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

韩国剧韩国2010

主演:鲁敏宇,洪雅凛,卢敏赫,金钟书,张京雅

导演:연출,이원익

 剧照

摇滚 剧照 NO.1摇滚 剧照 NO.2摇滚 剧照 NO.3摇滚 剧照 NO.4摇滚 剧照 NO.5摇滚 剧照 NO.6摇滚 剧照 NO.13摇滚 剧照 NO.14摇滚 剧照 NO.15摇滚 剧照 NO.16摇滚 剧照 NO.17摇滚 剧照 NO.18摇滚 剧照 NO.19摇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8 00:04

详细剧情

  KBS电视剧《rockrockrock》,根据乐队“复活”的吉他手金泰元的传集拍摄的电视,音乐在电视剧中占据非常高的比重。在拍摄现场,出演者们争先恐后的展示出自身隐藏的音乐上的才能。

 长篇影评

 1 ) 回避型依恋人格,一生至死的失败者

剧本的整体完成度真的极高,女主角的人物塑造非常特别,不落俗套,剧中角色逻辑自洽是我对人物的最大要求,这部剧确实做到了。除了第十一集,感觉十一集有人物崩坏的地方,这里就不赘述了。

彭莱是个极度别扭的女主角,没有扮演好人生中任何一个角色,事业和生活都极度拉胯。表面上大大咧咧自信满满,实际上自卑又极度缺乏安全感,用酒精麻痹自己,仅仅是因为事业不顺,就会感到已经一败涂地,失去希望,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的女儿也会因此讨厌自己,会把自己送的东西全部扔掉。因为这种一己之见,她十二年没有见女儿,这是前提。

要想不被人拒绝,就要先拒绝别人,是彭莱最喜欢的电影台词。父母的离去和姑妈的虐待给彭莱带来了一生的伤害,最后一集内心对话中白衣彭莱问黑衣彭莱为什么十二年不回来看女儿的时候,彭莱列举了种种原因,当然,护照被扣、事业不顺都是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彭莱不想去看女儿。或者说,彭莱不认为自己可以成为母亲、有资格成为母亲,当她事业受挫的时候,她解释不去见女儿的原因是“这样的妈有什么好见的”,完全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与此同时,和女儿的亲密关系让她非常恐惧,所以在多年后与女儿再次见面之前的想象中,别人眼中正常的母女关系,她却脱口而出“真恶心”。

在彭莱的世界里,一段正常的关系会让她深感不适,暴力和脏话才是她所习惯的,因为这就是她从小长大所经历的环境。多年以后,即便离开了那个环境,她还是完美继承了母亲和姑妈的糟糕行为,无论是抛弃女儿,还是酗酒。她深感愧疚,但是她无法面对愧疚,因为一旦承认她是错误的,她就再也无法面对她自己了,所以她只要空闲下来,就会酗酒,沉浸在酒精的世界里,对着酒说“我爱它,它也爱我”。

但是很显然,她爱母亲,母亲却抛弃她,她爱女儿,却抛弃了女儿,她爱摇滚乐,但是每一次演出都喝的烂醉如泥,把演出搞砸。她的人生中满是悲剧,无论是她的性格还是她的命运,她失去了她的一切。她在梦里幻想着她实现了梦想,红透半边天的摇滚乐队,乐迷大喊着她的名字,然后坐着豪车在欢呼声和掌声中傲然退场。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幕,她在美国终于成为了摇滚巨星,来到学校接她的女儿,学生们在两边排排站投去羡慕的目光,而她带着拉风的笑容走向她的小女孩。

黑夜想成为白天的英雄,可惜黑夜却只是黑夜。

 2 ) 表面光鲜,内在庸俗不堪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想 难得国产剧有这么好的题材,拍的也不错,五星预定。

看了一半的时候,我想 emmm有点聒噪和浮夸,不过当个喜剧看也行,三星还是有的。

看完了之后我只想给负分,有多负给多负。不光是因为这是个诈骗剧,更因为这个剧(尤其是后半部)流露出的那种自恋和油腻的爹味气息太强烈了,让人反感到家,引起了生理性的厌恶。

