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那时·此刻

记录片台湾2014

主演:林青霞,张曼玉,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

导演:杨力州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2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3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4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5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6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3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4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5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6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7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8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19我们的那时·此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4:58

详细剧情

       二○一三年,金马奖热闹感动地庆祝走过半世纪。杨力州导演拍摄‘金马50’纪录片。从经典到潮流、强人到百姓,每个人的金马故事,汇流成这条浩瀚蜿蜒的电影长河。       精彩的不只是影坛耆老坦承当年恩怨,或是电影运动背后的筚路蓝缕,更特别的是庶民。       观点的加入:面临台湾经济转型, 离乡背井打工的少女如何藉由文艺爱情片寄托青春梦想;国难当头时,热血男儿受爱国电影激励立志从军。他们仍会为了电影哭、电影笑的反应,对比时下宅男与心仪女星的纯情初相逢,突然没有了代沟。这是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拍电影和看电影的,在这里穿越银幕与时间的限制,同在一起。

 长篇影评

 1 ) 明媚,悲伤,欲望的三重奏--漫评《此时此刻的我》

          这部13话的动画,我看了一天。几乎每个镜头,每个情节,都引发了我无数感慨,于是在整部剧集结束的时候,无数的感想充斥大脑,几乎要脱口而出了,却又像不小心咬了舌头,只是疼痛,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为什么半个小时之后,只打出了这么一段文字。我想,应该是可以把这个事情推给大地丙太郎的,都是因为他在这部以15,6岁孩子为主角的动画里糅合了太多的东西,多的我们消化不下。所以我只能说一点点,一点点而已。

 

          明媚

          开篇,标准的喜剧套路。阳光明媚的早晨,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饭,主角小修开心地唠叨着“今天明天都是纳豆人生,黏黏稠稠我的人生。”看着他过分夸张的动作,听着他更加夸张的声调,我也跟着咧着嘴傻笑起来。是啊是啊,每天都可以吃到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人生多么美好啊。当然这样傻乎乎的主角注定要成为倒霉蛋儿的,所以他竹剑比赛输给了小田,又亲眼看到小田和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关系很密切。那一瞬间,我看到小修失落的背影,觉得那心灰的感觉也要传染我了,谁知道一低眉,一抬眼,这个天生的乐观派咧了大嘴,笑着说,“明天赢就好拉,总有一天赢就好拉。”他说,“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看着那个吹着口哨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我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那样耿直到一根筋的孩子总会被我们嘲笑傻乎乎,也是那样一根筋的孩子,也最容易击垮我们的阴暗之心,瞬间,把我们也感染得明亮起来。很喜欢小修走在回家路上那一段。夕阳中的景色很美,小修的口哨吹得我的心也一点一点暖起来,于是我也想吹声口哨了。这个生活化的开篇,应该算是整部片子里最明媚的一段了。可是开始有多明媚,后来就有多悲伤。因为反差太过强烈。所有的事情都在一瞬间发生,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

 

          悲伤

          “如此彻底,如此渺茫,百亿年的岁月,所以,双方爱得好悲哀。。。。。。”

          这段写在每话开头的文字,奠定了本作的基调。剧集里随处渗透的悲伤情调,不紧不慢地散发着,如同迅速生长的藤蔓,纠缠着让我透不过气来。

          惬意地走在回家路上的小修,看到了烟囱上静坐的少女,于是故事的大幕徐徐拉开。因为了开头那么浓烈的生活味道,窃以为这会是个现实题材的故事。所以你应该就能想像得到,当那金属质感的龙形战舰和异世界通道出现时,我有多惊讶。当然更多的惊讶还在后面,随着导演充满旁观感的叙述,我的关于异世界的奇妙幻想渐次破灭,终于明白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一个充斥着怎样悲哀的地方。

          原来小修和少女被吸入的世界,就是50亿年后的地球。太阳发展成了红巨星,于是水源迅速干涸,人们在广阔却贫瘠的土地上苟延残喘。而且有那么一个歇斯底里的领军人物带着军队四处抢掠。当然不用我说都能知道,战争中的人们,生活是如何的水深火热。所以所以我只想说说那些孩子,那些让我惋惜的孩子。

          小修这个男主角很特别,他本身没有任何悲伤的元素。而且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他也总是像个旁观的外人,即使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看见了那么多的悲哀,他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被黑暗沾染分毫,他仍然可以笑着说,这里一定有好人的。那么多不属于他的责难强加在身,他仍然心存感激。这样的孩子很像太阳,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永远盛开着燃烧一样的笑容,于是也如同太阳一样温暖,让那些悲伤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去靠近吧。

          拉拉路就是被他身上的阳光味道吸引,才会对这个陌生人说“救命”吧。当小修开心地对她说,“拉拉路,我来救你了。”那个眼神总是寂寞的孩子,眼底也有了温暖的光晕。她说,“你为什么会来呢。”拉拉路,与这个地球一起,生活了几百万年,却也只是个柔弱纤细的女孩子。我不知道这样一个惹人怜惜的女孩子经历过什么样的事情,可是也能想象,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所有的人都死掉了,最后总是只剩下这个女孩子孤身一人,那样循环往复的失去,会有多么寂寞。拉拉路说,人们一开始会感激你,时间久了却开始觉得你帮他们是应该的,所以当你不再帮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恨你。终于明白拉拉路是在怎样的痛楚之后学会了冷眼旁观。

