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第一季

大陆剧大陆2015

主演:李易峰,杨洋,刘天佐,李晨浩,苏青,魏巍,黄宥明,李昕亮,颖儿,郑佩佩,唐嫣,孙耀琦,张智尧,张晓晨

导演:罗永昌,刘国辉

 剧照

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2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3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4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5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6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3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4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5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6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7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8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19盗墓笔记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5:04

详细剧情

  出生于“老九门”世家的吴邪(李易峰 饰),因身为考古学家的父母在某次保护国家文物行动时被国外盗墓团伙杀害,吴家为保护吴邪安全将他送去德国读书,因而吴邪对“考古”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一次护宝过程中他偶然获得一张记载过古墓秘密的战国帛书,为赶在不明势力之前解开帛书秘密,保护古墓中文物不受侵害。按照帛书的指引吴邪跟随三叔吴三省(张智尧 饰)、潘子(魏巍 饰)以及神秘小哥张起灵(杨洋 饰)来到鲁殇王墓探究七星鲁王宫的秘密。  在古墓中吴邪结识了前来探秘的王胖子(刘天佐 饰)并救下身份不明的阿宁(唐嫣 饰),经过惊现刺激匪夷所思的事件之后,众人又发现了更多未解的谜团。吴邪等人在和不明势力斗智斗勇的同时又踏上了新的探秘之旅……

 长篇影评

 1 ) 审核不是剧本烂的借口

《盗墓笔记》这本小说,系统庞大,人物个性鲜明(随便一个角色拉出来就又是一个充满着爱恨情仇的故事),帮派林立(老九门随便一门拉出来,都能再重新再写一部充满血雨腥风的盗墓史)。整部小说悬疑与惊悚齐出,里面的坑,多得我现在还没数完。是一部非常考验导演编剧以及演员水平的电视剧。

……开始……

李易峰是肾虚吗?说话有气无力的,开始的旁白听得人膀胱发胀,我可算知道什么叫“开口尿”了,肾亏快吃九芝堂。还有,那屎色的杀马特发型,完全和我印象中的吴邪没有关系。我们就别说演技了,太奢侈了,对于这些小鲜肉们。原著主人公吴邪定位是天真,又不是傻x。还有,说台词和背课文儿一样。以前觉得这厮是十流的,事实证明我错了。

原著胖子定位是爱耍宝、浑身痞气。我不知道导演和编剧还有南派三叔是怎么选演员的,整个剧的胖子除了开口说两句他妈的(听着特别刺耳,并不是平常的他妈的,而是很刻意的他妈的,连个他妈的都说不好的演员,你还指望他他妈的能演什么好剧本),难道在编剧和导演眼里,演员嘴里说两句他妈的然后穿的朋克(这个有待商榷)就是痞气?那是智障。

阿宁,我一直喜欢的角色,原著里阿宁的结局是在蛇沼鬼城中被蛇咬死。当时看到那一部分,我都不想再看下去了(说这些,只是想说我真的很喜欢阿宁这个角色无论定位还是性格)。电视剧版是由唐嫣演的,我一直觉得,唐嫣离了老胡,出不了什么好作品。所以,我希望下一集吃阿宁的蛇能够提前出场。

三叔,我觉得三叔这个角色一定要老戏骨才能胜任,三叔的台词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不是随便一个演员就能随便演的。再说了,剧中的三叔那年龄,应该叫三哥吧?

其他人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怎么看怎么像走错剧场的。剧里的闷油瓶像是隔壁偶像剧里面刚刚砍死御用造型师的霸道总裁。还有那个什么成成成,应该是右隔壁大学生青春微电影的女二号。至于high少,至于high少,什么鬼。

调色,整个剧看起来应该是没有调色的,看起来和我们西安卫视的《都市碎戏》(该栏目是以陕西方言形式表现的都市生活短剧,每集30分钟。演员大都是业余演员参加演出,每集投资在3000~5000元。百度百科)挺像的。窃以为,一部以惊悚和悬疑为主的作品,不调色有两个原因:剧本经费不够;调色师是路上随便捡的;我觉得是第三种,不真诚。

道具布景,哈哈哈。

还有大家都在吐槽的那句“交还给国家”,三叔,你弄坏了我的屏幕,你赔。

南派三叔,很喜欢的作家,天马行空让人捉摸不透的想法,很感谢他写出这么经典的小说。但是,也没有想到会这样坑自己,审核不是剧本烂的借口,失望至极。

 2 ) 《盗墓笔记》季播剧到底烂在哪里?说说个人看法(补充图文版)

发影评不能贴图,要看图的看这个帖子(看完后觉得不错可以回来点个赞):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6348404/

《盗墓笔记》季播剧的播出引发了一波疯狂的吐槽,大家都说这是部烂片,那么这部万众瞩目的片子究竟烂在哪里?对此笔者想发表些个人看法。

   以下笔者将从影片制作的各方面因素对这部电视剧做一次全方面点评。注意,这里的点评范围仅涉及已经公开播放的先导集上和先导集下。

    一、剧作

    “盗墓笔记”被改编成“考古笔记”这点已经被无数人吐槽过了,但这不是剧情的最致命之处(哪怕真的要拍“考古笔记”,也是可以拍得精彩的),这部剧集(的先导集)之所以烂,不是因为剧情和原著相差太大,改编并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改编得一塌糊涂,也只能造就烂片了。

    1、角色塑造

    这部季播剧被吐槽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原创角色High少(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就很非主流,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想到的是吸毒人员!)和陈丞澄(说到这里,笔者想起自己认识的一个叫“陈陈陈”的当代艺术家,同为被戏称为“陈立方”,那位比这位实在是高明太多),这两个角色的问题就在于塑造得太过于浮夸、做作并且与设定的角色背景不符。在影片的设定里,High少是一个擅长高科技的留学生,擅长高科技,照理来说应该是智商极高的角色,但在影片里,High少并没有表现出其所应该具有的机智反而显得像一个光鲜亮丽但是没什么本事的纨绔子弟,相比之下,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里的科学家们、美剧《疑犯追踪》(Person of Interest)里的计算机天才哈罗德·芬奇(Harold Finch)等高科技人才角色则丰满、立体许多。而陈丞澄,作为一名考古系学生,其行为表现和思维方式也与其背景不符,比如说,当吴三省问陈丞澄她有什么本事时,后者竟然一问三不知。笔者查了下考古系的课程资料,发现考古系通常包括如下课程:

   考古学导论,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等等。

    既然考古系学生需要接受如此多的学术训练,那么笔者想问问严重缺乏专业素养的陈丞澄:“你是怎么考上考古系的、又是怎么上课的?”所以,编剧你真的不是来黑考古系的?陈丞澄不仅专业水准低下,其行为举止也极其幼稚、浮夸、不真实,这样的形象和《盗墓笔记》这样的以悬疑、冒险为主题的影片格格不入。

