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小子贾樟柯

记录片其它2014

主演:贾樟柯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2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3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4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5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6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3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4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5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6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7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8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19汾阳小子贾樟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1

详细剧情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 斯在北京结束了有关贾樟柯的纪录片 拍摄,这部探索贾樟柯创作秘密的影 片筹备长达三年,在巴西圣保罗、法 国巴黎、及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等 地拍摄,影片追踪了贾樟柯在世界各 地的艺术活动,采访了贾樟柯的亲 友、同学、台前幕后合作者,旨在近 距离了解贾樟柯的创作思路及成长过 程。沃尔特-塞勒斯同时完成了一本 关于贾樟柯电影的研究专著,将以 葡、法、英三种语言出版。

 长篇影评

 1 ) 笔记

(均手动整理,若选用,望标注出处)

1.《站台》来讲的话,有一个时间跨度的嘛,还有点儿史诗性这样的一种电影状态,对于学理的来讲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气的东西;
《小武》的话,可能更是一个个人肖像的东西,但它里面的社会内容可能更丰富,但《站台》就是时间跨度比较长的中国年轻人的状态,我自己更喜欢的是《站台》。
——王宏伟(小武扮演者)

2.但是如果我想象,连这些窑洞,这些院子都拆掉的话,的确我成长的记忆的地方就没有了,那这个会让我非常的失落,也非常的焦虑;
另外一方面也很难阻挡这个改变,很难很难阻挡,我觉得只能拍电影把它记录下来。
——贾樟柯

3.我记得有一次,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爬城墙,在那么大的风里头,他带我爬上了城墙,站在那个城墙上面,下面远远的就是一条公路。
那时候70年代,汽车也很少。等了很久很久我们会看到有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开过。
似乎我父亲在流眼泪,我今天想的话。
我那时候没有理解他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当我长大了一些,当我自己在汾阳生活也有一种被禁锢的感觉。
也有一种你感觉这个城墙外面这个县城外面是非常无限的空间,非常神秘的外面的世界,但是自己没有能力去见识,没有机会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觉得这种禁锢感,给了我很大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站台》这个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年轻人的内心的一种感受。
——贾樟柯

4.当我在山西生活了23年的时候,我对我的家乡并不理解,因为我没有参照,我不理解我的故乡,我不理解我过去的生活方法。
但是当我离开故乡,当我离开故乡时间长了,我在北京,遥远的北京,我在巴黎或者纽约,我会想我的故乡,我才开始能够理解我的家乡,理解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社会,理解我的父母,理解我的同学,理解我家乡的贫穷,理解很多事情。
所以我真正获得故乡,其实是因为我离开了它。
——贾樟柯

5.(来到《世界》的拍摄场地,帝国大厦置景区)
我非常喜欢这块,因我我觉得它好像就是一个舞台的布景一样,好像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布景里面。
2003到2004年,那个时候我觉得,整个中国经济开始非常快速地变化,在北京生活的话你会发现,比原来更多的麦当劳开始出现,比原来更多的星巴克开始出现,街上广告牌出现的产品,你去到香港,去到台北,去到曼谷,去到汉城,都一样,我觉得整个世界好像变得,就是一个相同的背景。
我记得有一次早上我从曼谷到机场,高速公路两边的广告牌,图像内容,除了文字不一样以外,全部一样跟北京。
那个时候我有一个深刻的怀疑,我觉得,那这就是全球化吗,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
——贾樟柯

6.(《世界》片段)
某种程度上,世界公园也跟网络世界一样,带给人们另一种生存的假象,一种自由的,跨越国界的能够自由穿行的感觉。
只不过是世界公园外在的开放性,外在的一种自由开放的幻觉,更加的衬托了人的一种孤独感和人的一种机械性。
——贾樟柯

7.《乌兰巴托的夜》

8.(央美讲座)
林旭东:他的电影第一个特征,就是喜欢用大量的流行歌曲,那个时候有一个朋友说贾樟柯的电影,怎么有点像印度电影。
他们的故事(贾樟柯的电影角色)都是跟日常生活有关,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你创作的这种特点。
贾樟柯:日常的缺失,我觉得是从49年之后逐渐缺失的。
人的弱点,人的自然形体,甚至连语言都被改变了。我们银幕上的人物变成是没有口音的人物,没有他的家乡,没有他的文化身份,所有人都讲播音员一样的语言。
对我来说,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我电影里面这样的人群。高校的教师,律师行里的律师,银行的职员,工人,农民,大家其实本质上都一样。或许我可以这样称呼我电影里面的人物,就是非权力的拥有者,他们是权贵之外的人群,他们无法掌握跟控制这个社会的资源,他们被动地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面,包括我觉得我也是。

9.(央美讲座)
我一直想拍工人的生活,特别是90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变,从原来中心位置的社会主体变得边缘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没有了工人。因为工人本身是跟工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的教育,他的孩子的教育,他的福利,他未来的养老,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工厂维系在一起的,这才是工人。
总之,之后就变成是打工者了,跟工厂没有任何的感情,人们都在一个工厂一个工厂上流动。

