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塔杀机

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杰夫·丹尼尔斯,塔哈·拉希姆,瑞安·施密特,比尔·坎普,路易斯·坎瑟米,弗吉尼亚·库尔,埃拉·雷·派克,沙利文·琼斯,迈克尔·斯图巴,彼得·萨斯加德,凯蒂·弗拉格,珍妮·保罗,亚历克·鲍德温

导演:克雷格·齐斯克,约翰·达尔,阿里·萨利姆,迈克尔·斯洛维斯,亚历克斯·吉布尼

 剧照

巨塔杀机 剧照 NO.1巨塔杀机 剧照 NO.2巨塔杀机 剧照 NO.3巨塔杀机 剧照 NO.4巨塔杀机 剧照 NO.5巨塔杀机 剧照 NO.6巨塔杀机 剧照 NO.13巨塔杀机 剧照 NO.14巨塔杀机 剧照 NO.15巨塔杀机 剧照 NO.16巨塔杀机 剧照 NO.17巨塔杀机 剧照 NO.18巨塔杀机 剧照 NO.19巨塔杀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9

详细剧情

  本剧改编自非虚构作品《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2001年9月11日,美国本土遭遇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四架波音客机被劫,先后撞击世贸中心双塔和国防部五角大楼,从而导致3000多人丧生和数千亿美圆的经济损失。《纽约客》记者劳伦斯·赖特踏上了漫长的报道之路,一份历时5年、长达500多页的深度报道。关于CIA、FBI、基地组织之间的关系。

 长篇影评

 1 ) 一些知识

CIA Alec station by Martin Schmidt: Al Qaeda special group

Wadih el-Hage: UBL secretary in Sudan

Mohamed Rashed Daoud Al-Owhali (born 18 January 1977)

a British-born Saudi terrorist. Al-Owhali is one of the four al-Qaeda members sentenced in 2001 to life without parole for their parts in the 1998 United States embassy bombings.

Jamal Ahmed al-fadl (born 1963-)

a Sudanese militant and former associate of Osama bin Laden in the early 1990s.

Two paths: as a crime of hostile individuals or as hostile nations (the act of war)

What qualifies as an act of war?

72 virgins in the heaven

Ahmad Mohammad

an al-Qaeda operative from Yemen whose family is described by US government officials as a "supercell" within the al-Qaeda network.

Malaysia meeting summit:

Al-quso Khallad/Attash

John Patrick O'Neill (February 6, 1952 – September 11, 2001)

an American counter-terrorism expert who worked as a special agent and eventually a Special Agent in Charge in the 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He subsequently learned of al-Qaeda and Osama bin Laden, and investigated the 1996 Khobar Towers bombing in Saudi Arabia and the 2000 USS Cole bombing in Yemen. Partly due to personal friction he had within the FBI and federal government, O'Neill left the Bureau in August 2001.[1] He became the head of security at the World Trade Center, where he died at age 49 while helping to evacuate the North Tower during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 O'Neill's life has been featured in a number of documentaries and books.

Donald Henry Rumsfeld (July 9, 1932 – June 29, 2021)

an American politician,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businessman who served as Secretary of Defense from 1975 to 1977 under Gerald Ford, and again from 2001 to 2006 under George W. Bush.

Khalid Muhammad Abdallah al-Mihdhar (May 16, 1975 – September 11, 2001)

a Saudi Arabian hijacker. He was one of the five hijackers of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77, which was flown into the Pentagon as part of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

 2 ) 看巨塔杀机随想

最后一集略有不爽。满以为会演一下撞机的镜头,双子塔内的混乱和大义凛然呢。结果就是静静的回放救援镜头。是不消费苦难的意思吧。没整点最美逆行出来,有点遗憾。

再次感触美国的问责机制,议员的追问,每个当事人的回答,出了重大事故,要坚持全面调查,要每个当事人的处理经过,思想看法,全面还原,然后查漏补缺。不仅这种事故,英雄事故也得调查。印象最深的萨利机长,也是这种追问还原。想到我们,也有问责,官话套话连篇,即使免职,还可以异地为官。真相在哪里?补救措施在哪里?下次还会不会出现同类错误,都没有回答。恰逢凉山大火30名消防人员牺牲,看看消防人员牺牲的追问与待遇。

