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抓走的人

剧情片大陆2019

主演:黄渤,王珞丹,谭卓,白客,黄璐,文淇,焦俊艳,宋春丽,李嘉琪,丁鹤,吕星辰,黄觉,李倩,王菊,李诞,金靖承,曹炳琨,张腾岳,田壮壮,刘頔

导演:董润年

 剧照

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2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3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4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5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6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3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4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5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6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7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8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19被光抓走的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20:04

详细剧情

据说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会的平静与法则被打破,我们该怎么办?” 在导演的脑洞中,光代表什么?为什么人会被光抓走?谁会被光抓走?留下来的人要怎么办?这一系列疑问未来都需要在片中得到解答。

 长篇影评

 1 ) 当一部电影讨论起真爱的时候它在讨论什么

《被光抓走的人》,其实是在讲——“没被光抓走的人”。

电影设定之下,一道光带走了心有爱情的人,留着的人乱成一锅粥。

一方面,电影说着,爱情是一种很玄的东西:神秘虚妄,量子力学,并为之套上科幻的外衣。

一方面,它又站在所谓人性和道德的位置上指点迷津,爱情是XX,是XX,还可以是XXX……

从灾难来临,人人自危的纠结情态,到问题浮现,慌张混乱的社会景况,影片全程都处在一个“这很难懂,但我懂,你们懂不懂?!”的狂热状态。

说教型自嗨,那也是自嗨。这一上帝视角,未免把自己择开太外。

影片有一条较为完整的叙事线:黄渤和他妻子的情感危机。与其说是情感危机,不如讲是中年危机。如若留下来的都不是真爱,他们的婚姻根本被动摇,道德品质遭遇怀疑,事业受到冲击。

影片还设置了两个较为极端的角色,黄璐饰演的痴情小三和黄觉饰演的艺术家。一个表演疯狂,看似对待爱情“视死如归”,其实就是讨个说法;一个故作高深,以看透情理尘世之名,行胡乱疯狂之事,口中振振有词,这是那道光给我们的启示。

此外,电影还有两条更为残缺的故事线,小年轻的生死纠缠和同性情愫的灵光乍现。

你到底是讨论爱情,还是讨论婚姻

影片抛出这样一个想法、一个脑洞,其本质用意,是在拟写一场心理灾难。这场灾难的根本,不是生杀屠宰、阴阳离别,而是将人与人的感情,铺展拆解。假性情流露,真龌龊也暴光,撤走这片遮羞布,社会关系之下,试看人们如何安然自洽?

“带走真爱的一道光“这样的设定,只能算是为这道辩题,划开一个口子。如果设问真的只有爱情,那样反倒显得肤浅和愚蠢了。

显然,对于这样的辩题角度,影片处理下来是很无力的。严肃至上的氛围塑造,不能遮盖语义不明的逻辑缺失。大肆张扬的要释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真正上升到了道德、情理、内心的质疑这些层面,影片便开始躲躲闪闪、避讳不清。

只有面对本就“无法解释”的爱情时,影片才得以展开拳脚,夸大表现,言辞凿凿。

守住了身体的忠诚,就是保护住爱情与婚姻,这一点自证,便也显得苍白。毕竟,在上天用那道光考验人类众生之时,爱与性的契合程度已经成为这场拷问之下的子命题。更何况,武文学单方面的回归家庭,除了情感方面的疲惫,还有姿态上的油腻。

都得过且过了,还剖析什么?

如此一般,还要跳楼情侣去极端示爱,活着不是很好么?

并非那场灾难定义了爱情,根本就是这部电影在定义爱情、拷问爱情,表明创作者的态度,并且沾沾自喜。科学幻想是假,情感调解为真。这样的虚伪和做作,直接拉低了影片的档次。

若抛开这一切呢,强奸跳楼,换妻趴体,旅馆偷情、小三小四小五……镜头再长,也是一地狗血。

这就是所谓的众生相?还真有生活啊。

这个空虚寂寞的时代,人们喜欢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有意的、无意的,偷换概念。而爱、真爱之类的大词,大词叠大词,便成为了大家口中最具价值的论题。

讨论这部电影亦是如此。

头脑风暴并没有问题,只是我会认为,既是讨论,便要给予话题一个解读的空间,要去展露问题的全部方面。就像不幸的爱情、不幸的婚姻、不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只存在出轨偷情这样的狗血情节。

电影中武文学的一段,说起来完整,其实也不然——关注点只落在他一人身上了。这是什么?就像上文提到,这是个人的中年危机,而非两人的婚姻情境。

还有那一段若隐若现的同性内容,这道光照亮了他心中的一些东西,他怀疑自己,他无助和暴怒。这就是问题的一个多面了。

很可惜,在面对类似敏感的话题时,影片处于一个囫囵模糊的状况。我想,如果不够完整和彻底,那么这个讨论便是无意义的罢。


文章首发于公号MOVIE木卫,欢迎关注。

 2 ) 故弄玄虚,虎头蛇尾。

《被光抓走的人》有4条线,但是没有任何一条线可以称为一个好故事。

4个故事都很一般,所以合成一部电影也很一般。

武文学(黄渤 饰)这条线太杂了,又是评高级职称,又是同学会,又是夫妻关系……什么都讲了,但什么都讲得不深入。

前面为评高级职称做了很多铺垫,最后的结果就只是没评上,把高级职称的名额给了朱老师。

还以为会有什么反转,或者会揭露职场黑幕,又或者是武文学凭实力或者用计谋重新得到名额,事实是我想多了,直接就没后文了。

后来的PS合成游客照和火车票也是一样的问题:虎头蛇尾。

又是要花2500块高价P图,又是修图师拿出一大摞PS合成的火车票,又是武文学叫张燕(谭卓 饰)找机会晒火车票……

做这么多铺垫,你以为后面又会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剧情,结果又是故弄玄虚。

布这么大个局,观众很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一些探讨人性、震撼人心的故事,结果武文学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竟然只是他同学P了一张和张燕一模一样的游客照,这也太微不足道了吧。

后面夫妻互相猜忌就拍得更平淡了,到最后张燕和赵峰没有任何关系,武文学也忍住了小韩老师的诱惑。

演了半天什么都没发生,没有任何进展。

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就完了?

尤其是武文学和小韩老师在宾馆里那场戏,武文学的台词真的太尴尬了,什么“我对你有过龌龊的想法”“我以前还有更龌龊的想法”……

这些台词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场戏编排得太差了,让黄渤这样的影帝来演都很尴尬,要是换个人来演,我不敢想象会有多尴尬。

李楠(王珞丹)这条线的问题和武文学这条线类似,都是讲了很多,但是不知所云,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

整部电影几乎都没有出现胡建平这个人物,除了他出车祸的监控录像。

他是一个活在台词中的人,而他身边的女人们,用台词还原了他的人物形象。

这个创意虽然不错,但光有创意是不足以支撑一部电影的。

开头你就知道他是一个为了小三要和老婆离婚的渣男,看到最后无非就是从渣男变成了大渣男,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信息量了。

用了超过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讲这个故事,最后并没有什么很高能的结局或反转,太平淡乏味了。

要是直接拍一部电影讲胡建平的奢靡生活,都会比这个故事更有趣。

武文学和李楠这两条线虽然拍得很一般,但至少还有个完整的故事,而筷子(白客 饰)和刘佳一这两条线就真的是车祸现场了。

本来筷子和秦山这段同性故事让人眼前一亮,不知道是因为遭遇了剪刀手,还是本身就是这样,最后还是讲得没头没尾,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刘佳一这条线应该是最差的。

她本来宁愿跳楼也要和男友结婚,结果突然又不想和他结婚了。

突然男友又把他强奸了,然后跳楼了。

真的是莫名其妙。

他跳楼了居然还没死,然后刘佳一又要和他结婚了。

这反转太快了,完全跟不上导演的节奏。

男友如果真正爱她的话,是不会在她不愿意的情况下还强行要睡他。

他强行睡了她,然后去跳楼,这就是一时冲动把两个人都毁了的故事,结果刘佳一从中解读出来的意思竟然是“他愿意为了她去死”。

他把你强奸了,然后跳楼了,就说明他愿意为你去死?

这是什么脑回路?

