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女士第一季

欧美剧其它2011

主演:玛蒂娜·希尔,Claus Dieter Clausnitzer,Matthias Deutelmoser,迈克尔·克罗贝,Peggy Lukac,马里奇奥·马格诺,马克·本杰明·普赫,Anna Schäfer

导演:Marco Musienko

 剧照

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2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3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4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5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6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3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4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5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6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7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8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19屌丝女士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9 05:04

详细剧情

  德国搞笑微电《屌丝女士 KnallerFrauen》是德国SAT.1电视台每个星期五晚上11点15分播放的一部喜剧小品。由曾六次获得德国喜剧奖的女演员玛蒂娜·希尔(Martina Hill)扮演“炸弹妞,有时是母亲,有时是单身女性,有时是女朋友,有时是行人或是OL,角色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女性,只不过她们对待人和对事的反应与表现都非常特别。她们为了达到目而采用的荒诞手段,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无厘头是本剧的看点,动作表演及其神经质。6位剧中配角,两个是男性分别扮演女主老公和女主的男朋友。两个是女性扮演好朋友及同事。还有两个常任女主的父母的老人,本剧较重口味,未成年人不建议观看,但是并无露点等不和谐内容出现剧中。

 长篇影评

 1 ) 德国人啊。。。

看了几集,一部喜剧,吸引我的只是剧中的布景和女主角的身材和着装。只有一个镜头笑了,她跟她妈妈讲话,她妈妈把她耳边的头发拨到耳后,几次反复如此后,她说,我去去就来,再来妈妈身边坐下时,头发都没有了。。。她像什么都没发生。。。妈妈顿时无语。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利的事或让我们别扭不舒服的东西,与他人相处更是如此,但我们更多是默不作声或一笑置之。女主角则是以夸张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不爽,觉得要用让你瞠目结舌的方式表达出了。高兴,不仅要让你知道,还要搞得你受不了(可怜的她的孩子们)这,构成了此剧主要笑点。内心的任何哪怕是非常细微的波动都用夸张的方式表现,看到后来那些套路绝对一猜一个准,就很没有意思了。德国人的humor ,果然僵硬,没多大意思。不知道是不是德国人平时太严肃,太多东西被压抑,看这部剧算是一个小小的释放,所以德国人会觉得特别好笑,也不用脑子(平时工作太勤奋或太用脑,放松会选择完全不用脑子的方式)。不过其实每个人都有二跟不靠谱还有想发神经的小分子,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那么夸张,社会准则规范不允许我们发挥这些小分子,我们就拍这样的剧来发挥发泄。还有这位不靠谱女士没有我们的miranda 可爱

 2 ) 炸弹女炸开软弱

“我不知道中国人是这样翻译的。在德国,‘疯狂女士’是很坚强的女性。她们能够抬头挺胸闯世界,虽然有时比较滑稽可笑,甚至很‘二’。但她们都有非常强大的个性,毫不软弱。剧中的这些角色虽然很滑稽,但她们不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需要帮助。她们中的许多人像大部分德国女性一样,对生活充满信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编剧\主演 玛蒂娜.希尔(Martina Hill)




这部超级爆笑的德式喜剧,看似无厘头爆笑,实际上,却能从中看出在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与女性的改变和觉醒。


一、女性主角,女性视角
毫无疑问,本剧的成功与第一主角玛蒂娜.希尔功不可没。和别的剧集不同,本剧完全可以说是玛蒂娜.希尔的个人表演天赋展示剧集,窈窕的身材,姣好的面容,柔软的肢体,和剧集的神经质气质南辕北辙,观众很难想象充满想象力和爆发力的她在下一个街角会作出怎样的举动、她的下一个表情往往让人惊异与捧腹。因此,她也被人和英国常青剧集《憨豆先生》男主角“憨豆先生”相提并论,被誉为“女版憨豆”。
和《憨豆先生》以憨豆先生深居简出的大男孩角度不同的是,本片是完全以女性视角展开,且更加摩登及社会化,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女主角的癫狂与尴尬被加上了社会化背景,这些事就发生在卧室里、咖啡馆、夜店、街角、办公室,主角常常在工作、度假、约会、带孩子,观众很容易在女主角身上发现自己、朋友、同事的影子。
《炸弹女》与《憨豆先生》的另一区别在于,《憨豆先生》自始至终主角身份设定是一致的、贯穿的,而《炸弹女》与其说是一部电视剧,倒更不如说是一部笑话集锦,二十分钟一集的篇幅中,每一分钟相同面容的女主角可能会有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名字,且导演为了故意加深这种碎片化的印象,有意识的将个别笑话故事剪开,穿插在其他小故事里。


