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诺之旅

动漫日本2003

主演:前田爱 / 入江崇史 / 大塚芳忠 / 能登麻美子 / 渡边明乃 / 井上和彦

导演:中村隆太郎 / 远藤彻哉 / 江岛泰男 / 小林孝嗣 / 平田丰

 剧照

奇诺之旅 剧照 NO.1奇诺之旅 剧照 NO.2奇诺之旅 剧照 NO.3奇诺之旅 剧照 NO.4奇诺之旅 剧照 NO.5奇诺之旅 剧照 NO.6奇诺之旅 剧照 NO.13奇诺之旅 剧照 NO.14奇诺之旅 剧照 NO.15奇诺之旅 剧照 NO.16奇诺之旅 剧照 NO.17奇诺之旅 剧照 NO.18奇诺之旅 剧照 NO.19奇诺之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6

详细剧情

  奇诺(前田爱 配音)是个周游列国的旅行者,她的伙伴叫“艾鲁梅斯”,是一辆会说话的摩托车。奇诺和艾鲁梅斯到各个国家旅行,每次都只在该国家待上三天,了解该国的风土人情,三天之后她便离开前往另一个地方。奇诺原本是“大人之国”一个名字不详的少女,该国规定小孩12岁要接受手术成为 “大人”。因为受到旅行者奇诺的影响,她不想变成“大人”,于是骑着艾鲁梅斯逃离了自己国家,从此以奇诺之名开始周游列国……                                       本作是另类的奇幻寓言题材,以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奇诺的旅行故事。观众随着奇诺游历各种形形色色的国家,每个国家看似荒诞的风俗背后,是作者对自身世界的思考和追问。本动画改编自时雨泽惠一的轻小说《奇诺之旅》。

 长篇影评

 1 ) 旅行者的寓言

旅行者的寓言
                               ——简析《奇诺之旅》的寓言化特点
对于本雅明来说,寓言代表的是“非总体化的死亡与衰败的世界。”而《奇诺之旅》通过行者的目光,将这样一个充满死亡和衰败的世界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不是一个让我们一笑而过的充满讽刺的故事,也不是一个架空的无关紧要的世界,这是我们的世界,真实残酷却又美好。
《奇诺之旅》是日本轻小说作家时雨泽惠一的代表作,现有小说11本,还在连载中。由MEDIAWORKS电击文库出版。作品在2003年被改编为13话的TV动画和1话的OVA,并在2005年推出了第一部剧场版,第二部在2007年4月21日在日本上映。在电击文小说中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好评。值得关注的是《奇诺之旅》似乎不同于一些的以情节或华丽人物取胜的轻小说。书中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的寓言,用一个个残破的世界和旅行着作为说故事的人的独特视角让读者思考了一个个关于人的存在与异化的问题。
  故事叙述了一个旅行者穿梭于各个奇特国家中发生的故事,故事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镜头,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人物冲突的波澜起伏,其实在每个故事的一开头我们就看到破灭,一个注定被抛弃,被讽刺,被破灭的世界。旅行者为了实现自己周游世界的梦想踏上了旅途,陪伴她的是一辆会说话的摩托车艾尔梅斯,他们途径了各种各样的国家,见到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少数服从多数之国”“心痛之国”“和平之国”“可以不工作之国”,没有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悲剧,一个个人性扭曲世界的破灭。奇诺在每个国家都只呆三天,无论是表面上多么美丽富饶的国家,她都会离开,“因为我是个旅行者。”对她来说,旅行就是生活。当然,她也总是能看到离开的那个国家成为废墟或陷入癫狂的悲剧。
《奇诺之旅》的世界观是架空的。作为一部单元剧,它成功摆脱了单调重复的模式,自然如潺潺流水般讲述着人心最隐蔽的痛楚。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段引人思索的标题,似乎要像我们传达某种经验之谈,比如“the world is not beautiful, therefore, its beautiful.”传到了一种对世界真实的思考,而“what is right ?”质疑了我们所认定的善恶的界限。我们可以将着些,看做一个充满复杂内涵的谚语,而后面的故事也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个“谚语”。本雅明认为,小说不是为了告诉我们某个道理或经验之谈的,它代表的世界的多样性,展现了世界多种可能的横向扩展,而故事“都会包含某种有用的东西,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有用的可能是一种伦理观念,第二可能是寓于某种实用性的建议,第三,可能寓于一条言语或警句.”
在这里,很明显的作者用谚语作为了一个个故事的主旨,所以这样的作品是不能被称为真正的小说的,它更像是一个个的寓言,不同于《伊索寓言》的故事,作者并没有在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他只是像我们展现一系列的破灭的景象,扭曲的人痛苦,从这些痛苦中我们甚至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一个个道貌岸然的正义或正确,这也许就是本雅明所认为的“对于事物易逝性的欣赏,和对它们救赎到永恒的关怀,乃是寓言的最强烈的动力。“美丽的国家破灭了,而我们的心灵却得到了救赎。
辛娣在《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中将本雅明寓言的解释为“寓言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有机模式,它用反讽和隐喻表现抽象概念,指向历史固有的真实,忧郁的表现世界的黑暗,自然的颓废与人性的堕落,”在奇诺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充满了隐喻和反讽的世界,还有无论在那个国家都能体会到的对于世界和人性黑暗的忧郁。
《奇诺之旅》并不是单一的以道德训诫为隐喻的故事,它至始至终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或者谁错在了那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比如“少数服从多数之国”里,推翻了封建统治的人们为了防止独裁的出现制定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国策,国内所有的一切采取公民投票的方法,表面上看来这个民主的,也许甚至成为了某些热理想的世界,但故事的叙述者最后告诉我们:这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第一批人由于认为一切都要直接投票太单个功夫了,希望然公民投票选出一个领袖,个这个人以权限,将国家的运营交给那个人几年。结果这个人的决定被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否决了,接着有民众觉得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是危险人物,建议将这些人送上法庭,于是这些人被少数如从多数的原则送上了断头台,于是接二连三的,提出意见而被否决的人一批有一批的被送上断头台。最终这个国家就剩下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人要求离开这个,结果被否决,再一次被送上断头台,而剩下的两人中的一人也应病去世了。故事的结尾是基诺离开了那个国家,在选择自己道路的三叉道上询问了摩托车的意见,最后决定向左面继续旅行,但发动了车后却有选择了右边,摩托车抱怨道:你骗我,而奇诺的回答是:“要尝试的话,走哪边不都一样吗,我说错了吗?”看似荒谬的世界里,我们又何尝不能看到了历史的真实呢,文革时疯狂的乌合之众不也代表了愚昧的多数么,理性有的时候真的是由大多数人能代表的吗?意识形态的世界里,要求人们的统一,但由于人性的黑暗面。强势的大多数和弱势的少数之间总便会造成一些超乎想象的悲剧。故事的结尾从来没有儿童童话式的单一或者天真,奇诺在穿梭于各个国家时,永远只作为一个旁观者,用她的视角想我们展现世界的讽刺,她并不希望教会我们什么,但从她代表的自由和国家所代表的人的扭曲残缺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向往和被限制的期待。与其说她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不如说我们看到了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在“没有歧视之国”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废墟后的真实。奇诺由于问及某种职业的人,而代表这类人的名字的词语本身具有歧视性而被赶出了这个国家。国家里的人由于奇诺提及的词语而耿耿于怀(文章并没有说明这个词究竟是什么),开始发表议论,指责入境审查官讲这样的人放进了自己的国家,接着就说出了:“他们(审查官)天生就是野蛮吧,野蛮人是不适合住在森林和荒野里的。”接着对以审查官的中伤愈演愈烈,语句中充满了的是歧视和冷漠。“没有歧视之国”的反讽便开始了,基诺出境后,遇见了所谓”变态野蛮人“的审查官,实际上这个国家里的人生存在一个肮脏的废墟之中,并用圆顶将国家给笼罩起来,国家中人的寿命不会超过40岁,而只有生活在国家指外的入境审查官才能看到真正的蓝天,过健康人的生活。于是歧视他人的人自己才成为了最大的悲剧,嘲笑一年四季戴着口罩的审查官的国民,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肮脏污染的环境中,这个类似与井底之蛙的寓言在我们的世界中也想幽灵一般的存在着,人总是希望找到自己的优越之处,而找到弱者变使这一点显得更为真实实在。但这种歧视常常是隐藏着的,隐藏在我们的优越感之下,世俗的世界中,也许有人会高举着牌子去反对歧视,但在不经意间,我们很有可能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这种反讽和隐喻的交替使用,是本雅明寓言理论中提到的寓言的重要特点。
  本雅明寓言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结构的破碎性,这一点我们在《奇诺之旅》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到,故事的形式是破裂的,一个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续的练习,故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残破的,小说的主人公虽然在各个世界中穿行但却不与任何世界产生练习,基诺在任何国家都只呆三天,三天之后无论国家中的发生任何事情她都不会过问。而同一个国家中的人和人之间也常常的破裂的,即使有智者看穿了国家中的荒谬之处也不会去进行说服或说出真相,因为根据其中人性的设定,这是不可实现的。另外就是事件的破裂,故事的结尾都展示了某种破败或扭曲,《铁轨上的三个人》展现了一种异化劳动的无意义性,人的工作成为某种机械的重复,而《不用工作的国家》中更是讲这种异化展现到了极致,虽然是物产富足高科技发达的国家,完全不用进行劳动生产,但为了进行合理的物质分配,让人得到一种高于他人的优越感,要就人们到工厂中就行毫无意义的复杂运算,通过此法来衡量谁将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寓言有着复杂的多义性,我们似乎会去反思平等分配后的真正幸福,因为人是不会满足与平等的,优越感的追求无论是在何种社会体制下都会存在,那如果不用工作了,我们又如何找到自己的意义呢。这里又引出了对人性的思考,而最终的那种极致化的机械劳动,仿佛有现实出了人的残缺性,异化到了最后,商品和财富反而变成了衡量一个人存在价值的砝码。在这个国家里,唯一得到救赎的是艺术家们,这里也让我们想到了马克思完整的人的理论,只有艺术才能让我们从这种异化中解脱。作者不经意的将这样的寓意传达给了我们。《画》展现了一个艺术家被商品化传媒化社会最终蚕食了自己艺术理想的故事。一个有一个事件的残破,我们从残破的碎片中看见了真实,着也是就是寓言对我们的救赎吧。
  故事中联系这写残破世界的人物就只有穿梭各地的旅行者们,各个世界的人物常常会希望和旅行者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留下她或杀害她)讲她留在那个世界,但都失败了。旅行者在这里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或是听故事的人,从来也没有真正进入故事之中。而讲她和故事练习在一起的,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对世界的忧郁。“和平之国“中讲述了两个曾经为宿敌的国家如今变成了和平之国的故事,但它们之间的仇恨并没有解开,它们还在继续着资源的争夺,为了找到能都化解的办法,它们订立了条约,不伤害对方国家的人,而是通过一种“比赛”,残杀一个弱小的民族,通过比谁杀害的人更过来觉得资源的分派。看似的和平实际上是建立在血腥的杀戮中。寓言到这里是单义的《伊索寓言》式的寓言,但结尾,当基诺要离开这个国家时,却被那些弱小民族的人拦住了去路,他们要杀死作为弱者的旅行者来发泄自己无法排解的愤怒:“因为我们要复仇,为了满足我们的复仇心理,哪怕能满足一点也好。”
同样的复仇我们在鲁迅笔下的阿Q对小D身上也看到了,这是弱者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忧郁是无法排解的忧郁,表面的和平也好,表面的弱者也好,其之下都蔓延着忧郁的人的影子,旅行者离开了这里,她无法帮助任何人,弱者也好,强者也好,但故事还在继续,寓言还在继续。
  《奇诺之旅》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叙述手法在日本轻小说界刮起了一股忧郁而清冷的风。网上读者评价其为黑色的成人童话。但实际上它不是所谓的童话,故事中从来没有善恶的界限,没有美丽与丑陋,也没有所谓的真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幻想的破灭,一个个人的弱点的击溃。但寓言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看到了救赎罪恶的自私的我们—所有人的路。正如文中所说的“世界并不美丽,但也因此如此美丽。”

