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

大陆剧大陆2003

主演:侯勇,罗钢,萨日娜,刘奕君,王思懿,孙俪,何伟,张秋歌

导演:王文杰

 剧照

大染坊 剧照 NO.1大染坊 剧照 NO.2大染坊 剧照 NO.3大染坊 剧照 NO.4大染坊 剧照 NO.5大染坊 剧照 NO.6大染坊 剧照 NO.13大染坊 剧照 NO.14大染坊 剧照 NO.15大染坊 剧照 NO.16大染坊 剧照 NO.17大染坊 剧照 NO.18大染坊 剧照 NO.19大染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6:02

详细剧情

清朝末年,一派萧瑟之气。父母早亡无家可归的十五岁少年陈六子流落街头,靠着要饭存活。但六子天子聪颖,机智灵活,时不时去听听说书,了解外面的世界。某个冬天,六子得到了饭店伙计锁子叔的照顾,让六子感激了一生。冻得没办法的六子倒在了周村通和染坊门前,早晨出来扫雪的周掌柜,救下了六子,且把他认为义子,取名陈寿亭(侯勇 饰)。就这样,陈寿亭开始了在通和染坊的生活。时光荏苒,十年间,寿亭通过自己的勤奋和机智,熟练的掌握了染坊的所有技艺和事项,把通和染坊经营成了周村的最大染坊,引起了大亨染坊老板的觊觎。他想通过贿赂把寿亭挖过来,寿亭却意志坚定,连绑架他的土匪都对他心生敬佩。就这样,周村上下无人不知晓陈寿亭。  大户卢家老爷看中了寿亭,想让其去青岛协助从德国归来学印染的儿子卢家驹(罗刚 饰)。寿亭因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路和创业之路……

 长篇影评

 1 ) 大染坊中的企业管理与成功之道

企业的生存法则:活下来,做大,做强

内部管理:
提高员工的工作意愿:带头苦干,赏罚分明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内部抓管理,培养骨干,同时吸收外部力量,比如逃难的电工
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倚重员工的品德,物质奖励结合情感投入。

外部竞争: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染布的秘方:大方中套小方
打开销售渠道:利益诱导,让利
建立人脉关系网络:树立威望名声,珍惜贵人

动态调整:
抓住机遇,立稳脚跟,或者震慑对手,或者很赚一笔。
跟踪最新的行业动向,转型升级(从染布要印花)
保持做人的一贯品格,做事的灵活机动

陈六子身上具备的成功者特质:
1、技术过硬。技术高。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
2、人格魅力。品格高。树立名声,得贵人相助。
3、定位准确。智慧高。只做自己擅长的,合作与互补。
4、格局远大。逆商高。幼年苦难,但从小听书,眼界宽。
5、深谙人性。情商高。有慧根,同时爱思考。
6、开源节流。财商高。舍得投入,但是不浪费。
此六高汇聚于一身,想不成功都难。

人物鲜明,节奏流畅,表演到位,台词精彩。
好剧!

 2 ) 初识好剧

首先我想谈谈卢家驹,家驹在陈六子面前,是个只会摆弄染织概念的纨绔子弟,我一开始以为陈六子会把他击垮的落花流水,可没想到,家驹一呆就呆到了结尾,和六子的感情也很动人。陈六子评价家驹,说家驹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他不争,正因为是他的不争,才能让身为合伙人的陈六子大展拳脚,不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跟着陈六子,家驹挣了很多钱,也一直保持着自我本色,自己的长处也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比如会讲外文,有文化,喜欢女人,和很多印染界的朋友的友谊也都因为有陈六子这条线牵着而一直保持着,可以说是命很好了。家驹对自己的认识也很清醒,他说什么是走运,碰到对的人就是走运了。

我很慕强,看到厉害的人我首先会特别喜欢甚至于崇拜他的强大,进而自卑,我总是会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短处相比较,别人有的优点我必须有才可以。这一点我就比不上卢家驹,家驹从来都不会产生这种内耗的情绪,厉害的人,你只要站在他的身边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要超过他,厉害的人也有自身的短板,正因为有你的长处在,你们之间才能1+1>2,以平等的高效的方式大杀四方。

其次我想谈谈陈六子的做人之道。在青岛时,陈六子将计就计摆了孙明组一道,可他见好就收并没有置人于死地。在济南时,藤井用低价逼的几个厂子连连亏损,这时陈六子查明了东北实施管制价格的情况,用走私捏住了藤井的命门,他也没有置人于死地。上海的另一纨绔子弟在报纸上说陈六子是要饭的骗走了8000米布,陈六子又绝处逢生低价销售虞美人,把飞虎牌打入上海周边城市,他也没有置人于死地。陈六子都能在这些惊险时刻化险为夷,但又把握好分寸,饶别人一命,让别人对他死心塌地,这可是太高级的拉拢人心的方式。两个字,服气,格局大。

再其次,我想谈一下所有人最终的命运,在国家都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是没有好下场的,我们所有人都终究是蝼蚁,形势比人强,个人的力量终归是薄弱的。

 3 ) 意淫片

小六子的成功从何而来呢?我一直想不通。

他莫名其妙的成为周村第一染布高手。

他莫名其妙自学成化学家,掌握81℃绝密染布法,以至于用了20年都是领先行业的绝密配方。

他莫名其妙的结识山东第一企业家苗瀚东。

他莫名其妙的被卢老爷赏识,死心塌地的请做掌柜,少东家卢家驹被每天当做狗一样呼来喝去还服服帖帖。

小六子到青岛开大华染织厂后,和孙明祖进行的一系列商业竞争被观众大呼过瘾,盛赞为商战片的翘楚剧情,我却是百思不得其解,大华染织厂崛起手段有四,一是给青岛布贩子让利,二是暗中截留东三省客商,三是给学生爱国运动免费提供布匹做条幅打广告,四是用假配方算计孙明祖。仔细考虑丝毫经不起推敲,一是孙明祖是青岛经营已久的大实业家,财力雄厚,一个新开的厂子给布贩子让利,孙明祖轻易可以仿效。截留东三省客商现实中更不可能,多年的生意伙伴怎么会轻易被抢走。至于赞助学生运动条幅这种手段实在幼稚,运动的宗旨是抨击政府,唤醒民众爱国意识觉醒,谁会在区区条幅赞助问题上大肆宣传?如果有请先打点好媒体报社。最后阴谋算计孙明祖的手段,实属卑劣,无奸不商,孙明祖虽谈不上光明磊落,但所做之事却都是阳谋,面对六子的诡计非但不气急败坏,最后居然还和好皆大欢喜,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是怎么尿到一个眼里的?

