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尼克松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弗兰克·兰格拉,麦克·辛,山姆·洛克威尔,凯文·贝肯,马修·麦克费登,奥利弗·普莱特,丽贝卡·豪尔,托比·琼斯,安迪·米尔德,凯特·詹宁斯·格兰特,加布里埃尔·雅雷,吉姆·麦司奇门,帕蒂·麦克马科,杰弗里·布莱克,克林特·霍华德

导演:朗·霍华德

 剧照

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2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3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4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5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6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3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4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5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6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7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8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19对话尼克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3

详细剧情

  尼克松(弗兰克·兰格拉 Frank Langella 饰)在水门事件后下台,却始终未曾对公众承认过自己的错误,欠美国人民一个道歉。福斯特(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是一个在澳大利亚主持脱口秀的英国花花公子,在直播中看见尼克松搭乘直升飞机离开白宫时萌生采访他的意念并决定付诸实践。  没有人对福斯特抱有期望,没有电视公司愿意出钱购买他的采访,朋友约翰(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找来业内著名的新闻人鲍勃(奥利弗·普莱特 Oliver Platt 饰)和对尼克松研究颇深的詹姆斯来组成一个小组,开始进行资料挖掘。福斯特自己掏钱付了头笔的采访费,获得了与尼克松见面的机会,并且敲定了连续采访的日子。小组拼命准备问题以便逼尼克松在采访中认罪。尼克松的智囊团也在忙碌地准备应答,他们从不把福斯特放在眼内。正式采访开始,福斯特招架不住尼克松滔滔不绝的自辩,这一切让福斯特破釜沉舟,寻找突破口……

 长篇影评

 1 ) 前浪死在沙滩上

小心剧透。

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那通尼克松打给福斯特的电话,《对话尼克松》顶多只能拿3.5分。虽然我是朗霍华德的小粉丝,但是感觉他并不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家伙,和他的好朋友卡麦伦比起来,他的电影四平八稳,仿佛从小到大不会抽烟打架的优秀生似的,很闷骚。

比如说,都是讲征服太空的,迈克尔贝的《绝世天劫》可以让布鲁斯威利斯在一万英尺上空边引爆核弹边大声呼唤爱,而霍华德的《阿波罗13》就比任何人都内敛,最HIGH的高潮就是让汤姆汉克斯在太空舱里用袜子制造二氧化碳过滤机。再比如说,都是讲精神分裂的,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可以让爱德华诺顿彻彻底底炸瘫丑陋虚伪的钢筋水泥森林,而霍华德的《美丽心灵》却让罗素克劳乖乖接受电击休克疗法,没有向任何丑恶势力开过炮。不过,所谓“闷骚”,就是有闷也有骚,朗霍华德的本领不在于凶狠的爆发力,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一点点推动剧情向前进,然后再在某个点小小爆发一下,是谓煽情。故即使都不惊世骇俗,但票房基本有保证,有时还能碰巧拨动学院的心弦,小小冲奥一把,没事偷着乐。

《对话尼克松》就是这样。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基本上认为这是一部利用话题进行投机取巧的电影:动不动插入完全多余的“彩蛋访谈”——所谓“彩蛋访谈”,是我造出来的词,即《对话尼克松》在讲故事的途中突然打住,插入当事人的事后访谈(当然也都是演戏),说些当时他在想些什么之类的废话,好似DVD中的“彩蛋”花絮。每当看到这样的访谈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天啊,拙劣!如果对于故事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话,那么这种创新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而故事也无非是两个团队之间对垒:一个是强弩之末但余威尚存的政客尼克松,一个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投机主持人福斯特,他们各自想在电视访谈中掌握主动权,迎来事业的第二春。谁都知道最后是尼克松败北,所以当看到福斯特一度被尼克松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想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不仅能如期激发福斯特的小宇宙,而且能让这个老套而乏味的较量早点结束。

果然,转折点如期而至。不过没想到的是,这个转折点竟然是神来之笔,为这部表面空洞的电影来了个高超的画龙点睛。

神来之笔是一通尼克松打给福斯特的电话,以“我要芝士汉堡”开始,以“晚安,总统先生”结束。对这通电话,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一个解释是尼克松喝醉了,把自己的心里话吐露了出来;另一个解释是其实根本没有这通电话,是福斯特在重重压力之下自己臆想出来的。后来,影片有两次通过尼克松的当面疑问,来引导我们去怀疑这通电话的真实性,但对于故事来说,这通电话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漂亮地完成了三个任务:

一,推动剧情向关键的高潮发展。电话给了福斯特以极大的刺激,像巴掌一样打醒了他,促使他认识到自己没有退路,必须在最后一次访谈中击败尼克松,不然他就会是新闻界永远的笑柄。于是福斯特以从未有过的勤奋、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准备最后的对话,为后来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二,巧妙地转换了影片的主角。在电话之前,观众跟随的主角是福斯特,尼克松只是福斯特眼中的尼克松。电话之后,福斯特身上再也没有能引起观众的好奇感和代入感的东西了。影片的视角开始向尼克松倾斜,转向了他的孤独的落寞,他的矛盾的懊悔。

