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2007

剧情片大陆2007

主演:高圆圆  徐峥  陶虹  鄢钷  

导演:程耳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2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3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4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5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6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3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4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5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6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7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8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19第三个人200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1:01

详细剧情

  三十多岁的保险评估员何伟(徐峥饰)干净斯文、气质儒雅,妻子肖风(陶虹)刚刚怀孕,生活平静而从容。  肖风的父母早年间死于非命,留下肖风和妹妹肖可(高圆圆饰)相依为命。自幼年起,肖可一直被脑瘤折磨着,这个可怕的东西几乎和她一起在成长。再一次的病理报告呈现,她的日子不多了。  二十岁的肖可希望能够在她有限的生命里感受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她遇到了一个和她同样郁郁寡欢,行为怪异的林先生,他们的爱情开始升温。  突然间她发现了一个恐怖的线索,让她发誓要找到当年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她把追踪目标锁定在自己的姐夫——当年只有十三岁的何伟身上!  是肖可身陷绝境的妄想猜疑?还是何伟另有隐情的连环圈套?  一连串不择手段的追索逼供就能找到真相吗?错综的情感中爱能找到最后的归宿吗?

 长篇影评

 1 ) 第三个人 - 虚构的林先生

第三个人 - 肖可的命运
Unfinished Girl - 小女孩将来的命运,另一个肖可?


声明:一部悬疑片可以在最后给你一个明确结尾,也可以从头到尾只有悬疑。而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类。以下是我把电影里的信息构成我‘要’的内容。


林先生是肖可虚构出来的第三个人: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的家说的那一段对白(1...我寂寞...)(2...可能因为你[指林某]年龄跟我姐夫差不多...)(3...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直接一点[说明她很敏感,不能接受一点的隐瞒])
- 肖可第一次出现在林某家那一段:肖可说的话(以上的对白123,眼神,镜头,整体感觉都让人觉得她在自言自语。
- 肖可说完以上对白后没有林某回应的片段。
- 现实上不会有那么多的巧合(肖可遇到林某;肖可发现她家被偷的东西在林某家;林某认识肖可姐夫可伟;东西是可伟给林某的;那东西可以是一个人犯罪的证据)。

肖可的父母不是可伟杀的:
- 地点:医院 可伟在得知肖可病情恶化后难过
- 可伟性侵肖可是欲念,还有饱受精神上的折磨以后所致。(当然也因为有肖可的告白作为部分理由)
- 可伟承认他杀死肖可父母(事实上他没有)的那一段对白的最后一句问道(你[肖可]得到你想象中的满足了么?)注意,他是说‘想象’而不是‘想要’。通常我们会问(你得到你想要的‘满足’,‘答案’ 了吗?)但这里他用‘想象’来暗示我们他编造他杀死肖可父母的故事是为了配合肖可的‘想象’。
- 在肖可家停车场 ,可伟的车门开窗口打开不了(暗示不祥的遭遇)。过后可伟也因此有了阴影(在他被撞之前打开车门那一幕)说明他不大可能会杀人。

 2 ) 水果硬糖?

我是看了这张不错的海报和海报上高圆圆这三个字才决定免费去看的

剧本像水果硬糖 年轻女孩绑架老男人 不过女孩发现男人是坏人的过程又嫩么点儿牵强
剪辑像21克 打乱了很多顺序 感觉还不错 当时就不禁想起21克了 但还差点意思

演员的演技也还说的过去 尤其是有两个超长的情感独白一个镜头下来没切
高圆圆和徐峥都算是很专业了 特喜欢高对于人们说话爱兜圈子现象的那段蔑视 挺共鸣的

不过看完之后怎么都无法与上面提到的两部电影相提并论
不过算是国内电影里相当不迎合主流了
而且关于徐峥年轻时候干的事儿 我猜应该是文革时候吧 估计肯定是被和谐掉了

结局我以为徐峥忏悔忏悔流流泪也就差不多开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了 但是突如其来的撞车倒是令人一惊
还有关于对患病小女孩的拯救 意图是好的 表现徐峥的悔过 但是怎么就讲的嫩么干涩呢!! 那个绝对配角小女孩醒来的瞬间跟贞子俯身了似的 特灵异 堪称该片最吓人镜头 不过删掉这个情节也没啥大影响~

有个细节我觉得处理得不错 就是高去男人家 门口还没敢进的时候楼道就灯灭了 高处于黑暗一言不发 然后那个男人把自己家的灯开了(他在家从来不开灯) 用画面来代替那句:“你进来吧” 而且也预示着后来是他给高带来了温暖和光亮
那个开车门的情节也不错

作为鼓励给了3颗星星 但看总体趋势很差的样子 如果这种有些新尝试的大陆片都只给打1星 那像《我的左手》这种片该打几颗星?!