至于六子和青岛黑道的周旋更如同儿戏,江湖人都是拿人钱财给人消灾,籍籍无名初来乍到的外乡人不曾在这方水土有一点施恩布惠的背景下,靠混不吝就可以做上宋江一统黑道,义结金兰,这种桥段在隋唐演义和水浒传里都不曾有。

30年代的青岛是德国租界,一个一无背景,二无财力乡下来的小作坊掌柜在这里可以舞舞喳喳,洋人和蓄谋侵华的日本商人都可以被一并戏耍,商场如战场,这种桥段和抗日神剧有何区别。剧中没有一点和政府打交道的情节。看不到一点小六子做人的圆滑,生意上的精明,他成功的一切全部基于主角光环下的坚实基础:他财力雄厚,钱永远不是问题,他染布技术高超,客户不能拒绝。他所到之处,黑帮,政府等第三方势力皆要回避。

六子去上海和林祥荣过招的手段更是滑稽的可笑。林祥荣是上海鼎鼎大名的实业家,财力雄厚,小六子那点家底居然可以到上海去用月薪顶年薪的丰厚利诱把技工挖到济南,可能吗?且不说有没有技术傍身的技工愿意从上海去济南谋生活,林祥荣也不傻,六子可以高新聘请,林祥荣就不可以顶薪留人吗?除非走的人都是可有可无的。

六子和沈远宜的认识和交往不说,单说沈远宜,一个妓,是如何做到在济南呼风唤雨呢?她长的漂亮,有才貌,会洋文,这就是资本?凭这些就可以让济南的那些达官贵人在六子开业的时候去捧场?再一个沈远宜和霍东鹤的感情也是讲不通的,真的情深意笃怎么会一直让沈远宜在窑子里接客?霍东鹤好歹是党国国防部军需处处长,一个少将,居然和六子初次见面就被折服,就6哥6哥的叫着,并允诺至少几百万大洋的生意,这般公器私用想也不会做到这样大的官。

六子大字不识,却聪明绝顶,自己发明81℃染布超级配方,过目不忘轻松领悟现代染织技术,成为化学家,这些设定权且不说。他目空一切的资本是钱,而钱又从何而来?半生经营攒下几十万大洋家当就妄言做到青岛最大,济南最大,山东最大,全国最大。最后大华染织厂在算计日本人的情况下才兑了14万大洋,就这点家当还吹嘘自己一天的进项可以买3个西餐馆?就算所言不虚,那钱也是东家的,你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是不是忘记了身份?

他对内体恤员工,工资丰厚,毕竟钱对开挂的主角而言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对外的商业竞争阴谋不断,非但没有被对手加害,还赢得尊重,脱离现实。六子总是自信到爆棚,做一步望三步,动不动就要给谁一个教训看看。这种戾气和张狂何以在那个吃人社会存活?

《大染房》剧情紧凑跌宕起伏,富有戏剧冲突,因此可看性很高。这个片子的讲的是那个年代爱国商人艰难创业振兴民族实业的传奇,其中必须要有血有泪有挣扎有不屈,这样一部近乎严肃的民国背景片,实在不应拿一个奇遇不断笼罩主角光环的张无忌式人物的传奇一生作为缩影,这和抽鸦片自嗨没什么区别。

 4 ) 17年前的收视冠军,明明土味十足,却成就了孙俪的巅峰期

说起童年回忆,一般与制作精良扯不上关系。

但往往,奇幻博眼一定必不可少。

比如《西游记》和《新白娘子传奇》,前者至今稳坐重播率TOP1。

“琼瑶宇宙”也完全不输。

最近《还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主演聚首,又被推了一波热搜。

在那个年代,它们不仅是孩子们的专属特供,就连成年人也记忆深刻。

在咖爷的印象中,还有一部剧,短小精悍,老少皆宜,看过的人拍案叫绝。

一共24集,收视甚至赶超《大宅门》。

它就是《大染坊》。

作为山影早期的年代剧,它包揽了“三足”——土味十足,义气十足,人情味十足。

可以说,中国最接地气的一面全部汇集在这部剧中。

按照现在观众阅片无数的眼光,这部剧算得上是土味男频爽剧的开山鼻祖。

更夸张了说,它就是一部民国版的《庆余年》。

岁月静好的少年时代

要说爽剧,必须有爽剧的套子。

去年底开播的《庆余年》,男主角范闲,就是一个玩转古代政治游戏规则的超级外挂。

在家各路江湖老生呵护,在外各方朝廷政要撑腰,这样的人生,才能算爽。

《大染坊》作为前辈,自然也不差。只不过,它带了点时代的土味。

范闲出入高等学府,主修文学史专业,熟读古典名著。

陈寿亭(侯勇 饰)的阶级跃升比范闲猛多了,一出场就在冰天雪地里被狗追着跑。

他是孤儿,从小没爹没娘,靠讨饭为生,不识字,也没机会读书。

但他有个爱好,他喜欢听书。

范闲霸道真气辅助,陈寿亭也不差,他有神记忆,什么事只消一遍就能记住。

这样的人,要乘风起航,只欠一个机会。

对陈寿亭来说,这个机会就是终其一生不断精进的职业:染布

而靠染布为生的周家,就是陈寿亭的福地。

要饭时,因为夜太黑,风太冷,陈寿亭睡倒在了周家门口。

染布向来依靠染布师傅的配方,陈寿亭一来就用过目不忘的本事,将师傅在配料房偷摸搞的方子解了套。

随后他对周家老爷说:“师傅懒惰,干活不多,每顿还要吃两个大白面馒头,他的方子我早记在心头了,咱解雇他吧?”

