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枪手之死

剧情片美国2007

主演:布拉德·皮特,玛丽-露易丝·帕克,布鲁克琳·普劳克斯,达斯汀·博林格,卡西·阿弗莱克,山姆·洛克威尔,杰瑞米·雷纳,山姆·夏普德,加瑞特·迪拉胡特,保罗·施耐德,乔尔·麦克尼科尔,James Defelice,J·C·罗伯茨,Darrell Orydzuk,Jonathan Erich Drachenberg,Torben Hansen,艾丽森·艾略特,劳伦·卡尔弗特,凯林·西,汤姆·奥尔德里奇,帕特·希利,迈克尔·帕克斯,泰德·拉文,詹姆斯·卡维尔,Stephanie Wahlstrom,迈克尔·J·罗

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

 剧照

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2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3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4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5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6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3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4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5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6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7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8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19神枪手之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3

详细剧情

  杰西•詹姆斯(Brad Pitt 布莱德•彼特 饰),南北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强盗,他与兄长组建的詹姆斯帮伙同其喽罗犯下无数宗抢劫案,即使防卫再出色的银行也难逃他们的魔掌。杰西凭借其出神入化的枪法和经历成为平民百姓心中的传奇人物。  人过中年杰西逐渐厌倦颠沛流离和与政府捉迷藏的生活,手下的喽罗或死或伤,兄长也因杰西的坏脾气选择离开。新加入“詹姆斯帮” 的懦弱男孩罗伯特•福特(Casey Affleck 凯西•阿弗莱克 饰)视杰西为超级偶像,与渐感疲惫的杰西隐居乡间。然而经过多年的相处,罗伯特却最终成为这名传奇侠盗生命之闸的掣动者……

 长篇影评

 1 ) FIFF13丨DAY6《神枪手之死》:终其一生,我成为了你,却也终结了自己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神枪手之死》,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西部枪手们暗中博弈的评价了!
巴黎小情歌:

不拿影帝说不过去。

曲有误:

很多年后,他才能真正面对放不下的往事。

George:

皮特把主角气质塑造得很迷人,有点像牯岭街里面的哈尼,但整体就不温不火。

我们敏熙:

可供对比的竟然是……《霓虹恶魔》。严重感觉刺杀前一天卡西的自摸戏应该更进一步。

莫扎特仑苏:

撕破偶像的面具后更是刺穿了自己的平庸。最后,他背叛了他,一个私生饭信仰的消亡。

Supremacyacron:

皮特周围这波人一会换一个的,弄的我是直迷糊啊。放完冷枪就完事得了呗,还逼逼赖赖的干啥啊。

Kai:

这部电影看了一个月,但我很喜欢最后半小时,那种被时代、言论的浪潮裹挟无法挣脱的命运,让人唏嘘反思。

Outisss:

摄影太美了,不愧是罗杰·狄金斯,光靠他的摄影我就能给这部电影很高的分,可惜光从故事性上来看,还是给整部电影带来了缺点。卡西的演技出乎我意料的精湛,对比之下布拉德皮特就显得有些花瓶了。

盆满钵满赵+: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心求解脱的易先生和一个懦弱的王佳芝,这样的联想让我自己也觉得很奇妙。 “没人会为他写一部传记”,但是这部更像是鲍勃的一部传记片。卡西弟弟和山姆洛克威尔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欧.尹:

两个男人的故事,两个忧郁又释然的结局,对崇拜与被崇拜的另类解读与深入剖析。影片摄影极佳,配乐精到,皮特、卡西、洛克威尔等人均发挥不错,但故事真的没必要讲成这样,形成对人物境况的共情与思索,何用如此冗长繁复。

杰夫江:

一部缓慢而富有诗意的西部传奇视觉小说。往往英雄死后故事就会到头,但在这个传奇故事里,读到末章你才会发现真正的主角。非常喜欢狄金斯用特制镜头模拟出的老镜头效果,nick cave和warren ellis的配乐也实在太棒了(nick客串酒吧歌手也很出彩)。

蝠蝠:

摄影无可挑剔的精致,配乐轻灵悦耳,有些装腔做样的布拉德·皮特演出了神枪手杰西的不近人情与孤傲,然而帅则帅矣,却还是敌不过天生忧郁气质的卡西·阿弗莱克,无论是在戏里或是在戏外,卡西都在某种意义上跨越了自己的哥哥,拓宽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松野空松:

这么长,这么没完没了居然不感觉无聊,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不知道谁才是那个神枪手,谁才会死,所以长达2小时,带着这个求知并不难看下去,并且皮特的人物总是具有一股希胖的定时炸弹效果,他没有真正杀死那个人之前,你永远不能放下心。当谜底揭开后有些乏味,不过好在卡西表演还行使得bob这个角色更为丰富弥补了解密后的看点。

Pincent:

很适合用来诠释希区柯克关于麦格芬的定义,通往死亡的路途充满诗意,由坦诚细腻的内心戏和人物之间的精彩角力构成,能够一直吸引人看下去,最终回馈给观众的刺杀戏,表演、音乐、用光、剪辑、室内空间布置…一切关于电影的元素都是有效的。人们需要英雄或偶像吗?杰西•詹姆斯也可以是一个人内心的耶稣/宿命/美国(梦)的象征,两人之间这一组角色关系多值得研究啊。

Bwheat19920313:

导演似乎想拍出一种史诗感,结果不知怎么变成了小家子气的争斗。或者说,导演可能本来就不想拍那么宏大,结果不知怎么竟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的史诗感,导致整部电影显得不伦不类。另外对于重点和非重点的把握也不对劲,尤其是刺杀的原因和刺杀之后的后果这两个明明最应该突出的点,前者感觉糊糊涂涂就说完了,后者用的时间实在太短,导致英雄变懦夫的过渡相当生硬,呈现的效果十分空洞,并不能在其中挖掘出人心的复杂甚至于险恶。这样对于整体结构失败的处理,使得表演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卡西·阿弗莱克完整而又生动的演绎将这个人物完全立了起来,是一个彻底的S级表演,而布拉德·皮特虽比想象的好,但依然显得有些icon化,不够出色。最后再夸赞一下罗杰·狄金斯的摄影——看到了没,大神就是这么出来的。