刘佳一被强奸后,那表情看上去都生无可恋了,我都担心她会不会也跟着去自杀了,然而我想多了,她很快就从被强奸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还说要和他结婚。

这转折也太生硬了吧。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整部电影前20分钟很高能,然而剩下的110分钟太平淡了,完全没有高潮部分,虎头蛇尾,浪费了好创意。

更何况这也不是第一部这种题材的电影,在此之前还有《守望尘世》。

一道光让一群人凭空消失,搞一个这么唬人的设定,观众很期待接下来会有什么很深刻、很引人深思的故事,然而导演只是故弄玄虚。

或者说,他空有一个好的想法,但没有能力继续编下去。

影片想要探讨爱情和婚姻,但太浮于表面了,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深度,看了半天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反倒是人们造谣、传谣这一点很有意思。

武文学刚开始觉得“被带走的都是真爱,留下来的都不是真爱”的理论纯属扯淡,后来同一件事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变真的了。

最后发展成这句话不仅不是扯淡,反而成了真理,甚至成了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正是这句话让武文学的母亲坚信他和张燕不相爱了,也正是这句话让武文学没有评上高级职称。

即便后来科学家辟谣了,也不会改变什么。

小三仍然用胡建平有没有消失作为他爱不爱她的证据,武文学也仍然在纠结这件事。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人们总是喜欢把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当成前因后果,而且坚信自己的发现是对的。

“如果不是你把她推倒的,你为什么要去扶她呢?”

假如人们发现消失的人不是一对一对的,而是都没出过轨,或者没注册过豆瓣,或者不吃葱,又或者给《小时候》打了差评,又会产生怎样的故事?

人们会不会觉得留下来的人都是出了轨的,或者都是玩豆瓣的,或者都要吃葱,又或者都给《小时候》打了好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瑞克和莫蒂》第2季第5集了。

有一天,地球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头像。

巨头的到来,也随之带来了地震海啸、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

就在人们不知道如何让巨头离开的时候,巨头对地球人说道:让我看看你们有什么能耐。

于是,学校校长开始对着巨头祈祷。

果然不久之后地震停了,风暴也停了,洪水也退了。

巨头还对校长说:“我喜欢你的才华,干得好。”说完就离开了。

人们认为校长能和巨头交流,是他救了大家,于是对他顶礼膜拜。

但是贝丝对此表示怀疑: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

话音刚落,就有更多的巨头出现了。

这下人们更加坚信是校长让巨头离开了,也是贝丝的渎神言论让巨头愤怒,于是人们连忙开始为刚才的言论道歉。

校长成了人们眼中的耶稣、救世主、巨头的代言人。

他随便做了一个装置,假装自己能和巨头对话,大家也深信不疑。

他还建立了一个宗教,信仰是巨头,而他就是教皇,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规,还编了一个叫做“巨头的七深思”的东西,类似于基督教的《圣经》。

他眼看巨头很像土豆,就开设了土豆课,叫所有人种土豆。

他说什么,大家就做什么,丝毫不反对、不质疑。

甚至他还设了一个叫做“升天节”的节日,用气球把违反教规,或者说违背他的人送上天。

他还说:我不是在杀人,我只是把他们送上天空,使他们被巨头吸进去,再被巨头的喷嚏送回来,新生为婴儿,成为更好的人。

人们都对此深信不疑,不但不阻止校长杀人,还高兴地对受害者说:升到巨头那儿去吧!你们可以获得自由了!

后来夏末的父母“违反”了教规,校长要用气球把他俩送上天,夏末也不阻止,还亲自为父母系上气球,还高兴地说:不会有事的,你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变成宝宝了。

实际上呢,巨头为什么出现,又为什么离开,以及为什么会出现更多的巨头……这一系列现象都和校长没有任何关系。

瑞克告诉美国总统,巨头是“克鲁星人”,他们办了一个叫做“行星好声音”的综艺节目。

“行星好声音”和“中国好声音”的区别是“中国好声音”的参赛选手是人,而“行星好声音”是星球。

“中国好声音”被淘汰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行星好声音”被淘汰的星球就会被等离子射线瓦解。

美国总统将瑞克带到了51军区,让他用声波测试设备对巨头唱歌。

换言之,要和巨头对话必须要用军用级的声波放大器,巨头根本不可能听到校长说话。

瑞克唱完歌后,巨头对瑞克说“我喜欢你的才华,干得好”,人们以为巨头是对着校长说的。

随后巨头把地球传送到了“行星好声音”的节目现场,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巨头出现,因为他们都是观众,而人们误以为巨头是因为他们的渎神言论才回来的。

这一集《瑞克和莫蒂》和《被光抓走的人》其实探讨的是类似的问题。

有人发现被光抓走的人都是一对一对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成了真理。

《瑞克和莫蒂》则更为可怕,校长误打误撞成了救世主,还继续招摇撞骗,设宗教、当教皇。

而且并不是只有校长试图和巨头对话,当时有很多人都对巨头说过话,而且地球上所有的广播电台都曾尝试向巨头展示人类一切的东西,弦理论、世界历史、人类基因组……

可想而知,校长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全世界有很多人被当成了救世主,有很多人都借此机会招摇撞骗。

同样是讽刺愚昧无知的人相信谣言,《瑞克和莫蒂》就比《被光抓走的人》深刻多了。

而且《瑞克和莫蒂》最后揭晓了谜底,巨头想要的根本不是成为地球人的信仰,也不是种土豆,只是想让地球人对他唱首歌而已。

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人们建立宗教、设立教规、开设土豆课,叫大家种土豆,甚至设立“升天节”,还有为巨头展示弦理论、世界历史、人类基因组……这些行为就显得非常可笑。

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在其中的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坚信校长能和巨头对话,坚信校长能解读巨头的意志,这就是谣言的可怕之处。

《被光抓走的人》并没有揭晓谜底,你不知道被抓走的人的共同点到底是什么,也就没有对比,讽刺力度就弱多了。

假如有一群人发现,被抓走的人其实并不是一对一对的, 而是因为别的,比如身份证尾号都是5,或者是把他们抓到外星去参加“行星好声音”“行星达人秀”“非常6+1”节目,才会显得其它坚信“被抓走的都是真爱,留下的都不是真爱”的人是多么愚昧无知。

而且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后,武文学、李楠的生活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上面我也说了,做了那么多铺垫,武文学面临的最大问题,竟然只是他同学P了一张和张燕一模一样的游客照,这和《瑞克和莫蒂》里的情节相比也太微不足道了吧。

《瑞克和莫蒂》每一集只有20分钟,但是拍得很深刻。

《被光抓走的人》有足足131分钟,但是拖沓、沉闷、言之无物,百分之80%都是划水,真正有意义的内容少之又少。

一部电影好不好,真的不是看你片长有多长,关键看你能不能讲一个引人深思、震撼人心的故事。

 3 ) “伪科幻”也能真好看!

看之前有点担心,没有科幻片基础的中国拍这么一个科幻概念的电影会不会变成一部品质低劣逻辑不通的“伪科幻片”,看完发现科幻方面是真的很伪,但影片也是真的好看。 本片其实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影片开始没多久,主演们所在的城市被一束只有从城市之外才能看到的光照射后,一大批人凭空消失了。 这样看起来科幻的设定其实说是玄幻都不为过,因为到影片最后编剧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这个设定的作用其实就是用来引发超现实的戏剧冲突的,而它也完满地完成了任务一样,让故事变得非常好看。 “光隐“没多久,就有人发现消失的人很多都是一对对的情侣,于是大家开始猜测,消失的人都是拥有爱情的,而剩下的人则都被爱情抛弃了。 这个结论顿时让被剩下的世界炸了锅。 于是有的人开始猜疑爱人不忠,秘密地找证据; 有的人为了面子,伪造了爱人光隐当天不在本市的证据; 有的人一时冲动,将爱人亲手扼死; 还有的人为了一探究竟,去查找与爱人一同消失的对象身份…… 通过影片中四个主要故事线的发展, 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实男人找小三、小四甚至小五的隐情, 看到了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禁忌之恋, 看到了一个男孩为了证明爱情强奸女友再立刻跳楼的疯狂举动, 还看到了一个道貌岸然的男人和他妻子所谓看透爱情之后组织多人举办“换妻”聚会。 这些疯狂的众生相绝对让人大开眼界,也绝对能让观众的猎奇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但本片的好看绝不仅仅来自表面这些让人看得过瘾的故事,它更来自对于爱情本质的探讨和呈现。 出轨了三个女人的老实男人最终还是不想和妻子离婚,他不是被光带走,而是交通事故已亡; 不敢直面自己内心的小混混,敢拿着刀子疯狂捅杀伤害自己喜欢的男人的凶手; 被强奸后的女孩终于相信那个强奸自己并跳楼的男友的心,决定复合; 而怀疑妻子出轨的中年男人最终没有因为报复心理也选择出轨,而是回到妻子身边选择谅解。 最终人们没有因为光的审判,迷失自己的内心,而是重新学会用自己的内心去判断什么是爱情。 片尾,黄渤饰演的中年男人和谭卓饰演的妻子经过沟通后化解了存在彼此间许久的隔阂后,导演用一个几分钟的长镜头将一家三口一起做饭、吃饭的全过程展示了出来,让电影从超现实的开篇设定回归了再真实不过的现实生活场景。 这个长镜头绝对是本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它仿佛在告诉我们,不管是电影中超现实的光隐后暴露出的关于爱的阴暗面有多么黑暗,还是现实生活里我们每天经历的感情生活里有多少不堪,我们的爱由我们自己决定,而保守爱的方法除了坚信坚守爱情并好好经营自己平凡的生活,别无他法!

