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动作片美国2015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伍迪·哈里森,伊丽莎白·班克斯,朱丽安·摩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杰弗里·怀特,斯坦利·图齐,唐纳德·萨瑟兰,托比·琼斯,山姆·克拉弗林,吉娜·马隆,娜塔莉·多默尔,伊万·罗斯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

播放地址

 剧照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7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8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9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9

详细剧情

  施惠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 Jennifer Lawrence 饰)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在盖尔(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芬尼克(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和皮塔(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

 长篇影评

 1 ) 吉祥物的尊严

青少年电影的死穴之一,是如何让眼界和能力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合理地参与到宏大叙事当中去。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暮光之城》以多角恋爱情为主线,家族斗争退居一旁,为小格局做点缀;《分歧者》的青少年主角天赋异禀,具有超能力,足以凌驾于成人社会的法则和科技之上;《移动迷宫》索性赋予青少年以成年人的成熟心态和精锐身手,当然这跟卡司绝大部分是男性密不可分。

以上电影,都只是绕过了矛盾。纵观好莱坞最卖座的青少年电影,只有《饥饿游戏》的解决手段,未必最具娱乐性,却是最诚恳,最脚踏实地的,一点也不投机取巧地将青少年主角与宏大叙事焊在一起,没有使诈。片中包括凯妮丝在内,都是典型的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形象。他们难以摆脱脆弱、敏感、多疑、冲动、内疚、歇斯底里和反复无常等情绪的侵扰,他们身上具有每个人青葱岁月时的人性弱点。今天在影厅,听到有年岁较长的观众低语,怎么看不懂了。这太正常不过了,脱离了那个年龄段太久,便很难进入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那些细碎复杂的情绪从何而来。因为在饱经世事的中年人眼里,那点小情绪本就该一挥手抛诸脑后,絮絮叨叨推心置腹半天,是不可思议的。但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十几岁的年龄段,鸡毛蒜皮,在我们心里都曾上升到不共戴天、生死存亡,《饥饿游戏》没有回避这一点,只要你还不太老,就不难体会一群心智尚在发育的孩子遭遇背叛、质疑、指控、情变和生死抉择时的惶惑难安,以及他们赖以渡过难关的勇气。

整套《饥饿游戏》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没有让凯妮丝这只燃烧的嘲笑鸟,像《V字仇杀队》,《撕裂的末日》,《黑客帝国》那些成人反乌托邦电影的主角一样,单枪匹马,长驱直入,力挽狂澜。这让影片回避了绝大多数可能出现的难以服人之处。从一开始,凯妮丝在这场变革中的定位就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鼓舞叛军人心的图腾和吉祥物,而不是一个女战神。她的弓箭技能,也仅仅在游戏中脱颖而出,在电视讲话时的作秀手段,以及装上爆炸头狙杀几个敌人而已,她的武力值不高,也不需要高。战斗计划的制定,冲锋陷阵,游击破坏,政治和公关伎俩,这些都交给有能力者足矣。

从这部终结篇可以看出(以下有剧透),作为主角的凯妮丝,由始至终担任的是旁观者的角色。即便那举世震惊的凌空一射,也出自两个权欲望熏心的成年人之间的博弈。她射出了那一箭,将一切悲剧扼杀在摇篮里,更为自己摘下了吉祥物的头套,换来了解脱。在此前,她一直是成年人的掌中玩物,生和死都被双方拿来大做文章,作为公关炮弹。在狙杀斯诺总统的长途跋涉中,编剧也从来没打算把她塑造成一个团队领袖、战斗英雄什么的,即便她继承了指挥权,在遇险后喊出“所有人都安全吗”的那个也不是她。凯妮丝为推翻一个残暴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战胜了自己的惶恐、踟蹰和懦弱,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私认为结尾的孩子画面不可少)。

这是一部难得的女权电影,尽管你们可能觉得这说法很扯。大家印象里的“女权动作片”,往往有个身手灵活的女英雄,《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特工绍特》什么的,她会穿着紧身衣劈着叉踢翻一大堆男人。那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群体在体能上弱于男性的女人们,用打斗战胜男人,表面上讴歌了女性的力量,其实是一种取悦男权视角的伪女权。相比之下,凯妮丝不需要表现出比男人能打,哪怕斗僵尸时要靠队友救助,突击总统府时全程挨炸,也没有什么可耻的,这个坚强的女孩以良心、人道、同情和公义为导向,尽最大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便没有杀死一个治安官,我们对她的敬佩也不会少半分。表姐大人粉丝遍天下,年纪轻轻就问鼎奥斯卡,听她在艳照门事件后的公开发言,有理有节,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她无疑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社会权利和公共义务的当代女性,外表娇柔,内心十分强大。她所饰演的凯妮丝,也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女性——虽然大部分时间只作为吉祥物,受尽摆布,却散发出那些卑劣和软弱者无法匹敌的人性尊严之光。(文/方聿南)

 2 ) 不后悔花这个电影票钱

钱花的不算冤枉

总体来讲,去电影院看这部影片的钱不算浪费,毕竟有之前几部的积累,饥饿游戏这个本身的创意也不错,因为是3D的所以某些画面在视觉上的冲击还是有的,他们找掩体的时候还是挺炫的,他们在下水道里,变种人突然出现的时候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看他们跟变种人纠缠的时候还是捏了一把汗。

但是比起同类比较优秀的片来说,还是有不足。首先是情节不够精彩,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营造打斗画面,所以节奏有些拖沓,整部片子前面送女主角去二区女主角中弹又回来感觉好像没什么必要,然后就是主线刺杀科因,结果可怜的他们忙了一路最后白忙活了。最后女主角那一箭,本来应该看完非常激动人心,非常澎湃,但是这个渲染的还是不够,射完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哦,完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另外一点说说女主吧,看的时候我觉得她的表情好像是那种很害怕在隐忍的感觉,于是我就问了我的同学,她为什么是这副表情,然后我同学说这是悲悯的表情,但是我总觉得怪怪的。女主的主角光环还是有的,中弹没死,被炸了也没死,可怜了她妹妹她战友一炸一个死。

