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克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西恩·潘,乔什·布洛林,詹姆斯·弗兰科,迭戈·卢纳,埃米尔·赫斯基,艾丽森·皮尔,丹尼斯·欧哈拉

导演:格斯·范·桑特

 剧照

米尔克 剧照 NO.1米尔克 剧照 NO.2米尔克 剧照 NO.3米尔克 剧照 NO.4米尔克 剧照 NO.5米尔克 剧照 NO.6米尔克 剧照 NO.13米尔克 剧照 NO.14米尔克 剧照 NO.15米尔克 剧照 NO.16米尔克 剧照 NO.17米尔克 剧照 NO.18米尔克 剧照 NO.19米尔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1 20:06

详细剧情

  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性恋政治家。  1970年,年届不惑事业有成然而感情生活却一路坎坷的小商人米尔克(Sean Penn 西恩•潘 饰),偶然邂逅了年轻英俊的男子斯科特•史密斯(James Franco 詹姆斯•弗兰科 饰),两人迅速陷入热恋,米尔克自此也开始认识到自身真正的性取向。不久他们搬到旧金山卡斯特罗街,合力经营一家摄影器材商店。随着两人恋情的公开化,小店逐渐成为同志们的聚集地,最后扩展到整个街区。  然而同志在当时仍不为公众所接受,他们依然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米尔克有感于此,决心从政,竞选城市监察员,以一己之力推动政府改善同志们的境遇。屡战屡败的米尔克最终获得成功,却也遭到保守势力的责难与攻击……  本片荣获2009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Sean Penn)和最佳剧本奖、2009独立精神最佳剧本奖和最佳男配角奖(James Franco)。

 长篇影评

 1 ) 哭不太出来的Milk

终于从头到尾把Milk看下来,最后烛光哭了一点点。

 

然后我在想,如果我一个哭包,只哭了一点点,是不是说它拍得不够煽情呢?

 

很沉重的一段历史,Sean Penn的戏骨令人难以置信,Freaking Damn Good.

 

我想我哭不出来,是因为太多东西在不停的发生,Harvey Milk的40s,不到10年Fight Back,活生生的磨灭了一对爱侣,把肤浅观众的肤浅眼泪也逼了回去。Jack自杀,Milk没时间悲伤,因为下一仗是No on Prop 6,反对开除所有Gay以及支持Gay老师的法案,这一仗输了,所有其它行业的同性恋,所有因为仇恨和敌视不敢出柜的人,所有迷茫和害怕的年轻人,将没有任何希望。Scott,,Milk先生一生最爱,忍受不了无休止的选举和无休止的失败,要离开,Harvey也无力挽回,因为他不能停下,选举,即使不能成功,也是唯一不再活在阴暗角落的方法。暗杀的乌云始终悬在头上,Harvey还是站上讲台,无论在市议会的集会还是最初的肥皂箱子,甚至敌对郡充满仇恨的礼堂,他还是拿起话筒,拿起他标志性的扩音器:

 

“我是Harvey Milk,我来招募你们。”

 

预料到他早晚要死于仇恨,死于暗杀的子弹。Harvey录下了一卷磁带,录下他从40岁才开始,最终却走不到50的抗争历程,目的不是著书立说,不是给自己留下什么Legacy,而是,“我希望你们继续。You, you and you got to give them hope”

 

而在他临死的早上,Harvey刚赢得Prop 6的战争,看了最喜欢的歌剧,因为歌剧里有“Bigger Than Life“的魅力,然后小心翼翼的打给一生挚爱,问我有没吵醒你。聊天到天明,Scott说下次你去看歌剧,带上我吧。于是Harvey愉快的打着哈欠上班,只来得及说一声“不要”就死在枪下。

 

超过30000的烛光游行,Harvey的遗愿,“我想看到火光,看到希望。”星星点点的烛火,他身边的人都在继续。Harvey走了,运动没有停息。

 

整个手法表现的,Harvey不过是一场异常艰难抗争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甚至不太出彩,说话有点尖细,肢体有点不自在,不果断,没多少个人魅力。只是他倾尽所有,走到了生命的终结。仅此而已。

 

由是观众觉得眼泪都是肤浅,最后枪声谢幕离场也不伤悲。

 

Cause the show must go on.运动还要继续下去。

 