刚进周家,新认的爹还没喊顺溜呢,就开始放肆了吗?

这就要说到陈寿亭男频爽剧主角的感情线。

陈寿亭一进周家的门,就被大女儿周采芹(萨日娜 饰)看上了。

女追男隔层纱,何况她追起陈寿亭来,又土又实在。

她怕他冷了累了,便给他绣衣杉,缝围巾,他干活时就陪他说话。

她知道师傅会克扣陈寿亭的鸡蛋,她就把鸡蛋揣在怀里一路捂着,给陈寿亭送去。

有一次,捂得时候太长了,还给她胸口烫了个包。

不用说,这是个让人想跟她好好过日子的妹子。

陈寿亭呢,从小没有爱,一下子受了这么多爱,实实在在,沉甸甸的。

他能做什么?

只有用最土味的办法,用一生来报答——

给她最好的,让她全家都住大房子,把她出身的小山村改造成最富的。

20岁,陈寿亭刚结婚,找了份新工作:跟着新入股的东家卢家去青岛开染坊。

爱情味儿是猛烈的,事业上的火药味儿也要猛。

在青岛,工厂选址触了霉头,说是前一任老板一切布置妥当,开业前一天死了;

在济南,工厂再次选址,自家亲戚怕被挤兑,特意给他安排开垮了三家厂子的地方。

陈寿亭一听就明白了。“那是他们命炝不住。我们厂肯定发达。”

他说话,那嘴里像炒了油泼辣子,临了还讲了个土匪割肉给他吃的故事来唬人。

说是土匪割一块,他吃一块,生吃,还蘸着料。

厂开起来了,生意红火,他更是火爆上线,古怪执拗。

试水温时,他说洋人的温度计不好使,最好就是用以前师傅教的“鱿鱼试温法”。

自家亲戚拿着工资谈恋爱睡懒觉,活却让别人干了,他看见了,立即解雇了亲戚。

对待工人就更厉害了。

有一次,他转头一看,大盆没封盖的硫酸正在一个工人脚边晃荡。

一个健步冲过去,推开工人,硫酸还没洒尽,他便抽下白布,照着工人身上就是一顿暴打。

一个人,一边要花大力气盯着厂里,一边要和商业对手周旋,还要和捣乱市场的日本人厮杀,放在现在就是“男版魏璎珞”。

但如此商业奇才,什么样的结局才适合他?

剧里安排的是心力交瘁,过劳而死。

很多人觉得突然。但我认为这才符合陈寿亭的范儿:

人生太狂野,不能退隐江湖的开挂英雄,唯有过劳死才能服人。

陈寿亭的扮演者是侯勇,现在提起侯勇,观众的记忆会自动拨到《人民的名义》里小官大贪,像看农村麦浪一样欣赏钞票的赵德汉。

他在剧中畏缩,讨巧,理直气壮,瞻前顾后,人狗两副模样。

第一集播出后,观众就被他的演技震得一愣一愣的。

《人民的名义》

坏人要演得让人恨,做尽坏事就可以。好人要演得让人心服口服,不让观众嗅出白莲花味,那就难了。

但看得出,《大染坊》里的侯勇很是过瘾,他不演好人和坏人,陈寿亭一角就是他的终极目标。

他疯魔,他神经,他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就够了。

丰满立体的配角人物

这样的时代大剧,一个人唱不了独角戏。

需要有人衬托,把他的完美衬托出接地气的瑕疵,把他的古今通吃的开挂衬托出饱满时代的背景。

反派先按下不说,说说那些丰满立体最不好演的身边人。

正是他们,赋予《大染坊》不同的魅力,因为他们自身与陈寿亭不同的故事线,才降低了陈寿亭不断向上的压迫感,让观众知道,不是主人公的选择才是对的。

第一个,赵东初(刘奕君 饰)。

《大染坊》里,卢家驹应该算是第一男配,但用赵东初作例子,更合适。

他和卢家驹都是读书人,卢家驹被陈寿亭压着一截,赵东初却有自己的判断。

在人物塑造上,卢家驹太过顺从,温柔,好似《甄嬛传》的十七爷,爱情很美,但人,实在顺遂清淡了点。

赵东初这个人上过大学,娶的新潮媳妇,与哥哥整天窝里斗不同,他更具开放性。

刚与陈寿亭结识,赵东初第一个反应是:提防。

不仅自己提防,还要提醒地方染坊界都提防着。

他一心帮着哥哥,甘心居于人下,但随着与陈寿亭接触多了,他从一开始任何事都顺着哥哥,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

他与陈寿亭是一体两面的同一种人,只是方向不同。

可以说,一个是酱香味,一个是东北大葱味。

陈寿亭成了观众的掌中宝,赵东初的扮演者刘奕君呢?