          莎拉,被当作拉拉路而被抓来这个世界的女孩子。本来一切都与她不相干的,本来她可以在现实世界里过着普通中学生的幸福日子,和同学们嬉闹,也许还会和父母起些小摩擦。怎么样,也是在层层保护中缓慢生长的花蕾。结果,结果,阴差阳错,莎拉来到了异世界。而她的遭遇,私以为比小修惨烈得多。对于莎拉,总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我能感受这个孩子承受的哀伤的重量,它们沉重得我动弹不得,几乎不能承受了。我总是看到莎拉以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无助地抱紧双膝,眼前闪回的画面,是丑陋的男人面庞,和缓缓关上的门。本以为逃到扎里巴斯的莎拉,可以放下从前,安静地生活下去。医生的那句,她怀孕了,打碎了所有人的愿望。莎拉想过自杀,却被小修死命拦了下来。莎拉呜咽着说,我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了吗。那个时间,真的希望一切重来,不要把这么一个无辜的孩子牵扯进来。可是一切假如也都只是假如而已,所有的伤痛,还是需要莎拉独自承担。我们欣慰的看见,最终话的时候,莎拉已经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女子,代替西丝守护着那些小孩子。虽然那悲伤浓得化不开,但是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的笑脸,总会减轻些许疼痛吧。也许多少个四季轮回之后,莎拉的内心也可以平复,也许莎拉,也会得到幸福。

          拿布卡,赫利伍德军队的小队长。一直觉得这个孩子占据的是真正的男主角的位置。摇摆不定的内心,善与恶的挣扎,良知与军令的交战。。。。。。一切矛盾如同一只只小虫,噬咬着他的内心,活着,是如此煎熬。拿布卡是个完全的悲剧人物,一直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之中。后来,步就那么生生地倒在他身后,他才终于不再压抑自己,他嘶哑着嗓子,“我不想再杀人了。”然而不再杀人的他,对于想要得到权利的人来说,没有用处,于是拿布卡的结局,可想而知。

          步,总是跟在拿布卡身后的小屁孩。步是军队里最小的孩子吧,还没有枪高的孩子,却要接受杀人的训练,这样的设定本身,就让人痛心了。而步,又是这样善良可爱的小孩子。他在前进的队伍中跌跌撞撞,枪都没有力气拿稳,却因为小修开始思考这整个世界的沉重问题。步以他单纯的心做出了判断,“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是对的,我们才是错的啊。”也许可以说这只是小孩子的孩子话,可是那一声喊,却让我觉得震撼。我们错了,这个世界错了。。。。。。这样的声音回荡在鼓膜久久不散。

          小馨,扎里巴斯那个村落的孩子。还记得第一次见她,是小修和拉拉路逃到扎里巴斯,看见一个邻家妹妹一样可爱的小女孩静静地坐着,眺望着看不到尽头的远方。小修问她,“你在干什么呢?”她一张嘴,甜甜的声音,“我在等爸爸回来。”应该是在那一刻吧,我就喜欢上了这个甜美纯真的小女孩。她总是问,“爸爸明天会回来么?”看着她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任谁都无法忍心告诉她,爸爸已经死了吧。即是呱噪无脑如小修,也紧紧闭了嘴从不曾说出让小馨期望破灭的只言片语。小馨说,爸爸不在她会寂寞。说这样话的时候,小馨是微笑着的,因为她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温暖另外一个寂寞的孩子,拉拉路。所以我怎么也无法忘记那样一个场景,孩子们在扮家家酒。拉拉路扮妈妈,另一个小孩子扮弟弟,小馨扮姐姐,小修扮爸爸。小修拉粗了声调说,“我回来了。”小馨转过头,轻轻的一句,“爸爸,你回来了。”然后歪一下小脑袋,开心的笑起来,眼睛弯成的月牙儿像极了幸福的弧度。我想,小馨终于可以说这句话了,平和的六个字,却是她憋在心头良久的一块石头,让她寂寞的石头。虽然不是真的爸爸,我们也可以在这孩子的游戏里,和小馨一起感受片刻的温存。当最后的战斗来临时,小馨也选择了拿起枪反抗,可是她的唯一一次反抗,却杀死了同样厌战的小孩子,步。小馨,步,这两个我在这部动画里最喜欢的小孩子,就这样突兀地倒在了画面里,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让我遂不及防。又能怎样呢,谁让这是个疯狂的世界呢。可是胸口的呐喊声越来越大,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呀!

 

          欲望

          欲望本身并无褒贬,是人们有着这样那样的目的,欲望才显得高尚或者低俗了。这部动画里充斥着阴暗的欲望,让人寒冷。

          经常有村子被洗劫,甚至烧成灰烬,这些罪孽都可以算在哈姆德大人的头上。曾有过全盛时期的他,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成为了一个歇斯底里甚至极度病态的人,但是自始的欲望从未改变,“我要得到全世界。”其实想征服全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樱木他们不就整天叫嚣着“全国制霸”么。可是为了得到全世界,就可以牺牲手下人的性命,就可以逼小孩子上战场,就可以把女人变成生育机器,就可以滥杀无辜。。。。。。这样种种的作为,让他的欲望也变的肮脏,沾染了浓重的血腥气。

          亚蓝巴提议把拉拉路交给哈姆德来换取村子的生存。他说,没有人会牺牲,没有人会死掉,我们可以继续安静地生活,而这一切,只需要把这个小女孩交出去。最可怕的是,聚集的村民齐声喊,好。原来人们可以因为共同的欲望而瞬间把矛头指向另外的人,即使那个人只是个柔弱的小女孩。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怜悯。因为那时,人们早已被欲望迷了眼睛,辨不清善恶是非。自私的人性下生长的欲望是如此可怕,洪流一样湮没了人们的良心。

 

          故事的最终,总算是安上了一个光明的结局,虽然有商业目的的痕迹。不过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回味小修的那句话,“只要人活着,就还有希望。”也许小修是对的呢。经历过那场大灾难之后,活下来的人都会得到幸福吧,恩,一定会幸福的。如此期望着,关机,装好碟片,安眠。

