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洛荷

战争片其它2012

主演: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内尔·特雷波斯,安德烈· 弗雷德,米卡·赛德尔,凯-皮特·马立纳,尼克豪拉斯切克,尤拉西纳·拉尔迪

导演:凯特·绍特兰

 剧照

少女洛荷 剧照 NO.1少女洛荷 剧照 NO.2少女洛荷 剧照 NO.3少女洛荷 剧照 NO.4少女洛荷 剧照 NO.5少女洛荷 剧照 NO.6少女洛荷 剧照 NO.13少女洛荷 剧照 NO.14少女洛荷 剧照 NO.15少女洛荷 剧照 NO.16少女洛荷 剧照 NO.17少女洛荷 剧照 NO.18少女洛荷 剧照 NO.19少女洛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17

详细剧情

  LORE萝拉”是片中主人公Hannalore(莎斯琪亚·罗森道尔 Saskia Rosendahl 饰)的小名。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不久前的德国。萝拉是位生来养尊处优的女孩,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党卫军军官,曾在白俄罗斯处决过大量的犹太人和无辜市民。萝拉和她的姐妹们对犹太人 的遭遇知之甚少,她甚至还是一名希特勒青年军(Hitler Youth) 的光荣成员,对纳粹信仰充满了崇敬之情。如今,希特勒已死,而德意志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萝拉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深刻的长大成人的经历。  影片在20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荣获最佳影片、女主角、摄影与最佳原声四项大奖。之前还曾获得Locarno观众奖以及瓦拉多利德Valladolid最佳新人导演奖。代表澳大利亚申报2013年奥斯卡外语片。

 长篇影评

 1 ) 你还是那个你,只是已经破碎

      要不是突然出现的年轻人,洛荷他们遭遇会怎样。即使变卖所有盘缠,即使反复出卖肉体,即使嗜血即使死亡…都未必能幸运到达外婆的家,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是会悲剧加倍。
      从极端排斥到信任年轻人,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同甘共苦换来的,却被弟弟不经意的好心迫使突然分离,连真名也未来得及问。这又是一个精彩的点。根本来不及渲染的戛然而止,就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导演的惊妙。
      外婆家表面是宁静的避风港,一切照旧,却掩盖不了孩子们心中的满目苍夷。环境改变人,放在任何年代都说得过去,也是未经历环境变迁的人理解不了的。到了外婆家,温暖的床品,干净的衣服,轻松的音乐,却让洛荷更加压抑,“不能…我真的不能”。在外婆呵斥不懂规律时,这种“不能”终于爆发。战败,父母被抓,生离死别,九死一生,饥寒交迫,失去弟弟,来不及告别,糜烂的尸体…等等一切,已经不能让孩子年龄的他们享受孩子的单纯了,更何况去回复过去的规矩?
      一直伴随着的小瓷鹿,见证了洛荷少女不知愁,盘缠用尽的窘迫,到达港湾时重见天日…曾经在最窘迫时,洛荷天真妄想把珍爱的小鹿能换取别人的帮助,却被嘲讽。在洛荷痛苦爆发时,小鹿被狠狠踩烂。你还是那个你,可爱脆弱的你,只是已经破碎。