三,扭转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认知。电话之前,影片只是让观众看一场你撕我咬的闹剧,一场双方虚张声势的拳击赛;电话之后,尼克松略带醉意的慷慨陈词让观众意识到:接下来发生的,不关乎权利,不关乎利益,只关乎一名垂暮战士所留恋的往日的荣耀,只关乎两位从底层不顾一切往上爬的“芝士汉堡”的惺惺相惜。看到这里,我觉得《对话尼克松》不再是讲福斯特vs尼克松的故事了,而是在讲我们所有正在看电影的——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是得势的还是失意的——人的必然宿命:被打倒,或者下次被打倒。而你以前击倒的人,或许才是你真正的知音。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对话尼克松》通过那通莫须有的电话,加上最后尼克松那孤独的背影,其实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朴素而悲凉的道理。玩游戏《魔兽争霸》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英雄喝无敌药水的时候,往往不是准备冲锋,而是准备逃跑。顶着无敌光环当然感觉很好,天不怕地不怕,但真正可怕的就是无敌光环消失的那一刹那——那一刹那,太空虚了。这是闹出水门事件的尼克松的教训,也是对所有得势者、得胜者、得高位者的警示。我永远也忘不了杰克伦敦写的《最后一块牛排》的结局:老拳手输了最后一场比赛,就像当年他年轻时所打败、所嘲笑、所不屑的老将一样,独自坐在漆黑夜空下的街边长凳上,呜呜哭了起来。

回到影片本身,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编导仅仅是满足于平铺直叙的话,那么不写电话这场戏也无妨,福斯特最后本来就是背水一战,做好充足应对、最终咸鱼翻身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看那种电影,还不如看圣斗士五小强勇闯黄道十二宫。这也证明了:电影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必须要千方百计为人物添加动机。没有贝吉塔的死亡,孙悟空能变成超级赛亚人吗?没有十五年的囚禁,吴大秀能变成一个复仇的恶魔吗?尼克松的这莫须有的电话,如同是炒菜中放的一点盐,看似可有可无,味道可是大不一样呢。最终,朗霍华德这个温吞水终于为我们奉献了一道美味的五星大餐,虽然前年的《达芬奇密码》味同嚼蜡,但是却让人对他下一道菜《天使与魔鬼》分外期待呢。

评分:4.5

转自SPACE:
http://evarnold7.spaces.live.com/blog/cns!3C4928A5D97A0C8E!1018.entry

 2 ) 追逐成功的源动力

今天HBO的Lunch movie是《对话尼克松》,电影在近两个小时展现了两位主人公在截然不同的职业背景,年龄与人生境遇下对成功的追逐。

理查德尼克松在水门事件后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那时候的尼克松一方面并没有向公众道歉,另一方面仍难掩对返回政坛,掌握权力的欲望,于是他接受了这次看上去极为不靠谱的访谈,想利用这个看上去轻浮愚蠢的脱口秀主持人,一位英国花花公子重新树自己的立公众形象。饰演尼克松的弗兰克兰格拉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这位备受争议的总统,缓慢前倾的身体,意味深长且咄咄逼人的眼神,扭转乾坤的谈话技巧,政客的老道,机警和狡诈,和对权力,成功永不疲倦的追求。

大卫福斯特,英国脱口秀主持人,看到电视里尼克松在机舱门口向民众挥别时微妙的面部表情,产生了采访他的想法,目的很单纯---名利,几乎遭到所有同行的不齿。所以当他找来的愤青顾问问他你此番折腾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福斯特难掩自己的尴尬,反问说你来到这儿是啥目的呢?气得愤青当场掀桌。但随着第一次见到尼克松,他才明白自己的对手是个多么难搞的老怪,更明白了如果自己最后被尼克松耍了,不但是偷鸡蚀把米,来一次纯粹地自取其辱随之身败名裂,更会让尼克松彻底掩盖自己的罪行,而这才是他造的最大的孽。麦克辛在《女王》里饰演那个urgly版布莱尔让大家记住了他的一脸谄媚和囧相,《对话尼克松》里他的媚笑更加灿烂。但他表现出了另一种追逐成功者的特质:虽然哗众取宠,甚至轻浮,但永远积极,乐观,忙碌,承受压力接受质疑,不屈不挠。

结局我们都知道,尼克松在这场较量中最后承认:自己滥用了权利,辜负了美国人民。大获全胜的福斯特名利双收。整场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最后一次访谈的前夜,一个尼克松打给福斯特的诡异电话,一个尼克松第二天完全不记得的电话,导演对这通电话的处理如此关键又如此恍惚,但就是这通电话让我们对俩人的境遇和信念恍然大悟,也是这通电话让福斯特横下一条心不成功便成仁。

什么样的人才欲火焚身的追求成功,什么样的人才追求巅峰荣耀又时刻在不甘的烈火中煎熬,摘录这通电话里的一段,就是答案。

尼克松:那些剑桥的势力鬼也瞧不起你吧?