 2 ) 摘一段对话

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你用那个项链的力量 让水到处冒出来,怎么样? 大家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不要 为什么? 大家一定会谢谢你的 我不要 就算他们感谢我,我也不会高兴的 被人感谢, 应该会很高兴吧 我不会高兴的, 那只是他们嘴上说说罢了 大家一开始会说谢谢 可是过不久, 就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不给他们水, 他们就会开始咒骂 到最后把我关起来 这个力量每用一次, 我就会变得更虚弱 可是没人关心我的死活 而你知道人类会做什么吗? 这个…… 互相残杀 不管什么地方都是这样, 一直都是这样 只要人口增多了, 就一定会发生战争 以前说不想死的那些人马上就开始互相残杀 然后大家都死了 总是这样 或许真的有那样的人 不过大部分的人都是好人, 一定的 你说的那些好人已经死光了 我不想再为人类浪费我的生命了 我觉得大家都会感谢你的 我不需要

 3 ) 意外的让人觉得残酷的故事

买下盘的时候 看了一眼监督 是大地丙太郎 于是买来看 人设很有当年天鹅湖 太阳王子 大白鲸 世界名著系列之类的 有日子没见的 那种线条很简练的风格 还以为是个很老的片子(确实也不算新貌似99年的)而且开始看介绍还觉得这种热血少年偶遇三无少女-进入异世界-大冒险历程开始……的模式是不是太套路化了 唉 猜错了 第一话那开头的拌纳豆早饭场景 剑道少年美好的告白心情 夕阳下的蓝发少女一出现转瞬即逝 之后剧情就急转直下 杀戮 硝烟就来了……
标题其实硝烟味道很重了就
1凝视黄昏的少女
2少年与狂王
3黑暗中的宴会
4不协调之音
5杀人
6消失在风沙中
7逃亡之夜
8孤辈的两个人
9在狭小的空间
10朝着混沌助跑
11崩溃的前一晚
12杀戮的大地
13如今身处异境的我

目前刚看了一半 虽说同我本来的预期甚是不符 不过打算看完



 

 4 ) 《超时空幻境》Now and Then,Here and there(1999年)

这是个好动画,过后留在心底的感受一瞬间无法化作语言表达出来,边听这个主题ost边写下此文,但心情远远不能平复,现在还有哪部动画能如他这般感动着你。一看就知道介是我杯茶,难为自己忍到现在才看,本来是想做清盘运动的,这下又舍不得把他从硬盘里删掉了TAT

这次下载的契机依旧是N年前的巧合,这作品刚上映时《漫友》杂志给了他一个小角落刊登介绍,监督大地丙太郎的名字映入眼帘,当时很喜欢的导演之一,当然现在也是。印象中有暴力画面的截图一张,想看的欲望满点,但无奈没资源可用,只好作罢,这一晃就几年过去,再也没有见到他,也忘了这件事,终于在半年前的某日,攻壳群里有人发了截图(英文标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沉底的记忆慢慢浮现出来,动画下载完后,开始看,这主角的形象怎么看都似曾相识,边看边回忆,终于在女主角出现的那里想起来鸟!

热血白痴阿修,我们的正太男主角,CV冈村明美,第一话的开场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日常生活的画面,纳豆早餐、剑道比赛、心仪的女孩、死党损友、人情味满点的市井小城,这是你我身边再平常不过的地方。剧情急转直下是在阿修发现“勇气之塔”(大烟囱)上有个女孩坐在那,几度勾搭下女孩回应了阿修,他的名叫蓝兰露,看破红尘的迷之少女(汗),然后大家就被卷入到异空间。。。。

 全十三集的动画剧情很紧凑,一口气看完是个好选择,但末尾几集的剧情很多地方会戳中泪腺,让你不得不按下暂停,看看窗外的景色稳定下时刻爆发的情绪。阿修穿越的背景是设定在未来50亿年后的地球,水地七三分的星球已经比例逆转,这时大地干旱,资源匮乏,不多的人口苟且残存。

故事背景并不新鲜,之所以吸引人一集一集往下看的是登场人物心理变化的那股实感。要塞中的士兵本身就是战争受害者,少年兵对其他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知道他们也曾经被如此对待。家园被毁后被强制征兵,训练洗脑后作为施暴者加害于人,如此不断循环。军队中的高压管制,充斥着无尽的暴力,当你是个弱者,面对强大的武力侵袭,你会作何选择,动画里的角色演绎出了各种各样的遭遇及态度并伴随选择的结果。

阿修的单细胞脑袋貌似很适合在这种剧变的环境中生存,他根本就不被任何东西所影响,直到终话不过像做了一场懵懵懂懂的噩梦,强壮的身体抵抗无理的严刑拷打,恢复力之强悍这是作为第一男主角的必备修养之一。一句“只要活着,那就会有好事发生”贯穿全剧,也是阿修影响他人的信念所在,形象颇有人道主义英雄情怀。再直白点说。。。。乐观成性一根经的家伙虽然给人以笨蛋的印象,但天真的无害领域辐射着你,还有什么比在绝境之中见到元气满满的阿修更令人感到充满活力的呢。虽然他秉承着热血少年一直以来的传统,说能行就一定能行的翻身定律=。=

纳布卡则是最得我爱的杯具第二男主角,战争受害者变成加害者,麻木求存自欺欺人的典型代表,CV是今井由香,今井桑一直很适合配这类隐忍的杯具少年,无论听多少次还是喜欢呐(少女情怀使然>///<)。而纳布卡跟阿修在一起的对手戏让人觉得眼前出现了阿铃跟小铁的新选组追加戏码(笑)。这个角色的出场也是勾引你继续看下去的主因,渐渐拉远的大环境让你感到,说不定也对,在这种时代,脱离组织那就是立马找死,苟且偷生或许还有生存的希望,尽管已经人间失格。

小布虽然年龄最小,但他则是觉醒最早的少年兵,纳布卡身边的跟屁虫,换到现代,应该会是个蛮可爱的小弟弟。虽然他小,但勇气却最大,无知者无畏?在纳布卡还在犹豫现在的价值观时,小布已经追随自己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判断,实质上帮助阿修逃脱。杀戮的人生不太对劲,虽然大家都意识到,但多年的军事训练已经麻木了自我,有什么制约着自己的双手双脚,无法掀起反抗的浪潮。

宁可相信独裁者那句无终的承诺“为我卖命,在战争结束后就会送大家回到你们的故乡”,也不愿相信自己的村庄其实早就被铲平了,唯一留存的生存信念,相信假象在这种环境下确实更好过点。而泰普尔则表现出受害者的另一面,与其反抗不如好好的适应下来,他强烈嫉妒着纳布卡,焦躁的想要超越他,这货最终的行为完全能预料的到。同室操戈令人心痛,但其间的心理纠葛他比谁体验的都深,同村的伙伴,绝境中心变?还是质变?