两个人相爱,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没有第三种结局。Harvey和Scott,从地铁站的萍水相逢,到死别前一通电话。我想起那句" You are my part-time lover full-time friend",Juno里小孩子唱来当然是你一直是我最好朋友,只是突然心动成了恋人。如果套到Harvey和Scott,却是一阵心酸,你我不是一直一双一对,但我对你的忠诚和友情不会改变。Scott是难得的爱人,美丽得让人心醉,甚至是Harvey最初投身人权运动的缪斯,毫无怨言的陪Harvey走过最初选举政治游戏的荒诞马戏,直到耐心都被磨光,直到生离。Scott有恒心,只是不相信政治机器。他没有Harvey天真。然而他爱上Harvey的天真,一直爱着Harvey的天真。所以他在那一晚,决定回到这个无可救药理想主义者的身边。次日清早,却等到死别。

 

我想到这点,禁不住回神想哭。Harvey刚投身政治马戏,收到死亡威胁,Scott拿着威胁信,对嬉皮笑脸的Harvey好气又好笑,你觉得好笑么,人家要你命啊!不知道二十多年前的早晨,那个和小绿魔一样有着英俊笑容的Scott,有没有恍然若失:“我就说了,你个混蛋又不听,看,这下死了吧。”

 

于是,残酷的枪声,终结了一段历经跌宕也打败生离的爱情,终结了一段险阻重重仍不放弃的抗争,终结了一个不完美但竭尽全力的生命。

 

但是,运动没有终结,希望没有终结。

 

因为:

 

"Without hope, not only gays, but those who are blacks, the Asians, the disabled, the seniors, the us's: without hope the us's give up"

 

我感谢这部影片,我感谢它还原了这段历史,还原了Harvey Milk的这一小段人生。

 

我感谢它让我看到希望。

 2 ) 信仰之战

昨天化了一天时间下了米尔克。西恩潘这个好莱坞的坏小子,减肥之后的样貌惊人,按照片子里他自己说的“又老又丑”,但是这部片子就是看了就不能刹车,就必须看完。

看完了,我哭了。在半夜12点,泪流满面。情节并不陌生,但是在电影中就是如此的有画面冲击力。

警察冲进同性恋酒吧,逮捕同性恋者。这些报纸上茶余饭后的社会新闻,我们也不陌生。但是真正用画面来展现,是那么有震撼力。对于gay吧,我并不陌生,杭州的君度,北京的目的地,都相当的熟悉。谁能曾想,就在30年前,不,也许就是不久前,警察冲进酒吧,逮捕同性恋者,剥夺他们玩乐的自由呢?

在柏林电影节上有部新加坡影片,诉说的是20年前,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国的一条小河边,警察假扮同性恋者诱捕同性恋的事情。当国家机器被开动于掠夺人的基本情感需要的时候,这一切变得那么可怕,寒心。今天的人们在网上,在聊天室里交友,不再有当年的恐惧感,但是,情感的释放是不是就不再如同以往压抑了呢?

看了电影,我在想,米尔克在第三次竞选监察员失败后,原本答应伴侣放弃政治生活,不再参与竞选的,可是他却骑虎难下,只有继续。伴侣离开了他,新的BF严重缺乏安全感,上吊自杀。对于他来说,监察员并不意味着荣华富贵,他甚至不屑提出给监察员加薪的议案,相反,政治让他失去了一个个伴侣,从最开始,就收到一份份恐吓信。那么,他究竟是为什么在坚持?虽然影片中他给出了答案,为了他的信仰,为了少数族群不再被歧视。但是,也不得不说,是时代和才能,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他是为了维护心中的自由的信仰,宁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各人的信仰是数千年来根深蒂固地根植人们血脉的。在中国传统的儒,道,释三个信仰中,秦始皇和洪秀全都采取手段毁灭过儒教,佛教曾经面临了四次法难。但是它们都延续了下来,因为信仰是被人选择性地适用于我们的人生,所谓投缘。能成为普遍信仰的宗教,其力量远远胜过国家机器。

信仰是什么?信仰让Anita这样的卫道士在坚持自己的信仰的时候,伤害了别人还不自知,让Briggs之类的参议员,自以为是,用牺牲小众来成全所谓大众的利益。暗杀米尔克的Don,也是个信仰很虔诚的教徒,他绝对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正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消防英雄,爱护家庭。正因为如此,他们与米尔克的信仰之战,显得如此具有普世的意义。

很多人说,中国的同性恋过得比美国的艰难。其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家来说,同性恋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于一个同性恋,家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赶紧结婚,用结婚这个形式来掩盖同性恋的事实,所谓的矫正显得特别简单。而且,同性恋和异性恋结婚,即使有婚外同性性行为,都不构成法律追究和赔偿的理由。中国的同性恋,其实比美国要轻松得太多。

但是,中国的同性恋绝对比美国的同性恋压抑。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更没有心中的目标。影片中,米尔克的朋友提出米尔克竞选失败的原因:你总说反对,反对,那你得说出,你支持什么? 我看到的中国同志,绝大多数都只有批判。对,你批判了,那么,你支持什么?你要什么?