福斯特:当然瞧不起

尼克松:这不正是我们的悲剧么,福斯特? 无论我们爬得多高,他们还是看不起我们. 不管你得过多少奖,有多少专栏写过你,或者我当选的职位有多高,都不够,我们仍然觉得我们是小人物,就像那些输家反反复复告诉我们的那样。大学里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那些身居高位的,那些出身名门的,他们所享有的崇敬才我们真正想要的,那不正是我们今日玩命工作,分号必争,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原因么?让我们都别再装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往内心那个叫做灵魂的阴暗角落瞥上一眼,那不正是我们有今日的原因么?找一条路重试阳光,成为大众的焦点,再次坐上赢家宝座,因为我们感觉到他正在渐行渐远,而我们正朝真尘埃而去。势力鬼总说那就是我们的下场。我们灰头土脸,干得越多,羞辱就越多。好吧,随他妈去吧!我们绝不会让他发生!我们要让那些白痴看看 ,让他们在我们不停的头条,不断的奖杯权势和荣耀面前喘不过气!

 3 ) 最好的电影都是灰色的

最好的电影都是灰色的。
没有英雄,没有反角,没有是非的价值判断,没有对错的道德说教,只有一件事:宿命。逃也好,斗也罢,再有逻辑剧本说死你你就得一头撞死。
人在一起缠斗,撕咬,挣扎,但是仇恨憎恶缺席,怜悯同情缺席。
影像需要揭示这样一种生活的常态。
《FROST/NIXON》有五项奥斯卡提名,皆是空欢喜一场。BEST ACTOR输给《MILK》,肖恩潘确实出色,但BEST PICTURE输给《SLUMDOG》只能让人感叹这世界还是蠢人多,对于想象和成见的偏好也许是甄别一个人智慧高低的重要标准。
《FROST/NIXON》比《MILK》还多了一个人名,而且不似MILK能让那股在社会领域涌动了多年的渐成气候的暗流利比多飙升,这多出来的人名还只是停在史书上的一个过客,尽管显赫,但我们只愿意提到一件事,那由他人生最大的污点所引申出的流行语:凡有丑闻,我们皆冠以“××门”。
被纽约电台扫地出门的脱口秀主持人,被民意逼出华府的总统,怎么看都搭不上边。但我们知道 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一旦凑到一起就总会冒出点命中注定的合理性。要不怎么有人鼓捣出“蝴蝶效应”这一说呢。更何况这一取材真实事件,由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还在它那两张70年代精英标准脸主打的海报下打上这么一行字:有关四亿人曾期待的真相(论人数的话有点寒颤,郑智打孙继海都有好几亿人期待成绩)。
既然叫“对话”,影片到也名副其实,从头到尾都是台词,对话,独白。但两个多小时过得真像坐在炉边和美女聊天那样快。从情节方面讲,电影欲施加给人的视觉刺激总是有限制的,就好象警察局某部门的人员在审某种类型片之后总会叫苦不迭一样。真正能让你欲罢不能,触发你每根神经的是导演脑子里擦出的火花(通常需要高数值智商才能达到燃点)。《2001年漫游太空》被帝国周刊评为人类电影史上最性感的电影,抱歉的是那里既没型男也没女优。
本片即是语言智力角逐的典范之作(个人偏好此方面)。一方想要揭露真相、诉诸公众借争议人物之名重回中心舞台,另一方想隐瞒事实,保全颜面外加赚点外块。我们顺利地进入灰色电影的情景:各看个的都挺合理,连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那是怎么回事?这种“个中玄机”通常都是要预预热,加加温才能让剧中人“认识”到剧本的残酷,尤其是你还改编真实事件,要是开宗明义那不就等于放记录片了么。说白了就是那么点意思,但你得绕着他来事,那些永远都不会有真相的历史才会真正印上你的烙印。最后要做的就是挑个时间点推出高潮。当然历史上是认为当尼克松说出那句“一旦总统窃听就意味着窃听不再是非法”是高潮,但划拉到胶片上,你就架不住我编了,你怎么知道我复杂的内心世界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有了尼克松那通“莫须有”的电话,由于过于引起我的同感,现摘抄如下:
Die the snobs there look down on you?
那里(指剑桥)的势力鬼也瞧不起你吧?
Of course they did
当然瞧不起
That's our tragedy isn't it, Frost?
这不正是我们的悲剧么,福斯特?
No matter how high we get, they still look down on us
无论我们爬得多高,他们还是看不起我们.
no matter how many awards or column inches are written about you
不管你得过多少奖,有多少专栏写过你
or how high the elected office is for me it's still not enough
或者我当选的职位有多高,都不够。
we still feel like little men
我们仍然觉得我们是小人物
the loser they told us we were a hundred times
就像那些输家反反复复告诉我们的那样
the smart-asses at college, the high-ups , the well-born, the people whose respect we really wanted,really craved. And isn't that why we work so hard now why we fight for every inch, scrambling our way up in undignified fashion? 大学里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那些身居高位的,那些出身名门的,他们所享有的崇敬才我们真正想要的,那不正是我们今日玩命工作,分号必争,不择手段向上爬的原因么?
If we're honest for a minute, if we reflect privately just for a moment,
if we allow ourselver a glimpse into that shadowy place we call our soul, isn't that why we're here now?
让我们都别再装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往内心那个叫做灵魂的阴暗角落瞥上一眼,那不正是我们有今日的原因么?
The two of us?
Looking for a way back into the sun, into the limelight, back onto the winner's podium
Because we could feel it slipping away. We were heanded, both of us, for the dirt!
找一条路重试阳光,成为大众的焦点,再次坐上赢家宝座,因为我们感觉到他正在渐行渐远,而我们正朝真尘埃而去。
A place the snobs always told us that we'd end up
势力鬼总说那就是我们的下场。
Face in the dust
我们灰头土脸
Humiliated all the more for having tried so pitifully hard.
干得越多,羞辱就越多。
Well, to hell with that.
好吧,随他妈去吧
Wr're not gonna let that happen either of us.
我们绝不会让他发生
Wr're gonna show those bums.
我们要让那些白痴看看
Wr're gonna make them choke on our continued success,
our continued headlines, our continued awards and power and glory
让他们在我们不停的头条,不断的奖杯权势和荣耀面前喘不过气。


