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

剧情片大陆1981

主演:林盈,王心刚,许忠全,黄宗洛,王秉林 ,谭天谦,封顺,王振荣,蔡明

导演:水华

 剧照

伤逝 剧照 NO.1伤逝 剧照 NO.2伤逝 剧照 NO.3伤逝 剧照 NO.4伤逝 剧照 NO.5伤逝 剧照 NO.6伤逝 剧照 NO.13伤逝 剧照 NO.14伤逝 剧照 NO.15伤逝 剧照 NO.16伤逝 剧照 NO.17伤逝 剧照 NO.18伤逝 剧照 NO.19伤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4

详细剧情

  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林盈 饰)闯入了涓生(王心刚 饰)的生活,他们无视旁人的冷嘲热讽,毅然结合到一起。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幸福总是短暂的。婚前双方相互了解的缺乏,加上性格的不同,导致二人摩擦不断。涓生失业后,对曾经的盲目、天真充满悔恨,子君发现了涓生内心的变化,知道这段荒唐的婚姻该结束了。爱情的幻灭,让子君走向了死亡。子君的死,把涓生推向强烈的自责和痛苦之中,他谴责自己的无能和怯懦,受过“五四”运动洗礼的涓生陷入沉思。他逐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所能改变的,但他又不甘沉沦,整日里苦思冥想,人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本片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转载】剪辑台上的艺术——评傅正义在《伤逝》、《知音》中的剪辑创作

转载自《电影艺术》1982年第12期

作者:钱筱璋

电影金鸡奖第二届评委会决定把最佳剪辑奖授予影片《伤逝》和《知音》的剪辑师傅正义同志, 在电影创作领域中一向不被人注目的剪辑工作竟受到奖励, 这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破天荒头一次, 确实使我们感到高兴。这一方面说明这两部影片的剪辑确实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剪辑在影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人们的承认和重视。评委会对这两部影片剪辑的评语是:“准确流畅,有创造性,尤其是《伤逝》旁白画面的剪辑更见功力。” 了解剪辑业务的人会知道, 赢得这样的评语是并不容易的。这段评语中肯地评价了傅正义同志在这两部影片剪辑上的成就, 也概括了他在剪辑创作上的艺术风格。

剪辑是导演重要的创作合作者, 导演对影片的蒙太奇构思最终是通过剪辑的手来实现的。作为剪辑, 充分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 把握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 是密切与导演合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影片剪辑的根本条件。《伤逝》和《知音》这两部影片在题材、风格、样式上都不相同。同样,影片的剪辑也各具一格,各有特点, 不一般化, 这是十分难得的。

影片《伤逝》是根据鲁迅先生著名小说改编的, 导演要求影片忠实于原著的艺术构思和风格, 并保持它文学性的特色。影片中有相当多的段落是主人公的回忆、想象、幻觉等内心活动, 虚虚实实, 深沉含蓄, 是一部近乎内心独白样式的影片。这种样式的影片是少有的, 在剪辑上的难度是可以想见的。傅正义同志能够不怕困难, 勇于探索, 在剪辑台上对素材反复进行推敲。例如影片序幕和尾声的“ 地狱烈火” ,是内容相同又略有区别的两场戏。原来“ 地狱烈火” 只作为影片的尾声, 序幕是没有的。傅正义同志在剪辑中从蒙太奇效果出发, 主动建议改成在影片的头尾重复使用, 打破分镜头剧本原来的格局, 使影片结构更趋完整。这两场戏所用的镜头并不多, 但选择严谨, 简炼有力,节奏鲜明, 几个虚实相叠的画面, 再配以鲁迅先生原著中精辟感人的独白, 音画并列,相互增辉, 和谐地融成一体, 把主人公涓生的无限悔恨和悲痛欲绝的心情, 淋漓尽致地反映出来,感染力异常强烈。结构上的这样变更, 使全片首尾呼应, 加重了戏的艺术效果, 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影片《伤逝》的剧情, 在夜雨凄风、地狱烈火的序幕之后, 急转直下, 豁然展现出一幅欢乐而明快的春天画卷:蓝天白云, 群鸽飞翔,池塘闪光, 荷叶摇曳······ 用意是赋予整部影片一个文学性的开头, 并与阴沉抑郁的序幕拉大反差, 形成节奏上的跌宕和转换。

