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

剧情片香港1995

主演:腾格尔,娜仁花

导演:谢飞

 剧照

黑骏马 剧照 NO.1黑骏马 剧照 NO.2黑骏马 剧照 NO.3黑骏马 剧照 NO.4黑骏马 剧照 NO.5黑骏马 剧照 NO.6黑骏马 剧照 NO.13黑骏马 剧照 NO.14黑骏马 剧照 NO.15黑骏马 剧照 NO.16黑骏马 剧照 NO.17黑骏马 剧照 NO.18黑骏马 剧照 NO.19黑骏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20:05

详细剧情

  在草原上流传了多年的《黑骏马》的旋律中,离家十二年的白音宝力格(腾格尔 饰)重返草原,他要找到当年抚养自己的奶奶和青梅竹马的索米娅(娜仁花 饰)……幼年丧母的白音宝力格被父亲送给善心的奶奶收养,他和一般年纪的奶奶亲孙女索米娅自此开始了四季迁徙的牧民生活。在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时,一匹小马驹偶然跑到了他们的蒙古包外,这匹被名为钢嗄哈啦——黑骏马的小马陪伴着白音宝力格成长为少年。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来信,要求白音宝力格去城里的学校上学,在分别的前夕,不忍孙子离去的奶奶做主,让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订婚。三年后,学成乐器的白音宝力格归来,却发现索尼娅已怀有别人的孩子,无可奈何的白音宝力格再度离开了草原……  本片根据张承志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黑骏马》,一个温情的爱情悲剧

漂亮善跑的我的黑骏马呦 栓在那门外榆木的车上 善良心好的我的妹妹呦 嫁到了山外那遥远的地方

------------《黑骏马》

这是一个发生在草原的爱情悲剧,却无法避免。

年幼丧母的白音宝力格被父亲送到了远亲奶奶家抚养,和奶奶家失去父母的孙女索米亚两小无猜。后来,长大的白音宝力格要离开草原去城里求学,奶奶表达了希望他们以后结婚的想法,两人同意。在送白音宝力格的路上,他们互诉衷肠。

三年后,白音宝力格突然回来并打算留下来和索米亚结婚。不幸的是,索米亚在不知归期的漫长等待后,和希拉发生关系怀上了孩子。得知真相的白音宝力格痛苦不堪,和希拉大打出手。奶奶劝他放下,但他心里过不去,选择再次离开。

一晃12年过去了,成为知名歌手的他回到草原寻找昔日爱人。此时的索米亚,早已嫁为他人妇,成为了5个孩子的母亲。再相见,两人相顾无言。入夜,白音宝力格主动打破僵局,索米亚讲起奶奶过世时的心酸境遇。她在大风雪天中独自一人抱着孩子牵着马车到河边安葬奶奶,黑骏马在此时老死。孤苦无依的她放声大哭,被一个开卡车的男人救助下,这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

谈及过往,索米亚满是遗憾:“如果当初孩子的父亲是你,那该多好啊”。

可惜两人阴差阳错,终究缘浅。

影片最后,他们在清晨的草原依依惜别,重新回到各自的生活。

这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吗?

是,也不是。

在爱情之外,还有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温情。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索米亚的孩子不是白音宝力格的,奶奶还会对白音宝力格说:“我们女人会生孩子,有什么不好?”,为什么索米亚最后会说愿意帮白音宝力格养孩子?

后来,谢飞导演说明了原因,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孩子的成活率普遍很低,一个女人能生养孩子对种族的繁衍延续意义重大,正因如此,他们可能在性观念更开放,而这却挑战了常人的伦理观。

因为敬畏生命,所以奶奶收留白音宝力格,收养黑骏马,即使年老后意识不清,看见毡片、绳头依然要捡起来。因为敬畏生命,所以索米亚才会说出“没有个吃奶的孩子,我就没法活下去”的话。这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97年上映,如今看,我觉得它依然打动人心,这或许是长河式的作品吧。

没有年代的限制,在唯美的自然里,这些纯粹的敬畏、情感和遗憾的爱恋穿越时光之海,似乎能和每一个遇见的人共鸣。

这或许就是朴素的力量吧。

谁能拒绝真实和人性呢?

