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与白军

战争片其它1967

主演:约瑟夫·毛道劳什,蒂博尔·莫尔纳,安德拉斯·科扎克,Jácint Juhász,Anatoli Yabbarov,谢尔盖·尼科年科,米哈伊尔·科扎科夫,博洛特·贝舍纳利耶夫,Tatyana Konyukhova,Krystyna Mikolajewska,维克多·阿夫久什科,格列布·斯特里仁诺夫,尼基塔·米哈尔科夫,Vladimir Prokofyev,瓦连京·布雷列耶夫,Vera Bykova-Pizhel,Yevgeni Karelskikh,彼得·萨温,尼古拉·谢尔盖耶夫,Roman Khomyat

导演:米克洛什·扬索

播放地址

 剧照

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2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3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4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5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6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3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4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5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6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7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8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19红军与白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5

详细剧情

  1919年俄国革命后,内战爆发,在伏尔加河平原上,不少匈牙利人加入了苏维埃红军同白军展开消耗战……一名来自匈牙利的红军士兵被杀死在村边的河流中,白军驱车在村庄宣传,似乎胜利已经在握。落魄的红军战士跑回营地,而那里同样有白军俘虏,红军除去俘虏的衣服羞辱他们,但是转眼间营地又被白军包围, 这次失去军装的是红军士兵,一身军装成为了人们区分敌我的唯一标示,抹消对方身份和屠杀的报复行为在两方间周而复始……几个红军战士逃出营地,在白军的围追中亡命天涯,而他们所遭遇的一切,注定是以死亡为终结的无奈循环。  本片是匈牙利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长篇影评