 2 ) 《少女洛荷》:苦难的成人礼

(芷宁写于2013年6月7日)
当反思战争的电影作品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开始厌弃那些用所谓追思的方式来表达虚妄的感同身受,澳大利亚导演凯特·绍特兰执导的影片《少女洛荷(Lore)》将故事背景置于二战结束时的德国,整体风格却给人新鲜感。绍特兰以女导演特有的梳理情感的细腻手法,将情绪特写与情境意会,应运得丰沛舒适,结合凄迷寂寥的画面,动人心扉的配乐,把握良好的表演,呈现出了一部充盈着特别气息流的好看电影。
影片改编自澳洲女作家瑞秋·塞弗特的作品《暗房》,或许有小说作为依托,影片的剧本容易来得扎实丰沛,令全片看来颇耐人寻味,在整体通畅连贯的态势下,调度的张弛有度和情绪的蓄积爆发,也一路推进而来。影片虽然有将情绪放大的趋势,但选用的切入点恰好,很好地规避了可能的诟病。不得不说,导演的特写镜头虽然够多够细腻,具有足够的渲染和烘托的效果,但不显矫饰拖拉,而那些仿佛在诉说着未卜命运的空镜,虽也出现频密,却不显空泛,好似每一组画面都饱含着情绪,不论凄清冷寂的,还是触目惊心的,从而增加了影片的艺术印象分。
影片截取的视角特殊,以纳粹军官女儿的视界来表现一段虚无价值体系彻底崩坏后的苦难历程,逢此劫时,洛荷的年纪正处于青春期,她有着花季少女特有的敏感和执拗,且深受激进母亲的影响,帝国毁灭,元首自杀后,在父母继续为“捍卫理想”相继外出的情况下,身为长女的洛荷必须带着弟弟妹妹们(其中一个还是个襁褓中婴孩),穿越巴伐利亚黑森林,去汉堡投奔外婆。
这个过程听上去像是公路片的既定模式,可事实上,它远比一般的公路片来得细腻委婉,影片的人设和剧设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冲突性,在很多情况下,也具有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强烈尖锐的对立性。帝国覆灭后,道德的沦丧一发不可收拾,旅途变得险象环生困难重重,而彼时的德国实际上已被不同的战胜国管控着,分为不同区域,美国、英国、前苏等实际控制区的行事作风也大相径庭,于是,在特殊背景下,人的生存变得极具挑战性,仿佛每一刻每一秒无不与危难擦肩而过。
影片对白不多,但所需的都有,颇有恰到好处之感。不多的台词让演员的表演有了一定的挑战性。饰演洛荷的不满二十岁的莎斯齐娅·罗森达尔,将角色的遭遇和情感的流变以平静而有力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在旷野的各种不凡经历,因她敏感而细微的拿捏,令观众感知到了洛荷最纤细的感受,前途未卜,旅途多难,她时而恐慌时而踌躇时而绝望时而无奈,于是,在胶片流转间,一个少女的成长之旅便稳稳地立在观众的心理层面上,实属可贵。因洛荷这个角色,罗森达尔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闪亮新星”计划,评审团给她的评语是:“莎斯齐娅能够完全融入角色,并且不依靠台词,就能展现各种深沉的感情。她有着真正的表演的天赋,并且在《洛荷》中留下了了不起的处女秀,完美地展现了从一名少女到一个女人的转变。”如此具有天赋的表演,让人们难免期待她的下一次表现。
米卡·赛德尔饰演的在逃难途中偶遇的男孩,和罗森达尔的表演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戏剧张力和化学反应,让两人塑造的人物在悄悄的角力间,令观众将其心性一览无余。几番接触和暗自较量后,不论思维上,还是肢体上,为了达到共生的目的,他们结成了不算牢靠的“同盟”。这一切,彷如帕蒂·史密斯所言的:“我明白,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同时,这个所谓“犹太男孩”的出现,是令洛荷认识到事情真相的关键,再此之前的逃亡之旅中,即便潜意识里有了模糊的认知,但长久以来被单向强势洗脑的洛荷却在抵触,在这场苦难的旅途之后,洛荷虽没有生理意义上的破处,心理上却已饱经风霜,她终于变成了一个成人,不再是以前那个单向思维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而火车上突如其来阴差阳错的分离,则像一首哀婉的歌,仿佛在说一个事实——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帮你一把。
流离失所,忍饥挨饿,直面死亡的恐惧和亲人的消亡,此番经历让洛荷措手不及,又不得不适应,于是,台译片名《纯真消逝的年代》似乎有那么点切近影片所流露出来的气息。片尾,回到安逸环境里的洛荷,面对外婆对她如往日的礼仪要求,洛荷感到愤懑,她将卧室里的小瓷鹿统统砸碎的场景,仿佛在宣告着覆水难收的事实,经过这场战争,任何人都再也回不去过往了。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87462550_d.html