不能比这再赤裸地真诚了,可惜的是,不是“我们俩”不能,只是“我”不能。所以高水准的角逐才会不止是华丽的SHOW,更是场赤膊上阵的决斗。
有这样一些电影,接近灰色。写大盗的,但他们总有着乌托邦似的“盗亦有道”的信条,所以斗智斗勇就只是在跳探戈而已;写小人物的,但他们总是要对抗万恶的制度,所以矛盾扭转处不过一场泥潭里的死磕。不管别人看上《FORST/NIXON》什么,我就看一点:锦衣华服,但惶惶不可终日,推杯换盏间即可定下生死,回头看看,倒在刀下的却还是难得的知己。
人生还有比这更大的绝望么?


 4 ) 一场妙趣横生的“拳击赛”

澳大利亚脱口秀红人福斯特与尼克松的对话分明是一场拳击赛,一方咄咄逼人的攻势让对手无力招架节节败退,另一方饱受欺凌后猛然觉醒奋起反击,比起赛场的肉搏,采访的双方更似两个武林高人在目光唇齿的焦距与口水间的内力比拼。能把两个人坐在沙发上的扯淡拍的没一分钟冷场与沉闷,可见朗·霍华德深厚的导演功力真不是盖的。 按理说叱咤一时的尼克松怎么会接受一个外国娱乐节目主持人作为对手,而戴维也居然能萌生出这等牛逼想法?很有意思,因为采访不仅是可以给退位后郁郁寡欢的尼克松提供一个辩解平台,更因为尼克松了解到此计划可以直接赚取50万美金,讽刺于在谈条件的时候尼克松满脸严肃的问及助手:“可不可以加五万?”戴维注意到尼克松辞职演说时有四亿人在关注此事,想借此为踏脚板,在美洲大陆寻求事业的新突破口。故事的促发点有时候就这么简单,也可以看出一个伟人与凡人的相似点、对金钱和名利不停歇的渴望与获取。 然而老虎屁股摸不得,久经沙场的尼克松完全掌控了采访的主动权,整个谈话他避重就轻、剑走偏锋,侃侃而谈、从容叙述,可怜的戴维连发问的时机都没有,几个回合下来就同一个被击打的头破血流的溃败者。尼克松影片开始也彷佛一个落魄的拳手,和老年的洛奇一样只能在餐厅面对众人讲述着陈年往事,但是通过这次访谈,他露出自信的微笑,戴维却在尼克松的讥讽与蔑视下,被这个在政治场上不择手段的巨人戏耍于手掌,那残存的自信与苦心经营的追求眼看要被捏的粉碎。 二.干酪汉堡与其说最后戴维把尼克松击败了,不如说尼克松自己把自己说服了,一则漫不经心的电话反而召唤起了戴维的小宇宙。撇开了亲人密友,对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推心置腹,尼克松在了解戴维成长经历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人的一生,在卑微中自卑、在高贵时孤寂,电话两头的就像一个人的两面,深居于自己灵魂把种种人生的感叹糅杂在一起,自白的太过忘我,以至于事后都不记得是自己说的。戴维谎称不知道尼大爷在说什么,其实如拾真经般恍然大悟,那就是要去了解你的对手就需要站到对方的灵魂深处。干酪汉堡只是这次对话的引子,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块干酪汉堡,只是时过境迁,变质的味道会将其侵蚀,尼克松的这块如他所言就变成了吃起来像塑料的夏威夷汉堡。 最后一场比赛前,尼克松收起笑脸甚至拒绝和戴维握手,渲染气氛的同时也证明了尼克松对对手的认同,尼克松的这种担忧得到的证实,纵使拿“婚前性行为”继续嘲弄戴维,但是比起接下来戴维暴风骤雨般直击对方心窝的发问显得微不足道了。尼克手足无措、猝不及防起来,结果一句:如果是总统干的就不算非法的事。让道出此言者自身都觉的荒谬。 高大的身躯再也裹不住尼克松的疲惫,无力摇起自己的手示意人群,不必再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摇旗呐喊,而是走到一位女士身边、抚摸着她怀里的一只小狗,让我想起《卡拉是条狗》的一句对白:也就能在狗身上找到点人样了。