    为什么角色会被塑造得浮夸、做作、不真实?原因在于编剧功底不够及缺乏诚意。这里需要申明的是,笔者这里说的编剧,不是特指职员表上的那几个,而是一个综合体,因为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挂名的编剧可能还不一定能定夺最终剧本,本剧的两位挂名编剧,在剧集播出后,一直在为自己不能定夺最终剧本却要背黑锅而叫苦。世界是复杂的,用十分有限的作品去合理地表现极其复杂的世界,需要见微知著的能力、需要极大的洞察力和把控力。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发言风格,都根基于其复杂的心理机制,哪怕再简单弱智的一句话,深究起来,都可以用复杂的心理学知识进行解释,如果一个编剧对角色的心理没有深入思考而只是描写表面现象或者干脆照抄劣质作品,那么就容易导致角色浮夸、做作、脸谱化及缺乏真实感。一部影片里的角色的智商极限,其实就是编剧的智商极限,一个编剧没办法完美塑造比自己更聪明的角色,从这部季播剧的原创人物的表现来看,编剧的弱智程度可见一斑。不仅原创人物弱智,非原创人物的智商也被拉低了一个档次,比如说原著中的吴三省是个颇具老谋深算的业内老手,在剧中却变成了一个卖萌傲娇的萌大叔。一部包含诸多专家、学者角色的剧本或者小说是极难写好的,因为专家、学者是人类社会的知识精英,他们本身的智商、学识就远高于普通人,一个编剧要想把这些专家、学者的形象塑造得丰富、饱满,其就需要具备真正专家级别的知识水平,然而这是一个编剧做不到的(何况一些常混娱乐界的编剧都谈不上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所以许多优秀的塑造了很多知识精英的影片是请了专家做顾问的,比如说美剧《生活大爆炸》就请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和天文学教授大卫·萨尔兹保(David Saltzberg)做顾问,而其监制和编剧之一埃里克·卡普兰(Eric Kaplan)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值得一提的是,此剧中的 Amy Farrah Fowler 角色的扮演者马伊姆·拜力克(Mayim Hoya Bialik)是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生,其所学专业和其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所学的专业是一样——都是神经科学。虽然这部剧里的一些角色也很逗逼,但至少在知识水平这块,装逼还是装得很唬人的。如果《盗墓笔记》制作组真的要拍“考古笔记”,麻烦制作组去请些考古专家来当顾问,现在这剧在考古知识方面的专业水准和国产考古纪录片都没法比。

    2、剧情逻辑

    这部剧的剧情的很多细节之处都值得推敲,在部分情节设定方面简直可以说是严重缺乏常识,比如说High少和吴邪既然致力于保护文物并且已经在这方面有过经历和经验,那么他们在保护文物牛头时,怎么说也应该知道需要请更专业的圈内人士帮忙吧(文物的保存、运输、保密都需要专业团队进行运作),然而这两愣头青揣着文物开着车就去蒙古了,这不是保护文物,这是毁文物啊!尤其是吴邪竟然情急之下把文物牛头扔下了悬崖,说好的保护文物呢?此外,他们作为保护文物小分队,至少也应该认识一些这方面的专家,然而,这两人在拿到战国帛书后,没有求助于专家朋友也就算了,High少竟然直接把帛书发网上了,不怕被居心不良人士追踪抢劫吗,这行为未免太天真太业余,既然要保护国家文物,敢不敢好好培养点专业精神? 于是,缺乏专业精神的吴邪和High少,从爱国青年变成了逗逼青年。逗逼角色当然可以存在并且为影片增添色彩,然而《盗墓笔记》是悬疑片,不是喜剧片,把主角搞得这么逗逼的意义何在?再比如说炸车的那段(出现在先导集上)出现得莫名其妙,先不说一个打火机能不能让没油的车炸起来,这车炸了又有什么意义?只是为了炫耀下那假得不能再假的爆炸特效吗?另外那忽多忽少的雇佣兵个数(或许这是剪辑错误)也是挺醉人的。

    二、调色

    影片的色调是塑造影片画面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这部剧的色调中规中矩,剧中的色调基本上就是对实景的还原,并没有艺术化的加工,很多镜头的色彩可以说是过于平淡了,大概调色师没费心思和力气。为了方便说明问题,这里笔者就拿个现成的例子做个简单的示意:

这里有张笔者拍摄于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的风景照:

<图片2>

(注:这张照片经过后期调色、拼图、调整构图等环节的处理)

    那么这张图原来是什么颜色呢?原图色彩如下面这对照片的上面那张(下面那张是经过调色的,呈现出和上图不一样的一种风格):

<图片3>

经过调色后,一张呈现出浓郁的秋意,而另一张则春意盎然,与调色后的照片相比,原图就显得略为乏味了。通过这几张图的直观对比,笔者想即使是没受过美术训练的读者也应该明白调色对于画面的氛围的重要性了吧。这部季播剧在调色方面基本不讲究,结果就是画面平平、缺乏吸引力。这里可能有读者有疑问:笔者举个了照片的例子,影片也能这样调?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用达芬奇调色系统(DaVinci Resolve)和Adobe SpeedGrade 等视频调色软件就能很容易地做出如此效果。


三、摄影

    本片的镜头大部分时候都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精妙、令人眼前一亮或者拍案叫绝的镜头,部分镜头的构图不是很恰当,在选景上也缺乏讲究,很多背景都过于凌乱(比如吴邪家的布景),乃至于使得画面缺乏视觉中心。片中涉及不少风景镜头(比如说第一集3分钟左右出来的那些),从风景摄影的角度看来,这些画面拍得都有欠火候,部分镜头甚至连地平线都是歪的,色彩更是过于平淡。  

有读者质疑:风景构图难道就不能歪地平线?这里就这个问题再说说笔者的看法:
一般摄影构图有一些基础规则,比如黄金分割、九宫格等,这些构图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绘画中。而这些构图法则哪里来?——是前人长期以来总结的结果,在摄影术出现之前,是画家总结了这些法则,我们看现在的那些优秀风景摄影(比如说随便翻开一本《国家地理》就能看到的那些,或者我们能在 BBC、Discovery 纪录片里看到的那些风景摄影),和那些老一辈的风景画家的画,比如克劳德·洛兰(Claude Lorrain)的理想风景在构图原则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为什么?因为这些构图原则最符合人类的视觉审美。摄影师当然可以另辟蹊径搞一些构图特别的镜头,然而没有特别的理由(比如说为了表现运动、表现气场),为什么要搞一些特别的镜头?笔者不知道摄影师是怎么看待下文笔者列举的那几个镜头的,这里并没有需要服务于剧情而不去遵守基本的构图原则的特别理由。笔者列举的那几个画面由于不遵循基本的构图原则而显得很别扭,这种别扭造成了小小的违和,影片中不断出现这种违和感,结果就是影片整体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运用好构图,可以将画面打造得具有美感。以大量采用经典构图的《入侵脑细胞》(The Cell)为例,这个影片中的大量镜头都运用了经典的构图法,尤其是黄金分割法,而且此片的布景、造型设计等等都是具备相当的美术功底的,结果就是使得整部片子画面美感很强、令人赏心悦目。搞实验影像的同学可能不太赞同笔者所持有的这种比较老套的构图法则,但是纵观诸多商业大片,老一辈人总结的构图方法,运用得还是很广泛的(比如说在《霍比特人》这种包含大量风景的大片中,我们看不到那种歪七扭八的风景构图),如果没有足够高明的技术,使用经典的构图原则进行拍摄,还是比较保险的。就此片而言,歪七扭八的摄影构图,就和闷油瓶的那遮住右眼的刘海一样,似乎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反而是,让观众觉得不舒服。观众来看片子是图个痛快的,整些让人看着不爽的影响视觉美感的画面,意义何在?