看评论说是FBI资助拍摄,黑CIA黑的厉害。想想那个女站长故意隐藏情报的行为,最后枪毙她应该也不为过吧。没看到处罚措施,略有遗憾。倒是那个南站长,凭空获利。正如某位评论里说的,全身心追敌人的,最后没免职,因缘巧合的死在大厦里,而隐瞒情报、一心玩心机的人则抓住机会上位获得了最大收益。估计惩处也是那个前台的女站长吧。

看评论里很多人说那个女站长的原型在猎杀本拉登里就是抓住本拉登的那个人,恰好看过那个片子,对那位女侦探的坚持、敏感佩服不已。尤其是那句:我就是那个找到这个地方的操蛋女人。印象深刻。所以又翻回去看了那部电影。估计她也谈不上追悔,只是坚持自己分析的原则,坚持酷刑,也算是为他隐瞒情报找到了动机。比如功利心重,坚持独立分析。也符合个人性格。

最后总体感觉这个电视剧不错。美国政府还在那勾心斗角时,恐怖分子已经演练了开飞机、演练了带小刀安检,演练了如何打开驾驶员机舱门。恐怖分子的计划,也是按照步骤一步步练习。也显出了一定的能力。

9.11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转折点和标志性事件。这个电视剧把这个过程,用揭家丑的形式再现出来,用大量质询和真实镜头重现出来,揭示了内部运行机制,显示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是一种正常的国家自救和自我完善的机制吧。

也门对恐怖主义的态度也很玩味。后来又看过多部反恐片,种族问题、恐怖问题的复杂性,确实让美国人挠头。

 3 ) 原著和戏剧化改编的几点差异

1.阿里苏凡参与度没有片中那么高,他是奥尼尔后调来的特工,直到“科尔号”遇袭前不久才加入小队。

2.奥尼尔并没有受到直接上级的排挤,相反,他获得了直属上级的支持,但在官僚体制的挤压和财政恶化的情况下决定接受工资更高的工作。

3.关于911袭击者进入美国和基地组织马来西亚会议的情报中情局和联邦调查局总部其实都已经掌握,但僵化的官僚体制让信息一直无法传到到奥尼尔的小组中,苏凡对情报的询问一无所获,911发生后中情局才提供给他情报,在剧中拿到情报后苏凡跑到卫生间呕吐是真的。

4.亚丁湾袭击事件中并没有小男孩(自然也没有事前的录像),但一位袭击者曾因美军袭击阿富汗基地训练营受伤,两个袭击者在爆炸前一刻向“科尔”号上的水平微笑挥手,肃立站好。阿里苏凡负责调查,调查局小队在也门落地后苏凡给当地士兵矿泉水化解紧张气氛的事完全真实。

5.剧集为了便于观众理解,把数个不同人物(奥尼尔小组的成员、也门的当地官员)融合到了一起,但基地组织的几个成员的行为基本和剧中一致。

6.亚力克站的站长原型迈克尔伊朔尔被解职后没有复职。

7.影片最后苏凡对本拉登保镖的审问持续了好几天,苏凡通过神学辩论、物质照顾(阿布有糖尿病,苏凡给了他无糖的食品)不断试探对手的道德底线,最终通过911的新闻击溃了对手的心理防线。

这部剧集尽可能高的忠实了历史事实,又加入了很多“戏剧化”效果,我很喜欢阿里苏凡个人生活的这条故事线,尤其是他在也门本想给女友购买一些纪念品,却遭到阿拉伯同袍设套抢劫这段戏。

 4 ) 拖沓

一晚上看完了一整季,期待太高,实际实在不怎么样,节奏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来说太慢了,多条主线,可他们之间的联系却不紧密。“当重大安全事故产生的时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犯了错误,而是整个系统都完蛋了”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而这部剧本应该着重展示这个系统是怎么运作,怎么完蛋的,可不同阵营的人们之间的联系却非常弱。这部剧应该着重刻画关系,而不是个体

