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果实

记录片日本2017

主演:津端修一,津端英子,树木希林

导演:伏原健之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果实 剧照 NO.1人生果实 剧照 NO.2人生果实 剧照 NO.3人生果实 剧照 NO.4人生果实 剧照 NO.5人生果实 剧照 NO.6人生果实 剧照 NO.13人生果实 剧照 NO.14人生果实 剧照 NO.15人生果实 剧照 NO.16人生果实 剧照 NO.17人生果实 剧照 NO.18人生果实 剧照 NO.19人生果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0

详细剧情

  一部极其感人的纪录电影《积存时间的生活》,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拍摄,由日本影后树木希林担任旁白,日本现代陶渊明津端夫妇生活纪录片。藉由津端修一夫妇丰富的生活阅历,一幢深居林间的小屋,探索那些深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真正瑰宝。  一部极其感人的纪录电影,由新闻工作出身的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拍摄,他在三顾茅庐后,终以四封信获得隐居山林建筑师津端修一与英子夫妇点头「我们愿意协助」,开始著手拍摄这部电影。  一幢深居林间的小屋,位于日本高藏寺新城的一隅。那是建筑师津端修一、按著其师安东尼雷蒙德自豪的木造住宅所建成的。一年四季景緻万千,庭园栽植的上百种蔬果,经由其妻英子的巧手都成了道道佳餚。不论烹饪、裁缝、耕作,没有一样能难得倒她。他们的家居处处充满体贴与用心,印证建筑大师科比意的名言「房子该是生活的藏宝盒」。  津端修一曾任日本住宅公团首席建筑师,60年代便提出保留树林为风开道的理念,希望新的建案都能开始与自然共生,却不为当时以发展经济优先的政策所採纳,徒成一片片了无生气的集合住宅。他于是改从自身做起,不仅放下繁忙工作,并在住宅区购入土地、盖起房屋也种植了林木。在历经半世纪的时光后,两夫妇的勤奋与优雅,果然为这片淨土栽下了无数珍宝...

 长篇影评

 1 ) 缘分,是上天安排的最好的际遇。

容我排布一个冗长且略报流水账似的时间线,只为表达缘分这一奇妙的事物。

1.2016年的暑假,在一群好友的带领下,奔赴岛国游玩。虽说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旅游,但走的都是深度游的路线,其中一天安排在民古屋留宿,民宿在离民古屋站走路约10分钟的地方,一路问路找了将近30分钟才抵达。民宿老板又是不会中文英文也不太好的标准日本人,交流非常之困难,好在当时有一位曾在上海留学的小哥哥帮助了我们,还替我们这群饥肠辘辘的外国人找了楼下好吃的烧鸟店,离别前又来再次和老板打招呼并与我们告别。本着与人为善宗旨的我主动要了小哥哥的email,回来并写了几封感谢的来往邮件。

2.2017年,在朋友们的引领下开始观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两部日本电影。当时看的一部是汤浅政明的《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另一部是斋藤工的《空白的13年》(还是有见面会的场次),这两部的时间也非常好,是连映场。这次的经历刷新了我曾对电影节轻视的态度,因为电影节上放映佳片的氛围和感受实在太打动我了。那种每部电影结束后对着银幕鼓掌、耐心等待字幕跑完的举动,唤醒了情感麻木的我。还想再看点电影节的片子,无奈再买票时佳片已不多,决心来年再战。

3.从2018年3月就蠢蠢欲动,期待着今年的上影节。做了些功课,更是设定好开票当日7:57的闹钟,和姐姐两人专心地抢票。抢票成绩,只能说70分吧,好多票都秒没。这部光看海报就产生一种亲和力无比大的片子也是没抢到,好在后续有加场,买到了一张最后一排的票子。

