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经的秘密

动画片爱尔兰,法国,比利时2009

主演:伊万·麦克奎尔,克里斯滕·穆尼,布莱丹·格里森,米克·拉利,利亚姆·霍里卡恩,保罗·泰来克,迈克尔·麦格拉斯,保罗·杨,诺拉·托梅,肖恩·列侬

导演:汤姆·摩尔,诺拉·托梅

 剧照

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2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3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4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5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6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3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4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5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6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7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8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19凯尔经的秘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07

详细剧情

在遥远的爱尔兰,聪颖纯真的少年修士布兰登(伊万·麦克奎尔 Evan McGuire 配音)生活在一座高墙围筑的修道院内。为了抵抗维京人的入侵,院墙不断加高,卡拉院长(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配音)更严格禁止布兰登他们踏入外部世界。某天,一名留着长发、幽默风趣的修士来到修道院,他便是闻名遐迩的艾奥娜绘经师伊丹(米奇·拉里 Mick Lally 配音)。此前伊丹持续创作那部重要的宗教典籍《凯尔经》,然而异族的侵略使他不得不中断这项神圣的工作。为《凯尔经》所吸引的布兰登,决心帮助伊丹完成经典的绘制,为此他不惜挑战禁令走出修道院。外面的世界充满新奇和危险……   本片荣获2009年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观众奖最佳影片奖、2009年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提及。

 长篇影评

 1 ) 艺术还原的历史

       刚刚过去的那一届奥斯卡上,看到了几个获提名动画公司预先制作的感言,让我记忆犹新。《Up:飞屋环游记》是大热门,老头子的独白没念完就被小狗打翻了布景板;《The Secret of Kells 凯尔经的秘密》则是由Aisling 抱着半透明的小猫咪Pangur Bán(一只蓝一只绿眼的狐类动物)轻声细语如她的神秘气息缓缓道来:“毕竟我是从遥远的爱尔兰来的呢~” 一个娇俏玲珑又变幻深邃的小女孩跃然而出。
    有人说Aisling她就是个妖精,对啊,开篇独白就是她似有似无的声音从遥远的世纪飘来:“我活了几个世纪,曾经是鲑鱼,是鹿,是狼… ”,我更喜欢称她为森林精灵,她自我介绍的时候说道“让我给你看看,我的森林。” 真是好羡慕她一头靓丽发丝……丰厚柔顺,貌似没有脱发的痛苦呀。
    大家都觉得,没有Aisling的帮助,Brendan那个稚气小男孩无法完成凯尔经的书写。也就所谓的人与妖的友谊,依靠神话传说的帮助。甚至也有人说故事情节不够连贯,很飘忽,主旨不明确。
当然,一个多小时的二维手绘动画无法完全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依据。作为东方人,很难理解西方中世纪那些黑暗中受束缚的人们,是怎样热切期盼手抄圣经传诵带来的无上光明,那些深刻的含义,绘本中每个花纹、细节所隐含的色彩,都凝聚着怎样的精神与信仰。
    跟大多数文艺愤青一样,能够看到电影动画还原凯尔经中,美轮美奂的纹饰与精髓,即便只是冰山一角,我已兴奋至极,回想翩跹。正如听着一直钟爱的爱尔兰传统曲调一样,沉浸在曼妙神秘的丛林中,寻找属于那个遥远民族数世纪以来的回音。
    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说,历史也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当艺术还原了历史,那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

(文艺女青年继续幻想中…)

 2 ) 最爱精灵Aisling

画面和音乐太美了,中世纪宗教般的画面和空灵的爱尔兰音乐。

最爱的角色就是白狼幻化成的女孩Aisling,有着幽绿的眸子和银色的长发,身影轻盈矫健,时而如小女孩般甜美脆弱,时而如狼般决绝坚定。当她在高塔的窗子前唱起Aisling Song,我屏住了呼吸,那声音如此甜美和空灵,银色的侧影,白色的猫,月光下阴沉的背景,迷幻、妖异而美丽纯净。当她以白狼的形象出现时,仿佛就是森林里走出来的精灵。