子夜无人:

皮特太帅太有魅力,卡西青涩鲜嫩中酝酿阴郁风暴的危险气质也是自成一派,人物之间的关系普遍都比《教父》更加迷人,尤其是罗伯特和杰西的这一组。我对你崇拜又充满畏惧,我是引路我的光明而我要去更高的灯塔上照亮地上的你,我的目光牢牢盯穿你宽阔的裸背再情不自禁地学你一样折起中指,只有我真正懂得且亲历了你所有的故事所以最后我必须用自己的方式才能真正将你据为己有。可从你在壁画的倒影里窥见枪口却没有闪避开的那一刻,我就输了。原来榜样是无法被杀死的,他连折堕的那一刻,都在用余晖发着光热。“没人在雨天涌上街头看他的葬礼,没有人愿意花二十五分钱参加他小时候的房间,他只能躺在地板上看着天花板,光线越来越暗,而他连遗言都没说。”世人皆看轻我,我不在意,唯我真正共有着你。看得见的英雄和看不见的悲剧,这也是偶像和大众的关系。

#FIFF13#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 ) 杰西·詹姆斯故事的麦克白式改编

蓝切火车劫案之前,杰西·詹姆斯的兄长站在铁轨上,背诵了一首诗:“……充斥了我的双眼/我的灵魂、我的每个部分/病入膏肓,毫无救赎可言/根深蒂固,植入我的心田……”影片故意省略了第一行诗句的前几个词语,那其实是“自恋的罪愆”。这几句隐含全片主题的诗出自莎士比亚的第62首十四行诗,仿佛是导演和编剧为观众埋下的一个暗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莎士比亚式的宿命故事。而将因狂妄而生的镂骨铭心的天命感这一母题表现至极致的文学作品正是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

《麦克白》是一个叛徒及暴君因恐惧和疯狂走向灭亡的故事。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因为听信三女巫的预言,在同样野心勃勃的妻子的怂恿下,杀死了在自己家里做客的国王邓肯并代其自立,为了掩人耳目和防人夺位,杀死了自己昔日的战友班柯,同时因为恐惧和歉疚而越发疯狂和迷信,最终被复仇而来的贵族麦克德夫杀死。麦克白无疑是个反面人物,这个人物不顾宾主及亲戚之谊杀死睡梦中的老国王,又残杀妇女和儿童,实行恐怖统治,但他仍然是文学史上最出色最让人感概的角色之一,因为他身上除了极端的残暴和极端的懦弱之外,还有一些庄严甚至光辉的东西,后者让他自信自己是受了“天命”之人,在发现“天命”抛弃自己时俯首就死。同时,这是一个早叔本华几世纪看透了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的角色,可以透视到自己并非生活的主导,而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伶人,在喧哗的幕前和寂静的幕后之间无意义地穿行。

我没读过杰西·詹姆斯及罗伯特·福特的传记,不知道这位在美国南方享有崇高地位的侠盗在去世前的一两年间是否越发乖戾多疑,越发迷信疯狂,也不知道杀死他的Robert Ford在行凶之后十年间是否重复了杰西的毁灭,一边装作并不在乎命运和天意的模样,一边用纸牌占卜自己的人生。我想,疯狂、迷信甚至演戏这些被影片不断强调的母题,或许正说明导演有意让自己的作品踏上莎士比亚悲剧的轨道。诚然,《神枪手之死》的三个主要角色(杰西,罗伯特,查尔斯)中,没有一个达到了麦克白的复杂程度,但是这三个人物共同肩负起了麦克白的人格,三人就像一个三位一体的麦克白,罗伯特杀死杰西那一刻就像是杀死一部分自己,就像一场漫长自杀的开端,在那之后兄弟两人不得不承担起这一复杂人格中原本属于杰西的那部分,无论是查尔斯自杀前的两年,还是罗伯特被杀前的十年,都是在等待死亡带来解脱。

年轻的罗伯特·福特是本片的中心人物,他幼稚、狂妄,一心想着获得荣誉,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他崇拜杰西,跟随偶像的脚步成为另一个侠盗英雄也好,杀死杰西为民除害也好,他希望获得跟杰西一样的荣耀,然而这个二十岁的青年从没想过,一旦他获得了名声,之后将如何伴随着这种名声生活。这就像麦克白夫妇,他们被加冕的梦想冲昏了头脑,不择手段地抢到了王位,却不知道如何头戴王冠生活下去,既不会治国,也没有继承人,更没有享受过权力带来的快感,夺位的目的似乎只有反叛强权。而《神枪手之死》中有一个经典片段:罗伯特躺在杰西的床上,重复着杰西的动作,想象着自己是杰西,34岁,肋上有两个疤痕,左手中指上断了一节。可这一切都是杰西·詹姆斯的表象,杰西在17年的劫匪生涯后有着怎样孤独撕裂的内心,如何过着有名望的一家之主和罪犯的双重生活,这些沉重的事实罗伯特想不到,他想到死亡,却想不到人生。在向杰西开枪前,这个少年一直顶着一张缺乏内容的脸,他不恨杰西,就算恨,也只是恨自己的偶像不过是个平凡人,他没有自己的哥哥查尔斯那样纠结的情感——一方面无比害怕乖戾狠毒的杰西,一方面又对即将背叛他而不安。罗伯特和弑君前的麦克白一样,仍然是个天真的人,不清楚自己暴行的意义,不知道自己追逐的所谓荣耀将与阴影相伴。

