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之间

剧情片法国2008

主演:François Bégaudeau,Agame Malembo-Emene,Angélica Sancio,Arthur Fogel

导演:劳伦·冈泰

 剧照

墙壁之间 剧照 NO.1墙壁之间 剧照 NO.2墙壁之间 剧照 NO.3墙壁之间 剧照 NO.4墙壁之间 剧照 NO.5墙壁之间 剧照 NO.6墙壁之间 剧照 NO.13墙壁之间 剧照 NO.14墙壁之间 剧照 NO.15墙壁之间 剧照 NO.16墙壁之间 剧照 NO.17墙壁之间 剧照 NO.18墙壁之间 剧照 NO.19墙壁之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4

详细剧情

  新学期伊始,教师与学生们返回一所普通的社区学校。法语老师兼班主任的弗朗索瓦·马林(François Bégaudeau 饰)面对升一年级的新班级,继续用坦诚又有些好辩的方式教学,这群14岁左右的学生思维活跃,时常在宽松的课堂上反诘马林或是斗嘴、传播八卦,马林不得不一次次中断进度,解决无数琐碎的问题。这所学校内汇聚了来自多国的移民学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时常在课堂细节中体现,马林试图尽量让学生们找到自尊,但这些擅于让老师头疼的孩子似乎不太接受马林的说辞。课堂上的唇枪舌剑与部分学生敌视老师的态度让潜藏着的矛盾随时会爆发。  本片获2008年戛纳金棕榈奖,由小说原著兼编剧的François Bégaudeau主演。

 长篇影评

 1 ) 傲慢与偏见

以前上电影课的时候,法国老师说看一个国家的电影,那都是社会的万花筒。我们无法去经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文化,停下来跟所有的人倾谈,但我们有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他们的电影,看他们的社会关心的是怎样的主题,看他们的生活在如何的进行,看他们的文化有什么特色。

所以,老师说,在美国的电影里,黑人主角最后不太会跟白人主角成为一对(我后来观察了一下,发现至少在大一点的制作里这是金科玉律),而种族问题永远是一个敏感和值得讨论的问题,当然还有同性恋。

而在法国电影里,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因为在法国社会里,这些都不是矛盾,至少不是主要矛盾。长年在巴黎的生活后来见证给我看,这位老师的解读并没有错。

纵观整个欧洲,法国并不是黑人阿人最多的国家,但只有他们的国家队看上去像一支北非雇佣军(我还亲耳听到过非洲来的人说他们的国家队就是法国队,哈哈哈),而同性恋不仅可以大大方方的结婚,还可以站在柜子外面当上巴黎市长..既然法国人不care颜色,不care性向,他们的电影当然也不会拿这个当主题,德纳芙在提到《断背山》的时候自然耸耸肩说“美国人未免太少见多怪”。

法国电影人更关心一个生命的生活和思想胜过关心地球。这个社会似乎是建立在人文之上的,这些年间,我看过的不下百部法国电影里,那简单的好像室内情景剧一样的背景,少的一只手就能数出来的演员,重复再重复的往往是关于人生的命题...难怪把电影定义为“某种放松心情的娱乐活动”的人一般都比较难以忍受法国电影。

但真实,亦是一种魅力。而这种魅力,通常要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得到。当我们在当中生活过,经历过,品味过,被误解过,很努力过,那些台词也好,背景也好,命题也好,不再是纸窗外的一个剪影。

这时,连最爱周星驰,几番年《东邪西毒》的小唐也会欣赏以说台词为主要内容的法国电影。

我一直很惊异于法国电影的真实感,演员表现的生活化,一切都自然得好像发生在身边,在昨日,在多年前我们坐过的课堂上,带着骄傲的自尊心踏上异乡的学生们,和带着同样骄傲的自尊心想要把法兰西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老师们。

文化冲突——这是我第二次在法国看到以此为切入点的电影。上一部是Roschdy Zem主演的Mauvaise Foi,不过那一部主要是说一个法籍阿拉伯人和一个法籍犹太人要结婚而在两个家族之间造成的冲突及最后的互相谅解,而Entre les murs要更为敏感和直率一些。

虽然法国有很多外来人口,巴黎和马赛尤其是移民大城,我们同学间经常开玩笑说巴黎就没有纯种的法国人,但是法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原因在于它对于自己文化的固执已经到了一种让人发指的地步。那是一种把鼻子安在额头上的傲慢,自信就没有人能够侵略他们的文化,自信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anyway,我承认它跟中文并列美),自信我们这些外来人都将被烙上法国的印记,留下来就是遵守并继承他们的文化,回去就是将法兰西的精神发扬光大

因为这种近乎于傲慢的自信,法国人很开得起自己玩笑,即使是自嘲的时候,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表情 ——就像超人面对点三八一样,丫根本从来没有想过你批评他们吃青蛙,笑他们的英语烂,或者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他们固步自封,小鸡肚肠就能伤害到他们了。他们坐下来大方地承认缺点,心平气和地和你讨论,末了还送你两句恭维话,转过身还是一脸洋洋自得。

这种似曾相识的虚伪态度曾经让我莫名地很是恨得牙痒。

所以他们端起摄相机时没什么想要隐藏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就这样直接地拍了,演了,把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一并大大方方地表现出来。他们把印象中的其他文化浓缩到每个学生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身上,放手让它们彼此冲撞。其中代表中文的是个名叫“伟”的男孩,如果说其他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我不了解因此没有发言权的话,这个“伟”还真是颇似个小洋插队。

有关于伟的戏集中于三场,一次是他发言说他为自己的同学感到羞耻,因为他们上课不遵守纪律,对老师出言不逊等等(在中国这些都是“坏孩子”的主要特征么),然后Francois老师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不像你那么遵守秩序,这和羞耻感没有关系。还有一次是让每位同学写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自己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一天总有几个小时在玩,Francois点头说“这下我们总算多了一点了解”(中国学生不太爱在课堂上主动发言么)。另一次是家长会的时候,Francois针对伟的情况对他父母说这孩子很听话,很守纪律,数学非常好,很熟悉电脑(这是世界对中国人的一致评价)。

总体来说,对于民族文化对于学生个体产生的性格及价值观的影响算是方向不错吧。当然法国人没忘了虚伪一把,就是伟的妈妈因为没有合法身份而被警察抓住要押解回国时一位刚刚怀孕的女老师许了两个愿望,其中一个就是“希望伟的妈妈能留下”(这个设定非常有趣,一个妈妈刚刚诞生,另一个妈妈却将离开自己的孩子)。这种虚伪我很是感激...因为它曾经给过我那么多温情脉脉的时刻。我一直以为法国人,尤其是巴黎人,很会照顾外来的学生或者移民,其热心与关切的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人招呼洋留学生。所不同的是中国人还会分对方的肤色及原籍国,对富裕国家来的肯定好过非洲兄弟。