4.2018年6月17日上午,我一人前往梅龙镇影院。放映中一直有着“哇”的赞叹声,尤其是各种美食的特写、修一爷爷展示给外孙女花子做的木质玩具等各种在我们眼中特别美好的事务,修一爷爷的去世镜头更是各种抽泣、撕开纸巾包装的声音。一部片子中,我默默掉泪无数,更是隐忍着哽咽之声。巧的是坐我左边的妹子也是只剩前往、也是一只日牌保温杯、也是同样发出忍着不哭但会抽不过气的那种声音。印象深刻的是:片子一播完掌声一定响起,随着字母跑完、最后字幕组的工作人员信息跑完,又响起一阵发自内心的掌声。怎么说呢,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能体会到这整整一个放映厅的观众的情感是我一样的,感谢津端老夫妇、感谢拍摄工作人员、感谢为我们能看到这部佳作而默默耕耘的字幕组人员,这种心情是纯洁又真挚的。特别棒!走出影院,我不禁感叹,这么好的片子我当时怎么就脑短路只买了一张票!!!(那一整天我跑了分散在上海各区的4处,后面还看了《帽子戏法》、《去年冬天与你分手》、《古巴花旦》,都有小伙伴陪同片子也都不错,但就这部人生果实最佳,回家还忍不住网上二刷)

5.感动之余,又买了《积存时间的生活》、《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每天都是小春日和》,看得羡慕不已、直接影响世界观、还头一回认认真真做了仔细的笔记。

相信很多刷完电影的迷妹也都买了这些书

6.缘分,真的很奇妙。7月26日,童鞋问我9月日本去不去玩耍,会去高松附近看美术馆、展览馆(其中有一个是我们共同在上海看过的一次展览),最后从民古屋返沪。what??名古屋,津端老夫妇俩家就住名古屋近郊啊,想了一会,决定这次就做个行动派,去打扰拜访一次。

7.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9月。9月9日从上海飞往高松,在高松和高山的玩玩玩就不赘述了,也非常的有趣有意义。回忆的镜头切换到9月15日一早,从名古屋站坐上电车赶往高藏寺,有点激动。再换乘了公车,当看到一些类似修一爷爷参加设计规划的房屋是已激动地快要热泪盈眶。当步行到这座让我牵绊已旧的屋子时,纠结着要不要打扰。冲动战胜了理智,按了门铃,出来一位中年女子,各种比手画脚、事先准备好的中文转日语说明和翻译软件,最后得到的消息是:英子奶奶已于6月25日去世。当场我就快哭了,对方更是还在母亲离世的伤心中,被我这么一情绪感染也要哭了。

短暂的交流后就告别了,我和姐姐在周围转了一圈,准备下山。当天下着稀稀拉拉的小到中雨,和我的心情是如出一辙啊,伤感伤心,但因不是自己的家人,并不会撕心裂肺。

原本以为这场巡礼就这么画上句号了。缘分啊,这东西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处处有意外。在车站,再次巧遇了那位女子,对方说从来没有中国人来过;我询问她是否是老夫妻俩的大女儿,得到肯定的答复,原来她就是花子妹妹的母亲,青子女士;请她在我带去的树上扉页签字;姐姐用了翻译软件告诉她,我们祝福她们一家幸福安康;我们搭上同一部车下山,并没有坐在一块;终点站的前一站,青子女士下车了,并在车站目送着我们离开,她身后的那些房子,我推测就是修一爷爷参加设计的。这么美好有寓意的画面,因考虑到对方的隐私我并没有拍下,就永远存在我的脑海中吧。

这一切的一切,不就是:“缘分,是上天安排的最好的际遇。”

与青子女士挥别的车站

PS:

1.6月17日看的这部纪录片,6月25日英子奶奶过世。

2.9月16日从名古屋返沪,回国后几天得知树木希林于9月16日去世。难过的同时再次感叹这日子会如此地巧合。关于《人生果实》的巡礼,当写完这篇文时,是真的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给了我向善向美动力的修一爷爷、英子奶奶,真诚地感谢你们,阿里嘎多!

 2 ) 战争犯人不配活着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和中国人民造成巨大创伤,那段历史不容否定和淡忘。在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开始在中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今年以来,又有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离世。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数量定格在“65”,他们还在用余生等待侵略者的道歉。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们承载了民族苦难的记忆,是历史重要的证人,他们以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告诫人们: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3 ) 人生慢慢行,Be patient。

我想和你聊聊,一种你早就知道了的生活方式。

纪录片《人生果实》

- 快 -

如果让你描述田园生活,你会用哪一句诗?

