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魔2022

欧美剧美国2022

主演:汤姆·斯图里奇,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波伊德·霍布鲁克,珍娜·科尔曼,乔莉·理查德森,帕顿·奥斯瓦尔特,大卫·休里斯,柯尔比·豪威尔-巴普蒂斯特,查尔斯·丹斯,斯蒂芬·弗雷,梅森·亚历山大·帕克,薇薇恩·阿昌庞,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拉扎内·贾马尔,妮芙·沃尔什,多娜·普雷斯顿,桑吉夫·巴哈斯卡,妮娜·瓦迪娅,费迪南德·金斯利,阿西姆·乔杜里,舒雅德·法瑞斯,安迪·奥修,吉尔·温特尼茨,劳埃德·埃弗里特,本·威金斯,吉安尼·卡尔切蒂,史蒂文·布兰德,埃莉诺·芬尼卡,梅丽桑蒂·马休特,本杰明·埃文·安斯沃思,

导演:安德烈斯·拜斯,杰米·奇尔兹,路易丝·胡珀,麦克·巴克

 剧照

睡魔2022 剧照 NO.1睡魔2022 剧照 NO.2睡魔2022 剧照 NO.3睡魔2022 剧照 NO.4睡魔2022 剧照 NO.5睡魔2022 剧照 NO.6睡魔2022 剧照 NO.13睡魔2022 剧照 NO.14睡魔2022 剧照 NO.15睡魔2022 剧照 NO.16睡魔2022 剧照 NO.17睡魔2022 剧照 NO.18睡魔2022 剧照 NO.19睡魔202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6

详细剧情

  我们合上双眼睡觉之后,就会来到一个叫做“梦境”的世界,就是“梦之王”(汤姆·斯图里奇 饰)建构人们内心恐惧和幻想的地方。但自从梦之王意外被掳走并禁锢了一个世纪,他的消失引发了一连串风波,将彻底改变梦境和人世。为了恢复秩序,梦之王必须游走两个世界,穿越时空,以纠正他长久以 来的种种错失。他一路上重新审视与昔日敌友的关系,还会遇上素昧平生的宇宙神祇和凡人。  《睡魔》改编自尼尔·盖曼所著的获奖热门DC漫画系列,由角色主导的 10 个史诗式章节情节丰富,神秘与黑暗幻想交织,深刻描绘梦之王的各个历险。本剧由尼尔·盖曼与节目统筹 艾伦·海因伯格及大卫·S·高耶联手开发及监制。

 长篇影评

 1 ) 男主的脸过于白胖了一些

总体上给我的感觉是拍的不错,基本按照原著剧情。有人抱怨剧中的黑人和同性恋泛滥,尼尔盖曼本来就是很左派的,他的作品里显然会有大量此类人物。至于黑人死神修女这个其实也好理解,第一个人死的时候死神就在了,而第一个人是个非洲人……

按照画里的人物设定,墨菲斯的脸应该线条更硬一些,现在的白胖脸有的时候让我想起一夜,尤其是头发梳起来的时候,更显的脸特别大。

你问一夜是谁?

就是这位一夜·汪德勒·寿

 2 ) 完全被戳中!

真真真完全戳中我各种点的《睡魔》

两天熬夜看完了

尼尔盖曼,我的超人

从第一集第一个场景的艺术设计开始

城堡、雕像、巨门

然后是被困在法阵中全裸的神

苍白又光洁的皮肤和肌肉

用他人的话来说

【仿佛中世纪油画一般】

以及一直保持着的对墨菲斯面部的打光

柔和又朦胧

使他充满神性

这个打光是真的牛

人物的设定有点让人跳戏到美国众神

毕竟同一个作家

真的很喜欢关于众神的设定

漩涡找路那段真的很像一个游戏

穿梭在各种怪诞的梦里

在梦境中,

指示牌上混乱颠倒的文字

诡异的诗歌

不合常理的门

跳跃的时间线

中世纪与现代的场景切换

然后再找到正确的小径

像游戏画面一样

就好像是另一种版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而且最后居然还有猫猫!

那可是猫猫啊!

 3 ) 一部没有成长的剧

奉劝说人物没有成长是正常的人,麻烦动一动你的手指,查一下,人物弧光是什么?我用成长和变化这词是不是太平易近人了?


2022年8月16日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求睡魔要有成长?

首先,影视剧中什么是成长?

成长不是一岁到十八岁,二十岁到四十岁。这只是年龄上的变化,而真正的成长是内在的变化。

为什么我说第一集中的亚历克斯没有成长?因为他始终是那个懦弱的小孩,他经历了魔法仪式、杀死乌鸦、误杀父亲,恋爱同居,这一系列经历后,他的内在没有一丁点的改变。所以我说他没有成长。

其次,为什么睡魔要成长?