最后这个结局虽然不算出彩,但挺温馨的,也还行。

 3 ) 奔跑吧大表姐

如果拿上一部做比较,那本片确实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是考虑到观众忍受了极端无聊的上部,这一次就更应该有部紧凑爽快的电影才交代的过去。大部分时候都看得人昏昏欲睡,导演自己估计对此也心里有数,所以时不时的安排一些一惊一乍的动作戏进去,但是每段动作戏到来之前的缓冲时间都太漫长了。打完这一架之后,观众撑不到下一次开打就开始犯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原本小说的卖点就不在打戏,可以拿来刺激观众肾上腺素分泌的素材实在不多,但是改编成电影为了吸引更多人看又必须得顶着个动作片的名头,最后难免让我这种不爱动脑就图看个爽的观众期待落空。这还是上下两集里相对比较干的一集,可想而知上一集得稀成什么样。

本集中主角虽然自始至终就没离开过镜头中心,但存在感却非常低,主要原因在于她本身的成就太低。除了最后丢了一发,基本上没干成一件事。这一点从主角接到原始任务起就基本上注定了,她本来就只是出来摆摆样子而已,真正打仗的事从来也没敢交给她。不过领队的黑哥哥领便当之后,一度还以为女主角会借机为自己正名,至少传统的好莱坞动作片大概都会这么拍,一支问题重重、不被寄予任何希望的小队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异军突起,反而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但是如果在剧情走向上能这么照顾我这种中老年患者,那它就不是一部合格的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了。所以女主角成了领队之后,带着成员们一路跑一路被撕,终于也没发挥出什么卵用。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像我这种观众对于上述那种传统好莱坞式孤胆英雄拯救全场的火爆动作戏的期待,或许正是本片所想要讨论甚至讽刺的。观众想象中的战斗,是高颜值的英雄拿着酷炫的装备摆着华丽的姿势霸气侧漏,但现实中基本上是没有这么打仗的。真正的战斗往往都是那些我们记不住的脸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用笨拙难看的动作互相搏杀着最后杀出一条血路。所以本片就安排观众期待的英雄在戏里也只能做对战势没有直接影响的吉祥物,而让真正的战斗在别处进行。虽然我上面帮这部电影找了一个看上去还挺理直气壮的借口来证明他们弱化主角作用、减少动作戏的合理性,但我还是想说,既然如此那可以多拍些两军交战的戏嘛,跟主角的戏份交替呈现,就像《指环王》里演一会儿弗罗多扔戒指演一会儿战争戏一样。拍成现在这样,果然还是为了省钱吧。

固然本片的娱乐性与其知名度和票房成绩比起来有点令人失望,但本片里有限的动作戏都还是挺刺激的。黑哥哥死后因为下水道堵塞而涌的到处都是的黑水以及后面钻下水道时的生化危机(好像大场面都离不开下水道),对于看到这两个剧情节点基本上都快要睡过去的观众有很好的提神效果。不过鉴于后一场戏中,支撑我看这个系列的动力源泉芬尼克被撕了,我对这场戏的印象也就难免大打折扣。除了打戏,本片也难得的具备了本系列前所未有的幽默感(说前所未有也不太恰当,上一集的打飞机也挺有喜感的),主角一行人被误以为扑街了之后,快银大妈在插播新闻里假哭,那一段全场都看乐了。再就是片中为了帮皮塔恢复记忆,凯特尼斯时不时跟他聊聊生活琐事,其中有一段皮塔说起凯特尼斯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当时我就觉得他说的有问题,最喜欢绿色的那个应该是锤弟才对吧。

主角们钻下水道前那个给他们带路的首都人,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女主角她妹妹养的猫成精了。本系列前两部都专门拿出篇幅来展现犀利的造型,随着故事接近尾声,这样的戏份不那么多了。本片最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除了上面说到的那个小豹妹,还有吉娜马隆扮演的光头强。虽然比起上一集结尾处的惊艳亮相,这次观众对乔安娜的造型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跟肉乎乎的大表姐站在一起一对比,还是挺夺目的。整个系列除了芬尼克之外我最喜欢的就是乔安娜了,尤其她从首都被救回来之后,气质变得更屌了,有点像龙纹身的女孩。要是这个系列的男女主角是芬尼克和乔安娜该多好。大表姐在这系列里的造型一直都不太合我眼缘,觉得她在这几部戏里丑爆了。但是出征之前的舞会上,她闲庭信步地走入舞池那个镜头,竟让我觉得熠熠生辉,堪称她在本系列作品里的颜值巅峰。

本片遵循了好莱坞电影黑人先死的优良传统,但却违背了同样重要的小孩不死。虽然几部戏拍下来女主角的妹妹也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了,可是临到大结局了把她弄死还是挺给人添堵的。不过也是因为她,大表姐才有机会在接下来吼猫的戏份里再次展现她炸裂式的演技。刑场上女主角的最后一发,我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她最后射的不是快银大妈,那她这一部从头忙活到尾就真是一事无成了。所以那一箭虽然因为是意料之中而谈不上有多惊艳,但总算让观众随主角一起低落了一整集的成就感稍稍有所回升。可惜在壮丽鼓声与疯狂人潮渲染下的这干脆利落的一箭并没有紧接着带来同样干脆利落的收尾,凯特尼斯和皮塔回老家结婚这样的水货剧情又折腾了半天。估计是编剧想让观众跟女主角一同先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皮塔病好了,然后再往下走。应该说,出品方没有把凯特尼斯和皮塔回老家之后怎么相爱、结婚、生小孩的故事单独拍成一部电影,已经是对观众手下留情了。