 1 ) ◎简  介

  匈牙利导演米克洛什·杨索(Miklós Jancsó,也译为“荣乔”)1967年作品,黑白片,蒂伯·莫尔纳、安德拉斯·库扎克主演,匈牙利、苏联合拍,片长92分钟。1918年的苏联,刚刚上台的苏维埃政权尚不稳定,红军和沙俄势力纠集的白军依然在进行着殊死搏斗。在伏尔加河畔的某处,红、白两军反复争夺中交替占领,支援红军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多为匈牙利人)的据点被白军攻克。在捕杀的过程中,一些红军逃往附近的一家中立战地医院,而两方先后占领医院后都进行了报复式的屠杀……在《红军与白军》中,人们看到的是一场残忍冷酷的战争,一个由权力与暴力交织的世界。   60年代中期,匈牙利出现了米克洛什·杨索、伊斯特凡·萨博等一批青年导演,他们的影片不再是简单的娱乐产品或政府的宣传工具,这些作品大多关心匈牙利的民族历史与自我认知的问题,而此次显著的自我更新活动被称为“匈牙利电影新浪潮”。   从作品的影响和风格的树立上来讲,杨索是匈牙利新浪潮运动当之无愧的旗手。在从事电影工作之前,杨索曾攻读过人种学、法学和艺术史,并拍摄过一些纪录片。丰富的受教经历和东欧政局的特殊形势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杨索大部分影片都来源于匈牙利或东欧的史实,且多与战争、镇压、迫害、恐怖等政治事件相关,“人与权力”是他创作的核心主题,而影片里也找不到传统意义上的主人公,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势力与势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60年代初从事长片创作开始,杨索先后拍摄了《我曾如此来过》(My Way Home, 1964)、《无望的人们》(The Roundup, 1966)、《红军与白军》(The Red and the White, 1967)、《静默与呼喊》(Silence and Cry, 1968)、《上帝的羔羊》(Agnus Dei, 1970)、《红色赞美诗》(Red Psalm, 1971)和《厄勒克特拉》(Elektra, 1974)等一批较具影响的作品。除了鲜明的政治、历史主题之外,杨索影片的电影语言也极具个人风格:构图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色彩,其最常见的画面都是由广阔的平面与强烈的黑白对比组成,《红军与白军》中杨索就利用空旷的草原就景深错落的线条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悲观与绝望;大量超长镜头的运用,杨索的影片中经常出现一些长达数分钟的长镜头,与侯孝贤、蔡明亮等人固定机位的“场景长镜”不同的是,杨索喜欢舞蹈般地进行高难度的移动摄影,完成极具观赏效果的“画面内蒙太奇”以取代常规的剪切。在60年代末期的作品中,杨索已完全陷入自己创造的表现形式当中,将连续镜头的技巧推向了极端,《焚风》一片只有9个镜头,而《静默与呼喊》也只由11个镜头组成。   《红军与白军》中包含了大量很多仪式性段落与隐喻意图明显的细节,但由于无法了解到导演的创作初衷和更多的相关历史背景,象森林中的华尔兹、红军战士亲吻军刀等重要段落的隐意也就无从得知了。以下是杨索本人1969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一次谈话片段,希望能为观众了解这位风格化导演的创作理念提供一点启示:“在我进行创作时,最使我感兴趣和激动的是权利和镇压的问题以及人们与权力、人们与镇压的关系问题。我极为痛苦地断定:人们行使权力是为他人的利益,这种情况是极为罕见,或在实际上改变不存在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居然还获得了崇敬。”   影片采用了黑白胶片,摄影师在光影处理上有很突出的贡献。然而影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于“宽银幕”。扬索把宽银幕的宽字用到了极处,和无脑美国大片不同的是,他不仅仅只限于“宽”,还刻意把银幕的纵深感做了极为有力的加强,并且一镜到底,这就让他的影片看起来格外的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这部电影的摄影机运动和画外空间的运用经常能创造一种观赏上的新颖和快感,别忘了,那还只是1968年,现在那些爱玩花样的新锐导演们当年还刚会说话呢。也有评论会认为影片的形式快感强于内容快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许是正确的。不过导演除了致力于表现形式上的创造外,本片的剧本也是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的。导演并没有在剧里设置明显的主人公和故事线,他表现的更多是一种战争状态下的群像。一位朋友曾经很疑惑的说,这片子我找了几次主人公都没找对,后来好不容易看出了一条爱情线,但导演几分钟后就让爱情死亡了。搞得我不知道导演想乾什么。   导演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长镜头达到一种展现突转的奇异效果,有时候甚至还会脱离真实的逻辑。形式,成为扬索最先考虑的要素,真实性已经放到了后面。至少一帮子俄罗斯兵唱着“马赛曲”向敌人的大部队冲过去,敌人连一枪都不放--谁都会认为有些不合理。   影片的最后,在一场宏大的对决之后--宏大更多指的是摄影机的取景,而非场面的规模--红军战士带着骑兵大部队赶到,只看到横陈的尸体。迟到的战士向他阵亡的弟兄们抽刀致敬。而导演把这一画面放到最后,又是在表达什么,在向谁致敬呢?

 2 ) 战争的残酷与军人的风度

很多比较专业的影评都指出在这部电影中杨索长镜头运用的经典,似乎这部电影仅技术可取。

但我看到的主要不是长镜头,当然那种战场的真实感没有长镜头似乎表现不出。但真正让我震惊的不是长镜头,而是不动声色的的叙述使战争显得更残酷。

也许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过份艺术电影,比如主人公如果内心经历风暴,则必须配以悲怆的音乐,或者大自然的闪电雷鸣,这就是拉斯尼斯夫体系中的高潮营造。而死亡,总是令人揪心。但我从来没有看到一部电影,死亡可以随随便便就发生,而旁观者与本人似乎认命地接受,没有悲愤,也没有可惜。

在《红军与白军》中,没有一条生命是在充分酝酿后死去的。相反死亡大多是极偶然的,来自对方的一念之差,生命就如蝼蚁一样消失了。比如从逃兵中四挑一,挑出几个要枪毙,被挑到的没有一个不服。但由于一位军官的反对而没有执行,于是这几个士兵捡了条命,但他们的脸上没有惊喜。