杰西·詹姆斯是三个角色中最接近麦克白的一个:他是个多疑的暴君。这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中心,强迫自己不信任的福特兄弟留在自己身边,不得私自交谈,闯到老搭档的家里杀死对方(和福特兄弟在他自己家里杀掉他一样,都是对宾主之谊的背叛)。但是根据剪报对他的描写,很久以前(大概是詹姆斯兄弟帮派刚组成的时候,即十几年前),杰西是个有一双清澈灵活眼睛、性格开朗冲动、却又野心勃勃的少年,结合杰西兄长弗兰克念的莎士比亚诗歌,和弗兰克最终因为害怕杰西的暴戾而离开他的事实,我推测,少年杰西类似少年罗伯特,都是一心想获得荣耀的单纯男孩,为了出名而抢劫杀人,人杀多了才慢慢懂得了世故,逐渐会为自己的罪孽和对同伴的不信任而心神不宁,因为发现如今会对无辜的列车员开枪的自己和少年时代心向往之的侠义英雄形象——也是民间为自己塑造的光辉形象——渐行渐远而寝食难安。此时的杰西已经不再天真,他身上满是成年人的疲惫,对着结冰的湖面喃喃地说“当你触及到死亡的边缘时就不会怕死,你宁愿死掉,也不想醒来收拾残局”——这是一个清醒者对浑浑噩噩的世界做的独白。这句话也可以出自丧失掉威严、天命、家庭和求生欲的麦克白之口:既然无法再享有平凡人生的安宁,面对麦克德夫的剑,放弃抵抗,结束一切恐惧和痛苦进入永久的安眠,比违抗命运继续活下去容易得多。杰西站在光亮的画框前,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和10年的自己一样愚蠢而得意的罗伯特,我想这一刻他感到的是命运的轮回、骨子里的疲倦,以及迎向解脱的期盼。

最后还有查尔斯·福特,他身上突出体现的是麦克白的恐惧。查尔斯本身是个没太大野心的人,但是正因为比较无害被暴君杰西留了活口,拴在自己身边,身负杀人和被杀的双重恐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伯特仍未觉醒的恐惧和杰西早已麻木得化为疯狂的恐惧都体现在了二人之间的调和者查尔斯身上。曾经听过杰西有关自杀那段经验之谈的查尔斯比罗伯特更早体会到了死亡的慰抚:既然无法入睡,就只好等待更甜美深沉的死亡了。影片把这一点处理得极为精妙:查尔斯本来是睡得着的,无论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幕——罗伯特背叛并枪杀伍德——之前,还是在杰西向他透露自己杀死了同伴之前,查尔斯都在睡觉。而在这两幕之后,查尔斯变成了一个失眠者:比如在谋杀杰西的前夜,查尔斯泪流满面,躺在床上对自己说“睡吧”。和麦克白一样,和躺在床上都时刻摸着枪的杰西一样,他被自己的认识剥夺了睡眠,我相信犯下谋杀之后的罗伯特会跟他们一同失眠。

这四个人认识到的是同一件事:尽管自己曾有那样的野心,追求过那般的荣耀,以为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到头来还是不禁要发现,自己只是个“戏子”,不是编剧和导演,会不由自主地落入生活的重重罗网中,所做的一切都无非一步一步地跟随命运为自己谱写的剧本。可笑,可笑。“我”是一个个体,我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有自己的愿望,然而我无能为力,我的愿望是命运加在我身上的愿望(叔本华会说是世界意志),我跟亿万个同我一样的渺小个体一样,被命运的洪波推动,完成的不过是从无到有再从有专无这一意志,这样的人生,和虚妄有何分别?

 3 ) 杰西为什么“找死”

    当平时向来枪不离身的杰西解下腰带时,这部电影的最大迷题产生了,为什么在他已经对两个要当二五仔的同伙产生怀疑时还这么做,更甚的还要进一步离枪套远远的背对着兄弟去擦一幅画的灰。2007年,有人说西部片有了回潮之势,《神枪手之死》便是其中一部,但是与以往西部片往往故事情节干脆不同,2007年的西部片却显得都像要悟禅意一般。所以《决斗尤马镇》里,我们疑惑,一代大盗本怎么最后突然要发飙杀死自己忠心耿耿的兄弟(杰西知道了应该羡慕的要死);而在《神枪手之死》中,杰西又为什么最后“发傻”,要让自己被背叛的兄弟杀死(本知道了应该先把福特兄弟俩跺了)。
    《神枪手之死》是部我很喜欢的片子,西部风格的片子都是我爱之类型。本片有中后期西部片正邪模糊类似,在苍凉的大地上,大家都显得不是好鸟,但是同时又不是那么罪大恶极。杰西乃江洋大盗一名,当然一名大盗能成为传奇人物,除了自身都有些杀人越货的“功绩”外,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功不可没,于是政府将其描绘的罪大恶极让人恨之,小说家将其描绘的神通广大,让人奇之,就如片中,年幼时候的罗伯特福特。然而,杰西和其哥哥等人在美国南方抢银行、扒火车,却依然颇为受人爱戴自然有其原因。毕竟,他们横行于南北战争后的美国南方,试想下一次几乎分裂美国的战争后,南北双方人民可能如同一家吗?在南方人看来,此时的中央政府就是北方政府,所以跟政府,也就是跟“北佬”作对的杰西等人自然就是南方人的英雄了。
    当然,我倒不会认为杰西干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什么政治信仰,用俗套的台词来讲,就是倾听内心的声音,喜欢这种刺激又能发大财的生活,喜欢纵横跋扈于美国南方,让一干权贵气的跳脚,又让百姓敬之又畏之。同时,这行当毕竟是提着脑袋干的行当,人也渐渐岁数大了,家庭成立了也成了他这种事业的阻力,何况还要不时面对背叛,不时亲手杀掉曾经的兄弟,于是杰西的哥哥先听到了内心“收手”的声音,潇洒而决然的离去。而杰西则是更加复杂的人物,片中他时而风度翩翩,时而粗鲁暴躁,时而爽朗大笑,时而阴沉不语,时而痛哭孱弱,时而暴跳如雷。性格上如此“跌宕起伏”的人,常常都是到了崩溃边缘的人,常常都是已经太累的人,所以片子后部,我们看到杰西更加多疑,更加暴躁,同时也更加疲惫,跟查理探讨死亡后又向冰面开枪一幕似乎显得他已经厌倦了人生。所以,杰西为什么要“找死”,因为他想死,他已经太疲惫了,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围捕和背叛,他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所以,当他发现福特兄弟有了反意时,我们注意到一个特别的情况就是当时他身边几乎已经只有福特兄弟颇为诗意所以或许此时他听到内心的声音说,“兄弟,又是背叛,算了躲过这次还有下次,还是不玩了吧”,于是,杰西仿佛怕福特兄弟没注意到般的还有说出来要解下腰带,于是背对着行刑者,看着画,颇为文艺的死去。
    本片出彩的还有杰西死后的一段,可谓点睛,中国常有冤死者显灵让仇人死去的故事,虽然杰西死后没有如关羽一般让福特兄弟N窍出血而死,却留给他们更大的折磨。片子最后的交代让罗伯特的形象更加丰富,罗伯特从开始的青涩,到后来的世故,进而到有些冷酷可谓展现了一个人出人头地梦想的另类极端途径。起初,他尊敬杰西,崇拜杰西,他想成为杰西一般的人,这样野心勃勃的青年又常常带着强烈的自尊,谁愿意19、20岁了还被人拿来打趣,何况是自己的偶像。当他发现真实的杰西不如小说中完美时,他失望、他愤怒,他为没有得到偶像垂青而愤怒,他为眼看梦想即将破裂而愤怒。古语到“莫欺少年穷”,罗伯特正是这样忿忿的走上了另一条飞黄腾达之路,或许选择这条道路的时候,他也会在心中狂怒的喊道,“你会后悔的!”。罗伯特的人生令人感叹,他的形象也让人觉得可怜、可恨、可悲、可耻,如果说性情古怪的杰西是西部匪盗中的君主,那么福特兄弟的感受就一定是伴君如伴虎,所以不如杀之扬名,而毕竟他们又吃住靠杰西--一个南方民众眼中的英雄,所以如此弑君之举自然招人唾弃。
    对于本片,人们的一大称赞便是布拉德皮特的表演,确实,在我看来这也是皮特近几年来最佳的表演,这部电影也给了他表演的空间,让我们再次看到他不止是长的帅那么简单。片中,他将杰西的喜怒无常、外强内弱表现的一气呵成,不得不怒赞一下。同样出色的还有卡西阿弗莱克,在其兄开始在导演领域大显身手的时候,他自己在演员路上则是前景愈加看好,片中他的青涩模样和声调让我起初一看还当是蜘蛛侠马奎尔,他将一个年轻人的转变带来的反差表现的也是让人对其角色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态。总之,本片是一部很男人的电影,谢天谢地导演没有如我们很多中国导演一样拍部男人戏非要插入些生硬的爱情进去,本片展现了男人的刚强和野心,也展现了男人的脆弱和卑鄙,背叛的故事,大盗的传奇,出色的表演,紧随剧情而变化的绝佳配乐,如果你喜欢西部片,喜欢那种节奏娓娓到来般舒缓而悲凉的片子,那么《神枪手之死》绝对是绝佳的选择。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350dd3fa7b928c67c1e716d.html