一伙名人在游戏中跑来跑去,身边还跟着摄像师,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集很像我特别爱看的一个电视节目,而且几个重要角色都能和那个节目的主持阵容对应起来。芬尼克相当于李晨,凯特尼斯和盖尔相当于AngelaBaby和郑恺,皮塔则相当于王祖蓝。

 4 ) 青春共产党宣言

    《饥饿游戏3:嘲笑鸟》当然并不是那种出色的电影(原因显然来自于原著本身以及影片的忠实原著),但这并不妨碍我对《饥饿游戏》系列的喜爱。的确,《饥饿游戏》系列在本质上依然是teen movie,但这个系列的电影确实以科幻和政治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新千年的teen movie,并在某种程度上观察到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

    从饥饿游戏到嘲笑鸟,电影三部曲以一种递进的方式不断扩展影片表达的边界,从升学压力、成人世界再到政治局势,几乎描述了当代你球人类从少年到成年所要面对的一切。

     抨击这部青年向影片的单纯和匮乏显然是一种偏见,因为单纯和贫乏必然是少年成长的必经过程,令人奇怪的是,明明应该从影片中获得更多共鸣的你国80后群体却似乎对影片的情感传达视而不见。

     我们这一代的经历,和燃烧的女孩的经历多么相似啊——物质和精神的长期贫乏,一场场升学的“饥饿游戏”,无处不在的校园欺凌,时刻面临的分离,那些永远希望我们赢得游戏并顺利地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人才”的成年人……

     因此,《饥饿游戏》的第二部是最出色的一部,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一部,影片展现了一个青春期少女成长的关键时刻——她很不情愿地为了生存和家人被迫要在成人世界施展身手,面对陌生的大城市、各色的伙伴和对手、长辈以及这个她既抗拒,又试图加入其中并保持距离和内心的复杂姿态——她既要学会讨好所有人,又试图保持自己的我行我素。而那些成年人早已应付自如,或是玩世不恭——消费世界似乎只有这两种人生态度,别无他法。

     而在《嘲笑鸟》中,燃烧的女孩逐渐成为无产阶级反抗体制的代言人——不是因为出身或是反抗意志,而是出于她的真实——这个能够喊出“if we burn,you burn with us”的女孩从来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善良,一种天然的道德感和对弱者的同情,对剥削和奢华的鄙视,这是我们应有的本能,或者说至少理应是我们本能的一部分。显然,作为一个革命者,Katinss并不合格,她年轻、单纯、容易激动,充满了热情和同样的恐惧;但这却成为所有人希望的所在,并愿意为了她付出生命,只因她的真实和诚恳。虽然在三部曲和小说的结尾,描述了一种显然童话般无为而治的非现实结局(可悲的是,人生在20多岁才刚刚开始,无法结束……),但其实也暗含着这样的一种理想——即便曾是一场革命的中心人物,一个纯粹的无产阶级战士依然有权也有能力享受更为平静的生活,而非逐步参与到政治阴谋或是不断走向激进之中。

     对我来说,《饥饿游戏》系列尤其是第二集确实打动了我,在这样一部电影面前,作为从贫瘠的小城市通过考试不断走入大城市,最终变成“施惠国”中追求物质和享受,得过且过的公民。Katinss至少让我想起那些初见市面时的紧张和惶恐,那种至今依然存在的对成人世界的不知所措,这也正是这部青春电影的伟大之处——《饥饿游戏》并非是那种传统的,描述反叛精神或描述伙伴友情亦或是描述成年后失落的陈词滥调,影片始终处理的核心,是一个青年人在心理上与现代社会和成人世界的关系,这是一个高度职业化了的,被物质和当代媒介包围的不公社会,赢者恒赢,毫无底线;是否必须加入到人生赢家的队伍中去,《饥饿游戏》并给出了一个简单又坚定的方向,即便我们无法将之称为当代共产党宣言,但我想这也是当代你球通俗文化中关于无神论者无产阶级表达的最强音,嘲笑鸟理应引起更多的回响。

 5 )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手把手教你怎么剥削与造反

引言

《饥饿游戏》系列迎来了第四部,它的终章,《嘲笑鸟(下)》。不管这种把三部曲的第三部拆成两部的做法有多少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捞钱。想多捞点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这样做严重地打乱了节奏,导致上部非常无聊(虽然这一部的文戏也是很重要的);而所许诺的下部的宏大战争场面大爆发,也压根儿没有兑现——所以结论就是,从情节、场面的角度来看,《嘲笑鸟》上下两部是很平庸的。《饥饿游戏》的前两部要强过它们。

虽然各集水平参差,但《饥饿游戏》原著试图探讨的主题很有深度,弥补了电影“好看性”的不足。《饥饿游戏》系列披着青少年题材的外衣,讨论的却是极为精巧的政治问题。而且它不像一些政治题材电影,只是从宏观上表现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冲突与角力;它除了宏观上刻画阶级冲突,还把统治策略、政治宣传与反宣传、反抗谋划、战争动员等技术性环节描摹得一清二楚、事无巨细,堪称一部剥削与造反的教科书。在这场教科书般的展示中,斗争对人性的利用,被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如果我们细细回顾三部曲的剧情,就会发现国会区、嘲笑鸟、起义军三方之间精彩的明争暗斗。而贯穿起这一系列争斗、推动一系列争斗发展的,就是本系列的名字:饥饿。

饥饿不只是游戏的名字,它还点出了整出故事中那些剥削压榨、忍气吞声、党同伐异、兵戈相见背后的根本原因:人类的欲望,还有对欲望的饥饿。

让我们从头开始。

《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是国会区为了惩罚起义的十二个区而举办的参加者必须战斗至只有一人存活的游戏。他们“被冠以荣誉、勇气和奉献”。

而最后活下来的人,“将一生衣食无忧”。

观众们都能看明白这种转移阶级矛盾的伎俩,从古罗马时期开始就屡试不爽。可为什么一直屡试不爽呢?