其实,如果死亡表现得再惊心动魄一点,生命就不至于显得如此没有价值。有很多场合,似乎应该挣扎或逃跑一下,而不是完全的束手待毖。


也许在战场上,当目睹战友大量死亡,死亡真会变得不需要重视,也不会引起恐惧。

也许,当时的军人特别在乎军人的风度与气节。死也必须死得漂亮,胜也要胜得磊落。怕死是可耻的。

在1919年,古典的战争与军人似乎不同现在。比如不杀平民、不伤害平民似乎是一个惯例。所以那个村姑即使有包庇敌军之嫌(拒绝回答白军的提问),白军少尉逼她赤裸,竟被中尉以扰民的罪名枪毖。再比如当白军把一群有包庇红军嫌疑的护士驱赶到森林中时,按我们一般的设想,是很难避免一场强奸的,但实际上只是让她们跳了一曲舞就放她们回来了。

不杀放下武器的军人,似乎也是个惯例。所以当白军在东正教堂中抓住大批红军后,为了要杀他们,只能给出15分钟时间让他们逃生,然后再追杀。这样的行为与纯粹的屠杀相比,要高贵一点。在追杀中,不少白军被杀,显然是有代价的。但与虐杀俘虏相比,这个代价似乎是值得付的。

到最后,十几个红军冲向近百白军时,他们是必死无疑的。但白军没有先开枪。红军开了枪,白军中第一排倒下一批,但其他白军站着不动,而且不发枪。红军冲到跟面时,白军才开枪把这十个左右红军全部消灭。敢冲的红军是勇敢的,但站着不动,让红军先开枪的白军也极有风度。


与白军相比,红军似乎缺少一点风度。至少杀美丽的女护士是没有风度的。这个女护士坚守西波克拉底的医德,救助了红军,并协助其一逃走去报信。后她被逼供出了几个红军,完全是迫不得已,但红军头领不作分别,就把她作为告密者处死。而她看别人死,以及自己死的态度似乎也很超然。

在死亡面临,我们只看到听天由命,而不是恐惧与反抗。

也许,处于战争的环境中,生命实在是很不值钱的东西。他人的死,以及自己的死,是随时随地发生的,过分大惊小怪,是很失风度的事。

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真令人震惊。

 3 ) 你只在乎本片的技术,就容易忘记本片的“艺术”

影视作品的内核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任何影视作品都会有一个内核,同时也有包裹着这个内核的外衣。外衣可以是拍摄的镜头,场景的调度以及宏大叙事逻辑等等。但这些外衣,无一不最终指向一个点,那就是影视作品的内核。这部作品在说什么?或者说在讲述一种什么样的事情等等。这才是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内容。然而,作为观众,很多时候,可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被外衣所吸引,最终却忽视了影视作品本身的内核,这也是存在的。

因为观众不是导演,不可能永远的能准确地把握住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核心,因此,有的时候,当我们过分关注外在形式的时候,或许真的应该看一看内在,也可能是内在的一个方面就行。这种关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一部作品的全部内容,更有助于我们接近作品的内在核心。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红军与白军》是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本片不仅仅是形式上具有经典性,内容上同样的具有经典性。这部匈牙利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情。红军自然指的是参加了十月革命的无产阶级人民组成的军队,而白军则是当时的统治阶层的鹰犬。在一个小镇上,白军与红军展开了斗争。

本片的斗争形势看上去并没有太大的起伏转折,所有的斗争集中的核心在于衣服,白军与红军作为主要区分的依旧是外在的衣服,然而内在核心中,两个分属不同阶级的部队在行为上也是具有着本质差别的。白军驻扎的地方,对于当地的原住民的骚扰会变本加厉,而红军则是有相对严明的纪律。白军对于红军更多的是赶尽杀绝,相反,红军虽然也会羞辱白军,但还是会留下一条性命。

然而这种周折并没有彻底的抹杀两个不同阶层的军队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对立,最终决战的时刻到来了,明知寡不敌众,红军依旧是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最终英勇就义。

这个故事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如果你不去注意本片的故事核心的话,很容易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导演的镜头使用以及场面调度上。从而完全忽视了这是一部关于革命的电影。

诚然,导演在长镜头运用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且在场面调度上的把控炉火纯青。然而这些游刃有余的技法操作不过是为了展示本片的内在核心而做的陪衬,这部电影完全不是为了作为镜头语言以及场面调度的教科书存在的。