最妙不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你在初中就学过的诗句,你知道,陶渊明是个热爱大自然的家伙,他享受这样的生活,他乐在其中。

可是你是否真的知道,“田园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现代社会是快的,从2G到5G,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搭上了快车。

谁家的孩子已经会背唐诗了;哪个同学的事业又进步了多少;网络上的谁又实现了财富自由……看到别人的光鲜,仿佛自己是人生loser。

当你听倦了马路上来往车辆的声音;当你为了一个工作任务忙到深夜;当你吃着外卖想到家乡时,我想,那一刻,你也许会想,像陶渊明那种生活,也挺好的。

- 慢 -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纪录片,有鸟叫、有下雨声、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是一种你早就知道了的生活方式。

修一和他的妻子,住在自己修建的房子里,院子里种满了四季的蔬菜水果、花朵,修一曾经是建筑师,他热爱生活,给每处的树木,瓜果,花朵,甚至是小鸟喝水的水缸旁,写上一句可爱的欢迎语,还会在牌子上画上可爱的图案。

“小鸟请尽情享用吧”

是多么热爱生活,才能如此耐心温柔的对待一花一木啊。

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修一一生都在坚持的,他内心向往大自然,拒绝让别人帮自己写传记,却接受了精神病院护工的请求,去世前,设计了新的精神病院。他是一个缓慢但坚定的人,这是他一生的信念,而这信念就来自缓慢生长的树木、花草。

迎春花

- Be patient -

“试着从小事做起,缓慢,但坚定地向前吧!”

这是修一在建筑图的手工花园上写下的,这就是他的一生,也是他的信念啊。

我们无法复制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没有逃离人群的条件。

但缓慢、坚定、不急不躁地生活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没人规定你几岁要结婚,几岁要生孩子,几岁要财富自由。

确定自己的目标,朝着自己的方向,缓慢、但坚定地向前走吧,你若怕开始,就试着从小事做起,慢慢的,就会看到更多东西。

 4 ) 我想尝一尝

现在是北京时间10:32,看完人生果实,我哭得鼻涕哗啦。

大概两个半小时前,我瞄到爸爸打来的两个未接电话。十几个小时前,我变成了一个没有爷爷的人。

我举着电话哭了,爸爸边安慰我边告诉我明天的安排,他语速很轻 ,很温柔。我想,他一定也很伤心。因为,我的爸爸没有爸爸了。

我有点后悔,没有多和爷爷学一学围棋,没有去他常去拶棋的烟馆陪他坐坐。没有问问什么事让他开心,什么事让他愤怒过,遗憾过。

上上周末回去看他,他笑笑得躺在床上,把我唤做堂妹。我摸着他的手轻轻说话。我看到他让其他87岁老人羡慕的黑发越来越白,我看到他轻轻地磕磨着牙齿。

“你是燕燕!”

“是的我是。”

你是那个帮12岁的我削辟邪桃枝的老人,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塞满了裤子书包口袋。

你人生的果实满满一篮,我好像还没有好好尝一尝。

笑笑的爷爷,17年的时候他86了,头发依然黝黑

 5 ) コツコツ ゆっくり

風が吹けば 枯葉が落ちる。

枯葉が落ちれば、土が肥える。

土が肥えれば、果実が実る。

コツコツ、ゆっくり。

人生フルーツ。

家はくらしの宝石箱でなくてはならない

ル・コルビュジェ

すべての答えは偉大なる自然の中にある

アント二・ガウディ

長く生きるほど 人生はより美しくなる

フランク・ロイド・ライト

真心建议喜欢的人可以去读读这两位老人的书 特别棒。

日文原版:

《ききがたり ときをためる暮らし》

中文版:

《积存时间的生活》

有兴趣的话,大家还可以去看看人生果实的后续, 英子和讲述人樹木希林さん的居酒屋对话~《樹木希林の居酒屋ばぁば》

老人家都很可爱哦~ 

 6 ) 好像变老也不可怕

观影感受:

前天晚上7点多,我们吃了晚饭,萎在沙发上。

时间还早,不如看个电影吧!