 3 ) 男主角极端变态的实践了存在主义

我是这样理解的:每个犯罪者的行为都是与他的心理相符的,也就是柯南道尔在他的小说里提到的“识人断物”,看清了这个人的心理,就可以预测他即将发生的行为。听起来有点形而上学,但实际生活中识人断物往往都是准确的。

影片中关于人的性格,我总结几点:
1、一个彻底的极端的变态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何伟的性格:他应该是出身于70年代社会最底层,从小对富裕阶层(肖家)有着刻骨铭心的嫉妒,看着肖家的大房子、小花园和肖先生的手表、肖太太漂亮的睡衣,他梦想着某天可以像英雄般的改造整个世界(也就是改变贫富悬殊的社会地位),强烈的仇富心态在他13岁时的某一天(应该是80年代初)终于爆发出来,他伙同几个小痞子闯进肖家,杀害了肖氏夫妇,铲除了他一直看不顺眼的资产阶级小花园,实现了改造世界的第一步,还拿了两件战利品:手表和相框(当时相框里应该还有肖家的照片),并发誓要将高傲的肖小姐征服。
事后何伟一直后悔仇恨冲昏了头脑,当时应该只杀人不偷东西,偷窃玷污了自己的英雄气节,于是他把战利品送人(林木)。
后来他终于征服了肖风,实现了改造世界的第二步。
何伟其实不贪图钱财,他要的是理想,是勇敢的改造世界,细化为改造肖家,使肖家无产阶级化,他确实实现了这个理想。但是在他征服肖风的过程中,他也被肖风同化着,他变得软弱了,失去了13岁时那股血腥的狠劲。于是何伟被曾经的罪孽折磨得失眠,他不想再欠别人什么,他讨厌哪种亏欠别人的内疚,所以他宁可在自己的保险单上作假帮助那个曾被他撞伤的小孩。那不是他善良,而是他不想被撞人的内疚折磨一辈子。他自诩为英雄,是不能被世俗化的!他的对白有点尼采的味道。
2、人性生来有善恶:
生活总是有很多意外,某天肖可和林木成了朋友,当然林木的状态比何伟差多了,他的革命性不够彻底,不如何伟坚定,当年的罪孽使他在心理上饱受折磨,影片开头处他在阳台的背影证明,他可能有轻生的想法。
肖可看到了相框,那是她家凶案现场被窃物品,她永远不能忘记!
她知道了何伟的真面目,但是她太软弱了,太善良了,正像何伟所言,有些人生来就是杀人的种,有些人永远无法抵挡屠刀,因为人性生来就有善恶之分。她的捆绑,激发出何伟内心的邪恶,他再次拾回何伟本性,而善良之人面对邪恶,往往手无缚鸡之力,也许是导演可怜她那被病魔折磨的善良灵魂,于是她保住了灵魂,舍掉了肉体,没有被杀灭口,而是被强奸,正如她说的,对于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强奸已经算不上什么折磨了。
肖可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良,即使经历了这样的磨难,依然记得姐姐的幸福家庭,甚至不想道出实情,不想因丑陋的现实伤害了姐姐的心。
3、善恶到头终有报:
林木,一个出场不多的角色,每次出场都是阴郁的,他的内心已经被当年的罪孽谴责了千万次,阳台上的背影道出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厌倦。他与何伟曾经是朋友,甚至成为两件战利品的下家,但他绝对不以此为荣,他知道那是罪证,于是手表奇迹般的丢失了,相框却奇迹般留下了,林木的内心同时也充满矛盾了,他一面想忘却当年的罪孽,一面又也想保留对罪孽的忏悔,当他无意中说出何伟的名字,察觉到肖可对何伟的态度,这种矛盾激烈的斗争起来,于是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去化解:用车祸的方式同归于尽,那辆掉了前灯的越野车,正是何伟当初抚摸把玩过的,想必导演就是想告诉大家,善恶到头终有报。

 4 ) yy女的小言情+大唐突

看完网上评论我才知道此片是有抄袭的嫌疑,才恍然大悟片中刻意的剪切手法。撇开抄袭不说,总体还算可以,只是悬疑这个嘘头有些过了。因为本身只就只是一个故事,毫无任何需要推理的过程。导演将其零碎化只是吊足了观众胃口而已。