但是, 这场淡笔轻描的春天的戏, 原来却没有设计, 在拍摄中也没有拍这样的素材。因此, 这场戏就完全得靠剪辑师编剪资料素材来解决问题了。

傅正义同志从《伤逝》的主题、风格、样式出发, 与导演研究确定:编剪出来的这个 “春天” 既要美和欢快, 又要是 “伤逝” 的春天。根据这一创作意图, 他选择了一组冷暖色匹配得很恰当的镜头: 蔚蓝的天空, 雪白的鸽群, 金黄的迎春花, 翠绿的荷叶、蒲草, 紫色的藤萝。把这几种景物颜色由浅到深, 由冷到暖, 循序渐进地交织组接在一起, 便在明快欢乐中透露出了几分淡淡惆怅, 勾勒出一种言犹未尽的特殊意境, 从而为影片添加了淡雅、凄清的情调,颇为别致。

影片的画面叠印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某种情况下, 它可以用以展示人物思想活动,挖掘内在心理动作。《伤逝》将简练的文字变为形象化的银幕效果, 较多地是借助于这样的电影蒙太奇手法, 即将主体动作和镜头动作二者有机地结合, 组接成视觉形象的结构,将小说中没有描写的心理活动过程, 通过视觉的蒙太奇形象表现出来。比如涓生和子君谈论娜拉之后, 涓生独自一人怀着激动的心情, 在树林中漫步, 他的脑海里回响着子君勇敢的声音, 感到非常兴奋。在这里, 傅正义同志剪辑了一组叠印镜头:从涓生在树林中行走的镜头以后,接上主体镜头——笼罩在霞光中的树林,再叠上瑰丽闪烁的光环中子君迎面走来的客体镜头, 随后又是主体镜头——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 粼粼碧波, 点点闪烁, 金黄色的光斑在河面上跳跃着 ······ 此时又一次叠印出客体镜头——子君向涓生倾诉, 涓生和子君在一起学习、交谈, 子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涓生的面部(特写)······这一切很快地又都在闪烁着光斑的河水中消失了。

这一组叠印镜头以省略式的电影语言, 概括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 并将这种发展变化中的心理过程——涓生对子君渴慕、钦佩的心情, 通过蒙太奇叠印, 使之成为可见的、具体的、完整的视觉形象, 历历在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伤逝》里, “ 涓生弃狗” 这场戏, 尤其显示了剪辑的才能。银幕上展现的一系列画面:萧瑟秋风中的茫茫荒野, 稀疏的落叶和枯枝,乌云笼罩中的飞鸦······这一切呈现出满目荒凉的景象。在这充满哀愁的气氛中, 涓生踏着沉重的脚步走着, 他的心境被周围的景色烘托得分外凄凉, 他放逐阿随(狗)的痛苦心情, 形象地在观众心里激起深深的共鸣。在这场戏里反复出现的各种景物镜头, 似乎都在沉默中倾诉着主人公的不幸, 渲染着令人窒息的气氛,把观众深深地引入了特定的意境。这种巧妙地重复运用空间和景物镜头,造成情绪上的铺垫、意境上的引伸、层次上的调节的手法, 有力地加深了对主人公的心理刻画, 深化了影片的思想内容。这场戏原设计只用三十二个镜头, 但是经过剪辑台上的功夫, 从各种已拍素材中努力发掘, 变成完成片中的五十九个镜头, 比原设计几乎增加一倍。量变带来质变, 丰富的镜头提供了增强影片表现力的手段。这些镜头在剪辑手中犹如音符在作曲家的头脑中, 经过精心结构, 谱成了动人心弦的乐章。这充分显示出剪辑在影片创作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在电影中, 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节奏, 就没有电影艺术。一部影片的节奏, 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指的是戏剧动作, 而外部节奏就是通常所说的镜头组接的节奏, 它虽然受内部节奏的制约, 但是却非常富有表现力。因此, 如何掌握和处理镜头组接的节奏, 就是剪辑的工作, 剪辑的用武之地。傅正义同志在影片《知音》的剪辑节奏处理上,准确流畅,富有创造性和艺术表现力。这里择其一二略作分析。