 3 ) 无奈的面对

      整个片子语言很少,最后看了看演员表,女主居然那么小!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也没怎么弄懂她怎么想的,但是整个片子让我从担心,悲伤,坚强,欣慰,再到悲伤。
    二战,它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苦难是全人类的,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甚至为了生存还要伤害别的生命。所以痛苦的挣扎!片中是有人性的,但那些人性看来却那么的悲伤与卑微,他们在生存面前微不足道。
    我想他们是彼此喜欢的,但是又无奈的选择了离开。
    现在,西亚还有战争,周围的人们都说不民主,都说什么“天朝”之类的,我也这样说,我也讨厌那些腐败的政治,那些没有原则与缺少人性的社会关系。
    但是我也很感谢我的祖国,让我的家人通过努力可以安心的生存在这片土地上,至少,我也在努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至少我努力还有机会,但是那些在战争中生活的人呢?
    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身体,一样的都是人类的一员,却无法保证自己能够看到第二天的阳光,或许下一个瞬间,他就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这个“他”,或许是父亲,或许是兄弟,或许是母亲,或许是姐妹,或许是爱人。但是他们却被其它的人类杀害了,从这个地球上失去了存在。
    我很讨厌日本,很讨厌美国,很讨厌那些挑起战争的国家,很讨厌那些不尊重人的人。那些所谓标榜自由,标榜民主,标榜人权,标榜信仰的人,就是这样展示自己的吗?
    无论是因为春晓油田而争夺的钓鱼岛,还是因为西亚油田而引起的战争!
    没有如果,当你做出选择时,意味着受伤害的人没有选择,他只能全力以赴的去生存。
  

 4 ) 影评 - Lore - 《用法得道的用心之作》

似乎自《生命之树》开始,马力克式的影像风格就开始大规模侵入各式电影之中。但是,与其他一些作品的邯郸学步及滥用无度比起来,本片对这一影像风格的利用倒是恰到好处。与一般二战反思题材不同,本片以纳粹青年营一个根正苗红的优秀少女学员为切入点,试图以从内向外的觉醒强化反思作用,而这种内部的觉醒,以公路片的风格,与成长的阵痛相融合,三者达到统一,立意较为新颖。为此,本片不仅笔墨着重于心理描写,而且多用象征手法和气氛烘托为少女的成长注脚,其多处侧面描述简洁而干练,既处理得流畅而清晰,又让人回味无穷,此为用法得道之处。更重要的是,这种看似传统的“体制内逃脱”尝试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已经处于崩裂的阶段,自此有了大环境的前提,因此这种转变历程有了其合理性。最终,这整个过程被处理得循序渐进又辅以对比,也无多余的支线干扰,成就了全片的完整和统一,因此可以说是一部用心之作。

 5 ) 少女洛荷

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稍嫌刻意(尤其是末尾砸玩具情节),但是整个故事说得惊心动魄又富有格调。风格化的摄影和配乐,使得影片有了惊悚片的气质。

女主演Saskia Rosendahl有Michelle Williams的感觉:坚毅的眼神,沉静的力量。

男主角有Ewan McGregor的感觉,外加一点点Tobey Maguire的长相。

Baby小Peter真是最佳配角啊,哭的时机恰到好处,哭相犹见犹怜。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一部Gripping的电影了,能把沉重的题材表现得那么举重若轻,相当有水平。

8.5 out of 10

 6 ) 尽管我知道她表达的主题并非爱情

       很长时间没有写过东西了,直至看了这部电影。很难脱离这种类型荧幕所表达的情绪。显然生活是压抑的,理想在没实现前均是空想。
    洛荷在遇到男主角之前一直是骄傲的,矜持的。身为官家大小姐,本身都不需要思考这些多。在纳粹倒台,母亲和父亲接边出走后。她始终都维持着她的骄傲与“气度”。到邻居家买东西或逃亡时用手饰换食物时。欣赏她表现出的倨傲。纵是无人欣赏又怎样,活到一把年纪已经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她妹妹一样觉得给两件首饰太多了吧,我们终日活在斤斤计较的生活中,而磨损了本来应该有的朝气与大气。、
    对男主角开始是抗拒,怀疑,试探再是依赖与接受。抗拒时会在知道他尾随时而匆忙躲避离开,怀疑他对她心存欲念而用身体来付支行动,试探时,在需过河时无奈用身体与船夫交易。我知道他一定会尾随其后,她也知道。她是坚持的,独立的,更是固执,骄傲的。他的感情在与她相处中而根深蒂固,如果说在废弃屋中怀有的是欲望的话,现在却是情不知以而一往情深。依赖是会在他走时首次哭泣并拥抱请他留下来,而借口是当她弟弟的哥哥。
    我不知道她知道弟弟拿了他的通行证而让他不能一起到达终点时会不会觉得遗憾。她不了解他,他不了解她。
    我无法用严谨而深刻的历史知识来解剖这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尽管我知道他所表达的是什么。
    爱情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影片的结尾能引起我们的遐想的话。
    我愿意相信,会有一辆火车送他归来。
    