二、家庭生活的束缚:长不大的女儿和充满愤怒的母亲
女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也只有在父母面前,炸弹女才算稍有收敛。与其说在父母面前她叫“炸弹女”,不如说,在她面前,他们是她的“炸弹父母”。虽然已经三十六岁,可是炸弹女坐车时仍然要系上儿童安全带,吃饭时忍受父母的指指点点,被父母干涉交往的对象。甚至父母会在中途停车抱女儿在草丛里方便。看到年迈母亲抱住长大的女儿那吃力的样子,女性们不禁扼腕,为什么她不愿放开手呢?“不愿放手”是父母对女儿监护权拥有的满足感,他们否认自己的女儿已经成年,否认她可以体验这个世界,否认自己的衰老,始终认为“她”还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穿着公主裙、搂着洋娃娃的“社会属性”。
在孩子面前,炸弹女颠覆了传统定义中的“母亲”形象。这与孩子无关,是她对自己“母亲”身份的不认同。无论孩子男女、年龄,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她都对孩子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漫不经心,有的时候甚至会有发泄式的恶作剧。怀孕时抵制那些虚伪赞扬她子宫的朋友;生育时恶毒的诅咒;喂奶时找不到自己的婴儿;让婴儿穿上抹布擦地;恐吓手淫的儿子;将女儿的头按在土豆泥里。。。也许这一切不满与束缚都可以用她对兴高采烈地向她形容今天在学校一天愉快生活的女儿的话来解释:“你今年八岁,抓紧时间吧,高兴不了几个月了。之后你就开始长痘,他们跟你说成年之后就会好都是骗人的。当你对你的第一个男朋友示好,他就凑到你的鼻子跟前来了。之后的操蛋男朋友会让你意外怀孕,事业没开始就结束了,生活灰暗一团糟。”

三、工作中的局限:女性员工的苦恼
描述炸弹女在工作中的片段,通常顾左右而言他。在工作场景中,她很少认真的工作,不是百无聊赖的和女同事讨论新来的同事,就是万念俱灰的玩文具。她出现在咖啡机前比出现在办公桌前还要多。女性在事业中,不仅要面对工作的挑战,也要提防同事的性侵扰,不仅要兼顾事业与家庭,也要时时关照同事感情。如此严肃与无趣,难怪炸弹女要时时抓狂。

四、两性关系的迷局:永远的被动者
比起在办公室的萎靡,在两性关系中,炸弹女似乎更得心应手。得益于自身外在条件的优越,玛蒂娜.希尔三十六岁高龄驾驭性感迷离的角色仍游刃有余。
她时常出现在餐厅和夜店,对着对桌男性钩眉搭眼。虽然最终总是以出丑为结局,但她仍然逆转了女性的被动地位,以充满侵略性的主动形象表现新的女性形象。
在面对婚姻关系时,以炸弹女为代表的新女性仍然要考虑父母和子女(如果有的话)的意见,选择的余地仍旧受限。在婚礼场合,她常常表现的闷闷不乐,如果是她自己的婚礼,更糟糕的是,她一定会搞砸。新郎永远是无言的沉在背景之中,并不突出。
在家庭关系中,她用录音机抗议家庭聚餐中虚伪的赞美、夫妻朋友聚会时,她的丈夫总是赞美她,让她出尽风头、在面对婴儿时,“丈夫”根本就是隐形角色。

五、女权意识的觉醒:身份反转与同性恋
如果说本剧含有女权意识,则表现在炸弹女的社会身份反转与对女同性恋的描述上。
在本剧中,女性是坚强的、勇敢的、主动的,而男性是物化的、软弱的、被动的。
最直观体现男性和女性身份调换,被“物化”的,是这样一个桥段:炸弹女拉开衣柜,里面像挂衣服一样整整齐齐直直挺挺站着成排的裸男,高矮、胖瘦不一,一动不动,等待被炸弹女挑选。炸弹女趾高气昂地一边随意拨弄他们,一边自言自语道:“太苍白了。”就像在挑衣服一样。最后实在无可奈何,才叹下一口气,随手抓出一个,勉强带走。整个过程,自始至终,男性都沉默不语,像一排专属于女性的用品,和衣服没有多大区别。
女性们在公共场所随意挑逗男性,当着不忠的男人的面,和她的老婆耻笑她,最后完全忽略了男人。在所有的一切行为中,女性充满侵略性、主动性,她们简直和男性的社会形象调转了。
再看片中寻找的几位主演,除了炸弹女,另外两位女性都是身材健康,短头发,说话声线较粗,而且她们常常运动,热爱拳击这种高强度侵略性运动。而男性角色一个矮小软弱,一个粗壮猥琐,更是人类进化至今的历史调侃。
男性角色在剧中,大多滑稽可笑。他们常常作为背景或道具出现。他们是“被“勾引者、“被”施暴者,”被“挑选者。
男女身份的倒转还不够,本剧还大胆体现了女同性恋题材。虽然片段不多,但是仍然有细致的口头描述和大胆的身体动作。