电影一共有三次大规模的文化裂痕展示。一次就是作自我介绍那一段,一次是comba(不知道名字我拼对了没有)和Francois的冲突,最后一次高潮是在关于一黑人男生(名字我实在是不会拼)的开除事件。

这三件事的风波,在一般的公立或者私立学校的教室里是不会发生的。这是当存在文化误差时特有的现象。我们刚刚到法国的时候也曾经要求把名字写在纸上立在课桌上——因为法国老师一下子记不住这些奇怪的名字,我们被要求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名字直到他们能模仿出相似的发音为止。我们也被要求写和念自我介绍,然后他们就会瞪大了眼睛问说“你们都没有兄弟姐妹吗”,或者“中国人的头发全都是黑色的吗”之类在我们看来实在有够二的问题。

Comba在被迫向Francois道歉之后(起因是F叫她读Anne Frank日记的最后一段她不肯念),写了一封信给Francois说“尊敬是相互的”,这是每一个离开了自己文化,而必须要融入另外一个社会的孩子必然的脆弱(电影有作暗示——Francois说他们上个学年还相处得很好,为什么comba今年一开学就抽疯了)。她很下劲地说“我以后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当然这个誓言并没有坚持多久,似乎导演对于这种裂痕期的过去非常乐观。

其实法国的民族冲突远不止如此温情的。当年北部暴动的时候就很说明问题了。当然更说明问题的是当年的内务部长,现今的法国总统Sarkozy当时实行的铁腕镇压。加入法国国籍的时候宣誓当中有一条,就是尊重法国的文化。在这个保护赤贫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最大的矛盾不是来源于肚子,而是来源于头脑。

 2 ) 乱写

     这部片子看完很闷。色彩绚烂的海报,实际内容确实是无趣的校园生活。学生和老师永远在墙壁之间,单一的空间,每天重复一样的行为,实在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有趣影片。
   不过只要你耐着性子,就会不知不觉看下去。因为你会逐渐找到情感的共鸣,似乎这些事情似曾相识,却又格外陌生。我不自觉地在想,这些生活自己不也经历过吗?那个13、4岁的叛逆青春期和无聊正直爱讲大道理的班主任.....但是明明是同时初中课堂却又感到疏离,毕竟我们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看着他们矛盾重重的师生关系,我居然觉得很可贵,哎,中法课堂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年幼时期,根本不会有同学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唱反调,更没见过上课摔门而去的“坏小子”,他们的师生关系是以平等为前提的,而我们是完全不对等的关系,老师是天,老师说得是最权威的,得到老师的认可就是一切,老师说你朽木不可雕也,学生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块木头。老师误人子弟我们还说他特牛掰。多可笑。
    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问题,但是怎么嚼也嚼不烂不透。老师和学生之间永远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都觉得是对方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这是个无休止的问题。
    老师觉得部分学生孺子不可教也,自己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心平气和的交流,为什么他们还会不断地找茬挑事儿?他们真的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该怎么惩罚他们?他们真的能通过惩罚的过程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奖励需要吗?该怎么奖励呢?奖励和惩罚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变得更好,但是我们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呢?为什么他们总是问学得东西有没有用?难道我们只教学生那些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吗?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什么?我是不是已经跟不上他们的脑回路了?
    学生觉得老师总是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他根本不是真正的关心我们,只不过是装作关心的样子罢了。他是成人,他觉得我们说得都属于小儿科,所以就应该听他的话,我们才不是呢,我们也是有想法的人。他既然是老师,那我们就能不断地提问题,看看他是不是也有回答不出的问题!肯定有,我们一定可以把老师问倒!他说这么做,我们便不,我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我们能证明自己有想法有能力!我们都明白你说得大道理,你不用说那么多!老子就是目空一切咋了?碍你事呢么?
    以上是我瞎写的师生的内心独白。
    哎,其实说到底学生就是缺爱缺关注,老师就是缺方式缺理解。
(补:回想电影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哪个不是家庭关系有问题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可见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矜矜业业的老师们你们有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呢?提高音量和情绪发泄绝不能赢得人心。)
     最后,片尾的空镜头下的无人教室耐人寻味。
     [看了影评后,发现自己的认识还是浅薄了些,没有点出文化冲突、校园民主等字眼,有在法国生活过的豆友就有深切的感触,傲慢与偏见是法国文化的特点,多民族糅合居住的生活是法国的现状,从而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

 3 ) 《课室风云》 一则政治寓言……

森森大军影评人 讲师 编剧

课室风云

回答影迷提出的以下问题

1 本片真的是讲教育吗?为什么小黑走后,故事戛然而止?片头片尾如何解读?

2咖啡,有何隐喻?在片头,红绿灯的出现有何目的?学生代表什么?老师代表什么?本片最大的隐喻在哪里?

3 为什么拍摄操场用“俯拍”?操场指代什么?

戛纳电影节 获奖:1

获奖·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法国凯撒奖(2009;第34届) 获奖:1

获奖·凯撒奖-最佳改编剧本

男:这电影我看过,颇受关注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戛纳的金棕榈奖,几乎所有人都说这剧本好,可是……到底好在哪里啊?我都快睡着了……

你以为这电影真是谈教育的

男:那还有什么疑问吗?就是谈法国的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啊,引发反思……当然,这个教室还可以认为是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你还是没看到本片导演最独具匠心的设计。其实我告诉你,这电影通篇都在讲政治,法国的现状和移民问题……

男:哦,难道又是隐喻和象征?哇塞,那也藏的太深了,您快给我讲讲,我怎么一点没看出来?

我先问个问题,你注意到没有,本片这部小成本制作,不过六七个场景,教室,楼下操场,老师开会的地方和办公室……

楼下操场,基本全是俯拍对不对?只有两次,摄像机移至楼下……

第一次,争吵。

第二次,一起踢球……

男:恩,是这样的,其余都是俯拍……这里有啥门道?

看不懂电影,这些拍摄技术你没法回答……

男:何止这些啊,还有片头片尾,您一直让我们注意片头和片尾,就拿这部电影来说,我屁都看不出来啊……这些您都能解释吗?

那我说说你听听,看有没有道理!

男:行,你要给我解释明白,我给您呱唧呱唧。您就说,这电影怎么就是谈政治了呢……?还通篇

那你跟着我的思路,咱们整理一下……

片头男主喝完咖啡,径直走入学校,路边有红绿灯对不对?

咖啡象征什么,红绿灯有何指代……

男:不知道……您就拿我当片中那些笨学生,您都说了吧!