 5 ) 塔楼蜃影

塔楼蜃影 9.11之殇 官僚主义之殇 事后来看,人类文明史上最著名的恐怖行动,本有绝大机会能被制止,却最终毁于CIA和FBI的无休止内斗。 由于文明冲突,价值观不同,都在高呼正义挥舞着利刃扑向对方,处处都是无解的悲剧。阿富汗小孩被毁了家园和亲人,决绝的登上小船,与庞大的敌人们同归于尽。奥尼尔,这个一生追捕恐怖活动离深渊最近的人,却宿命般那个早晨站在世贸某楼,目击大厦倾倒,看着一生之敌将自己击溃熔毁。人类建造不了巴别塔,就只配无间轮回。 陷于部门权力争斗无视国家安全危机的引人厌恶唾弃Alec Station的男女站长,叛离变节的FBI女情报员,傲慢自大官僚推诿的国务卿赖斯,甚至是被尊称为英雄的奥尼尔,也是生活小节有亏,有妻有女,却处处偷情,行贿成习,信用卡刷爆债台高筑。。。剧中呈现的群像,皆是凡人,虽负有缚恶龙之命,却更要承其重,受其苦业。英雄并不一定脱颖而出修得正果,平庸之辈或许更好命。 那些剧中政治家嘴脸,实在是塑造的令人生厌,幸好有段对民众的道歉,希望犹存彼岸。 一出痛彻心扉的真实悲剧,导演选取了庞杂事件中的一隅视角,痛斥官僚机构的原罪。群演们塑造人物出色可信,间或插入的真实视频,很容易让人坠入戏中的节奏,十集容量,慢条细理的各条线索逐层演进,到最后一集集中爆发,观者们犹如亲历地狱现场,愿黑夜不再来,向在暗处拼命维护国家民众生命,打击恐怖主义的奥尼尔,阿里苏凡们致敬。

 6 ) 每集剧评

担心十集结束后会忘记全部剧情,决定边看边记录并整理自己的想法。目前在三四集左右,整体感受是it‘s not as engaging as what I have expected.

第一集直接摆明了FBI和CIA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很多基地组织的名字,信息很多很容易迷失。唯一一点疑惑是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时间来讲FBI工作人员的love life?

第二三集讲述了美国肯尼亚大使馆被炸,FBI介入调查。目前看下来FBI相对CIA被塑造得更加正面(在Reddit上看到原著写作过程以及后续迷你剧改编中FBI原型人物介入更多,CIA的Martin Schmidt拒绝了作者的采访,可能这也是FBI形象正面的原因之一吧)CIA的领导人让人觉得更像psycho偏执狂。每次看到CIA领导人和女助手的对手戏我都觉得两人需要精神科医生诊断。两个机构有不同的对待恐怖组织的方式和想法,CIA在我看来倾向擒贼先擒王,偏激到要无差别轰炸十个基地组织的基地只为击毙UBL;FBI貌似以更加人道主义遵循法律的方式去打击恐怖犯罪,调查案件追寻线索并去预防下一次犯罪。在CIA终于说服总统同意轰炸后,非洲当地的FBI工作人员被动陷入了更危险的局面。最后听证会上CIA领导人的发言让人毛骨悚然,一个疯子掌握着生杀大权是一件多么灾难的事。“I don’t get PAID to be a citizen of the world. I don’t care if they are not Americans.” 最后小男孩站在被炸的废墟中无助又茫然,这如何不在他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

第四集十分钟,I feel furious about listening to that CIA psycho. 这个CIA领导人让我想起来了zero dark thirty中的Maya,偏执难道这是CIA的招聘门槛吗?狩猎UBL是他们的唯一信条?事实已然证明击毙UBL并不能阻止恐怖主义, so what now?

————————

相隔两个月,终于把剩余剧集看完了。剧集后半段相比前半段更加紧凑并且逐步和最终的911袭击连接起来。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大量屏幕时间讲述FBI Agent的love life?目前还没有读过原著,不清楚是否原著中是否也用大量笔墨描述私生活。

剧集后半段明显感觉John O'neil被逐步排挤,但除了他不算讨喜的性格以外似乎并没有体现其他原因?本人涉世未深,难道这就是体制内无法左右逢源的下场吗?