 4 ) 爱是一道光,没那么美妙

《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强设定电影。

所谓强设定,都遵循这样一个公式:如果某一天XXXXX,那么将会XXXXX。

这里面包含两个要素。

第一,脑洞

“如果”后面的条件,都是一个脑洞。

比如日本影片《生存家族》讲的是如果地球大停电,人该怎么生存下去;再比如国产片《超时空同居》讲的是如果两个来自不同时空的人相遇并被迫同居,会发生什么……

大家爱看强设定电影,就是因为它往往有个“高趣味”的起点。

第二,现实

开脑洞不是为了不着边际地瞎想,而是为了最终落进现实里。

看强设定电影,你不必在意设定因何而来,不用追问地球为什么停电?时空为何汇聚?等科学问题,你只需把它们当成既定事实,重要的是,在它发生之后,人会遭遇何等的处境。

这是强设定电影的有趣之处。

说来特别像一道奇葩说的辩题,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的思考可以很丰富。

《被光抓走的人》就来自导演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一道神秘的光把一些人抓走了,世界会怎么样?

编剧出身的他,曾参与宁浩的《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和管虎的《厨子戏子痞子》《老炮儿》,作为一个成熟编剧,很适合来把控这样一个强情节的设定。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光抓走的到底是些什么人?

对此,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方向。

采访中,董润年提到了特德·姜的短篇小说《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其中也有类似的设定,只不过不是“光”,而是“天使”降临,会给部分人带来好运,也会给另一些人带去灾难。于是所有人对于上帝,对于信仰,有了更深的领悟或抵触。

回到《被光抓走的人》。

光带走了谁?

完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洞,令人不得不直视,但又无从应对。

这就给“阴谋论”备下了天然的土壤。

最终,人们凭借着简单的因果关系做出了推定:似乎光带走的,都是那些拥有爱情的人,而留下的都是些可怜的无爱之人。

这个推定有道理吗?

我相信,被带走的人中,一定有符合这个逻辑的人。

但你知道阴谋论最恐怖的是什么吗?

不是因为它说出了真相,而是因为,人们相信它是真相。

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事情。

不管怎样,世界彻底改变了,留下的人陷入到窘境中,不知该为没被带走而庆幸,还是为留在这里感到难过。

这道光,就像一场不可置疑的审判,给了所有人关于“爱”的扫描与判定。

更可怕的,它还是一根刺,刺在人的心里,刺在家庭中间,成了无法回避的在喉之鲠。

影片随即分成四条线,给我们看“白光之后”的世界。

看得出,这四条线是精心挑选的,它们加起来,几乎构成了“爱情”这一话题的完整群像。

其中三条,遍布了恋爱到婚姻的三个节点。

武文学(黄渤饰)和张燕(谭卓饰),代表着已失去激情、陷入日常琐碎的婚姻生活。

他们做爱时,依然谈论着评职称的事情,全然不曾投入。

这道光,让他们原本平淡、无暇多想的生活,突然有了急切的痛楚。

李楠(王珞丹饰)和丈夫约好去离婚,结果丈夫消失,小三(黄璐饰)找上门来要人。

一个是对男人无望的女人,一个是全身心为男人的女人;前者在重新思考着逝去的爱的分量,后者在不停追问为什么深爱的男人却和别的女人一起消失。

她们陷入不同境地却同样烈度的痛苦之中,难以排遣。

片中还有一对年轻情侣,即将步入婚姻。

结果在民政局的门口,白光降临,两个人却意外地没被带走。

这也让他们彼此怀疑,到底是谁的爱不够热烈,到底为什么明明相爱,却依然没有通过白光的试炼?

除去这三条与婚姻相关的线,还有一条线,关于白客饰演的混混筷子。

影片很隐晦地表达了他与失踪的好友秦山之间的同性情谊,也就是说,这是一段不受婚姻肯定与约束的情感。

可是,秦山消失了,筷子面对的问题却是与婚姻中的人相似的,依然是满心的不解与困惑。

白光这一超现实的现象过后,留下的却是一个无比现实的世界。

这也正是这部影片奇妙的地方。

它一点也不天马行空,而是紧紧抓住现实,甚至极尽写实地探讨了爱情的本质。

影片中,不断插入对于剧中人的事后采访的段落,更增强了这种现实感。它同时还营造出一种间离效果,使我们从那个虚构的世界中暂时抽身,得以冷静地想想它提出的问题。

究竟什么才是爱情?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在光的指引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为证明自己的爱情,和爱人一起成了“追光者”,祈祷在下一次白光降临时,和爱人一起消失。

有的人彻底坦诚,承认了爱的短暂,他们从忍受婚姻的捆绑,变为了开放关系的拥护者,并组成团体,一起共享某种更“包容”的爱。

也有的人,彻底幻灭,整日酗酒自我麻痹,甚至选择自杀。

……

这种种极端的选择,都像是一种条件反射,甚至是一种应激障碍。

那么我们的主人公们选择了什么呢?

说来并不是什么太高深的道理,也不是刻意要去颠覆什么、背叛什么。

而只是一种对于“爱”的更朴素的理解。

黄渤扮演的武文学,在与焦俊艳扮演的小韩的对话中,两个人在相互吸引的同时,又一步步厘清了激情与爱的区别。

小韩说:“也许我与你做爱之后,我也就不爱你了。”

是的,爱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在平淡的日子里一天天过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道白光,如此短暂,难道不就是爱情刚刚萌发时的样子吗?而那些被爱之光击中的人,不就是热恋中的人们吗?

他们被光带走了,成为一种永恒的向往。

然而,更长的日子,是白光过后的日子。

激情总会褪去,人们终将面对更漫长的平凡。

很多人盲信、甚至盲从于白光的定义,愣要把短暂拉长为永恒,到最后成了盲人,对眼前的“爱”视而不见。

而另一些人,如影片中的主角们,则决定让自己去重新书写“爱”的定义。

爱,不止是一道如此美妙的光。

爱,也可以是漫长的陪伴,是放手,甚至是单方面的守护。

就像筷子,不顾一切证据,仍然相信秦山不是消失而是被杀,他为“爱”拿起了刀做最后的复仇。

就像李楠,在得知丈夫消失的真相后,她没有感到庆幸,而是感到释然,因为她从丈夫身上看到了爱的反面,于是更加确认了爱的真意。

而武文学和张燕,这对老夫老妻。在经历了各自的情感波动后,再次回到了同一个屋檐下。

那是一个长镜头,一半是客厅,一半是厨房,有缓缓的光从头顶泻下。

只见夫妻俩在厨房忙碌着,一个人切菜,一个人打鸡蛋,他们的女儿坐在客厅,等待开饭。

如此日常的一个画面,却几乎说尽了“爱”的本质。

它如此简单,如此不值一提,却是他们从危机边缘寻回的一种深刻感受。

爱是什么?谁来定义?

白光过后,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突然成了最尖锐的问题。

影片中的小韩还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消失的是我们,不是他们呢?

是啊,那么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些消失的他们又在想着什么?

不知道。

但我想,无论是被光抓走的人,还是被光留下的人,都势必将面对一场心灵的危机。

再往下想,电影又何尝不是一道白光?

