心的效忠国家、效忠元首的行为。温特(Winter)兄弟投身战场前向父母道别,他们的父亲引以为傲,认为这场战争对于德国的未来至关重要,说:“我期待你们能做些让我们光荣的事。”影片中一位德军士兵谈到自己如何会爱上射击时说:“七岁的时候,我们的父亲丢了工作,于是我们就在森林里打猎,直到元首上台,父亲才又有了工作”。他能不感激元首吗?夏莉(Charly)“自从战争一开始就想为祖国做贡献”,她“代表德国全体女性同胞们”参加战地救护工作,完全是出于崇高的志愿。即使如维克多(Viktor)的父亲这样的犹太人,在业已发生了水晶之夜,纳粹开始了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之后,仍然口口声声地称这场战争是“我们的战争”,表示自己“总是非常忠诚地为德国服务”。

在亲身经历了战争之后,用威尔汉姆(Wilhelm)的话说,“我们该和我们印象中的世界道别了”。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的。在向东线开进途中,威尔汉姆奉命带领灰猎犬连去消灭工厂区的小股苏军,眼见施密特被击中颈部当场毙命,殷红的血汩汩涌流。战地医院,夏莉第一次参加手术,第一次看到血肉模糊的伤口,慌乱中把手术刀掉到了地上。威尔汉姆亲手执行了对苏军战俘的枪决,弗里德汉姆听到尖利的枪声,眼神中满是惊诧、困惑和否定。杀戮,鲜血,死亡,成了战争中时时处处上演的三部曲。

生命在战争机器的碾压下微不足道。战事越拖越久,补充的新兵越来越年轻,到后来,十二、三岁的孩子也上了战场。弗里德汉姆(Friedhelm)阻止一腔热血的新兵作自我介绍:“过四个星期,如果还活着,再来告诉我你的姓名。”活生生的年轻生命,只需称呼一号、二号足够了,他们不过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符号。

人性的丑恶在突击队大队长马汀之流身上彰显无遗。马汀凶狠阴险残忍,他用一纸证明文件换得格蕾塔(Greta)的肉体,回头又把维克多送上了开往集中营的死亡列车;他假惺惺地送格蕾塔到东线战场演唱,是为了给老婆一个交待;知道格蕾塔怀了他的孩子,他挥击重拳以绝后患,并以散布失败主义言论的罪名把格蕾塔投入牢狱;战后他竟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秩序的维持者。马汀的恶是其本性的暴露,当时的制度氛围不过给了他为所欲为施虐作恶的权力和便利。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解除了文明社会游戏规则的约束,人是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的,正义、仁慈、道德、良心等等所有人类尊崇的美好价值,统统都可以抛弃。

希特勒最广大的社会基础其实是穷人,工人、农民和城市中的各色平民,他们只要给以好处,就最容易被煽动起来。希特勒迫害、屠杀犹太人说是为了所谓雅利安人血统的纯洁,深层的原因是要掠夺犹太人的财富。这一层最能获得穷人的拥护。柏林成了犹太人的“禁区”,维克多一家被驱逐(极大的可能是进了集中营)。格蕾塔看到的那户鸠占鹊巢的德国人家显然是穷人,那个女人一边咒骂着肮脏的“犹太贱人”,一边享用着犹太人留下的家俱。仇视犹太人在欧洲有着长久的传统,被压迫民族并不天然地同情与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犹太人,波兰游击队在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上居然和纳粹德国人如出一辙,在他们眼里,“犹太人和共产党人、俄国人一样讨厌,死了比活着强”。苏联军队是反法西斯的强大主力,但它却有着与法西斯主义同样邪恶的本质。苏军占领了德军野战医院,不由分说地屠杀了所有未及撤退的德军重伤员,发现夏莉,扑上去就强奸。他们哪是什么解放者,他们是屠夫,也是禽兽。难怪在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候,恐惧仍然挥之不去,人们担心消灭了一个恶魔,挟着胜利之威而来的仍然是一个恶魔。

战争改变了世界,人也在改变了的世界中改变着自己。威尔汉姆曾经认为战争可以促进人的成长,当受命枪决苏军战俘的时候,他开始了质疑,此后看到的经历的一切,反复印证他弟弟的观点:“战争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在斯摩棱斯克,党卫军突击队队长指挥乌克兰辅警对游击队进行扫荡,实际上是在搜捕、虐杀犹太人。温特兄弟亲眼目睹了突击队长冷血到冰点地射杀犹太小姑娘,威尔汉姆的上司又告诉他“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保安服务处”,因为“我们在进行一场战争”,“以元首的名义的新战争”。威尔汉姆明白了,这场战争注定要失败,而且“咱们失败了,上帝都不会帮我们”。他反省道:“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你还能为谁而战呢?”威尔汉姆由国家的英雄沦为缓刑营的囚犯,这是他必然的结局。

弟弟弗里德汉姆自始至终都是最清醒的一个,也是内心最痛苦的一个。他知道自己是被国家裹挟的,他不得不充当刽子手的角色。为惩戒游击队的袭击,西蒙上校对平民大开杀戒,行刑队的士兵手软,未能射中目标,是弗里德汉姆上去补射一枪,他还是集体绞刑的最后行刑人。这时,弗里德汉姆已经完全不代表自己了,他只不过是纳粹杀人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他不去补射一枪,他不去拽那根绞刑的绳索,自有别人去做,并不可能改变平民抑或是游击队员被屠杀的命运。战争临近结束的一刻,弗里德汉姆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选择和那架杀人机器同归于尽。