莎拉,全片中最令人同情的一角,来自美国的莎拉纯粹是因为RP不够的无辜受害者,就因为跟蓝兰露长得像错抓了过来,紧接着又成了生小孩的工具。要说战争中的受害者,最不幸的那就数女人了,人类历史中有哪个朝代的战乱,女人得过豁免,无外乎都是那几大作用,战利品、慰安、延续种族。莎拉很不辛的成为后者,但他在最后的变化耀眼的惊人,当上母亲后的彷徨(突然多了个生命)、仇恨(被迫发生的关系)、接受(那个男人最后的善举)、责任(肚里的生命是无罪的),母爱的光辉,莎拉绝对会继承西斯大婶成为一个如他那般伟大的女性。

莎拉干掉侵犯者C,逃出要塞这幕镜头跟《肖申克的救赎》有的一拼,莎拉虽然平静的割掉头发,但我们已经听到他心底的激烈呐喊,跟肖申克从泥潭中腾出吼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这里我唯一无法原谅的是副官阿菲利亚对独裁者汉特那极端的唯命是从,就我的角度来看,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这理由根本接受不能,他跟下面的士兵不同,知道的情报是最多的,在汉特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不切实际的事情之前完全可以稍加干涉让悲剧少点发生,但他却认真执行汉特一切的命令,完全就像个溺爱孩子的母亲放纵自家小孩的感觉,我无法接受这种立场。当然也有可能就如表像这样,讽刺着军人愚忠这件事本身,就算把阿菲利亚画的如此女强人也无法抵消俺对愚忠这件事本身的痛恨。
 

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遥远
百亿年的岁月
所以……
令人爱得如此悲哀


蓝兰露:一切争夺的中心,可以呼唤出水的迷之少女,活了很久,该说我一开始就把他看做是大地之母盖亚一般的人物了,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存在,一直看着人类发展变化的过程,很不爽的吧,像人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贱骨头物种,越看越失望那是肯定的,就连我都开始厌世了=3=曾经看过某国的一句谚语,能证明外星存在高智慧生命体的铁证就是,他们从来没有试图联系过我们人类。讽刺的完全到位,人虽然有好的品质,但恶劣的性格占尽九成,蓝兰露因为阿修的善良耗尽自己,神始终还是太温柔了,为了这一成有良知的人类。(喂!别再这样厌世了喂!==)

其他的登场角色都是看点,细心观察他们的表现和所处的立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众生相了耶,太罗嗦了我就不写了,有兴趣的朋友大家看去,ost虽然有时代特点,但感染力相当惊人,对抗画面配以金属打击营造废铜烂铁移动要塞的质感,静止画面配以缓和远近交响弦乐以营造悲哀的情愫,高潮部分那股无法挽救的绝望感缠绕全身,冷静回味动画中阿修等人的种种超时空幻境,Now and Then,Here and there,做了一个会醒的噩梦,这将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影响。。。。

 不安的世界在蠕动,祈求所有在战乱深渊中挣扎求存的孩子都能如安原丽子唱起的那首“子守歌”一样,有能安稳入睡的一天。。。。。

ps:动画。。。。。有删节。。。。阿修被揍得不像人形的地方没有了,嘛,也有可能是制片方修改的原因。再怎么当年看到的只是宣传画,这一隔就是十年了啊TAT

 
中文名:《超時空幻境》《此时此刻的我》
日文名:《今、そこにいる僕》
英文名:《Now and Then,Here and there》

声优:

シュウ(松谷修造)........................ 冈村明美   
ララ·ルゥ(拉拉.露).................... 名冢佳织   
ナブカ(纳布卡) ...........................今井由香   
タブゥール(泰普尔)..................... 陶山章央   
ハムド(哈姆特) ...... ...................石井康嗣   
アベリア(阿菲利亚).....................安原丽子   
サ マ (莎拉).............................. 仲尾あづち

 

staff:
 
【監督】大地丙太郎
【助監督】宮崎なぎさ・則座 誠
【構成・脚本】倉田英之
【コンセプトデザイン】山崎健志
【キャラクターデザイン】大泉あつし
【総作画監督】西野理恵
【美術設定】佐藤正浩
【美術監督】野村正信
【色彩設計】秋山久美
【撮影監督】斎藤秋男
【編集】松村正宏
【音響監督】田中一也
【音響効果】山田稔
【録音】名倉靖
【音楽】岩崎琢
【エンディングテーマ】安原麗子「子守歌...」
【製作】
AIC
ジェネオン・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
 
【「今、そこにいる僕」関連リンク集】

发行时间:1999年10月~2000年1月

 

OP\ED
主题歌OP:   『今、そこにいる仆』   
作曲・编曲:増田俊郎   
主题歌ED:   『子守呗...』   
作词・作曲:小室等
编曲:増田俊郎
歌:安原丽子   
预告主题歌:   『DECADANCE』   
作曲・编曲:岩崎琢

 