 2 ) 那草原上的歌

  第一次读张承志的《黑骏马》是在13年前,从一本文学刊物上看到这个让人落泪的故事,虽然当时年龄还小,却已经记住了这个叫刚嘎-哈啦的蒙古民歌。

  第二次看到《黑骏马》是在5年后一个午夜,一个人悄悄对着电视机悄无声息的落泪。

  没想到,这许多年后,我又想起了它,一个人在夜里再次感受一次这无边的悔恨。

  人在成长,所以每次看见天空都有所不同。虽然不曾生活在草原,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超过地域和时间的界限。我为《黑骏马》而哭,是哭那时光流逝的留下无边悔恨,草原上的爱情只余袅袅余音。

  关于本片,我不想写影评。当你太喜欢它,你会沉醉其中,你的人生投影在其中。我醉了。

  影片插曲《蒙古人》试听

原文见我的blog:http://www.tianya8.net/2005/12/blog-post_08.html

 3 ) 关于“母亲”

前半段的伦理情节剧,为后半段的回归拔高了。很多出不需语言的诗性表达很动人,追随卡车的黑马,也最终随奶奶死在河边。风中芦苇唱起关于黑马的歌。还有腾格尔原唱和自己演绎的《蒙古人》。 其实这部片在今天看来狗血的伦理纠葛后,是《蒙古人》歌词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感情: 养育我的这年土地,当我身躯一样爱惜,哺育我的江河水,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片尾,留守在草原的女人向远走他乡无法归来的男人允诺,若你未来有了孩子,也交给我抚养。出于弥补失去的时光,也出于母亲的宿命。女人化身为昔日的奶奶,“母亲”成为草原本身。

唯独遗憾的,是谢飞老师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的是——他给的处理太满了。其实如《盗马贼》一般的留白,会让本片更为惊艳。不过二十多年过去,都是后话了。

 4 ) 平遥电影展 | 说说《黑骏马》

在平遥电影节的大屏上看完了《黑骏马》。听的是原汁原味的蒙古语,看的是2K修复版。谢飞导演的镜头每一帧都是一幅画,恰好第一场看的是《气球》,谢飞导演和万玛才旦对于草原完全是不同的诠释。

谢飞导演镜头下的草原有一种田园牧歌之美。电影就像是一首长长的抒情散文诗,有一种哀愁的美感。

先说说景别吧。谢飞导演给的景别都很到位。电影中有不少大全景,得以让观众窥见草原金色的日落,如同置身其中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感到天高地阔中风吹草地现牛羊。而人物的镜头以中景、近景居多,对眼神与神态的捕捉多过言语的明示。全景镜头中多有人物调度,影像缓而美。

关于情感的表达除过蒙古姑娘最后的那句“你有孩子的话,一定把你的孩子抱给我,不然我活不下去了”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可克制在隐忍,所有的情感冲突基本都淡化了,以至于最后蒙古姑娘喊出那句的时候,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经年累月的埋积在心里的阵痛。为他们不断错过的无法救赎的爱情而感到深深的难过和同情。

谢飞导演在映后说道事实上很多导演包括咔位很高的大导演们,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完成剧本的能力,并告诫青年导演,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只听自己的想法,而要去请专业的编剧来打磨剧本。

谢飞导演亦说,几十年过去了,他仍记得第一次读《黑骏马》的震撼与感动,他建议年轻人找来原作品读,毕竟电影和文学有很大的出入,有很多文字他是没有办法用影像表达出来的,而他依旧认为原作比电影要好。

在大屏上看到上世纪末的影像,仍然被画面的美深深震撼到了。那种美带着历史和岁月的温度,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的胶片的记忆,最最简单的设备,却呈现出了最有生命温度和自然生命力的作品。