而我们就是被光留下的人。

同样的危机,也在每个观看者的面前浮现。

该如何思考、抉择?

只有你自己知道答案。

《被光抓走的人》是部挺难得的电影,尤其放在国产片里,尤其难得。

一方面是因为它愿意面对现实难题,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另外一方面,它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类型,也就是强设定电影。这对于我们类型片的拍摄,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我们可以开更多的脑洞,做更多的设想,把人类的情感、道德、尊严、幸福放置在种种极端环境下,去细细观摩。

电影本身就具备这样的实验意义,它是某种人类生存的样本,是那些危机还没真正到来前,一次次善意的提醒。

而这样的提醒,应该如一道道光,不断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5 ) 独家| 董润年:没看懂电影的观众最幸福,他们是被光抓走的人

采访/撰文:康堤

采访了两次董润年,一次在电影上映前,一次豆瓣评分稳定后。

第一次,他说这是一部向观众“提问”的电影。

第二次,他说有些观众看完了,心里可能有点堵。

“但可能看不懂的那些观众才是最幸福的。”

这部长片处女作,虽然顶着强科幻的设定,却是扎扎实实的现实题材,甚至藏着非常残酷的内核。一场中年饭局戏,就描摹了最具讽刺意味的当代生活。

某种程度上,这也导致了电影评价两极化。

如果接触本人,你会发现董润年是个温和而幽默的人。他总是笑呵呵的,爱看球,爱美式脱口秀,爱刷抖音快手上的土味视频。

在创作上他也不拧巴,15岁有导演梦,大学读导演系,但当了十多年编剧,他写情景喜剧,给管虎、宁浩写戏,是《老炮儿》《心花路放》等电影的编剧。

这些年不是没机会当导演,但他不紧不慢,必须得感觉到了。

最后等来的,就是《被光抓走的人》。

采访最后,我们聊到,现在的世界不是一个允许幽默的世界了。“但只要你去描摹现实,就必然会出现喜剧元素。”

01生活就是那道白光,咣当把结果放在你前面了

第一导演:我觉得这是一部向观众提问的电影,“消失”是一个提问。

董润年:我觉得能看出来这个,非常好。说明我还是传达到了。

我不想告诉观众一个什么道理,也不是想跟观众探讨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我其实就是在说,漫长的人生里面,或者浮躁的生活里,你能不能静下来,问自己一些问题。

这部电影除了光照这个设定,其他完全是现实主义。

对我来说,“消失”更多是一个隐喻。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关系好的人,爱人也好,朋友也好,在共处一段时间后,你就跟他走散了,再也没有联系了。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所有的关系,其实都是你在寻找,要以什么样的状态跟TA在一起。只是在爱情当中,这尤为重要和明显,因为爱情是最紧密最直接的关系。

以前有一句话说,好的爱情是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不完全同意,我认为好的爱情,是让你变成更真实的自己。那是你最放松最舒服的一个状态。

所以,这个故事真正的核心并不是探讨爱情的,而是一个人怎样真正地认识自己,怎么面对内心的情感波澜和欲望,并且当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不能接受他,并与他相处。

第一导演:黄渤这个角色是最明显的。

董润年:对,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有。

对武文学而言,彬彬有礼是真实的,还是有欲望是真实的?对李楠来说,想成为的那个独立坚强的女人是最真实的,还是说我也要接受我脆弱的地方?对筷子来说,他最后到底接受不接受自己真实的情感?年轻情侣也是一样,我可以爱你,我可以恨你,但是我俩在一起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第一导演:这个电影其实藏着非常残酷的内核。

董润年:路演的时候问过现场观众一个问题——白光来了你愿意不愿意被它带走。

这可能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环境,但它哪给你选择了,它哪问你愿不愿意了?

其实这道白光就是生活,生活没有给你选择。当你失去爱人的时候,TA不会给你选择;你很努力地工作,但是你的单位效益不好或者突然裁员了,它也不会跟你商量说你愿不愿意被辞职。

生活里好多事跟我们愿不愿意没关系,生活就是咣当把这个结果放在你前面了。所能选择的都只是说,我怎么面对。

第一导演:电影里后来辟谣了这道光,你相信吗?

董润年:这是无法说清楚的一件事儿。

现实中发生了这件事以后会怎样?首先现有的科学技术,证明不了片子里提出的这种假设。那当我们没有100%的证据证明这一点的时候,我们要如何面对呢。

我觉得只有辟谣这一条路,我们必须让活着的人,让剩下的人还有一个相信什么的依据。否则的话,我们会因此而崩溃,会对爱情,对整个生活产生怀疑。

我觉得社会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每个人从理智上也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你只要活下去,你就得找到一条路。辟谣,就是我们找到了一条路。

02没看懂的人,就是被光带走的人

第一导演:这部电影出现了评价两极化,你这几天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董润年:我这两天其实也在跟朋友聊,确实有很多人,业内也好业外也好,很喜欢这部电影。也有人直接在我微博底下来反馈,说看不懂,说不喜欢等等。

我觉得可能确实不同经历的人会对这部电影有很大的不同感受吧。有的人经历过一些事情,他可能就能从这个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一些观众的反应也很有价值:他并不会因为电影过于真实地反映现实,来区分是现实让他不适,还是电影本身让他不适。

比如就像同学聚会那场戏,那种中年油腻的感觉,他觉得这个太真实了,就给电影打了低分。但是作为创作者是不能挑剔观众的,你必须得接受。

我有时候也在想,可能说自己看不懂的那些观众才是最幸福的。真有这个“光”的话,也许他们就是被光带走的人。

第一导演:目前的票房成绩你满意吗?

董润年:肯定是不满意的,但是也很正常,因为原本确实是一个文艺片,这是后来演员阵容或者整体项目越来越大,大家可能对它有一个更大的商业上的期待。

《被光》其实做了一个实验,整体剧作结构、对类型的期待、节奏的处理,以及一些戏剧组织细节,我都在有意试图打破一些条条框框,我觉得这也是观众观感很复杂,以及一部分人不喜欢的原因。

很多设计并不是想讨好观众,这个片子整体来说,是那种看完了心里有点堵的片子,有时候也是希望提醒观众不要对现实中的很多存在视而不见。

这次的这种“冒犯”其实对我来说也是很有价值的,虽然很多观众不喜欢,但我也能籍此更清楚观众的心理是怎么样的,接下来做类型片的时候,这次得到的很多经验都会很有帮助。

第一导演:映后很多观众都提到了《婚姻故事》,甚至把两部电影在婚姻关系上的探讨做对比。你有看这部电影吗?你的想法是什么?

董润年:我还没来得及看,确实有很多朋友提出来对比。那天我看到有人说,《被光抓走的人》《婚姻故事》和《82年生的金智英》放在一起就是“恐婚三部曲”。

我简单看了一下故事介绍,可能相似的地方在于它也是一个想要揭露婚姻情感真相的电影,也都是一部成年人的爱情电影。

我们以前提到爱情电影都更偏向于呈现爱情是无私、美好的东西,但其实爱情是人类最复杂的感情之一,它里面充斥着真相和谎言,以及控制与被控制这些很复杂、很人性的东西。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这些电影是残忍的,血淋淋的。但是如果你已经或多或少地目睹过或经历过这种情感里人与人的关系,可能会体会更多。

有时候是这样,当你直面真相以后,当你明白很多情感、情绪是怎么来的以后,反而就不再恐惧了。

第一导演:中年男人饭局那场戏是非常精准、有现实讽刺性的,这场戏是如何设计的?饭桌上的那些配角是怎么选来的?