章节

01 黄昏を见つめる少女   
02 少年と狂王と   
03 闇の中の宴   
04 不协和音   
05 ひとごろし   
06 砂岚に消える   
07 逃れの夜   
08 ひとりぼっちのふたり   
09 狭间にて   
10 混沌への助走   
11 崩壊前夜   
12 杀戮の大地   
13 今、そこにいる仆

 

记于2011年02月12日 星期六 22:40

 5 ) 生活在别处

此时此地的我
导演: 大地丙太郎
上映年度: 1999
音乐:岩崎琢op
作曲、ed编曲:增田俊郎
Abelia cv:安原丽子


今、そこにいる僕 / now and then, here and there,这是《此时此地的我》的日、英原名,我始终认为中文的译名强调的是“在这里”,日文强调的是“在那里”,英文强调的则是“此时彼时在此处彼处的摇摆状态”。这又是一个现实的少年被带到异世界的故事,所以那其实因为是“生活在别处”的故事,所有的存在感和价值都被架空,人如同蝼蚁,生不如死。
说到异世界,最早我们可以联想到《尼罗河女儿》,那里也许有一份爱情在等待着你;又或者,我们会记起《十二国记》,那个只会制造贫乏的人际关系的女孩最终在异世界里散发出女皇的光彩。但是这里的修,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空喊着:“只要活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事情发生”这种陈词滥调,手拿一根木棍抱定“不杀”的理想,不断被殴打得鲜血淋漓,却从来没有过生命的危险,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和经过艰苦军事训练的拿布卡打成平手,甚至救他一命,每到关键时刻总会出现在女主角的身边,向反派角色举起正义的大棒。这个人物,其实只是一个过客,在那个异世界里面,其实一点也不真实。
而那个面瘫少女拉拉璐也是过客,虽然她是世界争夺的中心,虽然最后她牺牲了自己,拯救了世界。她其实不是人类,只是一种绝望悲凉的观察者,看透一切,所以才会“无法理解”人类为什么在毁灭之前还在拼命抚养孩子。其实她是理解的,曾经她也是感动过的,但是现在不会了,她已经成为一种没有表情、没有感情,无动于衷的神。神的作用一向是消极的不作为,看着就行了,最后的结果见证了就可以了。什么“这一回轮到我了”什么的,其实不会从她嘴里说出来,这种牺牲要来干什么呢?本来就是不想因为人类的索取而使自己衰弱,拉拉露的力量虽然是生命之水,但是其实并不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改变,洪水冲走一切生命,一切不过从头再来,这个和毁灭世界本来就是同一的,所以又是何必?其实她只要发发火,就是滔天洪水,世界崩溃,所以不管到哪里都绝对安全,但是就是有人会热血的冲到她的面前来保护她,做女神的圣斗士。片子的结尾,是修和女神坐在一起看夕阳,但现在想起来,那其实是不属于他们中任何一个人的世界:一个消失了,一个回去了。
留下来的才是承受者。这也许本来并不是莎拉的世界,她来到这里完全是因为倒霉,长得和拉拉璐有点像。原本有父母疼爱同伴陪伴的日子,突然变成了劫掠、关押、强暴、逃亡、昏死于沙漠、怀孕……没有一个人像她这样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痛苦,不绝望才有鬼了。拯救她的并不是修的盲目乐天,也不是拉拉璐的冷眼旁观,而是西斯的温情宽慰。虽然说西斯的非暴力不抵抗绥靖了侵略者,放任了内部的仇恨心里不加疏导,使她最后死于自己的同伴之手,但是她的遗言毕竟是,不管对什么人有仇恨,都不要恨孩子,它并不是为了让你恨它才来到这个世界的……西斯的话到这里为止了,我想也许她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用来爱的,和它一起欢笑、分享生活的种种。莎拉就是体会到了这一层,所以才会露出这样释然的微笑吧?
其他的人都是不自由的。哈姆德在征服世界的奢望中无法自拔,身形日渐猥琐;阿贝里亚沉迷于过去的哈姆德的光辉,被迫地效忠着;拿布卡用“回家”的谎言欺骗着自己,不断杀人。没有一个人可以安然对自己说晚安。只有在那洪水来临的时候,那个制造了莎拉腹中婴儿的士兵因为举起了洪流中遇险的孩子,所以他可以安然在洪水中漂流至死。
剩下的就都是战争无谓的炮灰。煎熬着的也好,扭曲了的也好,在拉拉璐看来是蝼蚁般的存在,在历史看来,是必然要被忽略的数字,在我们看来,则是生活在别处的一段巨大的悲伤。
用最青春的年纪,讲最残酷的寓言。这就是大地丙太郎带给我们的故事,不再有疯狂的搞笑和无厘头的花絮,干净得几乎听不到人们内心独白的声音。这是一个人们麻木到无法思考的年代,是孩子们穿着军装嘲笑着他人的幼齿却遗忘了自己的真正身份的年代,就像那巨大烟囱映衬下的衰败斜阳,缓慢西沉,直到落幕。

 6 ) 《此时此刻的我》:谁说结局是“光明”?!