                                          

 2 ) 奇诺之旅:Wherever I go, there I am

我周游各国所学到的东西之一就是:在事情确认之前,要保留自己的意见。

这是奇诺旅途中的态度,对于每一个经过的国家,不会多加干涉,一般也不会停留超过三天。对于一路发生的事不发表意见,不会随意作出评价,而是把观点留给观众自己。

了解他人痛苦之国

如果你能看穿他人的想法,你最希望看到什么呢,快乐、悲伤还是不为人知的秘密?相反,如果你能被人看穿,你又希望别人看不到你哪种情绪呢?

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人们不断进行科学探索,对人脑未曾使用过的地方进行开发,研发出一种喝下去就可以相互直接传递思维的药。他们以为能理解他人的痛苦就能关爱他人,彼此也能更好的传达沟通,于是全体国民都喝了下去。

然而不久后人们意识到了解他人想法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开始相互远离,由于靠机器人也能生活,于是所有人开始过起了独居生活,不再与任何人有联系。这个国家也由于人与人的疏离不再有新生儿出生,可能不久的将来会面临灭亡。

I see you,我能看透你或者我能理解你,通常我们希望的是被理解,而不是被人看透。因为人性存在阴暗面,了解别人的痛苦同样要承受别人的痛苦,当人们聚集在一起,痛苦将会以无数倍传染放大,没有人愿意承受这种痛苦,也没有人能承受别人赤裸裸阴暗的一面。

显然,这项发明并不适用于人类。我倒是私心希望发明那种能把脑子里想法直接整理成文字的机器,就不会让偶尔迸发出的脑洞白白溜走。不过,霍金已经实现了,一直好奇那究竟是什么原理。

铁轨上的三个男人

奇诺在一条荒废的铁轨上遇到了三个人。

第一个人被任命去打磨这条铁路,一直做了50年。

第二个人被上头命令拆除这条线路,也做了50年。

第三个人,原来拆掉的铁路也许还要重新使用,被委派来修理,同样是做了50年。

一个打磨旧铁路,一个拆旧铁路,一个修新铁路。实际上这条线路根本就没有火车运行,铁路公司委派着毫无意义的工作,三个人花了50年碌碌一生都在做着无用功,最可悲的是他们自己也并不知情。

有时候我想,旅途中我们看到的别人,有时候会不会也是我们自己?

如果人生是一条铁轨,我们是在哪个阶段呢,我们所做的努力或者荒废的时间是有意义的吗,或者根本毫无意义?

多数表决之国

这个国家只有一个人,准确的说,只剩一个人。

过去人们推翻了恐怖的暴政,打倒了国王。国家开始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宗旨运营,征税、国防、教育法律全都以这种方式决定。然而,依然有人在反对新制定的制度,有时候连和大家一样有积极想法的人也开始反对,当大多数人开始变成少数人,他们全都被不留情面的多数人表决处死。

渐渐,这个国家的人慢慢变少,只剩下三个人,其中一个想离开,被剩下两个认为是舍弃国家被表决处死。而最后这个人的妻子也因为生病无法得到医治而去世。

这个国家推翻了个人的暴政却建立起多数人的暴政,最终走向灭亡。不用认为这是在影射现实的哪个国家,因为一个国家的建设涉及到现实利益更为复杂,不可能这么简单儿戏,故事的核心应该也不在政治方面。

我们通常听到“少数应服从多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那么,究竟是该听少数人还是多数人呢?真理究竟掌握在谁手上?怎么选择才是正确的呢?

奇诺离开时面临一条分叉路,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最后还是随意选择了一条路。

与其浪费时间纠结左边右边,不如先走一走试试,也许一路上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果走错了,大不了再回头重新来过。

真理是什么,一开始我们是无法得知的,无论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专断总会扼杀掉另一种可能,凡事总要试一试,实践着说不定就出真知了呢。

正如本番中的一句话,世界并不完美,却也因此而完美。

温柔之国

一个在他人眼中不友善糟糕的国家,实际上却非常友善亲切,奇诺在这里遇到了热情的小樱一家,这是奇诺第一个产生停留想法的国家。

当奇诺离开时所有人都露出微笑来送行。然而没想到的是,在奇诺离开的那个晚上这个国家被火山尘暴吞噬了。

奇诺打开小樱一家留的信,才知道原来这个国家早就知道会有大规模火山碎屑将会侵袭这个国家。然而他们还是选择留下,决定毫无牵挂地努力渡过剩余的日子。不诅咒命运,不怨恨、不悲伤,每天过着充实的生活,改变旅人对于这个从前糟糕国家的坏印象。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种誓死守卫家园的做法很伟大,我却无法对他们持保留意见。

比迂腐的死守更伟大的难道不是重新建立家园么?国家领地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能迁徙到别处,仅仅因为害怕没有生存技能,因为与国同生死的信念?人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人活着却可以创造无数种可能。

试想如果地球上每爆发的一次自然灾难就会有一个村落或者国家愿意覆亡,那么人类可能也早就灭亡了,正因为人类为了生存不断迁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家国观念也没有在迁徙过程中减掉一分。

唉,这并不是所谓的温柔,倒是有点悲哀。

信里还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正犹豫该不该写出来,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知道。知道这个真相的,只有十二岁以上具备公民权的国民而已。而火山爆发的隔天,对你来说就是今天刚好是小樱的十二岁生日。奇诺,当我看到你跟我女儿感情那么好的时候,我们曾打算硬把她托付给你照顾。但是昨天她跟我们说想继承家业,当这个国家的向导。如果那真是我女儿的梦想——或许你会怪我们太自私——不过这孩子,我们还是带她一起走好了。”

艾路梅斯听完后说道:“自私……他们太自私了。”

从这里看得出来这个温柔之国以前很有可能也是大人之国,两个女孩的选择不同,人生的际遇也大不相同。无法说清谁对谁错,因为这只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大人之国

奇诺的旅行始于大人之国,那时候她才刚满十二岁,是这个国家的一员。那时候奇诺还不叫奇诺(根据温柔之国中的一个细节猜测,奇诺那时候可能也叫樱),那时候奇诺这个名字属于一个高瘦的旅人。

在大人之国,从12岁往上就是成人,以下是孩子。在一个人12岁的时候,大人们会给他们做手术。把他们的头颅打开,把孩子的部分取出来。手术后,他们在一夜之间就可以完全成为大人了,从今以后无论多厌烦的事他们都能好好地完成了。

“你们这些孩子,随便你们怎么任性,怎么做都行,但成了大人之后就绝不允许再这样。因为你们要工作,工作是为了生活必需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只要是工作,即便是不想做的事也好,错误的事也好,都必须要去做。这一点很重要。”

大人们总是对孩子们这么说着,这些我们听过无数遍似曾相识的话。

曾经,奇诺也理所当然认为自己也会如此。

没想到旅人的到来给奇诺的世界带来了新奇,让她对从小被灌输的大人观念产生了疑惑,也因此遭来杀身之祸。旅人用生命换取了奇诺的自由,她勇敢的骑上了摩托,一往无前冲破一切束缚,获得了新生。