10.(三峡)
新闻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所以它让我放弃了了解那个地方的兴趣。但当我因为跟刘晓东去拍纪录片,我到了那儿的时候,这个地区,就是它的超现实感吸引了我,有几百万人要移民,有很多城市要拆迁淹没。
(县城)就好像经历了核打击把我的注意力又带回到一种原始的人自然的一种魅力,那些工人,赤裸着上身,在用锤子去拆房子的时候,满头大汗在烈日底下,你会觉得充满了生命力。
是他们把这个城市建起来,然后又是他们把这个城市拆掉,非常的悲情。

11.(导演思维)
我有时候最绝望的时候是在拍摄顺利的时候,我在拍摄不顺利的时候,我不会焦虑。
因为在拍摄不顺利的时候,恰恰它是,我知道我在找一个我说不清楚的东西,这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东西,那我知道我正在通往那个崭新的东西。
但是在我对自己最深刻怀疑的时候是拍得非常顺利。顺利的好像我没有思维,我没有挑战自己。
那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一定是在沿着一种成规,沿着一种工作经验在拍摄,我是去了一个对新的方向的直觉。

12.《爱江山更爱美人》

欢迎关注weibo“电影就该电影”

 2 ) “我自由了,但我连个能崩他脑袋的敌人都没有。”

可能导演自己也不会想到,这次纪录片能拍到如此珍贵的素材。贾樟柯第一次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父亲,他被叫到广电总局办公室,被谈话,和《天注定》被禁播的过程,那一段偷拍的谈话非常之短暂,只有声音,和黑色的屏幕。

在《山河故人》戛纳提名之后,贾樟柯在国外媒体眼中的地位再次大大提升,伦敦电影节更是把《山河故人》作为了开幕影片。在BFI最大的展厅里,观众好奇他与广电总局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笑着说,总局行为没有定数,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可以拍,什么不能拍。天注定被禁之后,为了弥补投资方的亏损,他接了27条广告拍摄,那些被禁的影片,都变成了盗版光盘流行于世间。

《山河故人》中有一个片段,是说一个一直渴望在中国拥有枪的山西男人,在移民澳大利亚后买了枪,他说,“自由就是狗屁,我现在连个能崩他脑袋的敌人都没有。”
我觉得这个映照特别有趣,自由让我们失去了“敌人”,伴随着山河的即将上映,贾樟柯也终于在荧幕上解禁,不可否认为了这一解禁他在创作上做出了让步与妥协,山河变得轻松,或者说,他掩藏了太多锋芒,以至于让这个即将崩裂的山河看起来平静而美丽。山河”自由“之后,会给观众带来什么?我等只有静观之。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禁锢“对于他人生的设定,他说自己的家,曾经被用作监狱。那个汾阳县城,在所有他创作的电影中总是不乏褐色和围城的意象。那一堵明朝建造的厚砖堆砌的高墙,禁锢了贾樟柯的青年时代,对于贾樟柯的父辈来说,围城禁锢了一生。电影中的青年总爱站在城墙上度过无聊的时光,他们在高墙上恋爱,最后终于搭上了出城的货车,在旷野中放火,唱歌,他们追着火车的汽笛声大声地呼喊,然而他们的声音并没有人能够听到。
侯孝贤的青年时代是小岛上偶尔飘过的恋恋风尘,但这季风飘到山西的时候,只堆积在了厚厚的城墙根。对于个人成长记忆的捕捉,贾樟柯感谢侯孝贤所带来的影响,这也给影迷带来了非常大的福利,侯孝贤也好,贾樟柯也好,这些强烈的文化印记里,我们借以文化认同,并大快朵颐。

我们也在权力的墙外。三明,小武,涛,并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更像被裹挟着前进的被动者,如同贾樟柯,甚至你我。他刻画文革,全球化,市场经济,三峡大坝,暴力,移民,几乎所有的重要议题——贾父在文革的批斗后烧掉了自己全部的日记,他选择站在围墙里,而贾樟柯走了出来。
走出去之后呢?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又能改变什么?如果《山河故人》会是《站台》的未来,如果《天注定》是小武和三明的结局,我不敢也不能轻易窥探他在这些影片中悲剧的隐喻。
非权力所有者是没办法掌握命运的,未来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公园里的《世界》,我们能够到达的,是汾阳县的《站台》,所以,走出来之后的导演,选择回到了过去,回到起点,回到那个围墙以内的世界,回到1999年以前的精神故土。

这种感觉大概是——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盔甲。




 3 ) 我的邻居是山西人

贾樟柯,在他的电影里,有你能看到的真实,也有你想象不到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所刻意营造的真实,你会对贾樟柯的真实所感染,你能感到这是你曾经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说这是时代的印记,也可以解读这是贾樟柯的记忆,它是真实的,真实的让你忽视了它曾经的存在。如果你看过科长的电影,这部纪录片能让你更好的接近电影背后的“贾樟柯”,了解那个真正的汾阳小子!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太短了눈_눈