    冯小刚大导演说,凡是没有跑到电影院去被他的《唐山大地震》感动得稀哩哇啦的人,都是会跑去幼儿园砍小孩的。

    按照这个“标准”,我是属于砍小孩的一类。但问题是,我是个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之辈,担心一旦自己砍了小孩,就会被判刑,或者小孩没砍成,就被旁边开着豪华轿车+直升飞机+汽艇的见义勇为的富翁追杀到水池里最后被对方拿一张大鱼网给捕了,那到时可就糗大了。

    既然无法砍小孩,我只能在影剧中过一把砍小孩的瘾,也正巧,这几天还真看了一部讲述怎样砍小孩的片子:《此时此刻的我》。

    大地丙太郎的作品向来不会让我失望,只是本片极其压抑的风格、缓慢的节奏,很难想像竟是以出搞笑片闻名的大地的作品。

    本片第一集的开头,让我以为这是又一部热血系的冒险片,尤其那几条机械蛇出现后,更是让我看到了此类作品的影子,然而从第二集之后开始所发生的种种,却大出我的意料。每次我以为剧情将要进入“传统”时,它总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观完全作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部战争反思片。当年播出之时,它在国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日本本土。

    我一直不认为,日本人是不懂得思考战争的。相反,日本的影视作品往往更乐于去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就说动漫作品,诸如《银河英雄传说》、《奇诺之旅:和平之国》、《三个阿道夫》等,都曾尝试对战争作出颇有意义的思考。

    但是,在涉及到“二战”时,日本大多时候是采取了回避态度,我们国内简单地将这一现象理解为“军国主义复活”或者“死不悔改”,事实上,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很多日本战犯都没有在东京审判中受到惩处,后来成了右翼的主力,纷纷走上了政坛,把握着国家大权,如何要求这样的一个国度去说自己是“邪恶”的呢?这跟要求我国现在来反思“温格”一样的无厘头。

    不过话说回来了,日本右翼如今这般嚣张,不也是拜那个和我们中国只上床不结婚的“世界警察”所赐吗?所以很多中日问题,实际上是中美问题,正如大陆和台北之间其实没问题,中美之间才问题多多。

    国人普遍认为日本国内没有任何反省二战的影片和书籍,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论”和“捏造论”都在市场上流传着,影片方面则有《人间的条件》、《望乡》、《我对青春无悔》等作品反思了日本的民族性。不过同时也得指出的是,正视历史的左翼言论也好,美化鬼子的右翼言论也罢,这些在日本都不是最红火的,普通民众不会整天在历史问题上说“我们是坏人”,也懒得搭理这个,人家流行的可是“杀必死”动漫、AV女优、后宫片、BL同人、女仆、萝莉、萌元素……正如我国的五毛和网特都是少数派,大多人都只萌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网络游戏、QQ聊天、偷菜、姚明、周杰伦、李宇春、臭脚国足、还有一年一度的脑残贺岁大片……

    扯远了,回来再说说本片。

    网友对这部作品有几句经典评价——

    “这部片子拥有一个貌似言情剧的片名,但却有着一段无比残酷的故事。”

    “主角都是初中生年龄,但是你绝不要指望他们说一个清新美好的童话。”

    “国内不少的进步青年整天找日本军国主义说事,但很遗憾地恐怕他们对军国主义本身的思考还远远赶不上这部动漫。”

    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正是军国主义下的众生之态。

    阿修有理想,执著一切人性的基本道德,但他的理想主义在残酷的现实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个穿越到异世界的主人公只是跑了一回龙套,然后就回去了,并没像很多穿越片那样成为救世主。他无法拯救被拉去充当慰安妇的莎拉,无法拯救被愤慨村民射伤的西斯大婶,无法拯救被小苏击毙的小布,无法拯救被纳布卡击毙的小苏,无法拯救被泰普尔击毙的纳布卡,无法拯救饱受战火摧残的村民,无法拯救被抓去当壮丁的小孩们,无法拯救被洪水淹没的士兵,无法拯救消失在夕阳下的拉拉·露……阿修没能改变别人,也没有改变自己,他来时是这样,回去时还是这样,这个残酷的世界根本不属于他,所以他只能回到和平温暖的年代,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阿修这个角色亮点,不在于他如何勇敢地救出别人,也不在于他如何善良,而在于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拼命地喊:“没关系,没关系,没关系的……”

    拉拉·露是本片的核心人物,但却只是一个过客,如果没有片头和片尾两次对夕阳的观望,这个角色就完全是一种苍白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她只是冷眼旁观着这个世界,然后用一声怒吼结束了一切,在最后一刻,她不再是神一般的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孩,渴望追求些什么。她的生命就像太阳一样,谁都需要她,但到头来,她只是照着大地跑了一圈,然后如同夕阳匆匆离去……

    相比拉拉·露,另一个女主角莎拉显然更有灵魂一些。她的命运极其坎坷,完全是典型的战争受害者,她忽而迷茫忧郁,忽而行尸走肉,忽而歇斯底里,忽而坚韧勇敢……如此多重的元素就这么重叠在同一个角色身上,这使得她甚至要比不幸的拉拉·露更能打动观众的心灵。在充当慰安妇之后,她选择了反抗,而不是消极,于是她奋勇地逃出虎口。可是当她得知自己怀上了孩子时,又悲痛得想自寻死路。莎拉就是这么一个既坚强又脆弱的女孩,最终给了她一线希望的,不是什么口头上的鼓励或者大道理,而是西斯那段温情的遗言:“你可以恨那个糟蹋你的人,也可以恨这个世界,但请别恨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为了被恨而诞生的……”女人是弱者,但母亲是强者,此时莎拉的人格开始与《十二国记》中的阳子重叠了,她对危难中的孩子们说:“没关系,没关系,没关系的……”

    男二号纳布卡,无疑是全片最具有冲突感的角色,他是诸多矛盾的集合体。他会自欺欺人,也会痛苦挣扎,在被阿修的理想主义所感动的同时,却也坚守着“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他将象征着理想的棍子交给了阿修,却说出了一番现实无比的话……这些复杂的个性,让纳布卡显得更加有血有肉。纳布卡拥有军人的天性,英勇善斗,却有着刻板的思维,他和阿修之间的决斗之所以被打断,是因为教官的思维比他更刻板:阿修不按“常规”出招。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某场战役,一个将军输给了一个无名之辈,事后将军很不服气地说:对方根本“不懂军事”,他没按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去打仗,根本胡乱打一通。纳布卡是可悲的,那些在阿修眼里看起来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纳布卡一行人的眼里却很“正常”,也许军人的思想,就是这么慢慢地丧失的。