躺在在满是红色花朵的草原中央,奇诺哼起了旅人教给她的歌。从这里开始,她继承了奇诺的名字,也继续着奇诺未完成的旅程。

 3 ) 飞鸟之心

无论是谁,看到天空里自由翱翔的飞鸟,或许都会想踏上旅途吧。

说起来,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一直以来的理想,我的回答倒是很简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然,人偶尔都有会热血的想法,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样的冲动,也曾经多次出现过在我的想象里,所幸,或者说不幸,这样的想法是情绪而非理智。虽然我的理智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显得不太够用,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情绪来决定我的行为。

去到未知的国度,尝试了解那里的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思想。我想很多人都会有着和我相同的想法。虽然把梦想一直坚持着,既不去努力实行,又不甘心放弃的这种行为很幼稚又很无奈。

倘若定居下来,就不是旅行者了。

我想这样的说法也未必正确,定居是分情况的。倘若是因为厌倦了旅行的漂泊而选择安稳的定居,那自然不再是旅行者。可是还有另外的可能啊,奇诺在某个地方只待三天,她是旅行者,呆上三个礼拜三个月三年呢?呆上三十年呢?庄周梦蝶的说法固然太过玄妙,可谁又能说定居和旅行就一定是对立的呢?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错失一秒就可能完全不同,静静的呆在某个地方同样能够体验世界。艾尔梅斯的话响起,我不知道作者是想通过它来表达什么,同情?嘲讽?感叹?应该会有很多心灵上的旅行者在这句话上得到慰藉,可是我做不到,大概是因为类似的安慰听到的太多了。DND里最喜欢的职业是吟游诗人,五音不全的我倘若去吟唱恐怕是没多少听众的,那些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破裂的思绪也失去了汇编成诗的价值,倘若再失去了旅行……

旅行是旅行者的天分。奇诺这样回应,这样的解释如果作为辩论赛上的回答是很容易被驳倒的。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回应是正确且靠谱的。

知晓他人痛苦之国。如果是在我大喊理解万岁的中学时候看到这集,反应一定会很有趣的。理解自然是好事,但倘使没有相互包容的心,只是智力上的相互理解,只会让人变的更狭隘和封闭。我想宽容不应该是理解的结果或前提,而是独立意义上胜过理解的存在。这样的佐证有很多,比如那句著名到滥俗的民主宣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讲话的权力。

“即便同样作为人类,也没有互相救助的必要。”不知道被这样的动画片毒害的日本孩子会怎样扭曲的成长,不知道那些从小就学相互图谋和倾轧的孩子又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的,不知道逛店总局和焚化部今年春节还喝不喝三鹿……

“若自己沦落到同样处境时,也希望路过的人会救自己这种天真的想法,或许我也有吧。”天真么,大概是吧。就像旅行和定居一样,天真和成熟也一定不是对立的。如果可以,如果必须成熟,能一面成长一面守护住自己的天真,我想应该是件很值得快乐的事,不过这样的人大概是不缺快乐的。

铁轨上的三名男子,这是我很喜欢的章节。宿命般的无奈,西绪弗斯般的徒劳,以及奇诺在其中扮演的让人既困惑又尴尬还有些不忍的角色都让我沉迷。当然,上面的那些感觉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奇诺在这集里更像一个类似先知的角色。说起来,先知,主教,祭祀和牧师这些神职人员,是我在DND里第二喜欢的职业,也是在很多MMORPG里的第一选择。比如山口山……

三名男子,五十年来一直在一段铁路上从事不同的工作,一位修铁路,一位拆铁路,一位建铁路。三人互不相识互不了解,只是一心想把各自的工作做好。于是前人刚修整好的铁路被拆掉,后人又用拆掉之后放置好的材料沿着同样的线建造同样的路,继续被修理,继续被拆掉。说到这里,我想这应该是条环线才对,但是动画里没有说明。不过奇诺是一直沿着铁路走的……不清楚是不是另有深意。

如果让其他人看到的话,大概会对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嗤之以鼻吧。只是,倘若宇宙里有比人类更高级却又具有相同水平的情商的生物,看到我们的行为,会不会有同样的反应?

奇诺并没有劝告和阻止他们这样在普世价值观看来毫无意义的劳作,这让我欣慰又不安。冒昧的揣测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奇诺旅行者的身份,只旁观,不亲历,只发问,不作答。另一方面,或者奇诺也认为,让他们如此继续下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吧。至少他们看上去都比较快乐,至少他们,没怀疑过自己行为的价值。

果然是纠结别人更纠结自己的天秤。从未有什么事情的正当性和确定性能让我深信不疑。困惑,纠结,反省,在永不消歇的苍茫中用蹒跚而踟蹰的脚步缓慢移动,既不沉重也不坚定,甚至连面朝的方向是哪里都不确定。

多数表决之国,这也是个蛮沉重的章节,不过主题倒并非晦涩。民主作为一种政体来说,相对于优劣与否这样的问题,适用性才是更值得考虑的。少数服从多数固然是民主原则的一种,但如何保护少数人却更为重要。这点应该是能获得普遍认同的。相对于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侵害无疑更难以防范,更具迷惑性,所以更值得警惕。不过像郎古说的:政治本质就是少数对多数的统治。倒也并非没有道理。

和平之国。另外一个让人不愉快的章节。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通过竞争杀戮第三国人的方式来进行。看过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对这种丑恶事情的抵制,以及对奇诺一贯不表态的方式不解。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却是感觉到深深的无力以及无奈。博物馆馆长的遭遇固然是让人同情,试图把生命量化来证明自己所作所为的正确性也让我有些不满。可是她那句:和平是需要牺牲的。却让我心有戚戚焉。以前遇到无法抉择的问题,我尝试去站在更高的立场上去判断,就像杨威利经常会考虑到后世历史学家的评判那样。可面对这集的问题,这个办法却显得很无力,因为原本考虑就是立场的问题。“牺牲的人,绝不可以是我们的孩子。”这句话不符合任何义理和道德,可是却深深的镌刻在所有人心中的奥林匹亚山上。

我想馆长也知道这种行为并不高尚,以我的中式思维模式来看,恐怕她也是一直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所以才试图取得奇诺的理解,以及到了分别的时候抛弃了一直以来显得有些冷酷的理性面具,而尝试去用感情方面的语言说服奇诺。我并不是在为她辩解。不过放弃狭隘的复仇心而另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倒也不能说是错误的吧。

我想:如果把对第三国国民的杀戮换成对野兽的狩猎,那么在多数人的道德观上应该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在最后,奇诺在离开这个国家的时候,遭遇到了第三国国民的伏击,理由是为了泄愤。

想建立一个普适的道德观还真是难,一般来说,大概只有为了生存而杀戮才算可以接受。可馆长就是这样,而且是很高尚的同时保全了本国和敌国民众的生存。但很显然,馆长也并不被接受。问题是,如果没有普适的标准,又该依据什么样的规则来评判呢?而且道德,也仅仅是规则的一种而已。

这太纠结了,其实并不用这样复杂的。各事各论就好,就像在很多问题上一直以来采取的方式一样。比如那些著名的逻辑悖论,比如三位一体。我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并无意义,也不期望能够得到答案。事实上,在某些问题上,我甚至畏惧标准答案的存在。如果真的有普适的标准,我会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么?如果存在唯一正确的幸福之路,我会确定不疑的沿着这条路前进么?或者让我纠结的,正是纠结本身。

又扯到自己身上了,虽然豆瓣大部分的评论都是如此。电影,音乐,书籍只不过是牵连话题的东西,大家要表达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可还是想写看上去比较靠谱的评论。我喜欢的评论,应该是把牛奶加入到咖啡里那样,所评论的东西,和写评论的人水乳交融,而且形成了新的更吸引人的味道。可我自己所写的评论,就像是在静室里沉淀了半个月的黄河水,沙泥和水分的清清楚楚。

值得庆幸的大概只有这么一点,我是抱着愉快的心情来写的,虽然很多时候写的都不是愉快的内容。不过看到自己的纠结从脑子里抽象的形象变成具体的文字,也是很开心的事。

书之国也是很让人纠结的一章,有些matrix的感觉。随手挑出一些句子都能让人纠结的头皮发麻: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差别,正是人类制造而出的“虚构”。人生是在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后开始的,从那时起,人们就会将这个世界当做自己这一主角书写故事的舞台。所有的人类都活在将自己当成主角的“虚构”中。但是世界却完全不把自己当成主角。

作家提供的办法是让自己成为作家,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世界总是不符合我的理想,所以就创建一个自己的世界。绘画,音乐,文学,我想很多人之所以爱好这些从事这些,应该都是出于这个目的。或者不用通过艺术的也可以达到吧,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有的华丽,有的纠结。

人类不是要和某人一起生活,或是要替某人活下去,否则不是会很痛苦吗?