 4 ) 汾阳小老头(No.5——非Top250)

想要理解贾樟柯的电影,这是必看的一部吧。发了几次都发不出来,只能截图了。

在人海里面,注意每一张面孔,注意每一个有尊严的人。摄影机能把我在人海中注意到的人以及我的感受呈现出来。呈现之后是另一种现实的存在,存在于荧幕上,否则只存在于个人的感受里。

这和戴锦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异曲同工:从电影荧幕望向他者。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在北京结束了有关贾樟柯的纪录片拍摄,这部探索贾樟柯创作秘密的影 片筹备长达三年,在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及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等地拍摄,影片追踪了贾樟柯在世界各地的艺术活动,采访了贾樟柯的亲 友、同学、台前幕后合作者,旨在近距离了解贾樟柯的创作思路及成长过程。

导演阐述电影创作思路

导演认为的创作瓶颈

其他只言片语

 5 ) 贾樟柯——“我能够获得故乡,是因为我离开了他。”

由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拍摄的有关贾樟柯的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了解藏在电影背后的贾樟柯。

这部探索贾樟柯创作秘密的影片筹备长达三年,在巴西圣保罗、法国巴黎、及贾樟柯的老家山西汾阳等地拍摄,不同的镜头与不同的切换,带我们走进贾樟柯的台前幕后。

关于他的电影,我们总是不断的用自己的思维解读,有时迷惑,有时惊奇。但是我们观众有再多的自我解读,不过也是主观的臆想。

只有真正了解了贾樟柯的创作意图才能够靠近电影的最初的意义。这部影片与其说是我们观众了解贾樟柯的一个途径,不如说这是贾樟柯难得的机会去倾诉。

贾樟柯带着我们走进汾阳,走进《小武》里的镜头,老宅的苹果树已经没了,很多曾经在他记忆里的痕迹都在现代化的步伐里慢慢颓败消失。贾樟柯能做的就是用镜头留住它。

贾樟柯是一个很怀旧的人,我们能在他的镜头里看到很多有着“个人化“的东西,但是还有很多看似是无意的存在都带着贾樟柯的记忆。

贾樟柯童年里的印度歌《流浪者》,变成了《站台》里的播放的电影。还有那些他曾经听过的故事,走过的道路,眺望过的远山都被他嵌入电影的支流里,变成它涌动的生命力。

回首过去的人是有勇气的,他要承受事物消逝的苦痛,还要努力从过去里抽离出来。但是贾樟柯做到了,他勇敢的记录下他的时代,他成长记忆的地方。也正因为有他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那个曾经存在过的时代。

童年时期的贾樟柯被父亲带到了城墙边上。遥望远方的公路,等待偶尔经过的车,贾樟柯疑惑他的父亲为何在流泪。

后来,长大了一些的贾樟柯终于体会到了那时父亲泪水的意义,那是每个怀揣着梦想的人都会有的感觉,是那种拼命的向往着外面的世界的感觉。

外面的世界广袤的无法想象,那种神秘感一直在激荡着贾樟柯汹涌澎湃的渴望。这种渴望因为现实的差距和自身的无能为力变成了一种无力感和禁锢感。越是渴望,却越孤独。越是孤独,就越迷茫。

后来贾樟柯把真实存在的那种因为禁锢感而由生的孤独感赋予了《站台》,也给了所有同样被禁锢而孤独的观众。

我们看到汾阳如同围城一样阻挡住了里面的青年,青年们的呐喊和渴望全部都淹没在轰隆作响而驶过的火车中。

火车啊,请你把我带向远方,带向生生不息的另一个世界中。

后来他终于如愿的离开了汾阳,却也真正的理解了自己的汾阳。离开一个地方,你的心就会很包容,包容故乡的贫穷与落后,包容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如同故乡一样,包容每一个都试图拼命离开它的人。

就像贾樟柯自己说的,“我能够获得故乡,是因为我离开了他。”他看到了不完整的自己,看到了不完整的故乡,所以他回去了。

从此故乡对贾樟柯的电影来说就像是一个符号化的存在,他电影镜头下的汾阳不是一个已经变了模样的汾阳,他努力的把记忆里的汾阳呈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汾阳总带着年代感和粗粝感,最原始也最动人,是音乐一响起就会让人冲动流泪的感动。

一点一滴都被贾樟柯安排在电影的细枝末节里,伏脉千里。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时候的贾樟柯,都曾经想要逃离,逃离父母,逃离一成不变的故乡,逃离不堪和压抑。

直到我们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异乡人的流浪曾经让你享受自由,但是你却愈发觉得疲惫,没有归属感让你缺失安全感,你的渴望变成了一点点关于回家的希冀。