 构图、影调、视觉中心的设立等等一系列要素都会影响画面的美感,若影片在某方面做得不到位,就会使得画面充满违和感。笔者在下文中列举的镜头的问题之处,就在于没有达到诸要素的合理安排而导致画面美感受到严重影响。
四、特效

    盗墓这种题材,因为涉及幻想中的建筑、自然环境和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等因素,所以特效的水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此片的整体水准,或许是因为经费不足,或许是因为诚意不够,此剧中的特效是有负众望的,然而特效做得不够精致也就算了,片中的一些特效的设定竟然十分弱智。
五、造型

    片子里的角色造型是有个性了,然而太过于刻意。比如说,吴邪的头发为什么染这么黄?这于塑造其角色背景(无论是原著里的古董店老板、还是季播剧里的爱国留学生)并无裨益,反而是,为主角增添了一股浓浓的非主流洗剪吹气质。值得庆幸的是,吴邪后来出场时的发色总算稍微正常些了。此外,张起灵的头发上了多少啫喱水?一个风轻云淡、历经沧桑的盗墓的老人(虽然样子并不老)为什么如此刻意地去理发店做了这么个造型?

    六、录音

    当笔者看到吴邪和High少开车狂奔的情节、听到他们那不着调的配音时,心说:“完蛋了,他娘的这片子肯定是烂片。”相比影片的视觉因素,影片的声音因素更容易被忽略,然而对一部追求完美的影片而言,录音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精益求精的部分。这部片子采用的是后期录音,与之相对的是同期录音,一个决心追求完美的剧组是不会采用后期录音的,因为只有用同期录音,才能完美还原现场的音效,采用后期录音往往会导致声音缺乏空间感、说话声和嘴型对不上等等严重拉低影片水准的问题。那么后期录音既然有这么多缺陷,为什么还有影片采用后期录音的?原因在于成本和精力,前期录音需要全剧组人员的认真配合,录音时,导演负责把控全场、场记负责记录录音和视频信息、录音师则负责监听录音效果、话筒员则辛苦地举着话筒并控制话筒位置,导演一声令下后,整个剧组都要屏气凝神、团结合作,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会导致一次拍摄的功亏于溃,所以,一次完美的同期录音,往往是需要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拍摄之上的。当年笔者和小伙伴为了几个镜头折腾到半夜,这其中的辛苦自有体会。同期录音又麻烦又累,于是有些影片就干脆采用后期配音以减少成本投入和拍摄时间。然而,哪怕是后期录音,如果认真点做,也不至于如此生硬(声音缺乏空间感,只是浮在表面上,严重破坏影片气氛)。总而言之,从录音角度来看,这部片子绝对是粗制滥造了。

   七、镜头分析

   以下是对于部分镜头的详细图解和分析:

   镜头1(出现在先导集上):

<图片4>

分析:笔者开的是720P,看到这个镜头时笔者被吓到了,这个镜头的画质和其他镜头相比差得未免也太大了吧,从画质上来看,这个影片的大部分镜头还是用电影机拍的,但这个镜头是用手机拍的吗?好了,说用手机拍这玩笑可能开得有点大,从画面的分辨率和宽容度来看,这个镜头可能是用佳能5D Mark II这类档次的高清摄影机/相机拍的。一部影片用不同摄影器材拍摄没问题,但把画质相差如此之大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实在随意。

   我们看看人家《霍比特人:意外之旅》(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拍的同类场景是怎么样的:
<图片5>

当然,低投资的电视剧和高投资的电影没有可比性,笔者之所以把《霍比特人》作为优秀案例拿出来,只是想给大家展示一个美好的愿景。(虽然咱们现在还在泥地里爬,但咱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值得一说的,虽然成片效果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盗墓笔记》季播剧和《霍比特人》系列影片拍摄时用的却是同一款电影机——RED Epic。为什么用同样的机器,人家能拍大片?而《盗墓笔记》季播剧却拍出了家庭纪录片的效果?看完本影评,读者们大概也能想通一二。不管怎么说,上面那个画质极差的镜头的确不应该,笔者估计那个就是剧组里的摄影小分队去拍的,于是就没怎么带大家伙,然而即使讲究便携性,带个像黑魔法口袋电影机(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这样档次的小机器进行拍摄效果都比这好太多。另外,这样的镜头到处有,后期组也可能只是随便从哪里搞了段素材硬凑进来的。总而言之,从这个镜头来看,本剧的某些制作人员真的缺乏敬业精神。

镜头2(出现在片头曲中):

<图片6>

分析:从手机画质跳到二次元了!光滑的石壁显然缺乏材质细节,暗部竟然没有任何细节的,种种不到位的制作使得此镜头和影片中的其他镜头的观感相差极大。(对此镜头,有网友差评:“比我家厕所还干净!”)

我们再看看人家《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是怎么做建模的:

<图片7>

 当然,特效要做得好实在太花钱,所以,咱还是不比特效了。接下去咱们就看点明显摄影方面严重不过关的画面:

    镜头3(出现在先导集上):
<图片8>

分析:畸变严重(右下角的水平面往上翘)、暗角严重、画面色彩平淡,怀疑根本没经过调色,景色是不错的,这样的景色,稍微认真一点,就能做出很美的画面,然而本剧摄影师和调色师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

    镜头4(出现在先导集上):
<图片9>

分析:画面继续歪,但是更大的硬伤是构图——地景都快贴到底边了,人物跑到了右下角。(这不是过渡片段,整个镜头构图都是偏的)摄影师,你的美术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还是说你拍摄时喝醉了乃至于胡乱摆放摄影机位置?这镜头水准只能算是摄影初学者水平。

    以下是同类型镜头的优秀案例:

    来自《入侵脑细胞》的一个镜头:
<图片20>

 分析:黄金分割式的构图营造出了画面的均衡感,浓郁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没有畸变的画面显示出摄影师对于器材的选用的恰当好处及导演对于影片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入侵脑细胞》这部片子中有许多非常精致的充满奇思妙想的镜头,强烈推荐一看。