董润年:在剧本里比较简单,但拍摄过程中慢慢觉得这场戏越来越重要,它是武文学和张燕两人关系的重要的转折点。

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种老同学饭局,或者说中年油腻饭局。整个片子我们想贯彻的思想就是,尽量还原生活背后的不堪。

拍这场戏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准备,它是一个圆桌的群像,大家基本上都是坐着,既要展现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又不能让镜头过于集中到他们身上而看不到整体氛围。

其实选了好几个景,有形式感比较强的,也有看起来更有特点的景,但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这种大家最熟悉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大家聚会时会选择的这种高档饭店的厅。

这场戏最重要的就是演员,黄渤老师和谭卓就不说了,曹炳琨老师是一个特别关键的人物,他本身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演员,你看他在《潜伏》里面演的谢若林,在《动物世界》里面他直接就是男二号,你能看出来他深厚的功力。

当时希望请他来客串这一场戏,他二话没说就来了。其他演员虽然露脸不多,但都是非常好的实力派演员,很多人在一些低成本的网络电影或文艺片里已经演过主角了。

这场戏最难拍。我还记得,拍戏那天上午让剧组都休息睡觉,我们认为这场戏会拍一整夜。但是因为做了充分的准备,最难拍的一场反而变成了最顺利的一场,12点就拍完了。

03田壮壮演的是船长,是摆渡人,是神的存在

第一导演:现在这四条故事线,有两条比较薄弱,白客和年轻情侣的故事都不够清晰。也有观众觉得这四条线有点乱。

董润年:刚开始我筛选的不只这四对,当慢慢发展剩下这四组人物时,其实都有各自的代表性——有最普通的中年人,有原本已经失去爱的人,有对自己的爱和性向尚不清晰的人,还有最不顾一切地受荷尔蒙驱动的年轻人。

最早拍完剪完的那一版,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版,将近160分钟。可能对一部分观众来看,就不会觉得那么乱了。

但首先太长了,不适合院线。另外也有外部原因。

比如年轻情侣剪掉了大量的性爱戏。这条线想探讨的是,对初恋的这些年轻人来说,爱情没有那么复杂,爱情就是荷尔蒙,激情就是性,这是最原始、最本能、最根本的一些东西,跟阶层跟其他东西都没有关系。

他们一直处于一个很激烈的状态。一开始他们就在打,在威胁,到中间有很多激烈的性爱戏,最后当男孩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时,最终只能用性这一个途径来表达。当女孩看到病床上的他的时候,仍然会去传达对爱,对性的诉求。

筷子的这条线也是,他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当不那么直观了以后,可能一部分观众就会觉得有一点乱,有点迷茫。

第一导演:故事发生在湖北宜昌,而且是老城区,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空间?

董润年:曾经我想过把这个故事放在上海,写的过程中就发现不对了。 大城市里面的人与人的情感关系是不一样的,互相谁也不认识谁,我情感上发生了问题,就是我和这个人之间的事,不涉及其他任何人。

但在三四线的小城市,还保留过去这种熟人社会的状态。情感上的任何波动,都不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而且你在这里长大,别人的看法、说法对你的生活会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你是有压力的,你才会看到电影中武文学、李楠的人物状态。

而且最早写的时候,我一直希望这个城市有一条江或者一条河。四川、重庆、湖北,甚至江浙都考虑过。到了宜昌,一下子就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对,然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地方跟我小时候长大的环境很像。

我家在天津塘沽,海河入海口,也是一个很急的江湾。可能对创作的人来说,潜意识里会去寻找自己成长的、最熟悉的那个环境。也有人问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就在天津塘沽老家拍呢?我说,一说天津话,就成一个喜剧了。

第一导演:我注意到开头结尾都有码头的戏,除了交代环境,还有田壮壮的特别出演,他没有一句台词,是一位船长的形象。你想表达什么?

董润年:最早的时候,想的比较简单,在水边生活的人,坐船来回摆渡,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是故事的生活质感和状态。我读初中的时候,每天上学都要坐渡船,这也是我的一段个人记忆。

后来这个意象发生了变化。

我开机的第一天,田壮壮老师来探班。我就看着他,他面相既慈悲又庄严。他这几年主演了几部电影,我觉得他已经是国民父亲的一个形象了,我们看到他就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那种对父辈的爱会油然而生。

突然我就想,请他演一个角色,演这个船长。原本这个角色,我们请当地的真实船长来演就好了,但是让他来演后就产生了特殊的意味,他是一个父亲,是一位摆渡人。

甚至他是一个神的形象。相当于上帝在看着这件事的发生,引领着他们来经历整件事。

而故事出现的人,就是一条船上的众生,在整个世界也好,在宇宙中也好,或者在人生的长河中,其实他们都是一个漂流的状态。

后来不管时长长短,所有的剪辑版本我都保留了这段戏。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但对我来说,这是我的创作想法。

04几乎每个人物都会被重新解构,这就是人性

第一导演:在电影里没有露面的胡建平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可以拥有那么多的女性关系?

董润年:这个人物还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某一个人,而是一个象征性、符号性的人物。

具体哪一个人是胡建平我说不好,但是在现实一定有很多男人像这样。我们这次路演的过程就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他就是胡建平,但是他看完这个电影以后决定要改变,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他是我对男性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其实这个片子里,我描绘所有人物,都不是说我想要褒奖,或者从头到尾站在TA的立场上,几乎每个人物我都会在某一场戏把他前面说的一些话或者做的一些事重新解构给你看,这就是人物的复杂。

比如黄璐饰演的何晓芬,可能很多人觉得她是电影里对爱情最坚持、最痴心、最信守的一个人,但当她得知胡建平死了的时候,并没有难过,她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她很热烈地去和他的家属攀谈,抢着去付钱等等。

所以,她到底是真的爱胡建平,还是说她只是爱“被爱”的这种感觉?这其实都可以去探讨。胡建平这个人物也是一样。

第一导演:白客是很大的惊喜,你是怎么挖掘他这一面的?很多人说,他有河正宇的感觉。

董润年:最早选筷子的时候确实没有想到他,因为脑子里王大锤那个形象的印象太深刻了,后来制片人和选角导演提出了白客,当时一听到这个名字我突然就眼前一亮,我觉得他的可塑性其实特别强。

我很早就在微博上关注他,我发现他一直喜欢自由搏击什么的,他也健身。这个角色我希望是一个特别糙的人,我就想象了一下把他的头发剃成圆寸,那个形象能出来,我觉得很有意思,就请他过来聊了一下,然后就直接试镜试妆,很迅速地就定下来了。

我觉得他是表演状态非常松驰的一个人,领悟力特别强,拍他的戏非常简单,没有任何拧巴的东西。而且他到了宜昌这种三四线城市,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我们给他做了一些妆,比如脸上的痘痘,剃完头以后还给他后脑勺中间做了两道疤痕,他头顶中间有一块是不长头发的,其实这是人物一个小的前史,作为小混混,可能以前打架的时候伤过这个位置。

虽然观众可能未必会注意到,但是我觉得有了这些细节,包括演员表演和整个人物我觉得会更精准。

第一导演:王珞丹这个角色一开始就找的她吗?葬礼上的那场戏,“你老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这句话出现时,她脸上那一刻是出现希望,相信这个结论的,这场戏对人物的塑造是什么?

董润年:这个角色我们一开始有好几个目标,王珞丹是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推荐的,推荐理由跟我最终选择她的想法是一致的,她的形象感特别适合这个角色—— 三线城市里面有点清高,又有点不合群的一个女人,挺端庄,有几分姿色,又很独立,但其实内心又是很脆弱、柔软的一个状态。

葬礼那场戏,她明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怎么可能有人从阴间给你带话的,但是我觉得在那一刻,她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她是意识到自己还是在乎她老公的。

我认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要面对内心才可能放下。她只有意识到我确实是在乎你的,但是我再不想在你这受到伤害了,她才能真正地走出过去的情感。

05现在的世界,不是一个允许幽默的世界了

第一导演:你学的是导演,但毕业后一直在做编剧,是曲线救国吗?

董润年:我确实是有导演梦,大概15岁那年。

那是好莱坞犯罪大片第一次进入中国的那一年,我记得很清楚,第一部犯罪大片是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紧接着第二部看的是《真实的谎言》,后来就是《阿甘正传》《狮子王》这些。

这些电影确实从各个层面,刺激到我了,刷新我了。以前我们觉得电影就是看一个故事,跟看电视剧没什么区别。但后来发现,电影是你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一个媒介、一种方式。

我的初中同学知道我这部片子要上映还给我发微信,说你当初在毕业同学录上还写说,我将来想要做导演,20多年了终于实现了。确实是后来考传媒大学导演系等等,就是希望做导演,想要亲手去创造一个作品。

我刚毕业是03年,现在如果算是影视寒冬的话,那简直就是影视的史前时代,酷寒。全年的电影票房都不如现在一部电影。

你别说刚毕业的导演,有经验的导演也不一定有戏拍,我记得很多影视公只招会计或者是财务人员。

虽然也有一些年轻导演说我就死磕,我自己投钱拍。但我当时确实也没钱,就真的是没有办法,那最容易的还是做编剧,成本也最低,同时还能深入地接触创作的核心部分。然后做了几年编剧以后,也有机会去转导演,但那个时候,没觉得非要拍电影,找到我的项目,和我自己想出来的一些项目,没到我明天一定要把它拍出来的那个欲望。

但去年我感觉到,有一种声音觉得说可以了,可以去尝试一下了。

第一导演:我看你的微博,你经常转一些抖音快手的短视频混剪。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民间影像的?