后来我们去了很多城市,发觉所有的城市都是不过都是一个模样,高楼大厦,车流不息,还有一批又一批的迷惘的年轻人。

后来贾樟柯的镜头注视了另一部分群体,那些生活在社会底端的人,那些带着忧愁感的人们。我们或许不是他们,但是我们却在他们身嗅到了相同的气味,关于许许多多现代人的气质。

他们总是带着生活的惨烈记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活祭奠。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贾樟柯说,这些都是生活的缺失。社会在发展的同时,总是会压榨掉一些人,他们苟延残喘在社会的底层,他们代表着非权力的拥有者,他们被动的生活在这个社会,被权贵排除在外,他们曾经努力生活却得不到应有的馈赠,他们同样迷茫却早已麻木。

社会把他们遗忘,他们也躲在阳光的阴影里。贾樟柯却不是,他把他们都记录下来了。他同情他们,他关注他们,甚至觉得那些边缘化的工人带着悲情的色彩。

贾樟柯用电影跟观众交流,他用电影里的一件事,一个人物,一个背景,甚至是花草,都是他无声的思考。

耽于享受世俗的人,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突然倍感空虚,现实的喧闹和繁华的追逐突然让人怀疑,赵涛的经历变成了《世界》的雏形,而贾樟柯也在向观众提问真实世界和虚假世界的界限和意义。

由此,我们不断的探讨,他所呈现的故事的意义。这或许就是贾樟柯给我们的馈赠,我们不停的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停下来思考的人。

贾樟柯的故事很多,他热爱电影行业,敢于叙述“敏感性“的真实,所以当他被限制创作的时候,他痛苦,并且怀疑它。

但是迷茫的贾樟柯却还带着年少的热忱继续爱着电影。为故乡创作,为自己创作,为人间的百态创作。这真是难能可贵。

从前,我不了解贾樟柯,如今逐渐的看见了他的精神世界,才恍然他的电影是多么的巧妙和深刻。他身上的人文情怀令我敬佩,他“天真”的理想令人动人。

孤独虽常在,希望他还能够用电影倾诉。

那一份情怀和忧愁,浸泡着割舍不断的乡愁。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6 ) 小人物不小了

贾樟柯说话很好听,不只是声音,周全儒雅,态度和姿态也拿捏的齐整。话当年时,和小武(王宏伟)重走少年路,物是人非。
苍夷犹在,故人依然,只是他已经跳脱出去,用力焕然出游客的光鲜。
中国男人除去昏聩的老年期就只有热血的少年期和平庸中年期。
要保有少年期的一切真,就只能在少年期死去。再活下去,一跤摔进成年人的世界,恋恋不去的也只能是一个又一个一文不值的梦。
抓取这些梦,横下心让他们再死一次。贩卖温情也好,真实也罢,太阳之下的事——过去的、旧了的、老去的——都不甘心,魂魄不散。
还魂这件事很难,是巫师的本分,亲历者大多从不发声。
人惜物,念旧,不止受控于流逝,也急迫拥抱新的绝望。
旧物大师。也可以说是个破烂小子,点石成金,一刻鲜衣怒马,自觉隔离人群。
他说,他从人群中来,是人群中的一份子,他不能忘记那些脸,虽然那些人和事都是新死的和死去很久的。

 7 ) 前行路上的思考者-贾樟柯

同意剪辑合作者林旭东对贾的tag:思考者

无处没有他敏锐的捕捉力体现。电影是公共的,也是私人的,他感受会植入作品;他的目的比如说记录将要逝去的物体、场景,给作品增添了时代感;天注定,表现无人聆听的时候,人可能的选择;留下汾阳的印象,排除自己的焦虑,他拍了故乡三部曲。

他喜欢挑战,顺利的时候,他害怕,因为那是自己守成规的体现。

回忆父亲的那一片段,让我动容,没有多少快乐的时刻,比如多年来自己的作品不能公映,父亲有过wen歌的经历,为儿子担心,贾刚想接父亲去北京生活,没多久父亲病重。“获得故乡是因为离开了故乡,他才慢慢理解家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有心,赵涛给他讲述毕业时候世界公园的事情,他第二年就想拍摄电影;和刘晓东拍纪录片在三峡,他当机立断,拍了三峡好人,捕捉了三峡最后的片段;父亲带儿时的他去汾阳城墙,他会看到父亲的泪花,长大后,拍了站台,青年人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表弟三明,在他的带领下进入影视圈,离开了危险的煤矿。

 8 ) 观后感

1.

我时常会提到,中国第六代导演是最需要发声,也最迫切把自己的电影展现给大众的一代导演。

今天来聊聊贾樟柯。

在传记纪录片最开头,他说道:“你只要去注意到每一张面孔,你就会注意到每一个有尊严的人。”

我想,这应该是贾樟柯对于拍电影,内心深处最朴实有力的初衷。

2.

