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浮生

爱情片美国2017

主演:卡西·阿弗莱克,鲁妮·玛拉,肯妮莎·汤普森,格罗弗·库尔森,丽兹·弗兰卡,巴洛·雅克布斯,理查德·克劳斯,卡莎,威尔·奥德哈姆,布瑞亚·格兰特,奥古斯丁·弗里泽尔,乔尼·马尔斯,布莱恩·皮茨,罗布·萨布雷基

导演:大卫·洛维

播放地址

 剧照

鬼魅浮生 剧照 NO.1鬼魅浮生 剧照 NO.2鬼魅浮生 剧照 NO.3鬼魅浮生 剧照 NO.4鬼魅浮生 剧照 NO.5鬼魅浮生 剧照 NO.6鬼魅浮生 剧照 NO.13鬼魅浮生 剧照 NO.14鬼魅浮生 剧照 NO.15鬼魅浮生 剧照 NO.16鬼魅浮生 剧照 NO.17鬼魅浮生 剧照 NO.18鬼魅浮生 剧照 NO.19鬼魅浮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46

详细剧情

  M(鲁妮·玛拉 Rooney Mara 饰)和C(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是一对十分恩爱的恋人,在一场车祸中,C不幸死去,将心碎欲绝的M孤零零的留在这个世界之中。然而,C却并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依然以灵魂的形式留在他和M一起生活过的那幢房子里,留在M的身边,沉默而又深情的看着他生前的恋人的一举一动。  C的离开让M陷入了绝望和痛苦之中,她哭泣、抑郁、自闭,仿佛生活在真空里。M决定从房子里搬出去,可是C无法离开,他只能继续的等待着等待着,支持着C的,是M曾经留在墙缝里的一张字条。新的住客来了又走,无限的时间永恒的流逝着,某日,拆迁队将C所在的屋子拆除了,一片废墟之中,C发现,原来被困在无尽的等待中的,并非只有他一个。

 长篇影评

 1 ) “幽怨”历史观和历史幽灵的消解

“幽怨”历史观和历史幽灵的消解

我不觉得电影《鬼魅浮生》(A Ghost Story 2017)是部有关鬼的恐怖片,也不觉得它是部“人鬼情未了”的爱情片,甚至我也看不出片中有多少奇幻色彩,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部政治寓言片来看,虽有网友已介绍本片只是导演自身经历的一次升华(),但我仍相信导演是借一个床单鬼的经历在讲述某种的历史观,以及这种历史如何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

“幽怨历史观”是我用于解读本片发明的一个词汇,所以在此不妨先解释一下它的意涵。C和M是对恋人,影片曾多次穿插他们的对话。在影片快结束时,M问C为什么喜欢这个房子而不想离开,C说:“因为历史啊!我们之间的点滴历史”,虽然M立马回应了一句:“也没多少历史”,但有着这种历史观的C因车祸而化作幽灵后,再回到他们曾生活的空间,显然是充满着怨恨的。这就是我为何发明“幽怨历史观”这个词的缘由。那么,这个幽灵鬼有什么好怨恨的呢,它的幽怨历史观有什么特点 ,对来房子里生活的人产生什么影响,最后它又是如何消解的呢?我们不妨作如下解读。

首先,这个鬼对它曾经的恋人应当没什么怨恨的。它生前一心扑在音乐的创作上,家里诸事不问,连搬运重物甚至钢琴这些事都由女方来完成,它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那么,它幽怨什么,我们不妨看看幽怨历史观表现出了什么特点。影片大约用一半的篇幅来展现它“看着”(或者说“守着”)曾经的恋人,经历着巨大的折磨和痛苦而无动于衷。在此,我们不要为这个鬼开脱,从它后面能摔盘子砸碗看,它对自己恋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它仅在恋人为自救而与他人交往时发泄了一通愤怒,却全然不顾及这个本来就打算立马离开的恋人为了某种留恋,在这个房子里至少又坚守了一年(窗外四季的变化便是明证)。由此我们可看出,有着这个历史观的鬼,它对人性中的折磨和痛苦,对人类的苦难缺乏基本的怜悯和同情。或许,这就能解释为何导演要在本片中如此偏颇地布局谋篇了。