奇诺的回答是因人而异,应该是这样才对。地球上最高级别的智慧生物,倘若没有几个异类,被几句话就完全的概括了,也未免太无趣了。

说起来,即使看完了所有的动画,对于小说也多少有些了解,可是对于奇诺这个人,还是觉得很神秘,也很向往。在古怪的国度产生,有些悲惨的童年,被陌生人从不自觉的悲哀里拯救出来,神秘的老师,那些不知从何而来,却又让人感触的想法和语言,对很多东西保持着特有的,温情的冷漠,对另外一些东西却抱持同样独特的冷漠的温情,帅气的拔枪动作,大字型的躺在花丛中,和我一样喜欢问一些既没有答案又没有人作答的问题,仰望星空,钓鱼,对美食和床有偏爱却从不留恋,最常说的话是原来如此,不和人争辩,干脆的拒绝……

如果这样的女孩子出现在我的身边该有多好,唔,我想我们一定会是好朋友的,虽然会很久不联系,虽然在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述旅行故事的时候我除了羡慕之外完全答不上话,虽然我并不能给她提供什么帮助,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不过我觉得,她肯定不是为了寻求帮助才会去交朋友的人。

我想,每个人的世界里都会有星星的。有的暗淡有的灿烂,有的让人终夜仰望,有的则荒废在视野里。而奇诺的名字,大概会作为我的夜晚里最明亮的存在之一吧。

 4 ) 《奇诺之旅》小说与两版动画的不同之处(2021修改版)

本文于2021年重写了一遍,补充一些新内容,注明各集的小说原作出处,另外把17版动画的内容也写一下。
2003版动画

  【2003版】

  (括号内为小说原作出处)

  01:了解他人痛苦的国家(第1卷)

  在解说“了解他人痛苦”这一点上,小说版和动画版有很大的不同。小说版的举例范围很广,虽然话语不多,但上至政客领导的国家大事、下至市井小人耍流氓无所不包,折射出了“知人”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悲剧,而动画版则局限在那个男人与恋人之间的日常矛盾。关于这两种剧情设定哪种更好些,就见仁见智吧。

  动画版结尾处,奇诺在一个女子的家门口停留了一会儿,室内正播放着古典音乐,她似乎就是那个男人的恋人。

  02 :吃人的故事(第2卷)

  

  这个故事的动画版要比小说版来得详细,主要多了两段情节,一段是奇诺思考自己为什么帮助人却不帮助兔子,另一段是用餐时三个男人谈论自己老家的故事(而且还有吹笛子的情节)。其他地方基本一致,只是部分细节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动画版这一集是我最喜欢的,甚至相比原著小说要更喜欢动画版一些,而且奇诺和三个男人的形象更为丰满。

  03a:预言之国(第5卷)

  动画版这一集作了简化,被删改的地方大体如下:

  1:小说版“末日”来临的前一天,奇诺曾遭到预言国内一个路人的袭击(面对末日不是所有人都很淡定),在众人的帮助下化险为夷后前往一个居民家里坐客,在这里她听到了各种关于预言“准确性”的举例;

  2:小说版末日预言失灵后,并没有北方神父出来“纠正”南方神父的说法,民众们经过这次事件后不再相信预言;

  3:小说版最后,奇诺遇到的并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三个伪装成平民的侦察兵,谈话内容与动画版差不多,但对方说完话后企图将奇诺杀害,当然,结果是他们反而被奇诺射杀;

  4:小说版中间并没有插入《悲伤之国》的剧情。

  小说版和动画版最后都提到还有另一个国家也相信预言,并打算入侵预言之国来“拯救世界”,但不同的是,前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奇诺事不关己地离去;后者则弄假成真,预言之国在入侵者的强大炮火下迎来末日。

  03b:传统(第4卷)

  除了中间那段歌舞的情节,小说版和动画版差别较大:

  1:小说版开头处奇诺因为没戴猫耳朵走在街道上结果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

  2:动画版结尾处有皇室的遗族向奇诺解释这个国家的“传统”的情节;

  3:虽然剧情基本上差不多,但小说和动画这个国家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小说版该国喜欢拿旅行者开玩笑,全国上下一齐配合总统对旅行者恶作剧,以让旅行者上当为乐;动画版的设定则比较温情一些,该国只是希望旅行者入乡随俗而已。

  PS:小说版最后有提到希兹。

  03c:悲伤之国(原创)

  原作也有一个“悲伤之国”(出现在第9卷,晚于动画版),但与动画版是截然不同的故事,除了同样渲染该国的悲伤气氛,就没有其他共通点。

  小说版并没有诗人的故事,而且剧情有些槽点,具体的……大家自己看吧……Orz

  04:大人之国(第1卷)

  动画版这一集的人气很高,制作水准也很不错,稍稍遗憾的是,无论03版、还是17版,都没有突显出原著那几段相当精彩的心理描写。

  1:小说版主角(少女奇诺)将自己原来的名字告诉了旅人奇诺(有不少人根据动画版的剧情,推测出主角的真名可能叫“樱”,但小说版并没有明确地提到这点);

  2:小说版没有主角向男孩子扮鬼脸的情节;

  3:小说版最后那段主角在森林里迷路后,被一个老人(师父)救下的简短剧情,动画版中被移植到了《她的旅行》里。2017版则删掉了这一段内容;

  4:动画版开头和结尾处,主角在红色花丛中唱歌的情景,来自于原著第4卷《红色大海的正中央》。17版也采用了这一段。

  2017版:第11集。17版明显有模仿03版的成分,尤其片尾少女奇诺逃出国境后的场景分镜。17版整体上更为还原小说的内容,但个人不认为表现手法比03版更好。

  另外小说版采用了“叙述诡计”的手法来展开剧情,故事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同时避开了对自身的外貌描写以及含糊化了旅人奇诺的身份,不了解真相的朋友第一次看时恐怕会把两个奇诺给混淆了。这种叙述手法曾被早期侦探小说家(例如爱伦·坡)使用过。

  PS:《大人之国》中提到社会普遍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所有物,甚至少女奇诺的父母还不惜“荣誉谋杀”丢弃老祖宗传统的孩子,原著小说还有好几个故事是以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为主题,比如《过度保护》中父母把孩子送上战场、《孩子之国》中父母们将小孩子的玩具烧掉,也都是自认“为了孩子好”,可谓与本篇异曲同工。

  05a:铁道上的三名男子(第1卷)

  本集高度尊重原著的剧情,基本无改动。主要是小说原作对人物细节描写更丰富,而动画版稍作简化。

  PS:动画版将《不必工作的国家》插入在本集当中,颇具有指桑骂槐的含义,不过奇诺在和第三个老人谈话时,却不再讲这个故事,也许奇诺在思考着,自己不断地在旅行,与这三个老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每个人都只不过沉浸其中而已。

  05b:不必工作的国家(第4卷)

  小说版奇诺并没有进入办公大楼内部,她和那名男子是在大楼外边谈话的。对于“工作”的解释,原作那名男子列举了不少例子,其中有一些很滑稽。

  原作提到这个国家的商品很便宜,而且还允许旅行者在短期内免费索取商品,所以奇诺用了两天的时间疯狂地搜刮了一番……

  05c:多数决定的国家(第1卷)

  动画版并没有作出多大的改动,只是删掉或简化了不少情节,例如奇诺在遇见“国王”之前,其实曾去过一次王宫遗迹,在那里她看到了成千上万个墓碑,这个情节可谓是很精妙的伏笔,相当的具有震撼力,但动画版却一两个镜头就随便交待完了。

  小说版对“国王”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丰富的塑造,不管如何,“国王”是真心相信凡事都得靠投票来决定是非的,动画版他举枪威胁奇诺的情节,其实原作中他随后就谴责了自己,认为强迫行为违背了投票原则。

  06-07:角斗场(第1卷)

  这个故事的动画版和小说版差别非常大,下边逐一列出来吧。

  1:03版动画删掉了使用铁球的壮汉(17版动画还原了该角色),加入了使用左轮枪的男子(小说这个角色只存在于台词中,没有实际戏份),此外几个对手的人物性格都与原作有所不同(除了喷火老头比较还原);

  2:小说版女枪手没有被国王杀死,而在比赛过程中,也没有03动画版那段长长的自白(倒是想引勾奇诺,她误以为奇诺是个男孩……);

  3:小说版奇诺并没有去看戏,奇诺是在民间史书里看到了国王篡位的事迹(应该说动画版改编得还不错,突出了国王的扭曲心理,小说版此处反而有点不严谨)。17版这段内容被改编成汉密斯向别人打听后、再转述给奇诺;

  4:在03版动画中奇诺和希兹打成了平手(希兹自称能够在奇诺开枪瞬间上前打倒奇诺,从他之后的移动速度来看,这并非完全是大话),小说版则是奇诺打败了希兹,并且在希兹昏倒后还往他身上踹了一脚……17版相对接近原作,但删掉了奇诺踹希兹的场景;

  5:小说版,希兹的大白狗“陆”直到故事末尾处才登场,并且和奇诺说过话。17版还原了这段情节;

  6:小说版奇诺杀死国王并制定新规则后,角斗场内发生了骚乱而且逐步失控。03版这一段表现得很含蓄,而17版则作了一定的还原;

  7:小说版希兹直到奇诺闯入总决赛时才首次登场,同时他也很积极地配合奇诺杀死国王,并没有像03动画版那样上前阻止。

  8:比赛结束后、再次遇到希兹前,奇诺曾在湖边扔石头,03版动画删掉了这一段,17版虽然作了保留、但却把奇诺扔石头的情绪表现得很气愤,其实小说原作奇诺只是和汉密斯聊天时很平静地扔石头。

  2017版:第2集。虽然还原了一些小说版的内容,但剧情很赶,部分情节的表现手法也不太妥当。

  PS:《角斗场》原作,拍成动画两集太长、一集太短,所以03版和17版都作了不同方向的改编。总体而言,03版的改编是较为出彩的、虽然有相当程度的原创但却符合原意,而17版则变成了一个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的平庸之作。

  08:魔法使之国(第2卷)

  本集小说版和动画版主线是一样的,但前半段有所区别,小说版以奇诺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侧重入境后的见闻),而动画版则是以妮米娅的视角(讲述她的身世)。

  故事中间有部分细节不太一样,还有原作结尾妮米娅的男友参与了对她的“拜神”,动画版改成男友最后理解了她的梦想。

  喜欢这个故事的朋友不妨把小说版和动画版都看一下,这样你就能大体了解到,奇诺为什么在开始时迫不急待地想离开国王的贵宾室,而妮米娅为何必须得在国境内飞行了。动画版的改编无疑是出彩的,而妮米娅也成了小樱之外人气较高的配角。