先说说好的方面:导演拍的叙事节奏都很顺畅,很丝滑,没有多余的废话,看的不累,不像有些国产剧让人情不自禁地想三倍速,这点还是很值得称赞的。配乐还成,有点好听。形式上很时髦,很像美剧,包括主演的人设,还有每集开头的回忆杀。我不知道回忆杀的编剧是不是后面的编剧,有几段写的精妙且深入,让彭莱这个人设丰满立体了不少,刻画的充满情感。

但是这些都后来都被毁掉了。导演和编剧最大的问题就是 情感缺乏,但是自恋爆棚。导致这部剧从美剧的气质滑落,变成了一个悬浮,刻奇,苍白,又恶意煽情的春晚小品。导演只会一个节奏拍戏,比方说有一个回忆杀是彭莱自杀之后叫妈妈。这么震撼人心的地方导演还是平平淡淡的就拍过去了,需要高光,需要渲染情绪,需要强调的时候完全没有。导演是不是有点情感隔离,还是觉得表达情绪太不酷了?这就导致整部剧像一部冗长的流水账,非常让人厌烦。

彭莱这个人设其实很时髦,是个有缺点,但是有个性也有闪光点,与生活的恶意搏斗的小人物,像《鱿鱼游戏》《马男波杰克》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写好的话会相当出彩,很能引起观众共鸣。但是实际上剧里塑造彭莱非常的浮于表面。表现个性和不羁就是皮衣大波浪全包眼线加脏话,这些勉强还算刻板印象,最难以忍受的是她总在说一些空洞尴尬的口号,比如“我后悔的事多了不差这一件”,“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不能被战胜”“我的欢乐就是悲伤”,这是中二少年的QQ空间吗?编剧是不是不知道怎么用事件来塑造人物所以只能用口号给自己立人设?哪怕纸片人这么做都要被人诟病太苍白了,编剧是不是觉得只要一个人说自己很牛别人就会相信他啊,您也太自信了吧?

类似这种空洞的吹牛皮的话还有很多,编剧可能觉得自己吹还不够,还让配角全员变身为蓬莱的工具人,轮流用旁观视角来吹彭莱。本来配角们可以各自有自己丰满的支线剧情,有自己的个性和追求,但是在编剧这种 把自己投射为彭莱享受追捧的潜意识作用下,配角的戏份被挤压,被篡改,全体变成彭莱的工具人舔狗,存在的意义就是突出彭莱有多牛多厉害。大崔,就不用说了,工具人保姆,经常吹嘘彭莱牛X(只存在于话语中的牛X),许多,完全没有个性,声称是彭莱最好的朋友,但是完全看不出来彭莱对她有什么感情,纯纯的跟班。大崔和许多两口子的剧情,破镜重圆是个很欢乐的支线,但是后期这俩人一聚在一起就说彭莱的事,简直就是为了写彭莱来让他们俩有对话,这实际上可能吗?白天和李彬彬的支线,很纯真的puppy love,但是为了主线剧情被挤压的只剩两三段镜头了。之前写李彬彬追白天之后好几集都没出现俩人互动,我还以为编剧忘了,后来为了大团圆加了段很敷衍的在一起成功的剧情。你哪怕拍俩人同框的时候眉目传情一下也算丰富这条支线了,但是支线哪有尬苏主角重要啊?于是戏份也被减少了。本来陈月和许多各自事业都算成功,为了强行让彭莱实现愿望,一个破产一个落魄,就说这真有必要嘛?为了实现主角的愿望连逻辑都不要啊让配角改变命运?我是真心觉得编剧自己也知道主角塑造的没什么说服力,才拼了命的,过犹不及地让配角来给主角贴金,甚至不惜损害配角自己的故事线。

这个剧的名字是摇滚狂花,但是摇滚就像个噱头,剧里的原创歌曲既不像摇滚,也不怎么好听。本质上是讲彭莱这个人,讲她跟他人,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母女关系。这个设定依然挺不错,但是拍起来依然似是而非,虚假的很。