 4 ) ■ 诗性。沉静。悲伤。

    这导演是谁?影片魅力的明證之一,是叫人產生急慾認識下蛋母雞的衝動。IMDB上显示,写过两个本子,然后則僅导了这么两部片子。中间時隔七年。七年。此人在做什么?只磨一劍,而出手路数不明,招式不凡。翻看其首部作品《chopper》的剧情提要,发现前后作品间似有一脉相承的母题:少年英雄梦的狂,乱,慌。

    《刺杀神枪侠》,诗性。沉静。悲伤。
    敛潜的抒情段落,徐缓平滑的细腻叙事。
    画面干净,戏却很满。人物开口则必有火花碰击。不说话的地方全都是内心戏。旁白的设置,保证每个人物有最精炼的台词。而旁白本身,已经提炼得有诗情。

    Jesse,与其说被刺杀,不如说是假他人之手的自杀——也不过是聆取宿命的声音,而后顺从,主动择一安息日求死。正如他向刺杀者赠一把漂亮手枪,说:“对我而言,我自己成了问题所在”——仿佛请那行刺者帮助他解决困局。正如他破天荒自己卸下腰间枪套,把坦荡的背部出示给对手,沉默等待枪上膛的栓响。
    可见再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像他,对生命那么警惕,对死亡那么尊重,对天意那么通晓,对命运那么自知与配合,对卑懦那么嫉恨、又那么怜悯成全。

    而对行刺者bob来说,他一向有个无限卑小,而又被自己无限放大的,以至自己也无以面对的,虚矫的自我。——对他而言,他自己成了问题之所在。
    刺杀,不过是向Jesse,向这个世界屡次求欢未遂后,一次爽到巅的自慰。以及往往爽过之后,那随之而来的寂寥虚空、狼狈羞惭。虽悔恨,不能自已。虽不能自已,却深知将把悔恨无尽循环——他在一场场根据刺杀事件自编自演的戏剧中,700多次的重复,重温那段时间的种种,细节来回反刍,以期帮助自己再次找回幻觉中的高潮。