对这部电影最着迷的是Aisling的声音和里面的音乐。从一开始那段既空灵又低沉的呓语,到森林里的悠长的狼嗥和小女孩稚嫩的声音,再到高塔前精灵的歌声,Aisling的声音都如施了魔法一般让人着迷。

电影里出现了大量的宗教符号和欧洲中世纪的传说,有爱尔兰文化里象征着梦和春天的Aisling和苦难哺育的Crom Cruach,还有森林里隐藏着力量的洞穴和石像,这些元素都给整部电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3 ) 孩童的你应该拥有童真

《凯尔经的秘密》就这样被导演通过一些躁动的天书般的符号和一个来自天外的奇异女童的声音,轻而易举地表现了出来。就这样直截了当,毫不拖泥带水。 怎样表达主题,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风格来表达才能让观众接受喜欢,不仅是导演技艺的体现,更是他才气才情的展示。不得不佩服导演汤姆.摩尔非凡的表达能力,虽然这是他第一次执导的影片。一下子被打动。 电影的主题用线条简单色彩明快的插图动漫讨论了一个有关宗教与信仰的问题。故事浓缩到中世纪凯尔斯一个修道院,以修道院为切入点,以《凯尔经》为线索,展开情节。 古板保守的修道院院长为防止北欧海盗入侵,与一些艺术家教友日日不停地修筑堡垒以求安全。十二岁的布伦达是这个修道院的实习画师,他在院长叔叔的严厉管教下,每天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从未踏出堡垒一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亦从未想过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时候,我们总会和布伦达 一样,被家长或老师限制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许多儿童该有的天性童真就这样被泯灭。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从不敢违背,很少问为什么,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思想勇气,不能判断是非,以至于长大以后缺乏主见。 导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影片即照顾到成年人的心理,也周到地照顾到小孩子的感官。在布伦达的身上,不管你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影片最后,年老的修道院院长对布伦达悔恨地说:“你还是孩子时,却失去了所有的童真,这是我的错!”

 4 ) 城墙外才是世界

影片色彩的运用很大胆,浓郁热烈,充满了生命力。人物的形象绘画得有趣极了,面对外敌,卡拉院长筑了道圆墙将修道院保护在圈里,他每天在高塔里俯瞰着圈内的人,圈外的世界,时刻担忧着强盗来袭。几个简单的场景跟情节就将院长的固步自封跟危难说得一清二楚,毫不费劲就能理解。 小男孩布兰登是个求知欲强烈又聪明勇敢的孩子,代表着希望,冲破规则的禁锢,冲破黑暗的枷锁,带来希望之光。无所畏惧的布兰登带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未知世界的热爱,游历四方、记录探索,完成并传播那本充满希望、勇气跟爱的书。 阿诗铃的形象跟配音实在太可爱了,这个森林的主人带领布兰登观赏了森林的美好,奇妙的动物,好看的花,高耸的树,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满了想象力跟生命力。 这部片子主线虽然是比较严肃的话题,但影片中有很多很幽默的情节,像是阿诗铃操控黑狼时,一堆凶恶的猛兽立马乖得整齐划一。布兰登追鹅的时候也是有趣得紧。在黑暗之地描绘布兰登如何克服了恐惧跟恶兽那里真是新奇又张力十足。但我最喜欢的是阿诗铃在高塔窗边唱歌那一段,歌声空灵、婉转清透,带着神秘又像带着无限延伸的希望,特别特别的美。

 5 ) 缕一缕片子的背景(爱尔兰历史文化)

    

         这是写给朋友的,参考了很多,写完就放上来了。

     爱尔兰人的祖先是凯尔特人中说盖尔语的一支,后来盎格鲁撒克逊人(日耳曼人的一支,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啊,斯拉夫人啊,维京人啊都是雅利安人的后裔,雅利安人基本上构成了现在欧洲最原始的种族。括号里是友情赠送部分)迁移到这里,带来了基督教(新教),基督教嘛,你知道的,走哪传哪,就想把凯尔特人自己信仰给清除了,管人家叫异教徒。当时就修建了很多寺院,就是些基督教僧侣在传教啊什么的,片子里大概就是这样的寺院,那些和尚都是基督教僧侣,包括主人公Brendan。《凯尔经》是以拉丁文写成的圣经福音书手抄本,大概创作于公元800年左右,最早创作于艾欧娜岛的哥伦尼派修道院,不久被带到爱尔兰中部的凯尔斯修道院(片子里故事发生地)。8世纪末的时候海盗开始袭击爱尔兰岛,836年,修道院遭到破坏的时候,有一些僧侣带手抄本逃到欧洲大陆,古爱尔兰文学得以保存。这大概就是故事背景。