《知音》是一部历史传奇故事片, 傅正义同志认为, 总的节奏要求是平稳、庄重。但是,在具体场景镜头的组接中, 又要灵活掌握, 从特定的内容和叙述结构来辩证地考虑外部节奏。如袁世凯与日本签订“ 二十一条” 之后, 激起青年学生的无比愤怒, 纷纷上街游行抗议。原设计是:(1) 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骑兵血腥镇压;(2) 一青年在箭楼上撒传单演讲, 跳楼殉身;(3)一青年向日本广告牌泼油点燃, 自己坐在石台上点火自焚。

这样同一主题、同一个时间的几场戏, 如果采取叙述完一场戏再叙述另一场戏的方法处理, 势必造成镜头结构松散, 节奏迟缓, 呼应不紧, 气氛不浓, 不能有力地体现人们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袁世凯卖国求荣罪恶行为的创作意图。傅正义同志会同导演打破原结构形式,重新编剪, 采取交叉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 变为:(1)青年学生上街游行;(2) 一青年在箭楼上撒传单;(3) 一青年(自焚青年)呼口号;(4)骑兵镇压游行群众;(5)(自焚)青年向日本广告牌泼油:(6)箭楼上青年演讲, 跳楼殉身;(7) 青年坐在石台上自焚, 烈火熊熊。这样编剪, 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反对“ 二十一条” 的爱国行为有机地串在一起, 镜头变短,节奏加快, 因而主题突出, 气氛浓烈。

影片人物对白的剪辑节奏, 傅正义同志主要依据语言的动作性、情绪和气氛等来处理。但是其中有潜台词的对白, 其节奏如何体现?如:何诚进作战室, 对蔡锷说: “ 北京成了刑场, 咱们公馆周围密探更多了。” 等蔡锷回答,这里带有潜台词, 即“ 怎么办?” 剪辑处理时不能马上接何诚的下一句话: “ 我保你冲出这个鬼城,” 剪辑采取的办法是: 从剪余片中挑出蔡锷无言呆立的侧背近景一段, 插接进去, 让上一个镜头延长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恰好就是念潜台词所需要的时间, 然后再接何诚的这句对白。此处因插接了蔡锷的潜台词近景, 准确地延长了间歇时间, 使视觉形象和听觉有机地结合, 形成了适当的节奏。

准确、流畅, 富有创造性和艺术表现力,是傅正义同志在这两部影片剪辑上的特色, 也是他长期以来执着追求的剪辑风格。他剪辑的许多影片基本上都体现出这种特色。他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剪辑师,但从不满足自己的经验,更不愿墨守成规。他不断地分析研究自己已有的经验, 认真总结, 努力提高自己对剪辑艺术规律的认识。他曾经总结说: “ 我认为剪片子的重要一环, 必须从剧本的主题思想、故事内容、导演意图出发, 按照电影的视觉性、动作性和真实性, 进行艺术加工的再创造。对于不同题材、风格和样式的影片, 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剪, 首先得把着眼点放在素材上(指拍摄镜头), 用素材来吻合样式、结构影片。当拿起一条胶片审看时, 头脑中要考虑镜头的三个因素: 第一个是动作因素, 分人物景物动作、摄影机动作、镜头组接动作;第二个是造型因素,分人物造型、环境造型和画面造型; 第三个是时空因素, 分镜头剧作时空、镜头银幕时空、镜头组接时空。分析了这三种因素后, 剪辑时就心中有数了, 不至于盲目听从, 俯首乱抓。要使影片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性, 除掌握动作因素外, 我多采用镜头外部结构的造型因素和时空因素来剪辑;要达到内部结构的联系性, 则依据动作因素中的人物语言、形体、心理、情绪等, 按每场戏的规定情景、人物关系和戏的贯穿动作来进行剪辑。一部影片在剪辑上达到了外部结构的 ‘连续性’ 和内部结构的 ‘联系性’ , 电影语言就会流畅, 结构就会严谨, 若能更好地运用剪辑技巧, 那么影片的节奏就愈显得鲜明、爽快、协韵······ ” 诚如斯言。正因为傅正义同志在理论上有自己的见解, 在剪辑技巧上不断探索和刻意创新, 终于形成自己的剪辑风格。

