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崛起

大陆剧大陆2017

主演:宁静,张博,富大龙,邢佳栋,杨志刚,沈佳妮,赵龙豪,吴连生,王小毅,王梓桐,张译文,宁露,王绘春,霍青

导演:丁黑

播放地址

 剧照

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2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3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4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5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6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3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4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5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6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7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8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19大秦帝国之崛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10:04

详细剧情

公元前305年,秦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一位君王——秦昭襄王嬴稷继位。其后五十六年期间,秦王嬴稷在其母宣太后和其舅魏冉扶植下,从一个稚嫩年轻君王,成长为了一位坚毅沉着,威震天下真正王者;而秦国也由一个势力一般二流强国一跃崛成为傲视列国的超级大国。昭襄王在宣太后、纵横家范醀、“战神”白起协助下嬴稷采用“力交利交”“远交近攻”之国策,率领秦国子民先后灭义渠,修长城,重创齐国,攻陷楚国都城,迫魏韩两国俯首称臣并以极其惨烈战役。长平之战毁灭性地打击了当时剩下唯一大敌赵国,最后更一举消灭西周收纳九鼎!自此秦国雄傲中原无人能及,八十六年后嬴政统一中国之霸业也由此已经拉开序幕。

 长篇影评

 1 ) 剧情确实有正剧范 但就是武安君白起气质有些像廉颇没有那种锐利的气息

央视开头放出的两集从第一集看就知道删减了很多可是这并不妨碍 我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毕竟等了两年多了 加上现在等等烂片的恶心 后来才到b站观看了完整版 从季君之乱作为切入点 讲述秦昭王成为一个真正的君王 王族的血是冷的 这是宣太后对昭王说的 身为王者要有王者担当 要使国家强大 人民安居乐业 这一部就是讲述秦国如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 崛起的过程是艰辛的 因此需要众多人才辅佐 白起自然应运而生 他辅佐昭王开创了大秦的霸业 但可惜这个剧不可能完全反映白起完整的性格 毕竟是央视的剧 白起的残忍一面因此会被消除掉

 2 ) 延播,删减,零宣发,关于大秦帝国的幕后

这部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2011年拍摄,本来2015就要播出了,却延播了很久,在大秦粉万众期待之下,终于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播出,播出之时出现了零宣发和一如既往的删减。今天看了大秦帝国公众号发的新京报的报道,之前猜测的各中原因也有了明确的解答。
ps.下文括号内容是楼主自己加的。


一、关于延播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白起的“戏份补拍”。总制片人焦阳说 “在过审查时,当时饰演男二号白起的男演员出了事,要么他的戏份全删,要么剧不能播出,所以延误了档期。出事以后,我算了下他演戏的时长是239分钟。放到现在就是两部电影的量,我当时感觉,第三部要完蛋了。”焦阳回忆,《崛起》拍摄了近11个月。除了演员问题,还牵扯到郢都大战的制作。“这是借助地形来打的一场战争,参战方有秦国数万之众。很难用电视语言完全展现出来,所以一再改动,拍了又改,最后上特技。”
      焦阳最后请来邢佳栋,硬把白起的戏全都补上。“邢老师很配合,在没有群戏配合的情况下,在绿幕底下拍完‘独角戏’,再通过特技加上。”他感慨:“改的这200多分钟,比整部戏拍的时间还长,做了整整14个月,最后把4个特技公司累得人仰马翻,很多人打地铺在后期间睡觉,比拍戏还费劲。”(所以大家也不要吐槽邢佳栋啦!不容易啊!)
  如果仔细看白起的镜头,会发现很多群戏部分中,换掉了脸。(也是弹幕上笑称的“我1080p的白起傲然立于720p的人群中”)焦阳直言:“没法把所有演员调过来再拍一遍,都是用特技把脸、头和半身换掉。实在改不了的戏,最后也删了。这种情况,对之前的演员,对剧组来说都有遗憾。但如果不改,这么多人的劳动就完了。”(能上就不容易了真的,再次告诫大家远离毒品,害人害己)