先说母亲这方面。在塑造彭莱的时候编剧尚且知道把她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而非一个符号,在塑造彭莱母亲的时候就完全忘掉了,把她完全塑造成了一个刻板印象中的母亲的符号。没有个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她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主角提供母亲的关爱,还有做饭,这简直是刻板到不能再刻板的母亲形象。在养老院第一次见彭莱母亲的时候,痴呆的母亲藏吃的给孩子的段子已经老得不能再老了,还非要用这种烂大街的,刻奇到不行的,堪比春晚小品的段子来表现母女之爱,编剧你是不知道母亲的感情是什么样的吗?自己写不出来吗?我有时候觉得编剧和导演都非常的情感隔离。一到需要深入刻画情感的时候,要么恶意煽情,要么草草带过,非常的苍白。

然后女儿这方面,彭莱十二年后回家跟女儿的情感应该是很复杂的,愧疚,亲密,喜悦,充满张力,然后编剧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感(确实,如果单纯母女之爱都表达不好的话,这种就太复杂了),就让母女之前不停的使坏,斗法,互相坑。一次两次的很好笑,一直是这样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和聒噪。我们真实的成熟的人会表达,会沟通,不会一直像小学生一样扯头花来表达情绪。而且为了达到最后虚假的和解,编剧又一次释放了彭莱的杰克苏之力,让白天不合逻辑地欣赏到了彭莱不存在的闪光点,尬苏彭莱,还说“我发现她有大多数母亲没有的闪光点”。就非常的可笑,大多数的母亲也不会抛弃女儿十二年还酗酒打人,要卖掉女儿唯一的容身之所啊?编剧口中的闪光点,可能是这个母亲更加爹味,更像个中国式父亲吧?可见他的潜意识就是 我爹味我牛皮,子女都会崇拜我的爹味。

所以这两段情感关系里,母亲就是个工具人母亲,为主角提供关爱和饭菜,女儿就是个工具人女儿,强行理解母亲还要崇拜母亲,连最最基本的亲情关系里的人都被编剧弱化成主角的工具人,就说这个关系能是真实的关系吗?情感能是真实的情感吗?

而且两段母女和解都拍的非常之敷衍,彭莱的母亲表达悔意,彭莱就原谅了。白天想到小时候希望母亲带一箱冰激凌,然后发现一箱冰激凌,也原谅了。不得不说冰激凌这一段也非常的小学生作文,一看就是编的,非常之悬浮。编剧是不会写怎么跟年幼的孩子表达爱吗?既不会写母亲之爱,也不会写女儿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这个题材呢?我不知道编剧看没看过《马男波杰克》,从人设到片头的回忆杀来说这两个剧还有点像。真应该把马男第五季第六集看一百遍,看看别的剧里是怎么刻画这种包含了恨意,不甘,爱意和纠缠的亲子之情的。

本剧最大的bug就是,彭莱这个人毫无闪光点,为什么朋友还都支持她愿意给她爱,咱也解释不了,可能是杰克苏之力又一次发动了。编剧有一种巨婴般的想象,觉得天下皆爹妈,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有无数人供主角吸血。所谓闪光点——对摇滚的执着,更像是对名利,面子的执着。她要的不是音乐,是成功,是面子,是自恋。她的希望,幻想里都是别人的崇拜,自己的钱和名,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只要成功,我就倍儿有面子,我的自恋会得到极大满足,彭莱执着的就是这个东西。就这种庸俗的价值观会吸引到谁啊,哪个人会因为主角削尖了脑袋往往上爬而真心爱她啊,可能只有编剧觉得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性格特质吧,充满了烟味头油味和脚臭味的特质。