《大染坊》播出时,他帅气,年轻,但就是这张脸总有种不愿显露的老练和狠辣。

这种老练和狠辣,在12年后的《琅琊榜》大反派谢玉那里,得到了最纯粹的爆发。

而在《大染坊》里,他知道他的聪明就像卢家驹一样,只能挂靠在别人这里。

亲兄弟之间,出头内讧是小人做派。所以他赵东初再瞧不起哥哥做派,也尽力劝和,周全,大家一起有钱赚,共同走下去,比什么都强。

《大染坊》是关于时代的故事,人讲究的是“活下去”,而比平常老百姓更体面地活着,应是最大的讲究了。

说到时代,就不得不提窑子。

同样上过大学,沈远宜(孙俪 饰)就倒霉得多。

她远道而来找寻男友,男友没找到,反倒弄丢了伙食钱。

走投无路时,只好跪在海滩里,满心想着自杀。

就在此时,她遇见了来海滩散步的陈寿亭。

孙俪饰演沈远宜时,不过20岁,正好是大学生年龄,与陈寿亭这种社会哥一接触,震撼很大。

她发现除了学习,人生还有另一条路走,就看你敢不敢走。

海暂且不跳了,沈远宜去了济南投奔姨母。

按照剧设,她成了济南风月场里的头牌,远近驰名的夜明妃。

但她是与众不同,她卖学识,卖陪伴,所有能营造的梦幻都卖了,却不卖身。

有限的时代条件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容易。

陈寿亭将人生的选择交给了天赋与运气,赵东初则在不断权衡中栖居于家族,沈远宜则跨出了很多女学生不耻的那一步。

哪一个更对呢?

这也是《大染坊》里,最迷人的疑问。

老戏骨的绿叶时代

2003年《大染坊》火了,但不像是今天的剧,能让新人成为爆款,能让老戏骨再度翻红。

它的红,是作为一部好剧本身红了,演员反倒没沾光。

侯勇作为此剧中最具个性的主线,靠角色拿到了飞天奖最佳男主角。

之后转战大银幕,然而《八月一日》里演了贺龙将军之后,便沉寂了。

没人找他演吗?

当你搜索他的消息时,又会发现其实他每年都有新剧,他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戏路——与陈寿亭相似,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像是《白银谷》里的康三爷,《开创盛世》的大臣魏征,《陈赓大将》和《上将许世友》里的陈赓。

但无论是当时还是如今,这些令人着迷的正派人物都不算是风头最强劲的。

2011年时代变了,《大染坊》里那种乡土味被另一个剧种代替。

当年的大学生孙俪,接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剧《甄嬛传》

与节奏超快,一集一个主意,两集打趴一个对手的《大染坊》相比,《甄嬛传》在感情和事业方面的刻画,完全脱去了过去宫廷剧粗制滥造的习惯。

这在当时让观众耳目一新:各位小主没了一般老百姓谋生的需求,一出场便分了带院子的套房,吃穿用度全看争宠能耐和母家势力。

他们说话用词繁复,吃穿不愁,整日为了争风吃醋,围着首饰打转。

《甄嬛传》

主角的选择少了,配角除了死路一条,根本没得选。

除了《刘老根》和《乡村爱情故事》之外,一种精致开始引领潮流,席卷各种剧集。

大女主剧渐渐成为主流,大男主剧走得更远,不仅赏剧,还要赏男色。

肉眼可见的,是流量偶像成了主角,侯勇和刘奕君便是继陈道明、倪大红、吴刚、丁岱勇、王劲松之后新一代入局的“老戏骨”。

去年的新剧《庆余年》,有人吐槽浪费老戏骨。

然而,作为老戏骨们,却早已明白,这三个字早就不是港片里专门形容在娱乐圈耕耘多年,德高望重并且演技深厚的人。

相反,更像是给流量偶像做配角的专用词汇。

《庆余年》

要说这现象是中年男演员的独一份,也不是。

孙俪在《甄嬛传》之后一路顶着“娘娘”这顶高帽,不论怎样都摘不下。

同款宫斗剧《芈月传》,同款商战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都没激起水花。

《辣妈正传》和《安家》更不用提了,前者昙花一现,后者热搜不断,但始终悬浮表面。

关于《大染坊》,观众最认同的一点是从这部剧里走出的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是演员。

言下之意,能适应不同的角色,能演得让你觉得,就是那个味儿,就是那人。

怎么现在都演不到点子上了?

其实,《大染坊》这种捧红了自己,捧不红演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它属于自己的时代,属于那一代的观众。

但正因为它捧不红演员,才能让真正想当演员的人有机会或是求之不得或是迫不得已留在娱乐圈慢慢耕耘。

但他们的机会不多了,新一代流量上岸,IP,脸谱化,幼齿化。

2016年,《大染坊续》开播,题材早已不合适了,于是半点水花没有,连豆瓣评分都没上。

默默耕耘显得更像是反抗,又像是躲在一处角落里保持沉默。

他们甘心吗?

孤注一掷挑战当代的观剧习惯:成为一个演员,而不是与角色捆绑销售的产品。

但现在他们已经从个性丰富,层次分明的老剧中永久退役,随着时代潮流合并成为新生代剧集捆绑销售的一部分:老戏骨。

或许你会认为,这种做法很无奈,但这不像极了武侠世界里见招拆招的侠士吗?

只不过,他现在有点苍老。

本文作者 |木森田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
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投稿或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5 ) 夹缝里的民商

看完《大染坊》已经有一阵子了,但一直没来得及写点什么。今早看《新周刊》主编封新城对吴晓波的一篇采访后,觉得用“男三号”来形容清末至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商人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文学创作也好,影视作品也罢,描述这段时期时总是围绕着政治,商人连配角都算不上,企业家的提法更是无从说起。还记得历史书里说过,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萌芽过的,只是被扼杀在了摇篮状态。既然有资本主义,那就一定有商业,有商人啊,他们跑哪儿去了?也曾听说盛宣怀、胡雪岩的名字,但太少了一点,而且他们的被人所知还是沾了政治的边。官商官商,就没有民商吗?