因为各区参赛者在严重的精神、物质短缺的情况下,对生存的渴求,这种来自本能或者说人性的“饥饿感”,将迫使他们按照统治阶级的设计行事——杀死别人,保存自己。这些参赛者,也代表着被奴役、被统治却一盘散沙的各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对生存的渴求和对死亡的恐惧中迷失了双眼,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敌人。

但女主角凯特尼斯带来了变化,因为她属于那种纯粹的人、舍生取义的人——为了故事发展当然必须得有这么一个角色,不过就算是真实历史上,这样的人也并不少。于是凯特尼斯成为了动摇国会区体制的基石。

首先,她的纯粹和善良转移了其他区民众的怒火,使其发射向正确的地方——国会区。她和十一区的小女孩有着短暂而美好的友谊,并且为她的死悲痛欲绝。这时人们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小女孩,不是死于其他“贡品”之手,而是死于这个邪恶的游戏规则,死于吃人的国家体制。于是随着小女孩父亲向维和官冲去,十一区暴动了,起义的火种就此埋下。

随后,凯特尼斯拒绝与皮塔自相残杀,而是选择双双自尽。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体制要求他们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也意味着必须有一个人活下来。这是统治阶级玩弄和支配被统治阶级意志的手法。而他们选择没有人活下来,这无异于向体制宣战。

如果他们自杀而死,意味着被统治者最终宁死也没有向统治者屈服。而且,造成他们的死的唯一罪人就是国会区。这是总统斯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关键时刻他做出了让步。但若要让步,必须要有理由,否则国会区颜面不在,让其他区觉察其软弱可欺。

凯特尼斯的导师黑密曲也深谙此理,所以他告诫凯特尼斯,要用爱来解释她和皮塔的行为,万万不能表现出“我就是要跟你们对着干”的想法,否则必为斯诺所不容。用爱作为借口,不但使得国会区的让步合情合理,更彰显国会区的仁慈,对国会区来说是一举两得。如同我们的老祖宗,国会区也是很擅长在“剿”与“抚”、“威”与“恩”之间切换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利用和引导被统治阶级的“饥饿感”,往正确的地方烧。

国会区这次救场表面上成功了,但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给自己塑造了一个潜在的强大敌人:凯特尼斯。因为她的英勇与善良已经赢得了民众的心——很大程度上还是国会区赋予的。凯特尼斯成功在孤注一掷,也成功在游戏规则的不完善。斯诺在事后就说:“前总设计师希尼卡·克莱恩要是有脑子,当场就该炸得你俩灰飞烟灭(省得在全国人民面前来一场蔑视权威的表演)。”

之所以说是“前总设计师”,是因为第一部的游戏设计师被“赐死”了——游戏设计师隐喻着统治者,统治者设计的统治方式有漏洞,必然要反身噬主。如他的接任者普鲁塔什·海文斯比所说:“当总设计师,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

故事自然而然发展到了第二部《星火燎原》,斯诺对凯特尼斯的行为深深忌惮却也无可奈何。他只能对凯特尼斯剿抚并用、恩威并施,试图掌控她,让她和皮塔表现对国会区的感恩,而且必须表现二人相爱——这是保证体制权威的根本。

事实上,凯特尼斯一开始是妥协了的,做了国会区的棋子,因为她有太多顾虑,最终不过是命运选定的一个小卒子。但无论凯特尼斯如何表演,民众还是自发地将她作为斗争的象征。这时候,凯特尼斯作为偶然被时代选中的英雄,无论如何逃避,都注定要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前进。最终,凯特尼斯为了盖尔也做出了对抗之举,这下斯诺再也忍不了了,只能痛下杀手——通过正大光明地举办一届所有前冠军参加的饥饿游戏,不但能摧毁她的肉体,更能摧毁她所代表的精神。

表面上看,第二场饥饿游戏只是规模、花样和对抗程度比第一场饥饿游戏高了,但其实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第一场饥饿游戏还比较纯粹,那么第二场饥饿游戏则完全是政治操纵——国会区和十三区双双介入其中。时机已经成熟,暗战已到尽头,十三区决计竖起嘲笑鸟的反抗大旗,对抗国会区。这场对抗的结果是,国会区没能杀死“嘲笑鸟”凯特尼斯,十三区反倒利用内应普鲁塔什·海文斯比设计的饥饿游戏将她和其他冠军一起救走。

这里很想说一说普鲁塔什·海文斯比,因为这个角色塑造得其实相当复杂(可能是因为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总是阴阴地笑?),甚至比凶残的总统斯诺和后来的篡夺者科因还复杂。斯诺和科因简单在,他们都是毫无底线的极权独裁者;普鲁塔什复杂在,他是一个投机者,却又有底线。

而且普鲁塔什更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几乎每次都站对了队:斯诺牛逼时,他跟斯诺;起义军刚刚有了“嘲笑鸟”这个希望,他立刻转投了起义军;等科因不行了,他又参与组建了民主政府,难怪黑密曲最后说,感觉他才是胜利者。

普鲁塔什最先出现在《星火燎原》中,接替上一部的倒霉蛋希尼卡·克莱恩出任新的游戏总设计师。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很有压力的职位,普鲁塔什的表现却异常轻松,上来就要求和间接坑死了前任设计师的凯特尼斯跳舞。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他对凯特尼斯解释道:“因为野心。”然后又说:“也许是受你启发我才回来。”

显然,普鲁塔什不是一个寻常意义上的“好”人,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个著名的游戏设计师——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贡品恐怕不计其数。他是有野心的,游戏设计师可以帮助他实现野心。但是他也很善于发现机会。他觉察出凯特尼斯,“嘲笑鸟”的出现使得国会区和起义军之间有了微妙的力量消长,于是立刻抓住这个机会背叛了总统斯诺。

但普鲁塔什也是有底线的。他没有趁机篡权,而且最终保下了凯特尼斯,这些都是他的贡献。

他让我想起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老董,还有他所代表的解放战争中的某一部分最终加入到人民阵营中的国民党人,心中有一把尺子,算利益,也算良心。你说哪个是绝对地排在第一位?还真不好说。