 5 ) 月似当时,人是当时否

春去秋来,时间不在任何人身边停留。当雄鹰划过天空,当男儿重返草原,人同景同心却不同。 个人认为小说《黑骏马》改编最成功的地方是民族性的音画表达。三次响起的蒙歌与文章的章节划分相呼应,也暗示了主题的三次回归,但比晦涩的蒙古古歌相比,影片带来了魅力更深的视听刺激。从影片一开始,无尽的绿色草原上,主人公骑着马出现在画面中,蒙歌的配乐将观众一下子拉进草原的环境,民族特色的画面代入感极强;再到影片中段,影片采用民族性极强的男猎女浣场景,通过草原上的日常生活表现逐渐长大的男女主人公的性别差异,民族特色风情充满影片;最后在影片结尾,索米娅依然用淳朴的民族思想对白音宝力格说:“如果你有了孩子,就给我养吧。”虽然一定意义上,白音宝力格伤害了索米娅,但索米娅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价值选择,用草原上特有的包容心去保护一个伤害自己的人。民族性思想通过民族性的音画得到升华。 其次,适当的内容添加,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让影片故事更加的丰满,人物形象更加的立体。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后段,索米娅向白音宝力格回忆起奶奶,影片增加了奶奶在雪地里拿着白音宝力格曾经送的望远镜去眺望和自言自语的场景,补充了小说中,索米娅一句话带过的奶奶对白音宝力格的思念,深入表现了奶奶对白音宝力格的思念和失落,也同影片中白音宝力格的愧疚心理相呼应,同时塑造了两个不同人物的人物形象。并且,影片对安葬奶奶时,黑骏马的死的场景的增加也对影片的讲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许是黑骏马的死,让索米娅彻底摆脱了对白音宝力格的思想寄托,让索米娅认为白音宝力格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在影片后来,所有人对于白音宝力格的回归感到吃惊。合适的内容增加,让影片《黑骏马》的叙述更加饱满丰富。 但作为民族性的电影,汉语言的配音和年龄不符合的音色配音是本部影片的瑕疵,容易让观众产生跳脱感,减少代入感,这使得改编后的影片没有做到一个完美的民族电影。 其次,画外音代替小说主人公的阐述过于简单淳朴,感情不够饱满,无法代替文字的美感。例如,在干草垛的车上,幼年索米娅和白音宝力格的短短几句简单对话,去表达了小说中大量的文字描写。无法让原著观众接受这是原文中描写的白音宝力格心中最美的一个夜晚。 以及影片中文化矛盾的淡化,(索米娅被强奸的具体情节)在我心中是最值得去探究的,很多观众对于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去看待的。因为一方面,这样的改编更容易让观众去接受两种文化的融合,更容易接受白音宝力格的回归,看上去更容易表达小说主题;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改编似乎在隐瞒着蒙古族文化中的落后,两种文化的对比不再强烈,不符合小说的内容。也许,换个角度思考,影片这样的改编矛盾也在吸引着人们去深入思考,去细细品味电影情节,倒也不算是坏事。 整观整部影片,感动还是多于抱怨的。毕竟导演真的完美演绎出了回归的主题,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赤红的太阳笼罩整个草原,一个人骑着黑骏马慢慢爬上缓坡,他渐渐被红色融合,就如同他被索米娅的宽慰所包容一样,更如同两种文化的融合一样。蒙古歌曲的再次奏响,与影片开头相互照应,画面停止了,歌声仍在继续,仿佛要传向远方…… 或许是白驹过隙,当时间随着草原上的牛羊渐渐消失在尽头,一首传唱千年的古歌,在白音宝力格的记忆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月似当时,人是当时否?是也不是……