咖啡是休闲的意思,红绿灯代表秩序,从街道走进学校,意味着故事从社会转入学校……

具体为什么要这样搞,导演都有目的,听我慢慢讲……

学校与社会就这样通过一个镜头关联起来了。学校就是小社会。此时的操场,就是学生娱乐,休息,生活的地方……

之后,老师们做自我介绍,像不像官员们在述职演说?

男:有点那意思……

俯拍,老师在楼上观察操场,地位的高下,这不用多解释了吧?大量的镜头都是俯拍操场,注意看,学生在干什么?踢球,打闹,嬉戏,口角……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干什么,反正就是玩在一起,闹在一起……

男:没错!真的是一群野猴子……我发现,这群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是不可教也!笨的出奇,而且还闹心的要命,跟动物园没区别……

恩,西方的公立学校好像都这样哈!反正用他们来隐喻法国社会底层和移民非常贴合吧?

男:恩,法国现在就是这样的国家,非洲裔黑人已经占据快一半了,还有大量移民人口,世界各个民族都汇集于此。这个课堂真的是一个法国的缩影,而且还是一个小世界……

孩子们在青春期的那种躁动,无知且自以为是,他们对民主自由公平的理解和诉求,他们的生活方式,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的世界观以及对社会对国家对周围环境的看法都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我们发现,这群孩子们追求个性张扬,自由人生,独立思想,还有对自己隐私的保护……

男:对,他们通过自我介绍,包括服饰啦,兴趣爱好啦……很详尽。我可以看到孩子们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反正这些孩子都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和观众了!

所以你看,他们好像已经不是学生了,完全可以指代法国的人口组成了吧?

哦,原来如此!只是他们有些暴躁和无知

导演想说,法国底层民众就是这样的特点。如何管理,让他们接受本国的文化,文明历史,尤其是规矩秩序……何其难也!

男:为什么您要说,尤其是规矩和秩序?

片头红绿灯记得吧?现在我们谈谈学校的红绿灯……

其实你注意观察,课堂为什么乱,为什么上课时总是离题万里?

男:我感觉,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学生不讲逻辑,不讲主次,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学习的内容,哪些是课上该聊的,哪些是不该聊的,与学习无关的……学生反倒说老师跑题……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跟不讲理的讲理,能把你累死,难怪有老师会气疯掉!别忘了,此时注意,老师已经代表法国的政客了……

这些高层无法向底层国民灌输法国的文化与文明,最终,他们只能企盼这些人能理解并遵守国家制定的规矩和秩序……

男:倒是有那么点feel,您在具体说说……

你看,老师气的不行,将小黑带到教务处,其实课堂发生一大堆的事情,他最后只是说,小黑不用敬语,扰乱课堂秩序……

男:因为这些事情老师说不清呗,反正也没多大事情,就是扰乱课堂秩序……

关键是不尊敬老师!

你看那个黑妹也是,老师后来让她道歉,应该怎么递给老师笔记本……?应该怎么道歉?三遍,四遍,直到满意为止……

法国要求每一个国民懂得敬畏,懂得规矩,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要民主,自由,我通通给你!你要隐私,你要理解我通通满足!你是不是同性恋我不在乎,一切包容厚德!

你来到我这个国家,起码要懂得遵守我这个国家的秩序,你要尊敬执法者。

男:哦,是这样啊!那小黑为什么被开除了?

我们看,小黑第二次被开除也是这个问题,扰乱秩序,不尊敬老师……

男:我看小黑的妈妈是非洲人,说马里语,大家都听不懂她的话,而且她为自己儿子道歉还要她儿子小黑来翻译……

小黑的妈妈两次出现,第一次带着小黑的哥哥,也就是另一个儿子。其实这个妈妈也有代表性,她象征小黑的母国,

男:啊?小黑的妈妈代表祖国母亲?

我给你解释一下这些镜头语言……

高层通过投票(注意长镜头)一致认为:

如果你国家的移民不懂得遵守法国的秩序,就请你离开!

哈,有意思!不过小黑的母亲已经替儿子道歉了呀?

我们看这个过程,小黑给大家翻译,妈妈这是在替我道歉……有这功夫你自己道歉不行吗

这就叫没诚意!不能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那对不起喽,请离开这里……

男:而且他母亲之后也是面无悔意,知道结果后,扭头就走……我记得先前看到黑妹的道歉也是这样,根本没有诚意,回头还说“我没有道歉……”

对啊,那个剧情就是在为后面这个剧情做铺垫,让观众理解什么是没有诚意的道歉,这很关键!

下面,我用法国官方语言回复一下裁定的结果:

我不需要你的道歉,因为你的道歉没有诚意!所以,请您离开!带着您孩子们,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您不是不知道什么叫规矩吗?不是不懂得尊重吗,那您跑我们法国干嘛来了?您在自己国家好不好呢,还能说自己的母语多好,跑我们这儿添什么乱……?

男:哇塞,您这是通俗版的外交辞令啊!敬告那些不懂得遵守秩序的国家,不要把那些不懂秩序的移民,难民往我们这里塞……

其实这就是法国的移民政策啊!还要我怎么翻译一下你才能更明白?

男:明白了明白了,太绝了!

我们再看这个剧情,当老师们围在一起,讨论如何帮中国学生小伟募捐时,一位老师说起另一件事,她怀孕了……

男:那为啥打断了募捐的事情?

也只有这个机会把怀孕的喜讯告诉给同事啊!你注意,敬酒的时候,她说了两点,第一祝福小伟渡过危机,第二,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小伟一样聪明……

我们想,一个母亲能给新出生的儿子给予这样的期许,还有比这更大的爱吗?

言外之意:我爱这些学生,我为你们骄傲,我就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啊……

男:你的意思是,法国的高层把这些移民视同家人?

视如己出!还有比母爱更伟大的爱吗?

这些国民就是我的孩子啊!我爱你们啊!此时可不是老师对学生,而是政要对国民的内心话!

男:哦,原来是这样啊!越琢磨越觉得这剧本好!铺垫做局,还有隐喻,象征,指代,各种拍摄技巧的运用……里面玩意真太多了!

现在明白了吗?

本篇哪里在谈什么教育,通篇都是讲政治,外交辞令,完全就是一则政治寓言!

男:有道理!如果真是讲教育,剧情不会总强调,规矩啦,道歉什么的……真的是,能修炼您这眼力需要多少年啊!

呵呵,看山不是山!慢慢学吧!什么是好剧本烂剧本,电影都看不懂,你怎么评?什么叫奥斯卡,什么叫最佳剧本,最佳外语片,你以为都吹着玩呢?