如同第一集开始,炸弹女抓住一个男路人施以男性化性挑逗,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猎奇效果,《炸弹女》颠覆了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形象,侧面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独立、坚强和幽默感。

 3 ) Oh,Martina!我的屌丝女神!

      提起德国你会想到那个关键词?严谨,刻板,或是一丝不苟?如果是,好吧,拜托你进入搜狐电视剧频道,点击传播分享排行榜里的《屌丝女士》,就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CONVERSE!
      所谓“天雷滚滚来,外焦里不嫩”是也。
《屌丝女士》是一档类似于情景剧的德国喜剧小品,只播出了第一季,8集的剧情虽然短,但丝毫不影响点击率的持续攀升。有人说这个女主是女版憨豆,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可比性,憨豆先生的特点是“憨”,屌丝女士的特点是“屌”,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其自嗨耍贱的想象力和行动力简直登峰造极,俨然一朵怒放的奇葩,还不带绿叶衬的。
    第一集女主一出场,金发碧眼,高挑苗条,蓝呢中式排扣大衣时尚率性,戴着耳麦哼着歌雀跃在马路上,谁知这妞一看到路边有个男人弯腰系鞋带就不怀好意甩开臂膀开始调戏,其动作也娴熟,其游刃也有余,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一定目瞪口呆。淡定,亲,亮点还在后面。
    先是找内裤的一段就把人雷得七窍生烟,接着有接吻治咳嗽,把小孩丢进垃圾桶,还有婚礼、酒吧调情、朋友聚会、做家务等等各种爆笑情节,亮点不断,三俗无限,这里就不一一阐述。
此前一说起德国人,我就立马会想起纳粹军队里身着精美军装风衣的冷面军官,要么就是爱因斯坦,马克思,巴赫这些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照片上共有的严肃表情和浓密胡须,没想到日耳曼民族也这么具有娱乐精神,只不过口味浓重的黑色幽默很让人怀疑这女屌丝的三叉神经是不是出现了排列错位,绝对一脑残人士中的战斗机。

    坦白说,一开始我很奇怪这种过于恶俗的剧怎么会搬上荧幕,居然还相当受欢迎,中国观众的品位都怎么了?这能和《生活大爆炸》相比么(第一二季还不错,后面就开始加速度往三俗的路子上走),但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于是仔细分析之:
先说剧情。都是生活场景,与传统的情景剧不同,《屌》剧的情节前后无连接,像是一连串的小品组合在一起,每一集都是小品随机串联。女主角的身份也不断在变化——女儿、妻子、母亲、OL、新娘,其他配角在各个小品里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剧情完全打乱时间顺序,任意从不同时空来表现女主的生活,充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人公的身上,演员的表演成了关键。所涉及的话题——恋爱、婚姻、性、养育子女、交通出行、搭讪调情、健身房锻炼、与同事相处、成年女与父母的矛盾等等。这些与中国的都市白领生活息息相关,自然受年轻人欢迎。这里插个话,个人感触最深的是关于亲子矛盾碰撞的内容,女主总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甩开,要么就是当物品使用,而年老的父母总把成年的女儿当幼儿,当然戏剧里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反映出德国的社会现象:成长环境、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变化的影响,使现在的年轻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付出,无论是时间和耐心,都大大缩水,而上一代人对子女的过分关爱也令人头疼,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只有5岁,难怪现在的人心理发育越来越落后于生理发育。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屡见不鲜,能够产生共鸣也是理所当然。
    再说表演。Claus Dieter Clausnitzer真是把Martina Hill这个女流氓演得淋漓尽致,一举一动不离“贱”字,二愣疯贱,方显屌丝本色。难以想象,一个身材匀称的美女还真是豁得出去,放下身架自毁自贱,频繁做出各种扭曲表情,演技夸张却又浑然天成,总是自然地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举动,调戏起人来不雷死人不偿命,被人调戏时镇定自若将计就计。总之,任何情况下都能成功Hold住全场,我只能感叹——真是人至贱则无敌啊~~
       最后是剪辑。常常一个场景没放完就马上切换到另一场景,然后再切换回来,蒙太奇的戏剧化功能得到充分利用,完全不按逻辑叙事。当你在纳闷:“这剪辑师的脑袋瓜子是不是被门挤了”的时候,蒙太奇的效果就达到了。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越来越缺乏耐心,只有通过不断的场景切换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且,这种刻意制造的混乱让本来就荒诞可笑的剧情更加充满戏剧性。