 5 ) 《刺杀神枪侠》:一个痴粉的爱与哀

(芷宁写于2008年1月31日)
    该片似乎和“长”、“慢”、“缓”等字眼有缘:英文片名十分长,《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片长也不短,看完需用时160分钟,而且镜头调动缓慢,结构还有点散漫,节奏更是舒缓悠长,在画外音的引述下徐徐道来。然而,整个观影过程却不使人感觉漫长不耐烦,因它有股子引人沉浸其中的冷寂气质,这种如高士般的特质在如今的影坛是稀罕的,何况它散而不乱的塑造人物的手法也诱使观众对片中的角色想得更多。
    影片主人公是曾经的美国西部大盗杰西·詹姆斯,这位被神化了的人物曾引发彼时的明星效应,想当年,他的国际知名度堪比马克·吐温,在他被手下人罗伯特·福特于背后枪杀后,尸身躺在冰床上的照片,竟如狮身人面像般热销大卖。
    如果不了解史上杰西·詹姆斯的真正生平,也丝毫不妨碍对本片的赏析。影片始于1881年9月,杰西·詹姆斯(布拉德·皮特饰演)一干人的最后一次抢劫,此后杰西的亲哥弗兰克金盆洗手了,“詹姆斯帮”逐渐解散,34岁的杰西也过起了隐居的退休生活。19岁的罗伯特·福特(凯希·阿弗莱克饰演)是福特家的老小,一直不被重视且总被奚落着长大,他自小崇拜杰西·詹姆斯,是他的狂热“粉丝”,罗伯特渴望能像哥哥查理那样得到杰西的信任,能够和偶像并肩作战,成为他的左右手,并幻想着有一天成为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最终,这个野心家在杰西的背后开了枪,终于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粉丝做到这程度,令人想起了列侬和枪杀他的歌迷)。几年后,罗伯特也被枪杀,陌生的来者声称是来为杰西·詹姆斯报仇的。
    不可否认,这部影片里有大盗、有抢劫、有背叛、有枪杀、有西部旷野和19世纪末美国的历史背景,倘若因此就以为该片是一部纯粹的西部片,那就大错特错了。同时,该片也非一部单纯的人物传记片,它并没有人物传记片常用的背景切入和镜头闪回,比之其他浮华抓眼球的东西,主创们似乎更愿意踏踏实实地解析人物的性格、表现其特殊的心理历程。从而,该片更像是一部依托于西部辽阔苍凉的自然景致,着力刻画人物内心和描摹气质的影片。
    而该片的摄影风格也令人心目如洗,凄冷清寂的色调容易让人想起光影的肃静经典时代,影片行进间漾出的淡淡怀旧感,令其不时闪现出一种诗化的韵味,而这种沉静感伤且悠远的意境,对人物性格的深层挖掘以及对角色心理的散点剖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效用。那空旷肃穆如水墨画般的原野,那秋后的麦田、积雪的山林,无一不具丰富的意味,不论迷离奇特的画面组合,还是大量而舒缓的全景镜头,不论虑色的处理效果,还是整体场景的气氛推进,都令观众对早晚要发生的枪杀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该片还使用了一些中部清晰周围模糊的视觉效果,一下子就令观众的视线投注在画面中间的人物身上,这种颇具匠心的镜头风格,既呈现出一种如怅然昨日般的感觉,又有一种主次分明的效果。纵观全片,正是这种或全景整体或支离碎片的影像,很好的反应出了人物,特别是杰西·詹姆斯那不可捉摸的性格特征,也彰显了他似毒狼孤鹤又狐疑猜忌的诡异气质。而片中每个人对他的看法,既沾边又不沾边,毕竟这么一位于20岁就出了名的大盗,还健在时就被诸多作者记者大书特书的“西部侠盗”,这个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无论怎么解读,也都是部分的。
    由此想起,杰西·詹姆斯将后背留给罗伯特·福特的那个场景——听到院子里女儿的歌谣后,杰西·詹姆斯有了片刻的恍惚,面容中有了些许的倦意,眼中似已有了泪,他将枪带卸下、放好,说要去擦挂画上的灰尘,而这个工作,他完全可以交给手下福特兄弟去做,此时的他不仅亲自去做,还将这个破绽摆出——经之前的情节,观众已知道,杰西十分敏锐,对身后突然闪出的人有如目睹,何况在挂画的玻璃上,他已看到了举枪的身影。他这么做,仅仅是为了试探福特兄弟的忠臣度?那似乎太冒险了,或许他这么做是以为福特兄弟不会在他家、在他子女面前开枪杀他?那似乎又有点太过自信了,故而,他的这个举动和之后被罗伯特一枪毙命的结果,都令人费思量。
    或许,作为一个于民间被过分书写追捧、名不符实的“明星英雄”,于官方被重金悬赏通缉的要犯,他真的厌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被崇拜,也厌倦了不断搬家以躲避警探,而之前他的一些行为举止,或歇斯底里的颠狂大笑,或漫长呆滞的冷漠恍惚,或完全陷入属于自己的境界,都让人感到他那种孤独寂寞且难以触摸的心境,或许他也完全不了解自己,或许一场非自杀的死亡正是他在内心深处所希望的。
    可以说,为布拉德·皮特带来威尼斯影帝的杰西·詹姆斯是个诡异多变的角色,此次皮特的演技也值得影帝的称谓,他将这个角色拿捏的很有味道,特别是一代大盗的异常性格。在片中,杰西·詹姆斯是个个性复杂的人,是一个行事果断的首领,具有掌控全局的气魄,更是一个冷酷凶残的劫匪,在抢劫之外还背负着诸多谋杀罪,他平日里虽少言寡语,但敏感多疑,又善于洞悉人心,总给人压迫强势的威慑感。皮特饰演的杰西,时而阴郁冷酷,时而内敛沉默,时而多疑多虑,时而感伤自语,时而狂躁烦乱,时而神出鬼没,在观看的同时,令观者忍不住不断咂摸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导演安德鲁·多米尼克力图再现暗杀背后的微妙动机,以一种“以形驭心”的方式,让人们去了解杰西和他的崇拜者罗伯特之间的情感纠葛、心境起伏与矛盾升级的话,那么,凯希·阿弗莱克则几乎是以亮眼的方式,出色诠释了罗伯特这个于亲密接触偶像后,因憋屈、自卑、羞愤、失望、害怕甚至是嫉妒等诱因,最终杀死偶像的年轻人。这个青年是个矛盾综合体,即怯懦优柔又果断勇猛、即唯唯诺诺又野心勃勃,他不甘心活在别人的影响之下,努着劲儿想出人头地,可他总摆脱不了被奚落和嘲弄的宿命,于是在种种复杂的情感和心态下,他举起了枪,以人所不齿的背后袭击方式,且枪法精准地解决了他彼时内心矛盾和痛苦的根源,然而之后的他并没得到解脱,拿着赏金的他依旧矛盾痛苦,而且还多了一份空前的失落和后悔,直到他也被一枪毙命。
    过去的一年似乎是凯希·阿弗莱克在银幕上确定自己“成色”的重要一年,这位著名影星本·阿弗莱克的亲弟弟,因没他哥高、没他哥壮、没他哥帅(虽有几分相似)、更没他哥绯闻多,一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2007年,继在《刺杀神枪侠》中精彩的表演后,他又在他哥执导的新片《失踪人口》中担纲主演,本·阿弗莱克“举贤不避亲”,凯希也不负老哥的信任,在《失踪人口》中大秀演技,将那位私家侦探的心态拿捏的很有分寸,看来凯希的星途不可限量。
    另外,在《刺杀神枪侠》中,凯希·阿弗莱克还展示出了所饰角色终极粉丝的另一面,徘徊在对偶像的挚爱与痴狂的边缘,那种近乎哀怨的“悲壮”眼神,张力十足,像一个渴望被所爱的人关注却总不能如愿的“怨妇”。看来,小阿弗莱克的戏路很宽,以后,诸如同性恋之类的角色似乎也能胜任。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775465_d.html