二、关于零宣发和删减
距离首播仅剩4个小时,《崛起》才通过官方微博(居然还是看的官方微博)宣告开播,焦阳直言,这一部播出“太突然”。“9号下午四点才通知我播,我才看到网上的节目预告。”而由于上一部《纵横》的收视低迷,他甚至没对第三部抱有希望。
  “第二部播出惨败啊,可能是观众觉得太沉重,有很多人批评说‘看不明白’,所以这一部我根本没多想,估计播播就完了,没什么预期。当晚有人通知我上豆瓣,一看 1700多人在评论。第二天播完三四集,网上评论都出来了,心想不得了。”这部剧的讨论热度,令他大为惊讶。而外界不论是批评还是赞誉声,焦阳都“欣然接受”。
       由于网络版跟电视版集数不同,一些情节在电视播出时被删掉。“央视只播出34集,所以要把铺垫的戏拿掉,我们的完整版是40集。电视平台有集数限制,一年只能播10到11部,后面还排了很多戏待播,能够播出34集已是不易。”焦阳说:“只要你看了这部戏,骂也行。对我们来说,漠然才是最大的批评。也有人说烂,对于我而言,电视剧不管做成什么样子,做多高,都是要拿给观众看的,要允许观众吐槽。只要是对我们后续作品有很大建议的评语,我们都接受。”
  《崛起》的热播,如今被视作历史正剧回暖的信号,对此,他坦言:“影视行业走到今天是多元化的,不管戏说、正说、古装偶像化还是玄幻,都有它的市场。不要一个类型打压另一个类型,这样不符合繁荣艺术市场的规律。一开机就是面对8亿的电视观众,不可能只看一个类型的剧。不管什么类型,都有它的市场生存空间。各自题材的差异性大,越繁荣越好。”(彩!)



三、坚持原声
  老粉应该知道,大秦帝国系列一直是用原声的(个别演员本人声音过于不适合才会用配音)。《崛起》依旧使用同期声。这点有的人适应觉得是真正检验演员台词功底,更正剧范儿,也有的观众表示不适应。对此,焦阳解释,此举是因为丁黑导演的一再坚持。“其实我不让用原声,因为同期声有优点和缺点,而且原声是电影才用,时长短,方便修复。电视剧周期是要有保证的,受影响就要重拍,周期上不能保证。(所以偶尔也听到一些台词有几个字几句话后期打补丁的情况)台词很考验专业,但是电视剧现场不可控因素太多。横店是个旅游区,收音的条件没有在电影棚好,风向等都会造成问题,有些观众认为这个原声有些粗糙,听不清,是有这样的情况。”
  但导演的这个坚持,他觉得对了。“好在实力派演员在台词上,没有大问题。”像李立群老师,剧本都不用拿,随便怎么对词,张口就来,这就是功夫。(壮哉我大胃王)对演员来说,这就是专业功底。“焦阳说,他作为制片人,考虑周期、成本等问题,而导演考虑的是艺术性。”其实第一部也是导演拼命坚持同期声,我认为该坚持的还是要坚持,必须给导演、演员艺术创作的空间。"


四、关于选角
在选角上,总制片人焦阳坦言,第三部《崛起》跟第二部《纵横》“有极大的关联性”。少女芈八子变成宣太后是“一以贯之”。选择宁静,因为她之前演过年龄跨度很大的孝庄皇太后。“这部剧里,宣太后戏份非常重。跨度大对一个演员来说考验很大,所以选角最主要的是戏好不好,是否能担得起分量。对于制片方来说,选择宁静的风险比较小。”张博饰演的嬴稷从一个“熊孩子”到雄视天下的“君王”,跨度很大。加上邢佳栋饰演的白起,赵纯阳(大家可以看看他和何冰老师演的电影十二公民,反差巨大,里面是他自己原声的)饰演的魏冉等配角加持,这部剧称得上“一水儿的实力派”。
      在拍《崛起》的2011年,市场上还没有“小鲜肉”一说。(感谢拍的早!)“那个时候,我们选所有的演员都只想他/她戏好不好。”(请继续保持)焦阳告诉新京报记者:“这部戏触碰到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编剧刻画时加了很多内心描写。现在的古装偶像或古装言情剧,跟这个戏差异是很大的,不是说那些剧不好,而是我们追求的目的跟他们追求的不同。” (大家懂就好2333)
      制片方选角目的是:尽最大努力,把历史人物还原出来。“至于演员长得漂不漂亮、帅不帅气不是关键。”他笑着说:“当然,长得好看更好。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肯定还是以实力派演员为主,对剧本里描述的人物是要有把握的。”(良心啊,答应我一定要用这种标准继续下去)