男:继续讲继续讲,老师也就是法国高层的想法,他们的爱我都看到了,您再说说这帮学生也是就法国的国民……

躁动不安,不讲逻辑,强词夺理……是他们典型特征。本片通过大量画面镜头以及对白,都是类比高层与法国这些底层移民沟通时的状态……

男:恩,就像剧情那样,你不理他不行,你理他,他说你跑题……让他们派代表开会,两个丫头袒胸露乳,嘻嘻哈哈,根本就是不正经,还不能说,最后还挑拨离间……这些底层刁民真不是省油灯……

说得非常对!你看,片头黑白妹,两人倒是挺要好,但也会分分合合。还有,小黑跟这些小婊砸骂来骂去,什么词都用上了,却不许老师说他们“不正经”……

你给底层民主,她们不好好用,一样能把你气死……

别看他们没文化,他们玩人还是有一套手法的……

相比之下,老师(政客)最多玩玩阳谋,这些学生(刁民)可是拧成一股绳跟你玩阴谋……

男:太形象了!这里又是法国高层与底层的这种矛盾吧?

对啊,看出刁民了吧?软硬不吃,你有啥办法?头疼……

男:我看同学之间他们经常在操场打打闹闹,骂骂咧咧,可真遇到事,底层还真抱团!他们还都挺同情小黑的,不希望他被学校赶走……

高层就是高层,底层就是底层,这就是阶级对立,政治对立,老师与学生,国家与国民,他们可是分的真儿真儿的……

男:可这是为什么呢?而且我发现,小黑走后,好像大家也受到啥影响,老师和学生又和谐相处了……这样处理故事有何目的吗?

我们看,片尾,高层要想办法了……我之前说过,本片大多都是俯拍操场,老师下楼只有两次,镜头采取平行视角,老师和同学吵架踢球……

这里的吵架,要隐喻政治事件,同学和老师,就是国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升级,我们想象一下,西方国家街头经常出现的抗议由行,各种冲突甚至暴动……

男:您说过,操场就是学生生活休息的地方,也就是底层生活的地方,学校就是社会缩影,那操场也就是底层和街头……

没错!所以你看,矛盾升级,老师走下楼梯……能理解那些社会事件吗?真到了冲突阶段也就是肉搏了那时候可就打成一团了……

结合小黑走掉的剧情分析,首先说原因,是不是两个女孩挑拨离间?是!老师有错吗?没错!但事情就这样出现了,小黑走后,全体同学跟老师叫板,

男;因为全体同学要维护所谓自己的权益,捍卫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早就忘了你曾经对他的关爱,也不在乎你对他的好心和善意……

没错!这就是政府与屁民之间解不清,理还乱的疙瘩。

刚说过,冲突和暴动经常会发生,但是结局如何?很快就雨过天晴了对不对?

矛盾和抗议从来就有,违法者被抓进去,不守法的移民被轰走,该回哪儿回哪儿……不守法嘛,就一个字,滚!之后呢?还是要回归正常秩序,正常生活的对不对?

男:哦,原来是这样啊,哈哈,难怪剧情这样编,有意思!

政府现在很头疼,总感觉鸡同鸭讲,对牛弹琴……那怎么办呢?

咱们谈谈片头的咖啡……

成人社会,老师工作之余的休闲是喝咖啡,对吧?

男:没错!我记得老师之间还谈论咖啡机的事情……

好!那么看看学生的休闲生活:就这帮坏猴子上蹿下跳,操场就是他们的栖息地,代表乐园,我们俯视看到,这些猴子一直在踢球,打闹,反正再怎么聒噪到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但别忘了:

同学之间的感情,信任与相互的理解就是这样建立的,就是在种环境,这个操场,这些追逐打闹和叫骂的活动中产生……动物乐园嘛!而这,恰恰就产生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片中谈到踢球,黑孩们好像在探讨足球明星的时候才能引发出一些逻辑思维,才能看出他们的谈吐中其实还有逻辑性。

男:因为他们热爱足球!

对!足球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休闲。于是,成人的休闲由喝咖啡,转移到操场,你看片尾空荡荡的教室……

这里的潜台词:我用文明的教化方式不好使,因为你看不进书听不进我的规劝,不理解我的内心,一切文明的信息你无法接受……

那我只好走下去,改变我的休闲方式去迎合你的方式,咱一起踢球一起玩啊,那时我或许能用你们的方式思考……

那时或许我会理解你们,你也能更多的接受我的理念,大家一起来营造这个和谐局面好不好?

男:这个解读太有feel了,果然是政治寓言,咖啡竟然有这样大的作用……那请问为什么有个孩子说,他没学到东西呢?

呵呵,我刚刚解释了,就是因为你们无法接受我的讯息,我只好改变自己了:踢球不?加我们玩一个……

看,为了(学生)国民,我们这些(老师)政客都做到这个份上了,容易吗我们……?

男:哈哈,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发现,这个导演还真会拍马屁……

还有一个意思,你注意,这个学生还说:我不想上xx学校……说明他还是有目标的有方向,心里知道好与坏……

此时,老师还能说什么?学不到就学不到呗,无所谓啊,知道好坏,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就行了呗!法国的文化很深邃吗,不易懂吗?没关系啊,慢慢学!你知道自己你要什么就行……

这是什么?包容啊!海纳百川啊!我只要求你们一个底线:守法!ok,能做到不?

男:能!我也想成为小伟那样的中国男孩去法国移民。我越发感觉,法国的高层像母亲一样好爱我们哦……还有法国的艺术,现在才看明白,这电影真棒!我一定要学!

你小子翅膀硬了哈,我的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还没学会,还想去法国?

男:哈,对啊,有您在,我去法国干什么啊?这电影真不错,只可惜,太长了!两个小时,第一个小时通篇都是上课,第二个才真正进入故事,有些波澜……

呵呵,这里有导演的暗示,他对观众说:

你们连忍受这些死猴子一小时的耐心都没有,知道我们老师(政客)的处境有多难了吗?

男:哦,原来这样啊!全是思想全是套路啊……

都是艺术!手段不同而已,看不懂肯定就没有feel?写这种电影的影评,你说灌鸡汤有啥用……?

男:影迷心情我理解,因为获奖,就附庸风雅跟着喊好,其实压根就不知道它好在哪里?当然,那也比吐槽强,那些装腔作势的毒舌影评更不知天高地厚……

呵呵,有进步!现在知道这剧本怎么获奖了吧?以后人家问,可千万别说这是谈教育的影片……

男:yes sir!明白了。其实导演就是想通过这个课堂,巧妙且艺术地对国家领导者进行劝谏,该如何引导你的国民,处理好这些矛盾,相互理解,驾驭如此纷繁芜杂的社会体系……

恩,不错!总结的很好!看懂电影,发现剧本里的门道多了吧?有人总说,影评谁都能写,看不懂电影没关系啊,一个人一个哈姆雷特呗……其实这话都外行之极!