  09:书本之国(第2卷)

  这一章动画版和小说版区别很大,虽然情节相似,但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1:小说版讲述的是书本之国的居民只会吸取国外书籍知识、但却不会自己创作和撰写,只好通过品读小说、并给小说作评判来刷优越感。动画版末尾“评论家”们讨论书籍内容好坏的情节,原型正是来自这里。

  2:动画版则被改编成类似于《图书馆战争》里的那种反乌托邦社会,通过限制出版自由的方式打压(当权者认为)“不健康”的书籍,说明遏制创作给国家文化造成的摧残。因此,小说版的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而动画版则寥寥无几。

  3:奇诺在沙漠遇到的那个男子,在原作是本章的主要人物,动画版虽然保留了他的戏份,但却作了大幅度的简化。男子的梦想正是创作,因此离开了书本之国,由于动画版和小说版国家性质不同,所以男子出走的理由也不相同。

  4:奇诺在原作是做了个魔幻梦,而动画版则做了个科幻梦。

  另外,动画版开头奇诺与战车对话的情节,其故事原型是来自原著《战车的故事》(第6卷),并有后续篇章《续·战车的故事》(第9卷)。

  10:机械人偶的故事

  动画版与小说版大同小异,只是部分对话出现的地点和顺序有所不同。

  动画版加了一段奇诺在地下室看到机器人零件的剧情,使奇诺进一步相信老奶奶是机器人。而老奶奶临终前,动画版中将把她抱到床上的是男主人(突显他的力气大,暗示他是机器人),小说版则是奇诺(因此知道了老奶奶是人类,动画版将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时间稍稍往后移)。

  11a:她的旅行

  第一个故事:

  1:小说版奇诺与那名男子的谈话是在室外,而动画版则是在酒吧内;

  2:小说版男子只是个普通人,因为醉酒驾车不慎将一个女子的男友撞死,所以一直怀有愧疚感。动画版他被设定成一个杀手,后来悔悟决定改过自新;

  3:动画版男子寄出了一封信寻求女子的原谅,小说版则是六年内寄出了很多封、并在快要刑满出狱前下定决心舍弃故乡和生活向女子赎罪,但反而刺激了女子的复仇心。

  4:小说版女子杀死男子的手法远比动画版更残忍,奇诺事先提醒男子注意保命、但对他见死不救(为了拿走他的遗产)。

  5:小说版男子死后,女子直接回到了国内,没有外出旅行。奇诺给男子挖了个坟墓,但作者没有描写奇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第二个故事:

  1:小说版开头处女子对奇诺说了一堆大道理;

  2:小说版奇诺与男子的谈话内容很长,并对男子喜欢女子的原因有着细致的描写。

  11b:贤者的故事(半原创)

  这应该是一个动画版原创的故事(我买了20多卷小说版原作,但没有看到这个故事。考虑到《旅行者的故事》和《伟人之国》也同样没有收录进原版小说集,不知《贤者的故事》是否在其他地方有登载过?)。

  剧情中间那段对“最蓝的天空”的评论,其实是来自小说原著《不容歧视之国》(第3卷)最后奇诺与入境审查官之间的对话。

  12:和平之国(第2卷)

  本作的小说版和动画版的差别并不大。动画版多了一段军演,但少了一段胜利后举国欢庆的场景。小说版开头处有一段奇诺和摩托车对于尸体的看法,动画版作了简化。动画版末尾处暗示有很多旅人曾被部落族人杀害,而小说版则没有明确提及到。这两个版本都各有可取之处。

  PS:初看这个故事很厌恶那个馆长,可是多看几次后,开始觉得其实她只是做了你我都不同程度参与了的事情罢了。大国的和平,从来都是建立在对小国的牺牲上,古今中外从不例外。馆长也说过:“和平是需要付出牺牲的,但被牺牲的对象,不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13:友善的国家(第2卷)

  2003版:因为篇幅问题,作了一些简化,居民们的亲切态度主要以赠送礼物为主、并且邀请奇诺参加婚礼。火山爆发时,奇诺瘫倒在地的反应比17版更接近原著小说的描写。片尾插入的沙漠片断来自小说第2卷《在沙漠的正中央》,对应动画第1集开头。

  2017版:第10集。还原了一些小说版的内容,例如奇诺去看戏时受到特别优待,而在随后的烤肉宴会上,奇诺还系上了围裙。但同时也删掉了部分03版采用的原作内容。此外奇诺刚入城时修车、以及出城时给摩托加油的剧情,两版动画都没有采用。

  虽然2017版更为详细,但放在整季中却显得效果不那么好,而2003版前边已有《大人之国》剧情和奇诺大量的旅行经历、并且突出了奇诺在每个国家只旅行三天的准则(17版这一点极其不突出),这一切铺垫使作为最后一集的《友善的国家》得到了升华。

  注:片尾奇诺那句“自私,真的太自私了。”究竟是在指责谁,两版动画的说法不同,03版是在指小樱的父母(以及该国的大人们),17版则是指奇诺自己(不必带小樱一起旅行,松了口气)。其实这两个版本,都是在尊重原作,因为作者的小说再版时,曾修改过这段内容,所以市面上不同版本的小说原作,奇诺的台词是不一样的。

  PS:奇诺表示想在这个国家待上超过三天,结果没能如愿。小说版奇诺曾在“困扰之国”待了四天,另外还曾被迫在“船之国”里停留了五天。此外,奇诺有兴趣拜访两回以上的国家是“相同脸孔之国”(当然,还有几个有美食的国家)。

  花絮:03版《奇诺之旅》正是悠木碧的出道之作,她在《友善的国家》这一集出演小樱,而到了17版时则出演奇诺。

  14:塔之国(第4卷)

  动画版那个男子是在塔倒之前向奇诺求助,而小说版则是在塔倒之后。

  奇诺没有帮助男子,甚至否认了他的看法,其实这种场景在小说原作经常出现,因为很多国家都有迫害观点与众人不同的异见者的倾向(“多数决定的国家”尤为明显),塔之国会把异见者抓去当“人柱”、而奇诺一向是强烈拒绝和别人一起旅行的(动画版就提到了好几次),所以否定了男子的看法、让他回归到本国的主流中去,以这种消极的方式保护他的生命。相似结尾的有《安全之国》。

  PS:小说原作同一卷还有性质相似的故事《桥之国》。

  15:活着的目标(第7卷)

  本集的动画版和小说版在主线剧情上相差不大,但人物的设定却使得两个版本的故事性质截然不同,小说版更具有悲剧色彩一些。

  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基本如下:

  1:动画版开头处,有不少人上门求师父帮忙,其中那对乘马车的夫妇,在小说版里直到主角(少女奇诺)进入旅人奇诺的故乡后,才正式登场;

  2:小说版并没有人亲眼目睹主角和师父用机关枪射倒大树的场景,是师父在事后告诉了别人;

  3:动画版主角遇到一个穿着和奇诺同样款式的风衣的旅行者,对方还告诉主角这件风衣在某个国家所代表的意义,小说版主角则是从一名男子口中听说此事,这件风衣上面有编号,通过编号可以得知旅人奇诺确实是该国居民;

  4:主角向摩托车诉说对自己的新名字“奇诺”所持有的迷茫心态,这个情节动画版是发生在室内,小说版则是发生在前往旅人奇诺故乡的路上;

  5:动画版多了一段师父送给主角一枚钱币的情节(起伏笔作用);

  6:小说版主角到了旅人奇诺的故乡后,因内心难过至少流过两次眼泪;

  7:动画版那个老妇人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多次谋害旅行者,小说版则不是,而且她的确就是旅人奇诺的母亲(动画版隐晦地否认了这一点),由于日思夜盼着儿子、结果却等来了儿子死亡的消息,因而起了轻生的念头;

  8:小说版那个老妇人明知主角持有手枪,却在没有夺走主角手枪的情况下用双手勒住主角的脖子,作者在这里暗示这个老妇人想借主角之手自杀(而且小说版并非境外杀人无罪,而是自卫杀人无罪);

  9:动画版主角在事发现场醒过来,小说版则是在那对乘马车的夫妇家里,因为主角的头发沾满了血迹,夫妇俩将她的头剪短了(动画版则是主角自行剪短,我觉得这个改动很好);

  10:小说版旅人奇诺的母亲临死前,曾留下一份遗书,将儿子的风衣送给了主角。

  窃以为动画版前半部相当出彩,但后半部则略显逊色,不如小说版来得令人震撼。

  PS:个人感觉本片完全可以和《大人之国》等故事组合起来,撰写一个新剧本,创作一部篇幅更长一点的剧场版。

  16:疾病之国(第5卷)

  小说版比动画版更强调“城市”和“乡村”的概念,除此之外,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包括——

  1:小说版奇诺进入“城市”之前,只提到她洗过一次澡,动画版则改为奇诺光着身子接受喷雾的清洗;

  2:小说版想给奇诺提供优待的有很多人,并不止酒店老板。另外,奇诺和少女的对话内容要比动画版来得丰富;

  3:小说版奇诺和科尔之间的较量并没有动画版那么复杂,双方只是用刀子相互砍向对方,和动画版一样,小说版的结局也很模糊,没有明确地提到奇诺是否杀死了对方。

  应该说动画版的精简还是很到位的,去除掉了一些繁文缛节,只是背景设定也作了简化有些遗憾。

  PS:很多人对本集的人物造型很不满,其实小说版插画风格每年都在变化,而本集的人物造型是比较接近同期插画的。把03、07、17三版动画比较一下,可以发现07版的造型介于03和17两版之间。