    小布是一个具有加害者和受害者双重属性的悲剧人物,他是一个个子还没有枪杆来得高的孩子,却被送上了战场。在还没有被训练成“优秀军人”的年龄,他保持着纯洁善良,他同情受到迫害的村民,但却被同情对象的子弹打死……这并不荒谬,如果这些事没有发生在战场上,那才叫荒谬。

    西斯,一个正直的、清醒的、消极的、仁慈的、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她身上所有发生的故事,都可以归入“普通”的行列,普通,但并不“平凡”,由于普通,所以她能影响一些人,但不能改变另一些人。因为她,莎拉才重新做回了一个人,这个故事的后半部才会显得更精彩。

    阿菲利亚是军人的代表,她对“伟大领袖”忠贞不二,对“信念”的保持坚定不移,对“爱国”这一廉价的商品与“热爱领袖”混合为一。但与此同时,她也在自己的职权内保持着有限度的“善良”,所以她尽量地保住了阿修的性命,所以她尽量地礼待自己厌恶之极的拉拉·露,但与此同时,她会毫不犹豫地将抗命者杀掉。阿菲利亚的后半生一定会痛苦难熬,但折磨她的绝不会是“愧疚感”,而是“信仰”的缺失,她之所以崇拜汉特,是因为汉持是她的信仰支柱,她最后与汉特的告别,就是在向自己曾经的信仰告别,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人接受新观念并不难,难的是抛却旧观念。叫一个人否定自己的过去,那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曾经的“价值”,这是相当痛苦的,纳布卡既然无法办到这一点,那么陷得更深的阿菲利亚,也不可能轻易办到。

    汉特这个有如希特勒一样疯狂的独裁者,让笔者怜悯不已,笔者向来怜悯坏人,而不会怜悯好人,因为好人是让我们去“尊重”的。如果说汉特是魔鬼,那么魔鬼总会有一个形成的过程——一个绝非正常长大的过程。片中的小布、纳布卡、泰普尔,也许就是“魔鬼”演化之路的最好诠释,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个阶段。


    网上很多人说这片子拥有一个光明的结局,但笔者却觉得如果把一大堆像纳布卡一样的人淹死也能叫“光明”的话,那真有够扯淡的。

    好吧,我和你们一样,认为纳布卡等人“罪该万死”,不值得同情,但是,若要把这些人符号化、数据化,那么片中花大量篇幅去反思他们的尴尬历史,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过去被军人拿着枪赶上战场,现在他们拿着枪逼着别人上战场,这种恶性循环,本来就会这么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但他们现在,被淹死了。

    死掉的人很可悲,活着的人就很“幸福”吗?

    这个故事的结尾,汉特死了,一个独裁者被推翻了,但也仅此而已,风雨之后,就一定会有阳光吗?

    君不见法国大革命、辛亥革命,其“胜利果实”,不过让之后不断地上演着一个腐败无能的暴君取代另一个腐败无能的暴君的大戏而已。暴君被推翻了不错,但接下来也就没有了基本的秩序,人人都想当老大,拼个你死我活,搞得群熊割据,直到最后所有人都累了、倒了,该平静下来了,社会才开始趋于稳定,然后才可以进行“和平发展”这种奢侈的活动,但为了达到这一点,期间不知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鲜血、经历多少痛苦,这是一个极其煎熬的漫长过程。

    谁能保证汉特死后,这个世界就不会成为这样呢?

    也许莎拉已经意识到了未来将会更残酷,所以她选择留了下来,继承了西斯的遗志,力图在乱世中保全孩子们的生命,这一使命感,超过了她对回家的渴望……

    再说本片唯一“脱离苦海”的阿修吧,他的明天就是“美好”的吗?

    你是否还记得旧版《战区88》主角风间真的结局?他千辛万苦地逃出恶梦般的战场后,却发现和平的环境已经不再属于他了,只有血腥才能激起他的兴奋点,于是他撕碎了那张纸——上面写着他日思夜想的女友的电话号码,然后赎回自己之前卖掉的战斗机,返回了那个战场……

    阿修虽然没有像风间真那样悲惨,也没有杀过人,但死在自己面前的纳布卡、小布、小苏,消失在自己眼前的拉拉·露,选择留在异世界的莎拉,被军人强行拉去当壮丁的村民们……这些阴暗、丑陋、甚至血淋淋的画面,阿修在逃亡的过程中,可以“来不及”去思考,但回到不需要再逃亡的和平地带,他可以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吗?可以永远地不去回想这一切吗?善良的他可以把这一切都当作不存在过吗?

    这不是一个光明的结局,甚至连“相对光明”也不是,这只是一个没有给出具体答案的结局——因为剧组自己也不知晓真正的答案。

    故事的最后,阿修独自面对着夕阳,可在日落后的明天,将会有一个我们没有看到的恐怖结局,它比起之前的一切更能折磨人心、更能刺痛人们的心灵创伤,它才会是这个故事的真正结尾……

 7 ) 难以忘记的残酷旋律

中学时代曾经看了很多遍的动画,至今看来仍然是穿越类动画中的另类,其独特的世界观和完全颠覆勇者救世的故事也算大胆前卫。由开头贯穿到结局主角的无力感使人感觉到故事本身的沉重的同时,也深刻的折射着人类可能的一个未来。女主角的结局让人无奈但似乎已经一早注定,也算是对“保护最重要的人”这个传统的主题的一个回归。第二女主角不幸遭遇锻造了她自己的坚强,当她逃离出军营的时候在月亮下剪去长发的镜头,美的让人窒息……而在最后,她勇敢的承担了身为一个母亲的责任的时候,其意志和勇气都让有一定年龄层的观众为之触动。正如某寓言所言,女人是软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动画的原声当年在VCD自己RIP下来也是反复在夜晚里播放。随着后来网络时代的普及,大众开始接触到这部动画,而之后《岩崎琢-劇伴音楽集》的发行,当中收录了这张原声的一个主题,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这张原声。其20多分钟的长的STANDING IN THE SUNSET GLOW 跌宕起伏,准确贴切的刻画出故事的残酷,现实和曲折,而充满治愈感的ED则让观众在经历了几乎让人窒息的剧情后,得到一丝的慰籍……