 6 ) 和导演一起看《黑骏马》

学校这几天在组织谢飞导演的电影放映会,同时邀请他在放映结束后做个简短的交流。今晚放的是《黑骏马》,蒙语原声配中英字幕,法译名《Conte Mongole》其实不算传神,会后跟导演交流后才知道钢嘎哈啦(Ganggang Hara)在蒙语中表示漂亮的黑色,电影和小说里被作为收养的小马名,更是电影中那首歌的名字。

“ 歌曲对整部电影而言都很重要,因为全片都在讲述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而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寻找。当白音宝力格(Baiyinbulag)找到索米亚(Somiya)时才发现她已不是记忆里的索米亚。” ——谢飞

故事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青梅竹马,一朝分离,君归之日,白璧微瑕。年少时气盛,不愿接纳一个怀着别人孩子的爱人,于是远走他乡,双鬓染白时再次相见,释然了却无法释怀。

我喜欢他们说蒙语的声音,无论是唱歌还是台词都有种酣畅淋漓的直接感,而且因为听不懂,有些画面和情节当中理解不了的地方似乎就能被神秘感盖过。比如奶奶说“至少索米亚能生孩子是件好事(虽然孩子不是你的)”,她从来没有将一个活着的生命扔在过草原上,还有白音宝力格再寻索米亚一拉开帘子床上躺了四个孩子。我说从片子中感受到一种母性,不知道是因为他们长养在自然之中,或纯粹因为人口少对生命更充满热爱,影片中两位女性角色都让我想起土地的意象,沉稳厚实,滋养万物。对苦难的逆来顺受,对孩子无条件地喜爱,而这些似是天性又仿佛会遗传,看进其其格(Qiqig)的眼睛,从这个十几岁亭亭的少女身上也能找到这样无声却巨大的力量。

小说中索米亚不能生育的原因是做了绝育手术,而电影里改为最后一个孩子的难产导致日后再也不能有孩子。难以言明哪一种处理更仁慈一些,索米亚是如此渴望一个又一个需要她喂养的新生儿出现,甚至在分别时要钢嘎哈啦日后有了孩子也交由她带大,因为“少了喝她奶的孩子便无法存活”。叫我再一次想起贫瘠的土地和金色的麦田。

我现在非常想知道女性身体内的母性到底有多少大的能量?还有西方人眼中是否看懂这样质朴却真挚得叫人心发烫的母亲角色?从放映后并没有一个人提及相关问题,我猜测东西方观众对影片的解读角度不太一样吧。被提到的问题有男女平等(从影片中“女孩子想继续上学更难”这句台词说起),藏传佛教和喇嘛佛教、影片取景有无特殊意义、内蒙外蒙和俄罗斯蒙古人的不同、少数民族政策等等。

记一些问答中留下印象比较深比较有趣的点:

主题曲的女声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用蒙语唱的,嗓音之清亮让腾格尔乍听之下不禁叹服。

《湘女萧萧》选了20多岁的娜仁花,这部《黑骏马》是十多年后的她,在英国进修课程后的她。

片中不少景色取自外蒙,演老奶奶的那位老人还曾问过“需要演一个外蒙的老祖母还是内蒙的老祖母”,因为受俄罗斯影响较深,在内蒙人还睡在蒙古包内地上的毯子上时,外蒙人已经有俄式钢丝床了。

光线对影片很重要,草原上的光照中午一段时间太强,为了拍最后一幕腾格尔在阳光中金色的剪影,团队早上四点天不亮就做好准备,只为了捕捉那一瞬间的光影。

其实个人原因,我被戳泪点的是奶奶在雪地中喃喃要找回孩子和小马驹到黑骏马最后与奶奶一同死去那一段。因为太真实了,一个老人被风吹乱的银丝,满脸的皱纹,弥留之际的神志也不甚清醒,却还心心念念着儿孙,眼中的慈爱。我只要想起三年前接到的那通越洋电话,和跟着奶奶一同下葬的那只狗,泪水就无法止住。