因为,从第一集开始到第十集结束,现实世界里我们和睡魔一起度过了总共近七个半小时,而在剧中的世界里,更是一起度过了近百年的时间。期间共同经历了被魔法囚禁、寻找法宝、解决问题。这么多事情经历下,第十集的落幕时的睡魔不可能第一集登场的睡魔一模一样。

睡魔不是一个纯粹概念的是角色,面对人类对他的伤害一样会困惑,一样会心灰意冷,一样需要人开导,一样会被坚持和热忱打动。睡魔是无尽家族中的一员,但不代表他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雕像。

而睡魔作为一个“人”被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第6集,睡魔不仅仅会困惑,会在公园里一遍喂鸽子一边思考,一喂就是一下午,他同样需要一个内心成熟的姐姐的开导;他同样有不成熟的一面,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去坦然面对。这就是我说的成长。

但是,第六集一结束,睡魔立刻又和第一集里的一样,在第九集里对待人的态度,几乎可以说是反派。


一部没有成长的剧

  这是一部让我很失望的剧。从开播前的期待,到看完第一集的迷惑,都看完最后一集的解脱,我对部剧充满了失望,10集的剧情却像第二季的大型预告片

  以下对第一集为支点,简单分析一下。

没有成长

没有成长,第一季中的所有人都没有成长,出场什么样,退场就什么样。

  第一集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叫亚历克斯的小伙子。请记住这个人,因为他是所有的人物的缩影——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第一集 中展现了他的三个时期,孩童时期、青年时期、老年时期。并且围绕他的三个时期展开线索。

孩童时期,他是一个善良,但受父亲控制却不受重视的孩子。他的巫师父亲把全部的情感都投入到死去的大儿子身上,留个这个小儿子的爱恐怕连残羹剩饭都称不上,在家里的地位和仆人差不多。但是从他迎接博士时好心的提点、举行秘仪时主动安慰博士、对囚禁的睡神的同情,以及导演那些细致的镜头似乎都在向我们暗示,这个孩子是未来睡神脱困的关键。

青年时期,他成长为一个懦弱善良的GAY。他依旧没有摆脱父亲对他的控制,无论是父亲生前还是死后,他都不敢放出睡魔。即使是在具有突破性的时刻,在自己在某种意义上失手杀了父亲,他也处在父亲的阴影之下,一句“你父亲要是活着会怎么说?”就立刻把他打回原形。即使他相当大胆的在美国那个时刻就光明正大的和他性别相同的人谈起了恋爱。显然,爱情没能给他带来一丝一毫的改变。

老年时期,他成为了一个软弱的,坐在轮椅上的老头子,一辈子都在苦苦哀求睡魔,如果放了他请不要打击报复。最后因为一点小疏忽而意外释放了睡魔,而被睡魔赐予长睡不起。

  这可是第一集的核心人物啊,相当大的时长都是以亚历克斯的人生轨迹来展开。我们通览了亚历克斯的整个人生,但是他的人生有一点点的成长吗?没有。我们看到了什么呢?一个人,为了一件事犹豫了,然后,这一犹豫就犹豫了近一百年。有什么用呢?没什么用。但是导演为什么要把宝贵的镜头、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个没有成长,没有人物弧光的配角身上呢?尤其是这个配角还没什么用,既不讨观众的喜爱,也不怎么推动剧情。

  而这问题也同样出现的睡魔身上。他出场时是专断的,刚愎自用,不近人情。最后一集,他还是专断的,刚愎自用,不近人情。在睡魔身上,尤其是在他经历的被囚禁、重新找回法力、和姐姐谈心后的一系列历险和经历后,我看不到丝毫的变化,也看不出丝毫的进步。例如在第六集中,他的死神姐姐亲自找他谈心,而睡魔在旁观了死神是如何接引亡者去长眠之所后。我们看看在第九集,他是如何处理赫克托的?他让人跟妻子道别,却根本不让人说完最后一句话。对痛苦的妻子迎来的不是安慰的话语,反而是关于孩子的警告:在梦境中诞生的孩子属于我,总有一天我会带走孩子。冷漠,甚至可以说毫无人味,像个执行命令的冰冷的机械。我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和死神谈过心,和人类做了朋友的睡魔。或者说这部剧在第一季里情节就开始相互冲突了

  而作为大反派的梦魇——科斯林,则更是毫无长进。你以为他会利用睡魔被困的一百年时间里找出什么脱离睡魔控制的方法。但其实他除了组建了一个连环杀人魔的协会,什么也没做。面对睡魔,科斯林甚至没有任何反抗手段,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还是这样。令人失望透顶。

没用的人物

  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会被说成没用的?显然是对剧情毫无推动力的人物。如果这个角色不讨观众喜欢,那么更是乏味而生厌。可惜这部剧这样的角色不少。

  第一个明显没什么用的人物就是和少爷谈起恋爱的黑人男仆。很多观众不喜欢他,于是就有人用政治正确来辩护。其实大可不必拿出一顶大帽子来压人。观众不喜欢这个角色不是因为他是一个 GAY ,而是因为导演给了他镜头,而他的作用却少的可怜,一个典型的无用之人:他的恋爱既不能给亚历克斯带来成长,又不能丰满亚历克斯的形象,他仿佛就是用来在最后释放睡魔的工具人。而这个工具人删掉后,换成任何一个推轮椅的仆人都不影响剧情的发展。简而言之,这个男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镜头语言给了我们期待,但却没有给出相应的结果,所以必然不受观众的待见

  很快我们就将引来第二组无用之人:亚伯和该隐。导演为这两位分配了相当的多的镜头和相当引人注目的情节,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他俩无用的本质。这两个人作用是为了体现主角——睡魔的独断专行和温柔善良的一面。但导演给予了这两个人相当多的镜头与这个作用无关,甚至还安排了该隐反复杀死亚伯,而亚伯又反复复活的桥段。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该隐要杀死亚伯?千万别跟我讲什么圣经故事,剧中已经讲过了。记住电影中剧情之所以发生,只有一个原因:导演让它发生。所以导演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对反复“谋杀与被谋杀”的兄弟呢?又为什么在大费笔墨后弃之如敝履,后面只出场一次?