五、关于服饰
焦阳回忆,在2010年末和2011年初,做古装影视剧服装的主要有两个基地,一个在镇江,还有一个在北京。“北京朱氏兄弟主要做电影服装,费用要比一般做电视剧服装的贵,但我们主角的服装全部是在朱氏兄弟那做的,按照电影的标准去做。”
      焦阳说:“那个时代的人将丝绸穿在里面,因为当时男女没有裤装,里头这一层需要贴身穿,讲究舒适。由于生产力很低,丝绸即使穿在外面也是用作点缀,平民是不能穿的。”
麻布成为衣服最主要的材质。为了还原古时人的走路步伐,剧中服饰主要用麻布制成,宽大的袖袍使衣服颇有重量,加上身上佩戴的东西较多,走起路来四平八稳。“如果用现在的仿麻布,质量很轻,演员也好穿,但是走路就跟现代人一样轻飘飘的,显得很随意。那个时候贵族特别讲究穿着和仪态,跟平民百姓的区别也就在于此。”
  而武将们用的盔甲,用的全是真牛皮。“你可以看到演员都是抬起腿来走,因为太沉了,一身牛皮甲30多斤,不那么走就走不动。”看起来演员是端着、绷着演戏,是因为服装太硬太沉。焦阳笑称:“人配衣服马配鞍。如果衣服材质达不到,演员没有这种重量压着,气势出不来。服装是在丁黑导演的一再强调下,花了血本做出来的。一穿上衣服,弄完头发,演员对着镜子一照,自己就会入戏。”




《大秦帝国之崛起》周一至周五晚八点央视一套两集联播,大家贡献下收视率哦!

 3 ) 央视的剪辑删去了很多情节(以及剧评)

《崛起》的前两集是《纵横》结局。央视当初播第二部时删去了结局,制作方把上一部结局做成了这一部的开始,结果又让央视给删了,只在央视版的第一集中按照预告片花的处理方法穿插进去。但因为第二部到第三部为处理人物成长的关系,包括秦王、魏冉、白起等演员都有更换,这使得穿插前后需要给每个人标注姓名、职位。如果没看过完整版第二部的话,在央视版第一集中会特别累。

韩聂赴薛邑见孟尝君,其中有孟尝君的管家假装因众人的追问才说出孟尝君一门客因怀疑孟尝君和门客饮食不一致而拔剑自刎的情节,被央视删减。这个情节在后来宣太后质疑孟尝君人格时十分关键。

楚国的情节删得更多。公子芾和公子悝请楚王赴武关缔结盟约,楚国朝堂之上,令尹昭阳和左徒芈原认为断不可去,但子兰鼓动楚王前往。此段被删减,显得楚国臣下无智。后面,楚王被俘,面对慎子等人欲迎立新王之举,芈原不忿,此段显示芈原品行,且在预告片花中的重要情节也被删剪。

楚顷襄王回国后,楚臣为应对齐王讨地的行为想出三个计策,计策的提出和大臣的执行在央视版中全部改为了旁白。这段的缺失使得楚王背信弃义后齐湣王仍旧如此信任苏秦显得不太符合常理。

伶优入秦相府的情节删减了一部分,刚开始小姑娘献菜的情节中孟尝君对美食的向往,还是很能体现宣太后对孟尝君的判断的。

魏伶优为秦亡吟唱送秦王出征,以及秦王在函谷关前的短暂停留被删,中间穿插的秦王和魏伶优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被删。

——至网络版第10集

(11集)蜀侯作乱,秦王视察蜀郡情节被删,使得后面有些人物出现在巴蜀之地有些奇怪。魏丑夫与魏伶优的对话被删,此段对话显得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

(11集)苏秦赴齐前与燕王的对话被删,其中穿插的和太子平妃相遇的情节也被删,包括预告片花中台词“用间有五,臣乃死间”。苏秦见过齐王后和秦王宠臣韩聂有段小对话也被删,对话中韩聂没弄明白苏秦的话。

(13集)奉阳君严刑审问苏秦后,赵将韩徐为密见苏秦一段被删。缺失此段,央视版中韩徐为的后续行为不尽合理。苏秦被释放后,在赵国内廷见赵王、穰侯的情节被删,其中有苏秦建议赵王以奉阳君名义写信,以便自己取信于齐王的情节,后面有苏秦在燕国边境,故意被羞辱的情节。

(15集)刚开始,秦王和魏伶优见面的情节被删,这也是预告片花中的情节。后面魏优旃重病,魏丑夫启示魏伶优应当如何被秦王宠幸的情节也被删。

(16集)秦王在韩聂面前说明自己要一统天下,后面又有和韩聂、魏伶优讨论何为天下,以及和氏璧之事被删。后面韩聂出使赵国要和氏璧、蔺相如出场、入秦全部被删。此集中央视版播出的内容极少。