其次,这个鬼的幽怨可能来自这种历史观的保守和不宽容。恋人离开后,它独守它的幽怨王国。这时来了一个外来户,一位单身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虽然语言有异,但他们已入乡随俗了。不知道这位母亲说了什么,触犯了这个鬼内心隐秘的痛处,从而使它大打出手。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个外来户到底因为什么而在它的幽怨王国中获得了如此待遇,但从这个鬼的坚守,以及它生前留恋乡村、拒绝大都市的性格特征看,它应当是个极度保守且讨厌不遵从传统的家伙,所以,它对外来户应当一开始就表现出不欢迎的,或鄙视,或表现出某种优越感。保守的性格、文化的差异是可能导致它不宽容的主要动因。

第三,比较麻烦的是,它拥有这种历史观,却并不表现出历史的虚无,它相信生活的价值。所以,当那群在它王国内开着疯狂Party的人,当着它的面宣扬历史虚无主义、人生无价值论时,它立马就火了。一番兴风作浪、大打出手甚至残酷清洗便是不言而明的事了。显然,对于这个鬼来说,它生前曾努力过,有过作品,它当然希望它能继续影响世人,但对于电影的言外之意,这种“历史观”非常迷恋它所创造的文化,努力推广之,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予以守护。

第四,在经历一番折腾之后,它所守护的幽怨王国一片狼藉,外力也欲毁之而后快,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新世界。它当然很疑惑,为何它的王国一败涂地,即使在废墟之上,它仍不死心,它努力在寻找答案。它徘徊在高楼大厦之间,找不到任何“幽怨”的记忆,当然也找不出它的历史观能适用的空间。这里的世界从不执拗于过往,从来就没那么关注传统和历史,所以,这里黑人也会成为领袖;历史的发展在这里似乎没那么多逻辑和规律,历史在这里真的有点虚无。即便它努力回到从前,想看看新世界赖以为基的历史,那也是崇尚开拓进取,追求自由的时空,即便开拓者为此付出过死的代价,那里仍然留有真正值得回首的记忆——那些基于人性而隐藏起来的回忆——构成我们最真实的历史。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概知道这个奇怪的“幽怨历史观”是个什么“鬼”了?那个床单鬼其实就是“历史幽灵”的幻象,它带着“幽怨”神游八方,其实正是一场自我消解的行程;虽说是在找寻自我的价值,但它不能不沮丧归来。既然结果已无价值,那就再看看过程吧!它鬼心不死,虽然留给它的记忆已不多,但它仍然能想起和它一起创造“历史”的恋人,和她隐藏在门缝里的“记忆”。它知道这应当是它“历史”最好的见证。它终于拿出了那张纸条,那封闭的幽怨王国之门也随即开启。当它展开那张纸条,一切便烟消云散了。无论那纸条上写了什么,那绝对不是他们共同历史的证明,因为从他写的歌曲中,找不到“共同”的见证,或许可以找到自私的见证,所以,听完歌曲的她只能默默离开。幽怨历史观的价值在于这种历史幻象:它曾经使追随者云集,只不过当这种幻象破灭之时,也就是这种历史的幽灵消散之日。它无法让追随者回来,也无法让共同历史的见证人留下,它彻底地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真是令人悲伤的结局!(文/石板栽花 2017年9月24日星期日)

p.s. 感谢 RioLiv & Ash十架 @ 微博 提供本片中文字幕!

 2 ) A Ghost Story |鬼魅浮生:你有没有想过你死后为谁而活?