陈寿亭无疑是个杜撰的人,哪怕有原型,也相去甚远。但至少,在那充满了动荡的年代,有这么一撮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商人。你说陈寿亭爱国吧,是,他会给游行学生免费送布、送水、送干粮。但你若说他是大善人吧,他给的布是堆积无用成本少的,他也不是给你白用,条幅上要打他的logo。在那个年代,广告都还不是一个独立概念时,大字不识的陈寿亭,这一手,绝!而我就从这个细节里,得出陈寿亭首先是一个商人,其他的都是辅,商人才是根深蒂固的主。推而广之,如今的企业家,当他们做什么时,我不是小人之心用最坏的歹意去揣度他们,但是,他们也是贴着商人标签的,也免不了俗。

我是一个俗人,所以我一直是在乎文凭并以之为手段之一来界分人与人的。但越来越发现事情好像不那么简单。陈寿亭是个文盲,但他就能将留洋的高材生一一打败并让他们对之心服口服,个个“六哥六哥”地叫还以之为主心骨。原来,有没有能力,是否让人心悦诚服用的不是文凭等虚幻的东西。

“穷寇莫追”,陈寿亭与人作战,到最后,总是会给人留一条退路,不将之完全往绝路上推。一则是他心慈仁厚不赶尽杀绝,一则是避免了败兵之将的绝望反扑。既落得个好名声又侧面维护了自家安全,一石二鸟之计。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很多曾经敌对的,到后来化干戈为玉帛,相互帮衬,但前提是有共同的利益。但在困难时候,本来是朋友的,也会相互算计,以己为上。商场不是过家家,没有那么多温情与仁慈。尤其当今社会,前者少见,后者更多。

说到底,剧中的陈寿亭是没有与他旗鼓相当的对手的。那些本不将他放在眼里可后来又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的敌手,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样也会寂寞并缺乏挑战的吧。人嘛,总要有压力才更有动力,太过厉害,完全高高在上,不能发挥全部智慧的人,会高处不胜寒的呢。

一个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他的成长发挥太重要了,陈寿亭本想将他的飞虎牌卖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而且凭他的商业才能,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嘛。可惜,他生不逢时,战争以及当时政府的政策,毁灭了一切。中国商业不是不发达,中国商人不是不智慧,但被剥夺了平台的人,再厉害也没法表演。中国民族工业是萌芽过的,但被强制性地终止了,于是有了中国那个时代企业家连“男二号”都混不上只能屈居“男三号”的尴尬。

剧中很多场景没有直接表演而是通过人物的口头阐述一带而过。这是一个好主意,是小成本制作可以参照学习的——既节省了拍摄成本,又防止剧情像裹脚布般冗长。不过,偶尔也会觉得跳跃太快有点衔接不上。

 6 ) 一首悲壮的民族工业挽歌

好久没有写剧评了。上一次写东西,还是写的4篇游戏的体验感(很惭愧,那是熬夜玩游戏的血的感想)。不得不说,这一两年确实变得越来越浮躁了。难以集中精力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大染坊》这部剧是在听了b站上一个最喜欢的up主1900的讲解后去看的原剧。在我看来,本子,人物,演员演技,剧情背景都很好。特别是不拖沓,情节紧凑,内容丰满。短短24集,重点刻画了十多年的人物经历。而且借人物主角的经历阐明了那个年代的民族工业生存状况。是一部好剧

主角人物赏析

1.六哥自始至终都亲自和工人吃饭,干活。

他的这种特质和他从小要饭为生有关系,不喜欢闲下来,一定要劳作。但我认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加深和更新对于印染这个行业的了解,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改进工艺,时刻密切掌握工厂的运行状况(主人公不识字,更需要在实践中掌握工厂?)。因为他的工厂虽然在那时候是大厂,但是规模也很有限。内部可能缺少这种分层的管理结构,而且以他的精明和能力,也不愿意放心让别人代劳。有点像诸葛亮似的。其次,和工人同吃饭,同劳作天然的就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树立自己的威望和亲和力。这样工人也就更愿意给他卖命,卖力卖心,他的话说就是干的猛,次品少。这也是他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手段。

他的这种亲身实践很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名将也因为长期战斗在前沿指挥的第一线,了解部队,了解战场,了解敌情,因此在用兵时更加的大胆果断。关键时刻,敢于以更加冒险的手段博弈更大的胜利。

比如他在用假配方击溃孙明祖一战中,就大胆用王长更。只要冒着他叛变的风险的,如果不是在长期的一线实践中发现,识人的话,这一部妙棋可能是走不出来。

同样也正是因为在一线的长期实践中,他才摸索和掌握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比如用多个中间色兑出目标色。可以说这是降低成本,提高颜色质量的很硬的一手。还有他对化学染温度,颜料的掌握都很精到。同样在对孙明祖的商战中用到了。在孙明祖试染的三次中,他让王长更加入了配料,而在他大批量开染之后则取消了这种配料。 这是他迷惑了对手,赢得这场商战的关键所在。

可以说他的很多次商战都是在以行业技术,人的表演为基础,结合他听书领悟的策略达到迷惑对手的经典战例,是一个需要掌握技术诀窍,统筹各方角色表演,洞察对手心理和利益关切才能下出的好棋。

比如他扳倒訾家那一场,首先他了解了桃胶和sin胶的使用可以使得布看起来很厚实,但在机器拉宽的过程中会被拉坏。然后他用了文东这个有日本妻子的特殊人物演了一场瞒天过海,成功的把一种劣质布卖给了訾家。最重要的是他提前布局,把工人的钱存在劝业银行,然后在訾家的布出现质量问题以后,让他们去挤兑。这还需要精通金融常识。

商战和真正的打仗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你必须在这一行业有所精通,行业规律,产品等。然后是战略层面的伪装和示假即如何迷惑敌人:声东击西,欲南故北。