【故乡于贾樟柯】:

对于从小生活的故乡,许多年轻人拼命想要远离。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得太久了,对周围熟悉的生活和人就容易逐渐开始缺乏感知,缺乏理解。

在《站台》里,那个时代,听见缓缓驶来的火车的轰鸣声,激情澎湃的年轻人会二话不说地去大喊着追赶它,那个时候,火车于年轻人而言,代表着远方、渴望、向往、光明,而渐行渐远的火车的背影,又承载着无限的孤独、惆怅,和伤感。

“逃离”当下生活的故乡,去到宽阔光明的大城市,获得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失去着,越来越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对故乡的理解就会逐渐加深。同时加深的,还有一些莫名的愧疚感。而此时,令人欣慰的是,也真正获得了故乡。

3.

“我非常喜欢这一块,因为我觉得它好像是一个舞台的布景一样,好像人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布景里面。那时候也是 2003 年到 04 年,那个时候我觉得整个中国经济开始非常快速的变化,那如果我们在北京生活的话,你会发现,比原来更多的麦当劳开始出现,比原来更多的星巴克开始出现,街上的广告牌,就是出现的产品,然后你去到香港,去到台北,去到曼谷,去到汉城,都一样。我觉得整个世界变得就是一个相同的背景,我记得有一次我早上从曼谷去机场,我从曼谷的那个机场,那个高速公路上,往机场的时候,两边的那个广告牌,那个图像,内容,除了文字不一样以外,跟北京全部一样,那个时候我有一个深刻的怀疑,我觉得,那这就是全球化吗,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

人类一贯的习惯就是,当没有在当下时代变强的经验时,就急着向有经验的所谓时代强者学习。通常当有一颗上进的心,又苦恼于无处发挥时,就容易激进式地慕强,模仿强者,把代表强者的东西表象化于自己身上。似乎这样就可以加速成长,离强者越来越近了。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很容易丢失掉自己。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吗?这个疑问提得我心中一颤。引进强者的表层东西,也只是强大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变强大的内核。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这些美国味儿非常浓厚的产品,它只代表美国。提到它,人们脑海第一反应是:美国、强大、先进。

美国代表强大,全球国家都想变强大,所以全球化=美国化。

逻辑看似多么简单明了。但是,全球化,更应该各国有本国带有特色的核心东西在,全球强大化,而非全球美国化。将核心特色外化于被大众看得到的产品,并可以以此作为国家某个城市先进繁荣的标志。而非将“有很多星巴克”作为现代城市先进、有能量的标准。

这样的话,人民就会对国家更有信仰,国家自然而然地也会更有力量。

正循环地发展。

如果将有很多星巴克、肯德基......作为城市繁荣标准,人们的自信心只会在无形之中越来越弱,且难以去自觉地从固有的思维圈子里跳出来去思考、去寻找更深层次的成功秘诀。

当然,以上说的也适用于个人、组织的发展。

艺术家总是可以敏感、敏锐地捕捉到对于群众而言显而易见同时又难以去感知到的现象。他们始终保持着一颗普世、朴实、关怀世界的心。常在不经意间,温暖到、震撼到人心。

4.

“我觉得那个世界是一个虚拟的,它是想象中的,某种程度上,世界公园也跟网络世界一样,带给人们另一种生存的假象。一种自由的,然后一种跨越国界的,没有任何限制的,能自由穿行的,这样的一种感觉。只不过是,世界公园外在的开放性,外在的一种自由开放的幻觉,更加的衬托了人的一种孤独感。和人的一种机械性。”

贾樟柯对于大众内心深处的行为外显化的体察,着实令人惊叹。

之前在看《我与地坛》的时候,有段话的开头写道:“哲学家先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现在又说是语言创造了人。墙是否创造了人呢?语言和墙有着根本的相似......”

于是我想:

世界:无数的墙;

世界的边界就是语言的边界;

墙的边界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边界;

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山水之间,天地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 “语言”涵纳极多。

世界公园和网络世界一样,和现实有着语言的边界,而世界公园和网络世界之间,又有着语言的边界。

在这些边界的边缘,人的孤独感和机械性似乎脱离着,实际上是紧密地相通着,连接着。

5.

“我觉得日常的缺失,事实上在我学电影的过程里面,我觉得是从 49 年之后逐渐缺失的。那么人的弱点,人的自然的形体,甚至连语言都被改变了。我们银幕上的人物变成是没有口音的人物。没有他的家乡,没有他的文化身份,所有人都将播音员一样的语言。那对我来说,我觉得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我电影里面的这样的人群,我觉得可能一个高校的教师,一个律师行里面的一个律师,一个银行的职员,然后到工人,农民,大家其实本质上都一样。所以最近我觉得,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称呼我电影里面的人物,就是非权利的拥有者,他们是权贵之外的人群,他们无法掌握跟控制这个社会的资源,他们被动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包括我,我觉得我也是。”

“日常的缺失”

这应该就是如今中国电影业发展中的最缺失的东西。在时代的洪流中,娱乐性和商业性对于电影的所谓发展愈加推波助澜,而真正的优秀的充满艺术的电影,更应该是生活性、日常性。大家从中找到深刻的共鸣,理解到自己,理解到生活,理解到不同的时代,理解到不同身份的人对生活的感知、对世界的态度。这是对于自身人格完善的重要一部分。