"I'm waiting for someone 我在等待一个人"
"who? 谁?"
"I don't remember 我不记得了"

我以为是披着白床单的人鬼情未了,但以爱情起头,却以孤单结束。回家的鬼魂看着妻子沉浸在痛苦中,却无法给予安慰,他默默的陪伴,然后只能看着妻子找到新的爱人,离开原本温馨现在悲伤的家。他的愤怒与她的绝望都再无关系了,死神在两个世界间划下无形的屏障,死亡自古从来都不浪漫。

人不管以什么形式在何时何地面对死亡,这就是一个永恒的句点。你的时钟定格在具体的一点,她的指针却还在转动。活着的人主动也好被动也好,都会被时间推着离开,推着遗忘。于是作为一个鬼魂,他只能被困在原地,看着与她的距离越来越远,孤单的思考着这一生到底为谁而活,自己又在等待着什么?

作家留下小说,音乐家留下乐谱,但是纸张会被烧毁,姓名会被磨灭,大师都会变成数年后的“曾经有人”,旋律却或许在某个瞬间被下意识的哼唱,句子却或许会在一个刹那脱口而出。所以不能为了留下印迹而创作,也不能为了被人记住而生活。 为自己活,活着当下,因为每个时刻而喜悦。

A Ghost Story, 中文直译“鬼故事”,国内翻译为 鬼魅浮生,我觉得非常贴切,无限贴近了电影的艺术性和中心思想。作为圣丹斯电影节十佳影片,在未公映前就被A24买下。全片90%的台词在预告片中就出现完了,接近两小时的时间,伴着提琴的低鸣,鬼眼看人,居然越看越有趣。

个人影评公众号|一葱二白

 3 ) “花被单”与“虚无”

记得上一部看节奏如此慢的电影是卡西的《海曼》,结果这次看的慢节奏电影还是卡西的《鬼魅浮生》,但这次很特别,《鬼魅》里很多桥段没有办法通过读主角的表情去体会感情,更多的是动作,还有观影者个人YY。 卡西夫妇的桥段不多,多的是卡西化成“虚无”后静静地陪伴着妻子,直到她再找新欢,藏下纸条,从房子搬走,留下“虚无”。但这些都还不是重点。 在妻子外出的时间,“虚无”通过窗遇见了隔壁家的“花被单”,他们俩之间话不多,只有简单的问候。当“虚无”问到“花被单”在等什么人的时候,“花被单”只是说“I don’t remember”。后来妻子搬走,墙缝藏下纸条,“虚无”仍然留在原地,似乎在等什么人。房子搬了一户又一户,第一户搬走后房子空下来的那段时间,“虚无”再次碰到“花被单”,这次“花被单”看上去似乎很失落,最扎心的是那一句“Never mind”。到最后房子都被推倒,两鬼在废墟上相遇,“花被单”一句“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我不认为他们会回来”。就像瞬间失去支撑物,“花被单”落下,剩“虚无”一个。 “花被单”没有很多台词,却不阻碍它成为这部电影里我认为的重点。“花被单”像暗示着“虚无”可能的一种结果:失去支撑,然后落下。但是“虚无”比“花被单”好多了,“花被单”甚至忘记了自己在等谁,像极了某个时候的我们,耗尽时间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到最后自己的目标开始模糊,甚至忘记,穷尽毕生追求等待“I don't remember”,到最后终于看不到希望,失去了支撑,带着遗憾离开。 “虚无”也好不到哪里去。妻子离开后,他把寄托放在墙缝里的纸条,到最后终于挖出字条,打开,被单落下,全剧终。这里有个很小的细节,穿过了漫长的时间,“虚无”身上也多了一些花纹,到他看到纸条,也像当初的“花被单”那样,失去支撑,被单落下。可能他们两者也存在相似点吧,他们还能撑起被单时,他们存在寄托,不愿离去。“花被单”认为她等待的人会回来,“虚无”想知道妻子到底留下了什么话。最后一个得不到答案,另外一个得到了答案。一个遗憾落下被单,另一个Whattttt?地也落下了被单。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释怀了。 关于最后纸条的猜测,可能上面写了“I’ll never back”等等的语句,所以“虚无”和“花被单”离去的原因可能是相同的。

本来想插一些截图在里面..不过第一次写是打稿再复制...原来在大段落中间是插不了图片的

 4 ) 关于纸上应该会写什么?