(17集)完璧归赵、渑池会被删。白起说明在楚国要减少伤亡的情节被删。屈原投江被删,至此屈原戏份删减完毕。

(29集)秦王与范睢商议许楚国以利,后范睢赴楚,让楚国攻打鲁国,以便秦军8万可以驰援长平,此段被删。

(30集)赵括之母觐见赵王,请赵王不要用赵括为将,有自作聪明者为赵括辩解,被删。

(31集)赵括赴长平欲与廉颇交接,廉颇称病,被删。赵括视察阵地后,让人诵读兵书中关于地势的部分,言辞轻狂,被删。白起展示秦军四马战车,被删。

(33集)赵括带兵突围前,有一小段赵兵突围的片段,被删。

(34集)秦兵杀赵国降卒的情节被删减很多,其中有出场很多的两个小孩的戏份。

总的来说,央视的删减使得很多情节不是很连贯,也引起一些争议。不过删掉完璧归赵一节,除了使蔺相如出场稍显突兀外,感觉基本还是可以的。或许出于尽可能多地展现历史的考量,蔺相如在史书中的故事大多被搬到了剧中,然而处理方式相当不讨巧。蔺相如的品行基本与史书相符,但这部剧主要是展现秦国的,所以在秦昭襄王和蔺相如的对手戏中秦王完全没有史书中那种被胁迫的样子,反而是相当镇静。这种两方都想好好表现的处理方法结果使得这部分戏更像是笑话。既然在前面接受了秦王的形象,到了这部分对手戏会感觉蔺相如这么英勇机智,却还是被秦王玩弄,这对蔺相如的形象塑造非常不利,删掉之后也不会影响故事主线。

——————————————————————————
以上为央视直播版相比于网络版缺失的部分。以下为剧评。
——————————————————————————

已经好久没有用网络直播追电视剧了。2016年时,期待《大秦》和另外两部剧能上星播出,但最早播的《大秦》出现已然是2017年。同时,因为第一、二部在上星播出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删减,这也是我第一部追完央视的网络直播后又去看网络完整版的剧。

之前看完第一、二部,总感觉第二部的观感不如第一部,第三部也是如此。在第一部中,有一种大秦上下君臣、百姓上下一心的感觉,然而这种感觉在第二部、第三部中很弱。后来才想明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已经强盛,矛盾不再是变法派和守旧派之间的斗争,而变为秦国和山东六国之间的斗争。这样看来,似乎可以接受秦国部分不如第一部精彩,但感觉以下方面尚有不足之处。

其一,既然矛盾的另一方转移到了山东六国,那么这六国君臣便同样要拍得出彩。但从第二部开始,感觉剧组并没有邀请到足够多的戏骨,使得演员分配在秦国尚显捉襟见肘,如在第二部中,在山东六国中能留下印象者只剩下魏惠王、惠子、楚怀王、楚令尹昭阳、芈原几人,且均是文臣,而无武将。第三部中,魏国信陵君、燕国乐毅等人也没有塑造好。这里虽有些苛求,但确实如是。

其二,在群演上,后两部比起第一部来也差点功夫。每逢将领外出作战,身边总有几个副将等感觉衣衫、发型不甚整齐的,比如马服君赵奢前往阏与之时其身旁的副将。列国朝会,看到的武将中,除了最前面充当重要配角的几个人,其他似乎都是找了些非常年轻的群演,赵国如是,范睢在长平之战初前往楚国时也是。逢到人多的场面,感觉群演都没有进入状态,往往就是完成自己的台词任务就结束,比如说最开始孟尝君回薛邑受到百姓欢迎一节。
 


(赵奢副将)
其三,武将的盔甲。如赵国,阏与之战前,廉颇和赵奢朝堂之上争辩是否应该与秦军交战,很明显可以看到马服君赵奢的盔甲是远不如廉颇的,严重缺乏色泽,感觉快和普通士兵一般了。当时马服君和廉颇之间的待遇应当不至于差别至此。后续,平原君往廉颇处督战,赵括挂帅,所着盔甲也是如赵奢一般缺乏光泽的。


 
(廉颇和赵奢的盔甲对比)
其四,灯光。这一点说不太好,包括第一部也是一水的玄色,但是二、三部因为服饰上的问题,色调一暗总觉得有点怪异,但说不上哪里不对。另外,人物的影子有些地方没处理好,长平之战前,秦王、范睢、白起三人商议一节,秦王的影子便遮盖住了范睢的脸部(不过就几个镜头)。