与普鲁塔什相对应,《饥饿游戏》中塑造了许多有一技之长,但政治觉悟不高的角色。

如花里胡哨的艾菲·纯科特,第一次出场还以为她是个大反派,结果不过是一个癫狂的艺术家,只是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艺术是在帮助杀人罢了。所以单纯的她才最后成为了凯特尼斯的帮手。她有过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刻,比如在十三区抱怨不能穿好看衣服;而在起义军胜利后,大家都穿着灰布衣服的情况下,她却高傲地坚持穿那身容易招恨的艳丽盛装。

如导演克蕾西达,在战场上永远是专注地拍片,直到最后一部的结尾,才意识到这场战争的骇人之处。

如电子天才、贡品比特,在十三区试图黑进自己创建的国会区广播网络,结果发现自己当年做得太好了,现在黑不进去。他懊恼地说:“那时候,我只是沉浸在科学之中。”

技术人才或者技术官僚有他们的可爱之处,但也有他们的悲哀之处。可爱是在别人看来的,悲哀是自己品尝的。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懂政治而不要只搞技术。

施惠国统治阶级这种变相的“愚民”政策是很成功的,不但通过对被统治区的产品分工使他们形不成统一的对抗力量,对自己国会区的民众也毫不手软。

《饥饿游戏3:嘲笑鸟》

说回主线。在《嘲笑鸟(上)》中,国会区与嘲笑鸟正式决裂,总统斯诺不得不宣布嘲笑鸟为罪犯,开始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各地愈演愈烈的反抗;同时对被捕的皮塔进行洗脑,树立新的宣传形象,利用他与凯特尼斯的亲密关系来攻击嘲笑鸟的形象。而十三区则通过各种手段宣传嘲笑鸟壮大力量:在第八区展现嘲笑鸟的逆天神技弓箭打飞机和国会区的恶行,在十二区通过凯特尼斯切身的悲惨遭遇唤醒人们的悲愤。很快,第七区的林业工人也发动起义,第五区的人们则炸毁了自己的水坝。

总统斯诺诱骗凯特尼斯来营救被洗脑的皮塔,然后让皮塔杀死凯特尼斯,但没能成功。但这一情节处理得非常糟糕,斯诺居然公然表示自己知道十三区的营救行动,还特意放走了营救队;而十三区对此虽然生疑,也不对救回来的皮塔仔细检查。双方的智商下限在此打了个平手。

在《嘲笑鸟(下)》中,起义军越做越大,而国会区节节败退,甚至丢掉了军事要塞第二区,败局已定。在第二区,凯特尼斯和盖尔进行了一场没有答案的争辩:战争是否要有底线?虽然没有结果,但已经预示了二人的分道扬镳。

为了扣住“饥饿游戏”的主题,编剧们把国会区也变成了一个大竞赛场。嘲笑鸟的团队在此继续从事宣传活动,然后又变成了凯特尼斯带队试图行刺总统斯诺。这种在最后多加点动作场面的做法虽然无可厚非——不过也聊胜于无。但值得一提的是,凯特尼斯试图行刺的做法并不突兀。长久以来,她的英雄形象一直非常尴尬——不像别的影视小说中的英雄总是真刀真枪上火线,她很多时候都是做一个“屏幕”上的英雄,她无疑是更希望在这场革命中做更多的事情——尽管这场革命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在《嘲笑鸟》的上下两部中,真正的饥饿游戏发生在总统斯诺和总统科因之间。国会区与其他各区,包括十三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与反抗、镇压与革命,而这两个人之间只有纯粹的权力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自然无所不用其极。所以科因支持盖尔提出的埋葬第二区军事要塞的计划;还在最后冒充国会军炸死了国会区和起义军双方军民,令斯诺众叛亲离。

“革命”成功了,从竞技场到整个施惠国,科因依靠最没有底线的手段和对权力无止境的渴望,成为了这场饥饿游戏最终的胜利者。如《嘲笑鸟》早些时候的另一个汉译名版本所言:“自由幻梦”。始兴终衰,权力更迭,这种事情,千百年来都在我们的历史中上演着。

嘲笑鸟,始终是科因的一枚棋子。不过在最后一刻,得知真相的她甘愿为斯诺所用,杀掉了科因,把权力交还给民主政权。至于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就没人知道了。

影片的结尾,是最令人感慨的地方。凯特尼斯与皮塔,原本只是田间地头无人过问的小人物。命运的阴差阳错与机缘巧合,让年轻的他们走上了天地变色的风口浪尖,被无数股力量推动与扭曲,被迫害,被利用,被抛弃。他们竭力挣扎,在风雨飘摇中起伏,试图去做正确的事情——为此,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终于,作为棋子也好,作为英雄也罢,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历经风雪、身心俱疲、伤痕累累的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再留在权力的中心。他们离开了,又回到家乡,回到那片田间地头,清理废墟、回归平常、重新劳作、生儿育女、被人遗忘……

直到终老。

这是这个故事最好的结束方式,这是他们最好的结局——这似乎也是现实中的英雄们最好的结局。

 6 ) 嘲笑鸟 嘲笑的青春

      也许是《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过于沉闷的缘故,在走进影院之前,我已经对这部系列电影的终结篇不抱过多的期望。回想第一部带来的惊喜,也许这次只是为了结局的结局罢了。但事实证明,这一次Mockingjay没有让我失望。

      残酷的饥饿游戏并没有停止,仍在吞噬着青春和美好……从第二部开始,饥饿游戏已经从青春偶像之间的生死拼杀,逐步过渡到政治势力的明暗对决。斯诺所代表的国会区强权统治,与科恩领导的反叛军队伍,彼此间的对立与厮杀在所难免,牺牲也是理所当然。以至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都会以为,凯尼丝会像大家预想的那样成为反叛军的代言人,参与这场以“自由”为名义的生死之战,并代表正义的一方获得胜利。

       但嘲笑鸟怎会如此平庸?凯尼丝再一次在无辜生命被摧毁的现实面前,认清了这场战争背后的真相——科恩只是斯诺之后又一个独裁者而已。妹妹和孩子们的惨死,让她痛定思痛,在为处死斯诺举办的第76届饥饿游戏中,她坚定地把死亡之箭射向了野心勃勃的科恩,而不是同样被设计的斯诺,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嘲笑鸟的自由精神。凯尼丝的选择,就是对阴谋政治最大的讽刺!