   现在来说Aisling,这个真的很有意思,Aisling这个人物导演说是虚构出来的,我看不是白虚构出来的,下了很多功夫。Aisling在片中是个森林的小精灵,我觉得她的形象是德鲁伊的化身(Dota里有这个形象)。德鲁伊(Druids)是凯尔特人就是爱尔兰人祖先的巫师,主管巫术和学术。在罗马和希腊神话中,德鲁伊意指森林女神。早先有德鲁伊教,现在基本消失了,他们的教徒常常被说成可以变身为狼、熊等动物(片子开头Aisling的自述),德鲁伊教徒是自然的崇拜者和维护者,橡树和橡果是他们的圣物(片中的浆果)。而且凯尔特人有个特点,就是早期为母系氏族社会,通常由女性担任德鲁伊。德鲁伊现在也是吟游诗人的代名词,而有历史记载,基督教僧侣和爱尔兰吟游诗人关系密切(Brendan和Asiling)。这样Aisling的形象就非常好理解了,Aisling代表异教的神,Brendan代表基督教教徒,当基督教想同化当地的凯尔特人的信仰的时候,最开始大部分是由合作开始的,片子中书的创作过程代表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书的完成代表爱尔兰被转换的过程,Aisling最后变成白狼寓意Aisling不能说话了,异教徒被清除,她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她(异教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隐退在森林中,使基督教在爱尔兰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凯尔经有非常鲜明的当地特色。

   片子的主题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还有几处小细节,一个是Pangur Ban,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首关于猫的诗,相传作者是九世纪一位爱尔兰修道士,他的猫就叫Pangur Ban,意思是“比白色更白”。另一处细节是Brendan掉进洞穴后遇到的那只巨大的蛇,应该就是乌洛波洛斯(Ouroboros)古代希腊神话中围住整个世界的巨蛇,是自咬尾巴的蛇,俗称贪吃蛇哈哈,埃兰人称这一神物为Tud’ieh,“饕餮”俩字可能就来源于此哦~
    完啦,今天的成果,只是写出比较有根据的,其他你也可以自由发挥~有问题欢迎讨论~

 6 ) 半部童趣半部圣哲

就像前面豆友说的,人物造型天书奇谭风格。色彩简单,线条肯定。

但是画面的其他部分,背景和装饰物,风格比较接近Michel Ocelot,也就是《阿祖尔和阿斯马尔》( Azur et Asmar)的创作者。非常的精密繁复,每一格画面都充满无数细节,层次很多,细节之中甚至包含着更多的细节,忍不住要停下来一帧帧推敲。
比如,雪花一片片,每一片都是花形分瓣的;绿叶有叶脉纹理,书中的插图层层叠叠画中有画,但烟雾是老式连环画中的气团线,海水又是抽象的,石墙则是笼统的。

虽然静物和景物是装饰风格,但是用色很复杂,从传统的淡彩风格到装饰纹样、拼贴、画框、写实的质材和质感,都有利用。眼拙,没有注意到是不是也用到了3D构造....

“我们决定不用透视,因为那个时候(古爱尔兰凯尔特时期)透视还没有出现”。----------剧本作者之一Fabrice Ziolkowski对于画面风格解释说。

这部动画的导演用了六年的时间构思和准备“凯尔经的故事”,从动画专业毕业的Tomm Moore之前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在筹备《凯尔经的秘密》期间,他的作品多和广告MV有关。
《凯尔经秘密》背后是一个多国部队(当然在欧洲很常见),大部分资金和人员来自爱尔兰和法国、比利时,也有巴西和匈牙利参与。