我就说,单说这些奥斯卡戛纳获奖作品,众多评委推崇的,很多电影如果看不懂,别说影评,连一个字都灌不进去信不信……?

男:我信我信!确实如此,很多电影看一百遍也不明就里,到底导演想说啥……?还有剧本,就说这个电影,一个小时之后才发生的故事,所谓钩子事件刚刚展开,可小黑一走,故事戛然而止,哇靠,就这样烟消云散了,简直岂有此理嘛!哪部教科书让这么编故事的?这完全违背编剧规律啊!还有通常说的节奏,这……没法解释啊!

呵呵,现在你还相信那些所谓编剧工具书吗?你去问问那些编书的,有几个知道电影是怎么回事的……?还教编剧,笑掉大牙!奥斯卡都看不懂,您教谁啊?

男:这个嘛,我想,那些书总能学一些编故事的技巧吧,起承转合什么的……?

那玩意还用教啊,小学生应该都会吧?在学校写记叙文老师没教过你起承转合?当年安徒生谁教他编故事的?天桥评书的谁教的?《说岳全传》三国水浒,谁教的?会者恒会,不会者恒不会!这靠天才,靠悟性,靠锻炼,靠您一本破书忽悠的人的……?还跟你学,你也配?

男:有道理!那些教人编故事的大能耐如果真这么会编,我倒要问问,编出哪个流芳百世的好电影好故事好小说,得过几个国际大奖?

就是嘛!还什么节奏?就说本片的节奏是什么,两小时的节奏到底好在哪里?成天玩这虚头巴脑的玩意儿,什么节奏啦,类型电影啦,政治正确意识流……忽悠鬼去吧!

奥斯卡有最佳节奏奖吗?成天扯什么犊子……?拿出真本事,分析分析人家获奖作品好不好?

男;大师您消消气,喝杯咖啡……一会就把家里那些有关电影的工具书统统撕掉,我也不去法国了,我就踏实跟您学了,四维一体理论,太tm厉害了!哈哈

恩,呦西!另外,我推荐你再看几部政治隐喻的短片,

奥斯卡戛纳级别的电影,永远记住,看山不是山!

 4 ) entre les murs

显然我没有找到合适的词去写标题,因为细想,这是个很深刻的电影.
法国人总是那么擅长用日常生活中的细小去折射更大的隐晦.在19区这个混合区里的一个社区学校,仿佛是一个浓缩的小型社会,充斥着种族,民族以及文化,暴力等的问题.整部片2个小时,几乎少有安静的时候,永远那么bruyant,结束的画面.而苏莱曼被退学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时候,我更肯定这是社会折射,显然翻译成课堂之间是多么的不合适.
楼下老师和学生正在踢足球,桌椅依旧东倒西歪,伴着吵闹,好像在说这样的问题,永远不会结束一般.这是个太深的社会羁绊了.

 5 ) 这样的课堂,你敢尝试吗?

法国巴黎,提起来让你一时间只有浪漫与唯美的联想,那些象征着文化与艺术的圣殿——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道……一个个光华夺目的名字接踵而至。然而这次你跟着脚步匆匆的瘦瘦的法文老师弗郎索瓦,迎着夏末秋初的阳光,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国立初中学校,去领略他课堂上别样的风景。

都是老师啊,一年一度的期始会我们都不陌生——领导坐在主席台上,主任布置新学期工作,各人领得自己的分工,校长再做几点重要讲话,然后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暑假里的见闻,三三两两走向自己的办公室,便开始了一学期辛苦忙碌的工作。

我只在各类法国电影中见识爱情、谋杀、幽默、颓废,哪料到这次见到一群和我们一样普通的教师,他们在会议室内寥寥数语简短介绍一下自己,便接过校长分发的课程表,开始议论和我们一样的话题:“你好好喔,第一节都没课!”“你教三年三班,我们可以换……”还见到前任教师对新接班老师认真地介绍本班的学生,指着花名册一一道来,这个很乖,那个不乖,一点都不乖……

真正走进课堂,我知道,区别来了。

上课时,学生可以很随意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靠着椅背,趴在桌上,嚼着口香糖,闭目养神……不一而足。可以随意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发问,质疑,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问着问着,当初老师提出的问题早已不知所踪,大家认真讨论的内容早已离题万里;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老师选的教材很烂,让人学不到什么;可以发出怪叫、大笑、起哄,可以不用举手就坐在下面说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拒绝回答老师的提问,问老师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对老师的用语不慎表达强烈的愤怒并进行针锋相对的指责……

影片中展示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在闹哄哄乱糟糟的气氛中进行的,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唇枪舌剑,甚至出言不逊……都可以用来形容这群课堂上的孩子。弗朗索瓦是这所学校已有四年教龄的法文老师,还是这个二年三班的导师(是否相当于我们这里的班主任?),可是他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来自学生的尊重或是敬畏,学生们或是嬉笑着或是满不在乎地与他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根本没有谁顾忌他的身份是老师,是一个应当有所尊重的长者。每一节课,弗朗索瓦都几乎被淹没在学生蜂拥而至的讨论(或者是争论)声中,常常有点声嘶力竭地回答学生的问题或是与他们展开辩论,下课时,他面无表情地离开教室,或者显露出有些疲惫的神色——哎,坐在屏幕前的我看着都替他累,更何况是真刀实枪上阵五十五分钟的他自己!还好,从影片看来,弗朗索瓦每周只需给孩子们上一节法文课,因为常听到他说“下周四把作业交给我”这样的话,不敢设想,如果每一天都有一节近一小时的这样的课,教师会焦头烂额到何等地步?!

这样的课堂,你敢尝试吗?