夏莉是个单纯的姑娘。她爱威尔汉姆,心里一直责怪威尔汉姆不解风情,不懂她的心意。可她哪里知道,威尔汉姆也承受着与她一样的爱的痛苦,因为他清楚,战士上了战场能够活下来的概率微乎其微,爱情不会有结果,如同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都必将走向毁灭。夏莉是善良的,看到苏军伤员用不上镇痛的吗啡,她心有戚戚;帮助二等兵逃避返回前线,不仅是善良了,实际上反映了她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已发生了变化。夏莉又是幼稚的,她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出卖了莉莉亚(Lilia),又出于做人的道义,试图通知莉莉亚逃走。“我杀了个女人,莉莉亚,是个犹太人。她帮了我,我却出卖了她。现实跟我们的想象不一样。”在苏军已经迫近的紧急关头,夏莉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坚持不肯丢下俄国护士桑亚,正是为了补偿对莉莉亚的亏欠。

格蕾塔是个悲剧人物。她有情有义,又有演唱家的天赋才华。但她生在一个错误的时代,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可以想见,不是这场可恶的战争,格蕾塔和维克多将会是多么幸福的一对。

莉莉亚是个理想化的人物。“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莉莉亚身上似乎寄托了一切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人们的衷心愿望。有点苍白,但不失美好,就让我们共同祈祷吧!

 短评

不愿上战场的没有回来,主动为国效力的被撕裂成碎片活了下来。弟弟最通透,大环境下的无力却一路自主选择直到死亡;哥哥崩溃的嚎叫像是一场巨大的梦魇。结合纪录片看,剧拍得真的非常克制严谨又沉痛。只有不曾经历过死亡与战争的人,才会高叫着将一切付诸于武力。到最后才发现,那年他们不到二十岁。

7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好评!编剧睡醒了的故事是多好啊!

11分钟前
  • HestiaGnade
  • 力荐

不知这部片怎么担当得了那么多赞美,整个欧洲战场东西战线上也能时常偶遇家书还还凭什么抵万金!

13分钟前
  • 大圆满
  • 还行

几乎完美的电影。但德语片名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还在父亲前面,(不懂德语,查翻译软件的),不知道为啥我们直接节译为《我们的父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做的每件事都会影响到后面的人。而且这个片名也导致我在观看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个主要讲战场和男人的电影,没想到女性在电影里戏份那么重。

18分钟前
  • 花边阅读
  • 力荐

一定要和幕后纪录片一起看。严谨的历史态度和克制还原叙事,想必德国人自己回顾历史内心同样痛苦,但也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将父辈的苦难变成子孙的财富,无论如何都不要美化战争、粉饰战犯。日本人你们怎么就不知道学习一下。

2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对普通人来说,战争无胜者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第一次从德国人的视角看二战,同样十分震撼!战争能把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挖掘出来,直至失去人性!

28分钟前
  • wind288
  • 力荐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代人,分不清真假、辩不明善恶。最厌恶战争的一个成了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最坚定果敢的一个成了迷茫的逃兵,最渴望报效祖国的一个为了敌国护士留下,最骄傲光鲜的一个困于阴暗牢笼里凋零……战争一起,人性首先被牺牲,继而正义真理等也难以幸免。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们的父辈的故事

30分钟前
  • 麦琪不爱吃芋头
  • 力荐

战争是残忍的 没有经历过的人 怎么有资格说风凉话 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怎么会拼命求生

3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德语名叫《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是什么让译者直接省略了片名的一半?就算是译Our Elder Generation也不该译成父辈,第二性在简中语言体系里再次隐形。

37分钟前
  • Shannon
  • 力荐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角有犹太人可避开了奥斯维辛、有军官士兵但没有过多的炮火硝烟。它始终关注着战争如何把人性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如何摧残那一代人。五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活下去未必比敢走向死亡更有勇气,可是内心终究有一部分已经死在1945年了。

42分钟前
  • fiona
  • 力荐

如果你要用好莱坞火爆大片的兴致来看本作,那你百分百会失望。本片从头到尾一直很压抑,和《从海底出击》有得一比。五位主人公五种不同的视角,相互独立却又共存,其实纳粹军官马汀可说是第六主角,他代表了虽然邪恶、但被包庇的那类。第三集没有冤枉波兰人,整个欧洲都在反犹,远不止德国。

45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胶片的颗粒感最适合战争题材了,德味儿,毒

46分钟前
  • 好想当反派
  • 力荐

第三集哥哥拿着汽油执行命令去烧波兰老夫妇的房子,当他走进老人,老人满脸褶皱问他需不需要一起吃喝点什么的时候,那个瞬间是最让我感动的。

51分钟前
  • bathball·巴思柏
  • 力荐

战争只会揭露我们最差的一面,起初以为是拼搏,最后沦为无望的等待,几代年轻人变成时代洪流里的殉葬品。

56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爱国有时候是件恐怖的事情,而战争的胜利永远属于手握权力的人。★★★★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战争最大的胜者是苍蝇,人类的血肉喂饱了它们。”

1小时前
  • 白熊启动子
  • 力荐

日耳曼民族是个多可怕的民族啊。连反省都反省得这么帅。

1小时前
  • 比多
  • 力荐

五根主线的切口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男主和弟弟在战争中的生存之道与良知之间的权衡对比尤为精妙~~昨晚一口气看完,欲罢不能。。现在萎的一比。。。。

1小时前
  • leon_takeuchi
  • 力荐

深夜,把前天买的蓝光碟一口气给看完了。感觉好像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1小时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