相比三十年前的6号议案,同性恋教师被剥夺工作的权利而言,中国并没有类似的性向限制条款,中国的态度,是漠视,是视而不见。也许中国需要关注的问题实在太多,关注不到人最基本的性生活的需要吧。本来在中国比较普遍的宗教信仰中,佛教,就是教育人们禁欲,道教也教育人们清心寡欲。异性恋尚且如此,何况是同性恋?

刚开始会觉得米尔克是一部政治片,但是到了影片结束,让我在痛哭失声的情况下,滋生了很多思考。多数人群如何与少数人群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尊重远远比热爱重要。我们每个人看似多数群体,都完全可能在某个情况下,某个条件下,成为少数族群。信不信?所以,确保同性恋的权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世事无绝对,人是最强大的,也是最脆弱的,将心比心,把心放宽,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3 ) 记忆

如果在google上搜索“加州八号法案”,在第一页就会看到这样的话:“2008年11月5日 ... 加州8号法案通过了!(一男一女婚姻是唯一被承认的婚姻)神实在听了我们的祷告,一个多月来的辛劳没有白费。但这只是起步,美国要复兴,要回归真神, ...”。 历史与现实相对应,30年前,当Harvey Milk领导众人与侵害同性恋人权的六号法案相对抗时,他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影片里有一段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斗争的最艰难时刻,Milk为了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试图推动六号法案通过的政客Briggs在恐同情绪严重的桔子镇进行辩论。Milk说:“正如你自己说过的,异性恋中也有猥亵儿童的现象,那为什么不开除异性恋者呢?”。台下一片不满不屑的喧哗之声。Briggs说:“...几乎95%的人都是异性恋,如果我们同时开除同性恋和异性恋,就没有老师了......我们没法消除猥亵儿童的现象,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赶走同性恋,留下异性恋来减少猥亵儿童的可能性。”然后台下一片雀跃欢呼之声。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经典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的场景,在那场著名的法庭辩论中,只要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判断出那个被诬陷的黑人是无罪的,但是在那个充满种族仇恨的年代,黑人依旧被白人们判处了死刑。偏见贯穿着整个人类的历史,也深植于每个人的内心中。它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当偏见被激化和放大之后,就会演变成敌视与仇恨。而Milk所要与之对抗的,正是人内心中根深蒂固的难以消除的偏见。而他,只是历史的一个剪影。



Gus Van Sant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心。一组纪录片的黑白镜头,酒店里的同性恋被警察戴上手铐、压上警车,面对镜头时,一个个都低下头、用手挡住脸。那一刻,一股强烈的辛酸感就涌上了我的心头。Gus的镜头是极其洗练的,绝不炫技,也绝不拖泥带水。穿插在影片中的老旧的纪录片质感的镜头总是恰到好处,让人瞬间就仿佛置身于那场历史的洪流中。重要场景的处理也是匠心独具。比如对先后发生的两场刺杀采用的不同的镜头处理。第一场刺杀对观众而言是突如其来、缺乏心理准备的,通过镜子的反射和距离的拉伸产生疏离感,从而淡化第一场刺杀的具体印象和细节;因为第二场刺杀才是要重点描绘细节的。到了第二场刺杀,虽然观众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对场景的近距离的细节刻画仍然产生强大的冲击感,数次开枪的慢镜精确刻画,尤其是第一枪打到手上的细节都会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影响。Gus对叙事的把握也非常精准。Milk的政治生涯与私人生活两条线扣合的天衣无缝,使得Milk的形象有血有肉。在这一点上,Sean Penn的表演堪称完美!即使是在大众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讲时,你也能感觉到他不是高大全的Wallace,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在得知赢得对抗六号法案胜利的时刻,你能感觉到他的表演是多么的具有层次感和激动人心,那一刻我的情绪完全融合在他的情绪中。作为当代最杰出的男演员之一,纵然已经奉献过很多经典的表演,Sean Penn这次的表现也绝对是他演艺生涯的又一高峰。



“我有一个梦想!” Martin Luther King和Harvey Milk都是为自己的梦想付出生命的人。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和千千万万勇于抗争的人,我们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当随着Gus的镜头回望这些尘封的记忆时,我们不仅是在缅怀过去,更是在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4 ) 一个严重的时刻