学生中,有乖巧可爱的,比如,来自我们亲爱的祖国的男孩卫。弗朗索瓦在卫的家长面前夸奖过他,很乖,很讨人喜欢,数学分数很高,说班上有这样的学生真好。在他的乱糟糟的课堂上,卫也是特别遵守纪律的一个,认真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要发言先举手,带点腼腆的笑,尽量清楚地表达自己,坐得也还算端正,一看就是我们熟悉的那类学生。一开始我猜他是中国人,果然!我们东方人就是有自己特殊的标记,走到哪儿都混淆不了。卫必定是在祖国上过几年学的,不然身上的印记不会如此明显。

可是卫只有一个。在弗朗索瓦的课堂上,更多的是那些不太认同自己“法国人”身份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孩子。他们有正义感,在学生错误地顶撞老师时会保持沉默或发出嘘声,在老师对女生使用“轻贱”这样的词语时会指责老师表示反感;他们也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但老师一句轻轻的批评会让他们如刺猬一般顶撞、反抗、讥笑、回击;他们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矛盾,但面对老师时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两个班代表“泄密”是一系列意外事件的导火索,但你看不到她们的羞愧,她们理直气壮,她们就是要努力捍卫本班同学共同的尊严。在这样冰雪聪明、自我意识极强、容不得半点虚伪与强权的学生面前,要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把教学任务顺顺当当地完成,要让他们接受你、喜欢你、尊重你,近乎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中一个年轻老师被自己的学生气得近乎失控,换作是我呢?我能平心静气把一学年的课上下来吗?当年教初中的时候,我不也常常被那群孩子气得七窍生烟,气得心灰意冷吗?看来,这年头,中国的教师不好当,外国的教师也不易啊!那种凭几次促膝谈心,凭几次爱心行动,凭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师生同心其利断金的老套情节,如今已失去可信力,也无法再唤起人们的共鸣。

让我颇为感慨的还有一幕场景:校长、老师、学生代表坐在一起,给每一个学生写评语。校长报出一个学生的名字,老师们根据自己对其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学生代表如有异议可以提出,然后校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该生的评语,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醒或鞭策。在大家讨论苏勒曼这个问题学生时,老师们众口一词没有好评,我就在想,学生代表能对自己听到的内容缄口不提吗?为什么弗朗索瓦要选这两位同学?又或者她们是由全班学生共同选出的?她们的存在是为了让老师们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吗?是为了维护学生最基本的权利?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实在可钦可佩!

想想我们的评语,都是班主任独立完成,评语中记载的,只能是班主任一个人眼中的这个孩子,他在其他课上表现如何,他在同学当中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家长无从得知,班主任自己也无从得知。经常有家长这样告诉我:您说我孩子文静秀气呢,其实她在家里可刁蛮泼辣呢,一点也不听话!做老师的也只有笑笑,一个孩子身上的那么多面,她只肯展示给你这一面,其他方面的情况,你又能从何得知?

走进《墙壁之间》,走进法国普通中学的课堂,你才发现,差距不只是一点点。那样活力四射充满挑战的课堂,我们何时才能拥有?我们做教师的又何时才能适应并胜任?而随着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人尊重并羡慕的职业,什么时候才能有更多真正优秀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哎,问题总有一大堆,而答案在何方?


 6 ) 一切只發生在牆與牆之間

  《我和我的小鬼們》是一部關於學校教育、師生互動的片子,題材非常老套,但情節及演員的選擇與表現手法卻意外地有新意,因而讓人眼睛一亮。

  最有趣的是關於空間的選擇。
  當教育被當作電影題材,出現的角色不外老師、學生、學生家長、學校其他師長。於是關於空間,必然由教室、校園、學生的家、學生常出沒的場所構成。這樣題材所能有的空間選擇,實在局限到一個不行,許多編劇不得不費盡心力要拉進更多可能,豐富畫面與情節的變化。偏偏《我和我的小鬼們》反向操作,唯有校園之內才是《我和我的小鬼們》想談的,校園之外場景全部不存在。
  這部完全局限於校園裡的電影,有九成在室內空間發生,其中又有九成在課堂教室裡進行。由於空間局限於小小的課堂教室中,情節也就順理成章地聚焦在課堂內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上。因為如此地聚焦,所以關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也就有機會談得更深入。而導演、編劇、攝影、演員,也成功地深入演譯師生互動的張力與各種可能性。

  在觀影結束後的座談裡,導演特別說明這部片編導方式的特別之處。這部片雖然與法國討論教育的得獎著作《牆與牆之間》有同樣的名字(法文片名直譯即為:牆與牆之間),該書的作者也掛名這部片的編劇及出演老師一角,但《我和我的小鬼們》並不是《牆與牆之間》的電影呈現,而是以即興表演工作坊的方式,由一群沒有演戲經驗的年輕演員出演學生,透過老師與學生一次又一次互動慢慢發展出來,最後經過導演的去蕪存菁這部片才得以完成。
  這部電影的情節是由導演、編劇、演員共同發展出來,但我相信是因為《牆與牆之間》這本書的名字,才使得導演選擇讓電影的故事完全發生在學校之內,尤其是教室之內。雖然導演說,它只是想要讓電影的焦點更集中,而且他認為題名中的牆不單指教室的隔間,同時也指老師本身是牆而學生也是牆,師生之間的溝通就是在打破牆與牆,又同時暗示教室裡和學校裡的事,只有學生和老師知道,牆外的人是無法知曉的,家長只有被邀請時才能進到裡頭來,學生和老師也必須願意談論,牆內的事才能被外界知道種種,對「牆」這個字更擴大的解釋與更多重的暗示。

  在這部片裡,由於學生的背景很多元,而老師是一位法文老師而不是數學或其他科學的老師,於是,老師在課堂上除了教法文,更要面對背景差異的問題:不同種族、宗教,小至常用名字的選擇,大到對於道德範圍的界定,甚至是平時生活對話中的常用法文的用字語句,都是不一樣的。大量討論文化差異,這也是這部教育片和其他校園片不同的地方。
  許多人相信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地球村的世紀,大城巿成為各種不同人種、國籍、族裔之人聚集的地方,而每個人要面對的挑戰,不只是來自國內、類似種族,或是某個區域文化圈而已,將來的挑戰是來自全世界。以這樣的觀點,如何和不同族裔、背景的人相處,是現在教育必須有的內容,而《我和我的小鬼們》在這部分顯然是豐富的,這也是這部片不同於其他校園片,似乎更遠視、具有前瞻性格。

  附帶一提:許多校園故事是跟著學生走,但這個故事是跟著老師走的。這也是為什麼臺灣翻譯為《我和我的小鬼們》的原因,提示這部片的主軸是以老師的視角進行。
  然而關於這一點,我卻覺得是造成這部片有所缺憾的地方。
  片中,我們看到學生之間各成小團體,小團體隨時間經過消長,及小團體互動時的結盟與衝突,孩子們只有在老師真的做了不適當的事的時候,才終於以學生對抗老師的方式團結一致。我們也看到各式各樣的父母,有些父母對孩子暴力相向、任意支配,有些父母是非法移民,有些父母只在乎小孩的功課。但片中只有一種老師--好老師。片中的老師或許會因為學生太不乖而情緒化,但他們大部分都是理智而溫和的,尤其在討論正事的時候是就事論事的,他們總是為學生著想,而且老師與老師之間的相處也是一團和氣。這樣的設定,不只讓老師相較於學生、家長顯得單一、呆板、突兀,同時也不合情理。現實中,的確有些老師完全不在乎學生的權益,也有些老師會做非法的事。老師之間也是有小團體的。老師之間也有許多權利衝突與明爭暗鬥。但這些在這部片裡都是不存在的。
  會發生這樣的狀況,我個人覺得,和這部片以老師的視角進行有些關聯。它尤其和演出老師的演員是《牆與牆之間》的作者,掛名該片編劇,戲外同時也是一名中學老師有高度的相關性。掛名編劇,理當就劇情的合理性進行把關,但他本身是一名中學教師,所以他看得見學生有問題,看得見家長有問題,卻看不見老師有問題,或企圖以忽略的方式拒絕面對老師方面的問題,再以應該聚焦於師生溝通互動不該強調老師的衝突為理由自我安慰,讓這部片的老師顯得太過理想化。