 
其五,镜头。感觉有三处挺明显的。屈原投江之前,有一处应该是从江面上拍摄岸上屈原的镜头,可能是因为水波动的原因,拍到的岸上的画面一直在晃动。宣太后去世后,有一处镜头是从宣太后卧榻的远处慢慢将镜头推到宣太后附近,其中镜头明显抖了一次。另外,在郑安平投降后受到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奚落时,镜头来回在这战国三公子上摆,一个人说完便将镜头摆向另一人。我不懂摄影,但真感觉这些镜头里摄影工夫没做到家。

其六,台词。台词的文白有所争议,不提。不过,还有一些很别扭的腔调。比如,平原君前去见信陵君,欲杀秦太子倬,台词中出现 “看来要……看来要……”,非常违和。另外,也有几处出现“但……但……”。

其七,演员在年龄上的化妆和演绎。宣太后还在的时候,魏伶优便已经对秦王说“王上已经有白发了”。这一点还真是看不出来。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前出生,至长平之战开始的公元前262年,已有60余岁,但此时张博的扮相仍然是满头黑发,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年过花甲之人。

年龄跨度之大应该是其中一个问题。秦昭襄王称王56年,扮相上肯定是由年轻到年老逐步过渡的,但在剧中过渡得未免过慢了些。第一部中的秦孝公和第二部中的秦惠文王离世之时均不过40多岁,便已经是黑白相见的头发,虽说有重病/发疯的因素,但秦昭襄王的扮相如此年轻未免太夸张了些。邯郸之战时,秦王和白起渐生嫌隙还是黑发,等郑安平投降之后立马头发花白,步态不稳了,转变得又太快。

宣太后妆容过渡得也太慢。另外,太子嬴柱从出场开始妆容便应该没有变化。最后一集中,秦王已70余岁,太子还没蓄须呢。

并未看过原著小说,不过考虑到年龄跨度的问题,感觉秦昭襄王的部分不妨拆成两部分来拍,以宣太后离世为界,前后换演员。或者说,由一个年龄更大点的演员拍这一部,像当初40多岁的陈道明出演《康熙王朝》。张博拍这部戏时还是年轻了一些,另外,长脸感觉似乎更难扮老妆(此处不涉及演技讨论)。

一处行礼时的错误:

 
第二部中可能也有手搭反了的情节,这个记不清了。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把服饰、群演等问题甩给剧组经费不足,在此先甩个链接http://m.dooland.com/index.php?s=/article/id/365733.html(原载于《三联生活周刊》第752期,2013年9月09日出版)。根据制片人焦阳的说法,第一部每集成本近100万,第二、三部每集成本超200万。第一部2007年拍摄完成的,第三部2013年拍摄完成(不考虑补拍),即便考虑物价上涨的因素,我也不觉得经费不足是一个合适的理由。

 4 ) 关于《大秦帝国之崛起》,三两言

这大秦帝国之崛起,也看了十多集了,慢慢怀疑以前对它期望有点高,看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一些问题,说说。

一是时间不连续,跳的太厉害,明明感觉才过了几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实际呢,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年了。那个小优伶前一会儿还是个小女娃,后面突然就变成大姑娘了,看上去好几年了吧,可是秦王这些主演们一点都不显老,没什么变化;那苏秦再次见秦王,说等了十四年了,连个铺垫都没有,苏秦作为间谍,天天担惊受怕,那么竭心劳力,居然不见沧桑,长相也没有变化。这种情况剧中还很多,看得很脑补。

还有就是故事不连贯,场景切换生硬,有种按照史书生搬硬套的感觉,一篇一篇一章一章分界明显,前后不搭边,集与集之间都不说了,一集内部都缺少承前启后的场景。巴蜀之地粮食大丰收,向秦王朝贡,李冰治水这些情节是怎么冒出来的?后面如何?没了…

再就是故事只有其脉络筋骨,没有血肉,情节没有舒展开,就像一个史官作为旁观者记录一个事件,没有个人观点立场还可以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却也是一笔带过,事件参与人的心理,私底下做了多少事,遇到什么问题,压根没有。还是巴蜀之地,作为秦国的粮仓,李冰治水,历史上开始有太守这个职位,出场的来自赵国姓赵的公主,都是用力太少,不知道究竟想表达什么。我就在想,导演究竟想让观众知道什么?还是把有名的历史典故过一遍就算了?