   以下是来自《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一个镜头:
<图片19>

    分析:浓郁而不艳丽的绿色地景让人眼前一亮,中土世界的美景被用心的制作组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镜头5(出现在先导集上):
<图片12>
分析:风景歪了,内景也歪了,摄影师,来来来,咱们来谈谈到底是你有毛病还是三脚架有毛病。室内光线很平淡,虽说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常态,但是咱们这是拍电视剧,拍电视剧就要好好打光、营造氛围,剧组穷到请不起灯光师么?过亮的窗口导致视觉中心偏移。另外,左下角那白白的不知道是什么鬼的玩意儿严重影响画面构图并给观众造成堵得慌的不良观感。总而言之。这画面就一家庭纪录片的水平。
  
  优秀案例:
    以下是电影《杀生》的海报和截图:
<图片13>
<图片14>
分析:富有层次的光影、精心调制的色调营造出了氛围,集中在人身上的光线凸显出了作为视觉中心的人物角色。

    镜头6(出现在先导集上):

<图片15>
分析:在镜头前飘的那是什么鬼?看起来像雪花,然而刚刚太阳还很猛烈,这飘洒着的碎片始终只有漂浮在镜头前的薄薄的那么一层,毫无空间感可言。远处燃烧的汽车特效缺乏空间感,而且太干净,这种情况下,照理来说烟雾会弥漫到周围的环境中(周围人竟然还那么干净、一尘不染),更奇葩的是这烟雾越往上越浓厚(照理来说烟雾会散开来并且变薄才对)。此外,那一看就是贴图上去的悬崖的形状也是丑爆了,而且,照常理来说悬崖边是不可能有沙子的,沙子都在风化过程中被风吹光了,所以这镜头里的悬崖不仅丑,还不符合地理常识!(别说笔者吹毛求疵,好片子都是吹毛求疵出来的,对一部好片子而已,别说悬崖这么大的东西了,一个碗一双筷子,都是要讲究的)

优秀案例:

    《寂静岭》截图:
<图片16>
分析:越远处的景色越模糊,丰富的画面层次营造出了深远的空间氛围。

    镜头7(出现在先导集下):
<图片17>
分析:空间过于狭隘,让观众看了堵得慌,而且画面真是花乱,陈丞澄都快被那花椅子淹没了,背景是主角吗?咱们是来看人的,不是来看乱糟糟的背景的,从这布景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片子的美术实在太不讲究。

    优秀案例:

    来自《神探夏洛克》(Sherlock)的截图:
<图片18>
分析:夏洛克家也乱,然而人家并不花,总的来说,背景和前景都还是和谐的,没有太抢眼的地方。

八、总结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盗墓笔记》季播剧在制作上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那么,这部片子为什么这么烂?最大的原因恐怕是缺乏诚意,显然制作方没有把这部剧当作艺术品来做,而只是交代任务完事儿然后忽悠下观众再圈点钱(红牛,你说,你给了多少广告费?),没有耐心、没有诚意,最后的结果就是粗制滥造。

 3 ) 遇到导演和编剧直接打死,算小花的

【回复里来了很多才注册没几天的演员粉(这剧不敢请水军吧),假装原著粉,上下蹦跶着用小学生语法为此剧辩护。请大家不用理会,吊打小学生这种事情留给他们父母吧。装原著党的……哼哼,蟞王在被子里等你❤】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任何一个叫嚣着“你行你上啊有本事你拍一个”的弱智,你们出钱我上。不出钱就闭脸,以后也不许评价鸡蛋好不好吃,要不你生个蛋给我看看。

1、已经有人用还没播出的部分给这破烂洗白了,一口一个“神还原”——人家cosplay的造型都比剧组靠谱好吗,你说说看还原的什么鬼。按剧情拍就叫“神”?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再怎么还原,把吴邪演那么白痴(这位演员呆滞的演技和没有丝毫起伏的音调让我尴尬恐惧症都犯了),张起灵演那么装哔(小哥他只是云淡风轻不是四处凹造型),三叔演得跟三哥似的(三省是个老古董不是潮男),你不心疼演员我都心疼演员。希望所有演员跟YY学习,解约。

2、“真书迷不会骂三叔,三叔已经很辛苦了你们还骂他。”——啊呸!别来绑架人了,徐磊心里打什么算盘他自己清楚,从头到尾就想着赚钱把责任全推给广电吧。先放出个奇差无比的先导集怪广电怪编剧,后面质量稍微比先导集好一点就会有大批脑残粉热泪盈眶“三叔果然对我们好”——你当正常人弱智啊。

3、“你们就不能理解一下吗!拍成盗墓广电会给上?还不都是广电的错。”——你滚!昧着良心说话死一户口本。你古墓丽影看过吗?国家宝藏看过吗?夺宝奇兵看过吗?同是冒险题材人家跟郭嘉正面刚了吗?你再睁开眼睛看看谁的吐槽重点在护墓改编!你改成冒险或者科考有什么不好?注意一点跟原作有冲突吗?原作重点是盗墓吗?吴邪那伙儿那倒霉样能爬出来就不错了。原作重点是历险和解密!阻止大魔头裘德考染指文物,这不是挺符合逻辑吗,有必要一口一个生硬的“上交国家”(并在同时把珍贵文物扔了)顺带把屎盆子往广电头上扣吗。这明明是编剧自己想偷懒。

4、“演员们已经很努力了你看不到他们的努力吗”——现在都2015年了为什么还有人用这种句式,你们是刚出土的粽子吗。演员很努力跟他们演技有半毛钱关系吗?给国产剧一点耐心?相信它们会逐渐好起来?尼玛把好本子改成这样,要我们给它耐心静静等候它们变得更好?对不起,这个屎你吃,我不吃。

5、请水军务必在此条影评下回复,来一个点一个举报。

6、突然想到一点,原著其实并没有鼓励盗墓啊。吴邪,本科毕业大好青年,下了地,现在怎样了呢——光头,没嗅觉,蛇精病,没女朋友,[删除]被扳弯[/删除]。

========
我不怪广电。所有拉广电强行给这烂剧背锅的都是试图转移观众视线的人渣。
这剧也不是烂在没有遵循原作上。实际上,在规则限定范围之内,你拍成护宝笔记也不见得会很难看。

然而……
它就是从里到外的烂,每一项评分都是0。给1分都是给它脸。剧本,摄像,艺术指导,服装设计——wait,根本没有这些职位分工吧!