  雖然這部片裡的大部分的老師都又假又平,但片中師生互動的呈現絕對是讓人驚豔的。

原文節錄自:http://sacrificial-lamb.blogspot.com/2008/11/081129.html

 7 ) 真实影像:差别及其它

为了让影像获致一种现实生活的真实质感,已经有过不少探索。真正将此作为命题以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展开探讨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此后,电影便朝着一条新方向前进:剧情→记录。当剧情片开始不自觉地向纪录片靠近(借助其拍摄方式、理念),影像也变得越来越“真实”,此一真实依然是就现实之松散而言(应当区分“现实真实”与“抽象真实”间的本质区别)。这是出现于第三世界各种新浪潮中的大多数早期电影的本质,一种记录本国现实、发展民族影像的冲动。

这条路走到现在,依然是条平稳坦途。只不过就手法而言,已经越来越趋向极致。甚至已经出现背反现象:正当各国电影人还在努力探索影像所能承载的真实限度之时,伊朗的电影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从过饱和的影像真实过渡到了影像虚构。这一异象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实则需要花更多时间与篇幅展开。在这条走了半个多世纪的道路上,我们大致也快触摸到终点,迎来了两位英雄:菲律宾的曼多萨和法国的阿布戴·柯西胥 。

两位导演手法相异,但殊途同归。曼多萨通过手持长镜头扫过物象并将其悉数纳入影像体系的过饱和方式,与柯西胥在狭窄空间里借助快速剪辑将特写镜头组装的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在曼多萨的电影里,人物在叙事线上的生成不断影响着影像体系的生成,同时影像体系的生成反过来也在辅助人物的生成。这是一个自得的世界,一旦给予了它足够存活的养分,便可自我发展。在这样的世界里,每一个在叙事线上延展出的人物都似乎在独立地发展出一个自我世界以附加到影像体系之中。(《养子》《情欲电影院》)而在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中,通过不断加快剪辑速度,让观众在目不暇接中接受人物在对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形成一种过饱和和超高密度的影像状态,来使观众的观影意志弱化,不得不接受这些宛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质感。

从这一角度来看劳伦·冈泰的《课堂风云》,便显得容易得多。而这部电影也是我们可以举出的法国人拍出的“现实真实”实例之一(一般而言,法国电影是一种“抽象真实”影像,关注于精神与思想层面)。在这部电影中,劳伦·冈泰达致真实的手法显然用的是柯西胥式,而非曼多萨式。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便是通过短镜头间的快速剪辑来让影像达到饱和和高密度的状态。同时,我们也清楚,饰演这位老师的演员不仅是小说改编原著的作者,自身也是教师出生,曾经在与电影里相似的课堂出生入死过多年。这些学生也都来自现实生活,也即,他们在演自己。这是影像获得真实质感的关键因素(当然当然,电影是虚构的!)。另外,在课堂风云间穿插的课外活动片段,则以长焦镜头拍摄,类似于《天知道》中的镜头使用,如果大家未曾忘记的话,之前也已提过《天知道》是美国人极少拍出的真实影像之一。

 8 ) 虚构比纪实更真实

“评委会全体成员这次能达成一致,出发点就是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这是一部挑不出瑕疵的电影:所有演员的表演——神奇;影片中体现出的对社会现实的针砭和宽容——神奇;整个剧本以及其中的每一句对白——神奇。这部电影拥有你想在电影中看到的一切。”
——肖恩·潘谈“金棕榈”获奖影片《课》

洛朗·冈泰:虚构比纪实更真实
凭借处女作《人力资源》(又译:《人性挣扎》)一鸣惊人的法国导演洛朗·冈泰,被视作是法国影坛最重要的五位新锐导演导演之一。《人力资源》为冈泰赢得了2001年法国电影恺撒奖的最佳电影处女作奖。同年年底,他的第二部作品《时序年代》上映,还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表彰当年优秀电影的堂吉诃德奖。2005年的作品《南方失乐园》参赛威尼斯电影节之后,洛朗·冈泰的名字一时间成为话题焦点。
作为一位履历上只有三部电影,并且从未染指三大电影节奖项的年轻导演,凭借个人第四部电影就斩获金棕榈殊荣,冈泰的成功来得有点“太顺利”。甚至,现在在中国,媒体对于他的姓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译法,康代、坎迪特……花样百出。毕竟,相比同样入围竞赛单元的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辛,洛朗·冈泰的名字,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名气上,都显得分量较轻。然而,德帕拉辛的《圣诞故事》尽管精致、细腻、生动、充满智慧的火花,但打动的却只有以《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付东为代表的法国影评人。作为最后一部亮相的电影,洛朗·冈泰的《课》却后发制人,同时俘获了普通观众和影评人的心。
这部影像风格相当“纪实”的电影,拍摄的手法也不传统。“早在筹拍《南方失乐园》之前,我就想拍一部探讨校园与教育问题的电影。”冈泰透露,“如今电视纪录片里学校的场面和对话都很假,要么夸张院校暴力和青少年犯罪,要么粉饰太平,我希望能有所不同,不提有关学校和教育体系的老生常谈,把人们对于传统学校的成见都扔在一边。”影片在拍摄之前花了一年多时间筹备,在真实的学校里建立起工作室,找来一群13到16岁的学生,一起生活、上课,电影人则在与这些孩子的相处中研究他们的行为和反应,准备素材,一点点完善电影的框架。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多部竞赛片都采用了想纪录片靠拢的叙事手法,选择非职业演员出演,其中包括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沃尔特·萨勒斯和女导演丹尼埃拉·托马斯联手执导的《越线》、土耳其名导锡兰的《三只猴子》、意大利影片《俄摩拉城》等。
谈及影片“纪实风格剧情片”的基调,冈泰说开拍前,他一直在思考,影片到底该用纪录片的手法还是虚构的手法来表现。“后来我觉得,拍纪录片其实很难。我不想冒险,不想‘守株待兔’,等待着什么的事件发生。”冈泰补充道,“其实,虚构有时比纪实更真实。在纪录片里,角色恰恰并不真诚,因为面对镜头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选择他们想说的东西说。反而在虚构角色的‘保护’下,演员的表现才更真实,因为有了‘事不关己’这个借口时,人们最诚实。”
与当今大多数法国电影人只喜欢聚焦法国社会不同,冈泰的影片却常常具有国际性、世界性的视角。“我的电影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表现复杂的世界中个人的处境和感受,探究个体如何看待真实的世界。”作为21年来首位获得“金棕榈”的法国人,冈泰极力为当代法国电影辩护,“其实,法国电影依然多样化。”