或许不是一种讽刺,是对一种辉煌到冷落的人生状态的关怀,到底是遗憾多一些、还是不甘多一些,这些味道交织起来的确困惑。 一步青云后的福斯特去看望尼克松,并送给他那双他一直嘲笑的鞋子,个人认为尼克松一直是喜欢这款鞋子的,只是出于性情的孤傲不加妥协、拒绝坦诚,就像对待他的人民那样。那么福斯特是出于洞察出尼克松的喜好呢?还是小人得志般的回送尼克松一个玩笑呢?尼克松在“干酪汉堡”中陷入了思索,可能那晚躲在电话后的阐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露,然而对于真诚,人总是那么的健忘。 福斯特对话尼克松,其实核心是尼克松自己内心的搏击与拷问,福斯特只是在一旁下注的勇敢赌徒。 这是一场妙趣横生的游戏,游戏任务是让总统认错,不见硝烟的对战中尽显机智,很好玩。话剧改变成电影保留戏剧感同时,更好的凸出人物内心的特写。饰演福斯特的麦克·辛(Michael Sheen)通过勉强的笑脸来掩饰内心的焦虑,更绝的是没有人怀疑弗兰克·兰格拉(Frank Langella)饰演的尼克松就是尼克松,失意、孤独、懊悔、憔悴似乎从来没有在荧幕如此生动过,举手投足间充斥着张力。朗·霍华德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这部影片的精致与大气,在我看来它是轻松愉快的,但同时也对人世间利欲、荣耀、得利者、失意者的各色形态做了深刻的描写与探讨。 由于此片大有挖掘讨论价值,网上网友评论都异常精彩纷呈,我只从一个狭隘的角度窥探,视角短浅,希望大家指正讨论。

 5 ) 中国何日有水门

   水门**距今已经有些遥远,这一事件给今日世界带来的影响无非是拉链门,艳*门等等的大小丑闻,都能传承有序。


    其实说白了,水门是个多大点事儿啊,无非是N的竞选班组有人被权力感毒害,感觉可以为所欲为,自作主张去竞争对手的大楼安装窃听器,行事不密以致被抓。而N在获悉事件发生后,出于“一个领导者做事,需要有心”保护下人,试图运用手中的权力湮灭证据,抹平此事,上海话叫做“搞定”。试想,N可是米国的总统,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又不是谋财害命,把X*户关进精神病院。只是在后知后觉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些并不算过激的行动“稳定局势,做应该做的事”。这个对中国人的政治观来说,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边际范围内,甚至略微超过底线的程度上,做成一件大事,这在我们这儿叫“有手腕,搞的定”!这是中国式的以成败论英雄,不管手段是否合法是否道德。


    而N呢?一个向毛XX中国伸出橄榄枝,与周总理跨越时代的握手,任内将X战气氛极大缓和,将几十万美国青年从越战泥潭中挽救出来的民选总统,人类终于在其他星球迈出了伟大的一步,这样一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人类进步的领路人,就因为这点芝麻绿豆的“小事”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任内辞职的总统。多会小题大做的国家和政制,7分功,3分罪都不妨碍成为永垂不朽的伟人,劳苦功高的N实在只能用苦命来概括。难怪当年毛XX热线电话接通Nixon,“水门不就那么点事儿么,我来帮你平反”这就是中国和中国伟人的气魄。