有一些还是好的。比如说,高圆圆。以前总是觉得这个女孩子就是清纯的花瓶形象,毫无任何特别之处。而这次的角色高圆圆并没有任何的妆容,甚至她的皮肤在镜头下显出的细琐的痘痘,对于肖可这个角色的张力表现得到位。从头到尾,活在自己的yy之下,尤其是病态的yy,具有与身俱来的青春期少女的特质。这样的角色在高圆圆的拿捏来驾轻就熟。这样的肖可,睁着毫无光彩地大眼睛,粗糙的皮肤,若隐若现地所谓真相,不就是典型地青春期小说么,然后加上她的大段片头给予陌生人林的关于寂寞的独白,哪个男人不为之动容?颇有点yy女的小言情味道。

而关于哪个陌生人林。该有台词的时候没有台词,有台词的时候又显得有些啰嗦。觉得这个人有些莫名其妙,出了推动情节毫无用处。对于最后他开车飞撞徐峥那段,觉得有些唐突。陶红呢,根本就算不上主角吧,没有几句台词,只是偶然露个脸,扮演一下忧郁而又幸福的小妇人。

最后徐峥的台词,还算可以至少有些还是有些思路的。仇恨的力量,身不由己地嫉妒。而高圆圆的台词,就完全庸俗化了,教育意义颇深。就好比几年前看《好想好想谈恋爱》,最后一集突然来的一句:所有女人最终的依靠还是男人。一下子就觉得一锅好粥的调料居然就是老鼠屎。而一本小说的结尾只是为了警示,教育身边的人不要再从走自己的错误之路。

我不知道导演是不是由衷地希望来这样一段台词,至少我觉得不是。太过刻意的东西完全不会有心而生。所以,这部电影很唐突,很奇怪。

 5 ) 没看过想看的人进来下

  看电影有时候固然必须正襟危坐、目不邪视,有时候却也不妨翘起二郎腿抱一桶爆米花,消遣兼作消食。昨晚看《第三个人》,我就是抱着后一种心态。这是07年的片子,宣传上说是“悬疑”大片。心想奔这两个字好歹要看一看,再说高圆圆演的,演技不说起码养眼。事实证明我这心态实在要不得,看电影冲美女去就好像买衣服要名牌或者看球必看五大联赛,结果一看是一addinice,要么就碰一场莱切大战切沃,心理落差太大。看完之后我唯一庆幸的是没花钱跑去电影院(妈的我又想起叶问了)。
   网上搜了一下,说这片子跟范冰冰《寄生人》几乎一模一样,情节、结构——程度已经不能说是抄袭了。不过也没听说有口水官司,估计人《寄生人》那导演心想您都到这份上了,连这片子都要抄,再计较下去一则犯不上,二则太不人道。像郭四爷那样闹到满城风雨,也不是谁谁都能行的。片子头五分钟其实还像回事,镜头定格,高圆圆水灵灵的大眼,一脸幽怨,配上细部放大的音响,和铛铛铛的音乐。这就明跟你说了——俺拍的可是悬疑片。到徐峥抿着嘴,风风火火冲出来,梆!——车祸了。老实说到这会真把我唬住了。悬疑片开头该有的,这全有了。几个简单的人物,时间片段,能抓住人的突出情节。让我想起《火柴男人》《街头之王》之类(别嫌不入流,所谓悬疑片就是娱乐性的大路货,要比大路货还真就得比好莱坞,所以甭提什么伯格曼费里尼的。什么时候中国娱乐片能赶上好莱坞那份,我也就不用天天眼巴巴盯着字幕看得眼疼了)。这证明导演还是看了不少电影的,还是有基本素养的,或者说,还是有基本智商的。我心想得,那就接着看呗。这一看就坏了,我的智力水平在那不到一个半钟头里垂直下滑,刹都刹不住,最后我心力交瘁精疲力尽,精神几乎崩溃,用尽全身力气才对着屏幕颤巍巍地竖起一根中指。
  总的来说,下面的故事是这样的:高圆圆是徐峥的小姨子,而且身患绝症,命不久矣,所以徐峥对她倍加怜爱。就在前半部分高MM还在对徐峥羞怯地微笑时,情节一转,她把自己姐夫一棍子打晕,捆在一张椅子上严刑逼供(还不给撒尿),徐峥就很费解,我这会也以为是因爱生恨呢,高圆圆就说别装了,你到底是不是杀我父母的凶手,啊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徐峥就说你疯了么?高圆圆就皱起眉头圆睁大眼一脸凶相(老实说她真演不了凶女人。。。),说反正我就要死了,咱俩就同归于尽吧,说着抄起一把西瓜刀。这时候那条使徐峥憋不住尿裤子的绳子就不知怎么地突然断了,徐峥一把抓住她,然后气喘吁吁地把她QJ了……完事后还一脸的落寞,说没错,是我杀了你爸妈……再然后就是一篇让人发指的长篇自白:“小时候,我是一个坏孩子……”相信我,足有好几千字,对着镜头说了十来分钟……哦卖嘎,我太贱了,居然坚持看完了……