弗朗索瓦·贝高多:导演的“使者”
刚满37岁的弗朗索瓦·贝高多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巴黎的中学里当法语老师,业余时间,他经常发表文章,曾是《电影手册》、《世界报》、法国版《花花公子》杂志的影评人和专栏作家,经常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露脸,同时还在《世界报》上主持一个足球评论专栏。2003年,小说《公平竞争》让他在法国文坛脱颖而出,2006年,他将自己当老师的个人经历写进小说《墙壁之间》,成为畅销书,并因此得到了导演洛朗·冈泰的注意,希望改编成电影,最后干脆请他自己演自己。
从影评人到小说作者到编剧再到演员,贝高多的电影之路显得另类而有趣。贝高多表示,此次在大银幕上露脸,完全是“责任”使然。“我必须接下这个角色。”他说,“洛朗找到我跟我谈剧本改编问题时说,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由‘真实的人’来演,而我正是这个‘真实的人’。”他在片中扮演的老师弗朗索瓦·马兰一角尽管是虚构的人物,但他遭遇的很多问题都来自贝高多当老师时的个人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虚构角色。”贝高多说。
在这样一部用虚构表现真实的电影里,贝高多的身份不同于传统的编剧或者主演。“他其实承担了一部分‘导演’的责任。”冈泰说,“或者说,他是导演的‘使者’,是导演派到教室这个社会里的‘大使’。”
在获奖者媒体见面会后,贝高多在接受早报记者的采访时,谈及身为影评人与演员的不同感受时回答:“我不是明星,甚至不是一个演员,我就是这个角色。”
尽管自特吕弗和戈达尔的时代起,《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就有从影的“传统”,但贝高多至今尚未拾起“导演”头衔,相反,在把自己的小说搬上大银幕时,却把百分百的信任交给了别人。对此,贝高多解释说:“信任洛朗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喜欢他的电影,我们有很多相似的观点。对于我的小说,我并没有‘放手’。这部电影在我们俩的合作中诞生,我们一起思考,一起创作。”
那么,什么时候拍自己的电影?贝高多笑了:“We’ll see.”


====
====
上面这些是今年5月在戛纳刚看完片子时写的,现在对很多情节已经记不得,所以不另写影评了。
只是记得后来在巴黎,看到不少学校准备关门大吉,门口却挂着横幅,呼吁拯救学校。一个横幅印象深刻,“每关掉一个学校,就要新开设一个监狱。——维克多·雨果”
后来,甚至我碰到一些法国的普通老百姓居然都会主动跟我聊这个电影与法国教育制度现状的关系。看来,片中探讨的问题其实刚好是法国社会当下的矛盾焦点,所有人都很关注,原著作者和laurent cantet都看到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好电影很重要的素质之一。

这种伪纪录片的模式我也很喜欢,cantet自己那句话很有意思,“虚构比纪实更真实。”当时马上联想到的是王尔德的名言:Give him a mask, and he will tell you the truth.

 短评

有几个中国老师能吃得消?

9分钟前
  • jiji
  • 推荐

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有问题的……

12分钟前
  • blb
  • 推荐

有趣的电影,但并不深刻。

14分钟前
  • 阿巴厮
  • 推荐

4-

16分钟前
  • Vincent
  • 推荐

伪纪录片的形式 以老师的角度进入课堂展现老师与学生的各种矛盾 在两个小时还原之后 镜头最后只剩下空荡荡的课室 大家都走了 这里曾经的争论都褪去了 我想到影片最后那个学生说的话: 可是我不懂,我不懂我们在做什么,每一件事 。其实何止课堂如此,生活的感觉大抵也是这样,我们到底在做着些什么呢?

20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推荐

【B】剧作丰满的生活观察+纪录片式拍摄,真实感非常强,视角的间离去除了所有主观态度,不引导观众偏向教师或学生的任意一方。在“表达主题”这一项上,做得无可挑剔。

2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手持摄影机,很多特写和近景,像拉斯·冯·特里尔的风格。又是一个把封闭空间里的故事拍得多姿多彩的电影。教育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难怪有本书的书名叫“写给胆敢教书的人”。

29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力荐

我很喜欢,这在我的意料之外。

3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看不下去

35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不赖

3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真该让中国所谓的狗p教育学家也来看看,即使崇洋媚外,宣扬倾听孩子,崇尚个性自由,文化冲突和教师之道的把握分寸如何也会毁了洋课堂,更何况在教改到一片混乱的国度和体制内,完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技术没得说,很真实。可另外一方面又跟法国2台的纪录片差远了。另个,这种学校的老师还真不一定有这样的,尤其Wei的母亲出遣返的事,感觉很假。完了之后,说不上来什么感觉,还是有点高姿态的电影,导演没有方向,即使连疑惑都不敢表达出来。但还是值得一看

38分钟前
  • 到底凡人
  • 推荐

老师,我什么都没学到啊!

43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看了一段之后才知道看过这部电影,第二回看完,不得不说人家的教育等总体情况比咱们进步很多,虽不能说一种教育好还是不好,但是确实有着一个合适不合适的问题,咱们国家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不合适的,这片子给了一个视角认识法国高中课堂粗略是个啥样,

47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似乎有点documentary 非常适合听力练习

48分钟前
  • 勤劳的小蜜蜂
  • 推荐

记录片的剧情片

49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在对教育的概念进行摸索式前进的同时,也应该同等关注学生与老师的权位落差,从此种基本的理念输入着手重塑一种「等级制度」;但也正如片中所言「老师不能取代父母」,不能过分地期待同时作为目击者与裁判员的人毫无保留地贴合公正,只是希望在尖锐问题前尽可能的客观。

51分钟前
  • ChrisKirk
  • 推荐

19-2-2009 2:50pm bc

52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8.9;流畅叙事典范

56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獲得之作,但前一年《4 luni, 3 saptamâni si 2 zile》剛剛拿過大獎,兩相比較,本片就顯得平庸了。節奏上可以收得再緊湊些,出場人物描繪詳略也需斟酌,但前半段的瑣碎和聒噪為後半段劇情觸發起到了很好的鋪墊。對於文化衝突的處理,略顯淺白。

58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