剧情展开了,但没有完全展开

  康斯坦丁很是英姿飒爽,但一集后就神隐,如果为了下一季做伏笔,做铺垫委实有些太铺张浪费了。或者说对于康斯坦丁的笔墨过多了,已经剥离她本身的神秘感,我们知道她的职业,她是一个驱魔人,知道她会做噩梦,也清楚做噩梦的原因,还知道她有一个女朋友。编导把关于这个角色太多的问题都回答了,但回答的很潦草。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似乎了解这个角色,但对这个角色没有一个立体的感知,简单来说就是既不神秘也不亲切。而且编导不会相信用几分钟时间展现她和(前)女友的重逢,就能让黑人女友因为过度思念康斯坦丁而滥用沙袋,最后病倒、骨瘦如柴的情境感动人心吧?不会吧?不会吧?现在眼泪都这么廉价的吗?

  同样没有展开的还有,艾瑟尔——老法师的情人,编导不会觉得用几句对白就能让观众觉得:这个母亲,这个把自己的孩子囚禁在一家像监狱一样的医院里的母亲,进入病房后拐着弯问红宝石下落的母亲,是真的无私的爱着自己的孩子吧?艾瑟尔为孩子摘下恶魔护身符,然后自己灰飞烟灭,这种没有铺垫,没有展开的剧情只能让观众觉得突兀,不自然。

  而对小约翰——艾瑟尔的儿子,上一集还是婴儿,现在他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为什么他对谎言如此痛恨,哦,是因为小时候她妈老骗他吗?为什么不描写他的过去,而花大量笔墨在他如何用红宝石塑造一个真言世界?对真言世界的描写会让这个人更加形象吗?或者说能让生活在谎言世界的我们理解他的需求吗?能让我们对睡魔有更深的认同,而不是发出“本来就应该这样吗”的困惑吗?

  还有那只乌鸦,似乎编导真把他当乌鸦了。他曾经作为人故事也是一点没提。上一任乌鸦的故事也没怎么提,所以当它被一枪崩成血肉碎片的时候我该感动吗?


  真是难以相信,七半小时的时长不够创作组们展开自己的故事。七个半小时可是把《沙丘·一(上)》放两遍了,或者说,把沙丘上下加番外放一遍都绰绰有余(如果下部沙丘也是三个小时的话)。麻烦就别说时间短了,你漫画内容体量比沙丘还恐怖?


空洞的设定

  剧中有相当多难以言说的设计,之所以难以言说就在与说不清楚。比如第一集就出现了睡魔的三神器:沙袋、头盔和红宝石。沙袋装着的是睡魔施法必备的魔沙,而头盔有什么用呢?红宝石又有什么用呢?剧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红宝石为什么能轻易被凡人所改造?睡魔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法力铸成这件法宝?什么是梦?什么是梦魇?为什么亚伯和该隐会出现在睡魔的境域?这些剧里都没有解释,似乎默认了所有的观众都是漫画迷,不该问出这些低级的问题。

 4 ) 笔给你,你会怎么写奇幻故事?

《睡魔》这样的奇幻剧,也有写作公式可以提炼,比如道具设置、人物安排、时空制造……试着扒一扒,总会有写作借鉴意义。

本文首发故事研习社微信公众号

作者:国王 KING

本文会介绍我个人在观看剧集期间的一些收获——失落的器件(一种剧情模式)、泛神话叙事(一种时空观),以及场景角色(角色设计的技巧)。

希望能对你的创作有所帮助~

失落的器件

魔幻美剧《睡魔》的故事开头引人入胜——一个家族举行了某种古老的仪式,俘获了睡魔。

囚笼困着他十多年,他苍白且干瘦的身躯,以及类似哥特式的妆容,很容易让人想到吸血鬼。

我们本以为这个故事会和复仇扯上关系,但实际上,让我们期待许久的「复仇」只占了很小的篇幅。

而且整个故事并不是聚焦在复仇,更多以睡魔这个角色为剧情视点,展开一幕幕脑洞大开的单元剧。

回顾这部剧集,最清晰的一条剧情线就是「寻物」。

「寻物」比较贴近普罗第(Georges Polti)36 种戏剧模式中,「壮举」这种剧情模式。「壮举」通常指代着冒险的远征,以及为夺回索要的对象或人物所做出的行动。

在睡魔被俘获之时,代表他力量的 3 个法器都纷纷落入凡间。为了寻回他的红宝石、沙袋以及面具、恢复自身的力量,睡魔必须经历一番冒险,重获法器。那些法器也能作为这场旅途的「嘉奖」。

「寻物」这种模式十分经典也很有效。我们在许多作品里都可以窥见这种模式的存在。

《魔卡少女樱》第一话

动画《魔卡少女樱》,第一集的剧情便是小樱揭开了书本的封印,数十张库洛牌飞散开来。小樱和她的搭档可鲁贝洛斯必须要找回所有失落的卡牌。

另一部动画《犬夜叉》,贯穿全作的关键道具「四魂之玉」是角色们寻物的对象,他们为此展开了一场冒险。

漫威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寻物的推进者是反派角色灭霸。他打算获得所有的无限宝石,以求得实现心中愿望的力量。可见,在「寻物」的设置上,有四个地方可以让我们发挥。

💡

1)物件数量

总的来说,对于一部长篇连载作品,物件的数量当然是越多越好。上面列举的两部漫画,由于涉及到长篇连载的情况,物件的数量上都会设置得比较多。对于中短篇的作品,物体的数量尽量控制在 2~3 件,阅读的节奏可能会更加好。当然,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创作者自己斟酌。