董润年:土味视频。我特别喜欢看这些,在我看来这是最有正能量的一些东西。

它让我看到,大千世界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能给我另一个层面的给养,大大拓宽了创作的视野,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形象,并且它能打破你的圈层。

你生活在北京或上海,你觉得中国就是这样的。但这可能只是1%的中国,真正99%的中国是乡土的,是劳动的。

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让我时时刻刻地关注到和被提醒,这才是中国,这既是你表现的对象,也是你的观众。

第一导演:你的很多编剧作品,比如《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都是喜剧,包括《被光》也有很多笑点。喜剧是你的创作喜好吗?

董润年:我本身很喜欢喜剧,喜欢看,也喜欢写。我最早入行也是写情景喜剧。

我们直面真实人生,就会出现喜剧。真正的喜剧,一定是在说真话,真相其实是最好玩的。

像这个片子,我没有选择喜剧的方式来展示,但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去描摹现实,就必然会出现喜剧。因为现实中可笑的事太多了。

这是我为什么会看快手抖音,其中一些它一点不夸张,就是非常现实的东西让你看到喜剧。这的确实是我的创作喜好。

第一导演:但你微博也说,现在世界不是一个允许幽默的世界了。

董润年:我看了很多美式脱口秀。你会发现,其实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个风潮,就是政治正确越来越严厉,越来越重要了。

我从反面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过去这些笑话也会冒犯到一些人,但没有途径让他们把这种被冒犯的情绪和观点表达出来,但当互联网普及到这个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态度、情绪和观点了,这就对喜剧是一个压力,一个打击。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喜剧的宽容度都在降低。

另外,我们在互联网看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对喜剧的诉求,在抖音上,在快手上,在微博上,在各种途径上,我们都在疯狂地稀释,在寻求寻找喜剧。我们对喜剧的阈值变得越来越高了。这也导致电影里喜剧桥段的创作,变得越来越难了。

亿万人创作喜剧,所有的桥段大家都看过了。我觉得这两年的喜剧作品,数量都在减少。整体上一个是社会宽容度的问题,一个是喜剧素材来源的问题,都在增加喜剧创作的难度。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6 ) 那些勇敢去犯错的人,才不会错过整个人生

01

看陈冲接受许知远采访,记着这么一段对话。

陈冲说,大部分的幸福时刻都发生在独处的时候。许知远跟着问,那为什么还要和其他人在一起?陈冲就说幸福和幸福之间总需要点其他内容吧。

所有最舒适的、最平静的和最有创造力的瞬间都在一个人的时候发生。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一样。

陈冲也会骄傲地说起自己的爱人:丈夫吸引自己的是,一种现在看起来可能没什么价值的英雄主义。

幸福和幸福中间的补充部分,有一个值得扬起下巴说出口的爱人。

02

昨天去看了《被光抓走的人》,回家看朋友圈,恐婚三部曲迭代了,《婚姻故事》+《 被光抓走的人》+《82年生的金智英》。

一个是离婚的,一个是婚后抑郁的,一个是一群人突然被雷劈了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离婚那对明明是两个闪闪发光的非常可爱的人;抑郁的那个拥有看起来已经非常理想的家庭生活;被雷劈的一群人,好像突然懂了什么是爱情,也好像突然就什么都不懂了。

我倒觉得《被光抓走的人》挺甜的。

一道光把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辐射了,有些人凭空消失了,活着的人发现这些人都是成对消失的,于是,成对且没有消失的人,不管原来过得多幸福,都觉得自己不是真的幸福,不管原来有多爱,都觉得那不是真的爱。

「没有被光照没了,说明我不爱你,要么就是你喜欢别人了。」

结婚十八年的恩爱夫妻没有消失,日子过的跟以前一样,突然开始互相猜忌,又觉得没有消失这件事在人前丢了面子。

准备办离婚的妻子没有在民政局等到自己的丈夫,忍不住去查一查丈夫和哪个情人一起消失了。

不顾父母反对去登记的年轻情侣没有消失,女孩觉得这一定就不是爱情。

消失的人消失了,剩下的人不知道自己是幸存者还是可怜人。

其实恐婚三部曲叫没事找事三部曲更合适。

但世界上哪件事不是没事找事啊。

何况爱情呢。

《编辑部的故事》里李东宝不说了么:

「都一样,都一样,是个人就饱经沧桑。」

03

特别喜欢屏幕里的焦俊艳,不管演什么,在我眼里都是那个爱情大过天,倔强仰着脸的小女孩。

王沥川的小秋是这个女孩,多少年后,还是这个女孩。

喜欢的人是中规中矩的已婚中年男同事,她说白光都来了,我不能再抗拒真爱了,我爱你,我要让你知道,爱咋咋地。

没有任何犹豫、毅然决然奔向爱人的小姑娘,她最欢天喜地的时刻是鲁莽奔向爱人的路上,不是在等结论的那一刻。

爱情就是,如果你觉得开心,连结论都不需要知道。

每个人在其中寻找的其实只是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04

所有最珍贵的事情都在一瞬间。

一瞬间出现,一瞬间消失,像放烟花,你能一直放一直放,但是跟第一次不会一样了。

看完电影的路上想想自己,这一年又因为「算了吧,又能怎么样」错过很多个冲动的瞬间,没说出口的话可能再也说不出口了,就像烟花放潮了,再也亮不起来了。

我总觉得所有事情都有续集,都有做得更好的机会。 总是在缩手缩脚担心做错事情的时候,最好的风景一点点错过、消失,再也没有了。 时间和成长之间是悖论,我成长一点,时间少一点。

我们会在任何阶段犯错,犯错没什么,勇敢去犯,别错过。

希望手里还有烟花的人赶紧去放了,还能拿着烟花真好,就算是鞭炮也行。

不点着了,你又怎么知道是什么颜色。

(微信公众号 | 城南草木生)

 7 ) 男主角有四块肥皂,第三块最经典

开头的性行为,所有人都知道会半途而废,但令人惊奇的是一秒入港,随后掀开被子,女方还穿着很难脱的长裤,所以是开裆裤吗?

电影中俗套之多,令人不胜其烦,比如两个女人到彼此领地大闹一番,可能编剧想不到其它可能性,只知道这样写能混过去,相当迟钝和低能,就不多说了,至于科幻,因为是社会主义背景,不允许失控,当局必须游刃有余,处变不惊,所以任何科幻都很尴尬。

这个故事和另一部黄渤自导自演的电影相似,都有一种八十年代感,就是西方文史哲刚刚进入中国,还是半文盲为主的中国大众,开始摆弄一些和自己的土鳖气质完全不匹配的洋词儿,在本片中就是:真爱。

《大开眼界》都多少年了,欧美探讨夫妻关系的电影都深刻到什么程度了,中国电影还在这点萝卜占坑的破事上打转,居然有脸谈真爱,巨婴们一幅苦大仇深的表情,被工作和家务绑架,被老人和孩子加持,就假装自己是成年人可以谈爱了,然而谈爱的前提是心智成熟,低级到只能在彼此限制中获得安全感,为了安全感可以什么都不要,甚至连尊重都没学会的巨婴,以何谈爱?