2.六哥情商很高

1.在知恩图报方面做的很到位。对于锁子叔当年半块饼的报恩,对于彩芹的忠贞,对于苗汉东一个馍馍的恩情永不忘。所有这些都是他在工人和商业伙伴中积累了很高的信誉度。

2.在商业竞争中,亦敌亦友关系的把握和利用。他与孙明祖,林家,藤井甚至是周村其他染户都是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由于他意识到商业对抗和合作密不可分,合作为主,没有绝对的朋友和敌人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他在动手时总是留有一线余地。很多时候就化敌为友,扩展了自己的商业圈。比如他和孙明祖如果当时把孙挤兑死,可能后来就没有他和孙共同对付藤井,后来孙开商贸行为他转运,倒卖布匹。他和林家更是打打合合,反而加深了两家的关系。在最后合力击溃訾家中林祥荣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3.在选人用人上很有一套。

在我个人看来,对于卢家驹评价并不高。但是六哥确很欣赏他。卢家驹这个人好出风头,好色。贪图安逸享受到出卖厂子的命根子染布配方等等。但六哥却能用好这个人。他意识到利用卢家驹留学生的身份和他的学历,可以帮他在业务方面拓宽知识,(这在他进口最新机器和使用桃胶,sin胶织布上派上了用处)也可以成为社交的一把利剑。而且作为股东,卢家驹自知自己的短处,对于六哥的决策是言听计从,从来不会掣肘。

对于底层人物的应用:对于吕登标这个人,他用的就很好。这不是一个可以在工厂中带着工人一起扎实干活的人。 那他也有他的长处:搞事情和侦查。六哥的几次商战,他获取的情报和搞起的事情给竞争对手很大的打击。同样对于王长更和账房老吴的侄子文琪,六哥也是让他们在关键的位置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谈谈时代背景下民族工业的艰难

之前看过一个b站up主做的关于国民政府90%以上的财政收入是关,盐,统三大税。国外商品倾销对于它增加统税是有利的,所以他便不会扶植本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在剧中六哥和卢家驹的一段对话里是有体现的。

而在日本,政府对于藤井这种倾销商品和资本的商业家是发津贴支持鼓励的。剧中也提到了在同德国人竞争卖给六哥染布机器的时候,他坚持要做这一笔买卖,尽管利润不大。能够获得日本政府对他商会的重视。

在抗日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民族工业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虽然六哥个人能力很强,在对藤井的几次商战中都占了上风。还是免不了被挤出青岛。

其他人物评价

1.卢家驹

作为一个世代书香的富豪家庭,卢家驹有着留洋学习印染的宝贵经历。但事实上他无法凭借个人能力以及其背后的财源独立开设并经营一家工厂。这也就注定了他作为股东实际上无法主持和决策工厂发展的事务。事实上他也不想管这一摊的事。卢家驹本人性格散漫,架子大,缺乏吃苦精神,生活作风烂的一塌糊涂。虽然在后期有所改变,但无法掩饰他这个人整体上拉垮的形象。我对他的评价是负面的。当然他也有他的优点。六哥对于他的评价是这个人不争。他还具有一定的对外公关能力,能和洋行打交道。另外能够及时关注国外先进的印染前沿动态。这使得他能够比较合格的作为六哥的一个参谋角色。

彩芹说他待人和气,笑眯眯的。但事实上他那是摄于六哥的权势。这个人缺乏责任感。形式任性而放浪,甚至毫无底线,能拿工厂的命根子,染布的配方作为一夜情的交换条件。在我看来基本上无可救药。

对于孙明祖和赵东初的评价

个人对孙明祖印象好一点。当然赵东初也不可恶。他们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民族大义上还是有一些觉醒的。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与他们各自利益相关。但最终还是在日益严峻的形势面前觉醒了。而且对于和六哥的竞争 ,也逐渐适应了一种一敌亦友的特殊关系,能够达成一定的合作。孙明祖后期与六哥合作的相当不错。赵东初还是个人格局所限,他和六哥相比,有点像周瑜对孔明。虽然有一些心计,但完全不是跟六哥一个量级的。基本上都能被六个看穿他的心思。

对于沈远宜,我个人觉得他这个角色有点花瓶的意味。其演技方面在剧中乏善可沉。也不知道为什么编剧会加这么一个角色。可能是为了引出霍长鹤这个角色?最终给他的篇幅不算小。但她在印染这个情节主题中几乎没有什么地位。

总的来说,这个剧本剧情本身专业背景知识很浓厚,片子紧扣主题,拍摄了很多六哥在工厂中干活的情形。因为编剧的祖父就是从事印染行业的,这样的话给人以很强的代入感,恰恰让人很感兴趣,也使得剧情的发展更合乎行业逻辑。而不像是随便编造的。

主演的表现也堪称优秀,很好的塑造了六哥这个急脾气的特点。语言也基本上是贴合原著的,贴合生活的。

 7 ) 瑕不掩瑜啊

  意识形态重了点,当然,这也是源于创作年代的局限性,某党也是近年来才敢于逐步的还另一党之公允的,我们从小受的历史教育一直告诉我们,某党才是抗日队伍,另一党不但不愿打日本人求和不求战不说,还总是忙着”搅共”,FB透顶毫无气节并且连年内战大伤民族根本,云云。。。其实事实真是那么简单么?这一捧一踩,实在有点言过其实,这是我唯一不太满意的,意识形态的痕迹过重了。这个就不多说了,懂的人自然心照不宣,此话按下不表,说说这剧的好处吧。大染坊这出戏多年来反复重看多遍,越看倒越有味道了,在我看,这剧好就好在,人物鲜活,语言生活化,用今天的话来说,特别接地气!不管主配,嬉笑怒骂,都相当自然,符合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基本没有作戏的痕迹,偶尔有表演过于用力的时候,在整体气氛烘托下,也算瑕不掩瑜。很多场景,都让人有代入感,人物让人有亲切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至于那些个智斗,还有陈六的发迹史,倒没有太大的借鉴价值,太艺术化了,艺术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偶然因素太多,其实真实的人生哪里有那么多机缘巧合呢?即使有,也是万中无一的传奇人物,不可复制的成功,观赏价值高于借鉴价值。这个剧与其说是以商战剧情贯穿全场争取观众,不如说是一个情字牢牢锁定了我的心(本来想说我们,但这年头大家最烦被代表)。兄弟情,手足情,夫妻情,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甚至于暧昧之情,无不描画入骨,入昧三分,可歌可泣,可悲可叹。而陈六这个人,这出戏的灵魂人物,可以用八个字形容: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情重的人牵挂太多,聪明人往往思虑过重,一者伤心,二者伤身,两样都来,不堪其负啊!这八字考语按于他的惨烈结局下,不算为过吧。零零碎碎写了许多,大家凑合看吧,欢迎大家探讨交流剧情!三人行,必有我师。至于言辞激烈的砖家们,您只别往我这送人参来,其他无碍!本人虚不受补,人参吃多可上火了,呵呵!