    现在能明白《屌》剧受欢迎的原因了吧。真的屌丝,敢于正视邪恶的思想,敢于直面猥琐的内心。谁能说Martina的所作所为不是反映出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心声?把众女士只敢在大脑里幻想的疯狂场景搬到台面上来,展示在观众面前,勇气可嘉。在Martina的世界里,男人成了女人的玩物,被耍,被调戏,被占便宜,女人是世界的主导者,霸气十足,不知女权主义者看了会作何感想。
屌丝作为社会的大众群体,生活已然艰难不易,讨好谁也不如讨好自己,豁出去放纵一回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二也好,愣也好,疯也好,贱也好,抛开对他人生活的羡慕嫉妒恨,从自嘲中求解脱,坦然接受,坦然面对,人生潇洒走一回,将屌丝精神贯彻到底。这一点,Martina Hill做到了,所以她是屌丝女神。

    最后,让我们来回忆一遍女神的经典动作——
    前情提要:和别人讲价中
(对话)路人X:多少钱?
    M:一百万美元。
路人X:什么,你再说一遍?
    M:一百万美元。
路人X:你疯了吧!
    M(嘴唇紧密,朝对方竖起中指,眼神犀利!)

   屌丝精神的全部精华都蕴含在这个动作里:“我是屌丝我怕谁!”