最后,剧中虽然涉及人物众多,但除了主演,打酱油的群演实在不上心,职业道德,职业水准都没有,楚王死了,仪仗队的小兵还能笑,不止一个,这楚王该多不得人心?秦王差点被下毒,场面严肃紧张,后面的妃子虽然努力想装出害怕的样子,表现出来却是满脸的麻木。群演也是演员,好么!群演演的也是戏,好么!这是导演的驾驭能力和敬业精神有问题。

与群演呆板的表情相比,主演的表情太过丰富,嬉笑怒骂随意发挥,言语措辞句句经典,编成语录可作为警世恒言或者励志佳句。群演与主演的反差太大,从整体拉低了这部剧的可观赏性。

综上所述,作为历史正剧,这部大秦帝国3仅仅是一部有画会动的历史书而已,作为电视剧,它是不合格的。如果你只是单纯想了解历史,或者爱想象喜脑补,看看也无妨;如果你逻辑思维比较强,又真想看,心态一定要放好;如果你是处女座的,还是远离此剧吧。

 5 ) 观大秦帝国之崛起 好些遗憾

取了个直白的名字,写一点直白的文字,《大秦帝国》电视剧第三部看到现在,坦白的说,遗憾,本可以拍的更好一些。这种遗憾,不是我们热爱那段历史或者这本小说的观众吹毛求疵,而是因为热爱带来的期许比较高,有落差,难免有遗憾。

相比于原著,我更爱那段历史,小说中的人设和历史人物其实有出入,这种出入无可厚非,比如《三国演义》就尊刘贬曹,但不妨碍它是名著,《大秦帝国》的立意很高,那些伟大人和他们的事描摹见诸功力,全书气象恢弘,是一本好的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剧前两部分别由两位不同导演执导,侧重点不同,但都见成功,所以在央视无征兆上映第三部的时候,我一番欣喜,一直在优酷上追剧,毕竟这里是无删减的。

首先是这部特别赶,详略不得当,每集或者每几集缺乏一个主轴支撑,其实该剧对时间线整理很多是正确的,比如厘清了苏秦的主要事迹是合纵伐齐,苏秦应在张仪之后,可是这部剧明显有点赶节奏,我不知道是不是经费的问题,有些地方略的太遗憾,比如五国伐齐三分钟..如果以秦国为视角纵观六国重秦而略六国是好的,这省与略把握好肯定精彩,但有些地方掌控的特别费事,老是在秦国芝麻蒜皮那里磨。只是放着这段大历史中那些精彩的东西不呈现,是十分遗憾的: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没有的,攻击林胡没有呈现;

2.赵雍退位立赵何又联合赵章夺权,终至饿死沙丘没有体现;

3.赵武灵王主导支持立嬴稷为秦王一笔带过;

4.燕昭王的黄金台没有;

5.齐湣王灭宋和楚怀王灭越没有体现;

6.五国伐齐寥寥草草,田单复国三言两语;

7.渑池会盟处理的略粗糙......

把秦的对手描写的得当,岂不是更能展现秦的风采,赵武灵王那么个镜头,真的是让人伤心啊。孟尝君虽然千年来口碑一般,但也不至于沦为为个半丑角,更遗憾的是苏秦这里,不是说描摹的苏秦不准确,相反该剧把握的准。苏秦本来格调也不是很高,中心思想就是实现个人价值,至于个人价值到底有多大价值是对是错无关紧要。《大秦帝国之崛起》处理苏秦不好地方是着墨太多了,其实突出他的口舌之辩和个人思想就好了。战国是我华夏极富血性的时代,张力十足,所重是阳谋,苏秦田文之辈,不必刻画较多。

感情戏一直是这种历史正剧不好把握的,我的看法是不要的就不要,该剧还是想要的多一点,有些失衡。毕竟很多人还是爱看宫闱,我觉得宫闱诗比宫闱剧不知道好看到哪里,“含情欲说伤心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这里面可以想象就有很多,但是你非得把它撕开了反而不美了。

感情戏里,魏丑夫演得好,这个角色特别棒,尤其宣太后给他梳头那段,拿捏太到位了,我觉得感情戏保留这段就够了,最多保留一点母子情。楚怀王演的不要太棒,时而昏聩时而清醒,有些君上的气度又有些屌丝的任性都展现的精彩,是一个有明显缺陷的政治人物但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家伙,贪图小利好色但是不畏自己生死能坚持楚国利益,这个矛盾都能在演员身上很好体现,殊为难得,大家也都很喜欢这个熊槐,特别打儿子那段估计都看乐了吧。此剧有些角色把控和选角真的是神来之笔,还有叶阳我觉得选的也好,但很多角色有些就很遗憾了,跌破眼镜。

最遗憾莫过于屈原...一万点受伤啊,这可是才情满腹博闻强识忠君爱国的三闾大夫啊,这可是怀着雄心要把楚文化推广华夏的大诗人啊,这可是一己之力用《楚辞》战《诗经》骄傲的楚国人啊,怎么说话就靠吼呢?怎么直到死还是那一副苦脸,太遗憾了,这个角色设定和演绎不见得一点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可惜可惜的是,爱扣屎盆子,急着洗白,这一下就落入下下层了。

扣押楚怀王,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但符合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父子行事风格,流氓啊,流氓就流氓啊,流氓是行为方式么,不必洗呀,干嘛编一个楚怀王发神经要什么栎咸之地呢?