那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

这也正是电影的真正魅力所在。

而在贾樟柯、娄烨、毕赣......他们的电影里,我们常被里面“生命的尊贵”强烈冲击着。我们是宏大时代里的一粒沙,作为渺小的小人物,我们被动地生活着,但是每个小人物,也是有尊严的生命,也值得被记录、被记住。

有人说,靠宏大的历史背景带给观众震撼的电影一开始就输了,例如《霸王别姬》、《活着》 。

都是好电影,没必要二元对立。不应把不同维度的电影放在某同一个维度里去作比较。

第六代许多导演们,他们拍出来的很多故事也依托于宏大的历史背景,只不过没有去突出强调,而是把历史背景细化于、具象于人物刻画上。

6.

“我一直想拍工人的生活,特别是九十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原来那样一个中心位置的社会主体,变得边缘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没有了工人。为什么说没有了工人?因为工人他本身是跟工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教育,他孩子的教育,他的福利,他未来的这个养老,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工厂维系在一起的,这才是工人,总之之后就变成打工者了,跟工厂没有任何的感情。人们都在一个工厂一个工厂上流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给自己提出来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可能,就是从事一种创作,对我们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有一个快速的反应。为什么工厂会被拆掉,是因为这个土地占市中心。巨大的土地,但是工厂的效益不好。那把这个土地卖给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去开发的时候,它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那那个时候我也就能感觉到就是所谓地产经济对中国的影响。”

这里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劳动异化。

工人阶级地位下降之后,大家都成为了打工人,变成了社畜。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不断剥削工人的劳动产品,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却越少;创造出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却越贫穷。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成了一个异己的关系。);

劳动行为和劳动者相异化(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到不是幸福,而是不幸,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而使自己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受摧残。);

人类的本质和人相异化(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的特性,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生产活动仅仅表现为个人的生活手段,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人与人相异化(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所以导致人与他人的相异化。)。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劳动异化,是必需存在的吗?

7.

“我觉得没必要去用大众或者小众去衡量自己作品的受众。因为事实上我们去做一个作品,我们考虑的是要跟人交流,不要把人分为北京人还是外地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

一个未被公开放映的禁片,通常人们习惯将其贴上“小众”的标签。但事实上真正的优秀的导演拍片时,想的只是我想把它拍出来,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希望更多人可以跟影片上的人物进行“交流”,从而获得一些东西。电影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不分受众,不分国界的。所有人都可以去欣赏艺术、感受艺术、思考艺术。

8.

“在 DVD 店里,有自己的崭新的盗版《站台》DVD,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丢了。怎么找也找不见,然后突然发现他在另外一个人家,这种很复杂的感受。也是因为盗版,很多人看到电影,然后在互联网上开始有很多关于我电影的评论出来,我记得有一次电影局找我们这些被禁止的导演谈话。然后我突然有一个观点,我说其实你们不要再禁止一个导演发出他的声音,因为科技已经不允许这样去做了。现在又有了数码摄影机,我们很容易去拍,特别是有了 DVD,事实上人们都能看到,唯独就是进不了电影院。人们可以在电脑上看,可以在家里面看,这样的一种禁止,事实上是无效的。为什么还要这样?”

贾科长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情绪稍微有点激动。

气愤、无奈。

它真的很擅长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用鸵鸟心态去逃避一些东西。

这段话让我深受感动的一点是,贾樟柯只在强调你就算不在大众视野下公映,大家还是可以看得到我的电影,它依旧被传播、被看见了。

强调电影的被大家看到、以及拍摄,表达艺术的方便性。而同时在疑惑,在无奈为什么不能公映。

这就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家,考虑的唯一一点就是希望自己想拍摄的东西能拍摄出来,然后被更多人看到。

但是我们都知道,电影不进影院,就难有收益。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方法,阻断你思想的翅膀。

不让你进入主流视野,让你无法拥有话语权。

但是人们通常会有一种不让看的东西非要看的叛逆心理,禁止,可能更起到了反向作用。

即使权力者更多要考虑的是统治的稳定,但是,不能让艺术家自由表达的社会是病态的,是单一的,没有激情的,缺乏活力和创新的。

9.

一段对《三峡好人》的电影镜头描述:

“把我的注意力又带回到了一种原始的人的自然的一种魅力,你看那些工人,赤裸着上身,在用锤子去拆房子的时候,满头大汗在烈日底下,我就充满了生命力,你能想象是他们把这个城市建起来,然后又是他们把这个城市拆掉,就是非常的悲情。”

他们挥着锤子去建起城市,又拆掉城市,他们总和城市紧密连接着,但是城市的精彩与他们无关。

10.