“凯尔经的故事”在Tomm Moore最初构想里完全属于成人世界的故事,目的是表现凯尔经诞生的那段爱尔兰历史时期。主人公布兰登最初只是一个出现几分钟的小配角。在Fabrice Ziolkowski的帮助下,故事演变出现在的童话色彩。相对于影片后半部明显表现成长和人生历程,布兰登天真烂漫的童年经历显得格外突出,也使维京人入侵前后的情节不那么连贯。不知道这种改动算不算成功。

根据访谈,Tomm Moore说想用故事表现凯尔经和那个时代。但是从全片看来,凯尔经是什么?凯尔经的内容?凯尔经的影响?就像影片开头所描绘的一样,是一个传奇。直到影片结束,也依然是一个秘密。也许导演在刻意渲染经书之神圣”不可言传“,也许虚化的”凯尔经“可以用来象征所有神圣的智慧 ,也许,只是”凯尔经“对西方来说太过熟悉而不需要特指................总之影片的后段仅传达了一种意象:即凯尔经被书写,被流传。并没有具体答案。

部分凯尔经常识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参照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Kells
凯尔经(Book of Kells)相传是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手抄本圣经,现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馆藏。其内容部分来源于较早的拉丁文圣经(Vulgate), 据传由凯尔特僧侣于公元9世纪绘制。其中插图繁奢复杂,装饰色彩浓厚。出于对原经书彩图的尊崇,电影努力再现了这一奇妙的画风,而且更加精致,极富想象力。

Tomm Moore认为古爱尔兰时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时期,一本经书诞生背后是各种文化交织与碰撞的结合。动画中展示制造墨水的技术,来源于当时的阿富汗;而绘画则受到摩洛哥人的影响,再加上凯尔特传说,当地的异教民风,加上古爱尔兰的特点,还有之后要展现的新基督教的引入,维京人入侵等等.....综合形成了一本神圣经书的风貌。这也正是导演想在动画中表现出来的多元色彩。

影片能看出Tomm Moore和创作团队的努力。但剧情在如此庞大的背景和表达野心下未免有些指向飘忽、叙事笼统。

除了结尾布兰登回到修道院,影片的前半段和维京人入侵后的情节几乎没有统一的情感关联。布兰登的决心、意志、个性在离开修道院之后的叙述里也没有再提及。布兰登在洞穴里得到晶石之后与”阿诗林“的联系也不加解释地回到了简单的”人与兽“之间。

如果说影片前半部是以一种迪斯尼的快乐精神在表达童真和童趣,那后半部遭遇现实的挫折时就表达得过于严肃和庄重了。

当维京人入侵时,按照传统的叙事,我们都会内心期待阿诗林带来森林的守卫,代表神秘的力量拯救人们。但是,故事驶向了与之前的童话作风完全不符的现实方向------------平民被屠杀,院长被砍倒,布兰登和画师在火光中落荒而逃。

不光逃跑,布兰登还逃到了天涯海角,从此谱写伟大的经书。这些智慧的象征当初并没有救苦救难,结尾也并没有给布兰登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和团圆。

对一部有一半儿童片色彩的卡通电影来说,所有理想化的期待都会落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另类的故事。主角尽管实现了梦想,但是梦想具体是什么?梦想能给人带来什么?一切都指涉不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苦难,却是具体的,真实的,并在故事结局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这是从传统角度,尤其由影片前半部的童话视野展开而得到的概貌。


--------------------------------------------成人思维如下-------------------------------------


很明显,Tomm Moore不够圆滑地思路更多是面向成人的。他侧重《凯尔经的秘密》所带来的思考,还有象征性。

正如他所说的多元文化,在古爱尔兰,在一个处于进化中,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显现出来的矛盾和联系,这部电影中都有交代。

阿诗林可能是布兰登的想象,在孩童世界,是想象力,是青春期。但是外在看来也是神秘力量,一种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是凯尔特文化传说对当时人们的影响。阿诗林后来指引小猫盗走钥匙的段落时响起一首美丽动听的凯尔特民歌,仿佛一种催眠的力量(插舌:影片配乐优美令人难忘,爱尔兰的音乐向来令人神往),和后面的洞穴段落一样,有独立于全片的妖异气氛。
神秘的森林和森林里神秘的洞穴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有力量的象征,也有邪恶的象征,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

院长修建高墙可能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经验,但是出于一种现实考虑。他像那个时代的智者、领袖,拥有足够的力量而不是智慧,要用有限的手段面对未知的威慑.......当和弱者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就只有强制执行。

同样的冲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延续....