    但是美国之所以是美国,就因为他们拥有能够挑战权力的制度,有凌驾于一切权威的契约,有人人平等的法律。所以N这样的模子成为了赤佬,美国的精神长存。任何人不能够凌驾于X法,每个个体都值得国家用一切去捍卫,无论那个对手是la登还是sadam,是街拐角一把明晃晃的匕首,还是Nixon,或者 McCarthy,每个公民都是顶天立地,每个个体都能够理所当然的挑战任何侵害自己的事物。哪怕那是一个总统的权威。而这个伟大传统的传承之中,传媒的作用值得永远铭记。在每一个美国历史的关键时刻,媒体往往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Goodnight&Goodluck,反应的是新闻人Edward R.Murrow独立调查麦卡锡,以事实为依据和依靠宪法所赋予每个人的神圣权力,让麦卡锡的法西斯逆流从美国的主流社会彻底清除。而这部
Frost/Nixon则让一个走下神坛的总统“认罪”。

    
    回到影片,五项奥斯卡提名名至实归,史实感极强的氛围营造,行云流水的运镜,缜密精彩的剧本,精到细致的表演,各方面都是上乘佳作。尤其是N的扮演者Frank Langella,把Nixon的落寞,倔强,孤独,傲慢,颓丧、狂妄,游刃有余和无法自处表现的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只要这一个演员,就足够你聚精会神看完全片。没有对于总统罪行的道德说教,也不仅仅是金钱至上的媒体人,象牙塔里的学究也有人性丰富的一面。忠实的展现新闻史上伟大的一幕,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与其说水门是影片的中轴,不如说水门的背景下,两个富有才干,充满欲望也进退维谷的人之间的故事。不过相对于Frank Langella,Michael Sheen的表演和戏份,就显得略为轻浮,配合他那张无比轻浮的笑脸,更让影片有些失重,或许改为Nixon/Frost来得更为贴切。


PS:当年真实的访问,Frost并没有那么的脓包,之前他也有过采访美国总统的经历,而Nixon也并非电影所刻画的那样心理防线尽溃,真情流露。最接近事实的可能是,Nixon得到了特赦之后,也希望借此机会向美国人民道歉。而Frost正好跟他一拍即合,因为除了所谓的60w美元之外,Nixon还享有此次访谈 所有收益的20%,也就是数百万美元的收入。因此,一场两个聪明“演员”的Show,两个人的商业成功,才是真正的Frost/Nixon

 6 ) 一段歷史的重新創造

    熬夜看完了《Frost/Nixon》。很棒,真的很棒,從很多方面來說出色得都足以作為教科書使用。而且是一部真正配得上Ron Howard的名聲的電影。
    先說說Hans Zimmer的OST吧,其實好幾個月之前很早很早就聽過了,笑。當時覺得不過是一則平庸之作,然而看完之後不得不說這其實是很棒的OST,和電影配合得那么好。并不複雜的旋律,或許其實也并沒有真的能夠算上旋律的樂句,只是在微弱的伴奏下一遍遍用不同的樂器的低音區重複著帶著緊張感的幾個音符,卻一步步地伴隨著畫面讓觀眾的心也悄悄地揪緊。初聽并不一定出色,但是和電影放在一起能夠很好地隨著電影的步伐改變而沒有喧賓奪主,這也是優秀的OST的特點之一吧。
    回到電影本身,Langela和Sheen的表演則可以說是令人驚嘆。他們的表演是那么的準確、流暢、自然和充滿著華麗的氣度,Nixon抑或是Frost,上風抑或是劣勢。無論是前三場訪談時Nixon的自信和內斂的微微的咄咄逼人,還是此時Frost的失措和強自撐起來的笑臉之下的緊張,都是一種如同噴涌而出的感覺。深夜的電話是那么的讓人感到不知所措,兩個人的聲音微微地扭曲后來到對方耳畔,依舊帶著那么些微的疲憊,兩個人都是。最後一場訪談,那最緊張的高潮的一場,Nixon承認了自己對美國人民所犯下的錯誤,此時Langela身上飽含著的是如此充沛的情感,攝像機裡面Nixon的特寫中是那樣一個帶著疲憊和愧疚的老人,完全不復之前自信和強勢,以至結束拍攝走出房間的時候那佝僂的背影突然讓人覺得他又蒼老了許多。兩個人在訪談中的這些表演是那樣的精準,甚至精準到了過於精緻的程度,然人感到缺乏了真實世界的粗糙。然而我們并不能對此表示不滿,因為如此出色的表演是那么地讓人沉迷其中呢。他們不是在模仿Nixon或者Frost,他們是在創造Nixon和Frost。看完了這部電影,不禁有些期待還放在硬盤裡面沒有來得及看得Doubt呢。
    剛開始的時候劇情是不急不緩的徐行,而後在逐漸陷入了困境的訪談中衝突、壓力和緊張逐漸堆積起來,帶領著影片的節奏開始帶有緩慢而不可逆轉地加速,直至在最後一次帶著巨大的震撼地崩塌。或許有一點點的慢熱,然而過了前四分之一之後便開始有了一些欲罷不能的感覺在裡面,期待著之後兩個人之間會有怎么樣的交錯的機鋒。整個故事——包括所有的細節——都如同經過了仔細雕琢一般的精美。插入的一些對當事人的采訪讓電影帶有了一絲紀錄片的味道,讓電影的基調無疑更加靠近歷史的角度。
    然而這部電影并不是紀錄片,也沒有在單純地模仿或者重現歷史,而是想要創造歷史。出色的節奏掌握,精確的鏡頭調度,精緻的表演——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部電影的確成功地創造了歷史,而且非常出色。