 8 ) 周村古街传奇

    周村古商城,一个浑厚历史的沧桑背影,一段至今仍呼吸的古街传奇。周末两天,我们驱车奔走,穿行于历史与现实间的幽深日子。幽深的街道,厚实的条石,古拙的青灰色,朴讷的居民和商户,处处给人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古迹仍在,新景又添,分不清黑发白发,只想吸一口沉埋的檀香墨香,品三分过往的风华风流。无数的故事在街巷游走:是蒲松龄笔走龙蛇,是武状元虎啸龙吟,是千佛寺晨钟暮鼓,是李化熙祖祖辈辈代缴市税,是大染房冲出庭院而图谋天下,是电影《活着》中的福贵生生不息隐忍的天人合一……
    如同那根串起珍珠的丝线,古街也串起现实景点与辉煌记忆,如今风流云散之后,还有它讲述挂角羚羊的不老传说。

百年旱码头

    远远便看见“天下第一村”的牌坊,在那里巍然矗立,金色的大字耀眼,隐隐有一种威势,这是周村曾经辉煌的明证。而右侧“旱码头”的字样,则让人略感惊奇。
    所谓旱码头,即指商业流通发达的内陆市镇。史载周村古大街形成于宋元时期,兴盛于明清。南起丝市街,北至朔义门,全长1300多米。原有雄伟的北极阁横跨中间,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主要为手工业品加工区,大大小小的天井、青砖灰瓦的老屋和长长短短的街巷胡同,勾勒出北方城镇的万种风情;南段则多是富丽堂皇的商业楼房,诸多天下闻名的商号荟萃于此,形成了黄金地段。
    清朝中叶,周村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旱码头”。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周村,正逢正月十五。大街一带各商号张灯结彩,请来了旱船、狮子、高跷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乾隆帝见此龙心大悦,钦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民间流传:“山东一村,直隶一集”,“金周村,银潍县”,“大街不大,日进斗金”。1904年开埠前周村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仅次于青岛、济宁,每年货币流通量1000多万两白银,数倍于济南。
    在那些繁华如海的年代,周村也从来不缺少名动一时的佳话,几百年的积淀形成了这里的经商传统和文人气息。电视连续剧《大染房》正是以周村商人为原型,而2008年即将在央视上映的《旱码头》,将同样展现周村人的本色生活。

凛然沐风雨

    只有亲自到了你才会明白,戏里戏外都是同一个周村。
    从街口走入,两旁是书局、茶庄、中药铺、酒楼、绸缎庄、古玩店……各式的旗子招摇。从门口经过看得到里面货架上琳琅满目。全无半个现代化的广告牌,让你此刻不知今夕何夕。沿街的房屋一般为两层,典型的明清风格,以砖木结构为主,门市精巧别致,匾额和招牌丰富多彩,俨然一个中国古商业街的活标本。
    很多人并不知道,张艺谋执导的、曾获嘎纳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活着》也正是在这里拍摄而成。灰墙、青瓦,葛优饰演的福贵在错落有致的院子里走,往来如梦,凄冷的调子让观众落泪。他却坚忍而沉默地活下去。与福贵构成奇妙类比的是这条古商业街。在经历了曾经的极度繁华并历尽劫难之后,这条古商业街依然活着,原有的建筑和业态保存之完整堪称奇迹。
    三益堂印刷展馆就位于大街北首,它是周村最早的印刷书坊之一,明末清初由来自广饶县的付氏与几位亲友合资创办。家喻户晓的《聊斋志异》最早版本,就是在三益堂印刷出版。往南走,远远便闻到一股异香,正宗的周村烧饼作坊到了。周村烧饼闻名天下,据说清光绪年间,桓台郭氏来周村创办聚合斋烧饼铺,打破千年以来厚烧饼的形式。她用熟练的手艺将面剂揉碾成薄匀的圆饼,沾上经过精选、剥皮、洗净的上好芝麻,在烧饼炉中用木炭火均匀烘烤而成,酥、香、薄、脆,清香四溢,一举名垂千古。斯人已逝而烧饼仍在,又熟练的
工人现场流水制作,每人每天作3000个烧饼,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市井藏虎豹