一部拍过后二十几年依旧把人看哭的影片,很高兴今晚没有错过它。

 7 ) 送你一匹黑骏马

发信人: watermoon (晴空), 信区: Reader
标 题: 送你一匹黑骏马(读张承志有感)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n 8 12:30:36 2003)

我真切低感到,自己正在体验这一个纯净透明的世界和一个可怕的,令人羞耻和心跳的世界的啮咬和更替。我在初次爱上了生活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失去的东西。
  这是在这个世界总在重演的故事,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留下美好的回忆,让人在将来长久的回溯。白云,青草,浅蓝的马蹄莲,玉带般的清流,美丽的姑娘在如火的夕阳下,醉人低盛开,记忆中总有一片绚美男再的朝霞,闪这姑娘黑亮的眸子。
  什么是美?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漂亮的姑娘,更在于一种心绪,一种躅躅独行对美的追求,就象那牧歌,高亢但却是悲怆的,直追流云,动人是哀伤的。
  什么是故乡?故乡有一匹黑骏马,有爱恋这的少女,是永远失去了,离开了才懂得去珍惜的故土,是城里的月光,那青绿迷力的梦。游子一生只有几次能回到故乡,而他却用一生去怀恋故乡,这是游子最永恒的根基,走遍天涯的落脚点。
  这个世界是有缺憾的,于是才出现了歌者,幸福的人永远写不出华丽凄美的章句,只要人还有梦想,有哀伤,就止不住地歌唱。
  人注定要歌唱,生活给了我们什么,几乎是千古不变的,不然那黑骏马不会流传那么久,不然人们不会深情地传唱它,那是什么让人如此心动不已?全情投入?那其实就是生命本身,生活本身。不管它是丑的还是美的,快乐还是忧伤的,赞美还是咒骂,人们都在饱含热情,用心生活。
  关于道德,我相信张承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到底人应该是自然人更合理,还是社会人更合理?如果他是自然人,就不会在意索米娅受侮辱而勇敢地和她在一起,相亲相爱,幸福生活,而他并不是简单的自然人,他的教育让他更接近社会人,有强烈的道德廉耻观念,他离开了草原,去追求他想象中文明的生活,远离了自然人,但他终于疲惫地回到了草原,也许他明白了什么。道德是什么?道德的目的是什么?但它又真的给了人什么?现代道德基本上是简单地区分了善恶,并有效地利用人的廉耻感,维持这样的道德。白音宝力格为了这奇怪的道德离开了他心爱的姑娘,他并没有幸福,那么它所信仰的是不是一种伪道德,什么是真道德?如何才能建立呢?我相只有善良的人能回答。白发额吉和索米娅虽然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比白音宝力格更懂的生活,现代教育到底教给了人们什么?教育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人让孩子学会更好的理解生活,而不是为些腐朽的观念背叛生活。
  草原是美好的,我相,城里人有机会还是去看看吧,在湖水中洗去自己身上太多的世俗气,人来自自然,还是要回到自然,才最自然。
  河湾里和湿润的草地上,密密地丛生这绒花雪白的芦荻,雁群吵嚷这,欢叫这,扑棱扑棱用翅膀拍溅这浪花。
  久久荻凝望这山峦河流云,黑马驹用那让人心疼又美丽无比的步法给一般的朝我们奔来。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http://smth.org·[FROM: 211.71.193.202]