 短评

传统的很傻很天真的男主角一把木剑拯救世界,女主角三无概念的的老套故事。故事的新意在于那个独裁者,蘑菇头加上动不动就乱叫乱哭歇斯底里,故事中安排了一位暗恋独裁者的女将军,枪杆子还在,怎会轻易下台

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每个角色都以自己的中二的逻辑行动,尤其是主角,伪善至极,充分展现了日式割裂的、强词夺理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设定也是为了残酷而残酷,根本经不起推敲。

11分钟前
  • 王坚石
  • 推荐

大量象征与明喻贯穿了整部动画,黑暗直抵人心但毫无卖弄之意,剧情简单却寓意无穷。

16分钟前
  • Velox
  • 力荐

一个微缩的集权政府在一个猪一样的独裁者的领导下到处烧杀抢掠,拐卖儿童,男的作狗,女的做鸡。男猪脚的欠干程度与独裁者不相上下,女猪脚90%的时间是哑巴+弱智,剩下10%的时间用来放洪水。

17分钟前
  • 麦田里的彼得潘
  • 还行

这是环保片,是吧?是吧?……有点烂尾。

19分钟前
  • 时间
  • 推荐

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遥远,百亿年的岁月,所以……令人爱得如此悲哀。题记可暗示为时间旅行。分为前五与后七话两阶段,从相对封闭的舞台空间转而舞台转移、双舞台、舞台合并,因此前半舞台剧风格较浓重,后半间或给人公路片之感。风格转变以及基调甚至题记等等可能都出于作为特别协力的高桥良辅之协肋。

2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太过沉重的现实

26分钟前
  • 雨宫萤
  • 推荐

“能将所有坏事一笔勾销的好事。”

3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草草收尾啊

35分钟前
  • 🧠费脑子🧠
  • 推荐

评星不能,史上最压抑TVA+史上最智障男猪脚,极力不推荐。一个微缩的集权政府在一个猪一样的独裁者的领导下到处烧杀抢掠,拐卖儿童,男的作狗,女的做鸡。男猪脚的欠干程度与独裁者不相上下,女猪脚90%的时间是哑巴+弱智,剩下10%的时间用来放洪水。名冢佳织的出道角色比Eureka还Eureka,吐血。

39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还行

確實是一部很優秀的作品 但也不至於到有些人鼓吹的"神作"的地步. 之所以優秀是因為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極為豐滿 "合情合理"這種極為簡單的要求是最困難的, 尤其是這樣一部世界觀其實很宏大的動漫. 大化小、以小見大地完成了整個世界的描繪. (唯獨我不喜歡結尾配角的選擇, 有點為了世界觀強行結尾

43分钟前
  • ナナ
  • 推荐

男主被虐待,莎拉被当军妓还怀孕,汉特陛下是变态,好压抑。蓝蓝露是三无水精灵,为什么要救人类?为什么爆发一下就死了?明明不需要放出那么多水的呀?萨拉年纪那么小,劝她生孩子真的好吗?男主年纪太小,说了好多不负责任的话。结局很绝望,表现出的希望只是安慰观众的假象,人类肯定已经没救了。

47分钟前
  • 不喝水的鲫鱼
  • 力荐

大地丙太郎不愧为全能监督;岩崎琢的配乐已臻化境;编剧仓田英之够狠!50亿年后其实是50年前。异世界里的男主仿佛一枚异物,但不去指责残忍、反去指责天真,是被污染的表现。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热血白痴,在经历了一切后也不应该再说出“活着就会有好事”了……愿洪水涤去罪恶吧!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恕

51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太黑暗,太纠结的片子,一个热血少年在未来的残酷世界里注定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52分钟前
  • 90
  • 推荐

所以说我讨厌看老动画啊,根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考量啊。要是小时候看这部,绝对是影响深远的神作。现在只能看到:节奏慢,BGM单一,静画过多。但是,这不客观啊,不公平啊。五星献上

57分钟前
  • 失去名字
  • 力荐

我无法理解的是,被轮奸后怀孕的小女孩选择不要这个孩子时男猪是哪来的正义感去阻止的?你要当孩子他爹么?你会帮忙养孩子么?赶紧带着那三无女猪有多远滚多远吧。

60分钟前
  • Kei
  • 还行

没头脑和不高兴(反乌托邦版的) 水能载舟 亦能煮舟 这太致郁了 我还以为大地丙太郎是带来欢笑的使者 其他动画里"少年兵"多是男猪自傲的标签 这部用一半篇幅讲让小孩上战场是多残忍 人物秉承若犯二便犯到底的传统 蓝蓝路活了几十万年早就勘破愚蠢的人类即使救他们小命也会作死的道理 可惜最后还是心软了

1小时前
  • [已注销]
  • 力荐

不愿杀人,也不想被杀,不希望人死去,也不能够救人,理想主义者的苍白无力。

1小时前
  • 叶业晔
  • 力荐

諾亞創世神話。黑暗末世之詩。反諷很不自然,全程看得想吐。非人高度的自嘲主角,骯髒扭曲的體質化,屠戮者與被殺者,愛與毀滅。此刻並不想談意象暗喻或是軍國主義映射,我只為紀念莎拉,那個懷著象徵這個世界所有悲哀命運的孩子的莎拉,那個殺人後在月海沙漠中起舞的莎拉,她像阿耳忒彌斯,她那麼美。

1小时前
  • Karuto
  • 力荐

如此的脆弱,如此的遥远。百亿年的岁月,所以爱得如此悲哀。

1小时前
  • foldedaw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