根本没有剧本吧!写七彩玛丽苏的小学生不动脑子都能写的比这好吧,槽点多到你根本无法吐槽开口你只能沉默啊。你一开口就输了因为你怎么能跟智障较劲呢!德国追到内蒙古,正反两方都像观光装哔的弱智,张起灵如玛丽苏小说男主那样出场,和吴邪一对视就开始卖腐,而后者在开场五分钟也不遗余力地倒在了原创男角色的怀里,那股跪舔伪腐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作呕。

根本没有专业摄影吧!这特么镜头随便草率到不如任何一个用Instagram的初中生啊。

艺术指导从来就不存在。阿姨们用美图秀秀修过的照片都比任何一帧美丽。

而服装设计和造型设计真是瞎了狗眼不知道哪找来的土逼。张起灵那Low到爆的斜刘海跟额头上拍了个洛阳铲似的,吴邪那一头黄毛和骚气逼人的小短裤配彩条袜——到底是谁的主意?你现在就是吃药也没救了。

这剧就是那副“我就是来洗钱的反正你们粉丝也会看”的丑恶嘴脸。其实从预告片就能看出点端倪,毕竟那墓室比我宿舍还干净。可愿意看国产剧的心都很宽,基本上要是你稍微体现一点诚意,粉丝也不会怪罪一毛特效。毕竟都是洗钱的大家心里也有数,而粉丝还是以看脸看腐为主(不然谁特么看国产剧,简直精神污染max)。然而盗墓笔记原作底子在那儿你还能倒腾成这样?原作换个好莱坞专业团队拍成国产印第安纳琼斯也不成问题啊。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人家根本没诚意啊,拍的像观众欠他们几百万的似的。

两个被大家关注的问题:1、改考古了——其实并没有问题,本来原作就是下墓+解密,是普通大学生真汉子解,还是又红又专的海归娘炮解,区别还是能被大家忍忍无视的。然而随便乱改主线情节,硬生生改成这拖拖拉拉不知所云的弱智德性,你还真怪不得广电。我只怪广电居然能让这烂剧上线,收了多少钱。2、尽管找了人气高的青年演员,尽管一找到机会就可劲儿卖腐,然而因为其他各方面都渣成狗,无论是演员还是卖腐情节,都没有让哪怕再宽容的人产生“算了毕竟有颜/有爱”这样的感受。

还能有比这更失败的剧吗?在所有的影视化作品里,这部也是独一无二独领风骚的垃圾啊。我浪费时间敲这些字,不站在原著党的角度(我爱原著,如果真站在这角度我得疯),就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这剧一无是处,自己弱智还拿观众当弱智。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影视圈脸皮厚到这程度,能把这玩意儿放出来给人看。而三叔,他可能真的没什么骨气吧,一心想着圈钱,随便就对制片方说好好好,自己作品被搞成渣也不在乎。

既然连作者都不在乎,那原著党也一定不要在乎。别把这坨当盗墓笔记,把它当学生习作好了——然而,这质量的毕设是肯定毕不了业的。

=====
已实名向广电投诉,投诉表格下载地址:http://www.chinasarft.gov.cn/articles/2011/10/10/20111010102614170618.html
原因很简单:品质极其低劣,打击观众对国产剧的信心,极大有害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回复里支持这剧的素质都太堪忧了,简直不忍直视,大家无视它们就好,一定要放置play哦,反正它们一辈子两个女朋友。

 4 ) 这年头都当观众是傻子吗!!!


      目前我只撑到了第九集!但是我内心已经有N只草泥马奔过来奔过去了!!!看到自己喜欢这么多年到现在还会不时重温的书被改成了这个样子简直是毙了狗了!我不是稻米,顶多算个伪稻米,因为我对三叔不是真爱,但是!我对盗墓笔记这本书是真爱!追了这么多年还是放不下里面的有些坑!就算抛开我书迷的身份,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我也觉得这部剧让人忍不下去了!

       首先,作为一个书迷看来,真的是槽点无数啊啊啊啊啊,算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好了。盗墓改成护宝,这点我能理解,但是能不能别动不动就上交给国家好吗!你以为你特工呢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就送到了文物局,难道没有监控吗,编剧是不是以为别人都跟他一样傻!?开头一段追逐就不想多说了,特效不特效的先不说,至少要符合点逻辑啊,特么那么一块地方,一眼就能看到哪儿哪儿有个啥,胖子竟然说炸车趁乱逃走,逃你妹啊逃,除非你跳崖,不然你两条腿跑得过阿宁的车!?还是以为他们会集体失明眼瞎啊我去!还有天真那么娇俏的单手撑下巴挺胖子说话我恨不得一巴掌拍过去,我天真没这么娘炮!
       新加的俩人物恨不得分分钟拿小哥的黑金古刀砍死算了。本来书的后面三叔不知道哪根筋抽了为了迎合腐女可以官方麦麸,结果现在的剧更是搞笑了,编剧到底有没有看过原著啊擦,特么是不是以为天真跟小哥就是一对啊擦,脑子里装的是屎吗!第一次见面英雄救美是个什么鬼!拜托,有点脑子好吗!
  中间省去3C各种做作各种撒泼不说,省去三叔跟天真各种打闹撒娇耍花枪【特么我三叔是个有脾气的人好吗!这么逗比没电正经气质的到底是闹哪样!】好不容易要下地了,特么给红牛的植入也太特么简单粗暴了吧,嗨少吃饭前要拍照我特么分分钟以为下一秒他要发朋友圈啊擦!
       小哥的黑金古刀连胖子都拿不起来好吗!天真以为自己是谁啊,分分钟就拿起来了,还有那一脸温柔的说这是我为你点的猪肝,配上那莫名其妙的BGM,呕~~~恨不得拿猪肝糊他一脸!
       终于下地了,简直给编剧脑洞跪了,古墓里信号真不错啊,还能视频通话呢!移动联通都不如编剧脑洞强大啊擦!还有潘子,刚认识胖子,就能舍己救人这崇高的敬意啊。最特么搞笑的是在盗墓这么紧张的情况下,编剧还给我们演了一出甄嬛传!特么拍不出来能不能不拍,这脑洞突破天际了好吗!!!
       三叔是个很有威望的人,竟然在墓里被胖子各种挤兑呛声还无言以对,我也无言以对了......
       最特么不能忍的终于来了,天真可以对阿宁各种关怀仁爱,阿宁可以对属下各种义气深情,结果一群人爬出去之后就放火了!!!特么竟然放火了!!!放!!!火!!!了!!!我真的是毙了狗了,心疼我小哥,为了那些傻逼玩意各种放血打血人,这些被他救了几次的人竟然连问都不问一句就放火了!!!特么天真你的圣母情怀你!特么能关爱一个三千年的粽子,特么我小哥是死人吗!!!狼心狗肺的一群东西!!!
    我暂时只能撑到这里了,听说后面的点天灯已经成了嗨少和3C的主场而小哥只是个出现了17S的背景,我已经不想看下去了,免得破坏了我心里的那个铁三角,看到这里已经气得肺疼了,不敢想象最喜欢的那一幕被肢解的景象。编剧你真的可以去屎一屎了!以前还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很多改编的剧的原著还好我也不是很喜欢,所以不会有啥感觉。第一次亲身体会到自己那么喜欢那么关心的一部书被改得她亲娘都不认识,我......更多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为我喜欢的吴邪、张起灵、吴三省这些角色悲哀。原来自己喜爱的角色被毁是这种感觉,我已经说不出别的什么了。