最后彭莱所谓的独白,也更像是一种类似自怜的自恋。“你看,我多可怜啊,虽然我什么都付出不了,但是你要关爱我”。我倒是觉得,以整个剧的逻辑看,主角付出不了爱主要是因为爱面子,先付出的人会“掉价”,就失去了在关系中的控制权。所谓爱面子,就是爱权力,爱关系中的权力高位。无数中国式父亲声称“我是爱子女爱配偶的,只是拉不下脸”,拉不下脸就是爱面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皇帝,我要是付出了爱,岂不是跟你们一个地位了,还怎么当皇帝?所以他比起家人,更爱自己的面子。就不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彭莱最后被塑造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式巨婴男人:面子大过天,心里没有爱,还幻想着众星捧月,自己是世界的顶点。母亲供自己吸血,子女提供崇拜,朋友更是工具人。什么情感,什么关心,那些都没用,权力和自恋才是自己的一切。

除了主角如此爹味之外,其他的槽点还有很多。比方说罗医生追求彭莱时候说“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健康管家”,还有李彬彬用假装追求别的女生的方式追白天,都土得掉渣。现在的三流言情都不这么写了,编剧是在哪找的段子。所以说一到这种涉及情感的地方,比方说母女之情,还有这种男女之情,编剧写的就特别像春晚小品,捡一些老掉牙的梗对付。只有彭莱自恋的时候写的非常真实,不得不说潜意识里的气质想藏也藏不住。

姚晨是个好演员,挺多时候导演和编剧不行的时候是她用演技填补了一些剧里的空白。印象中有一段回忆杀是她抱着刚出生的白天说话,真挚且自然,这才是真实的母亲的样子,不是什么老梗烂梗。还有戒酒会那段,本来应该是人物的情感高光,导演浮皮潦草的就拍过去了,但是她表现的很好。无奈一个人carry不了全场,拯救不了这个剧。我会避雷这个导演和两个编剧,以后他们的剧咱都不看了,实在是欣赏不了,您自恋您的吧。

 3 ) 瑕瑜分明

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很吸引人,女生不应该被定义,母亲也不一定是贤妻良母才是好母亲,她可以追梦,她可以有自己的任性,她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有着与传统不同的相处方式。这样的洒脱,这样的率性而为给蓬莱这个角色增加了很多色彩,不只是叛逆,不只是摇滚,更多的是一种迎着世俗的无畏绽放。

后期在知道自己的女儿假怀孕以后,她的处理方式是在生气以后的开明,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否诞生是女性自己的事情,不一定要和父亲捆绑,他这个母亲没有因为所谓的为了你好,就一定打掉这个孩子。 在一点就是姚晨的扮相和服装真的好戳我心巴,有一种看剧的时候顺便看了一场秀的感觉,赏心悦目的很。 综上是它明显的优点。 但是很明显后期蓬莱这个人设变得逐渐不在讨喜了,酗酒带着堕落,甚至因为喝酒误了正事。在一个男孩迷恋他的时候,她的选择是为了什么所谓的主动权吻上了那个男孩,那个男孩爱她什么呢?因为她的个性和个人,还是说因为年纪带来的阅历参差的崇拜。反正我被人捆着打一顿,这辈子爱不上的。

再者就是最后的行为真的有点迷,她为了胜出做的事情真的好吓人,在所谓的争强心里面一个老牌歌手选了自己的女儿做对手,真的没品。

可能有人说搞艺术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可是吧,要是搞艺术的人都这么疯魔就确实有点吓人了。。。。。。。

 4 ) 不装在套子里的女人

这部剧在我眼里,算的上国产剧里有血有肉的,觉醒意识很强的新型女性题材剧,它的意义远超大女主剧。大女主剧是老旧穿新衣,其实就是符合了当下潮流价值观的口味,和过去的傻白甜一样,是市场的产物。可是现实意义上的导向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太过完美,不切实际。女性,滋当是努力拼搏,活出自我,哪怕她的自我价值就如蝼蚁般,也一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蓬莱就很好的诠释了这样的女性。她抽烟酗酒玩摇滚,没有教育陪伴孩子,爱吹牛皮耍混蛋,可她同时又具备了什么特质呢,她热爱摇滚,并且玩的出色,哪怕时不我待时过境迁,仍然愿意付出一切只为最后一次翻身。她享受成功,也愿意不择手段的成功。她是自己领土里的花木兰,不是替父只替己,但不妨碍她所向披靡。我认为女性,不该被道德绑架,自由的灵魂不应该被封印在口口相传的舆论里,或成为怨妇,或成为泼妇,唯独没有成为蓬莱,成为自己。