我从pad上找了部纪录片叫2《人生果实》,印象中评价挺好的(后来一查豆瓣9.5分)。

《人生果实》是一部家庭纪录片,温馨治愈,有点像《四个春天》。影片讲述了一对老年夫妻大隐隐于市的幸福生活。

丈夫修一已经90岁了,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妻子英子也87岁了,她是一家200年历史酿酒厂家族的独女。两个人学生时代相识相恋,如今已互相陪伴65载。

现在,夫妻二人居住在自己建造的屋子里,房子周围布满了他们亲自栽种的树木、蔬菜、花果,宛若一片世外桃源,而他们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幸福居士。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们返璞归真的生活,简直是个奇迹。

两个老人加起来已经177岁了,还亲自打理着房屋边的树林和蔬果园,他们亲自栽种、沤肥和采摘,还给不同的园区贴上很多可爱标语。一百多种蔬果,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食材,健康而丰富。

儿孙不常在身边,两个老人互相照顾,每顿饭做的都非常用心且美味。

不仅如此,还把蔬果园丰富的食材做好了,一箱箱的寄给儿孙们。不知道外孙女花子每次拆开快递箱,会遭到同学们多少嫉妒的眼神。

除了饮食返璞归真之外,他们的生活节奏也很“原始”。丈夫修一日常和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靠明信片,妻子英子在外面购买蔬果肉类几十年都在同一个店,不愿给外孙女买塑料玩具,修一就亲手打造了木头房子,两个老人还不辞辛苦的把落叶收集起来再撒到蔬果上。

风吹落枯叶,枯叶滋养土壤,土壤帮助果实缓慢而坚定地成长。

其实,修一这样的现代陶渊明几十年前也是社畜一枚,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他为灾后城市重建工作,挥洒了青春和汗水。后来他亲自设计了自己的家园,才有了影片中那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影片中修一接了一个电话,有机构希望他写一些文章回忆城市重建的过程,他不加思考就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已经90岁了,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

确实,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了,与其劳心费力,不如“躺平”享受剩余的人生。说真的,我好羡慕他们呀。这个电影看得我既羡慕又绝望,我羡慕他们晚年能如此安详的躺平,又绝望自己老年应该没福气这么体面的“躺平”吧。

对了,解释一下我所理解的“躺平”,即低欲望生活,把生活重心转移到自己身上。文艺点的书就是,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

两个老人也讨论过身后事,修一说,想那些都没有用,该来就回来的。两个相濡以沫65载的老人,还和初恋一般甜蜜的生活着,修一写明信片都会画两个人的简画,一起旅行时英子笑的像个甜蜜的中学生。

如果故事在这里终结就好了,就让修一和英子生活在那篇祥和的世外桃源里,消逝在时间中。可最无情的也是时间,它悄悄的带走了修一。

悲伤之后,只剩下英子一个人了,大房子明显空旷了很多。她一个人艰难做着曾经两个人的农务,也带着两个人的平和。几十年的质朴生活给了她这份从容和淡然。

英子每天还是用心烹饪,饭做两份,一份自己吃,一份摆在修一面前。


电影看完了之后,已经九点了,客厅里一片漆黑,窗外对面楼里闪着点点灯光。

大宝已经困了,她最近工作很累,一转身就趴在我怀里睡着了。我抱着她,一只手放在她背上,一只手拿着手机刷题,那段时间,时光仿佛都静止了,一片宁静与祥和,我们在黑暗中片刻的“躺平”,幸福而踏实。

也许我们普通人,这辈子都没法大富大贵了。找一个爱的人,活着的时候能一起幸福“躺平”,“分别”后能保持深深思念,也是一种成功吧?

最后分享一首海桑的诗给大家:

让我们老吧

你说,倘若六十岁之前做完该做的事 你愿意马上去死,一天也不想多活 但是我说,让我们老吧 老了的时候,让我们看着这个世界 让事情发生,但让我们看见 不也很好吗。而且呀 我还想在八十岁的时候 ,老而不死 穿上大红的以上,蹬上运动鞋 头发白了也不染黑 要染就染成奇怪的颜色 对不起,我还想再恋爱一次呢 如果没人能配得上,就来它个梅妻鹤子 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请原谅,我总想多活些时日 多看一些,多想一些。我害怕 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没在意 过去了,我们才说,它已经来过

欢迎关注:

 7 ) 《人生果实》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人生果实看过三遍,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第一次觉得老夫妇两人40年共同新建立了一个家,从家里的布局,院子里的蔬果,院子里同这个家一样年岁的高大的樱桃树,时光见证了这个家从荒地到一派生机。