本片的逻辑脉络也很简单,就是记录了一次革命后,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地方,发生的一些不被人重视的故事。对比起十月革命的浩荡,本片中两派的对抗并没有什么太过于宏伟的场面。然而这却是真实的战争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常态。

对于军人来说,战争是什么?对于居民来说战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本不该有太过于复杂的答案,然而当我们会想起那些标准回答的时候,却往往是忽视了人性,忽视了人作为个体的渺小性。红军和白军任何一方作为整体都是声势浩大的。

然而作为个体,他们仅仅是一个个普通的人,中枪后会死,受伤后会求生等等。本片在展现这些细节的时候,真实的让人忽视了这是一场流血牺牲,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是一场会让很多人失去生命的抵抗运动。

片中的所有生命的失去,都是毫无声响的,白军头领被处决,红军战士被集体处决,红军战士在面对三四个白军逼退的时候,只能从钟楼上跳下去求死。平民的女儿被白军侮辱的时候,没有一丝丝的反抗等等。这些场景无外乎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集体犯罪时候,犯罪者的卑鄙。然而这样的内核没有一丝丝的波澜壮阔,却最终会被人忽视。

我们习惯了战争的浩大,习惯了战争的英勇无畏,然而当这种人如草芥,命似鸿毛的真实展现给大众的时候,观众们便对此麻木了。因而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本片的镜头语言以及场面调度上了。全然忽视了这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全然忽视了这部电影的核心内容。

任何影视作品,如果仅仅是靠着镜头语言以及调度场面等外在技艺取胜的话,那么他就不应该叫做作品,而是应该被称为是影视教学片段。本片之所以被称为是作品,无外乎还是因为内在核心。

抵抗革命运动发展了几十上百年,然而人们并不会认为这种抵抗是高尚的,是可敬的,当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社会中的时候,很多人早已经忘记了硝烟弥漫的过去。生活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没有前人的铺垫,这样的生活一刻都不能继续,战争虽然会过去,但历史却不容忘记。

……

你好,再见

 4 ) 从舞蹈角度读解《红军与白军》--转 丁老师

文章首发 公众号【小导演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下午的课上,我请丁老师对匈牙利的导演扬拙的影片《红军与白军》,从芭蕾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因为这个导演原来是一名芭蕾舞演员,他的影片在60年代受到全世界的赞扬,说他的调度,他的摄影机运动具有芭蕾舞的风格,在中国的影评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芭蕾舞的调度,芭蕾舞的镜头运动等概念,因为这些综合论的影评家除了认汉字以外,其他什么都不懂,装懂,不仅仅是马脚,连马肚子,马屁股都露出来了,什么素描般的美术风格油画式的的镜头,如果镜头都是油画式的那么这部影片的美术风格,那么这部影片的风格又怎么会是素描般的呢,这可真是瞎掰。 我把这部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拿出来请丁老师分析,下面是牧心的记录: 整个段落就像芭蕾舞的调度,为了壮观好看, 在背景上是三排静止不动的白军,白军的后面是一条从左到右的河,露出天边,第一排也是从左到右占满了整个画面,后面一排稍短一些,远处的那条线上还站着一排,有些散,他们都是静止的,接着我们看见前景上的一排红军唱着歌入画,这就跟芭蕾舞里主角出场的处理一样,舞台上的人全是静止的,只有主角是运动的,调度的突出重点是主角。从芭蕾舞的角度来看,如果背景上的敌人不站成一排的话就不好看了,前景上的运动与背景上的不动,使人忘不了后面的背景的陪衬,而前景上的人物与背景上的几排人物形成一种“坡型”的关系,让观众感觉前景的那排红军正在一点一点的向“圈子里面缩”,这种透视和人物层次感形成了一种悲壮的美,这是典型的芭蕾舞的调度:前景的人物一直向纵深推进,这样观众的注意力就全都集中在那个主角身上,而背景和那条河的布局对前景的那排红军形成了一个包围的形式。这前景上边唱着歌边向远景走去,与后面背景上的那几排站立着不动的人物,还有天边那一条线上人物相成了一种“自投罗网”的关系,前景上的一排人物与背景上的一排人物形成一种“吞噬与被吞噬”的关系,这是典型的芭蕾舞的出场方式。 另外,前景的这排红军的行为体现了一种民族性格。这支红军面对着人数超过他们多少倍的敌人,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全军覆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抵抗,他们的思想不是临死也要拼掉你几个,他们的思想是以大无畏的精神迎着死亡走去,民族性格出来了。可能另一个民族的观众会看不懂,因为现实生活不是这样的,打仗哪有这样打的?可是这是艺术表现,这种处理体现了他们的民族性格,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里有一个民族性格问题,就像蒙古族人的走路方式:昂首挺胸,环顾四周,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就是大草原,大大咧咧,粗犷美。维吾尔族,羌族,藏族,回族……各个民族的性格都不一样,文化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研究一个民族要从他们生存的环境来研究,环境要有依据。