 4 ) (转载)德国和高纬度性格by洁尘

可以这样说吧,纬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性格。越趋于寒带,阴霾越重的地区,民族性格越严谨、缜密;反之,越是温暖晴朗阳光普照的地区,其居民的性格就越是任性、浪漫。 早年看过阿莫多瓦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好多西班牙老人为什么都穷苦、邋遢、悲惨,而德国老人则基本上都过得安康体面?那是因为青壮年的德国人在工作挣钱储蓄的时候,青壮年的西班牙人在夜夜笙歌纵酒狂欢呢。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务实、勤勉、埋头苦干,不肯苟且,德国人的这种民族性格是非常著名的。 其实,就西班牙和德国这两个对比度强烈的民族来说,没什么好评价的,也谈不上价值序列的高低排列。这只是生命观的差异。有的人,把生命视为不同阶段,是一生这个概念,于是,匀着过,每个阶段都很仔细,每个阶段都尽量过得不错。而有的人则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体现在青春这个阶段,所以要及时行乐,至于说到后面没本钱了,那就能怎么混就怎么混吧,反正也活不了多久了,好在还可以死。 有意思的,高纬度性格,因为寒冷、严谨、缜密、有序,所以,绝望感就更为强烈;不少德国电影是这样的,还有好些北欧电影也是这样的,比如著名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就以其浓重的终极追问意味,而让人感觉质地十分紧密甚至是过于紧密,因而有窒息感。而低纬度性格看似混杂凌乱,却有着一种特别的通达和幽默在里面,跟高纬度性格的纠结和追问不同的是,低纬度性格有一种天然的混沌迷糊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自在逍遥,比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以阿莫多瓦为首的西班牙电影和一些南美电影,在这些电影中,无论是怎样的境遇怎样的遭遇,中间都有颇为可口的喜剧感。   看讲述德国人性格的一些文章,是这样概括的。比如,洁癖,讲究清洁和整齐,德国主妇是全世界最喜欢打扫卫生的主妇;还比如,德国孩子一般都会在写完作业后才玩耍,因为德国人的教育就是先工作再娱乐;再比如,说半夜12点,停在红灯前的那辆车,一定是德国人开的……德国人较为共同的特点就是:实在、勤奋、准时、节俭和做事一板一眼。 老实说,我真有点像德国人。我这人,有洁癖,做事认真、勤奋,特别讲究秩序,无论是居家还是做事,秩序井然就能让我安详。而我恰恰也是半夜12点也会把车停在斑马线前等红灯转绿灯的那种人。有人曾经对我说,你像个德国女人。 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靠谱,但无趣,一般来说都是虚无主义者。这我知道的。 对德国女人,从感觉上讲,我一向有点敬畏。敬多于畏。这就是一种感觉,没什么道理,更没什么论据。这种感觉来自德国的哲学、德国的纬度、德国特有的黑森林气息。 最初关于德国女人的影像感觉是早年在好莱坞大放光芒的玛琳·黛德丽。她是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走红的女影星,成名作是1930年的《蓝天使》。《蓝天使》之后,她到了美国签约派拉蒙公司,然后在很多部电影中出任主角。这个长相有点男性化且嗜好男性服装的德国女演员,以其硬朗沉静的表演风格,很快征服了美国观众,与来自瑞典的葛丽泰·嘉宝分坐当时影坛的两把后座,相当于东宫西宫的味道。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影坛的两位皇后,在进入40年代后,前后选择了退隐。嘉宝的退隐是特别绝然和彻底的,她是1941年拍完最后一部电影《双面女人》之后,在36岁的巅峰期选择离去,从此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黛德丽选择的是一种渐退的方式,战后,她离开了电影圈,重新做回了早年的歌厅歌手,四处巡回演出。然后,她一点点越退越远,直至彻底消失。 黛德丽和嘉宝都是高纬度国家的女人。她们的例子可以再次有力地证明,高纬度性格跟虚无是有天然的亲近感的。而且,越繁华越虚无。 德国人的味道是非常特别的。他们严谨、端素、条理分明、举轻若重,几乎不带什么游戏色彩。他们不是没有玩笑,但那种玩笑倾向于歇斯底里的闹剧风格,与英国人的幽默和法国人的诙谐相比,口味显得比较重。在东方,与德国特点有类似和相通之处的国度,应该就是日本。德国的闹剧电影和日本的闹剧电影,有好些都有一种笑得几乎闭气的癫狂谵妄,让人有点惊骇。 有时想,二战期间,德国和日本结盟,说起来背后是有一种相通的气场的。这种气场跟同是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是不是有什么关联?二战轴心国结盟中为什么会加上一个意大利?这有点令人费解。意大利和德国与日本,民族气质差别太大,多少有点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觉。但意大利气质中含有某种癫狂自大的成分,这一点倒是与德国和日本不谋而合。 日本文化中的“清简”之味,源头是东方的佛学和哲学本质。在西方人中间,我估计也只有德国人是最有可能体会并欣赏的。从电影的角度讲,“清简”的代表人物是小津安二郎,而在世界影坛上,最著名的小津安二郎的西方学生,就是德国人维姆·文德斯。 德国女导演桃丽丝·多利也是小津安二郎的倾慕者。在对小津的崇拜方面,比她更为人所知的是维姆·文德斯。文德斯称小津为其“电影上的父亲”,还拍了一部记录片《寻找小津》,忧伤无措地想用镜头捕捉20世纪60年代属于小津的东京景象。当然,他找不到了,所以忧伤无措。 但就剧情电影来说,桃丽丝·多利可比文德斯更逼真地采了小津的气。2008年春上映的《樱花盛开》,让众多影迷为之倾倒。我认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电影佳作。 看资料上说,桃丽丝·多利是少数持续创作超过20余年的德国女导演,她的电影,诸如《预约下一世纪的温柔》、《光脱不恋》、《渔夫和他的妻子》等,票房和口碑双赢。但就东方观众来说,真正进入视野并为之赞叹的她的作品,就是《樱花盛开》。 生之无奈,生之苦痛,老年的悲伤,失去,永别。这些是所有人都要体会的东西。我喜欢《樱花盛开》这部电影讲的道理,那就是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就是这样的。人生旅程就是一个走下坡路的过程,只是,有的人在这段下坡路上也能多少瞄得几眼不错的风光,摘得几朵美丽的花儿,而有的人就干脆一路朝下,不管不顾,一点也不留恋往返,径直走下去就是了。前者并不一定比后者更快乐,因为那是幻觉;后者也不一定比前者更睿智,因为连幻觉都丧失了。我喜欢《樱花盛开》,就是因为,它呈现了幻觉的色彩,也呈现了生命的本质,而很多作品是无法将二者兼顾呈现的,但《樱花盛开》做到了。更重要的是,《樱花盛开》有一种安之若素的味道。这也是小津安二郎的核心味道。 就我这个被别人视为带有高纬度性格的人来说,我更倾向安于本质。只有安于本质,幻觉才更像是幻觉,也才能够更加纯粹地享受幻觉。