第二次觉得英子奶奶65年来如一日的照顾着这个家,照顾着修一爷爷,一日三餐,起居生活,这份简单执着的呵护是对修一爷爷最大的爱。看着自己的另一半每天吃着自己准备的饭菜,用的都是自家院子两人栽种的蔬果,两人充实稳定地一起生活着,家里的一切起居都安排的妥妥帖帖,收拾的有条不紊,很美好。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把这些小事处理的一地鸡毛,各自有各自的抱怨,各自有各自的不甘心,各自有各自的力不从心,有几人能过的这么怡然自得,从未有争吵,从未红过脸,甘心地绝尽全力地全身心地将自己融入到这个房子里,这个家里,这个人身边。

第三次是修一爷爷这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周边人充满善意的老人。他会为了让老伴好区分种的蔬菜种类去制作木牌,并且画上老伴的可爱人头像;会为了让小鸟好歇歇脚,放上一个盛满水的水缸供小鸟解渴;会给卖菜的商贩写信,写上买的材料做的菜式以及鼓励的话来感恩这些商贩。修一爷爷对于工作有自己的坚持,对于生活有自己的原则,也有自己的热心与细腻。

英子奶奶曾说,最开始的时候修一爷爷总是问她这个该不该做,那个该不该做,每次英子奶奶总是笑笑的鼓励他说可以哟,去做就是了。久而久之,修一爷爷就自己着手做很多的事情。听到这,瞬间顿悟,修一爷爷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温柔细腻,不正是英子奶奶包容培养出来的么?不正是因为有英子奶奶的温柔呵护,耐心包容才有修一爷爷对这个世界的温柔善意么?

也许这才是最平淡真实的生活,两个人相互理解包容,相互扶持,充实稳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一生便是最好的人生果实。

 8 ) 人生果实不应该植入军国主义

在豆瓣看到这部高分作品,我是报着学习的心态点进来,津端是退休大学建筑教授,他的妻子英子出身于酿酒世家,他们相濡以沫60多年,白头偕老的故事。 津端主持过城市规划和修建,住在自己打造的建筑美学的房屋和居住环境,房前屋后都是各种作物,和他称为最好的女朋友英子,用双手去耕耘作物和收获果实,老年人生境界值得学习。各种细节都能体会两位老人相敬如宾自给自足的乐观和积极,部分细节如津端像壮年一样打米糕,有些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心态,会显得过于重视物质收获,老人从养生角度不应该提倡。不过经过战争年代过来的人,有深深地时代烙印,不浪费任何粮食和作物,也容易理解。到此为止都是很扣题很美好的。 但是 很多细节刚开始没看明白到越看越别扭,津端把零式飞机螺旋桨做成风车,举在天上吹,后来津端去世,飞机还在天上吹,直到津端去台湾唱台湾军之歌,吊唁他的二战军中伙伴,应该是个汉奸。整个方向就变味了。和谐自然的老年生活纪录片,植入了很多歌颂二战侵略者的内容。拍摄这个纪录片的导演讲到津端去世后总结他度过美丽的一生,很难理解津端参加二战,设计海军飞机去侵略他国,能够成为他一生中的美丽,没有对战争的忏悔,更多的是以此为荣。这对于深受其害的中国人,其实是相当不尊重的。 日本整个民族对于二战的反思,并不是心甘情愿,总体还是有小礼,无大义,精致的利己主义。 联想到今年日本太平洋倾倒核废水,修改宪法出售武器一系列行为,我们还是需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警惕日本美化军国主义倾向。

 短评

英子女士 是最棒的女朋友【泪目

2分钟前
  • Tira
  • 力荐

很虚伪很假。空着手去菜市场买菜?很重的,九十岁人根本提不动的。生活中大妈买菜都用手拉车。农务劳作很艰难的,不要美化,这么多果实、房间打扫、衣物、食物是有工作人员。才说不用微波炉,用电烤炉倒是很熟练。蛋糕远远超过两个老人的份量。

3分钟前
  • seszhu
  • 很差

这么高分的一部纪录片,九万人观看,我从上往下翻了好久,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片中的二战部分内容?津端夫妇从日本去台湾探望曾经老朋友的墓地,那个老朋友很明显是当年日本二战期间从台湾(日占时期)征召来帮助日本修建军事设施的台湾人。确实要理性看待战争,津端活在那个时代,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豆瓣从上到下没人提及我也是很震惊。

6分钟前
  • 飞碟熊二
  • 还行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突然想到,生命的长度也许不该从出生计算到临终,而应该由自己觉得开心值得的一刻一秒累加而成,这才是“人”生。