 5 ) 听不见的摇滚

好女士,感觉这个名字更加贴切,潜伏夫妻档的陆远,是个失去了味觉的顶级厨子,用做菜,去证明过去,去和自己和解。彭莱,逐渐失去听觉的歌手,用摇滚,去修复过去,去和自己妥协,尽管都是一塌糊涂的生活,尽管都是酒蒙子,只有黑夜走的干净,就会有白天,有将来。(酗酒有害身体,吸烟有害健康)。。。。。。。。。。。。。。。。。

 6 ) 最后一集的解读

最后一集信息量好大呀(已经看过原来的那个剧本结局,同时觉得这个结局也蛮好的吧)。彭莱白天不愧为母女吧,两个人乍一看都很狠,但是你细琢磨吧,又能品出一点柔情。

彭莱表面上:为了赢不择手段挑了个最弱的白天乐队,实际嘛:为了让最弱的白天乐队成功晋级,故意挑选他们做对手然后输掉(这点虽然有争议说彭莱并没有故意输掉,而是真的因为耳聋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一来如果不是故意的话,那彭莱一开始就没必要挑选白天乐队,彭莱这么不可一世的自信还会怕自己跟别人比会输?会容许自己真的选个最差的乐队来比?二来前面情节说她都有肌肉记忆了,不至于因为耳聋而严重跑调吧,明明前半首还是好好的。三来比赛输掉后的发火显得有点刻意,在美国彭莱遭遇过摇滚梦碎的滋味,她的反应是试图自杀,那么在这里,如果真的是因为自身的疾病导致演出的失败,她这么一个以丧为底色的人,应该是会对生活失去希望吧,会丧到连对别人发脾气的欲望都没有吧) 。

白天表面上:既然你欺骗我,那我就报复你,给你希望再让你失望。实际上:内心哭唧唧,我之所以这么对你是因为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你还只想着舞台,心里一点也没有我,我不甘心,不能让你爱我就让你恨我(bushi)。

最后弱弱的问一句:那个装满冰淇淋的行李箱是哪冒出来的……

 7 ) 又狂又loser

一开始我打了四星,现在12集全部看完了,结局不如前面的好——差不多从倒数第三集,就不如前面的好了,但是我反而想打五星。为啥?就为这剧尊重专业、尊重观众。确实,结局让人憋气,但是现有条件下,好像也是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了。


《摇滚狂花》算小众剧,不是常规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更不是“宏大叙事”。

可,我觉着它算爽剧、算大女主剧、还算喜剧。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姚晨、常远多优秀就不说了,年轻的庄达菲在前辈面前也不怵。其他演员也都强,没一个掉链子的,各个给人深刻印象。

这才叫大女主剧呢好不好,大女主不大女主的,不在于能不能“成功”,在于女主是不少表达的那一方、观察的那一方、主动的那一方、演绎的那一方。

作为电视剧,要好看,肯定要有爽点,这部剧的爽点恰到好处,收放自如,尺度合理,还是那句话:尊重专业、尊重观众。不煽情,不刻意、不挠人的胳肢窝。在时间如此宝贵的今天,还能让你笑了又笑地看完这部剧。

就喜剧这方面而言,我只代表我个人地说——超越这些年的好些喜剧电影。

全程12集,女主支棱了几次也没支棱起来,始终不是“成功人士”;缺少母爱的女儿也没考上名校,外加一个得病的老母亲,大家当年都没有享受过母慈子孝,现在也没说是和解了,但是都不苦情,该咋就咋,直面生活,少想多做。

——“乐队只要上了综艺,就赚大钱。”

——“想什么好事儿呢?我爱的是彭莱。彭莱,我爱你!”“滚。”

——“有点喜欢你了,你声音像单田芳。”(这段是彭莱想支棱一次赚点钱,结果没收住把嗓子唱哑了。)