 6 ) 补充一点背景知识

看完这片子比较疑惑这位Jesse 是谁啊,怎么那么有魅力?电影里他除了干掉一个同伙几乎没出手,倒是很神经质。为什么鲍勃那么迷他,为什么死后有那么多人来瞻仰遗容呢。

翻wiki,补一点背景知识。

Jesse 和他哥哥在内战时替南方作战,结束后成了强盗。他们是和平时期第一次白天抢银行的团伙,而且纵横16年。不过令他成为大众英雄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几个文人的妙笔生花。


Jesse抢火车的时候通常直扑押运的钱箱,而很少洗劫旅客。这对他来说肯定有实用的理由,但大众喜欢当他是劫富济贫。

Jesse曾为南方作战,战后对抗的又是亲北方的政府,因此受南方百姓的欢迎。亲南方的议员多次阻挠提高对Jesse的赏金。Jesse曾打死一名公务员,据说此人战争期间枪杀了南方的一名著名将领。不过后来发现其实杀的不是那一个。但当地报纸依然大力吹捧,Jesse从此成名。

政府的做法也不地道。比如派平克顿事务所参与追捕活动,他们直接往Jesse家农场扔炸弹,结果炸死了他弟弟,炸掉了他母亲的胳膊。Ford 兄弟冲赏金杀了Jesse,一开始他们并没有拿到赏金,而是被作为杀人犯判了绞刑。尽管Ford兄弟承认从来就没打算逮捕Jesse归案,州长还是直接赦免了他们。因此,当Bob被干掉以后,会有那么多人上书要求也赦免枪手。

到这里就可以理解,为什么Bob要被骂做懦夫和叛徒。因为他不仅吃住在Jesse家里,而且作为一个南方人,他打死了南方人心目中的英雄,不管Jesse事实上是英雄还是盗匪。所以,当兄弟俩演了那么多遍刺杀后,精神都崩溃了。

Jesse James 对美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人物。他的故事也拍了好多遍电影了。因此这部必须搞搞新意思,从刺客的角度来拍,而且Pitt 着重体现 Jesse作为大盗的无情、神经、多疑、忧郁。对于中国观众,应该是有些认知差异吧。就好比我们拍一本关于武松的片子,也许会从孙二娘入手。

btw, 连看Casey 两部片子,表现都很不错。此片中他常常表现出洋洋得意又相当幼稚的笑容,让我忘掉Gone Baby 中的忧郁世故的表情。很棒。

 7 ) 什么时候开始,你的悲伤变成绝望

 几天前了,在一场酒后的夜晚,也就是听见隔壁邻居的声响的那个深夜。左右是睡不着,索性就看影碟。《刺杀神枪侠》,布拉德.皮特在威尼斯获奖的那个。 影片的开头就是我喜欢的那种感觉。男声低沉的旁白,夕阳西下的红日,泛黄的麦田中,我们的主人公,这个叫杰西詹姆斯的神枪侠盗出场,左手抚弄着过膝的麦穗。
 恍惚间,场景像极了《角斗士》中马克西姆斯将军回乡,金黄色的麦浪翻滚,在微风当中哗哗作响。 神枪侠在夕阳的苍凉里,在美国的西部,一脸的阴郁和悲伤。角斗士里的大将军,在辉煌的午后,志得意满的回乡,喜悦仿佛将墩壮的身躯轻盈了许多。布拉德.皮特与鲁塞尔.克劳,两位英雄的演绎者。 其实,在这个季节的银幕上,这两位爷,真还有的拼。《决战犹马镇》,这是去年圣诞档,另一个西部片的重镇。克劳在其中以一个深受爱戴的匪首面目出现,不过表现平平。
 相比而言,皮特这次的角色讨巧的多。落魄英雄,多赚了些许眼泪。
说实话,节奏,确实是慢了些。之前,我并没有看剧情简介之类的东西。所以,我的本意不过是想用些快意恩仇的畅快,来转移一下我酒后盈余的兴奋。看来,我失算了。 我不住地问一旁瞌睡的老婆,怎么样,能看下去吧。什么意思,就你品位高?老婆气极而笑。其实,我的想法是,有人不耐春困,我又何妨做怜香惜玉的绅士。好吧,触怒了淑女,只好继续装高雅。
 
真正的刺杀情节,迟迟无迹可循,更多的是沉默呆滞,琐碎的闲聊,莫名其妙的狂笑。太多的细节,在光影中流淌,没有惊奇。然而,很多感觉都是在影片结束时回溯到的。杰西詹姆斯牵着马踏冰而行的时候,回头问,你想过自杀吗? 他向罗伯特赠一把漂亮手枪,说:“对我而言,我自己成了问题所在。”一切都无所不知,一切都意味深长。罗伯特,正是那个实施刺杀的叛徒,杰希狂热的膜拜者。一个卑琐的乡下小子,带着一顶破礼帽,满嘴口音的说话,露出一口的黄牙。不着调,但是坚持。从小就收集有关杰希传奇的漫画。以后跟随行走,在杰希坐过的椅子上沉思,在杰希睡过的床上体味,在沐浴的杰希背后窥视。
对这样一个狂热的Fans,杰希坐在浴盆里,冷冷的问他,你是想变的像我,还是想取代我?