  03版动画《奇诺之旅》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之一,几乎每年都要看一遍,场景气氛的塑造相当出色,而相比起小说原著,动画版奇诺给人的感觉更为亲切一些。
  小说原著早期的作品大多很出色,像《和平之国》、《多数表决之国》、《言论自由之国》、《相同脸孔之国》、《无法忘却之国》等等故事都颇有寓意,但后来娱乐化的色彩越浓厚(就连作者本人也不否认这一点),甚至偶尔还会出现恶趣味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我想多少和时雨泽本人的创作心态有相当的关系。《奇诺之旅》创作之初,时雨泽完全是凭着个人兴趣来撰写故事,作品当中包含了不少他个人的社会价值观,不管他的观点是否值得推崇,这股独立自主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但到了后来,随着这部小说的人气日益增加,独立创作逐渐被商业化取代,营利的目的压过了对社会的反思,于是马虎应付开始了,作品的定期化和数量化最终导致了质量的下降……
  不过现在有些新作品(《铁道之国》、《连线之国》、《学校之国》……)还是挺不错的,看起来又回到了最初的高水准,希望时雨泽能够将这一状态持续下去。
  PS:小说版有些故事的篇幅很长,例如《船之国》、《歌姬所在之国》、《战斗者的故事》等等,剧情比一般的中篇长3倍以上,但愿这些故事以后能被改编成剧场版公映。还有《过度保护》是个很有内涵的短篇,真希望它被动画化。

————————————————————

2017版动画

  【2017版】

  2017版的剧情相对而言比较忠于原作(但人物是否还原,我持保留意见),大体是对原作进行了一些删减。

  新01:能杀人之国(第5卷)

  与原作基本一致,但表现手法我不太喜欢,而且某首钢琴曲放在剧中听起来很傻。

  新03:困扰之国(第7卷)

  忠实于原作,是17版改编得较好的一集。小说版结尾导游曾邀请奇诺成为移动之国居民。

  PS:小说版《一群吹牛者的故事》(第10卷)奇诺再次提到了这个国家的故事。

  新04:船之国(第8卷)

  17版动画这一章的剧情超赶,只是匆忙赶完了主线,但细节非常粗糙,其实尊重小说原作来制作的话,这个故事可以拍成50分钟~80分钟的剧场版。动画版删减的内容大体如下:

  1:小说版开头为船之国的出场作了很多铺垫,动画版直接从登陆船之国那里开始。

  2:小说版对船之国的社会面貌、政治形式、民众生活、贸易情况……都有着很详细的描写,动画版大多没有提及或一笔带过。(涉及的内容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3:小说版对希兹和蒂的相处过程有着更为详细的描写,为蒂最后的反常举动作了很多铺垫。

  4:小说版奇诺摘掉面纱后,其实还和希兹继续打了一会儿,最终奇诺获胜。

  5:小说版对蒂的身世有更多的描写,并提到塔之一族对蒂的养育之恩,所以塔之一族首领的那句“然后,和他们一起生活下去吧。”不但是对希兹说的,也是对蒂说的。

  6:小说版结尾蒂其实袭击过希兹两次,第一次希兹及时避开要害受了轻伤,接着听汉密斯解释来龙去脉,然后又被蒂拿刀捅了(因为刀子含有特殊机关,所以防范未然)。动画版希兹在第一次时就直接中刀受重伤,但却是在这种情况下听汉密斯说了那么多台词,明显没有原作合理。

  7:小说版希兹受重伤倒下时,奇诺曾问陆“哪个?”意思是要一枪把蒂爆头救希兹、还是干脆一枪打死希兹解除他的痛苦(陆在《蒂的一天》里承认自己当时选了前者)。动画版将这一段简化成奇诺的拔枪动作。

  其他小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个人对动画版的改编还是不太满意的,虽然总体上没有《竞技场》那么粗糙,但动画版这一集除了蒂这个角色,真的没有给观众留下什么深刻点的印象。

  PS:蒂并不是第一个和希兹一起旅行的少女,在更早之前的《祝福之意》(第6卷)登场的拉法,也一度想和希兹外出旅行,如果看过《祝福之意》,那么一定会对希兹在《船之国》最后收留蒂的决定有着更深的感触,但这个精彩的故事却没有被动画化(目前只被改编成广播剧)。

  新05:旅行者的故事(视觉小说)、说谎者之国(第7卷)

  1.《旅行者的故事》目前并没有被收录在原作中,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短篇发表,动画版主要删掉了那个小孩偷摩托的结局(可能剧组考虑到要避免误导观众吧)。

  2.《说谎者之国》可以说是17版动画得最出彩的篇章之一,剧情也比较还原,而且石田彰和名冢佳织的演出也为该章的男女主角增色不少。

  每次看这一集总是心情很复杂,剧组把前半集处理得挺做作的,但后半集却非常精致,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这也是17版质量不稳定、各集制作水准参差不齐的缩影。

  新06:在云端前面(12卷)

  芙特线的故事可以说是我非常喜欢的,但动画版的改编我不太满意,可以理解剧组为了片长不得不删减掉大量原作内容,但有些场景真的处理得不是很好。

  1:开头和结尾奇诺的戏份来自《在云雾之中》(第3卷),作者后来根据这个短篇扩展成《在云端前面》。

  2:芙特(奴隶)在小说版受到了更为恶劣的虐待。

  3:虽然商队里大部分都是人渣,但那个和芙特谈话的大叔则形象比较复杂,原作对他有更细致的描写,大叔在勾心斗角的大人世界活得久了,对芙特的高尚人格可能多少有点妒忌或羡慕之类,所以最后一刻他决定放走芙特。

  4:动画版中途芙特张嘴吠叫的情节,是我相当不满意的一段,显得莫名奇妙,而且声音又长又刺耳。实际上原作芙特在劝说众人不要吃蔬菜时遭到了殴打,还被人拿毛巾塞进了嘴巴里,因为无法正常说话,才需要不停吠叫来提醒众人,结果被打晕了过去。

  5:动画版把毒草处理成“含笑半步颠”,实际上在原作中这些蔬菜虽然有毒,但不会马上毒发身亡,因为芙特被打晕,他们错过了最后一次得救机会,在把几乎所有蔬菜全吃光了(只剩下不到一人份),才导致集体毒发身亡,而且死亡过程漫长又痛苦,等到芙特醒过来后还能看到其中几人的惨状。

  6:动画版芙特和苏的对话被删减了一些,不过两人篝火旁聊天的氛围处理得不错。

  7:芙特出生的国家,其实是一个类似传销组织或邪教的团体,教祖和高层人员对底层民众(也就是信徒)进行鸡汤洗脑,自已却在中饱私囊(在续集《芙特的生活》中有提到这点),从教祖卖掉芙特这点就能看出他不是什么好人。

  8:片尾的情节来自续集《芙特的生活》(15卷),但只截取了开头和结尾一小片断,精彩的过程却被略掉了。漫画版反了过来,芙特当奴隶期间的故事被一笔带过,重点放在《芙特的生活》本篇。但只有两个故事结合起来,看完后才能有最深的感触,缺少其中一边是不行的,希望动画版以后能补完。

  芙特在小说版15卷后,被正式确定为第四主角,也是我相当喜欢的一个角色。和偏现实主义的奇诺线不同,芙特线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尽管教祖是个混蛋,但芙特始终真诚地坚信教义,并化为动力去帮助别人,哪怕后来成为了富婆,她始终是当初那个心地善良的女孩。

  PS:西兹曾短暂入住芙特最后定居的国家,并和芙特见过面。

  新07:《有历史之国》(第8卷)

  师父线《有历史之国》剧情是比较还原的,但我真的不太喜欢动画版的表现形式,这是两版动画所有篇章中,我最反感的一集,而且本集对奇诺的塑造方式也让我很不满。

  1:这一集片头奇诺输给师父的情节是动画版添加进去的,这段剧情原型是来自另一个故事《说服力》(第3卷),但原作并不是想用奇诺来陪衬师父的强大,相反它是讲述奇诺成长的几个短篇之一。小说原作所有奇诺和师父一起登场的篇章,都没有像动画版这样“渲染师父比徒弟强”的倾向,奇诺的成长、以及和师父之间的感情描写,才是小说原作的重点。

  2:动画版删掉了入境后、弟子贩卖珠宝时被抓的过程,这段剧情对弟子的人物塑造其实挺重要。

  3:原作片尾听到汉密斯说出“师父”时只是回头望了一下,然后继续前进,而动画版却改成奇诺停下车东张西望、非常恐惧,但原作奇诺对师父的感情是有很多种的,绝不是那种老套之极的“A级徒弟害怕S级师父”,不明白动画版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吐槽一下,中间关键的转折情节居然让奇诺念几分钟台词、却不配合剧情画面……小说版这么写可以,但动画版这么拍就极其单调乏味了。

  PS:03版动画师父虽然只登场了两章(《活着的目标》、《她的旅行》),但师父对奇诺的细心培养、以及奇诺对师父的敬爱……观众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但17版动画这种感人的细节描写却荡然无存,甚至还巴不得让奇诺完全沦为师父的陪衬,而《大人之国》结尾奇诺遇到师父的情节也被删了(03版是把这一段移到了《她的旅行》),《温柔之国》奇诺和汉密斯谈及师父的台词也被删(03版有保留),结果一整季看下来,除了让观众留下“师父比奇诺更厉害”这种印象外,这对师徒之间就什么都没有了,奇诺的成长过程、师父对奇诺的关心……全被一刀砍掉。

  新08:电波之国(第9卷)、蒂的一天(第10卷)