近几年来, 我国电影剪辑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一批有才能的年轻剪辑人员纷纷上了剪辑台, 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可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习惯, 剪辑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这不能不妨碍着剪辑业务的发展和提高。这是不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 金鸡奖设立最佳剪辑奖,就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不仅有助于鼓励剪辑人员坚定对事业的信心, 勉励他们努力提高影片的剪辑质量, 也有助于提高电影领域中的一些同志对剪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他们重视发挥电影剪辑在影片创作中的积极作用。我相信这次奖励一定能带来这样的良好结果, 使剪辑台上的艺术放出更鲜艳的花朵。

原作者:钱筱璋

出处:《电影艺术》1982年第12期

 2 ) 杂感:机械水华打得过电子谢铁骊吗

【1648】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改编求稳的缘故,从中段开始就大段的重复,踟蹰和徘徊不是一味的重复,该重复的时候重复才有节律性。水华应该是想极力回应日记体主观的氛围,涓生作为叙述人基本上没在镜头前说话,通篇大段的配音独白。但是很明显做得太过,尤其是后半段开始重复前面的说辞之后显得非常拖沓。 但其实前半段视觉上的诗性是显而易见的。窗户中空玻璃直接做出了公民凯恩的景深镜头、房间内两个人物前后景变焦、户外场景多饱含环境意象的全景、比喻蒙太奇和动作的交替使用也很妙。室内外空间的布置处理都有继承费穆的感觉,集市的杂耍视觉信息非常丰富。镜头使用上非常喜欢变焦的大景别,洪常秀都没这么喜欢推焦吧,导演似乎想用镜头代替演员表演,但是这种情绪表露也没能掩盖独白过度的问题。

剧作上其实就是《夜以继日》的早期形态。男性的懦弱和自我欺骗以牺牲女性作为代价,然后就是内心不断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但是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自身的厌倦和冷漠。台词在这上面很值得玩味,涓生认为子君失去承担真实的勇气时,恰恰是他自己蒙上了自己的双眼说瞎话。 1.“可中国的妇女简直是奴隶,最底层的奴隶” 2.“光明闪烁了一瞬,黑暗又笼罩了一切”

3.“爱情也必须时时更新”

4.“我不该把真实告诉子君,我该把谎言奉献给他。我没有承担真实的勇气,却将重担给了她。”

 3 ) 爱与生存的拷问

这是一个关于“有了爱,生存才有意义”还是“先要有生存,爱才能有所附丽”的疑问,爱叫人勇敢,子君的魅力和勇气正来自于对涓生无限的爱,而涓生在给了子君爱的希望后却不能让爱继续生长、更新,否则子君何须日日温习旧日功课,总是提醒涓生勿忘当初的誓言。涓生的所谓真实无非是对于他个人的真实,他的生活的真谛,在苦难面前他并不能对人们伸出援手,在家庭经济危机面前,他虽有着勤奋者的计划,翻译写稿,可依然无力改变,真实的苦楚仍由子君在承受,旁人的冷眼和嘲讽,作为当时的女性,压力比之拉上窗帘做学问的男性,何止倍增。

男主角的长相让我看困了(இдஇ;)