 7 ) 失意者的相逢,还是聪明人的双赢


     “我让美国人民失望了。”在大大的特写镜头里,尼克松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沧桑疲惫。此前,因在竞选对手房间安装窃听器而败露的水门事件,他被从总统的位置拉下马。以总统的身份践踏美国的宪法,他却从未为此公开道歉。直到这一刻。

    使他说出这番话的是坐在面前的大卫·福斯特,英国电视节目的脱口秀主持人。他在所有美国记者的不屑与惊讶中,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水门事件后采访到尼克松的人。

    没人料到福斯特能顺利访到尼克松。第一,尼克松好不容易被继任的总统福特给予赦 免,免掉上法庭的难堪,为何还要主动接受媒体的诘问?第二,即便尼克松想谈,又哪里轮得到福斯特?美国大有如《60分钟》的迈克·华莱士等等名记,而福斯特在美国名不见经传,此前刚因收视率不济被取消在纽约的节目,每周被迫于伦敦和澳洲往返主持“惊险逃生”。

    可机会偏偏砸在了福斯特头上。尼克松正看中他的无名无势,料想自己可占绝对上风,一来要借节目为自己澄清,渴盼重树形象,甚至再次回到政治舞台;二来趁机赚点零用——他借经纪人之口向福斯特索要采访费六十万美元。

    分为四期的电视节目里,尼克松在前三期占据绝对上风。这位曾与赫鲁晓夫和毛泽东谈判的高手毫不费力地应对一切质问,转移话题、放大无关细节、拖延时间、着重讲述自己的政绩,三次的访问如同垃圾时间一样迅速被消耗掉了。

    是什么让他在第四天放弃抵御?在这最后一集节目里,尼克松不仅表达了自己的遗憾,还坦诚说出自己长期以来的信仰:“无论总统做什么都是合法的。”仅凭这两句发自内心的表述,这个节目已成为经典,并成为后来诸多学者研究尼克松的可信资料。

    为什么尼克松说出了心里话?诚然在影片中,福斯特为最后一期的访谈做了超出从前的准备。他借助手之力,找到水门事件中被疏漏的证据,伺机以死硬问题伏击,使对方措手不及。但这一切都源于尼克松此前深夜打来的电话。他抱怨、咆哮、喋喋不休,使福斯特得以窥见这个巨人背后脆弱的一面。事实上,他们都不过是落寞的失败者。他们都为进入主流而拼命奋斗,得到的却总是奚笑冷落,他们都曾经取得事业的辉煌,却仍然甩不掉心底里隐隐的自卑。

    尼克松也许是因为窥见这样的相似而袒露心扉。与其说他败给了福斯特的提问,不如说他败给了自己。他终于卸下盔甲,还原为一个普通男人。在结尾那个特写里,他脆弱、无力、伤感,简直要让人原谅他所犯过的罪了。

    只是电影始终是电影,它刻意削弱福斯特,成就了一个具有莫大魅力的尼克松。而历史并没有这样打动人心。当时的民意测验显示,看过节目的美国观众中,有69%认为尼克松仍然想要掩饰自己的过错,72%坚持认为尼克松有罪,75%认为尼克松不能再回到政治舞台。

    现实中尼克松从未打过那通泄露心思的电话,福斯特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事实上,他一直在采访政治人物方面颇有心得。他是新闻史上唯一一个采访过六位英国首相和七位美国总统的人,尼克松并不是第一个。不可否认的是,与尼克松的对谈是福斯特事业的巅峰,它的唯一性与重要性为他今后的事业铺平了道路。福斯特迅速登上《时代》与《新闻周刊》的封面,并凭此名声陆续采访了福特、吉米·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与小布什,名利双收。

    尼克松也不吃亏,不但拿到60万美元的采访费,还有电影中未提及的一项收益——那次电视访谈收入的20%分红。要知道那期节目创下的收视率至今在美国政治新闻类节目中未被打破,而单福斯特本人就赚到一百万美元。