 5 ) 现实的烦恼,YY的发泄

问女王有几个老公,几个父母,几个孩子的人,也太较真太教条太无聊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抓狂的时候,都想过在听老板唠叨时掀桌子甩他巴掌,也想过孩子哭闹不停时把它扔了,也对父母固执地用他们的思维来限制自己感到愤怒,身为一个女人,想要勾引男人时碍于矜持还要百转千回。面对这些惹人心烦的事情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忍。吊丝女王给了大家一个发泄的机会!!看完真是过瘾啊!我也想对着某个人疯狂地发飙,也想拿跟线牵着小孩出去遛!也想肆无忌惮地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某人表示好感!

只是看这电影有后遗症,回到现实生活中也想荒诞一把时,又被理智给拽住了。啊呜!

 6 ) 屌丝女士,真够屌

原来没注意看,昨晚老公龇着牙在看,然后推荐我看一段……真是相见恨晚啊,虽然我也觉得这姑娘有时候过于神经质,以至于有的地方没看出笑点来,但是畅快大笑的地方实在不少,孩子拖地,ipad菜板,汗味手帕……这绝对是我的菜!纳入囊中,以后每周准时盯着看!我的美剧菜单里有加了个新成员!绝望主妇,生活大爆炸,犯罪心理,犯罪现场调查,屌丝女士!

 短评

全程高能反应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4分钟前
  • BKKKKKKK君
  • 力荐

最近超火啊这剧,她做了很多人心里一直想但不敢做的事情。

6分钟前
  • 高尔吉亚
  • 推荐

尼玛笑的眼泪的都出来了好嘛!!!!!!!!!!!!!!!心脏起搏器叫起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1分钟前
  • 鬼 鬼 ™
  • 力荐

绝世女2B

14分钟前
  • Hey Johnny
  • 还行

号称女憨豆其实就是神经病嘛,哪里比得上

19分钟前
  • Summer
  • 较差

女主角漂亮身材好大长腿穿衣风格超棒,哪里屌丝了!!!

22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我糖加太多啦?!!我加了太多糖?!!你说我糖加的多!?!!啊啊啊!!!我加了太多糖?!!!!!!!!(笑倒在地

26分钟前
  • wisperlaw|灰灰
  • 力荐

想起侯宝林的相声《规矩套子》:大姑娘走起路来要如春风摆柳,不要飞沙走石。那是猪八戒来了……本剧集演的就是打破一切规矩套子会飞沙走石的德国大姑娘。仅笑点而论,三颗强。看在女丑不易,进四星。

28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前十分钟觉得这脑残片哪来这么高分,故意找笑料,但看完二十分钟发现自己郁闷了一个礼拜是心情完全变好了!!哈哈哈哈!

33分钟前
  • 市二宫剁椒鱼头
  • 力荐

额。。。我觉得还是比Miranda差很多了啊。。。。。

35分钟前
  • 狸猫
  • 还行

我擦我不行了。。。。笑死了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卧槽这真的好好看好好笑啊!!!!!!!!!!!!!!!!尼玛!!!!!!!!!!!!!!!

39分钟前
  • 波澄酒
  • 推荐

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3MTE2ODQ4.html

41分钟前
  • 熬鹰大王于春生
  • 还行

如果拍中国版,可以找姚晨来演

43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第一集最好笑。说不好笑的估计是天生没长笑神经吧,终于明白什么叫“缺乏幽默感”了,这种本来就是解压放松的短片,来挑艺术挑高雅,真是吃饱了撑着。非常适合压力大的德国人,因为一点也不德国。豆瓣评分综合8分多,至少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八集的衣柜大爱,也想要一个!

4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我太他妈的爱她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叮咚!

48分钟前
  • 甜蜜狸
  • 力荐

德国人的幽默真是不一般~一开始开起来以为是用各种性暗示的无聊段子,越看越觉得这尼玛就是把黑色幽默感觉的漫画实体化!里面的段子绝对是集各种女性一闪而过的各种念头啊~毒舌什么的最欢乐

53分钟前
  • 马克兔温
  • 还行

太sb了

58分钟前
  • 近似无限透明蓝
  • 较差

没想到德国人也能拍出这种又贱又猥琐的电视剧,各种搞笑!

59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原来德国人也这样啊。。

1小时前
  • 阿炫仔沙里洪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