 4 ) 始乱终弃

虽然很不忍心,还是又认真读了一遍《伤逝》。
    中学时曾经很痛恨学习鲁迅的文章,后来爸爸买了《鲁迅全集》,从翻看了《伤逝》的那刻起,180度的转变,无药可救的钦佩起鲁迅的伟大。
    这是鲁迅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是一篇悲情小说。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一再读到涓生的愧疚、自责,可纵然涓生在悔恨,还是没有得到读者丝毫的谅解;纵然读者们不能谅解,可古往今来,涓生的故事还在重复着——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
    想到了氓,想到了杜十娘,想到了“始乱之,终弃之”......不绝于心。
    追求子君的时候“照见我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日后这成了子君温习的必修课,“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诵。”而涓生后来却只当作是浅薄可笑的电影一闪。如此纯真热烈的求爱形式,竟被涓生自已践踏了。我们不怀疑那个场面的真实,只是涓生冲动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浪漫热情,只能维持到得到子君的爱时,就成了“被质问,被考验”的负累了。
    相爱的时候,涓生是这样形容的,“去年的暮春是最为幸福”,但就算如此愉悦时,他们走在路上,他仍会觉得时时遇到别人的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可见,子君给他的幸福并没有坚定他的爱情,他的勇气在很早时段都已经暗地里隐藏着不稳定性。与躲闪别人目光的涓生的瑟缩相比,当时境态的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子君的爱是那样纯真,那样坦荡,那样执着,她的眼里只有他,她的世界唯有爱情。
    继续进入他们的同居生活中,在涓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的心理描写中,涓生的爱情观随着时间而变化着,激情过后浪漫不再。于是,在锅碗瓢盆的真实生活中,涓生不满子君“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样的生活似乎与涓生想象的全然不同,其实就现实来说,这只是婚姻的必然,可见涓生同居之前并没有细想过,只是更加突出他的草率和冲动以及不负责任。
    在双方产生隔阂的过程中,涓生心理活动是矛盾、挣扎、无奈的,但他却一直未与子君交流过,他们已经缺乏了最重要的关系──沟通。以至于后来涓生考虑着“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而且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他一向只是单方面地考虑了他的立场,仍是自以为是地代子君去“安排”与她分手后的生活。“......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子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只有沉默”,没有了涓生的子君只是勇往直前地奔向死亡。
    子君如何死去我们不得而知,涓生的软刀子杀人却难辞其咎。
    于负心后推托是中国男子的通病,于推托中显扬则是中国才子的所长。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不该置疑涓生的悔恨,可涓生对子君是悔恨其只知依附他人,而对自己是悔恨其不能拯救他人。如果说前者是暗地里的开脱,后者便是暗地里的显扬——俨然一副替世人承担一切罪过的伟大胸怀。于是受人同情的权利,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胸怀以及虔心忏悔的勇气,这一切为人所称道的珍贵物什便全部归他所有——恐怕还要加上穷酸文人落笔时的窃喜。可是,那种对着空气惺惺相惜的自我臆想掩盖不了他卑微弱小的本质。

 5 ) 生活不管在哪个年代,都要落到地面上

“而这路的尽头是连块墓碑都没有的坟墓,我不应该将真实告诉给子君,我应该永远把说谎奉献给她,我以为将真实告诉她她便可以毫无顾虑地毅然前行,亦如我们同居时候那样,我错了!她当时的勇敢和无畏完全是为了爱,我是一个怯懦者,没有负担重担的勇气,却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她就要将这真实的重担走着所谓人生的路!” 涓生身上所体现的知识分子无能的悲剧性深深戳中我,知识分子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拧巴纠结的话题。而这个庞大的群体又能出几个宋运辉这样敢于说真话,勇敢坚持自己的人呢?我相信涓生一定被很多人唾弃、认为他怯懦。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知识分子的清高和把生活问题简单化,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呢?说实话,我是讨厌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做人追求知识没有错,但最终还是要做个有情有义、接地气的人。这也是我的追求~ 而子君的确是勇敢的,在当时那个年代能与人未婚同居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但是,尽管她摆脱了冰冷残酷的原生家庭,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却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她没有工作,物质上的来源全都依靠涓生,但她又没有生存的基本意识,仅凭爱情就能管温饱吗?在人都无法饱腹的时候,她还要养狗、养油鸡。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她的悲剧结局,她的生活没有落到地面上,她生活在理想和稚气中,这在当时那个人吃人的年代是生存不下去的。 这两个人,都处在一个悲剧的年代,他们有突破封建枷锁和创新的勇气,却没有保持勇气的能力。我不欣赏他们,但我同情他们,并希望时刻用这样的同情来勉励自己。