“我最绝望的时候是在拍摄顺利的时候,我在拍摄不顺利的时候我不会焦虑,因为在拍摄不顺利的时候,恰恰我知道我在找一个我说不清楚的东西,这个说不清楚的东西,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东西,我知道我正在通往那个崭新的东西,但是在我对自己最深刻怀疑的时候,是拍的非常顺利,这个顺利得就好像我没有思维,我没有挑战自己,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一定是在沿着一种成规,沿着一种工作经验,在拍摄。我失去了对新的方向的直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突破舒适区,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努力转变思维、发散思维去获得崭新的东西。在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成不变顺利地进展着,而不跳出去寻找另一条可能充满荆棘但是崭新有希望的路,你当下这条路随时会走到尽头。

寻求突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尝试,但是做什么是容易的呢?我们要做值得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11.

一段对《任逍遥》电影镜头的描述:

“我有时候会给我的电影留一些任性的毛病,比如说在《任逍遥》里面,那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上山坡,摩托车熄火了,然后他一直上不去,那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镜头,而且我们有很多方案,完全可以剪得很顺畅,但是在拍摄那个镜头的时候,我特别受感染,我一直没有喊停,在那个时候我选择了顺从我现场时候那个拍摄的感受,我没有去考虑观看的效果,剧场的效果,我考虑了,这个电影跟我生命本身的一种关系。那个镜头本身他带有一种记忆,某种程度上电影是公共的,但同时电影又是非常私人的。我会保留一些我私人的感受在里面。”

很多经典电影镜头都是偶然间拍出来的,真实、自然传达出来的力量可见一斑。

电影虽然是公共的,但它私人化的一部分,却又通常是电影的灵魂所在。导演在拍电影时,尤其是拍熟悉的电影题材时,总会把自己的私人感受掺杂其中。恰恰这又是电影里最易让人产生共鸣,最深刻,最感动的一部分。

毕赣的《路边野餐》,也可以明显体察到电影里私人的一部分。非常迷人有魅力。

导演和电影之间的连接、大众与电影的连接,都是既公共又私人的。

12.

一段对《天注定》的描述:

“事实上就是我们是在一个价值观混乱,然后当然也不存在全民性的一个信仰的文化背景在里面,这就是《天注定》的背景。它像人们不同的命运交错一样,这些纷乱的思想也这样交错。过去两三年我们普遍使用社交网络,很多这种突发的暴力事件通过微博被报导出来,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事件或许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因为中国这个国土面积这么大,然后人口也这么多,有可能是一些人的一个独特遭遇,但是随着报道的增加,我觉得似乎暴力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一个笼罩着中国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理解的一个问题,那么在这几年里面呢,我就大概积累了很多的这样的真实事件的个案例。”

艺术家内心是柔软的,他们关切社会,关注民生,擅于深刻理解人类命运、社会问题。他们时常收集着让自己有深切感触的真实案例,又同时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将其用电影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引发人们和电影之间更多的交流,以及对生命、生活的进一步思考。

希望更多人有更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希望每个人对待任何事情都越来越能够包容和自洽,希望人们更加友善,希望世界和平。

13.

“有时候我自己会想,《站台》里面的人们向往外面的世界,然后他们如果看到我的第四个电影《世界》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那是他们希望的远方,那是他们希望的另外一种生活,然后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小五知道了《天注定》里面这四个人的遭遇,他会怎么想,我不能说是变得更糟还是变得更好,但是他会很荒谬,他会很荒谬我觉得。”

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导演对于自己拍出来的电影有着最深刻的感情的表现。他们不是一部部电影,而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者自己身上的故事,里面的人物也都是跟自己紧密相连的朋友,或者想象中的自己。

在这种时刻,电影是完全私人化的。

可以完全私人化的电影,都是心血的凝结。

更是孤独的凝结。

原文链接:汾阳小子贾樟柯 qq.com

发于公众号:茶七BPPGR

 短评

我始终觉得贾樟柯的电影才是中国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看张陈冯也好,看姜娄王也好,只有贾在心平气和的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他镜头里更多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反对人说他只喜欢拍脏乱差,我亦觉得真实就是这样。

4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力荐

我真正开始获得故乡,其实是因为离开了它。

9分钟前
  • Sundance小千
  • 推荐

他是中国最孤独的电影人,他也是最值得敬佩的电影人。因为他只在乎人本身。

10分钟前
  • M
  • 力荐

深受感動,尤其是:我想讓自己孤獨,因為孤獨能給我更多的情感醞釀和思想萌發。也看到了賈樟柯在《天註定》不能上映后特別失落甚至打算離開這一行,他說看到自己《站台》的盜版碟震驚了,像是自己的孩子被拐走了。我看到了贾樟柯更深层次的一面,珍惜优秀影片吧