小弗告诉我,桑特的手掌上有一块淤青。我说为何?他说是为了释缓米尔克先生手掌上的弹伤。 我暗自细想,倘若米尔克不是同性恋,桑特是绝然不会趟这趟浑水的。可以想见,第一次操刀鼓捣传记片的桑特,心中是怎样一番忐忑啊。 直到那一刻,我看到如潮的人流涌过卡斯特罗,蜡烛的光亮被扎成一束束希望的花火。生命抑或宁静,抑或汹涌。当一场盛大的葬礼被载入史册,我们的眼眸也开始融起耀眼的光芒。 孤独与狂欢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就像有人说的,当子弹穿过米尔克的头颅,我看到他的血像牛奶一样涌进我干涸的心田。他的血,就跟他的名字一样纯洁。1,影片开场时警察逮捕同性恋的黑白影像,使我们踏入一种独属于桑特的忧伤。70年代的昏黄色,枪支与地板摩挲的声响,保守派的“铁骑”践踏着瘦弱的人群,电警棍若塑制阳具般恶狠狠戳弄你的脊梁。 这一段开场影像穿插了很多70年代的画面,通过那些珍贵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真相。与此同时,“哈维·米尔克之死”没有作为悬念放置到最后才交代。“开门见山”式地点明悲剧结局,令整部影片成为一种回忆式的对历史的重温和缅怀,同时,也使得全片至始至终笼罩在一种淡淡的伤感之中。 2,然后,米尔克的电话录音那般平静地响起:“我是哈维·米尔克,今天星期五,11月1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死亡日……”桑特所营造的这个冷峻的开场,奠定了整部片子的基调:亦无悲,亦无喜,而是彰显出一种“无间道”式的“灰”。当庞大臃肿的政治机器掩盖掉细小的忧伤,当个人的得失牵系起千万人的生的希望,他便不再是他自己了。他即所有,所有即他。或许,他有所收获,却也注定了丧失。在我看来,这将是英雄们永恒的悲歌。 而那些看不惯政治片冷峻“嘴脸”的人,亦是陷在这样的误区中。他们看到了外在的形而下的枯燥乏味,却看不到内质的形而上的思绪与情感。有人说,“政治”介入电影是一种“不该”,它破毁了电影的艺术本质。但事有殊异。正如《米尔克》的存在,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这么简单,其中混迹了太多的政治色彩,但却照样能汇聚一大批拥趸。揣度一下桑特之心,或许他对于影片将造成何种响应亦暗自有所期许。换句话说,《米尔克》其实是“老账新翻”地在捍卫着什么。这“什么”二字间积聚的种种辛酸与痛楚,本身便凝聚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 3,影片第一章节蜻蜓点水般描摹了米尔克与斯科特的爱恋。楼梯上的那个吻,带着一种暧昧的勇气。米尔克的细腻的微笑,穿透一种时间的裂痕,恍若年龄上的参差得以弥合,生命因爱而年轻。西恩·潘演得真好,全然抛却了镜头外的自己。而与此同时,也使我再一次见证了桑特把握节奏的功力。 这一段对于米尔克与斯科特爱情的记录,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桑特用了大量的晃镜头和跳接,表现出一种生命灵动的质感。但纵观全片而言,这一段浪漫的开场,注定将沦为政治的牺牲品,它与之后喧闹冗长的政治集会间形成了一种残酷而鲜明的对比。

 5 ) 裸看米克传

没有英文字幕,只能裸看,半猜半看的俩小时.

<米克传>这样的电影,若是交给<独立日>的那位导演先生,恐怕更要变本加利的搞煽情,人家也是根正苗红的基,淋狗血又是强项.

所以在gus先生的电影里,听到如此主旋律的配乐,我也不怀疑是耳朵不灵,很正常.他不是在作诗也不是写散文,电影自然不会象既往那般空灵,飘逸,诗意.......只需要如实纪录,外加许多新闻简报,好省事.

于是给了sean penn机会大现身手, josh brolin的反派也完全不脸谱化,风头盖过JF的男2号.影评人说,这是成就演员的电影啊,冲着奥斯卡来的.

恩,潘先生如果得奖,我等衷心祝贺,只不过,我等看客观众,who cares oscar?

乔治克鲁尼被狗仔问及8号提案,答,gay issue和黑人问题一样,即使咱们不能活着看到同志婚姻合法化,下一辈一定看的到.

<米克传>是30年前的旧事,按导演的说法,不到今天这电影也拍不成.石墙运动以来,美国基拉们一直没停止折腾过.电影里的"6号提案"是关于同性恋能否做老师的,接下来的是同志从军权同志婚姻权,一天没歇着,难怪华人老先生们抱怨,这还有完没完?同志们则说,不折腾不行啊,闹了30年还是结不成婚啊.