  动画版这两章只是删掉了一些影响不大的片断,总体遵从原作。稍有遗憾的是动画版陆的经典开场白并没有被采用。

  1:《电波之国》动画版整体与原作一致,主要是简化了办案过程,小说原作有描述极其恐怖的凶杀现场,受害者多为小孩子。

  2:《蒂的一天》动画版删掉了柜台男子的台词。小说版希兹线的篇章开头通常都是“我的名字叫陆,是一只狗”,而这一章首尾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代表着陆接受了蒂成为新的家人。

  新09:各种各种的国家

  这一集由多个短篇故事组成,来自原作不同卷。

  1:《山贼们的故事》(第12卷)、《蒂的愿望》(第10卷)与原作基本相同。都是字数不多的短篇。

  2:《积德之国》(第12卷):删掉了部分细节对话,总体上还是改编得挺不错的。

  3:《料理之国》(第17卷):动画版这一段不是删了多少的问题,而是保留了多少,表现形式也颇为娇柔造作。原作结尾没有明确提到哪些旅行者来吃“奇诺烤鸡”,动画版将这个戏份安排给希兹一行人,加强两帮主角的联系,这倒是不错的改动。

  4:《美好记忆之国》(第19卷):动画版以极其做作的大叫+画面升空结束,但在原作后边还有一段,奇诺在表示很难过后就把信件烧了,然后重新踏上旅程,这才是原作奇诺最常见的形象。

  新11:羊群的草原(20卷)

  拿《羊群的草原》作最后一集,我是无法理解的,原作就有多位主角一起登场的篇章,但动画版却一个也没采用,如果一定要奇诺单独登场的话,至少17版的《大人之国》明显更适合当结局。

  1:《羊群的草原》还是比较忠实原作的,但射杀羊群那一段……不求有豪华打斗场面,然而这一段拍得很令人崩溃,原作羊只的死亡方式很正常,只是单纯的中枪倒下。

  2:结尾奇诺休息的场景来自《旅行的终点》(17卷),虽然台词是遵照原作,但动画版这里采用一图流使情节显得又臭又长,其实完全可以在这里插入ED剧组名单字幕。

  至于《竞技场》、《友善的国家》、《大人之国》这三篇,上边2003版部分已经作了比较。
  除了动画剧集,17版剧组还制作了两个广播剧,包括:《祝福之意》(希兹线)、《看不见的真相》(芙特线)。这两个故事的质量都很高,没有动画化挺遗憾的。
  另外2016年时官方还推出了互动视频《废墟之国》,配音团队与17版动画相同。其中奇诺线的真相结局个人已作翻译。

==============================

【相关文章】

《关于奇诺的动画版造型》://movie.douban.com/review/8784702/

《看过十几遍03版《奇诺之旅》后评下17新版》://movie.douban.com/review/9330045/

 5 ) 如飞鸟般的思想

看完了《奇诺之旅》,关上DVD,让自己陷入一片黑暗。这样的剧集,仿若在我郁闷的四月又加上了一个让自己更加郁闷的砝码……算是自虐么?我不知道。
但我就是很喜欢很喜欢,喜欢阴郁的画面风格,喜欢忽明忽暗的光怪陆离,喜欢剧中面对死亡时的冷静,喜欢那种冷酷旁观的感觉。喜欢,莫名其妙的喜欢。
《奇诺之旅》讲述的是旅行者奇诺的故事,她和她会说话的摩托车艾洛梅斯一起,在各个国家旅行,每个国家只待三天。形形色色的国家,形形色色的人。在我看来,一个国家就是一种人性。这个臆想中的世界,就是一部成人童话。
可以让人检讨自己的内心么?也许吧。因为更多的人,是不愿意面对自己阴暗的一面的。
那句,“无论是谁看见天上的飞鸟,都会想去旅行吧。”给我的触动很深,因为自己就一直是个想要飞翔的人啊。
不想一集集的介绍剧情,因为这样会很没悬念。也不是我写这篇东西的初衷。我写下这些文字,仅仅是想发泄一些情绪而已。郁闷时郁闷至极至,恐怕会让自己觉得解脱一些吧。所以在这里所讲的,也就是给最深的体验而已。
奇诺最初所在的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大人的国家。在这里,每一位儿童到了12岁,就会被送去医院,接受变成大人的手术。然后,就会变成,即使从事自己讨厌的工作,做自己厌恶的事情也会微笑着接受的大人。
我不想说这是多么可悲可怕。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人过的,不就是这样的日子么?当你成为了大人,肩膀上便多了很多很多外加的自身的压力。你不得不终日强颜微笑着面对生活,做你并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用责任,未来,理想之类的话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在他们长大以后,重复如此的生活。
哪时的奇诺,还不是奇诺,只是一个旅店老板的女儿。本来,第二天就要接受变成大人手术的她,遇上了最初的旅行者奇诺,一个英俊的男子。“无论是谁看见天上的飞鸟,都会想去旅行吧。”也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让她产生了不愿意做手术的念头。却被自己的父母以及居民们称为不肖子,甚至她的父亲动手要杀了她。最初的旅行者奇诺为了救她,死在她父亲的刀下。面对鲜血和尸体,执法者和居民们哄堂大笑。父亲再次举刀,要处决不肖者。她在会说话的摩托车艾洛梅斯的帮助下,逃出了那个国家。从此,她成了旅行者奇诺。
——————————我是分隔线————————————————————
亲切的国家
有一个国家,是在旅行者之间风评很差的国家,据说,那个国家对旅行者很有敌意,不是对旅行者丢石头,就是恶言相向。
奇诺来到此处,言明只住三天。居民们却是异常的热情,和传言中大不一样。可爱的旅店老板的女儿樱带她参观了历史博物馆,这个国家的祖先,是一群流浪的奴隶,历经辛苦,在这里建立了这个国家。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故土。
人们的热情友好,樱快乐的笑脸,让奇诺有了多住几天的念头。但提出来时,却被居民们冰冷的拒绝了。奇诺带着居民们的礼物离开了这个国家。
当夜,在山上露宿的奇诺,目睹了火山爆发,整个国家被岩浆吞没的情景。
礼物中的信,是樱的母亲写的。他们在一个月前就得知了火山爆发这件事情。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留下。他们无法过离开故土的日子。所有的孩子被隐瞒了这件事情。和大人们一起葬身岩浆之中。
“这,其实是自私吧。”奇诺自语道。
是啊,大人们过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难道小孩子就没有选择活着的权利么?
在我看来,岩浆暗喻着环境的改变。太多太多的人拘泥于思维的定势,更意欲强加于他人。人们啊,自问一下,面对变故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
很早以前的一篇文了……随手发上来……纪念一下

 6 ) 无论是谁看到飞鸟

它是安静的.需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去看.
它会有些晦涩,但它充满人性.
人性的善,人性的恶,人性的渺小,人性的伟大.

很多故事让人难忘.

一个长相并不美,甚至会让人觉得是男孩的女生奇诺(也有翻译为木野),和她那辆会说话的摩托车.会在旅行的国家停留,但不超过三天.


"世界并不美丽,所以,因此而美丽。
The world is not beautiful. Therefore it is."


"你不觉得飞鸟很值得羡慕吗?"
"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天份”啊!KINO无论是摩托车还是人类都不能在天上飞。"
"无论是什么人看到了天上的飞鸟,好象都会想去旅行吧!"
"这是谁说的?"
"我忘了。"
 
"不知身处何地,向着梦想的地方前进。
到达梦想的地方,却又不知身处何地。
Whever I go, there I am......"


看着这些对白,
你可以明白奇诺之旅所寻找的是什么.

在内容方面,它是耐人品位的.

但在画面方面很普通.

若你是个喜欢安静喜欢向内探访的人,
你也应该会喜欢这部作品.

 7 ) 由《奇诺之旅》第二集与第五集想到的

1.吃人的故事

看见那辆抛锚的货车时,奇诺和她的摩托车已经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艰难的行走了好多天。

货车车厢里躺着三个奄奄一息的男人,他们见到奇诺,仿佛见到了上天扔下的一根救命稻草。他们说,补给早就被吃没了,已经不知道在这样糟糕的天气里忍饥挨饿待了多少天。可爱的小姐啊,你能给我们一点吃的吗?

奇诺挠了挠头。

我包里倒是有一点吃的,但我自己还要吃。不过,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们打几只兔子回来炖汤喝。

男人们千恩万谢,于是奇诺转身走进了树林。

但是,在看见灌木丛里跳出来的兔子时,奇诺却犹豫了。

同样是生命,为什么要拯救这个,牺牲另一个?

同样是生命,为什么不能被同等对待?

奇诺陷入了沉思,她迟迟不敢扣下扳机。

等在一旁的摩托车先生却发话了。

“方便他人,方便自己,人类始终相信,只要帮助了他人,那么未来自己有难时,便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奇诺听罢,淡淡一笑。“你想说的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对吗?!”说完,奇诺叩响了扳机。

摩托车先生的话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事情的发展看起来确实很像那么回事。喝下了兔子汤的男人们很快就生龙活虎起来,他们对奇诺的救命之恩表示永世不忘,并献上了一只带有猫眼石的戒指作为谢礼。奇诺则煞有介事的收下,并表示,再过两天,等男人们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再离开。

于是,第二天,又一只双眼红红的小白兔被炖了汤。

第三天,新鲜的白花花的兔子皮与前两张一样被挂上了树枝。

该是分别的日子了。男人们的身体早已复原,货车也在奇诺的帮助下被拽了出来。奇诺向他们挥了挥收,并表示自己将继续踏上旅程。三个男人则对此表示感谢,并用双手举起了他们手里的猎枪。

奇诺小姐,谢谢你这些天以来的照顾。现在,你恐怕得和我们走一趟了!