 6 ) 是谁在杀人

何伟几岁了?
按照他那个杀人的年代计算,至少也应该40岁了把。纵观豆瓣中的评论大家似乎都对杀人的细节忽略了,那个年代应该是造反有理的年代,而肖风的父母显然是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知识分子。2007年的影片,正好是wenge结束三十周年。

 7 ) 第三个人,我的解析。

首先抛出观点,电影的名字叫第三个人。肯定是跟电影的内容有关系的。我理解的“第三个人”,是指真实的那个人。女主人公肖可,最后的纠结也就是正在寻找的这第三个人,在她印象中何伟是个好老公、好姐夫,帮助了她很多忙,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肖可爱上了何伟,但是一个巧合她发现了何伟的疑点,这就出现了她怀疑中何伟,是一个杀人犯,杀害她父母的凶手,印象中的何伟与怀疑中的何伟事完全不同的,因此肖可在寻找真实的何伟。就是那第三个人。

电影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何伟应该是1967年生人,在他改保险单时有镜头,顺便说下他将自己的保险单改成了现小女孩的,电影最后他还很小女孩的父亲说让他不要马上就取保险金,最后先叫几个月,等没钱了再取,说明此时何伟想要求死赎罪的同时还能拯救小女孩。

扯回来,1980年,13岁的何伟(何伟个肖克的对话中提到的因此有了时间推断)是个性格暴戾充满了负面情绪的孩子,他仇恨富有的人,仇恨人家美好的生活,仇恨人家戴的表,穿的睡衣,家里种的花,他满满的负能量,使他产生了扭曲的人格,他想要毁掉这些他仇恨的东西,并且他认为这些是他的理想,为了他的理想,做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这就是何伟扭曲的人格,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残忍的杀掉两个大人就是肖可的父母。只留下了两个姐妹肖风和肖可,(后来有一次,肖风和何伟吃饭,萧风有些自责,认为妹妹肖可的病是自己造成的,其实是因为她作为姐姐,她觉得没有照顾好肖可,或者没有及早的发现肖可的病。)

杀完人后的何伟得到了满足,他认为他消灭了他讨厌的东西,仇恨的东西。并且在现场还拿走了一个相框和一个手表。后来拿走的相框和手表,给他带来了精神负担,他认为他玷污了他的理想,因为他在现场偷了东西。所以他将东西送给了他的朋友,陌生人林木。林木后来把手表丢了,只留下一个相框。(也就是后来被肖可发现的线索,因为这个相框比较特别,肖可认出了是她家的东西,并且在他父母被杀害时相框丢失了。)

之后的何伟,开始追求原本高高在上的肖风,刚开始的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但是随着和肖风的接触,他开始被善良的肖风同化。他开始变得善良,并且开始纠结原来自己做过的恶行,这就是何伟的心结,(电影中用打不开车门,来暗示何伟的心结,当何伟把一切真相说出来的时候,车门就很自然的打开了。但在说出真相之前,他打不开车门,原来同过打开电动车窗来从外面打开车门但是最后一次找肖可的时候,连电动车窗都打不开了,是通过按喇叭叫来保安帮他开的车门)因为有这样的心结,所以他开始,补偿肖风和肖可。生活中对他们二人,非常照顾。这可能就是肖可爱上她的原因。他带肖可去看病,帮助肖可修书架,后来当得知肖可的病,无法挽回时,他也非常痛苦。(这一点电影中有镜头。因为他尽管非常努力,但也无法挽回肖可的生命)

与此同时,肖可因为工作(在一个印刷厂林木去印了一些东西)的原因,认识了一个陌生人林木。他对林木产生了好感进而开始接触林木。因为肖可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并且他还爱上了自己的姐夫。所以她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寂寞,她没有多少时间了。她对林木有好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林木跟他姐夫年龄相当,但他姐夫是肖可不可求的,并且林木是一个想要自杀的人并且割过腕,整天浑浑噩噩的,同时林木也是一个寂寞的人,平时自己在家都不开灯。