 6 ) 【出口】

据说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不长也不短。在1981年改编成的电影,演员是穿青衫的书生模样和早春的莺花一样清雅的女子。时隔将近20年,看起来不觉得晦涩隔阂。
整部电影就像开头的那场雨。
只是像一场雨。先是早春的迷迷蒙蒙,见得着花开;之后便阴沉而布满天空,有闪电,低气压,死寂,没有出口。

我想,80年代看这部电影,称得上矫情。长时间的画面定格------或是涓生和子君互相沉浸在两人的世界,或是涓生一个人看着子君发呆的宠溺眼神,都很美好,像是草长莺飞的夏日,恬淡的、清新的。

可是有些故事,结局又注定是悲剧。他们生活的年代,是几千年封建礼教的传承与进步青年的反抗的比拼。然后,他们输了。
因为有时候生活让爱情无路可走,而人的自私和软弱又让爱情足够脆弱。

“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涓生

所以,当两个人沉默,并且开始回忆过往,爱情就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子君的本就建立在虚无的对自由的崇拜上的爱情,涓生的建立在和与众不同的女子的惺惺相惜上的爱情,像是泡沫,华丽而易碎。
更何况,是在一个满空玻璃碎屑的人间。

“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幸而是早晨,时间正多,我可以说我的真实。” ------涓生

果然是一个素雅的女子,原著上强调她,是不抹雪花膏的。她一定是个柳眉而有聪慧的黑色眸子的女人,因为她会大声地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冲出家庭的牢笼,与深爱的男子一起找寻紫藤花一样的绚烂未来。
女人极易在爱情上倾其所有。所以故事对于她,终究是不公平的。
而涓生。不轻易负责。承认自己虚伪。甚至把错误全部归结于子君的身上。想到过她也许会很难在世上过活,却还对子君说:“我已经不爱你了。”

倾盆大雨。只是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其实本就是不公平的爱情。不公平的世界。所以注定了是不公平的结局。
却没有人可以责备。
因为故事,本该如此。一些东西,很轻易地就可以妥协。比如迷恋。比如真诚。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所以才会有“割舍不得”、“悔不当初”这些的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
所以我宁愿子君,抹上淡淡的雪花膏,依旧踏着她的高跟鞋,白色的长裙,走在那条小弄里,一直一直,留一抹高贵的倩影。
不用再妥协于生活的琐屑,不用再假装和涓生过得很快乐。不用再成为,所谓的包袱。

他们的爱情,属于乌托邦。
而现实,却确确实实地踩在脚下,并且随时让人,找不到出口。

 7 ) 伤逝

涓生以为子君是懦弱的,需要他的推动来让子君获得重生,他实际是最怯弱的男人,子君为了追求自由,追求自己,做了自己愿意并且想做的事,涓生却一味的不敢面对,想要逃避,觉得逃避了,自己就又有了新的开始。可惜现实还在这里,他心中有想做天大的事,他有着他的愤慨,但是他却逃避了最不能逃避,最应该去面对的现实。他认为彼此之前为了爱才在一起,现在要为了现实而分开。多么懦弱的男人啊