车厢的犄角旮旯里到处都是碎掉的人骨和丢弃的内脏。在奇诺尚未出现的那些日子里,男人们吃掉的所谓“补给”,其实是他们掳掠了用来贩卖的人口。

呵呵,奇诺救了三个喜欢吃人的人贩子。

嘭嘭嘭三声枪响,三个男人应声倒地。镜头一转,树枝上挂着三张白花花的兔子皮。

说到底,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愿望罢了。因为,兔子永远是兔子,而人却有可能变成狼。

2.铁轨上的三个男人

奇诺和她的摩托车走在铁轨上,她遇见了一个正在擦铁轨的男人。

铁轨擦的好亮啊,这么长的铁轨,都是你擦的吗?

“是啊。大概五十年前,有人和我说,那边有一条废弃的铁轨,可能以后还要用,你去擦一擦吧。然后我就一直擦啊擦啊,也从来没有人叫我停下,不知不觉,五十年就过去啦!”

男人这么回答。

这不禁让奇诺想起了他曾到过的一个国家。那个国家因为科技太过发达,导致机器代替了绝大多数人类的工作,因此大家都没什么事情可做。仅有的工作不过是,把机器每天计算过的数据重新计算一遍,如果正确,便存档,如果错误,便烧掉,仅此而已。

她把这个故事讲给男人听。男人说:“真是稀奇,永远持续毫无意义的工作,那边的人,脑子都坏掉了吧?!”

奇诺不置可否,她骑上摩托车,准备顺着铁轨继续前进。临走之前,男人问道:“旅行者小姐啊,你最终要去往哪里呢?”

奇诺不知该如何回答。

顺着铁轨继续走,奇诺又遇到了第二个男人。

这个男人,正在拆铁轨。

这些铁轨,都是你拆的吗?奇诺问道。

“是啊!我拆了大概五十年了吧!那时候我才十六岁,有人和我说,那边有一段铁轨已经废弃不用了,你去拆掉吧。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一直干到了今天,也从来没人要我停下来。幸运的是,虽然是废弃的铁轨,却还是被擦的很亮,所以很容易拆。”

“旅行者啊,你有什么有趣的见闻能给我讲讲吗?”

于是,奇诺又把那个不用工作的国家的事情讲了一遍。

“我如果出生在那个国家,肯定是不会去工作的吧!”男人听罢,感慨道。

奇诺笑笑,再次骑上了摩托车。没想到的是,在拧下油门之前,第二个男人居然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旅行者啊,你最终,要去往哪里呢?”

在颠簸的路上走了没多远,奇诺遇到了第三个男人。

这个男人,正在铺铁路。

“哎呀,这份工作我干了有五十年啦!那时候有人和我说,那边原本有一段铁路,可能以后还要用,你去铺上吧!因为也没人让我停下,所以我就一直在铺,幸亏铺铁轨的材料都还在,所以干起来并不是很费力,哈哈!”

“旅行者啊,你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讲给我听听吗?”

奇诺沉思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真是遗憾,失陪了,再见!”

一个铺铁路,一个擦铁路,一个拆铁路,三个男人的工作,也许一直都在画圆。他们所做的事情,与那个不必工作的国家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又有什么分别呢?

然而,三个男人却依然对这份工作抱有热情并持之以恒,就和那个国家里正在工作着的人们一样。

也许这就是工作的意义。你喜欢的,热爱的,甚至引以自豪的,在其他人眼里,都是毫无意义的。

然后,人生便这样结束,并被划上了平庸与无趣的休止符。

3.看不见的手

在与第三个男人分别的时候,毫无意外的,奇诺又被问了同样的问题。

“旅行者啊,你最终,要去往哪里呢?”

奇诺没有回答,但,她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无论是那个不必工作的国家,还是铁轨上的三个男人,他们的工作除了毫无意义,还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是受人命令,去做这种看起来不知所谓的事情的。

指派他们去工作的人是谁呢?不得而知。但我们都知道,人民需要工作,否则,他们就会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家伙要么成为整日插科打诨的酒鬼,要么,变成流民,并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很危险,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唐帝国和明王朝,都是被这股力量所推翻的。而,据说,重复性的机械劳动,便可以磨灭人的心智,磨平人的棱角,让人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渐渐安于现状,了此残生。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当然,我并没有任何影射的意味。事情真相究竟如何,也同样令人费解。我只是想说,奇诺应该是明白的,通透的。

因为,她的旅行,并不是受了任何人的指示。之所以选择踏上旅程,只是因为,她想要这样做,而已。

所以,尽管在那三个男人看来,奇诺的旅程同样毫无意义且乏善可陈,但她心里明白,她是自由的。这是她与那三个男人,和那个国家里所有工作着的人,本质上的不同。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需要记住它。

 短评

等到看了《奇诺之旅》我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三类风格动漫已经齐了,其它俩类分别是《灌篮高手》、《蜂蜜与四叶草》,而优秀的动画实在太多,《夏娃的时间》、《虫师》等可归为"奇诺类",《棋魂》、《食梦者》可归为"灌篮类",《白兔糖》、《秒速5》可大约归为"Honey And Clover"类。

7分钟前
  • 小小
  • 力荐

冷无缺故事PASS

12分钟前
  • gouwang
  • 还行

这是一部关于旅行者的寓言故事,其中充满黑暗与教诲;光明与希望。这是我难得会要拜读原作的动画,有太多的不解和疑惑等待自己给出答案。这是一场思想的较量,对于自己、社会、人类。

15分钟前
  • 天下無雙
  • 力荐

开挂淡定的哲学萝莉,在科技树极不均匀的各种可能世界里漫游,每地只留三天。像少女/少年(误)视角的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也有飞氘<去死的漫漫旅途>的气质,以虚构国家及市民的形态来构造文明和生存的寓言。从抽象到抽象,诗意到诗意。其传统可以追溯到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吧。

20分钟前
  • Saloptus
  • 力荐

原本打算一口气看完的,但是真正接触了后发现连着4话就是我的极限了,断断续续花了1个星期才看完,不是因为片子差,而是我在害怕自己被这部片子支配情绪,这种恐惧是我从未有过也不知从何而来的。偏激、麻木、扭曲、残忍、歇斯底里,整部片都透露着一种死气沉沉的灰色基调,真的是神奇地让人毛骨悚然

22分钟前
  • 汝就做吾的犬吧
  • 推荐

日本版魔方大厦

26分钟前
  • 伞保护协会
  • 力荐

一般被认为是灰暗治愈系的代表,主要是剧情涉及到人性的阴暗面,其实这部作品和《虫师》一样,更多的是突显旅行的“平淡”及其悲喜交加的一面,片中的喜剧不会让人兴奋不已,悲剧也不会让人太过悲伤,总之就是将平静进行到底,让人产生一股旁观者的心态,笔者很喜欢这部作品,已看过十几遍,很喜欢奇诺

2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淡淡的故事。

32分钟前
  • 啥米东东
  • 力荐

为着她买下了所有的奇诺的小说版故事很美 the beatiful world

37分钟前
  • 微阳
  • 力荐

。。。

42分钟前
  • Lena.Y
  • 力荐

高中时买动漫杂志,附送的碟里面有这一套动画,本来不怎么感兴趣,没想到看下来居然很喜欢

43分钟前
  • 甜滋味
  • 力荐

清新的画面,可爱的人物,特别喜欢

45分钟前
  • Nelson Adonis
  • 力荐

冷峻,深沉,安静地刺入内心

46分钟前
  • kiddgo
  • 力荐

信息量

49分钟前
  • burning
  • 力荐

所谓少年梦嘛

52分钟前
  • 抖啊抖
  • 力荐

进阶版《小王子》式寓言体,又名旅行的意义或禅与摩托车对话艺术。玄奥冷淡的叙述风格,不愧和《玲音》同一监督(提句字幕和过曝处理也很玲音,或者干脆可以说奇诺人设颇像蒸汽时代版非神玲音?)喜欢的几集:“铁轨上的三个男人”用戏中戏套层,探讨工作的意义何在(旅人啊你又将去往哪里);“预言之国”的蝴蝶效应,充满对命运的喟叹和迷信的讽刺;“书之国”对虚构与现实的问话和自指;“大人之国”“贤者故事”的洗脑恐怖,尤其后者用了发条橙的梗(小中千昭:中村隆太郎好科幻那口,但时不时会上恐怖的贼船)。在一众弥漫死亡气息的故事里,也有“魔法使”“机器人”这种温柔治愈系,尤为难得的最终话更是在往昔即视感中玩高虐,连刷两遍谁看谁哭。官方吐槽超可爱,奇诺性别梗绕不过去了,艾尔梅斯也卖得好萌。“世界并不美丽,却又因此而美丽。”

56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十分清新淡雅的旅行故事小品,感觉整部动画的氛围营造最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不悲伤,不煽情,不矫揉造作。每个故事独立成篇,比较喜欢传统,铁道上的三名男子和友善的国家,还有《红色大海的正中央》和《战车的故事》等场景恩~

57分钟前
  • Suito
  • 推荐

可能是最好的日本TV动画,中村隆太郎厉害在他不仅能够驾驭《玲音》那种实验的东西,还能够完美驾驭《奇诺》这样纯叙事的作品,并且完美地去除了一般日本动画的各种过度煽情过度直白等一大堆问题的同时还彻底带动起观众情绪 9.8分★★★★★

58分钟前
  • qw0aszx
  • 力荐

不美之美。

60分钟前
  • K L E O
  • 还行

淡淡的,多美~女孩与摩托车~

1小时前
  • junepig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