 8 ) 草原上的爱情诗篇

谢飞导演在影片中采用如诗一般的视觉语言完全体现了张承志在原作中那种草原深处的坚强与惆怅、年轻时和成年后对爱情的不同理解。那宽广无垠的大草原,白发苍苍的奶奶,温柔善良的姑娘,奔跑着的黑骏马,充满忧伤的歌曲,纯洁而伤感无奈的爱情故事,让人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残酷与内心深藏的感情之间的矛盾与呼应。就要离开的前夜,我,白音宝力格终于和索米娅能够一起回忆从前的往事,也终于知道自己离开草原后索米娅和奶奶所经历的艰难,在这里影片达到了一个高潮,那汹涌而来的忧伤和凄凉让每一个人泪流满面,这一刻我才发现曾经看得那么重的事情原来是那么微不足道,曾经坚持的决定原来是那么让人后悔不已。
过去的终于不可挽回,而我们必须继续面对各自的人生,白音宝力格选择了善意的默认了其其格的猜测,让小姑娘有一个可以期待的梦想,而索米娅则继续她草原上的生活,在分别的时候,她难以自抑地说:“以后你有了孩子,就送来吧。我给你带大”,这里,导演用一个长镜头连接我和索米娅,让索米娅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近又渐渐远去......

再见吧,我的沙娜,继续走向你的人生。让我带着对你的思念,带着我们永远不会玷污的爱情,带着你给我的力量和思索,也去开辟我的前途……

一部好的电影能够让人落泪,更让人能够在回味中体会到生活和爱情的力量,黑骏马,应该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短评

十几年前读小说读哭了。没承想今晚看了电影,还是有几处忍不住。前后的情节都印证不起来了。我喜欢我现在能顺利融入一个电影的感觉,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做各种分析和批判之类的了。

4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这个国语配音版总给我一种言非口出的别扭感,这不是配音演员的问题,可能是蒙古语与汉语差别和人物谈吐方式差异所造成的现象;这个故事感觉不是很有意思,过于平淡,节奏缓慢,对蒙古族人生活的状态描述得不错,但其中的情节还有情感却不是很打动我;这个片名不是很好,因为故事和黑骏马没多少关系;…

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资料馆2014.11.26.7pm 蒙语版。除了结尾的音乐有些问题,整体甚好,在谢飞的作品中是非常自然的一部。奶奶蒙古包前的初见,男孩女孩的自然喜悦,风雪夜的小马驹,白音宝力格的两次离去,羊群、草原、水流、天空、太阳与蒙古包。“明日隔山岳”和“晚来天欲雪”,再相见也便相见。

13分钟前
  • xīn
  • 力荐

#PYIFF#导演隐于无形,充分信任文学的力量,质朴无华又静水流深。通过三次出走串起男主的成长,也让这个故事不再局限在普通的爱情纠缠,而是成了一份对草原人民坚韧生长力的记录。索米娅最后的喊话让人感动,是因为超越了血脉关系的情感力量。同时,她与奶奶也完成了一种传统的继承——草原上的女性是从孕育和繁衍中获得强盛的生命力的。而男主,她们的子孙,是逃离者,也只是个见证者。

18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原本八年前就该和基友一起看的,没想到拖了这么久,更没想到除男女主角外演员基本是外蒙的,那么还能不能完全视作我国少数民族电影都是个问题了。原著的内容虽记不大清了,但索米娅和奶奶对强X、因X生子的不以为意,以及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主角与这一野蛮文化产生的隔阂,似乎是被电影淡化了,只剩爱情悲剧。

23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推荐

气态是沉稳的,但是背景底色过于浓厚,搞得内容被稀释得有些主次不明了都。黑骏马甚至马作为主题的存在感非常低,借物喻人?借物喻情?临到片尾,劲儿拱上来了。情啊,“拖家带口的命”啊,梦幻与现实的绞杀放大着失位的痛楚,也让一切变得氤氲,流连在草原之上。

26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后半部分有几处看到飙泪。娜仁花演湘女,让人难以入戏;演饱经风霜的中年妇女,感觉就全对了。

28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中传西配楼220 在所谓“现代化”的观众心里显得较为原始,女性以这样的姿态——做出最后的承诺——存在于现世,是不可理喻的。但这部真实展现“第三世界”人民却以奇观化的姿态被现代化的人们所观看、理解时,批判和改变不是我们唯一的思考道路——这和殖民又有什么两样呢?就片中男女主角的情感,从亲人/爱人再到更为混杂的关系,导演想摹尚的恐怕不是现代性的被规范了的一元的关系,而是重返那个混沌,甚至是那个母系氏族社会。