    历史比电影来得无情。原以为这场对话是两个失意者碰撞出的火花,原来不过是两个聪明人的双赢。

 8 ) 历史 迷人的历史

  我们怎样去面对历史是一个经就不衰的话题,去年看完《女王》之后我被震惊了。竟然有这样一批电影人可以以近十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蓝本,以现今依然处于政治高位的一大批政治人物为主角,拍摄一部传记题材却高潮迭起剧情不输于任何一部电影的影片。历史是讲述的历史,是众家之言,只有以一种冷眼旁观的客观观感来冷静地评述才能够不引起争议,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从话剧本身剧本的着笔点来看,似乎编导力图透过丑闻外衣来窥探当事人真正的内心,从而书写一个更加人性化的尼克松。历史就是历史,是由很多机缘巧合构成的,所以真相到底为何并不是唯一的追求。编剧也并没有试图将自己主要的精力花费在如何真实地还原历史,摩根在采访中也表示“我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而这个人的自然属性又会制约他的社会属性。尼克松,是个政治家,可是他的消极、内向、多疑的性格就牵制了自己,所以才会有水门事件。而福斯特却是个天生的和别人交流的高手,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喜欢他。所以,在我看来,他做一个主持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也正是如此,大银幕版的《福斯特对话尼克松》的注重点既不是追求历史真相,也不是力求真实还原当时的情境,而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深入体会这一历史事件下对话的双方。
  其次,从影片本身来看,还是保留了摩根编剧以往的风格与导演霍华德的执导功力。虽然编剧极力避免,但此片还是不可避免地算入了政治影片的行列,也正是因为此,本片仅仅只在美国地区上映。拍摄政治电影需要制作者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极其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会使导演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一点上霍华德导演做的很好,影片从头到尾紧密地围绕着大卫·福斯特对尼克松进行的那场为期四天的访谈,几乎没有任何的冗余。
  再次,因为影片本身的访谈形式以及客观历史的存在,片中所有的台词内容都得照搬当年的对话原文,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编剧的发挥。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故事的重心在不经意间被移放到了访谈之外,访谈前后对阵双方心里变化的加入与访谈本身相得益彰,从而全然起到了《女王》中行云流水的故事效果。
  最后,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影片体裁和内容的限定,这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是台词、谈话、独白以及人物内心交代,但一如《女王》故事的出彩,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沉闷或者是乏味之感。其实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这部影片就已经成功了。
  不论是出于对历史的沉迷,还是对影片本身的兴趣,它都值得我们关注。

 短评

两主角都演的挺好,就是就是霍华德讲得太老套了

5分钟前
  • 利奥波德
  • 还行

拍的很好.... 只是我不好这口

8分钟前
  • 🌙e-L°。
  • 还行

Frank Langella的表演感动了我。。。居然这种类型片最后把我看哭了。。。

9分钟前
  • 霍伯森的选择
  • 推荐

商业政治题材的典范

13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前50分钟的铺垫有点冗长。最后的采访部分十分精彩。

16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蛮稳的,奥斯卡应该有所斩获吧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又是真实历史,尼克松的演员长得一点也不像尼克松,但是演出了他所理解的尼克松的内心世界。中国人对水门事件不感冒的一大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这样一件事何以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和长久影响。

19分钟前
  • 叶洲
  • 推荐

五星级的剧本,纪录片形式还原这一次对谈,精准的节奏让人喘不过气,就算是前半段的铺垫我也看得目不转睛,到了最后,主角说出的每句话都是影片高潮!一瞬间细微的心理变化,呈现在演员脸上,一秒的镜头可有无数种解读,演员太棒。最后的疑问更是发人深省,我们是否都在做适合自己的事?

2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很棒

24分钟前
  • 夏局中年爱jazz
  • 推荐

早已看透,尼克松的粉饰就如系着鞋带的意大利皮鞋,用措手不及的方式解开他的鞋带,才能在这场别致的访谈战争中取胜。用纪录片采访的解读方式引导了全片的节奏,抽动的嘴角落寞的神态无法被消弭的道歉,是一个曾挥斥方遒也自作聪明的政治家留给世人评说的谈资,坦白后的释然让他不必如小丑般苟活余生。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很不错

32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只有一人能重返荣光,另一人必永世不得翻身。尼克松的性格与功过永远都不简单,对他的情绪仇恨与怜悯共存是再正常不过的,电影只是再次提醒了我们这一点。80%的精彩应该是属于事件本身以及话剧的,这就是为什么作为电影拿不到五颗星的缘故。

35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破釜沉舟,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功成名就~~

39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流畅 自然 行货

42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节奏有些不好,后段精彩

46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与政治无关,甚至与史实无关;即便除去其他细节,仅仅对比真实的四集尼克松访谈,片中的改动和描述也是更加富有戏剧感;其实朗·霍华德不过是借用这一事件来打造一部步步为营的充满张力的电影,并借此展示一个他自己心中的尼克松形象;朗格拉的表演真是令人赞叹,内敛中却有着可以随时爆发的激情。

5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好看

53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典型的荷李活式情節..中規中矩..本想只給三星..但Frank Langella的演出很出色..給多一粒星給他..

58分钟前
  • l.m.
  • 推荐

教科书般华丽。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镜头的调度。

60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今年提名里其实我最爱这部

1小时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