   关于角色
   
    首先毁得彻底的是吴邪,不仅编剧改得人物性格莫名其妙,一点小三爷的魅力都没有,演员的演绎也是一坨屎。【我不怕他的粉丝来喷,再多人喷我我还是要说他毁了我的小三爷!演技跟一坨屎一样!亏我以前还觉得他的屠苏扮相不错!】
    然后就是吴三省。完全崩坏,我三叔不是这样的,绝壁不是。
    其他人被这俩一比还看得下去了,虽然阿宁人设也崩了,但是人物的表现至少整体没有出现逻辑上的前后不一致。胖子台词要加强,虽然胖子话多,但是也不是这种背台词的感觉。潘子人设不对,剧里没有表现得唯三叔马首是瞻的感觉。最好笑的是在古墓里连胖子都顾忌无邪这到底是为毛啊为毛!无邪这时候有毛线本事让胖子都听他的话!!!捧人捧成这样还能再LOW点吗!干嘛不干脆让他带着大家下地得了!我是男一我怕谁嘛!最后是小哥,我是真心喜欢小哥这个角色,剧里的表现还可以,跟其他人一比是业界良心,就是还欠缺点内心沧桑的感觉,这点还有待加强。
   
   奉劝这剧的编剧别再拿观众当傻子!拿别人当傻子的人最后只会自己变成傻子!!!

 5 ) 盗笔网剧有感(写给所有想弃剧的人)

天哪,今天看到欢瑞市值跌到40亿的消息,我幸灾乐祸了。四年前写这个答案时,内心都是对欢瑞的不爽。现在我终于觉得,人在做,天在看。。。

————

如果你们要弃剧,就坚定一点,不要给欢瑞增加话题热度。 在我们上“市场策略”课时,读哈佛商业案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几乎所有优秀的创意在一开始出来都是遭反对的,是因为一个人的独断专行把它推行下去,最后取得巨大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大众是被少数人牵着走的。没有人会记得自己当初反对过什么,很少有人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往往是,风评转了,自己的观点就跟着转了。所以要赢得口碑,就要踩中大众的那个点,要抓住群众的那个集体的嗨点痛点和槽点,从潜意识层面去影响教育自己的消费者。我这两年读过的一些心理学书,详细分析了能对潜意识造成影响的方方面面,以此对照许多成功公司的做法,果然一一验证。 欢瑞就是这么一家公司。一家能把烂剧炒成“现象级电视剧”的公司。他们以很少的资金起步,在短短几年里就成为行业标杆。他们无所谓铺天盖地的骂声,因为骂声终究会变成赞美声。这是由人的心理机制决定的。 我记得当初盗笔演员刚选出来时,李易峰被喷了个半死。但只用了不到一个月,随着《古剑奇谭》播出,所有黑转粉,他突然急速蹿红,红到今天成为所谓一哥。然后杨洋被选出来,又被喷个半死,可是不到一年时间,他就成了李易峰最大的竞争对手,很多人甚至觉得他未来必定超过李易峰。我还记得当初他们被选出来的时候,所有那些黑他们的人,后来都成了他们的粉丝。 这应该是三叔和欢瑞早就料到的。他们选人的时候,不看重名气和后台,就抓最重要的一点——颜值。作为演员,颜值始终是重要性排第一位。颜值高了才能火,颜值不高,哪怕演技好,也只能赢得大家的赞叹,但不是迷恋。他们抓对了。一年前所有原著粉都觉得自己会保持客观理性,会批评演员演技。一年后盗笔网剧出来,可很少人舍得批评这俩大帅哥,转而都批评导演编剧。是啊,导演编剧是幕后的,谁也不认识他俩。而演员是自己已经熟悉了一年的偶像。谁舍得喷偶像呢? 三叔说,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而人心最可怕的一点,是人心多变,而且这种变化是能够预测的。欢瑞就是这样一家能预测、能某种意义上操控大众的公司。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讲,这是家非常牛逼的公司。然而他们把重金全砸在营销了,特效和道具做得一塌糊涂。如果他们继续成功,会继续延续这种资源分配,并且对行业起到带头作用。这就像餐饮业,有一个人用了地沟油取得成功,其他人不用也不行,因为不用就会被挤出市场。这就叫所谓“一颗屎坏一锅粥”,于妈就是这种典例。 昨天晚上八点盗笔的先导集出来,网上骂得铺天盖地,很多人说此后再也不看了,决不贡献收视率。今早起来,我却发现所有人依旧在乐此不疲地吐槽,依然在想各种跟网剧有关的段子,“我要把xxx交给国家”已经传遍全网,“吴政委”这样的称呼也出现了。这就是洗脑啊。一旦开始吐槽,哪怕为了吐槽你也会看下去。欢瑞不担心吐槽,它只担心你们真的不看了。昨天我还觉得欢瑞这次玩脱了,今天才发现,他们毕竟老道。所有的吐槽批评本周已经泼得差不多了,此后,就等着吐槽慢慢变成赞美了。 当一个东西已经毁得不能再毁,你对它喷得不能再喷,此后它只要变好一点点,你就会逐渐开始钦佩。何况之前喷了那么久积攒的愧疚感,也会让你后来越发佩服进而喜欢上这个东西。我很担心到后来剧情回归后,没人再喷道具和特效。没人再提投资千万一集却渣出翔的特效和画质。我猜这一切是欢瑞设计好的,如果直接上第一集,所有人都会注意到渣特效。但现在。。。拭目以待吧。 盗笔注定成为第二个现象级电视剧,注定成为十年后所有人回忆中的经典,而李易峰和杨洋在十年后达到林青霞那样的高度都不是不可能。我对李易峰和杨洋的感情也是先排斥后喜欢,所以现在也懒得喷剧了。忍不住手痒写个预言贴,围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仅此而已。 ----------------- 6.17 补充 上述猜测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盗笔只拍这一部电视剧。 因为只有一部,观众没有对比,会比较容易满足。 刚刚看到消息,盗笔要拍电影,而且这次是三叔亲自当编剧。而且最重要的是——电影跟欢瑞没有半毛钱关系!!!! 以目前条件看来,电影有70%以上的可能比电视剧拍得好。如果电影成了经典,电视剧自然会被嫌弃。上述猜测也就不成立了。 我希望十年后电影会成为经典。但是在电影出来之前,依然可能会有很多人为电视剧洗白,所以我仍保留上述猜测。 拭目以待吧。