      传说中,嘲笑鸟是会模仿人唱歌的鸟,它在仇恨与愤怒的火焰中诞生,对世界充满了不信与厌恶。而在《饥饿游戏》中,它就是作为女主凯妮丝的象征而存在的。凯尼丝从被命运选中参与“饥饿游戏”开始,便一直与命运、与强权抗争,在一次次的考验面前永不服输,也因此被认定为反叛军的精神领袖。她不甘做游戏中的棋子,不愿接受被人摆布的命运……

       如酒鬼导师黑密斯说:“凯尼丝真是永远不会让人失望!”这个勇敢的女孩,即使看上去并不讨人喜欢,却不得不佩服。哪怕走的每一步都举步维艰,她内心的声音从来不曾淹没。这就是“燃烧的女孩”,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激情与生命的火焰,有勇气对所有的黑暗与邪恶say no!

       终于告别了,嘲笑鸟完成了她的使命,回到战争之后满目疮痍的家乡,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在这场终极游戏里,她到底还是失去了最爱的妹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但嘲笑鸟的青春,永在!

       最后啰嗦几句:整部片子里,我看得最顺眼的是花枝招展却比谁都善良的艾菲;再者,三角恋的设定真心不怎么高明,好几次全场发笑都是因为盖尔和皮塔的争风吃醋。不要问我女主最后为什么选皮塔而不是盖尔,我宁愿选芬尼克,呵呵!

 7 ) 大结局里的各种梗

黑化的皮塔



皮塔没有在“世界极限赛”中逃出,于是在《3上》中被押在凯匹特,被斯诺总统进行了类似“洗脑”的操作(与《1》里的杀人蜂蜂毒有关,袭击的正是大脑中控制恐惧感的神经系统),让他仇恨凯尼斯。所以他被13区反抗军救回时,第一件事就是想掐死凯尼斯。后来在医治下有所好转,但还是时而会发作。(有点像相爱相杀的美队与冬兵?)


皮塔的金挂坠


皮塔拿出一个金色挂坠,打开里面是凯尼斯妈妈、妹妹以及盖尔的照片。这个在《2》中出现过,艾菲为了鼓励参加“世界极限赛”的皮塔和凯尼斯,决定用金色的物件作为小团队的吉祥物——艾菲是金色头发、凯尼斯是金色的嘲笑鸟胸章、皮塔是金挂坠、黑密曲是金手镯。皮塔在挂坠里放上凯尼斯最爱的人的照片,用来鼓励她好好活下去。


是真?是假?

由于皮塔被敌方“洗脑”,常常无法分辨回忆是真的还是幻觉。于是451小分队为他编了一个游戏“是真是假”:皮塔提起一件他认为已经发生的事,然后他们再告诉他是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电影中没有提及这个游戏,而是直接发生皮塔与凯尼斯的对话。


绿色/橙色

凯尼斯和皮塔在战斗开始后,突然提起对方最喜欢的颜色——凯尼斯最喜欢绿色,而皮塔喜欢的是橙色,像落日一样柔和的橙色。

这个也是有梗哒,《2》里两人刚在饥饿游戏中(靠假扮情侣)活了下来,回乡不久后又一起胜利巡游,多少有一点尴尬。于是皮塔在巡游的路上与凯尼斯聊天破冰,聊的就是“你最喜欢啥颜色”。所以黑化后的皮塔再提起这个,其实是“只有你我才懂”的有爱回忆。


喂猪的面包


皮塔情况稍微稳定后,凯尼斯和皮塔见了一面,皮塔提到一件往事:“面包本来是拿出去喂猪”,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梗。

这件往事在《1》中有闪回,但没有交代得很仔细。凯尼斯的父亲死后一家人常常吃不饱,有一天下着大雨,她在皮塔家的面包店外,在垃圾桶里刨吃的。皮塔故意把面包烧糊,于是他妈妈让他把面包拿出去喂猪,而他把面包扔在一旁让凯尼斯捡。虽然两人在参加饥饿游戏前还没说过话,这件小事已经把他们连在了一起,凯尼斯一直对皮塔心存感激。


芬尼克和安妮


颜值担当芬尼克在大结局中与心上人安妮喜结连理。安妮也曾经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2》里老奶奶马格斯自愿代替安妮参加“世界极限赛”,最后牺牲了自己。

同样在《2》里,约翰娜提到安妮“有点疯”。不过芬尼克和安妮是真爱无误,《3上》的最后,芬尼克与被解救的安妮相拥而泣。


哑巴
<图片6>

451小分队转到地下作战后,宣传片团队中的卡斯特提到,他兄弟波洛斯是哑巴,曾在下水道里干了五年。在《3上》中,宣传片团队头头克蕾西达有提到过,波洛斯是个艾瓦克斯,无法说话。

艾瓦克斯相当于是凯匹特的奴隶,通常都是犯了大错的人。他们会被割掉舌头,干最卑贱的工作。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波洛斯兄弟会参加13区的反抗军事业了。


咳血的斯诺总统


斯诺总统一亮相就梨花带雨的……不,带血,像肺痨患者一样楚楚可怜。虽然大家都能坦然接受这货要死的设定,但他的咳血也是有梗的。

《3上》里反抗军去营救皮塔等人时,芬尼克发表了一段演讲,大胆控诉斯诺总统——他成功上位的秘诀是给敌人下毒,为了掩人耳目,自己也喝下毒药,但解毒剂并非是万能的,所以自己也落下病根。他佩戴的白色玫瑰,也是为了掩盖嘴里的血腥味。