30分钟前
  • 三岛
  • 推荐

镜头一个来回,春天过去了,秋天到来了;镜头再一个来回,孩子长大,孩子结婚了,孩子又生孩子了。一首草原上流传着的悲伤的爱情故事,它如此淳朴,如此可爱,又让人心碎。

34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谢飞导演。腾格尔主演。

35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2019年9月25日-中国电影资料馆-「礼赞新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放映活动-全家福主题单元展映」】以黑骏马的成长侧写男主的历程,谢飞老师和老一辈电影人带有古典主义的创作思维搭配苏式的剧作风格、油画风格的摄影以及译制腔的配音别有一番风味。(老奶奶的独角戏太棒了)

36分钟前
  •  
  • 推荐

草原作为全片贯穿始终不变的环境,昭示的是反现代化的精神归宿,谢飞在这一点上处理还是很有诗意的。但是总有跳出感,情节一直向前走,本该有的宿命情节却越冲越淡,草原山峦间的旷达反而变成了一种淡而无味。

37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貌似不错,但事后又印象不深,不属于个人醉喜欢的行列,但值得推荐

41分钟前
  • 啸如
  • 推荐

谢飞是个好导演。

46分钟前
  • 非了
  • 推荐

说不清楚为什么,每次看过都跟没看一样,有种感觉始终没有真的看懂的懵懵的感觉。可能对少数民族的不了解让我总有些隔阂?但很享受这种得不到但又不甘心想努力争取的感觉。大多片子给不到我。太容易得到并不是好事。

50分钟前
  • 王小叶儿
  • 推荐

娜仁花演的可真好,记住一定要看蒙古语版,国语配音看一会就尬不住了。

54分钟前
  • HarperYug
  • 推荐

四星半,观影史的第一部草原之片,第一部腾格尔,配乐超级棒。腾格尔从没这么帅过(歌喉粗狂柔美)索米娅貌美(内外兼修、坚韧独立、温柔理智)一品好女人,最美的是奶奶(勤劳淳朴、真善博爱)至真至善的原住民,美丽教师、好丈夫,极其礼貌的待人接物。原始的大草原人与家畜之和睦,真实的情感世界,

55分钟前
  • 神志
  • 推荐

这种与血缘和爱情无关的母子/母女关系就很微妙。奶奶抚养丧母的白音宝力格,收留丧母的马犊钢嘎哈拉(黑骏马);索米亚放弃爱情,养大希拉的女儿。女性护幼的本能,游牧民族的人情味里,能看到对生命的尊重(书里的白音宝利格最后是畜牧厅的科学工作者,更贴切万物有灵的点)。电影里把他改成腾格尔演的民歌歌手更诗意一些,对奶奶的思念和对爱情的遗憾,也是骑手对母亲的爱和歌颂。观众跟随在城市接受过教育回来的主角视角,看“故乡”是有些割裂的状态。当时正在计划生育中的城市,与草原“落后”的女性生育观的碰撞,也很能引发讨论。被注视着的女性索米亚本身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步奶奶后尘,一生都在生养小孩,还要帮白音宝力格养他的孩子;一方面又不辞劳苦要送琪琪格去上学,渴求改变,不希望她重复自己的人生。人物都很有意思。

56分钟前
  • coie
  • 推荐

PYIFF# 宽广的草原,美妙的音乐,带有强烈的穿透力。奶奶的喃喃自语,藏在心里深沉的感情,没有一下不打在人们的心头。

59分钟前
  • Jason
  • 力荐

必须看蒙语版!蒙古国的演员都好棒,腾格尔演青年太差,演自己嘛还算行,只是听惯了杭盖,再听腾格尔的做作唱腔,真就觉得没法听了。娜仁花真是精湛。大银幕看哭了两回这种事我会随便说吗?

1小时前
  • 胤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