——“别以为我是个只会花钱的冤大头,告诉你,老娘年轻时候是个朋克。”(这段是狂花乐队前队员、现企业家的鲜肉老公在外面偷吃,企业家整他,撂出的狠话。企业家后面也破产了,反正也是loser了。)

对,还有老太太在酒吧用酒瓶子砸不讲道理的大汉。

还有,彭莱的女儿被男中年前辈性骚扰,彭莱骑在那男的身上拿鞋底摔。

这些桥段不是没见过,但是节奏就是刚刚好。

反正,爽点有,但是不泛滥,不刻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埋伏在那儿让人会心一笑又不至于笑得太放肆。


国产剧我看得不多,反正就印象不咋好吧。《摇滚狂花》算正常,可这事儿就怕比,对吧,原本是正常,可一比,它就算真诚、勇敢、优秀,值得五颗星。

姚晨真敢,佩服佩服。这剧肯定是小众啊,不是大制作,题材也不甜。


因为说来说去里头演的还是loser,女主也患病、到最后也没红;女儿也没有受到激励考上名校啥的,我就真怕这剧煽情,结果,这剧个性有,胆识有,脾气不咋好,煽情还真没有。

这里头的人的选择、人的狂、那口气儿,架住了,所以毫无颓势。是,世俗意义上你可以说她不成功,可是她有自己的东西,她活着呢,还活得扎实。你说她理想主义也好,说她才高运蹇也好,说她鸡贼讨厌也罢,说她不负责任也行,但是,她有自己的东西,她没妥协过,她甚至连酒都不愿意戒,这一点就胜过诸多人。

为啥说勇敢,因为头一回见到一部国产电视剧给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其他电视剧说来说去不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么。

 8 ) 一场名为和解实则道德绑架的骗局

虽然本剧打着「摇滚」+「女权」的旗号,

但是:

一前八集除了有关摇滚的台词和众人的装扮,跟摇滚并无太大关系,搞乐队好像只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噱头,没有人认真在做这件事,让人感觉只是披了摇滚皮的家庭伦理剧

以及:你会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吗?

二则是国产剧创作的常见情况,说着女性主义的设定,结果开头就给我来了个雌竞暴击,因为离婚的前夫和好姐妹领证,就拿吉他直接将好姐妹砸到脑震荡;此时我还以为是不是真的这位好姐妹做了非常过分对不起女主的事,看到后面就发现女主跟前夫关系也并不好啊?甚至孩子前夫都不想要是女主自己留下的。所以在这样一个跟前夫感情稀烂关系破裂的情况下,就因为自己的好姐妹跟前夫领证,就怒砸她人,结果编剧你告诉我,你管这个叫女性主义。

再讨论一下本剧的三代母女关系的设定。

女主是被盛赞的少见的洒脱的反套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妈妈。

这没有错。

妈妈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当妈妈,妈妈也不是必须要为女儿活着。

可是为什么编剧这里就变味儿了呢?既想要女主洒脱恣意,又想要女主满怀苦衷,还想要女儿关怀体谅。

又当又立。

既然女主有率性随意的权利,那么女儿也同样有不原谅的权利。

可是剧情走到最后女儿还是选择了原谅。

女主和女主的妈妈也是同样的套路。

放弃女儿多年未尽养育职责,出现的时候就是年迈多病命不久矣,而细节中又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和怀念所以女儿只能选择原谅。

而造成这一切的两个父亲美美隐身。

只留下三个女人相似的痛苦。

最后再说,不是抽烟喝酒说脏话的人,就是玩摇滚乐的人;不是嘴上说着我要搞乐队我要复出的结果立刻喝个烂醉如泥的人,就是爱摇滚乐的人;不是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戳别人痛点说难听话的人,就是又有性格又酷的人。