经书的传说相当于一种”精神指引“,给思想贫瘠的时代和人带来光明。同时传入的还有”科技“(墨水象征)、信念(完成经书)和”理论指导“(画师的叮咛,传教),只是缺少院长这样权威的实践派去执行。于是布兰登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后生填补了这个空缺。

一个刚刚”对外开放“的时代,智慧和实践还没有完美结合,付出代价似乎必然的。

于是维京人入侵了.....杯具蔓延......

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依然延续.......


正因为智慧和信仰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技术落后,人们还保存着原始信仰。被那些代表着功利和扩张、技术更先进的维京海盗抢掠似乎命中注定是不可抵挡的。
选择逃亡,保存”智慧的种子“,继续文化传承,这是《凯尔经的秘密》中比较肯定的态度。尽管智慧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被迫流传下来......可很多动人的历史往往不正是这样造就??

这是Tomm Moore赋予凯尔经的传说。

仿佛前后不搭,角色付出没有回报,看起来无解的《凯尔经的秘密》实际上暗示着历史必然,人类进化。只不过因为指涉过于宽泛而无法准确定向于不明真相的观众还是别有用心的观众.............

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也还在延续.....................

===========================================

图片和设计稿欣赏可以参考这个:
http://www.mtime.com/my/inside/blog/1990522/

 7 ) 解读《凯尔经》的历史和书法

整部动画都在试图展现宗教的神圣和书法之美,而《凯尔经》不愧是可以称为欧洲书法之最的著作。
我们所看到的剧中那个修道院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修道院,修道院的鼻祖是一个一个叫St.Anthony Egypt的团体(250-350),一群隐居沙漠的人士组成的团体,后来建立了修道院,再后来意大利人修修道院做学校,保存了一些希腊文手抄本。
公元6世纪本笃会(St Benedict 480-530)的修道院运动发展起来,本笃会觉得罗马世俗文化不够神圣,于是隐居山林,在山上建立了修道院和制定了会规,修道院一般有个围墙,外形像农场一样,被视为最有文化水平的生活方式,里面有图书馆,有学校,大家一起劳动,唱歌,但是不能结婚,很多有钱人会把自己的小孩送过去过这种禁欲的生活。本笃会吸引了一批有着古典文化知识的修道士,许多修道士被培养成为了抄书人。
欧洲书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办修道院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教大家写书法,而《凯尔经》就是一部经典的书法作品。
采用的字体偏“Uncial”,“Uncial”这个字体是为了摆脱“Roman Rustic”(“罗马乡下式字体”——俗称乡巴佬(异教徒)字体)字体书写的不便而采用的更加快速的书写字体,外形圆润,是一种大写字体,早期形式没有serifs(衬线,就是装饰字体的花哨的多出来的线)。
在3世纪的罗马教会采用拉丁文作为官方语言,为了区别于乡巴佬字体,采用了“Uncial”这种参考了点希腊字的字体,4世纪这种字体变成了一种官方大字体书法,5世纪末成为主流。然而6世纪有些书写者用水平书写方式取代了原来的斜体,这样就不能写的像以前那么快了,于是就演变成了一种装饰字体。
<图片1>


公元432年,“Roman Half-Uncial”字体被带到了爱尔兰,岛屿相对孤立,在当时的局势下比较平安,这就为爱尔兰书法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凯尔经》就是这种书法的集大成,它是西方书法史上的隗宝,延展和连字的字母展现了正规的纪念碑字体。
凯兰书卷(或译凯尔经,BOOK of Kells)是790年左右由苏格兰西部爱欧那岛(Iona)上的僧侣绘制。这部书由四部福音书组成,每篇短文的开头都有一幅插图,总共有两千幅。
凯尔经的封面字体设计融合了拉丁字母加runes(卢恩)字体(欧洲北方甲骨文),有许多美丽的爱尔兰花体,它的内容是圣经新约。
除了书法,手抄本还有很多装饰和插图,illumination就是增光添彩的装饰,lumen这个词根就是光的意思。往往体现在首字母的精致化,边缘的美化和插画。严肃地说,装饰有时要用到金片和银片,它们也统称为“illuminated manuscript”,手抄本上的这些装饰,都是为了使这些经典变得更加伟大,并且在统治阶层没什么文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将其销毁,因为它好看啊。(虽然有时也因此被烧,由于圣象毁坏运动)