其实纸上写什么不十分重要,也许无论是什么C看到它都会消失,毕竟他为了这个象征性的纸条才等了这么久,纸条象征M,与他们的回忆和历史。
然而,导演巧心穿插的两个文字线索还是能提示我们纸条的内容的。
开头引用弗吉尼亚·伍尔芙 《鬼屋》的第一句话,大家都看到了。

《鬼屋》的故事讲了一个屋子现时的夫妇之一察觉到,一对鬼夫妇正回到生前的故居寻找宝藏,到结尾鬼夫妇注视着他们所寻找的宝藏:那就是在床上相拥入睡的现屋主夫妇。跟这部电影有有一种神似,宝藏代表夫妇当下的相拥的彼此。C一直在等的,也是那个。其实电影里,中间C跟M唯一一次沟通,翻下的书中的句子,也是出自《鬼屋》中,恰好是故事的一半的地方,而影片里也是相近中段的地方。鬼屋说:“safe, safe, the treasure yours.”--心安啊,心安,宝藏是你的。

M看到了这句,大概也会看完这篇小说吧。而《鬼屋》结尾段一句,我猜也许就是留下字条的内容吧:"safe, safe, safe," the heart of the house beats proudly."Long years--"he sighs,"Again you found me." ——心安啊,心安,这么多年,你又找到了我。

如果是这样,该是完成了开头,中间和结尾,对《鬼屋》的引用了,又很恰切。颇有感染力。

 5 ) 《鬼魅浮生》经典台词

你看我是这么理解的 作家写小说 作曲家写歌 交响乐家写交响曲 因为最杰出的作品永远是为上帝而创作的 你告诉我如果贝多芬在创造 第九交响曲的时候 突然有一天他从梦中惊醒 意识到上帝根本不存在,他会怎么样? 音符和旋和声 那些本该是取代肉体的 突然间令你意识到音乐只不过是物理现象而已 贝多芬就会说该死上帝根本不存在 我想也许我是为了其他人创作音乐 我记得他是没有任何后代的 一但如果他有的话一他有个外甥 好很好这么说他是为外甥创作音乐 或者他不朽的爱人 但现在我们不谈爱情 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将是让人们铭记我的创作 人们确实记住了他,我们也记住了他 肯定的我们竭尽所能地活下去 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遗产 也许记住你的会是整个世界 也许记住你的只会有几个人 但是我们都尽自己所能哪怕人不在了 也要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留下些什么 所以我们还是读着作家写的书 唱着作曲家写的歌 孩子们会记得他们的父母甚至祖父母 每个人都有家族族谱 还有贝多芬留下了他的交响乐 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听到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人们还会一直听他写的交响曲 这也是这一切分崩离析的开始 因为你的孩子 你有吗你的孩子会死去 我是说他们都会死的 他们的孩子也都会死去一代代传下去 然后人类就会有一次大型的结构转变 约塞米蒂公园会有火山爆发西部板块会移位 大洋会上升山体会塌陷 百分之九十的人类都会消失 一下子全都没了 这就是科学 那些幸存的人 会登上较高的地形去 一社会秩序分崩离析 我们会回归到拾荒猎杀群居的原始状态 但也许有人 有人会哼起那段曾经大家都记得的旋律 [哼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这给了大家一点希望 人类站在濒临灭绝的边缘 而正因为有人听到其他人在山洞中哼唱这首旋律 这让人类的旅程延续得稍微长了一些 而这种物理现象在他们中的反应 让他们感觉到除了恐惧饥饿和仇恨之外的其他情感 这样人类就继续繁衍 文明也走上了正轨 现在你会想写完你的那本书 但这想法不会持续太久 因为这个星球迟早会毁灭 在几十亿年之后太阳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红色火球 并最终将地球噬殆尽 这是科学事实 可能到了那时候 我们已经在另一个其他什么星球上建起了商店 这挺好或许我们总能找到三个办法 来让文明中所有重要的东西得以幸存和延续 比如把蒙娜丽莎的一张复本带到那里 有人看见这图就搞了点外星土壤混了点唾沫 画了些新东西出来文明就这样代代相传 宇宙会不断地扩张 并且最终把一切重要的事物全部吞噬 因为即便是某些人类 把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带进未来 未来也依旧会碰壁 你曾经为之奋斗的一切 你不知不觉中在某个完全陌生的星球 与某个星球另一端的陌生人 以及未来的什么陌生人分享的一切 还有所有让你感觉自豪与高大的事情 最终都会消逝 这个空间中的每一粒原子 都会被这样的自然力量扯得粉碎 然后所有这些分裂的粒子 会再收缩 整个宇宙将会 把自己吸入一个肉眼觉察不到的微粒中 那你可以写本书 但是这本书的纸页终将烧成灰烬 你可以唱首歌让其流传下去 你可以写一部剧希望能被人们铭记 并不断将其搬上舞台 你也可以建造你的梦想之家 但其实这一切都还不比 用你的手指深深插入泥土中 埋下一根篱爸桩重要 也不如做爱重要。 我猜,反正都是差不多的