    周村的魅力还来自于周村人,无论是那些土著的住民商贾,还是漂流的艺人小贩,从古至今,他们都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力量令人震撼。有兼济天下和造福桑梓的义举,有藏古逾千而不动声色的隐忍,也有颠沛流离却昂然立世的志气。
    在周村民俗展馆,有吴桥来的老艺人陈师傅表演独角戏,巧妙地融入京剧唱腔,唱词竟也有新翻杨柳枝,妙趣横生。广场上有人表演魔术,百分百的民间绝活。一人只靠两只铜碗,三个棉球,施展妙手空空,换得掌声如雷。另一人却是硬功夫,口衔木筷,上顶一壶开水,用巧劲让壶转如风车,看得观众都为他捏一把冷汗。倒是这师傅稳如泰山,让人一面佩服一面心酸,练成这门功夫不知要多少寒暑。
    今日无税碑是立于大街中部,这块六角形石碑铭刻着一个响绝古今的传奇。周村人李化熙曾任清朝刑部尚书,顺治十一年,辞官回乡。为发展家乡商业,自己承担了全部市税,并在大街立下“今日无税”碑,使周村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保税区”。电视剧《大染坊》的原型便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位于银子市街90号,清光绪年间,资金达三万两白银,先后到济南、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至今,人们仍能在那里看到全套的染布工艺和设备。
    这是周村的往事,散落在典籍和坊间,湮没和流传都年深日久。今天传奇开始在现代人身上延续。丝市街的北面有一条与它平行的街道,叫状元新街,内有状元府。原主人是周村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王应统,文武双全,刚直不阿;现在的主人是王氏后裔王辉,外表徇徇如常人,实则眼光独到,一掷万金。那天我在街上遇到王辉,衣着简朴,讷于言辞,但一想起状元府内藏有的大量瓷器和书画,令人感慨周村真是卧虎藏龙之地。

淳风动鬼神
 
    在周村大街上走,一些精巧的对联会触动人心。中药铺门口写着“但愿世间人无病,不愁架上药生尘”,真有悬壶济世的胸怀;杨家大院内厢房的门口是“家居好山好水地,人在不夷不惠间”;还有大德通票号院内的大字“唯吾知足”,处处都有人世的清平和合,也是最传统的中国民间。
    魁星阁古庙坐落于南首,比邻于商业区,为清代建筑风格。庙门朝北,里面的神佛也个个坐南朝北,这种庙宇在国内极为少见。碧霞元君殿、魁星阁、观音殿三座大殿组成,儒释道三教共处一地。商人来自四海八方,信仰各不相同,好在中国人从来不会为信仰较真,于是庙宇内也便成了神佛的聚会。魁星阁是研究明清时期齐地商业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
    千佛寺则坐落于周村大街北首,气势宏伟,教派众多,曾有摩尼教分支。现由千佛阁、关帝祠、三义殿、罗汉堂、弥勒殿、观音殿等6座大殿组成。大殿有米勒古佛,工作人员称如用数码相机或者摄像机看,古佛的口中会念念有词,如诵经状。我的几位朋友不信,自己看后居然确如所言,大惊。又传说罗汉堂重建开光后,殿门连续三天在关闭后自动打开,最后一夜甚至两扇门齐飞到塑像手中,这一传说流传极广。还有三义殿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塑像,而大殿西侧的桃花也开红、粉、白三色。对于种种异象,当地人说也许是周村的民风淳朴,便有天降祥瑞了。
千佛阁为寺内最后大殿,1947年陈毅元帅曾经住在此间,为寺庙留下了一股兵气。想来中国式的开天辟地总是如此,英雄起于寻常巷陌,然后才有一片新天清平盛世。

 短评

看了十多集,主角光环好闪啊。。。。。

4分钟前
  • Sunflower
  • 还行

太牛逼 不输

8分钟前
  • 冷猫
  • 力荐

只有24集而已,讲了民间生意人的一生,家国天下,现在动辄大几十集,山影你变了!永远记得那句“哎呀流血了”【凑数。。

11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国弱民强富贵又如何,终不过红尘一遭。陈六爷是个人物!8.4

1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看孙俪侯勇萨日娜就跟萧红鲁迅许广平似的

19分钟前
  • 琦殿
  • 还行

我怎么看过这么多电视剧!!

20分钟前
  • 大大大M
  • 还行

今天又翻出来重温了一下,最好看的民国商战片,里面很多职场道理浅显,但世间有几个人能做到。

23分钟前
  • 滚滚的麻麻
  • 力荐

国家太弱,个人太强,注定是个悲剧

25分钟前
  • kiwi
  • 力荐

这一场荣华富贵好辛酸。。。

28分钟前
  • 易天
  • 力荐

简单粗暴的长镜头,真实力道的群戏,直击要害的金句,快到飞起的节奏,再加上侯勇天神下凡的表演。这部剧简直绝了!!!

33分钟前
  • 几点奔马
  • 力荐

相信有陈六子这样的成功,家驹也是配合无碍。王思懿热辣,王昌娥、孙俪气质佳。“一等人,不读书。非一等人,还得多读书。 /对男人还是女人,首先是相互的信任;第二步是相互的理解体谅;最高处是相互的欣赏,你看我好,我看你更好。”

38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是好剧啊……让民族主义都显得那么自然了

40分钟前
  • #良民#鱼某
  • 力荐

国家太弱 终逃不过一个悲剧 结局有点惨

44分钟前
  • 回不去的夏天
  • 推荐

勇哥我耐你!

48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看了两遍不止【烂海报】

53分钟前
  • 安然槿 - 露
  • 力荐

看的讲解。从题材到剧情到演员都特别棒,唯一不喜欢孙俪演的那个人物,感觉是为了戏剧效果愣塞了个女学生。好多演员名声在外,看了之后觉得名不副实,侯勇是超出他名声得好!

55分钟前
  • muqimm
  • 力荐

挺经典的 虽然也有很多神话的夸张色彩 大亨的发家史 总有些荡气回肠。妈妈去世前一直一直重复的看 说想学学陈六子做人 可是时日无多 哪能重新学呢 反复看了有十遍。

56分钟前
  • 小天狼星
  • 推荐

我讨厌侯勇那张脸 多半是冲出亚马逊后遗症

1小时前
  • 蛋白斯基
  • 还行

小六子原型是编剧的祖父,难怪了,内容这么扎实。

1小时前
  • 修齐
  • 力荐

从一无所有到一个行业的先行者,感受到很深刻的中华精神!

1小时前
  • 不懂相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