 5 ) 杀来杀去的历史

红军杀白军。
白军杀红军。
白军也杀骚扰百姓的白军。
红军也杀逃跑的红军但是被制止了。

看片子的时候感觉到一阵阵的憋气。
看完才明白是那些超长的长镜头搞的。

 6 ) 生的糟糕死的胡闹

杀杀杀,杀的简单,死的从容,争执没有,试图没有,仿佛都机械人一般,生来死去,全然不当回事,历史被以如此冷静简洁的方式抽离出来更显震撼,忽略一切不必要的过程,只是结果的呈现。
莫名其妙的舞蹈,仿古式的自杀式进攻,用竹竿解决掉对手,被逼脱掉衣服的美女,等等,未必明白的,未必新鲜的,都一样的震撼。

 短评

#BJIFF2021#初识杨索。百闻不如一见,长镜头漂亮极了,那样包容、那样延展,却又无比流畅,似不着意。这样的镜头将形势的骤变难测、人的朝不保夕表现得十分冷静而透彻。杨索对战争的观点,仿佛是不带立场的,他很多时候拒绝呈现人的死亡,着重呈现的是被人命令、被人驱使,却不知道为何的紧张感,我们揣摩不到主导者的动机,只有在彷徨中等待他最后的审判:这是独属于战争的近乎荒诞却真实的现实。杨索并不赞扬按军令处死少尉的白军,也不回避要强吻民女的红军,因为他呈现的是战争的无动机,呈现的是善与恶被胜利者玩弄的实情;然而他暗暗地把前者贬为虚伪的,把后者誉为豪爽的,最后还是将红军们塑造成了无畏的英雄,这种歌颂,是献给全人类的理想的。杨索既具体又超脱,如他的影像一般纵横捭阖。

7分钟前
  • Dear Cosmos
  • 力荐

2020匈牙利电影大师展。在杨索的第三视角「俄国内战」中,「红 / 白」只是不断旋转的陀螺,反而是相信生命高于敌我双方的人道主义者成为真正的牺牲品,最后红军战士慷慨赴死反而是意识形态高于艺术。

10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这类型剔除个人主义,而是表现群像的电影难得一见。俄国革命后,内战爆发,匈牙利加入到苏维埃红军的行列,对抗白军。萧条的荒草摊上,野马奔驰,人若被惊到的动物般逃窜,辽远的空中响起枪声,一个个倒下。这是一场战争,可是在导演的镜头底下,更像是原始丛林中,狼吃羊的游戏。做狼可以尽情游戏,羊的惊慌失措,让狼的杀戮更加兴致盎然。白军与红军因人数多寡,交替当狼,围困羊群。所谓的革命,所谓的战争,不过是残暴者的屠杀游戏罢了。不过,杨索在揭露战争本质的同时,对红军也不无同情,电影最后用一排红军从容赴前,一个个倒下来表现他们的信仰。只是,战争中能有这样信仰,为其奋斗的又有多少?杨索描绘了战争的真实群像,假如战争的本质是野蛮残暴,那么唯有信仰才能赋予其文明的意义。

12分钟前
  • 小袁同学
  • 还行

第一次看杨索的片子,这种运动型长镜头和广角宽银幕真是我的最爱,看的真是舒畅。用长镜头冷静表现出这场战争,更加凸显了战场的残酷性。结尾前那段杀戮戏简直神了,可以算是影史印象最深刻的镜头之一。8.0分 ★★★★