张楚很多年前的歌词:姑娘不该是肥皂,姑娘不该是肥皂,为什么这些傻逼国产直男癌电影永远在把女性角色设置成肥皂,又安全又杀菌的,专供男性角色洗涤灵魂自我感动。

定义一下何为女性肥皂角色,就是围绕和服务于男性人设,为男性一切心理或行为买单,为他们洗地,为他们免责,无条件输出爱,由此证明他们值得被爱,通过女性肥皂角色,观众发现男性角色做啥都对,女性观众要包容他们,男性观众则可以在自我感动中同嗨。

男一黄渤有四块肥皂,首先是他的母亲,这是一位和母亲同住的中国男士,传统道德上过硬,但对妻子来说很不人道。其次是他的妻子,没有和外人谈天的自由,即使谈天内容围绕男主转,也不行,这种聊天依然被视为问题,而那位外人虽然过程中表现出符合男主想象的隔壁黄鼠狼嘴脸,但实质还是承认男主对男主妻子这只鸡的主权。当然,这位妻子始终爱他,并完全属于他。

第三块肥皂最为经典,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失意中年男人背后有多少觊觎他的年轻女人,甭管多猥琐多浮肿多虚伪多油腻,你作为观众,根本看不出他有任何可爱之处,但导演还是安排了死心塌地爱他多年的女同事,常用一些做菜之类毫无想象力的奴性服务来讨他的欢心,而当这位服务意识很强的女性告白之后,男主第一反应是去小旅馆开房间,开完才一个短信喊她过来。

分不清爱和欲没关系,把性欲实现得这么low就不对了,怎么着,不也得先把气氛炒热,让彼此间的情欲张力达到峰值。直接开钟点房是怎么回事?然后就是毫无实质内容的一通BB,把性说成龌龊(所以只能敦伦),总之男主在这块肥皂上蹭来蹭去,洗得十分投入,虽然肉体上未遂,但精神上绝对雄风,把对方强奸了一百遍。

最后一块肥皂是男主的女儿,依然是肥皂角色,继续立男主值得爱的人设,本质和此前被群嘲的电影《一纸婚约》类似,一曲中年男人的赞歌。

其余令人厌恶的支线故事不细述了,比如一位四处出轨的老公,成功给他同时交往、分别符合他各种需求的每个女人都盖上了专属烙印,甚至连自称无爱的妻子,也坦诚自己之所以独立是为了讨他的欢喜,最终还在无爱中发现了真爱,被这个死了的男人成功授了一精。

再比如,年轻女孩被男友强奸后(此处强奸不是修辞),该强奸犯跳楼,醒来已经在病房,被强奸的女孩正泪眼婆娑,把他强奸自己又跳楼的恐怖行为定义为“真爱”,决意和他结婚。

嗯。

与本片中被删减的同性爱无关。

 8 ) 藏在光底下的那群人-近些年院线电影中的同性恋选段。

大多影评写的都是王珞丹那段,刚看完感触也是颇深,没看到专门有写白客的。手有点痒痒那就我写吧!删减的有点多,大致还原一下。

白客在片子里面居然叫筷子((电影里都没听到过他名字5555。拍的很隐晦,大概是筷子和发小秦山是多年好友,筷子很在乎他,在光明正大趁火打劫以后被送到派出所,听所里的人说“被光照到的人都是拥有爱情的”,开始筷子还一直说“去她妈的,老子才不信啥爱不爱,老子也没爱的人”flag已立,然后就去秦山的住所找他了,小细节:可以看到镜头在他输密码的时候停留了很久,可见密码还挺长的,但是筷子直接背下来了。进屋发现人不在,小细节:周浩房间有很多帅哥海报,也不是硬汉猛男那种篮球明星,就是花美男我好像看到了李敏镐?然后地上有滩血迹,小细节;他拿回了自己送给秦山的电动牙刷。后来还一直发了很多微信“在哪里,回电话”一连发了很多条,说的都是重复的话,我当时还好奇,为什么没不复制粘贴啊。后来就懂了。完事回到小混混聚集地,还借大哥的手机又给周浩打电话。(这段时间可能有点错乱,记不得先发信息还是先找他。

回到自己住处和女友做完爱以后拿起电动牙刷!刷牙了,这点就不太对劲了,结合前面的事情,筷子对秦山的亲密程度不止是普通兄弟之间的在乎重视。聊到真爱的人都会消失这件事,女友还开玩笑说“你不会喜欢秦山吧”筷子特别生气,flag又立起来了,“q去你妈哒,老子就没啥爱的人,啥爱不爱”((大概这样 台词瞎编的不太记得)女友拉他不要走的时候,他拿烟头烫了女友的手。

可能筷子都没发现自己的重视程度其实已经到了爱,又或者,他知道。但是从给他的人设大概可以了解,地痞流氓小混混,无业游民打架滋事。以他的阶层知道同性恋不是值得说出口的事,从他拿烟头烫女友手臂的这个举动推段出。他从心底厌恶这个名词,哪怕是喜欢男人,更别说如果被扣上同性恋的帽子。却又无法自拔地爱上了秦山,默默关注守护着他的生活。

秦山消失了以后,他想起一个最近在纠缠秦山的男人——周浩,也可能是他前男友?反正秦山是想和周浩断了联系,但周浩一直穷追不舍。他报警请求调查这些事。警察还问他俩啥关系,筷子说“秦山上学那会长的就挺好看的,周浩就老纠缠他,我俩就想一块对付他。”(和上面很多细节一起分析,故事背景人物设定铺垫很多,还挺详细的。)完事调查结果最终显示,周浩和秦山发生争执,在周浩捅了秦山一刀以后,伤处并不致命,秦山就消失了。

知道真相的筷子伤心欲绝,这里他就开始深思了,意识到了他有爱的人。也不再说那句flag,啥tm爱不爱的。其实筷子是个地痞小混混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前期很多铺垫就是在说这个人物经常用暴力拳头解决问题。掩盖的其实也是不敢直面问题的怯懦。

回到人设街头小混混,完全可以把周浩暴揍一顿,但是并没有,我想他就是想让警察调查清楚,问清楚周浩,秦山真真的是消失了吗,万一周浩杀了他,撒了谎,自己怎么去验证。最后经过调查证据确凿,周浩在警察面前老式交待:“秦山是真真的消失了,在他眼前。”筷子一再疯狂地追问“那如果伤势够重,周浩捅的那一刀足够致命,他生命垂危也消失了,周浩不用付任何责任吗?”可能周浩伤害了秦山,他想最后也让周浩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不想让秦山在消失的时候受到伤害。更多的崩溃对筷子来说,可能代表着,自己一直深爱着的秦山,爱着的不是自己,他和别人一起消失了。没有爱,他一直把自己当朋友,兄弟,可以值得信赖的人。却唯独不是那个 最爱的人。

最后的筷子显然很绝望,感觉删了好多,证据也没有,筷子就想自己报复周浩,毕竟自己一直爱着的秦山被他伤害了。but警察还在蹲点,说会继续调查,在小区门口观察周浩带着一个男人走出来。筷子冲上去,一刀捅了周浩。镜头转向被警察制伏的筷子,他笑了,笑的张扬,笑的无悔,管怎么样,也算报仇了对得起秦山了。(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哭来着,还好豆油提醒了23333

这段片子拍的很隐晦,从始至终筷子也没有畅快地流露情感,相信观众对筷子这个角色看的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筷子很不会处理自己的感情,他一直抑制着自己。也用暴力掩饰伪装自己内心的脆弱。他知道同性恋,在当今社会不被世人认可,连同他的感情一起,在知道最爱的人被那束光审判,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消失了。

那种绝望痛苦无力感,是窒息的。他不能像黄渤,王珞丹那样发问“爱是什么”他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他的爱人,说出那句我爱你。他不敢,他怕,最后的痛苦,或许不是知道秦山没爱过自己,是对自己,不敢承认那份感情的悔恨。

真心觉得拍的特别好,从筷子的角度,写出了同性恋群体的在当今社会下的挣扎,那种无奈。同性恋并不被大众所接受,也不是十多岁腐女心里的那种甜甜恋爱。他们深陷泥潭,无法自拔,也很难倾诉,这才是现状,我希望大家支持同性恋,不是只看到两个长得帅气的男人腻腻歪歪,要支持这一群体,要知道他们所背负的艰辛和困难。

白客演的真的太好了第一次看这种同性恋题材,还是院线电影,删减了很多也还是大有感慨,思路有点乱,头脑一热第一次写这么长的影评,很多细节可能不太准确,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短评

4.5。还蛮不错的,我原来觉得说是不是个烂片!结果竟然是这么富有深意的电影,剧本写得蛮好的。作为导演处女作,这个完成度实在是非常厉害了。黄渤真是一如即往只会给人惊喜,而且几乎所有的演员都非常出彩,哪怕戏份不多,王菊也挺好的哈哈~最后,文淇真好啊,实在忍不住夸赞的心!