 6 ) 死亡是一条河,两岸的我们都寂寞

同样由卡西·阿弗莱克主演的两部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和《鬼魅浮生》,刚好可以看作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究竟,在一场亲密关系里,死者和幸存者哪个更悲哀?

在《海曼》里,卡西·阿弗莱克扮演了一个失去三个女儿的父亲。

他是那个活下来的人,所有的伤痛,都要他来背负。

他一个人搬到波士顿,做着勤杂工的工作,沉默地度日,可是伤口却又一次次将它拉回那个叫作曼彻斯特的海边小镇。

那里有温暖的阳光,也有冷冽的寒冬。温暖是气候,寒冬是心境。

这个中年男人,注定无法逃脱负罪,只得生无可恋地活着,这是「幸存者」的悲哀。

而在《鬼魅浮生》里,卡西饰演了一个披着床单的鬼魂C。

他和M是一对情侣,住在一座僻静的房子里。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C的生命。

在《海曼》里有一处情节,哥哥去世,卡西去见他最后一面,他只是注视了片刻,茫然无措地亲吻了哥哥的面颊,便匆匆离开。

《鬼魅浮生》也有类似的情景,只不过死的人是C,前去看他的人是M。

同样,M也感到茫然。他看见C躺在病床上,全身蒙着白色的床单,安详、冰冷,无法分辨是「死亡」还是「睡眠」。

可毫无疑问的是,C确实死了。被车撞死的,头上还留着一道疤痕。

而死亡和睡眠真正的区别,是「醒来」的方式。

就在M走后,C突然坐起身来,走下病床,成了一个披着床单的鬼魂。

他回到那座僻静的房子,守候在M身边,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等待。

这是《鬼魅浮生》最为特别的地方。

我们看从前的电影,总是更关注一对情侣中活下来的那个人,看他是如何放下和前行的。

而《鬼魅》关注的,却是死去的那个人。

它采用「亡魂的视角」,拍出了一部很不一样的悼亡片。而悼念的对象也并不是死去的人,而是「逝去的爱情」。

这场来不及告别的爱情,对活着的人固然残忍,对死去的人呢?

其实更残忍。

因为,活着的人还有未来;而死去的人,却只有过去了。

当死亡为一切画上终点,C的生命只剩下单向的回溯。他没办法用一个新鲜的未来去掩盖过去的伤痛,他只能愣愣地沤在过去里,期待解脱。

该怎么解脱呢?