 6 ) 这本笔记跟我看的不是同一本

没开播前几个月的某一天,因为网络上对季播剧太多揣测,为了稳自己的心,写了篇影评。
现在真是觉得自己当时图样图森破!
当时天真的影评在这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446477/
昨晚从主演们微访谈就在期待,还没到八点就开始刷新页面,完全没有第二天还要考四级的觉悟。
广告85秒,我忍了,听到我在看《盗墓笔记》,两个小伙伴甚至都不复习了,爬上我的床,三个人用学校艰难的网速看AV画质的《盗墓笔记》,对,直到最开始我还以为是这个名字,为了这个名字。
看了十几分钟,已经有无数槽点,各种相遇,统统不对,在李易峰(我实在不想说吴邪)说出“交给国家”的时候,我们三个都快笑死在我的床上了,但笑过之后就很难过。
我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评论演员的演技好坏,我也不能苛求影视版和原著一毛一样,但你剧本哪怕再稍微钻研一下人物呢。
难道因为李易峰人称李政委你就真把吴邪这个名字家爱国情怀套在一起了么?那么容易?
忍着恶心看完两集,对第二天的考试完全不在意了。
心里慢慢全是失望,我知道,原著粉百分之百会失望,成千上百,上百万的人,在昨天晚上都被打击到了,甚至不知道该和谁交流,该向谁上诉。
胖子不蠢,我甚至私自认为他是整部书里除了小哥最聪明的人,小哥不迷茫,他是像神一样的存在,因为没有欲望所以没有一点儿感情,吴邪就是因为好奇才一步步走进那些陷阱里而不是因为爱国!
当李易峰说出“这个墓我是不会去的,你也别想去”的时候,我以为两集就剧终了呢,还有点儿小激动。
要说之前是对剧情,对人物的不满意,在3C出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
我之前并没有真正讨厌过哪一个演员,但真的要说,孙耀琪一生黑!原创角色你塑造得稍微用点儿心也行啊,你说是吴邪的女朋友我忍了,反正杨洋的小哥也不是小哥,李易峰的吴邪也不是吴邪,但能别那么作么?很久都没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种一出场就想拍死的角色了,谁有小道消息告诉我孙耀琪带了多少投资进剧组?
真的很羡慕那些没看过原著的人,同宿舍一个妹子,因为我床坐不下了,就她自己看,看完截了一大堆图说好帅,我不冷静的想跟她吵架。
但她也没错啊,不明白不是她的错。
但我想说,这么喜欢这本书,是我们错了么?
我跟朋友说,我一直很喜欢三叔这个人,感觉他真实,是那种,会为了读者做一些事的人,之前有人说他商业化了,我还帮忙反驳过,但其实看完这两集,我有些怀疑了。
毕竟,盗墓笔记是他十年前的作品,那时候他写下的话都是真的,现在还是么?
十年了,我知道不能奢求他不变,但是他不应该消费稻米的感情,要知道,稻米是会为了那些书里为他带来巨大利益的不存在的角色又哭又笑的人,那个叫张起灵的人,在三日寂静里出现,我看了一遍难过了好几个月。
所有人都在说十年之约,我喜欢那些喜欢这本书的人,好像能感受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感受不到的力量。
可是现在,那个力量的支撑点不在了。
我们做新媒体,拍视频,老师说,我们一直在留下一些随时可以看的东西,其实很幸福。
我现在真的觉得,有文字真的太好了,我们不需要非要把它影视化,那些人,还都好好存活在那些文字里,我知道他们有多强。
而我现在,也不会再相信一些东西了。
这样说,会不会显得理解吴邪了一点点。

 7 ) 盗什么墓,翻什么拍!

记得第一次看《盗墓笔记》原著是在高中,在书店无意看见这本“小黄书”当时只觉着封面很有个性,还是个笔记,估计上课偷看老师问起来,还能说这也是笔记来应付应付,于是掏了二十块钱买下了这部经典。 八年后,这部经典之作被翻拍成了季播剧,大西我就怀着万分激动的心终于看到了它的真面目。 关于人物 吴邪:胖子亲切的称之为“天真无邪先生”但是天真归天真,人物定位不是傻逼,李易峰完美的演出了吴邪肾亏时的状态,屎黄色杀马特造型的头发完全偏离了原著吴邪精明商人的形象,一口一个”我要把牛头交给国家“的经典台词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仿佛看见了焚化局领导们在电视机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小哥(张起灵):当初在这部剧开拍之前,我就跟我家贱内说:”小哥这个角色演员不好找啊,演技要求太高了,那种与生俱来的淡然和古板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了的,就怕演成面瘫了”。结果真让我言重了,杨洋这个演员我个人完全没有偏见,但是造型师你给他弄个挡眼睛的刘海是什么意思?编剧你给他设计的什么台词?上来就说:这是谁的?你当是失物招领处呢? 胖子: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角色,胖子这个北京爷们的特点就是爱侃大山、浑身痞子气的逗比,这点相对于其他的演员,胖子这个角色诠释的还不错,但原著里胖子是个吹归吹,关键时候能顶上去的角色,电视机里这个胖子处了吹牛逼无厘头,其他完全没看出出彩之处。 阿宁:高贵冷艳御姐范,当初看原著时在水底墓葬害吴邪等人,后来在蛇沼鬼城被毒蛇咬死,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实话我一直觉着唐嫣和胡歌是绑定的,俩人缺谁都出不了好作品,唐嫣带着中戏校花的光环在影视圈活跃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出过什么好作品,但是这次第一个侧脸镜头真是惊艳到我了,完全颠覆了唐嫣在电视作品中的形象。但是毁就毁在人物刻画上,一张嘴我就尿了,刻意的装出高贵冷艳的女杀手气质,真的不符合原著,我也就不过多吐槽了,真希望蛇沼鬼城的蛇下集就赶紧出来。 三叔:四个字足以形容-老谋深算,我觉着这种角色必须是老戏骨才可以胜任,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三流演员就完事儿的,当时我觉着这角色拿给陈道明,陈宝国老师一类的老戏骨肯定出彩,但是也只是想想,人家估计不会来毁自己名声的。 自从看完这部翻拍剧以后,我一直想不起来原著到底什么样子的,于是我从书柜里又找出来第一部盗墓笔记读了一下,我只想说:“三叔你这么毁自己,你妈知道么”? -------------------------------------- 有些豆友豆油我说怎么不接着写了= =!我只想说:“我都写成这样了~也不好意思往后看了...

 8 ) 当一部优秀ip作品变成只知道捞钱的作品,我还能说什么

前两集看完,觉得宣传给力,阵容还行,剧情乱改,改的不好,演技无所谓,角色出场莫名其妙,演员偶像包袱太重,所有人都在装酷,而且都是莫名其妙的在装酷,如果说盗墓笔记的网剧还能有什么优点,或许只剩下电视剧的名字了,除此之外,可谓面目全非了。

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说你真是无聊,看古今中外的电视剧,有哪些不是改设定的,凭什么盗墓笔记不能改,可是我想说,你可以改,可是改完之后能不能看就是个问题了,老实说,很多经典翻拍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有些改动,目的很简单,为了迎合市场,或者改掉原著中的缺点,或者说避免了一些上映之后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那么盗墓笔记算是这样的类型么?