2)寻物速度

《睡魔》要在十集内讲完一个故事,因此寻物的节奏要适配上剧情的速度。《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无限战争》,则加快了寻物的速度,各式各样的无限宝石在一集里纷纷落入灭霸囊中,拉大了正反双方力量的悬殊,渲染出绝望的氛围。

3)寻物者的身份

不仅仅是主角在寻物,反派也能寻物。《睡魔》中的前期反派「梦魇」科林斯也在接触着法器的持有者。「抢先一步」的行动制造了信息差,既让主角的处境岌岌可危,也让观众开始关注主角的寻物方法和速度。

4)指引剧情、调动情绪

寻物这个剧情模式,会让观众获得一种奇妙的「收集感」。

就好比看到动画里提到「某个帝国里有四天王这样的角色存在」,你会对这捆绑为一个整体的四人无比好奇:他们是谁?他们的真实身份到底是怎样的?

同样的,寻物也会让观众有这种同样的情感预期。

我们总期盼着被揭示了数量的器件被一一寻获,获知它们的样貌,以及这些东西能给角色带来的帮助。

《哈利·波特》同样也有寻物的设置,而且混杂了一些悬疑和解谜的要素。这部作品里设置了「七个魂器」和「三件死亡圣器」这两条寻物线,它们相互交织着,指引着下一个剧情的走向。每当一个法器被睡魔寻获时,观众对于主角的期待又多了一分:我们希望他找回所有的法器,并重获他原来的力量,回到全盛的姿态。

这种积极的正向期待,也会让我们想看到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更会激发我们对下一个物件的好奇——

他到底怎样获得这个法器?他又会有什么冒险?

泛神话叙事

《睡魔》是部有趣的泛神话叙事的作品,那些存在于神话中的人物都有牵涉,不仅如此,历史人物也会出现在这部作品。甚至,《睡魔》漫画中还有DC超级英雄的登场。

能造成这么有趣的化学反应,一方面是睡魔的身份设置,另一方面是他的能力设置。

他的身份是梦境之主——几乎所有人都做过梦吧。这个共同点就能把「梦境」和「各种次元的角色」交杂在一起。

几乎是不老不死的睡魔,无限的生命得以让他见证各种时代变迁。

在「白马酒馆」一集也有体现,睡魔和一个凡人跨越数百年时间的赴约,在时间长河中,睡魔是这段岁月的见证者。

为你的作品设置一个无限生命的角色,与他 / 她对比的是一个拥有着有限生命的人类。两相比较之下,对于生命和时间会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动画《致不灭的你》中,主角拥有着无限的生命,他在人类世界中经历着一些事情,见证了各种各样的人离开,有关生命的主题一下子便凸显了出来。

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更是脑洞大开,不老不死的主角经历了地球历史大大小小的事件。尽管这部电影没有什么惊悚镜头,但角色对谈之间让人细思极恐。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截图

私以为,要让作品里的时间观涉及到过去、现在、未来,只有三个方法。

💡

1)穿越:这个桥段已经遍布了各大科幻电影,不再赘述;

2)有一件贯穿了所有时间尺度的物品或概念,如上文提及到的「梦境」,或者是能保存良久的视频录像、信件等;

3)主角是不死之身。

只要达成以上三点中任意一点,整个作品的时间跨度就会变得宽广许多。

场景与角色

「为你的场景设计一群角色」——这看上去像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思考下去,你会怎么做?

如果让我设计一个梦境王国,我首先会构建一个中世纪城堡,周围有很多的市民,和一般作品里的没啥区别。之后就是王国境内的一些君臣角色,还有些王子公主、骑士团之类的,仅此而已。

不难看出,我设计出的场景以及角色,他们太过于普通,或者说没有什么目的性。

不管这个梦境王国替换为「黑暗王国」,或者「机械王国」,它们都没有什么区分度,可能只是建筑的场景改变了些。

如果将目光转到《睡魔》,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场景里的角色」应该是角色设计先行,「场景」只是当作一个背景板的功能。

先将《睡魔》里的世界观划分为「人类世界」和「神话世界」。

「神话世界」一侧里,最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睡魔的个人王国,这个王国和一个角色——图书管理员卢西恩绑定在一起。

在睡魔归来后,卢西恩充当着「世界观介绍」的存在。她告知了睡魔他不在的时间里,梦境王国里发生的事情。

而在「人类世界」一侧,睡魔和乔安娜·康斯坦丁经历了一起事件。这个角色的身份预示着,未来有更多不可思议的事件会在人类世界发生。

「神话世界」里的「地狱」,睡魔和路西法嘴遁斗法。这场决斗激怒了路西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之后会对睡魔展开报复。

由此可见,这些场景里总会有一个能给主角带来助力 / 阻力的存在。这些场景里的角色,从属于一个个小世界,他们的身份代表了未来即将到来的各种事件。

他们在各自的场景下给主角带来了助力,帮助主角,给主角提供情绪价值,给出有价值的情报;或者是带出了阻力,削弱了主角的能力,让主角失去关键道具和同伴,也可能是未来准备对主角报复。

对于场景角色的设计上,我们可以先考虑那个场景的角色能给主角带来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再给场景角色配置对应的同伴、舞台。这样一来,这个小世界才会生动地运转起来,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呆板。

最后来总结一下:

  • 「失落的器件」

寻物的设置:寻物者的身份、速度、物件的数量。寻物的预期:好奇、期待、补完感。

  • 「泛神话叙事」

让作品的时空范围变得宽广:穿越,贯穿时间的道具,不老不死的主角。

  • 「场景与角色」

角色先行:场景角色能给主角带来什么?助力:帮助主角,给主角提供情绪价值,给出有价值的情报。阻力:削弱了主角能力,让主角失去关键道具和同伴,未来准备对主角报复。在这个基础上,给场景角色配置对应的同伴、舞台。他们的身份代表了未来即将到来的各种事件。

 5 ) 霍布.加德林决定不死

《睡魔》看到第六集,终于看到了一个我最喜欢的故事。

第六集《翼之声》的后半段,讲述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 1389年寻常的一天。梦神睡魔(Dream)和姐姐死神(Death)走进一家小酒馆。 一群朋友正在举杯畅饮,其中一个人说,我觉得死亡糟透了,为什么人人都要死,我就决定我不死了。

睡魔听到之后,嗤之以鼻,对死神说,我无法想象为什么有人愿意一直过这么糟糕的人类生活。我敢说,他如果真的不死的话,过了几十年,一定过来求着你要死。

死神笑了,说,好吧。我们就来个实验吧。我决定我从今往后就放过他。你过100年再来问问他要不要死吧。

于是睡魔走到这个人面前,说,霍布加德林,你好。 我听说你决定不死了。那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在这里相见,你到时再告诉我你决定要不要继续活下去吧。

被死神放过的加德林

就这样,每隔100年的这天,1489年, 1589年, 1689年, 1789年 。。。 睡魔都会和霍布加德林在这小酒馆里相约,听加德林畅谈他这100年里的人生经历。而每次,不管是经历了兵荒马乱,富贵荣华,囚禁折磨,痛失挚爱。。。 加德林都坚定的告诉睡魔,人间太值得,他完全不想死。

百年之约

直到1889年的约会,聊着聊着,加德林突然恍然大悟的跟睡魔说,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为什么你一直坚持奔赴我们的百年之约 --- 你根本不是为了搞清楚我是不是愿意继续活下去--- 我肯定愿意活下去,你几百年前就搞清楚了。 你一直来见我,是因为你需要 --- 友谊。

你太孤独了,你没有朋友,你需要我的友谊。

被加德林说破的睡魔恼羞成怒,恶狠狠的说,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蛋,竟然敢说我需要你的友谊!?

然后睡魔就拂袖而去。 看着睡魔的背影,加德林大喊:我100年后还会在这里等你的!如果你出现的话,就说明我是对的!

1989年,加德林如约而至,空等了一天。(他不知道此时睡魔遇到麻烦被困。 )正准备离去的加德林得知,这个小酒馆的地皮已经售出,将会被改造成新的基建项目。

2016年,终于脱困的睡魔来到小酒馆,发现人去楼空。唯有墙上画了个箭头,写着“新酒馆”。 睡魔沿着箭头找了了一个装修温馨的小酒馆。他走进去,果然看到加德林坐在里面,正在埋头算账。

显然在听到酒馆将关闭的消息后,加德林便在附近自己开了一家酒馆,当起了老板,这样便可以日日在店中等候睡魔。

加德林抬头看到睡魔,会心一笑,说:你迟到啦。

睡魔也笑了,说:是啊,我听说让朋友久等可不地道。

接着,睡魔坐下来,和以前的每次约会一样,和加德林开始喝酒畅谈。


故事就是这样。很简单。 我看完之后的一天,突然也像加德林一样顿悟了。

故事里只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日理万机过着神仙日子的梦神睡魔要次次准时赴一个凡人之约:因为睡魔虽然瞧不起人类,却有隐藏的人性,他需要朋友。

但是,故事没有说破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年复一年,历经百年孤独,身边所爱之人终将离去的加德林仍然不愿意去死。

---- 因为和睡魔的百年之约,已经倒果成因,成为了支撑加德林一直活下去的理由。 任何一个活了800年的人,不会有长相守的爱人,亲人和朋友。但是加德林不一样,加德林并不是是一个天煞孤星。他有知己,一个知道他全部生命故事,每100年都会如期出现,听他更新人生故事的知己。(双重隐喻:而这个知己还恰好叫“Dream” --- 有梦之人才能活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当加德林得知他们的约见之地将不复存在之后,就自己重建了酒馆,日日在店中等候 --- 见到睡魔,已经成为了他生命里唯一重要的事情。

睡魔需要加德林,而加德林也同样需要睡魔。

尼尔盖曼在这个故事里其实做了一个思想试验:

生活充满了没完没了的痛苦和无聊。

可是让人觉得还是人间值得的条件可能只有这些: 有人懂你,有人等你。

 6 ) 梦的代价——《睡魔》影集总评(持续更新)

8.5日上线的《睡魔》美剧

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睡魔》这部漫画作品对于本人影响至深,是我曾经一段梦幻的回忆。而网飞终于将这部宏大的魔幻史诗搬上了电视屏幕,让世人能够感受到梦之国度的魅力,不得不感叹一路等来真的不容易。

因为很多大神已经把大部分的漫画对照和彩蛋解释得很清楚了,所以此篇影评将跟随我的视角,从漫画谈起,再到剧集和有声书作品的出现,一步一步揭开《睡魔》故事的篇章。前方会有大量剧透,请没有看过漫画/电视剧的朋友们先去观赏原作的魅力,再回来看这篇影评。