整个剧集中最让我愤怒的便是CIA的两位Agents,但直到最后两人也没有因为隐瞒重要情报而受到我所期待的惩罚。女特工被撤职而已,而相反男领导人反而官复原职。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无法完全认同此剧展现的CIA对待恐怖组织的方法。或许看上去CIA更有大局观和全球观。他们不赞同不屑FBI去追捕minor players,但恰恰是这些他们不屑一顾的minor players在执行最终端的犯罪,去伤害无数的无辜人。他们拒绝分享这些minor players的情报一定程度上促成了911的惨剧。女特工Daine威胁Vince,套路上司驱逐Vince以及不顾制度将机密情报分享给撤职的Martin这些场景是全剧中最让我愤怒的。她对Martin的崇拜与爱慕让我觉得她被控制与利用到失去了独立的判断。可能这一切都是Martin想要的,悲剧的911终于让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利用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去打击恐怖分子了。

还有很多其他的感想,好久不提笔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述。现在坐在纽约的房间中,回顾这场20年前的惨剧,只希望每个人心中多些善良与人性,这个世界多些爱与和平。

 7 ) Hulu美剧(末日巨塔)

进入21世纪恐怕人类面临一个很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内耗。往往最大的敌人来自内部。 一向自大的美国🇺🇸佬怎么也想不到进入21世纪就来个911纽约恐袭直接给美国🇺🇸本土当头一棒,这剧集里详细描绘了CIA和FBI在反恐情报方面的利用与争夺,以及各方立场不同导致的内耗,最后酿成悲剧。 如果坐拥那么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各种情报,全忙着自己人内耗,而不是一致对外反恐,那第三次世界大战你们也别想打了。先把自己人问题掰扯清楚。911恐袭死了那么多人,赶紧醒醒 看完全剧,我想说,Tu sais quoi?Bordel de merde CIA.Fait chier! 剧情/反恐/犯罪/战争/历史/特工/文学改编,无评分,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宜观看,18岁以下未成年人如需观看须满15岁最低观看年龄门槛,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观看,满15岁、18岁以下未成年人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8 ) CIA与FBI的战斗

美剧中,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向来不和。单说本剧,中情局想要发动战争,把整个伊斯兰都当做敌人,甚至希望同时轰炸上百个训练营。可想而知这带来的连带伤害!众多平民会被杀,而且更深的激化矛盾,更多的人投奔本拉登。联邦调查局则希望把恐怖分子定罪绳之于法,审判。阻止每一起袭击,而这种有线索就抓人的做法,会打乱中情局的想法,他们想的是顺藤摸瓜,挖出整个组织。

话说回来,我不喜欢美国,但我更讨厌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不管你的信仰如何,你有多么崇高的思想,恐怖组织是全世界的敌人。

不是所有伊斯兰都是恐怖组织成员,但恐怖组织十个里九个是伊斯兰,所以请小心伊斯兰教徒。

我们无法证实cia与fbi谁对谁错,最后那可恶的女人(剧中,也许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还是说他把资料亲手给了fbi。

也可能是中情局故意让事情发生,因为那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人员,权利,还有一直想要的战争。

也可能是政治家想要的结果,国防部长想要把罪名施加给伊拉克萨达姆。

政治家是黑暗的是丑陋的。那些兢兢业业辛苦保护人民的政府职员,那些平民是无辜的,这些是可以承受的损失。

 短评

第一次看这么长的间谍片啊

5分钟前
  • 鼓浪青蛙
  • 力荐

Tahar Rahim can always channel his inner Malik el Djebena in a second.