不知道。

我们只得看着这个披着床单的鬼魂,游荡在房子里,时刻守候在M身边。

透过他空洞的双眼,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的表情,他的哀伤,他落寞的身体。

这个房子的两个主人,如今只剩下一个。而他被永远埋在了这个房子的暗面,不见天日。

那薄薄的床单隔开的,是两个世界,更是所有接触的可能。

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注视,只有陪伴。

影片中有一个长达5分钟的长镜头,始终对着女主,看她瘫坐在地上,一勺一勺吃掉了面前的巧克力派。

她在不断切割着食物,不断送进嘴中,不断咀嚼,面色清冷。

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除了这个机械的进食动作和勺子触碰盘子的摩擦声,再无其他。

悲伤就这么一寸寸地渗透进来,霸占了全部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表面上悲伤的是「吃」的人,其实更悲伤的,是站在不远处「看」的鬼魂。

他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企图用食物来消解伤痛,却彻底失败;看着她冲进卫生间,将那些无效的食物大口吐出。

他只能看着,却无能为力,这才是彻头彻尾的悲伤。

应该说,比起《海曼》,这部电影「丧」的程度还要更深。

《海曼》中至少还有一些戏剧化的情节,来淡化悲伤的氛围。

可《鬼魅》没有,它的悲伤是从始至终的,一点一点的淤积、泛滥,积小流,成江海。

即使是拍摄这对情侣的相处,甜蜜中也弥漫着忧愁。

它就像是C和M相拥而眠时,客厅中突然响起的那一声不和谐的钢琴,早早便预示了意外的降临。

它就像是C和M关于搬家的争吵:

M问C:你想留在这里? C:嗯。 M:为什么? C:亲爱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的「历史」。

是的,C说的不是「回忆」,而是「历史」,而这个词语的含义,我们要到影片结束才能真正明白。

这座房子,对于C和M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对于M,它只是个总有异响的鬼屋,是个早早就想搬离的地方;而对于C,它却是一个留恋的对象,是一种不愿放手的执念。

后来我们知道,其实C在这座房子里,已经等了很久很久。

自M离开的那天,C就站在窗前,目送她的离开。他看车子行驶在暖人的夕阳里,一路远去。而房子里,越发清冷、阒寂,比坟墓还要幽暗。

M还会回来吗?

不知道。

但是C,愿意等。

房子相继有新的房客入住,有单亲母亲和她的一双子女,有一群年轻人在这里彻夜狂欢,有一个秃顶男人在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宇宙的永恒真理:所有记忆、存在、不朽,都是妄念,一切终将毁灭。

对于这些阻止M回来的人群和思想,C动用鬼魂的灵异力量,将他们通通赶了出去。

最终,房子破败了,再没有人愿意居住。推土机不期而至,将它碾成碎片,化作了尘埃。

C的等待,似乎也到了尽头。

在废墟中,C看见了隔壁房间那个披着绣花被单的鬼魂,她的等待要更为漫长,以至于忘了等的人是谁。

此刻,在废墟上,她终于动了念头:“我觉得他们不会回来了!”之后便魂飞魄散,被单掉落在地,瘫软作一团。

如果说「死亡」只是「身死」,那么这一刻的被单掉落,则是「心死」。

“哗”地一下,所有眷恋、期待、希望,全部消失了。

而这,也是C的结局吗?