17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革命的被杀于反革命的。反革命的被杀于革命的。不革命的或当作革命的而被杀于反革命的,或当作反革命的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并不当作什么而被杀于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革革……。 ——鲁迅

18分钟前
  • 砺剑阁主
  • 力荐

杨索的长镜头下,戎装策马的军人格外英姿飒爽,每个人一丝一毫的移动都在战争死亡的危险气息和田园牧歌式宁静氛围下充满仪式的美感,这是流动的诗,神圣的舞曲

21分钟前
  • Radegund
  • 力荐

描写地太真实了,足够未听闻过战争的人,好好体会战争---战役--战斗---个体,这是多么大的差异啊

25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不断的脱衣穿衣,难分辨的红与白交替登场,脚下是苦难的土地与人民。「这里没有红军与白军,这里只有病人。」根本没有意识到长镜头的存在,或许这才是最成功的调度?7/10

29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1.三个层次的运动感表现:摄影机自身的揺移、变焦、不稳定;运镜过程中人物视点不断变化;叙事无核心概念,链状推动,如同接力。2.景别大的镜头多选用较高角度的摄影,以充分调动景深空间。3.灵活运动的长镜头内部变幻出丰富的场面、景别切换,依旧达到蒙太奇效果。4.时空的统一使观众时刻察觉景框外部的动态,感知到完整的空间构建,打破了景框限制。

33分钟前
  • 🌵🌵
  • 推荐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太nb

36分钟前
  • 37°2
  • 推荐

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全片宛如一场杀戮游戏。无须区分红军与白军,也无须辨别正义和罪恶,双方来回地追逐、俘虏、杀戮,人命如稻草一般倒下,美丽的姑娘和动听的音乐只是胜利一方的战利品,以上种种旨在揭示战争的无意义性。个人不喜欢的点是运动长镜头。不可否认片中的长镜头形式上很厉害,但是由于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支撑,很多调度也缺乏内在的逻辑性。片中长镜头大都跟着角色在走,甚至是角色在“指挥”镜头在走(比如,全片充斥着“去那边”、“站到这里”等等很多无意义的指挥命令,实际上也在“指挥”镜头)。但是,镜头为什么这么运动,从人物情感和主题表达上看,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对比别的电影的长镜头,本片显得刻意、炫技。 #SIFF2021

40分钟前
  • 小明
  • 还行

西蒙娜·薇依在谈《伊利亚特》时说到,整个史诗的真正主角、主题和中心是力量:人类所操纵的力量,人类被制服的力量,当力量施行到底时,它把人物变成纯粹意义的物,因为,它把人变成一具尸体。希腊人和特罗伊人双方在力量的对抗下,不停转换战胜者/主人与战败者/奴隶的身份,在这一层面上,无论双方的赢与输,他们都不过是“力量”这只打手下操纵的物。杨索的《红与白》也有这样的意味,一天的时间内,红军与白军的攻守位置相互转换,战败之人也是施恶之人。从这一层面,《红与白》的立意是超出95%的战争片的。

43分钟前
  • 矢炎宜
  • 推荐

匈牙利真的是长镜头之国哦,一条完整的传承线下来,最绝的是每个人都发展出不一样的长镜头美学来。杨索是景深调度+镜内蒙太奇+散点叙事,一刻也不闲地调动观众注意力。《红军与白军》总结起来是一部关于“驱赶”这个动作的电影,而驱赶者的动机永远是个谜,指令之外的语言大段缺席,悬念和恐惧都由这里生发出来,本应该最舒缓的一场舞戏,活生生拍出了恐怖片的感觉。如果这不是影像诗,还有什么能被叫做影像诗?