黄色的花
<图片9>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皮塔捧着一盆黄色的花给凯尼斯看。那是一盆报春花(primrose),凯尼斯的妹妹波丽姆(Prim)的名字正是取自这种花。其实凯尼斯(Katniss)的名字也取自一种根茎可以吃的水生植物。而且她还有一个盖尔专属的昵称“猫薄荷”(catnip),是她名字的谐音。




凯尼斯回到12区的家中,抱起一只黄毛的猫。这是妹妹波丽姆的猫毛莨花(buttercup),在《3上》里13区遭袭击时,波丽姆为了找它还差点丢了性命。


大结局里新出现的人物

女巨人
<图片10>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布蕾妮”)只有两分钟的戏份,她饰演的是二区的指挥官,多年前曾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二区历来培养了不少职业贡品,孩子们把参加饥饿游戏视为荣耀。二区也是比较亲近凯匹特的一个区,所以反抗军团结二区非常关键。原小说里,这个女指挥官有六英尺(约1米83)的身高,肌肉强健,简直是为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度身定做的(她身高1米93)。


451小分队
<图片11>

13区反抗军里一支特别小分队,人员包括《3上》已出现过的黑人军官博格斯、凯尼斯、盖尔、芬尼克。还有十三区的另外几名战士:杰克逊,一个中年女战士,她是小分队的副总指挥。还有一对叫李格的双胞胎姐妹。另外还有两个年纪略大一些的男士兵,米切尔和霍姆斯。(在小说里,这支小分队被安排执行的特殊任务是——拍摄宣传片。看到队员们的心塞脸了吗?)


变种蜥蜴人


下水道里可怕的杀人武器,人和蜥蜴的混合体,有湿滑紧绷的爬行动物的皮肤。这种生物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变种动物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1》里的猎犬、《2》里的猿猴都是变种动物。


虎面造型师


451小分队在凯匹特一位造型师的家中短暂避难,她的长相奇特,像一只老虎,她叫泰格里丝(Tigris,英文和tigress母老虎谐音)。小说里她是早期饥饿游戏比赛的设计师,后来跟从普鲁塔什(饥饿游戏设计师,斯诺总统身边的反派军卧底),可以猜想她也十分仇恨斯诺总统。


 8 ) 大游戏,小棋子

饥饿游戏上映的时间点,很不幸地,非常妙:巴黎经历了黑色星期五大屠杀,法国决定和俄国联手打击ISIS之后。饥饿游戏背后传达的信息,很不幸地,非常简单生动地影射了我们正在经历的政治博弈。游戏?博弈?game也。

饥饿游戏四集当中第二集最有戏剧性拍的也最好,第三集空洞拖沓几乎忽略主旨为最次,第四集很合格的将原作传达的信息忠诚清晰的表达出来 – 可观性冲突性绝不是这一系列最优但却是最不可缺少的终篇。虽然边边角角穿插了原著没有的三角恋剧情,然而在整个宏大的革命背景下,这些没有结构性的小恩小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不合时宜。

Katniss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棱角和反叛,从头至尾没有遵守过任何规则,甚至蔑视规则:她站出来取代了被选为祭品的妹妹,她要Peeta一起吞下毒果迫使组织者修改规则,她向穹顶一箭破坏了整个饥饿游戏的设置,她对十三区总统的劝说置若罔闻,她对于事先写好的剧本毫无配合性……她太独立,太真实于自己的想法,不被虚妄的名利所动摇,不以任何派属的生命为筹码,不被堂而皇之的借口所蒙蔽 — 她就是任何想摆布民众的统治者的噩梦 — 然而,这样的一个Katniss却应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种下来。

2010年末北非中东一系列的独裁专政政权被推翻,抗议者涌上街头,这种饱胀蓬勃的向往民主自由的信念使得革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许有人为了保卫同胞自我牺牲,也许有人为了拥护自己相信的领导奋战流血。但是所有投入到这项运动的国家局势全部进一步恶化:本阿里流亡突尼斯临时政府权力交迭政局动荡,穆巴扎克下台新政府被军方政变推翻,卡扎菲逃亡被暗杀宗教势力和西方势力内部火拼,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不被西方世界承认由西方间接非意愿扶持的ISIS从中崛起…… 那些自愿走上街头的民众怀着的不过是“推翻了这个暴君我们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单纯的想法,和“如果我们有民主就可以获得自由”这样天真的愿景。很不幸地是,百万千万这样的单纯和天真只是沦为下一个争权者可利用的工具,而这些野心家最终会落为在背后虎视眈眈用金钱和武器输送来捭阖纵横的超级大国联盟的傀儡。

Katniss不愿沦为谁的工具,Snow的不行,Alma Coin的也不行,任何人都不行。她和Gale愈行愈远本质在于此。Gale是甘心为革命牺牲,为革命而双手沾满鲜血的标准棋子。他不懂得Katniss的坚持,他说“这是战争啊,Katniss”。如果屠城可以减少敌人的反攻,为什么不呢?如果杀掉首都的孩子做一场秀可以激起民愤让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不呢?“这是战争啊,Katniss”。是,如果在真实世界里,Katniss这种理想主义者,这种心怀仁义的领导人是不会最后胜利甚至存活的。胜者多鄙陋,很不幸,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如此,而单纯天真的民众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的掉入陷阱。

所以我们要吧Katniss种在心里—这才是饥饿游戏系列最了不起的地方。一个打着青少年读物旗号的小说,却有着想要让热血的青少年冷静三思的深意,对此我心怀感激。当年轻的你走上街头准备为“理想”献身的时候,少年请三思;当年轻的你穿上炸弹背心为真主复仇的时候,少年请三思;当年轻的你将菜刀捅向你隔壁不同种族的邻居,少年请三思!这世界有太多不必要的暴力,更加不缺利用暴力和混乱达到政治目的或者集权妥协的阴谋家。而且你要相信,没有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没有民主是不受控制的民主,没有暴力是不构成恶性循环的暴力。任何打着“民主,自由,信仰”旗号的杀戮都应当被质疑。