房子倒塌后,废墟上又盖起了新的大楼。

然而,C并没有魂飞魄散,因为他内心期待重逢的火,还没有熄灭。以至于当他从施工的高地一跃而下时,命运也并没有终结他的等待,而是给了他一种全新的等待方式。

就像前文写道的:死了的人没有未来,只有过去。

C竟一下穿越回了几百年前,回到了这座房子建立的起点,用一个「初见」的方式,去等待「重逢」。

那可真是神来之笔。

而我们也终于明白了「历史」一词的含义。C从生前到死后的经历,恰恰见证了这座房子从建立到倒塌的全过程,而他和M的爱情就嵌在这段历史里,成为一个最动人也最心碎的注脚。

房子的主人一直在换,床单里,相拥而眠的人总有不同。可对于C来说,这座房子和他已融为了一体,而他身上披的床单,则是他和M爱情的最好见证。

可是,该来的还是要来,该走的还是要走。

C的等待,与其说是等待M的回来,不如说是等待一个真正可以告别的时刻。

那是什么呢?

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死无可恋?

或许是的。

但我想,故事还有另一层含义,并没有那么消极。

记得在片头的字幕里,影片引用了伍尔芙短篇小说《鬼屋》的第一句:无论你何时醒来,都有一扇门轻轻关上。

《鬼屋》讲了一对死去的恋人,回到曾经的房子里寻找宝藏,最终找到了他们最珍贵的东西,那便是爱情的痕迹。

《鬼魅浮生》虽然讲的并不是同样的故事,但内核却是相似的。

M注定不会回来了。

就像影片开始时的那段对话。

M说:我每离开一个地方,都会留下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诗句。这样我每次想回去的时候,都会有回忆在等着我。 C问:那你回去过吗? M答道:没有。

离开这座房子的时候,M也留下了字条。那意味着,她也不会回来了,这和之前的每次离开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这张字条,也成为了本片最大的悬念。

上面究竟写着什么,使得C在看后,瞬间消失?

你可以有很多猜测。比如:我不会再回来了。比如:你不用再等了。又或者,只是一句不知所云的动人句子。

但我想,应该是《鬼屋》里的那一句:The Treasure yours.——这是你们的宝藏。

这一句,曾在影片中出现过。它就出现在M带新男友回家,C愤怒地将书架上的书散落了一地,其中一本书打开的那页,正是伍尔芙的《鬼屋》,而镜头给了这句话一个大大的特写:The Treasure yours.

这是C在提醒M,这座房子对于他们的意义。这里藏着他们的宝藏——那心中永恒的爱的光辉。

而最终,M也把这句话留在了字条上,他用这种方式回应了C,告诉他:是的,这是我们的宝藏,我只有离开,才能完整地留下它。

那一刻,C也明白了这句用来提醒M的话,其实也是说给自己的。

生死两隔,留下的是一段完整的、值得一生回味的爱情。有它在就好,人和房子都不是「回忆」必须要依托的东西。

那就走吧。

自始至终,C等待的都不是M的回来,而只是M的一句:这段记忆,对我也同等重要。它不是一个说搬走就能搬走的房子,而是那段漂浮在人生里的彩虹斑驳,永远无法抹去。

这就够了。

“无论你何时醒来,都有一扇门轻轻关上。”

可是,你不必担心。

那不是什么鬼魂,而只是爱你的人,来看你了。

 短评

一头白床单也能拍出惊艳的鬼片。神游八荒,见证沧海桑田,对他来说魂牵梦萦的却永远是一道墙缝,因为墙缝里有她写给他的字条:真是个情深如海的鬼故事啊!鲁尼·玛拉坐在地上边流泪边吃派吃到吐是我今年看过最美的画面。(配乐值得加一星,好听到爆!)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被短评笑死,虽然也不是什么烂片,但真的是尬吹

9分钟前
  • 浑浊儿
  • 还行

在Dunkirk的配乐轰鸣后看这个简直洗耳。像MV的部分都是一种享受,出了影院后有种处处有床单的感觉。

11分钟前
  • \t^h/
  • 推荐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16分钟前
  • 张天翼
  • 推荐

全片自始至终诗意的镜头仿佛在诉说着生与死的距离,在思索灵魂与记忆的分量。当那座幽魂坚守的房屋被拆掉,这具幽魂心中默念”我想他不会回来了”,紧接着瞬间烟消云散,这真的比任何悲剧都让人悲伤。