因为认识林木,肖可发现了那个相框。

发现了他姐夫身上的疑点。

林木想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出了车祸,相框中的相片是两个人,另一个是林木的老婆,在车祸中林木的老婆去世了,林木开始轻生,每天抽大量的烟(影片中多次表现林木抽烟的镜头割过腕也想跳楼,生活得非常寂寞,不爱说话)最后林木开的车,就是在修车厂中,何伟拿起车灯的那个车。

发现疑点后,肖可曾经用林木试探何伟,在那个饭馆,林木假装认出何伟当时肖可就在场,就在背后,但何伟否认,认识林木。(承认认识林木,就要承认自己的过去他一直在隐瞒自己的过去,所以他肯定不会承认)所以肖可没有拿到直接的证据。

因为自己时间不多,和对林木的信任,同时肖可去见了自己的医生,医生告诉他要被何伟拿走了,因此她认为何伟拿走了药没给她,是想让她早点死。情急之下,趁着姐姐出差的时候假装书架又坏了,绑架了何伟。

何伟被绑架,肖可反复在问,是不是何伟杀死自己的父母,何谓抵死不承认。

经过了长时间的对抗。何伟解开了绳子,想要逃走,他打伤了肖可,但并没有杀害的她,肖可捡起了地上的锤子,又打伤了何伟,何伟终于忍受不了内心的纠结,和外部的肖可对他伤害。于是,真实的何伟出现了,他撕掉伪善的伪装,强奸了肖可,同时也将自己一直维持的平和打破了。其实何伟的心一直都在备受煎熬。但他认为,只要事情不败露,这样就是一个平衡的结局,虽然他内心煎熬,但他做了很多想要弥补的事情。只是这一切,都在肖可的逼问下,最终被打破了。他面对肖可,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肖可以终于找到了那个真实的何伟不再纠结。并且肖可理解了何伟知道了他做这些事情的原因是想赎罪。所以肖可坦然的面对死亡。

事情败露的何伟,知道无法面对肖风。只能去死,同时还可以拯救那个小女孩。影片的最后何伟解开了心结,轻易的打开了车门,但林木(林木通过与肖可的接触,加上自己原来就认识何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驾车撞向了何伟。

影片中的那个小女孩,我觉得暗示人的良心,不管多么邪恶的人,都无法避免与自己的良心相遇,就像何伟莫名其妙的就撞到了那个小女孩,还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得了跟肖可一样的病,但是发现的比较及时。因此何伟想要帮助这个小女孩为自己赎罪。

备注:1 有的影评说林木是肖可想象出来的,我觉得有点牵强。如果林木是想象出来的人物,那么林木只应该出现在和肖可同时存在的场景中,(修车厂里,林木和修车工同时存在。以及最后林木开车的场景。都没有肖可的参与,所以林木是一个真实的人物。

2 有些影评说,何伟不是杀人凶手,最后只是编造的一个故事,来满足肖可的心理,这也有问题。如果是编造的故事,不可能有那么多细节。睡衣啦,手表啦,鲜花啦!等等。而且何伟确实,强奸了肖可。还有何伟确实睡不好觉,他在洗车的时候都会睡着,这句他说的话,在影片中有验证。

3但也有一些不能理解的细节,比如何伟强奸完肖可下一个镜头,他伸手去拿烟。不知道什么意思?

4何伟在修车厂里看见的那个车灯,他没能安回去。是不是代表破镜难圆的意思

5林木有没有参与过杀害,肖可父母的过程?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杀害两个大人,会那么容易吗?

6林木轻生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出了车祸,老婆死了他内疚吗?

悬疑电影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于有很多细节可以慢慢地推理,延伸连结。所以见仁见智,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8 ) 有点触动

徐峥的那段看牙经历,被转化的那一刻,挺打动人的。

罪犯扭曲的思想,被转化是可能的。

之前一直以为高圆圆是臆想出来的,觉得借姐夫杀了人,毕竟在徐峥亲口承认之前,他表现的很善良,帮助有肿瘤的女孩,帮助高圆圆,关系妻子,安慰妻子,完全一个暖男的形象。

没想到他真杀了高圆圆的父母。

难以想象那么极端的一个疯子居然也能被感化。

最后高圆圆没有追究徐峥,也是给他一个机会,否则徐峥没了奔头,大概思想再度扭曲吧,只有过得好,被人关心的人才会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不需要被改变。