 短评

我该写些什么呢?选修课上老师给放的,然后讨论的大半节课关于爱情的内容。门当户对,相互信任,有物质基础。恩,不得不说这个老师还是很有见地的。

3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對王心剛不感冒= =

6分钟前
  • Mango
  • 还行

怪 说不上那怪

9分钟前
  • supersheep
  • 推荐

在剧本上过于忠于原著,没有什么突破,几分牵强,语言过于文学性。

12分钟前
  • yakamoz
  • 还行

推拉镜头是主角,什么爱恋什么思考什么沟通什么时代皆被甩在身后——技术喧宾夺主,脱离了承载表意的本职功能。其次是叙事的从容,好家伙,可以媲美《小城之春》的节奏了。张力的蓄储及舒张(尤其舒张)全无一点压迫力,像是温柔的声讨、腼腆的苛责。制作层面确实给我带来特别明显的不舒适,这是技术层面、品控层面、形式层面的问题,却也不能否定内容的价值。时代的裹挟之下,剧变、守旧、刁邻、傲洋、悍匪等外部因素,圣母心、羞耻心、猜疑心、独断专行等内部因素,让每一个人都无比脆弱,遑论结为爱的共同体(或曰利益共同体)。时代的激荡之下,败因何止千百,成者岂有二三。摸着黑暗探索,顶着寒意向前,寂寞地感伤着心爱之人的逝去,感伤着无力守护之美好的逝去。

15分钟前
  • 妍春
  • 推荐

摄影:邹积勋

18分钟前
  • 丁一
  • 推荐

涓生简直是一种典型的男性缩影:读过点书,自以为很有学问,似乎总是壮志难酬,面对社会现象慷慨激昂(当然只限于纸面文章,发生在自己眼前时大气也不敢出),却对身边的人毫不关心,有的只是愈积愈多的不满和挑剔。要分开,话也说得很好听,各自“寻找新的道路”。而这样的人总假以有志青年的面貌,迷惑性太强,万一遇到,有多远躲多远!

21分钟前
  • 树上霜
  • 还行

记得那一年的桃洲哥

24分钟前
  • 莫云轩
  • 还行

通篇男主内心独白,配乐诗朗诵范儿,影像化改造比较一般,频繁推拉叠化。不过鲁迅原著的故事还是有趣且毫不过时的:内心高冷的矫情病男文青+揭不开锅也要养宠物狗还敏感爱哭的女文青租一开间共同面对柴米油盐窘迫生活的故事,精神伴侣终将被生活压垮。汪星人演技了得,幻觉镜头有点意思

2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只记得那只白的毛毛狗。

30分钟前
  • 墨丘里
  • 很差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呀亲!!~

33分钟前
  • Metamorphosis
  • 较差

选修课电影,基于那时的背景和价值观。现在来看总感觉这男的太装逼不成反傻逼了

37分钟前
  • coca
  • 还行

1981年

42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还行

鲁迅:“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47分钟前
  • 蘇小北
  • 较差

当他爱她时,他可以包容一切,包括她的软弱;当他不爱时,他只希望她和当初一样勇敢,却不知这份勇气全凭有人宠爱;无论什么年代,类似“我要正确生活”这种冠冕堂皇的幌子都是男人软弱无能自私怯懦的借口;推拉镜头如许多啊!

5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逃出玩偶之家不是自由,能在笼子外飞翔才是自由

55分钟前
  • 菠萝
  • 推荐

6.9;若theme music再斂起一點該多好,但這終究還是水華啊...

58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我看了很多遍小说 很多遍电影。每次都看的很憋屈

1小时前
  • ztlpoppy
  • 推荐

伤逝的悲剧恐怕也是千千万万同的爱情的悲剧,男人逃不了涓生的懦弱借口自私和冷漠,女人逃不了子君的琐碎,虚荣和脆弱。相同的悲剧,加入现代的速食压力孤独和畸形,经营爱情和婚姻似乎越来越难,爱情和面包,怎样平衡?而悲剧是由何产生的呢,性格,背景,柴米油盐,人心易变,贫贱夫妻百事哀?

1小时前
  • 7
  • 还行

美术方面做得很好,各方面还原十分到位(除了演员偏老),原著的感人情节在电影里也展现得很让人动情,例如阿随的被弃和归来、涓生后来的强烈悔恨。但是,整体太忠于原著了,以至于很多意象的镜头内容直接照搬小说,男主心理活动也简单粗暴地以吟诵原文的画外音形式进行展现,这确实省事不少,但也必然只能达到低于原著的水平。所以我认为这在将文学影像化的改造上,还是挺失败的。

1小时前
  • 子非材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