退隐之后的杰希,以前的大盗身份依旧与他如影随形。他失眠着,一边杀死可能背叛自己的同伙,一边又在半夜把同伙叫醒,诉说自己的痛苦自省。 一个多疑狂躁的英雄,还是英雄吗? 希杰半真半假的在与罗波特兄弟嬉闹,故作欢快的笑声苍白的在房间回荡。洞察秋毫的眼神在狂笑中,显出无限悲凉。 今后,帅哥皮特可以宣称自己是演技派了。

 同样悲凉的还有罗伯特。当追随偶像的快乐被恐惧替代的时候,追星还会是快乐吗?他说:背叛,只是因为害怕,为了保全自己,为了生存。
 也有人说,情深不寿,爱重成仇。

 
 刺杀的一幕,这是最叫我心折的一个桥段。
 皮特与罗伯特的扮演者卡西阿弗莱克(他的哥哥可是大名鼎鼎的,饰演过《珍珠港》的本.阿弗莱克)之间的飙戏,平分秋色。镜头一直在追随着罗伯特的眼神:杰希手中的报纸,同伙招供的内容,杰希发现报纸…
 直到杰希手里搅动咖啡的汤匙突然停滞,我们仿佛听见了罗伯特的心跳在那一刻的坠落。杰希来到窗口,看着院子里,女儿稚嫩的声音在读书,刚才嬉戏时脱落的小靴子斜躺在雪地上。
 出人意料的,这个一生警觉的巨盗,突然就自己卸下了腰间枪套,把坦荡的背部出示给对手。或许,他在沉默中等待着的,上膛的枪栓声响,会帮助他解决困局。
 “对我而言,我自己成了问题所在。”在早些时候,希杰就对罗伯特做了怜悯的成全。命运的结局,仿佛一切都是来自杰希的自导自演。当他盯着画框玻璃上映着的,那两个正对着自己后背的枪口,脸上流露的那是一种什么表情?
 明知是宿命,雄螳螂在最后看到在噬咬自己脑袋的,母螳螂的牙齿时,又在想什么? 不是绝望。绝望是在之前,悲伤之后。

 杰希的妻子悲恸在问罗伯特:福特,是你做的吗?罗伯特在麻木的重复支吾。正如,在之后重复着几百场的演出:我就是这样杀死了杰西詹姆斯。终于,台下的声音在喊,懦夫!罗伯特的所有努力,就在于希望成为跟杰希一样的英雄。 杀死神枪侠,就会成为下一个神枪侠吗?
 “他们没有为我鼓掌。”罗伯特在对女友倾诉着,满心惶恐,满脸的哀伤。
 
 其实是,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向杰希开枪。人们只知道,杰希是个英雄,杰希像个英雄一样的倒下,而罗伯特只是个在背后向英雄开枪的懦夫。说实话,我倒觉得罗伯特并没有那么可卑。虽说罗伯特的动机可疑,也像是有着噬父情结。不过要说杰希,却也就是个罪大恶极的惯匪,政府拿他无能为力,罗伯特杀了他,再怎么也算是弃暗投明,替天行道吧?设下机关擒虎豹, 撒下香饵钓金鳌。虽说背后开枪是有些不太光明正大,却也总算是以除害为要。枪声响起,一条生命转瞬即逝。有的人在枪响之后美名传扬,有的人却只能继续孤独抑郁。


旁白在继续:博比(罗伯特的昵称?)不会得到任何的颂扬,杂货店不会贩卖他遗体的照片,……手枪会点火,爱乐.梅会尖叫,罗伯特福特只会倒在地上看着天花板……随着干瘪老头,杰希的一个无名崇拜者的一声断喝和枪响,罗伯特猝然倒地,面容安详。
 死亡,是不是也叫他解脱许多?
 两个无奈的男人,最后都是以同样无奈的人生结局收场。
 在最后,说个令人不解的事。饰演罗伯特的卡西阿弗莱特在影片中表现的光彩,实在是要比皮特炫目。而威尼斯电影节把影帝给了皮特之后,却吝啬的连一个安慰的男配角都不肯给他。
 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走到哪里,仅仅有实力,还是很不够的。

 8 ) 这是部爱情片

关于片名

英文原名是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 。
很长,却不累赘。如同影片本身。但明确说明了,这是两个人的故事,两个人都是主角。

中文译名是 “神枪手之死”。俗,但却比英文名更深一步地概括了电影内容。神枪手不只是jesse一个,同样的还有bob。后者在片中一共开枪两次,杀了两人,枪枪爆头,这不是神枪手是什么?同样,bob的结局和jesse是一样的,被杀,死亡。


关于剧情


有人说这是一个弱者追求强大,用小人的方式达成目标的故事,也有人说,男孩是在追求“名利”,因为他想和jesse一样变的人人知晓。

可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bob对jesse的爱是积从bob小时候开始就有的了,那时候,这种爱存在于故事书和一切小物件里。bob在自己心里创造了一个完美的jesse,他希望自己能成为这个jesse,也认为自己一定可以成为这个jesse。他发现自己和jesse有众多的相同点,包括眼睛颜色,家中排名,甚至兄弟的名字长度都是一样。

bob想要的不止是jesse那满天下的名声,他更爱的是jesse这个人物本身。

影片有两个镜头十分值得回味
第一个是当charlie 和 wood 发现bob床下的一盒秘密时,bob的反映是极度暴躁,失态的。他用失真的嗓音用枪和死亡威胁着哥哥charlie和帮友wood,还略带哭腔。

第二个就是在wood 和 dick的枪战中,bob一枪爆头了wood。

dick绝对不是好东西,自以为魅力十足,与帮友父亲的妻子乱搞。

无论是什么帮派,成员之间必定有一种信任和尊重。在意大利黑帮中,有一条人人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不搞朋友的女人”,触犯这条规定的人是无法继续生存的(参见《casino》,《scarface》)。而这部电影中的dick竟然和wood母亲辈的女人搞上了,无怪wood想杀他。
bob杀wood时,他或许不知道dick与wood之间的矛盾,但他绝对是知道wood与jesse关系的。
影片开始不久,当bob在与jesse关系稍有进展而沾沾自喜时,wood告诉他,jesse是他的堂兄,jesse爱wood就像爱圣经那样。
他嫉妒了。

爱慕的本质是不平等,当一个人将自己放在爱慕者的身份上时,他已经将自己的形象缩小了。这是种难以言明的感觉,这种感情十分脆弱,又充满矛盾。有时你希望你能时时刻刻和爱慕对象在一起,时时刻刻看着他,记下他的一言一行,那每一秒都是享受;有时候你会不希望他和别人讲话,或进行过多的社交,因为过多的行动会让他暴露出自己的缺点,偶像的真实形象会与爱慕者心中的偶像不相符合,这是作为一个爱慕者绝对不想看到的。就像当你在图书馆里暗暗关注了矜持文雅的女神一个月后,突然间某一天,她肆无忌惮地和朋友讨论着低俗的话题,用着难以入耳的词语。这样的心里落差残忍无比。