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一个杀人犯必须是要受到惩罚的,徐峥最后被撞死挺好,姐姐会以为只是出了车祸。

林这个人,过得太痛苦,相比之下,徐峥过得很好,有爱自己的妻子,有着一份工作,但林失业,离婚,积善行德。林应该也是当年杀害高圆圆父母的帮凶,内心长期备受煎熬,经常自杀,阴差阳错,尽然跟高圆圆成了朋友,高圆圆毫无保留的倾诉对林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慰藉,同时加剧了内心的罪孽感,最后选择了开车撞死徐峥,估计想着同归于尽,以死谢罪吧。

 短评

N年前看过 多年后再看到海报 情节都忘记了 脑里只浮现了两个字“lan pian"

5分钟前
  • CHEN
  • 还行

再烂的片还是有亮点,这两颗星给肖可在林木房间里说的那些话。

7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较差

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不同意叫它悬疑。也许人真的能够在某一刻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态。

8分钟前
  • 不跑的云云
  • 推荐

不应该是电影,而是日记

13分钟前
  • 617
  • 还行

1开头俩镜头一过我就突然感觉像是在青岛拍的。2有点实验的感觉也有话剧的感觉,大段面对屏幕的念台词,以及空间和打光。3想起极度寒冷之类的片子,但本片竟然是07年的,似乎这个风格和思考的东西更像90年代初之类的。4高圆圆面部细微表情是太缺少,只能靠眼睛演戏了。5整体挺喜欢,但是剪辑有问题。

18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导演实在自我感觉太良好了,这台词、人物也太造作了,看着直哆嗦。

2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很差

冲个徐峥去看的,镜头感可以,但是叙事逻辑较差,还有徐峥是演话剧出身,演这个应该是老本行。徐峥一星,镜头一星,加上触及文革的加一星,完毕!

27分钟前
  • 宛南小王
  • 还行

剧本都写不囫囵

31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很差

说真的,如果徐峥的角色让别人来演,也许惊悚的效果会更好。。。。。

32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闷死

34分钟前
  • 天生是明星
  • 较差

华语电影的异类。程耳醉心于营造一种华人世界罕见的肃穆感,像传教士穿梭于一个个不合时宜的场所,他既无意构思激流式的情节让真理成为水到渠成的答案,也不愿真的塑造一座神殿让问答成为固有的仪式。他如同在你耳边一遍遍轻诉:我想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讲述一个故事,我想讲述一个故事。对于他而言,起跳前的预备动作才是最重要的,故事是什么取决于讲故事的人,取决于听故事的人。

39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每段台词写得都跟诗歌朗诵会一样,简直可怕。

44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不道德的审判,高手迹象初显,表演和台词确实二,但也不至于得分这么低吧。

45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还行

矛盾冲突,故事发展的动机都不够合理,剧本还欠打磨。不过悬疑感和气氛的营造还是一流的,这是程耳的过人之处,也是在电影学院拍毕业作品《犯罪分子》的时候就已经展露无疑的。虽然故事本身难以自圆其说,不过程耳在本片中对于高圆圆的调教倒让人眼前一亮,那段长达三分半钟的倾诉长镜头让人印象深刻。

46分钟前
  • 德州没有巴黎
  • 推荐

剧情很诡异牵强。但若把它当喜剧片看的话,徐峥的演技确实不错。

47分钟前
  • 你说什么都对
  • 还行

央六版比豆瓣标示时间少约四分钟,不知是否因此导致剧情不完整。程耳真是迷恋这种打散再拼凑的叙事,强行插入太明显。所谓悬疑完全不靠情节,而是依赖不断插入混淆视听的镜头,让人猜测。这其实非常考验剧本和表演的层次,以支撑起如此乖张的叙事和节奏。所以程耳得找个牛B编剧做搭档。

51分钟前
  • 唐朝
  • 较差

各种版本~

52分钟前
  • 原小北
  • 还行

十年前的程耳简直是现在的反义词,话唠,台词做作,人物行为毫无做派,保留到现在的就是树状的叙事习惯,从一两个主角延伸展开。真是无法不讨厌徐峥,演技太恶劣了。

55分钟前
  • 支离疏
  • 较差

因为徐峥就多给一分吧。。

56分钟前
  • 放开那个西红柿
  • 推荐

有点伤痕性质;平静而难得的悬疑 ,高圆圆演技好的真是不输周迅多少了

58分钟前
  • bok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