4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20210612 SIFF No.2|太喜欢了……!!!这就是我参加电影节要在大银幕上看的那类电影……太喜欢了。杨索果然不负我期待。影像上经常联想到《德意志克罗伊茨要塞前所未有之防御》

48分钟前
  • Virgil
  • 推荐

在扬索的长镜头与大远景调度之下,有着和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类似的意识形态基础以及视觉效果,但《红军与白军》的影片中,施米特的“战争即区分敌我”取代了爱森斯坦的冲撞辩证。无论是片名还是前后结构都将一切极简化为绝对的二元对立,在影片中,个体叙事一旦发生,就会被大远景下的战争中止。但《红》真的是没有主角吗?并不是,集体化的影片之中却定格为一个指挥官手持战刀的面部特写。因而集体性都是对于这一终极主体:“领袖”的召唤。

53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还行

镜头以韵律性的运动容纳大景别之内的群像调度,在广阔上契合规模,并打造群体叙事,而非依靠个人或英雄主义、或历史人质的狭化视角,真正达到了战争双方的面貌呈现,同时在期间消泯差别,模糊形象,去意识形态化的表达对立双方作为的瑕疵与影响,从而升华至反战的姿态与底层发声,并提供真正的历史在场尝试,也给出各方代入性的身份。镜头并非简单的随情节线内的人物活动,随时入画与更改景别和变焦推拉中,人物之间带出了一种权力下的服从与反抗关系,这种压迫之内蕴藏着生死血色,在枪声时时响起中,生命流逝加深了这种关系的力度,这是扬索真正高超的地方,赋予镜头在叙事与展示中更为抓紧人心的情绪起伏,所以镜头下人物走动都带有命运般的宿命,每一次长镜头都有战争临场感的注视,在此之中,诞出了战争的恐怖之处——生命不可预控的消失。

54分钟前
  • 马雅可夫斯基
  • 推荐

大银幕膜长镜头大师的长镜头,其实观影时并没有很明显的跳出情绪的“噢这是长镜头”之感,镜头不仅不冗长,反而很简洁,这更让人反思如今动不动就玩长镜头的时代潮流中对这一手法运用之妙的意义;赞叹不已的更是电影中的流动的、大气的质感,镜头考究而气魄非凡,读苏俄小说时对哥萨克红色骑兵军的奔腾想象,在杨索的电影里得以复活;电影整体克制,但情感如音轨里的水声一样缓缓轻涌着,“无论红军还是白军都是病人”,双方的军人和妇孺都是牺牲品,草垛后面爱情在生长,你在他耳畔低诉“你不用说爱我”,可是你却用赤裸的身体如此决绝地保护他;风吹麦浪,死去的都是无辜的人

55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8.1 仿佛镜头四处游荡,不小心遇到角色,传统意义上的主角被消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也被消除了,取之而来的是如草芥风中散的生命和反复无常的俘虏游戏,在电影里,歌声都比人悲壮。模糊双方面目,抹平两者差别,真正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白军表现出一副贵族气派,红军在壮丽的牺牲中(尽管他们已经脱下象征身份的军服,以人的姿态走向死亡)也体现出一种骑士精神,结尾的致敬并不是显示出导演的倾向,而是在残酷的战争尽显人之渺小、华丽的运镜吸引观众目光时,让人亦能感受到一束带着人道主义关怀的炽热凝视。

60分钟前
  • 失意的孩子
  • 推荐

#2021SIFF#没想到还挺喜欢的,因为形式主义到了一定的极致,就有独特的意义,妙的不只是镜头之长,重要的是镜头在移动过程里人物和布景每一帧都是精妙构图,调度牛逼走位牛逼,而且有现代主义的极简风格,简直是活人装置艺术与镜头艺术的完美结合。故事情节看到一半都还是晕的,脸盲症患者又在黑白色调里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但这样反而贴合了故事本身的那种虚无感,谁是谁也根本不重要。杨索总是能把真实历史拍出一种架空感和寓言感来,大概是他天然拥有某种抽象的能力和倾向吧。这样独特的审美追求一眼便能被认出来。20210613@美琪

1小时前
  • 艾栗子
  • 推荐

终于把这个看了......这长镜头......这调度.....这流畅度.....长镜头能拍摄的题材之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样最大的效果是,完全没有主人公及其视点,镜头极大自由和独立,而那些人只是悉数登场。然后我们看到强弱势力的变化竟是片刻之间的事......

1小时前
  • 韩梦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