8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电影,挑战的是中国电影中很少触碰的题材,而且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切入点。遗憾是这种体量的叙事野心,一部电影有点装不下,得是一部剧的量。另外这个故事和「科幻」之间真的是非常勉强,我更愿意把它算成是「奇幻」类型。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 2019 年中国电影的惊喜。

12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这是少有的对单身群体特别友好的电影,看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庆幸我是单身,因为单身可以避开很多棘手的问题。同时它也是一部非常高级的电影,光照抓走了一个城市里相爱的人,那么电影更合适叫“被光留下的人”,在没有爱的城市里,被光留下的是可怜人的自我和解与骗子的终极救赎。 电影通过留下的几组人深度探讨了现代爱情的气质。黄渤与谭卓的饰演一组夫妻分解了人们赖以依靠的婚姻关系,两个在情感的怀疑中逐渐迷失,特别是黄渤终于在剥开一切的关系之后,意识到人最无法面对的往往是自己的鄙夷与不堪,当然最后这组夫妻又以家庭为纽带重新维系了情感,生活流的收尾十分巧妙,不落俗套。总体而言,电影探讨的内容相当高级, 在看完后我又有些害怕,真害怕有一束光突然照亮这个世界,把那些相爱的人带走,剩下我们这些孤独的可怜人。

16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推荐

大型 拖沓 无趣 现场。用一个唬人的设定讲了一个电视剧拍摄水准+故事会级别的拼凑故事。导演镜头语言差+不舍得剪可真要命,希望有一道光把中国那些觉得自己特不错的导演们都抓走。

17分钟前
  • 贡丸猩猩
  • 较差

软科幻概念有没有都无所谓,其实就是讲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婚姻危机(which 几乎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爱看的东西)。同学会那一场太真实了,中年男人的酒臭味都能透过银幕传出来,黄渤现在爹味也是过分浓郁,看到后面我简直感觉在偷窥我亲爹的性生活。王珞丹基本就是在演一条涂了口红的死鱼,不用理她,往案板上一摔就行。本来看预告片时最期待的就是白客,可惜这一段因为涉及同性恋几乎被删到只剩十分钟,不过白客脸烂了以后更有低配河正宇味了哈!还想看更多的白客!

18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哈~编剧是从灭霸响指获取的灵感吗?科幻寓言包裹的论文式情感解读片,大陆影市着实少见。四条线平行叙事,各有韵味。一道光,让中年危机的他思考婚姻存续的意义;让心灰意冷的她重拾了解丈夫的勇气;让外刚内柔的他化隐忍之爱为暴力之害;让爱恨纠缠的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最喜欢王珞丹那条线,三个探寻真相的女人坐在一起,望着不同方向,若有所思、不知所措,无奈又迷茫。挺喜欢这片,加一星表支持,黄磊竟成最大彩蛋!

19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开始以为又是拼盘式糖水爱情片,没想到是一部非常深刻洞察现代情感关系的电影,看完会若有所思,甚至痛彻心扉。它探讨的主题跟《婚姻故事》类似,把看似真挚的爱情解剖开给你看,看它的结缔组织,看它的病理形态,看在脆弱不堪的现代婚姻制度下,人和人到底该如何相爱。片中所有演员都很出彩,把一个开脑洞的概念设定落到了实处。黄渤影帝级表演没得说。谭卓最近演的都是内心戏大于行为表现的角色,比如同学聚会,全程一句话没说,眉头紧锁,眼里有戏,还有回家后躺在床上背对老公时的愤怒和屈辱,都很有张力。我太喜欢最后一个固定长镜头了,黄渤和谭卓的默契,揭示了生活的真正滋味,好演员用背影就能演出一场好戏。

2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不喜欢强奸生爱那场戏

25分钟前
  • 第達里克·莫菲
  • 还行

土味在地的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版多线叙事的婚姻故事,喜欢,王珞丹算是贡献了近几年来最好的表现吧,那条线让人心疼疯了,最后的没有答案,想给导演寄刀片

29分钟前
  • 猪头小队长
  • 力荐

跟科幻没一根毛关系,挖的概念坑一个也没填。提示:所有结论出自剩下的嘴巴。发微信绝不复制粘贴的人是最清醒的,因为每打一遍同样的文字都在重构量子纠缠。渤哥看着旁边的川妹子想,这样的女孩,一旦爱起来,该有多么得热烈!(推荐搭配食用最新MV《爱你也爱她》:小朋友才做选择,林北全都要

33分钟前
  • 浆糊骗子
  • 还行

导演其实是有想法的,很多镜头都刻意拉长,包括结尾长镜头,或者煤气爆炸戏。但有想法不代表有能力去执行,而且这些想法跟电视剧式的剧本调性完全脱离,就像那几段平行蒙太奇,或者开场船上的乘客众生相,以及整个并不新鲜的科幻概念,甚至演员们的出色演技,最终都形同虚设,被消解在了地摊文学式庸俗肤浅博关注的婚姻情感故事中:强奸跳楼、换妻俱乐部、和小三一起找小四小五、旅馆洗澡偷情… 白客作为难得正常的同志形象在唯一有可看性的故事线中,是全片最好的部分,但只剩那么零碎一点实在可惜。最后跟我一起念:他强奸了她。他强奸了她。他强奸了她。

3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较差

看预告就想说这不是《奇葩说》大电影嘛?结果正片果然马东李诞都来了。

41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3.5 没想到年末会有一部如此细思极恐的爱情片,既是寓言体,又有着非常写实的一面。设置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极端情境,但电影的风格却不荒诞,每段情节中酝酿的情感都显得很真实。剧作设计得挺用心,多线叙事,包囊当下各类的情感话题,讨论“被剩下的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相爱”的。黄渤和谭卓的表演自然是最稳的那一档,意料之外的是王珞丹的部分也挺惊喜的。

4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概念非常好,影像化很糟糕。全片最最让人坐如针毡的两场戏:黄渤跟焦俊艳宾馆念文绉绉台词,黄觉人生导师大仙儿给黄渤扯淡洗脑。这两场除了台词尬,单场戏都不设计的吗?演员们很明显是没找到感觉的,硬着头皮吐露这些词儿,让人浑身不舒服……整体来说,前面三分之一还好,后面就开始持续崩坏。董润年从编剧思维到导演思维还隔着千山万水,两个多小时到片长真的没法忍,制片方也是太纵容一个处女作导演。概念四颗星,执行负一星。

44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还行

可能是2019最大胆的寓言体,表象虽是老调重弹的婚姻爱情危机,但内核却关乎价值与信仰。即便宇宙量子级坍塌也动摇不了帝国的维稳基因,国家辟谣与警察定论在此情境下对屁民失去权威。与其固守伪君子道德困境,不如放手自我重建。

46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故事真的很不错,玩概念,有创意、有想法,关键还很接地气。高奇幻设定下映照的其实是关于爱情这一社会话题:当相爱的人被光带走,那留下来的人又将如何面对?不仅玩概念,还玩反差,片名叫《被光抓走的人》,但主角反而是那群“被光留下的人”:有人在寻找答案,有人陷于猜忌疑云,诸多设定更让人细思极恐。但黑色幽默的表达却又让人忍俊不禁:看似不爱的人一起消失,明明相爱的人却留了下来。说到底,爱情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哪有绝对标准,关键还是要自己用心感受。电影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种参照,但答案在每个人心中!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不知道导演是否看过美剧《守望尘世》,一样的突然消失的人,一样的书写“被遗弃者”的困境与疑惑,只是这一部聚焦于爱情。同性之间的,婚姻之外的,秘而不宣的,道德不容的,一切的一切都被激发出来。乍见之欢和长情陪伴,我们不停地将之命名为爱,又不停地怀疑这样的命名。这故事有中国电影少有的苍茫、隽永,它承认肉欲也承认道德,承认不甘也承认不舍。其实,但凡来到这世上的,我们就都是弃儿。

52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喜欢这个设定,喜欢现实主义的表达,青岛贵妇演的太好了,我们都是武文学,重点安利给各位已婚人士......

56分钟前
  • 阿德
  • 推荐

商业的角度来说有两处应该咔嚓很多比较好,但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又乐得看到导演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讲出来,我对多线叙事做得好的电影总会格外喜欢,完成度很高的长片处女作,黄渤谭卓文淇在彩蛋里贡献了大师级演技(构图也赞),李诞的故事设定也挺好的,感谢ONE有影力 英皇

1小时前
  • 小牛魔王
  • 力荐

对婚姻爱情一知半解就妄图通过看似厉害实则浅白的科幻设定瞎显摆了,麻烦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1小时前
  • 内有恶犬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