10分钟前
  • 曲低和寡
  • 力荐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这样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去准备,才能收获成熟的果实。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没有浪费,这种从“始”至“终”的生命力平凡又伟大。

11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力荐

【20180117】很美好。让人不怕老。

12分钟前
  • 最后一代沉树
  • 力荐

我看到这个呢,只能想到太奶奶和我说,自己父亲因战争早逝,大姐带着她逃难,一路上又因战争饥荒和其他亲人走散。日本军国主义者让她失了父亲,失了家,也失了读书的机会。“不识几个字,没什么文化”又使她一生错失无数机会。人生至此,始作俑者不仅毫无歉意,甚至大肆炫耀,甚至引以为豪——而今日的同辈,甚至早已遗忘,甚至支持赞扬。太奶奶必是不会用豆瓣的,也不会评论艺术价值如何如何——但也不忍心让她看到这部片子,我怕她会想起被杀害的父亲和再无音讯的儿时玩伴,骨肉至亲。

15分钟前
  • 旺旺小小酥
  • 很差

爱其实很小,它可以穿过针眼。

16分钟前
  • 小薛
  • 力荐

生活中真没见到90岁还这么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没有什么老态的老人,可能是老两口做任何事永远都是亲力亲为的原因吧,人生的果实,其实都是年轻时结下的,所谓性格即命运,真的是没有错。

20分钟前
  • alice
  • 力荐

民族主义大浪中一条微不足道的逆流鱼

23分钟前
  • 迅猛龙之心
  • 力荐

真了不起啊!生命可以活成的最绵延温柔的模样。

25分钟前
  • 宽松睡裤又如何
  • 力荐

七 看过 2019-05-22妻子对丈夫一直用敬语,“把我的老公照顾好、身体健康,我就能身体健康。我就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 “我在他的领导下生活45年。“ 丈夫吃酸奶说“木勺子”,她赶紧起身去换,丈夫那个正襟危坐的样子,有点骇人,----人生走到尽头,在外人面前仍然摆出一副大丈夫使唤妻子的“尊严”,看到的时候其实很觉得这个镜头有些骇人。当然,丈夫是爱妻子的,“对我来说,她是最好的女朋友。“ 跟妻子在生活上配合默契,主动要给妻子在送人的打糕上因上她的名字......这样的夫妻关系,只能说,完美的符合了社会导向的文化,因此生活的风平浪静,两个人都安之若素,满足幸福。另外这样美好的生活的前提是,两个人每个月有35万日元【22000人民币】的养老金。所谓种种水果收收菜,只是消遣,所以才闲情逸致,让观众看得“浪漫”

30分钟前
  • 很差

人類動容時刻。不要說什麼這是理想晚年,先從年輕時做到“能動手就不麻煩別人”吧!【2018.01.22】

32分钟前
  • 伊夏🪀
  • 力荐

非常朴实,美丽,有让人不畏惧衰老的力量。不仅是晚年生活榜样,对于年轻人的生活也是人生榜样。生活技能也是考量人生是否完满的标准之一。有一位百般武艺的建筑家伴侣是多么重要啊,当然,能有一位把家变成生活百宝箱的妻子也很厉害,即使到了八十多岁,还得勤换桌布,会做料理烤蛋糕,还会耕作……

35分钟前
  • 舒行
  • 力荐

实力羡慕花子,爷爷奶奶太宠溺了吧……树木希林的旁白好好听……生死部分也特别好。

40分钟前
  • 摩鱼
  • 力荐

有趣的活着,体面的告别

45分钟前
  • S
  • 力荐

太”日本”了,没有一点打动我,看似平淡的生活实际没有任何烟火气,谁能把养老金32万称为普通生活呢?别感动别人的生活了,都是你想不到的高端。

46分钟前
  • 阿筱的豆瓣
  • 很差

战犯安享晚年,真是太讽刺了

50分钟前
  • R1NE-吴宇恒
  • 很差

可能我也是需要这样一幢平房这样一个庭院的精神病吧。

53分钟前
  • 坂口健大郎
  • 力荐

这样的生活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会给人带来一些情感上的共鸣,但作为一部电影,它完全没有体现任何的创作意图,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而且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选了这一对夫妇,随便到中国的乡下,找两个能活到九十岁老人,他们的一生都比这个丰富,也更能让人哭出来。

56分钟前
  • 苏莫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