编剧但凡是真正地爱摇滚乐,也不至于写出这么个东西出来。

 短评

脏话抽烟喝酒竟然是可以出现在影视剧里的 很久没见了

6分钟前
  • edab
  • 推荐

看的我太尴尬了,歌难听剧情尴尬,国内导演什么时候能放弃这种刻板印象啊?搞摇滚也是正常人……

8分钟前
  • Nmsl
  • 很差

配着弹幕追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国产剧观众已经受伟岸光正主角荼毒已久。彭莱和白天都是很真实,有缺陷的人,但观众好似都无法接受一个自私的主角,不能理解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母亲有那样强烈的报复欲,,,

13分钟前
  • 咔咔咔
  • 力荐

看过乐队的夏天,其实我并不认为这部剧塑造的人物太滚太悬浮,我们总得承认,一些人就是为了一些平常人不理解的虚幻的东西活着的。我们需要允许人物不完美,也需要更多样性的人物在电视剧中存在。

15分钟前
  • 玛妮要多Money
  • 推荐

笑死。制作团队但凡有人真的看过摇滚live都不会拍成这样

16分钟前
  • isYEYE-👑👑
  • 还行

白天的演技还差一点,最后的个人独白可太尴尬了,说句不好听的,煽情不自然的话就别煽情了。。。

17分钟前
  • momo
  • 还行

~4。看着累。姚晨,很努力拗,但一眼就知道她根本不喜欢摇滚……

20分钟前
  • 很好很会吃米
  • 还行

打五星是因为太久没有看过这样的国产剧了

22分钟前
  • 诺大王
  • 力荐

美剧的核,国剧的皮,难得还有这么作的主角+群像。反正我看爽了,其他爱谁谁,五星支持一下(音乐部分还是差点事

25分钟前
  • 降维使用
  • 力荐

比想象得好太多。看之前看评论还以为多烂呢,这种类型的乐队通常是没有灯牌,但说制作方没人看过现场那就太不客观了。。可能只是为了视觉效果吧,school,战旗都有了,怎么可能没看过。。以及这样“反叛”的女性角色能出现就不错了,虽然目前只是体现在表面,但在国产剧这环境里已经足够亮眼了,想要在这种环境拍出真正有反叛精神内核的影片无疑是空中楼阁,有些人未免太苛刻了

28分钟前
  • Lemon
  • 推荐

各位制作方看看 女性视角不要只盯着写字楼里穿maxmara上班的总监 ,这样糟乱又鲜活的人生才能吸引到我ok?

32分钟前
  • 小马
  • 推荐

前面几集就像一辆蒸汽火车高高兴兴地拉着这部剧往山顶攀登,最后两集摧枯拉朽地拽着这部剧跃下悬崖。

35分钟前
  • 川者
  • 还行

姚晨 你真的很会选本子 请继续大女主下去

37分钟前
  • 一个热水袋
  • 推荐

质感很好的剧,姚晨庄达菲这对母女很有戏剧张力,蓬莱这个失败者很酷很带劲~~

41分钟前
  • 冷看烟花笑
  • 力荐

说实话,白天和彭莱母女俩都这么反叛的家庭组合还挺新鲜的,但生活有时候往往比剧里更奇葩,就很想知道这俩人后面还能作出什么来

46分钟前
  • 蔷微
  • 推荐

我永远对敢于拓宽国内影视内容和人设边界的作品抱有敬意。

48分钟前
  • 没事快睡
  • 力荐

姚晨这个妆容给我焊死

52分钟前
  • 和平使者
  • 推荐

悬浮尴尬,一点不摇滚。

55分钟前
  • 居无间
  • 较差

《兔子暴力》《缝纫机乐队》的叠加版剧集。走的是纯悬浮路线,现实中的无根浮萍。我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这两年总喜欢把母女拍出CP感呢?难道是晋江的母女“禁断”看多了?姚晨演得不错,庄达菲差一点,但就这部戏来说足够了。常远则比较惊喜。还是要说但是。故事一点不惊喜,接下来几集的走向,已经一清二楚。代际关系很难靠奇观和强情节打动人,这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

57分钟前
  • 马二
  • 还行

这不就是打着摇滚口号的家庭伦理剧吗

60分钟前
  • BOOM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