在童年时,我就在希腊神话读到了睡魔墨菲斯的故事。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记载了这位在夜间出没的神会将魔法般的细沙洒落在孩童的眼睛里,让他们陷入美好的梦乡。

希腊神话中的“睡魔”形象

我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是初二,当时漫威DC的漫画和影视作品刚刚火热起来,于是对美漫感兴趣的我在网上找到一部文章集,里面较为详细地剖析了几部经典优秀的美漫作品,包括《黑暗骑士归来》《身份危机》等等。非常值得阅读。

《蝙蝠侠之路:知乎RED韵自选集》

而在最后一章则出现了一个让我似曾相识的名字:《睡魔》

《睡魔》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奇幻小说作家——尼尔盖曼。恐怖大师史蒂芬-金曾经称他为一个“故事的宝库”。名不虚传,他获奖无数:星云奖、雨果奖、世界奇幻奖……他的作品包含普罗万物,横跨魔幻、科幻、恐怖惊悚等多个领域。他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水平,使得任何人都很难用某个类型将他定性。

《睡魔》作者——奇幻小说作家尼尔-盖曼

在众多的题材类型当中,他由衷热爱中世纪文化与神话故事。常常将北欧神话、圣经故事中的人物、设定与现代的世界观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属于他的独特风格,一种仿佛将奇幻带到我们身边的身临其境的风格。经典作品例如《美国众神》《好兆头》等等。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会见到天使在人间开怀旧书店,魔鬼爱听皇后乐队摇滚乐这些荒诞与奇妙的景象,好似魔法就游荡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环绕交织~

《好兆头》

《美国众神》

《好兆头》美剧中天使与魔鬼在一起吃冰淇淋

而在这其中脱颖而出,成为盖曼最为骄傲的成功之作,就是漫画小说:《睡魔》

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DC漫画曾多次尝试将希腊神话中“梦神墨菲斯”这一形象引入超级英雄宇宙,由此创作了多个名为“睡魔(Sandman)”的英雄形象,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个存在于睡梦世界,充满神秘与未知的魔幻角色本身就不与“英雄”与“暴力”挂钩。

古早漫中的“睡魔”英雄形象-1

古早漫中的《睡魔》英雄形象-2

因此当漫画公司找到尼尔盖曼时,这位怀揣野心的年轻作家打算另辟蹊径,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治梦境世界的神明。

睡魔最初的形象灵感来源于尼尔在书中发现的日本插画:一位蓬头垢面的浪人身着黑色和服,杂乱的长发随着微风飘逸……

给予作者灵感的日本浪人形象

渐渐地,一个奇妙的形象在他心中应运而生:一个看似年轻的男子惨败而又赤裸,被强行逐出属于他的领域,关押在玻璃罩般的监狱中,用自己永生的特权目视着他的仇人死于衰老,等待自由的降临…

漫画中的“睡魔”墨菲斯形象

睡魔被囚禁在法阵中

从1989-1996年,《睡魔》持续连载了长达75册,不仅获奖无数,还长期登上纽约畅销书榜,成为了当时最为成功的漫画作品

后浪出版的《睡魔1前奏与夜曲》

初二的时候实体漫画书还不算很普及,淘宝上也只能找到一部中译版本。就是这第一本《前奏与夜曲》,引领我进入了一个奇幻而广袤的世界,一个虚实交叉,未知而神秘的梦之国度。一篇又一篇看似独立却又千丝万缕关联在一起的奇幻故事,让我彻底醉倒在尼尔盖曼的天才想象力之下。

后来出国留学,在周边的专卖店收集全了全部的十本英文原版漫画,每一本的封面都别出心裁。恐怖与神秘的风格与难以理解的抽象插画融合,好像人们荒诞的梦境真的跃然纸上,散发着毕加索的画一般的超现实主义气息。

《睡魔》怪诞抽象的艺术封面-1

睡魔怪诞抽象的艺术封面-2

睡魔怪诞抽象的艺术封面-3

而剧版《睡魔》的结尾,就是对这些抽象艺术的还原与致敬。不得不说当我看到这些魔幻的动画时,心中真的是由衷的感动。童年时受到震撼的画面与记忆能够被如此还原,真的是惊喜万分,满足了这多年的期待,感觉漫长的等待完全没有白费。

《睡魔》影集的结尾动画,就是对原作抽象艺术的致敬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真人改编的希望可谓是无比渺茫。先是有意参演的囧瑟夫与创作团队意见分歧导致计划胎死腹中,再到亚马逊推出《睡魔》有声读物小量解渴,在大荧幕上看到梦之领主的愿望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触不可及…

墨西哥著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环太平洋》《地狱男爵》)曾经在采访中表示,他认为《睡魔》这一优秀的作品很难被改编拍摄为电影。它的故事内容太过于宏大,魔幻场景太抽象,以至于几乎不可能用真实的画面在大荧幕中展现出来,但如果真的要拍,必须是一部连续影集。

吉尔莫·德尔·托罗在《地狱男爵2》采访中回答关于《睡魔》的问题

而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网飞与尼尔盖曼本人合作,加上1.7亿美元的投资,强大的卡司阵容,终于将《睡魔》搬上电视银幕。

作为死忠粉的我连续八小时左右一气刷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的一方面:爆炸的演技与特效;差的一方面:无奈的妥协与收敛。具体为什么,原因如下:

这部影集的选角可谓是有喜有忧。从2020年DC线上粉丝嘉年华爆料拍摄计划开始,粉丝们就迫不及待追踪着选角的消息。我不想惹怒任何一方观众,但是在看到完整的卡司以后,我认为盖曼极大可能是作出了一部分妥协的。

《睡魔》的卡司阵容-1

《睡魔》的卡司阵容-2

让人满意的选择例如:权游“美人”格温多兰-克里斯蒂饰演地狱领主路西法,而原作中虽然以传奇摇滚歌手大卫鲍伊作为原型,在尼尔的笔下作为天使的路西法是中性的,没有性别。它优雅与绅士并存,并不像路西法单人剧中那样放浪不拘,因此找一位雄性气概旺盛的女演员再合适不过。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饰演地狱领主路西法

伊德-霍布鲁克饰演噩梦柯林斯简直是完美之选,不多陈述 。

博伊德-霍布鲁克饰演噩梦柯林斯

梅森-亚历山大-帕克在此之前是一位名气很小的双性演员,最出名的角色是《星际牛仔》中饰演的酒保,盖曼看过它的表演以后赞不绝口,因此主角的弟弟/妹妹——妩媚与邪气并存的“欲望”非她莫属。

梅森-亚历山大-帕克饰演的“欲望”

梅森-亚历山大-帕克在《星际牛仔》美剧中

除此以外老戏骨史蒂芬-弗雷饰演Gilbert,“泰温”查尔斯-丹斯演法师罗德里克,“卢平教授”大卫-休里斯演天命博士都是完美之选。可是其它的选角对于漫画粉丝多多少少有些失望:

梦神墨菲斯作为主角本在漫画中充满古老与未知的气质,眼镜如晨星一般闪耀,即使被关押,透过玻璃罩也能感受到一股胆寒的威严,这种气质显然没被演员(汤姆-斯图里奇)带入到剧集里。

剧版“睡魔”与漫画对照

本应皮肤雪白,古灵精怪,哥特风十足的“死亡”由在《黑白魔女库伊拉》中的黑人女演员出演、性转康斯坦丁,让给“克拉拉”珍娜-科尔曼、更别提让黑人变性女演员演漫画中老道忠厚的图书管理员路西恩……

剧版“死亡”与漫画对照

即使抛去“zzzq”这一点不谈,盖曼在各个采访中口口声声承诺尊重原作、不会脱离漫画设定、满足粉丝的期待,却与此同时又对这些和原著形象大相径庭的演员赞不绝口,如此矛盾的表现让我怀疑这些演员真的是盖曼想要的吗?还是在片场和讨论中的强迫与暗箱操作导致了这些?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但是我宁愿相信是尼尔的妥协,也不想承认这是他真心实意的想法。

尼尔盖曼在首映礼的合照

将剧集与漫画进行对比,我逐渐发现即便如此还原,如此忠实原著,前者还是失去了后者最重要的灵魂与特性:残酷与现实。

纵观全作第一本《前奏与夜曲》,同时也是剧集大部分集合改编的内容,大部分读者大概都能理解一个重点,那就是在某种角度下,梦神墨菲斯从来都不是故事的主角。在魔幻的背景和外包装之下,是现实世界人性的赤裸和无情。

举个例子,在剧集中约翰-迪恩搭上了一辆好心肠的黑人女的车,最后不仅让女人安全离开,还给了她宝贵的护身符

剧中约翰-迪恩将护身符赠送给好心人

而在漫画中,他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路中央拦下了一个无辜的女人,并用枪胁迫她开车带自己去寻找红宝石。当到达目的地后,为了封口还是用枪将女人杀害。

约翰-迪恩胁迫无辜女司机

约翰迪恩残忍地把女人杀害

也就是这种冷酷无情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翻拍的邪恶形象与本质。为约翰-迪恩接下来在餐厅的疯狂行为埋下了伏笔,让读者为接下来餐馆顾客揪一把心,也让接下来反派的为所欲为更加令人无比绝望和胆寒。

在剧集中,约翰来到咖啡馆,以塑造一个更加诚实的世界,消除所有的谎言为由,用红宝石的魔力令顾客们和服务员互吐真言,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最后酿成大祸。

漫画里,他通过发掘所有人的梦,无限放大了人们心中的欲望,更加肆无忌惮地折磨他们,操控他们,在性和暴力之间反复横跳…他给予受害者一个小时的自由思想,只为了亲口坦白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有能力,因为他乐意,就是这么残酷。

漫画中约翰-迪恩用红宝石操控顾客,可以看到他手中同时握着护身符,并没有送人

约翰-迪恩解释自己行为的原因——因为他能

盖曼在采访里承认漫画这一段可能是他有史以来写的最残忍和血腥的故事,但是在剧集里却被大量削减和改动,仅仅变成一场关于诚实的辩论,令我无比失望。除了这一点外,整部“前奏与夜曲”中那一个个绝望与痛苦的故事和角色,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柔化和升华,沦为推进剧情和促进主角发展的工具。也许是为了扩展受众范围,也许是资金有限,但是这样的变动使我感受到失去了原著的灵魂,让剧情变了味。

(未完待续)

 7 ) 所以定位不是奇幻剧而已对吧?

《睡魔》第一季看完了。说点感想。

第一季十集,我觉得可以分为1-4,5-6,7-10这三个阶段来看。其中第六集太棒,为了第六集看全季也值得。

据说是人气极高的美漫改编的,我对这个背景一无所知,就是一个对奇幻题材感兴趣的普通观众。

也确实是因为对题材很感兴趣我才一直看下来了,毕竟前三集睡魔太菜鸡了,我还以为整个一季都会是睡魔找三宝呢。找三位一体女神问三个问题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睡魔为什么要这么实诚一个一个法器问下落,就不能直接问“我的法宝在哪”吗?