随着bob和jesse的互相熟悉,jesse身上的不足被展现出来,例如为了找一个人而无情地虐待一个孩子。这不是bob想要的,对bob来说,这甚至是一种背叛----我那么爱你,而你实际上居然只是这样一个人?这种爱慕开始变质,bob开始怨恨jesse。终于有一天,他决定了:既然你只是这么一个人,那就让我来结果你吧。这之中有名利的驱使,但也是一种对爱的绝望的表现方式。bob得手了,他成功了。他成功的将自己的名字和与jesse james联系起来,从今以后,只要人们想到jesse,人们就会同时想到bob。这不就是一个爱慕者所能追求的终极目标么?看看我们现在有多亲密,分不开了吧!这也是在事后,他愿意一遍又一遍重复自己背叛jesse,用一种很懦弱的方式杀死过程的原因。他在回味着自己与jesse的最后亲密瞬间。


这是一部很感性,很细腻的电影。160分钟时长,美丽的摄影,绝妙的配乐,款款道来的故事。影片中没有十分明显的高潮,再加上对白和倒叙手法,导演本身就没有想留什么悬念来吊你胃口。对于此片,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拿出一个下午的时间,保证自己能有在力所能及情况下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观影条件,关掉一切通讯工具,慢慢享受这个故事。

 短评

拍得,就像静物。

6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诗性。沉静。悲伤。敛潜的抒情段落,徐缓不惊的细腻叙事。画面干净,戏却很满。人物开口则必有火花碰击。不说话的地方全都是内心戏。旁白的设置,保证每个人物有最精炼的台词。而旁白本身,已经提炼得精绝。

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太冗长了,还有明明Casey Affleck就比Brad Pitt演得好为什么不是他得奖--2007年第64届威尼斯最佳男演员

13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刺杀,不过是向Jesse,向这个世界屡次求欢未遂后,一次爽到巅的自慰。以及爽过之后,那随之而来的寂寥虚空、狼狈羞惭。虽悔恨,不能自已。虽不能自已,却深知将把悔恨无尽循环——他在一场场根据刺杀事件自编自演的戏剧中,700多次的重复,重温那段时间的种种,以期帮助自己再次找回幻觉中的高潮”

1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油画般的色彩质地,节奏缓慢,细致描写人物的面部表情变化,在看到后半部分渐入佳境。杰西一早就知福特要杀他,但他已经懒得挣扎,只是像陌生人那样注视自己的生命一点一点置于危险。Cassey Affleck演得很好,甚过Peter。原声很不错,一个西部片竟配上大量的钢琴独奏。

18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摄影+音乐一流,表演一流半,叙事手法三流。

2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真的很强大,看到最后真的挺好。演员演的很棒,很绝望的感觉。不过看前半部的时候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额。Casey Affleck 很有才

25分钟前
  • 三年
  • 推荐

一个濒临崩溃的绝望男人,皮特奉上了最好的演出。

28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力荐

极富诗意的电影,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尼克·凯夫的配乐充满强烈的宿命感,那种无可名状的忧伤仿佛有着渗透骨髓的力量。

32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这是一部反西部片:摄影和配乐都十足惊艳;这是一个人的断代史:儿时偶像的坍塌,突如其来的成名,遭人唾弃的下场,稀里糊涂的消亡;凯西的表演实在是好。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本想过这是一部Brad的电影,没想到它名副其实是一部Casey Affleck的电影。

39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推荐

皮特饰演的杰西是一个有着乖戾感的名人形象。他的“英雄”性,只是通过旁白以及很有限的几个片段被间接表现。那是被虚构的一个底层文学寄托。作为匪帮领袖,杰西更接近一位令人敬畏的孤独君主,始终对周围人抱有深深不信任。猜忌、冲突以及帮派内部的争端、外部的威胁,都令他身心俱疲。最后选择信任死亡。而杀死杰西的背叛者则是渴望替代国王的平庸男孩。他的政变没权利可图,更无法换取声名。他一次次贩卖背叛的光彩、并沉溺其中,遭人厌烦、可耻、唾弃,被复仇。死的时候仍旧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哪里。

41分钟前
  • 畸小山
  • 推荐

Casey是一个控制情绪的高手,好多戏藏在眼神里

42分钟前
  • A L E X
  • 推荐

但凡英雄,总是带着一股悲凉的意味。那什么,卡西皮特,你们其实是……嗯……相爱的吧

46分钟前
  • kissdemon
  • 推荐

这个片名要直译才行!!

47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节奏慢是有它慢的道理的,用心体会就能发现它相当唯美,意味深长。没有激烈枪战,取而代之的是细腻优美的画面,印象最深的是那片微风中枯黄的田野。人物内心感受也把握的很准确,恐惧、犹豫、怀疑。btw,佐伊果然是跑了个龙套啊~★★★★

50分钟前
  • Q。
  • 推荐

看完心情很复杂。160分钟慢慢撕磨人心,每一帧影像都是精心雕琢的,箭在弦上的气氛从第一秒就开始凝结,是为了等待枪响后头撞碎镜框的瞬间,还是最后一秒迟迟都没有响起的枪声?无名小卒终究无名。OST增色不少。anyway,新年前,神枪手终于死了。

51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这才是《不可饶恕》之后最好的西部片,同时也是近年来最好的艺术电影。万岁!

55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力荐

片名和片长那都是相当的长,但看下去了绝对不觉得闷,并且那些有重影的摄影加配乐真是无法名状的喜欢呐!对于儿时偶像的复杂情绪展示,卡西阿弗莱克的角色确实很出彩(当然似乎是皮特得了威尼斯影帝)。文艺西部片呐(其实我看西部片很少),很不错~(有人说他们是基友。=_=)

5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20130907在资料馆看的拷贝放映。摄影、表演、音乐、节奏,都是上品。

1小时前
  • 张小北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