1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据说每一间闹鬼的房子里,都居住着蒙盖白布的游魂。每个游魂都在等人,却从不记得等的人是谁。我的深情是触不可及,我的爱是无能为力。看你木然狼吞、呕吐到昏厥,我只能在一旁束手无策。时光漫漫,时间的轨道兜转,去挖开墙角里的秘密。魂飞魄散前终于领悟,孤独让我有了实体,寂寞却抽走了我的灵魂。

1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不用担心我眼睁睁看着你爱上别人继而搬离这间房子的无能为力,我飘荡在人世间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看一眼你写下的古老诗句。

20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导演一定觉得自己很屌吧。你特么倒是告诉我纸条上写了什么?!心疼吃派的玛拉。

22分钟前
  • HOW
  • 较差

以为自己心疼玛拉,吃个派看得我泪水一脸,后来才发现至少玛拉还可以搬家可以开始新生活,而鬼魂却只能留在房子里等她回来,世世代代轮回再轮回。还有什么比信念崩塌嗖得一下床单就这么滩在地上来得更让人绝望,那个花床单说我觉得他不会再回来了,泪奔。原来那句我做鬼也要缠着你是句如此温情的话。

26分钟前
  • 朵朵鸭🦍💨
  • 推荐

前半部的节奏控制得太刻意,跟后半部截然成了两部电影,不喜欢。鬼魂作为旁观者所呈现的虚无,无力,被突如其来的控制电灯和摔碗摔盘子桥段破坏得所剩无几。就安静如鸡做一个鬼不好吗,这么大魔力怎么不去改变世界呢,瞎搞。有很多非常迷人的片段,像小调,或者交响乐,但强行合到一起让人感到厌烦。

31分钟前
  • 似零
  • 还行

仍是马力克附体,尤以门上光斑与头顶星云表现人类在时间长河的永恒微渺感,近乎默片的表现形式凸显环境音的作用,倒回叙事在结尾闭合,门框的取景构图让这座回环着爱与回忆的废墟呈现出迷宫的质地;日换星移,沧海桑田,万物荣枯有时,时间绵绵无尽,顿悟刹那灵魂委顿扑地,全片最佳瞬间。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一个男人超越时间的深情。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1. 少见的美国导演可以把握"微妙"这个词;2.孤魂对情的留恋与世间物不断毁灭循环的对照;3.可以跟阿萨亚斯《私人采购员》做double bill。4.5

41分钟前
  • Meng
  • 推荐

其实看到前面一大半时都感觉虽然很细腻很喜欢,但拍成短片就足够;但电影从时空错乱的时候开始变得有意思,一个孤魂目睹时代的变迁,他在等一个特定的人或是一句话给自己的存在做最终的定义--大卫洛维是个虚无主义重症患者可也真的好浪漫。卡西和玛拉就算演对情侣闲聊九十分钟我也乐意看!

4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时间与情感,细腻的感动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Moments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50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汤姆·哈迪:“我只露一双眼睛就可以演戏。”卡西·阿弗莱克:“我连眼睛都不用露就可以演戏。”

5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应该是比爱情更甚的对起源和因果的迷恋,就像经过一个宇宙轮回也想看清墙壁里那张字条的执念一样。在看似深邃而巨大的记忆房间里,每个人都不由自主想加入C,他是有限历史的绵延和川流时间的常量,这种悲情的迷人感或许就是唯物世界意义的一种解答,连达伦的《珍爱泉源》似乎都在对比中相形见绌。

5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应该名为《鬼比人孤独》或者《鬼再孤独也不找同类》,又或者《披着白床单的孤独鬼》,应该是史上最有逼格、最安静的鬼片之一,把一个MV就能拍完的故事,活生生撑成一个长片,对话很少,还动不动长镜头,剧本应该很好写,主要看演员,看摄影,听音乐,这个鬼的造型其实很搞笑、很调皮,一点也不惊悚。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