驱魔女康斯坦丁是很飒很美的,我以为会跟睡魔有一段,结果人家喜欢女的……路西法的妆造我真的接受无能,她和睡魔对战居然是打嘴炮,大型卡牌游戏现场……

一直到第五集我才算是终于开始喜欢这部剧,卢平教授拿着魔法石大杀四方啊!也是因为这一集,我开始get到这部剧的定位怕不仅仅只是一部奇幻剧。

第六集真的全季最爱,上千年的友情故事,人设塑造真的太绝了,我也是这时候才get男主的气质和帅[抱一抱]。

后面七到十讲了一个宿命的故事我就不太喜欢了,但是人设真的太好了,每一个配角都是非常鲜活的,给他们的镜头有限,但是背后都足够挖掘出很丰富的故事。结尾有点草率,就这,但反派的形象在最后被重塑了。(演员真的都好棒。)然后就是整个无尽家族的世界观拉出来了,令人有一些期待睡魔那些奇奇怪怪的兄弟姐妹还会干些啥。

总体而言,喜欢这类题材的,可以看一看。

 短评

看到第五集的我满脑子都是拿到魔法石的卢平教授大杀四方

4分钟前
  • LOU
  • 推荐

让顺直人破防的剧多来点

5分钟前
  • 水下冒烟
  • 力荐

没有一个演员把角色演得出彩的,很多故事揉搓在一起,如果没看过漫画的,真的容易看得云里雾里的,这剧太漫画粉丝向

7分钟前
  • 11
  • 较差

怎么能十几个角色凑不出一对异性恋😅

10分钟前
  • b110园长
  • 推荐

顺直人看到黑人性少数多了点就吓尿了😱😂

14分钟前
  • GoodBoySeb
  • 力荐

顺直人是不是有病啊,好看不就行了,推动剧情的角色是直是弯是黑是白有多少区别呢?还尼尔盖曼被政治正确束缚了,怕不是没看过十几年前的《美国众神》里的同性doi的情节?你知道尼尔盖曼怎么评价那群反政治正确的极端保守主义作家组织“小象”吗?“极端的种族主义者。”这句话送给你们。

19分钟前
  • 神崎文韬
  • 力荐

因为梦魔这部漫画太特殊了,其中好多设定无法在剧中表现出来,但原著党看到这部剧能还原成这个样子已经很满足了扣一分是因为夹带私活太多了,不搞政治正确真的会死吗

22分钟前
  • 激光鲨鱼
  • 推荐

莫菲斯和法路西活像两个小学生吵架,嘴炮大战三百回合,中二斗法上天入地,没有“反弹”和“反弹无效”就分出胜负,我不是很认同。

26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哎,第一集只能说一般般,睡魔到底是厉害还是不厉害啊,几个普通人类搞个召唤仪式就给比神还强大的睡魔困了这么多年。

27分钟前
  • 甜宝小猪看日出
  • 还行

没有男主的镜头都还不错…

32分钟前
  • 猫丸殿下
  • 还行

看了三次 都看睡着了。。不愧是睡魔

34分钟前
  • 橱窗外的大怪兽
  • 还行

杰克苏故事,多一星给特效。当人权平等的构想在故事背景中成为平常时,总有闻惯了老旧恶臭环境之气的人最显著感到的是迎合正确的异常而看不到实在地展望和勾勒未来的一面。

35分钟前
  • _Artemis
  • 还行

跟路西法打架那段给我整乐了

39分钟前
  • 漆渺
  • 很差

好看的部分看得出来还是因为本来的故事就很好(比如ep6)剧本虽然感觉下了功夫但是一些对白还有特效质量还是太网飞太廉价,质量很不稳定。不过选角真的挺合适的,光是看精白直男口吐白沫吐槽zz正确的样子怎么说都要加一星xs

41分钟前
  • Brego
  • 推荐

好看!(为什么会有人因为同性恋、黑人就马上打一星啊……建议早日戒掉美剧)

46分钟前
  • 无响应虚构少女
  • 力荐

第五集还不错,大卫休里斯的部分结束后几乎没法看了,由于表演太差导致很多部分非常的中二,第四集斗嘴真是给我看懵了,可以竞争年度最尴尬的桥段了。

48分钟前
  • Grey
  • 还行

喜欢前半部分 尤其第五集和第六集(酒馆的百年等一回 有好兆头那味儿) 但后面开始和小孩子穿来跑去找弟弟救世界就有些无聊了 (1.Boyd Holbrook的猛1戏份没看够 2.原来世间的“欲望”就是个YAAAS美妆YouTuber 3.如何用一句话在一回合内就击败地狱之王: I am Hope.)

49分钟前
  • 水包酱
  • 还行

这个剧让我一度产生了同性恋群体才是多数群体的错觉。

53分钟前
  • Why bother....
  • 推荐

还行,故事很好看,虽然有点幼稚。支持LGBT,但真的一对异性恋都凑不出来吗?

58分钟前
  • oh
  • 还行

你可以接受这个世界有恶魔,有魔法,有会说话的乌鸦,却因为看到几个同性恋大呼这不正常,这不符合现实!呵,funny

60分钟前
  • 江湖小骗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