30年是什么概念?嬉皮士都老了,披头士成了怀旧经典,婴儿潮的一代都当过总统了,性解放的回归传统了,出走的娜娜们回归家庭了,叫嚣着女权基权的激进派们都不见了,地球平了,全球化了,能源经济挂帅了.

真的一切没变吗?<阿甘正传>里说,那些喧嚣的青春,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头来尘归尘,土归土.这话说的怎么这么孙海英,呸呸呸.

长的漂亮的花架子黑人居然真的当了总统了,而差一点当上总统的另一位,就是个女人.

米克在40岁生日那天,对被他勾搭上床的小青年说,我要改变.

多年后的一天,他在电话里听到一个小男生告诉他,sir,I don't wanna die anymore.

所以他说,just give them hope.

10年前的一部电影叫phenomenon,男主角被闪电击中获得特异功能,于是他立马天降大任于斯人,改变了周围所有人的生活.谁知道最后竟然是脑子长了瘤作祟,逃不过一死.

米克不正是现实的写照?难道辉煌都是幻影?所有一切,最后一粒枪子儿,灰飞烟灭?

可看到结尾,长街之上的一根根蜡烛,觉得好熟悉,<甘地传>里也见过.

而那部很不出名的电影phenomenon,却有一首很有名的主题歌,

名曰,change the world.


 6 ) 很感动!

    一直没看过西恩潘的电影,直到这部,真的让我完全被感动,不但是MILK本人的人格魅力感动。在那么坚难的时势。一直不放弃地去坚持。影片很多地方都让我深深体会到如旧时服装也是对人束缚至身,裙由长变短又经历了多少人和年的抗争???

 短评

西恩潘演得真好

7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肖恩潘的演技,啧啧。和张国荣的陈蝶衣一样经典的同志角色

12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I know you can't live on hope alone, but without hope,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So, you, and you, and you, you gotta give people hope.

1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没办法看gay片

19分钟前
  • 墨山行
  • 较差

James Franco

22分钟前
  • drnuk
  • 推荐

“假如子弹穿过我的头,让它也穿破每一扇阖上的柜门。这无关个人利益、无关名望、无关权力,而是关于我们少数族群,不只同志,还有黑人、亚裔、老人、残疾人…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活着的意义。所以,一定要给人们希望。”——哈维·米尔克

2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没法超越卡波特

29分钟前
  • 乔治丝塔芙
  • 推荐

I am angry too!

34分钟前
  • 高源🌈
  • 力荐

同志平权史上饱蘸热泪与热血的一页。“人不能光靠希望活着,可没希望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他参政不为名利,只想给弱势群体希望。p.s.理想要实现得经过若干代人不懈努力顽强抗争…中国人特殊?更健忘?更懦弱?更热衷内斗?更明哲保身?“别把世界输给狭隘仇恨绝望”很傻很天真?螳臂当车,跑路要紧?

38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假如我被暗杀,我希望有五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人站起来……没有希望,少数族群就彻底输了。我知道,不能只靠希望,但是没有希望,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你,你,还有你,一定要给人们希望,一定要给人们希望! 2009.6.10 DVD home

43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米克尔的精神很值得称道……民主,貌似离我们太远。(James Franco很帅,很帅……)

45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在发生任何改变之前,政府至少要给予民众讨论的权利。这是诸多民主政权已经努力要做到的,也是任何民主进程发生的前提

50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影片败在蒙太奇,剪辑混乱、高潮分散是最大败笔。故事讲不好,让这部本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功亏一篑。就像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却炒了一盘不好吃的菜。不能因为是同志电影就过赞,确实没有拍好。

54分钟前
  • 已注萧
  • 还行

OMG,太有力量太有煽动性了

5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热泪盈眶。为了那句人人生而平等,我们流血流泪,每次能让我激情澎湃。希望,不能倚靠它生活,然而没有希望的生活,将不值得生活下去。so,give them hope,you,you,and you.

58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可以感受到温暖 西恩潘越来越老练【二度看果断被震到流泪原以为已经淡忘的在重看却发现那么多细节原来都记得】

5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古斯范桑特的这个戏很稳,似乎在还原什么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也许是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我们总是习惯对超出自身认知范畴的事物抱以恐惧和憎恶的态度,于是“少数派”似乎顺理成章的忍受着世人满怀敌意的目光,这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悲哀。西恩·潘的演技依然无可挑剔,远去多年的米尔克借由这部电影再次向我们诠释了自由、爱与希望的意义。

1小时前
  • 白发生
  • 推荐

人间的希望

1小时前
  • 艾小柯
  • 力荐

同性恋全身上下都是自由的,所以它在政治上也必须自由!

1小时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