10分钟前
  • RioLiv
  • 较差

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大厦将倾”

12分钟前
  • 鬼三成
  • 力荐

老头感情线以特殊的方式得以善终

14分钟前
  • 伤心小号曲
  • 力荐

怼天怼地怼前朝,怨念深重,各种夹带私货:小布什SB,中情局SB,赖斯SB……视角狭窄,屁股坐歪,和原著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啊……

17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这个剧从一个侧面自觉不自觉地展现了美国之所以会如此操蛋的一个原因:这个国家已经盲目自信到一个部门的个别小职员(好吧其实他们俩官还算比较大)就敢于用自己手上的鸡毛来“维护世界和平”。而这个剧在塑造正面人物的时候同样不自觉地让人感到靠一两个“开明”“有决断力”的美国人就可以拨乱反正。而实际上,虽然美国高度开放,但是这些沉浸在上朝天国美梦里的国民对于“落后世界”也是不屑一顾,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一个国家只要自我封闭就必然自大,而自大到一定程度,不管是逃避地对世界不作为,还是主动地对世界作为,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很有可能都是灾难

22分钟前
  • 丑嘴唇
  • 推荐

繁琐地堆砌不必要情节,主线剧情一盘散沙,人物塑造流于表面。

23分钟前
  • 思理
  • 还行

杀死一个有灵魂的人,视同杀死全人类;拯救一个有灵魂的人,视同拯救了全人类。。。。。。。恐怖主义分子不是真正的穆斯林,古兰经教导我们和平、亲善。这一点,有智慧的人需要分辨清楚。

26分钟前
  • 轻盈之峰
  • 力荐

Tahar Rahim真的是个好演员 最后的审问戏精彩

27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力荐

不知道911的遇难者家属怎么看

28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比想象中的好看。这基本就是一个美国政府因为各种官僚主义,内斗而毁掉了自己的故事。同时,把反恐从原本的正邪之战因为傲慢自大而捏造成了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从而导致此恨绵绵的故事。个人评价:B+

32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原著党,剧是庸常之作。

37分钟前
  • 巴亚金
  • 推荐

预期太高,又看过那本原作,以为很纪实或者很肃杀,结果这么稀松平常。里面的情感线感觉很奇怪啊。

39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期待值还是高了,题材吸引人,但表现平平~可能美国在意识形态的呈现有越来越多的顾虑,特别是这种纪录片风格的呈现形式,涉及太多真实人物,不像隔壁刚播完的BBC Bodyguard, 反恐之余可以大胆影射当局和辛辣讽刺政治。E9的大开没有在E10做好大合,甚至有些疲倦无力,可惜~这么看来全世界官僚体制机制都大同小异,出了事还是得下面人来背锅

43分钟前
  • 盔酱兮
  • 推荐

美国「军统」和「中统」互相扯皮,让基地组织钻了空子。科层制祸害起来,不分社资,马克思·韦伯诚不欺我。

44分钟前
  • 山微漾
  • 推荐

没想到有Peter Sarsgaard。全部十集看完以后有点语塞。CIA和白宫的官僚主义间接导致如此一出惨烈人祸发生,一切本可以避免。曾经以女英雄出现在Zero Dark Thirty里的CIA官员现实中简直一个bitch,恶心至极。这部剧不知遇难家属们是否看的下去。。。

47分钟前
  • Jess
  • 力荐

虽然由真实事件做基础,但还是改编的过于拖沓。John O'Neill和其他911遇难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被官僚主义和恐怖主义联手害死的~

52分钟前
  • 非魚
  • 推荐

真事改编于《巨塔杀机》一书,典型地官僚主义内斗内耗,提供了一个“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生动案例。片中苏凡探员一个中东出身的FBI,去中东办案,种种遭遇和经历耐人寻味。911的锅全部甩给了赖斯和CIA(后者是应得的),有给小布什洗白的倾向。

55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推荐

以为会是节奏很快的反恐戏,但其实是非常沉稳地讲了一个CIA和FBI之间的角力、收集情报以及塑造这些情报界人物性格的剧情戏,当然,有独特的味道,虽然节奏不快,但非常耐看。John O'Neill这个人物被塑造得最丰满、最可爱。交织在戏中的质询场面也是令人印象深刻,这就是美国,有着不完美但是最不坏的体制,虽然也藏污纳垢,但最大化遏制着罪恶。

59分钟前
  • 扬科夫斯卡娅
  • 力荐

两个机构的斗争,女副站长的谎言,苏凡联邦探员的个人魅力,最后那些灰土中漠然的消防队员,都是我对这部纪实片的最深印象。

1小时前
  • 大灰狼的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