范雎,这是焦点,也是最近大家纷纷吐槽的。太过分了呀,首先读个sui有点莫名其妙。好吧,读音毕竟不是大事儿。可是阏与之战失败竟然扣在范雎头上也真是躺枪,阏与之战是人家赵国上下用命将帅一心啊,是人家马服君赵奢指挥得当是秦军轻敌所致,干范雎屁事,何况范雎若是上来干这么一遭,还能受大用?

范雎一出场被刻画成阿谀小人,真真是不能忍,“一饭之恩不忘,睚眦之怨必报”是他的个性,但怎么看出是宵小之辈?而且编出范雎挑拨让秦昭襄王罢黜穰侯,明明嬴稷忍了跋扈的魏冉那么多年要彻底干掉他好不好,也不看看当年那个赫赫战功的穰侯后来骄傲成什么样。始皇之所以能奋六世之余烈,除了他个人,更因为秦国这几代明君都能和自己的大臣一同齐心协力共进退,君相携手君相信任君相俱贤明是秦统一六国最充分条件,嬴渠梁和公孙鞅,嬴驷和张仪,嬴稷和范雎,嬴政和李斯,这一对对组合的光芒难道不比虚构的“神话君上”更有人格魅力么?何况有缺点的人未必不出彩呀!

滥杀是白起怎么也不可能洗的白的问题,可是这不耽误我们喜欢白起作为战神的一面,“白韩李岳”,中国军事史怎么可能绕得过秦国的武安君?但是这里白起竟然悲天悯人起来,有点突兀了,杀人取首级是公孙鞅设定的国法,是秦人锐意进取最有效的行为手段,滥杀的锅要背也是商君去背,哪里轮得到范雎去背,太重了,他也不能背。

我们去写古人,还原就好,站在他那个时代去看他周遭人文环境,何必用今人思想去套牢他,何况我们又不见得比古人明睿。

不过,范雎这个演员我觉得好,这可是忍辱负重,改名换姓,远交近攻制定国策的范雎啊,就是编剧在这里处理遗憾了。

历史中,人物的年龄很微妙,绝大数中国人刚读历史的时候,不会意识到刘邦只比嬴政小一岁吧,项羽到死才三十岁,这个年龄经历那样的大起大落再去看看西楚霸王自刎乌江就有另一种体会。《大秦帝国之崛起》在对秦昭襄王的人设上和历史出入很大,比如即将呈现的长平之战,此时的嬴稷已经60多岁了,看电视剧怎么最多40岁吧,这点出入一下子就抹掉了秦昭襄王身上最显著的特质——忍耐。张博显然有模仿富大龙的痕迹,不去评议好不好,就是人设上的差异多少有些违和。

我们热爱一个人并不是因为他完美无瑕,而是因为他身上某个特质独一无二特别吸引人,或者某个方面在他身上表现出来是那么自然得当毫不做作,所以一个人有缺点甚至有缺陷这个人未必就不可取,曹操还说取材不看德行,苏轼痛骂桑弘羊的句子拿出来,你是不是要说东坡出口成脏?“瑕不掩瑜”这个词现在被用坏了,其实说的就是好人难免有不光鲜的一面。后人描述前人的时候,何必遮遮掩掩呢?有的时候剥离干净,完完整整的还原不是一件清爽的工作么?秦国虽然被后世抹黑,但是一股脑的洗白也是不必的,有些缺点的人格,并非不见魅力。

我觉得纠结马镫马鞍这属于“春江水暖鹅先知”般无理取闹,但是容不下男子作揖右手在上是眼里不揉沙子,毕竟这个很容易做到,何况我泱泱华夏,礼仪上邦,《大秦帝国之崛起》把服饰、装饰和器具还原那么好,这点小细节为什么不可以做的更好些呢?