饥饿游戏的结尾很模糊,很温柔,很理想化,很适合Katniss。现实中,Katniss这个人民的斗士,射死新总统的凶手,就算最后能逃出生天,她不见得能逃得开政治的摆布 (而她也不适合于做一个稳定新政府的领导人),就算逃得开政局的摆布,她不见得能逃离乡愿的无可奈何,而世外桃源更加是骗人的。我很理解作者,在这里是写不下去的。

而我终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者说生活在历史发生当下的民众总是惊人的健忘,亦或无知和情绪化。惟愿Katniss能在无数青少年心上种下星星之火,用最浅显的故事情节启发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关注和思考。一个独裁暴君的倒台绝不是臆想中旧生活的结束,一个“民主政府”的上台也绝不能保证更好生活的开始。这些,希望从饥饿游戏中,你们慢慢能懂。

 短评

最后一部还是没能硬起来,不管是情节高潮还是情感高潮都磨磨蹭蹭,第三部分上下集果然是毫无必要。开心的是,明年终于不会再有这个系列了,加一星!

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2>1>4>3

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终篇的节奏并没有比上好多少,最惊奇的是一直对这个系列无感的我竟然看完了全部四部。

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上部酝酿了一整部这部还是没能高潮起来啊。好在我快睡着的时候忽然来了个爆炸死了几个人,又快睡着的时候又忽然来了个爆炸又死了几个人,这个节奏不错,保证我一直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看完了全片。看完一直在想,作为一个非表姐粉是什么支持我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了四部呢?

8分钟前
  • 屈晓松
  • 还行

这!系!列!终!于!完!结!了! 海报一副老娘要日天,正片文戏从头闷到尾,这算不算宣传欺诈。真宁愿看凯尼丝手撕飞机。

11分钟前
  • 百城千世子
  • 还行

支持完了全系列。(该剧的政治主张就是这么傻逼)(圈钱这么明显)(拍的也是烂到没谁了)但是我从第一集就开始爱死了pita啊!-you love me,real or not real?-real.一本满足了。

14分钟前
  • 加可加可几点钟
  • 力荐

媒体与偶像影响力的探讨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今年好莱坞大片中比较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氛围和节奏的控制挺满意的,偏暗的氛围,刻意避开战争的激烈,压制高潮的决战,以及最后缓慢的缓和结束等等,都在试图跟主流爆米花大片错开,除了必不可少的俗套段落,好些台词也打磨的很好

19分钟前
  • 萤木C
  • 推荐

前半部分很酷炫,结局是败笔!最后女主穿着黄色小碎花坐在山坡上一边深情凝望老公一边絮絮叨叨回忆过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的前半生无论多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精彩纷呈惊险刺激最后都逃不出生孩子抱娃的命运→_→(被小伙伴拉去看的,去补前几部了,女主的弓箭技能太帅!!)

24分钟前
  • 镇山驴纸
  • 推荐

芬尼克这种死法我不能接受,应该要一种非常带英雄色彩的才行嘛…大表姐的脸确实肿了好多,而且最后换上战服的那妆画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皮塔,又当着盖尔的面亲他,皮塔一直就像女主,被用来威胁啥的…摩尔阿姨挂的镜头好长233大结局典型的乡村人妇造型。四年的长跑结束了,有点不舍呢。

28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表姐叫我去战斗

31分钟前
  • 睡在巴西旁边
  • 推荐

竟然毫无动作场面地铺垫了50分钟,我也是醉了!——《饥饿游戏》个人喜爱度排行:2>1>4>≈3!—— 说来挺巧,这个系列4部我刚好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观影:第1部在【厦门】梦露歌剧院影城;第2部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3(上)在【安溪】金逸国际影城;3(下)在【泉州】万星国际影城看的零点首映。哈。

3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完全就是政治讽刺电影,当权者就是骗,老百姓就是傻,主角要不是有主角光环那也就是炮灰一把。很真实,跟我们现实的生活一样,或者说是高端黑。摩尔阿姨那句'希望你的箭精准无误'真是flag立得飞起!电影本身4星,因为太喜欢詹妞了,我给5星!

36分钟前
  • 你虎哥
  • 力荐

看书觉得那是千般万般的艰难 看电影总是“啊?都到这儿了?” 另外 作为亲临过取景地的人 对特效跪拜了……

38分钟前
  • RITA
  • 推荐

从高考完看第一部到现在,匆匆三年半过去,第一次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一个系列,想起年初看完3上晚上脑子里单曲循环《hanging tree》激动地失眠的情形。三年半,我从高考体制走出来,然后走进了象牙塔;从看第一部看国语版看吐到对大表姐路人转粉,看的不是饥饿游戏,而是我逝去的青春…… 评分:7.0

41分钟前
  • PenL
  • 推荐

结尾的政治隐喻是个亮点。总体看下来依旧觉得很过瘾,但跟前几部相比却显得力不从心了。不得不感叹一句:终!于!完!了!

44分钟前
  • 铁马冰河皆是你
  • 推荐

有的人适合做统治者,有的人甘心做奴隶,我一直相信看牢的人比坐牢的人更累更心不由己。希望自己能成功逃离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置身事外。即使曾经壮怀激烈血雨腥风,也希望获得平凡的幸福自由的空气。三部电影是一个整体,讲的是后现代科幻版的斯巴达克斯反暴政的故事,兼具古典与科幻。

47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原版的书最后让我看的激动不已,劳伦斯的演绎完美诠释了女主的性格特点,变种人是看点,大结局了还有点不舍呢

51分钟前
  • 汤平
  • 还行

皮塔和盖尔你选谁? 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

53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力荐

前面半小时睡着了,后面一小时一直在等结束。

54分钟前
  • 阿秩君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