接下来我们来认认上面写了什么,首先,那个大大的装饰字体,长得有点像圣杯的那个,是首字母的精致化:首字母很大是个L+I(为了节省空间和美观,把两个字母拼到一起像一幅画),第一行的单词就是“LIBER”——是书的意思。
这是马太福音第一章,也是新约的最开始。这张图的第二个字是“Generationis”——意思是“家谱”;第三行第四行是希腊文的Iesu Christi(耶稣基督,基督简写);后面的单词是Filii(子孙);再后面是David(A V两个字母被框在D里,接着跟着“I D”两个字母);然后三个字节写的是“FILII”最后连个i i 上下并置,最后那一堆字母是“ABRAHAM”,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的家谱。”
而最有名的一页是这一页F. 34R 选自马太福音1:18 图中是个大大的XPI,希腊文Χριστός,就是Christ的意思,这一页就是基督的符号页啦。

 8 ) 视觉上的新体验

3D动画最开始进人人们视野的时候,都将奉之为动画乃至电影产业的颠覆。但是越来越多低质量的3D动画开始大规模的侵蚀动画市场,影迷的视觉逐渐趋于饱和,现在的动画早已经不追求动画的立体效果,反而转向新的美学视觉的挑战。

凯尔经的秘密,故事源自古爱尔兰,一个小僧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故事......非常非常简单,但是整部电影是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生动的单线条,幽默风趣,像是一部华丽的童话故事书。

当然,“凯尔经的故事”一部完全是欧洲制作团队完成的作品,风格自然不同于今年上映的好莱坞式动画片。简单的故事背后也必然蕴藏这欧洲电影的一贯风格,将一个又一个的象征标签镶嵌在每一个小角色身上。院长和小僧相互对立的思想,森林这个既充满危险又充满诱惑的意象,并且整部电影一直在传诵着“精神引导黑暗转为光明”的slogan........我学疏才浅还不能一一击破这这一个个表象背后的寓意,但是能感受到这部具有独特风格和浓郁的欧洲电影文化的动画巨作。

有意思的是,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早期的中国动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些优秀作品,像花猫追蝴,九色鹿。尤其是九色鹿,风格上和这部爱尔兰的动画片风格上真的有神似之处!同样兼具表现主义风格及隽永的印象主义,单一的线条,彩色的画面与和音乐一起和谐律动,将画面赋予音乐之美,就是这种不掺杂丝毫工业气息的淳朴的美才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电影。

可是我想目前国内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曾经玩弄的动画艺术已经是我们的巅峰了,现在还在追求着3D效果,或是哗众取宠的离奇故事,亦或者一群港台明星一一献声,没有任何情感。杯具。

凯尔斯的秘密如果可以像当年“我在伊朗长大”一样站在世界面前的话,必将会掀起一场动画风格的新风潮,我也希望,中国的动画产业能够早点意识到这场革命的来临,用心去完成每一部动画艺术。

 短评

虽然是手绘动画,也想表现手抄书的感觉,但实际成片却是完全的电脑制作,电脑勾线,电脑上色,最后产生的矢量绘图令手绘感荡然无存。跟阿祖尔和阿斯马尔一样,也是电脑技术摧毁出色设计的例子,不过整体效果是比完全3D的前者要好,前者的画面对设计人员来说简直是悲剧。导演很嫩。