14分钟前
  • 非灰
  • 力荐

沃尔特·塞勒斯一定非常欣赏贾樟柯,不是他的影迷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他在回顾贾导的电影生涯,寻找电影在生活中的蛛丝马迹。贾樟柯对电影的爱,对时代的观察,都在不经意间流露。科长哭了的时候我也哭了,他可以在电影里书写时代,可以在演讲现场夸夸其谈,但他落泪的时候,那个内敛的小镇青年在他人的镜头前卸下心防的时刻,格外打动人。收尾极好,不知道一个异国导演是怎么找到《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那年我在KTV里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唱歌的那哥们儿全程走音。他说女朋友的名字跟“江山”谐音,现在他俩还在一起。等过年回家了,希望能和他喝一顿酒,再唱一唱歌。

17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grand cinema的放映应该是首度在国内公开放映。小贾回家、电影与家乡的关系、感谢盗版、网络时代谈被禁。盗版就像走丢的孩子,你在别人家找到了,那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2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贾导电影结束时自己都哭了,朴实又感性的一个人。纪录片拍挺好的,感受到了赛勒斯的爱

22分钟前
  • bibobobibobi
  • 推荐

一个可敬的人,假科长。

24分钟前
  • 希尼莫
  • 力荐

沃尔特·塞勒斯资历比贾樟柯深,也拍出过《中央车站》等经典之作,他却是科长的忠实粉丝,为他拍摄了这部纪录片。也许科长的电影不免有标签化之处,但放眼中国,他毕竟是纪录“我们的时代”最好的导演之一。科长在海外收到热捧,与其“中国特色”不无关系,但他的敏锐与直觉却是绝大多华语导演所缺乏的

2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父亲,小武,爱江山更爱美人

28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看完对科长的了解和喜爱又增加了一分。电影像公路之旅一样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说着说着就提到自己的父亲了,那里很动人。科长是个很合适的受访者,叨叨个没完,由他的好友拍摄完成的本片的确由内而外散发出真诚和爱意。最后一首歌啊~ “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果然是科长自己选的…

3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为什么我们总是用自己的偏见去看贾樟柯?他的电影是当代中国走出地下的代表,其中有他的童年回忆、他的情感诉求和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跟着贾导重返拍摄现场,这部纪录片真正成为了贾樟柯一次难得的自我倾诉机会,片子中也时不时插入流行歌,真是彻头彻尾地致敬呀,也再次回味了许多经典

3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我觉得无论是看贾樟柯的文字记录还是口头讲述,都比他的电影本身好看。在中国社会这二三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影像表现又缺失的情况下,像他这样长期关注现实的导演实在是太难得了。但我觉得他现在的问题是脱离了底层的生活,所以只能重复他过往的体验或是转向戏剧性。戏剧性当然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不是那种能够把剧情写得很滴水不漏的人。

37分钟前
  • 灰色堡垒
  • 力荐

不管有多少人,会说多少不冷不热的话,在你背后。不管有多少光鲜抑或艰难。我都依然觉得,中国电影,有你很好。很多年以后,这些时过境迁的高票房商业影片,我想我可能会全部忘记,可是,贾樟柯的电影我还是会翻出来看一遍。

42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早听说过2014年的此片,一直未看,今日观看感觉很不错。一个巴西有名的导演,由于喜爱而下功夫,亲历亲为地到实地来拍一部别人国家导演的纪录片,着实难能可贵,说明他真的喜欢这位导演的作品,愿意付出劳动去宣传它。我们常说“让中国电影走出去”,这是人家主动来做宣传,来介绍中国电影,当然应该欢迎并大力支持的! 本片讲述了贾导演从1998的《小武》到2013年的《天注定》,近二十年的各部电影的创作历程,将旧地重游与过去的影片片段交错组接起来,生动、全面地讲述了贾导演的创作理念、美学追求,说明了在外国人眼中这些作品的文化、社会、历史认识与审美价值。除了影片本身的艺术认识价值以外,贾导演的作品在国外为什么能有如此之多、之高、之深的接受价值,更值得我们思索、研究。

4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科长两大粉丝倾情奉献,看得太流畅,就像完全凭借粉丝的直觉在拍的,重返了《小武》《站台》《世界》《天注定》等众多取景地。隐隐希望能多点什么不一样的,爆点或者泪点,但就只是朴实的一张贾樟柯画像。讲座那段有些偷懒,但看到涌动的年轻学生,就知道贾樟柯最忠实的一批观众是谁了。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跟侯孝贤画像相似,大师间的惺惺相惜,塞勒斯说对于尊敬的人的确很难保持距离。“贾樟柯在拍新片,不能来现场,这是最好的借口”。表现了贾的很多焦虑,对失落的文化和家园,对全球化下的生存孤独,对电影审查制和身份危机...柏林全景纪录片,上座很满,大部分是欧洲老头老太

5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我没有想到片尾曲是爱江山更爱美人。没忍住哭到结束。也是第一次看到全场的观众不为彩蛋也几乎没人走,一起坐到了片尾字幕走完。“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 東邊我的美人哪,西邊黃河流/ 來呀來個酒啊,不醉不罷休”

59分钟前
  • 阿花
  • 力荐

岁月无情,当年小贾,如今老贾;感动常在,不只佳能,还有电影。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看哭了。

1小时前
  • Sabrin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