可是盗墓笔记改完之后我看了一集之后我愣是没看到盗墓的剧情,也没看到能让人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我只看到他迎合了三点:

第一:粉丝,弄了几个例如李易峰,杨洋,甚至是一些大龄粉丝喜欢的张智哓,以及无数屌丝男喜欢的唐嫣作为主创,再弄几个老戏骨例如郑佩佩来给这几个当红演员添金。这几个演员,除了装酷以外,看到的只有偶像包袱一样的演技,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制作公司挑演员时对路人和原著粉丝的诚意,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捧人,于是乎男主角李易峰一个电视剧一个电视剧的接男主角的角色,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施展面瘫一样的偶像包袱的演技,千篇一律的演技和特色,然后粉丝们只能花痴、被吐槽所虐,然后互相安慰,互相洗白,然后再花痴,再被虐这样反反复复的循环利用,有的时候真的很为李易峰和杨洋这样的演员而惋惜,为他们的粉丝所不平,明明可以好好的演戏,却非要被公司左右做一个只知道面瘫和机械化听从指挥的布娃娃,难度中国的制作公司包装艺人只会吸引粉丝不会吸引路人么?

第二:不知道哪里来的幕后力量。一句把文物交给政府,让这个披着伪盗墓的头衔,奉承某某某的真正目的昭然若揭,你还能有点原则么,你他妈是盗墓的还是考古的,小三爷是玩文物的,你见过几个搞文物的愿意这样做,这种赤裸裸的目的行径还能藏着一点么?

第三:之前看过三叔的一篇报道,说是现在的小说改成电视剧很困难,具体什么情况不清楚,也懒得去清楚,只想说,三叔,实在不行可不可以别卖小说翻拍权,等到什么时候中国这种风气彻底改变再卖,你就这么缺钱么?

最后想起去年三月份的灵魂摆渡,虽然没什么钱,据说整整一季20集还不如盗墓笔记一集的制作费用高,所有演员加起来可能都不如李易峰的片酬多地位高人气旺,可是那样的电视剧我们看完之后觉得是一部在认认真真做的便宜但良心的电视剧。而盗墓笔记给我的感觉仅仅是披着羊头卖狗肉的粉丝性质外加讨好某些政府部门的视频而已。

顺便说一下,诛仙也被改成电视剧了,制作公司依然是欢瑞,主角依然是李易峰,你还想看么?

 短评

失望,剧情、台词、特效没有一样觉得可以看,问题应该出在编剧、导演。

7分钟前
  • 爱情海
  • 较差

没看过原著,完全是因为唐嫣李易峰和杨洋追的剧。呈呈呈是什么鬼,看她演戏好尴尬,不喜欢。杨洋全程在耍帅,他可能真的得罪了造型师。这部网剧看脸就好,剧情没啥好看的。

9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较差

@述说那陌生c:闷油瓶从他的包裹里,拿出了一个鬼玉玺。他掂量了一下,将其中一只交给了吴邪。“你带着这只鬼玉玺回去。十年之后,你带着这个东西,来到青铜门前,门就会打开。你可能还会在里面看到我。”吴邪:“不,这是文物,我要把它交给国家。”闷油瓶:“[拜拜]”

10分钟前
  • *Sесгеt.
  • 很差

来自星星的张起风

15分钟前
  • 一天六顿
  • 较差

从正片开始还是可以将就看的啊 为毛评分低得离谱==这个比花千骨好看吧!

19分钟前
  • 柚花可乐
  • 还行

監製鄭保瑞,導演羅永昌,美指雷楚雄,服指張世傑,攝影黃永恆⋯⋯一班香港電影crew為了賺錢也是碎了一地節操

23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我不知张起灵是谁 但我觉得张起灵就应该是杨洋这个样子

26分钟前
  • 喵了个咪
  • 还行

看完电影,电视剧版瞬间好多了,如果没有先导集,电视剧会好看很多,所以少一星,四星吧

31分钟前
  • Grace
  • 推荐

看完盗墓笔记电影版,我对季播剧的好感直线上升,至少人物选择还是不错的。对电影版,我只想说四个字:“什么玩意?"

33分钟前
  • 紫色流沙
  • 力荐

怕不过审改成考古笔记就算了,前两集莫名奇妙的烧车剧情我觉得在侮辱我的智商,说好的high少和CCC是路人甲呢?两个原创人物戏份又多又生硬,各种挑战书粉的极限,吴邪的台词像读课文,小哥的刘海雷死人,好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改成英雄救美,看到第4集发现CCC居然还在我就不能忍弃掉了,杨洋挺帅,没了

37分钟前
  • 齐木楠雄
  • 较差

有一个朋友做生意失败了,兜里就剩一块钱。他想,用这一块钱买个面包?还是买份报纸找个工作?但是他还是坚持了理想,实现了自己的事业:用这一块钱做成了《花千骨》和《盗墓笔记》的特效。

41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杨洋,李易峰可以说是小鲜肉的代表,如今也非常的红,也许是我年纪大了对这种小鲜肉不感冒,总觉得他们演戏表情太死板单调了,可能有人说他们演的是高冷,但我觉得好的演员就算演高冷也能让人读出他骚动的内心情感,比如胡歌,内心戏演得真是好

46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较差

看完盗墓笔记电影版再回来看这个,直接奔泪打个四颗星,电影版可惜没有负的,不然我绝对打!看过两遍原著,又去听过一遍,原来这个还算是良心制作了!😭😭

51分钟前
  • 木槿花
  • 推荐

我是看完盗墓笔记电影来道歉的,除了上交国,至少季播剧还是真的在讲故事,虽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杨洋的小哥还是很有feel的!希望第二季可以用心点!

55分钟前
  • 猹猹猹lie
  • 推荐

李易峰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我要把牛头上交给国家“问:这句台词在剧中起了什么作用?答:这句台词奠定的全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积极向上的感情基调。体现了广大倒斗人士与文物破坏份子等国家敌人英勇斗争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倒斗界坚决反对倒卖文物的高尚情操。

58分钟前
  • 胡不迁
  • 很差

电影版出来后,我决定给网剧版道个歉

1小时前
  • 对天一声吼
  • 还行

我妈把这个当恐怖片在看……陪着看了几集,剧情也没什么意思,杨洋和唐嫣的造型实在不忍直视

1小时前
  • ceci🍰
  • 较差

奏响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考古笔记,保护文物,上交国家,必须点个赞。

1小时前
  • zzb001
  • 很差

见证了一部电视剧最快掉分记录,三小时由7分变成了3.5分。配音作,特效渣,杨洋的张起灵神出鬼没,说好没有感情戏,每次一见吴邪就改背景音乐,坑谁呢?作为同人篇章,还不如好好拍偶像爱情剧。吴邪张起灵的。

1小时前
  • kakakarl
  • 很差

看了电影版的再看这个,我要给五个星。别问我为什么,你去看了电影就知道了!

1小时前
  • 五行缺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