    我们会在别处再见。

 短评

寫情緒很細膩,但很冷冽。並不投射過多的溫情到主人公身上。相較更幼小的弟妹,Lore已經是形成價值觀的青少年,當真相不斷襲來時,衝突在她身上拉扯得最劇烈,尤其當她面對救命恩人托馬斯的時候,兩極的想法與情慾的鬆動不停燒熾她。最後即使當她終於到了外婆家,她也已無法回到之前建構的謊言中。

7分钟前
  • 裘笛
  • 推荐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阴郁的压抑中开始,镜头也在小清新和小黑暗之间来回切换,故事节奏刚刚好,摄影和配乐很赞。二战后德国纳粹少女逃亡途中的成长之旅,已经对反战题材影片麻木了。心中永远的经典是「红樱桃」

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还行

碎片化剪辑,高速跳跃,追求画面的极致美,全程晃动手持感,聚焦细节化,直接想到的是11年的呼啸山庄终于又有和主旋律对着干的了!赞!什么时候拍dresden?感觉是50mm到底截图每一帧都很精美,德国的田野森林!

11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集齐艺术片俗套但.....又还蛮好看的....

14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終於有位善用特寫和淺景深的導演,特寫是為了”細節“而不是為了炫技與偷雞啊

16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BJIFF#恍惚看到kaya和小乔。少女美

21分钟前
  • 井戒
  • 还行

倒挂在树枝上的少年与河边沐浴的少女的凝视。蚂蚁在尸体上的蠕动与尸体周围的蚊虫,让人仿佛已然嗅到腐烂的味道。情绪很对,细腻的摄影和充斥这部影片的忧郁气质的色调把森林河流和废墟描绘的美到极点。流淌着的情欲也十分动人,对我的小说也极有帮助。(滚!)除去美感,则嫌空洞,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22分钟前
  • 凉水
  • 还行

爱情线完美!!sexy, powerful, palpable. repulsion+attraction,各种少年心事,神秘又现实的戛然而止。(其它方面也很好,二战电影拍到现在还能这么有新意实在难得)

2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这种摄影特容易小清新,或者更对应少女心吧。这一条逃亡路也是心灵之旅。视角不错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普通剧本。特色视角。好演绎。

3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拍得很好,但内核太情节剧了

35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 德國有兩個題材是影壇瑰寶,一是二戰,一是兩德,影片以二戰中德國少女的逃亡之路為切入點已經拿到了基本分,一個又一個苦難疊加在曾經養尊處優的肩膀上,沒來得及適應就必須面對成長之痛,結尾更像是另一個開始。我不喜歡影片過多使用手持攝影機,微晃的鏡頭降低了我的入戲感。

37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赞摄影,百看不厌

39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特写、空镜,特写、空镜,特写、空镜……少女的成长和帝国的毁灭。家庭的崩溃和穿越森林迷雾的逃亡。一个近些年申奥外语片的老主题,看似深刻的、痛心疾首的反省,实际上,毫无风险。

42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稍显刻意(尤其是末尾砸玩具情节),但是整个故事说得惊心动魄又富有格调。风格化的摄影和配乐,使得影片有了惊悚片和悬疑片的气质。

45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所以成长了么。明白了么。

47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信仰变谎言的旅程。镜头美得不像话

49分钟前
  • balconynemo
  • 力荐

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

54分钟前
  • A_Huang
  • 推荐

一切都是谎言

58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德国战败后,均官女儿逃亡记

1小时前
  • mark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