我只说遗憾,其实也说了好多优点。因为我真的喜欢这个剧,喜爱那个时代,那一身汉服,那发髻上的簪,那一席长揖,那一声声“诺”,活脱脱一个“士”呈现面前。中国人最阳刚的一段岁月,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止在故纸堆里,电视屏幕上,也在我们心中,在我们周边。

 6 ) 期待第四部

“大秦帝国 千古一王 赢稷为尊 武有白起 文有范雎 五十六载 威震天下。”作为一个80后演员,张博从青年,中年到老年,跨越年龄演绎,把嬴稷的桀骜沉稳,雄心壮志,传神的表演出来,演技可见一斑。当然还有宣太后,白起,苏秦,范睢这样的演技派。欣赏着这样的剧真是太棒了!!! 唉, 终于追完崛起,一时间竟有些伤心,富大龙老师的嬴驷,大秦帝国之纵横等我啊

 短评

现场收声比后期配音好一万倍!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6分钟前
  • Cyan
  • 力荐

看了一集,一般吧,大吹特吹什么良心剧的大概都不看历史书的,或者只看中国史不看世界史的,老实说我不大喜欢这种历史剧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历史糟粕多于精华,所谓的大秦帝国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地方,中国历史真正的精华在春秋时期,拍历史剧不要总是盯着崛起,统一什么的,多样化才是我们缺少的

11分钟前
  • neptune1125
  • 还行

其实问题很大,洗白路线也尊崇原著。但!还是那句话。都是同行衬托的!

14分钟前
  • silencer
  • 还行

我永远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在央视追剧。

16分钟前
  • 三千月相
  • 力荐

对不起各位,在下在此叩头谢罪!刚开始的时候我被央视版第一集的尿性给蒙蔽了,导致我对本片发表了很过分的评论,在此郑重收回之前的评价,看过优酷的无删减版之后才知道本片实在是国产佳作!但央视的第一集毕竟恶心到我了,所以,恕我无法给它5星,抱歉

19分钟前
  • 反叛者鲁路修
  • 推荐

这就是正剧的恢弘大气

24分钟前
  • 尴尬癌晚期患者
  • 推荐

微博看到有人吐槽这剧“那时候就有韩国了啊!靠”只能深深感叹一句“没文化真可怕”

29分钟前
  • 建文朱允炆
  • 推荐

现场收音啊!怪不得小花小鲜肉演不了,念不了123456。

30分钟前
  • 武条
  • 力荐

喜欢邢佳栋。这部剧打开就浓浓的一股年代感,真正的历史正剧应当如此。

35分钟前
  • 凌枫
  • 力荐

终于开播了,喜大普奔。

37分钟前
  • 个成吃饭嘎
  • 推荐

宁静一直是女神!

39分钟前
  • 桃小谷
  • 力荐

鸡蛋里挑骨头者退散,阴谋暗搓搓者滚蛋。大秦光从剧情一个方面来说就足以碾压各类滥竽充数的伪历史正剧,服化道也是考究非常,更别说主角的演技们了(就是杨某刚也比现在的所谓流量们演技好)

41分钟前
  • 猫耶耶儿
  • 力荐

给1分的那位,给了鬼吹灯5分好评,鬼吹灯是还不错,但大秦帝国没有鬼吹灯好?还差4分??笑了

44分钟前
  • Chaval Sexto
  • 力荐

刚刚看完琅琊榜,豆瓣是9.2,大秦帝国我觉得应该可以到13分!这样的历史剧是良心要支持!!!

45分钟前
  • 小狗扎克斯
  • 力荐

太粗糙了,群演一塌糊涂,严重影响观感。台词不知道什么鬼,太白,演员念得也不行,“啥”“啥”“啥”的简直气死人;当然宁静除外,第1集里两大段独白音质气息绝了,气势如虹。背景音乐各种唐突,谭晶的片尾曲倒是很好听。说这个比《琅琊榜》更能代表国产剧我是不服的,虽然某榜剧情硬伤多。1集弃。

50分钟前
  • Raaachael
  • 较差

秦强非一代之强,秦亡非一朝之亡。

52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宁静真的甩了孙俪几条街好吗!

55分钟前
  • 袁圈圈
  • 力荐

这个比什么芈月传好太多了,孙俪版的宣太后整天就是洒狗血、喂狗粮,恶心得不要不要的,拜托不要那么多感情戏,请尊重历史好嘛。宁静版的太后真是大气磅礴,又腹有块垒,倒像是一个智谋双全的女政治家。赞赞赞,继续追下去~

57分钟前
  • 南宫云
  • 推荐

裂变经典,纵横优秀(得益于宁静和富大龙),这部只能勉强及格。当然它的现场收声和服装道具,以及对历史的尊重都让人欣赏,只是剧情人设确实让人比较尴尬。

58分钟前
  • 木偶
  • 还行

为什么每一部都看?可能这就是正剧最吸引人的地方,服化道和演技没的说。

1小时前
  • 沈维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