4分钟前
  • 太阳的倒影
  • 还行

汤姆·摩尔处女作,手绘动画永远都值得尊敬,几乎每一帧都绝美,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确乎纯粹的艺术品。人物线条干净简朴,后景则复杂华丽,内涵具有多重解读的潜力,不过总体看还是不若[海洋之歌]那般灵动、瑰丽、完整。叙事上前后有所割裂,清新梦幻的儿童成长故事与残酷现实的屠杀与逃亡相连,后半程(入侵、逃亡、成长、传承、归家)仅占1/4篇幅,节奏过快。伊丹和布兰登持守传承的《凯尔经》内页始终未呈露出来,升华为普遍的知识与精神财富之象喻。几个绝美的场景:背景中绵密繁复的脚手架;纯朴的粉笔简笔画;阿诗琳坐在高塔的窗沿哼起谣曲(古爱尔兰诗歌《Pangur Bán》),让猫猫的灵魂去偷出钥匙;咬尾蛇失去水晶之眼,疯狂自噬;维京人攻入后的黑红白配色,漫天雪花与烈焰废墟;以春夏秋三联画凝缩成长过程。(9.0/10)

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画面很华美。音乐也不错。人物很可爱。故事……我没感觉。

9分钟前
  • Jin
  • 推荐

太美了,沁人心脾又给人无限遐想,仿佛回到小时候,很多事情第一次从未知到已知的兴奋——“我最不怕的就是想象!”谁能想到和恶势力的搏斗竟是粉笔画大战贪食蛇呢?太可爱了!好想在阿诗铃的歌声里化成一阵烟,飘去世界上那些神秘又美丽的地方

1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那精灵唱的歌好听极了!

16分钟前
  • HELLO!
  • 还行

如绘本般美丽,OST也很赞!

18分钟前
  • 阿朴
  • 推荐

这样的画面才不愧“动画”二字。爱尔兰的悲伤简直渗透入骨,不管啥艺术作品都予人一种“好可怜”的感觉,哪怕画面华美至极。那个猫叫“胖哥胖儿”哈哈。

20分钟前
  • 雨宫萤
  • 推荐

Original and beautifully drawn.

25分钟前
  • 无所谓
  • 力荐

没有信仰也看得泪流满面,最后一个30秒三格三个季节的单镜头直接就营造出了史诗感,片头与片尾也是混沌和光明的对照。每一帧细节都完美得像艺术品,卷轴式运镜就像文明演进,UNITY。

2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无论是题材还是画面抑或OST都很棒,部分细节没交代清楚,并且结尾稍显仓促,但瑕不掩瑜,此片超越UP成为我心中的09年年度最佳动画

30分钟前
  • 宇宙塑胶魔怪
  • 推荐

原声和画风太棒啦~

34分钟前
  • 阅读空气
  • 力荐

将儿时睡前故事一般的情节,加上对宗教对人生的感悟,配合精美的画面音乐,精美绝伦!——————以上都是屁,不足以形容它带给我的感动

38分钟前
  • 左左☮
  • 力荐

阿凡达2.0,画风大大大大大爱

43分钟前
  • MichelleLOU
  • 推荐

画风很异域。技术质量上乘。故事。嗯。好薄弱。

45分钟前
  • A-sun*
  • 还行

《海洋之歌》导演前作,爱尔兰的《天书奇谈》。宗教色彩浓厚,音乐还是一贯的悠扬动听。其实不太喜欢过于工整的矢量风格画风,做到精致繁复很多,但能做到如此有灵气的,寥寥无几。

46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推荐

画面音乐5星,情节3星

4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墙里墙外的世界,经典的绘本风格,出色的配乐,英伦腔调。Aisling在爱尔兰语中有梦、愿景(dream, vision)之意。2009欧洲动画节最佳导演奖。2009第33届法国昂西动画影展“观众大奖”(AUDIENCE AWARD)。2009爱丁堡电影节“标准生活”观众票选奖。

4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出色的动画,经典的故事,我感兴趣的凯尔特题材。无可挑剔。欧盟电影展看的。

52分钟前
  • deo Z
  • 力荐

这部片子主线虽然是比较严肃的话题,但影片中有很多很幽默的情节,最喜欢阿诗铃在高塔窗边唱歌那一段,歌声空灵、婉转清透,带着神秘又像带着无限延伸的希望,特别特别的美。

57分钟前
  • 慕詩
  • 力荐

诚心地讲,这部动画无论剧情再紧凑,意义再深刻,其实都无法超越极致华丽的配乐与精美绝伦的画面所带给我们的从异域席卷而来的巨大震撼,所以也请不要再纠结它的剧本问题了。

58分钟前
  • 神迦乐小舞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