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

剧情片大陆1980

主演:李志舆,张瑜,林彬,茅为蕙,欧阳儒秋

导演:吴永刚,吴贻弓

 剧照

巴山夜雨 剧照 NO.1巴山夜雨 剧照 NO.2巴山夜雨 剧照 NO.3巴山夜雨 剧照 NO.4巴山夜雨 剧照 NO.5巴山夜雨 剧照 NO.6巴山夜雨 剧照 NO.13巴山夜雨 剧照 NO.14巴山夜雨 剧照 NO.15巴山夜雨 剧照 NO.16巴山夜雨 剧照 NO.17巴山夜雨 剧照 NO.18巴山夜雨 剧照 NO.19巴山夜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7 10:04

详细剧情

  文革后期,一艘由重庆开往武汉的江轮上,几个各怀心事的人共处一室:以莫须有罪名被关押了六年的诗人秋石(李志兴)由专案人员刘文英(张瑜)、李彦(强明)秘密押送,前路凶多吉少;老大娘(欧阳儒秋)的独生子在武斗中丧生,她登船是为凭吊儿子亡灵;农村姑娘杏花被迫“卖身还债”,眼泪汪汪想着心上人……由于刘文英和李彦分别以一副“典型革命小将”和老谋深算的模样示人,两人不得其它人待见。此外,还有一个小女孩趁人不备偷偷溜上了船。  杏花的悲惨遭遇令大伙十分愤慨,可是他们都无计可施,老大娘的坚强也没能将她感染,后来,她跳江准备结束生命,秋石将她救上岸后,讲了自己和柳姑(赵静)的爱情故事,杏花听后重树生活的勇气。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秋石没想到的是,他的生命也会再现亮色:乘警老王(仲星火)得到小女孩的信任,小女孩上船原来是为找寻父亲,而通过她所说的找寻的凭证,老王判断出她是秋石的女儿。众人都担心秋石的安危时,良心受到拷问的刘文英决定不计代价向秋石父女伸出援手。

 长篇影评

 1 ) 巴山夜雨――来自诗意,归于批判

《巴山夜雨》 1.1980,长达10年的文革刚刚结束。 2.影片故事发生时间:文革后期,国家千疮百孔,人们身心伤痕累累。 人物设计:一间小小的客舱,涵盖了中国的各个阶层,可以大致勾勒出当年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 社会背景:经济停滞、社会凋敝、民生困苦;黑白颠倒、痛苦压抑。 获奖记录:1981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巴山夜雨》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演员、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最佳音乐五项大奖。 艺术分析:镜头角度、方位上和景别上的处理 船边谈话一节:秋实 仰拍,小景别 思想深度:通过人物来表现—— 1.秋石 受难者,需要被解放,但不是弱者,是个自觉的知识分子,有社会良知,理性思考。(高贵的人格,在自身不保的情况下舍身拯救杏花,不是刘文英眼中的坏人;秋石的思想火把,照亮了刘文英被欺骗的蒙昧心灵,使她脱胎换骨) 2.刘文英两次痛苦:了解到秋实的生世;知道同伴的要救秋实,救自己 叙事主题:1.控诉文革悲剧2.表现了人们蕴藏在心里的美德与信念 艺术风格:重点:表现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上;导演:吴永刚、吴贻弓:注重心理展现和诗意表达,尤其注重在影片中融入中国的艺术传统与艺术韵味。——电影来自古诗《夜雨寄北》;巴山、夜雨被表现出来;秋实怀念妻子,温馨、美丽;凝重、压抑的风景 意向: 漩涡:死亡、可怕的历史黑洞; 《蒲公英》著名版画家吴凡1958年创作;一个小女孩将蒲公英的种子吹向天空,画面简洁但韵味和想象的空间很大,稚气天真但引人无限遐想,一种清新美好的感觉跃然纸上,此画被认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的神韵和意境的作品。 手铐:出现两次——上船后;出事;结尾被丢——1.串联叙事线索2.隐喻:精神囚徒,那副手铐是她的枷锁,随着手铐被抛弃,她在精神上也获得了自由。 总结: 《巴山夜雨》是中国新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以诗意和抒情的格调讲述了发生在长江三协一夜之间的故事,反思文革,具有历史认知价值,在艺术上也有中国传统的写意风格。

 2 ) 一个正在死去的世界

6.0

故事有点别扭 群像戏铺得还好 只是可惜了 两位解压的人到后来索性被弄得成了敌人 不也都是被害者吗?其中那位无知的女孩在思想上的转变用了相当的段落去描写 其实还是不对 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也没见她遇到什么大事情 逻辑上都讲不通 还有那个小女孩 那么警惕 就一下子认了爸爸 这转变也是太突然了 你也可以说就可以这么突然 但…… 好吧 说不过你好吧

镜头的强烈快速推进是情绪的某种表达啊 以前都是这么玩的 儿时看过太多 每次都一哆嗦 现在终于明白了 就是为了让我这样的可以哆嗦一下

“孔雀公主”(赵静,后来一查才知不是她 搞错了)还是美丽啊 哈哈

# 一个即将死去的世界

你说 我死了吗

还没有

你说 我活着吗

也不是

就是说

我正在一个即将死去的世界里

徘徊 游弋

我正在一个快要死去的世界里

迟疑 思量

请问 做什么可以阻止这一切

没有 除非

从头来过

真可怕 你就要死了

不 死不可怕

可怕的是

继续活在这个就要死去的世界里

动弹 不得

# 精神上的东西 可以吃吗

可以的 但不管饱

# 一个混沌的时段

用什么来指引去往前方的光明地

你内里一直秉持的正念

还有 继续等待

 3 ) 巴山夜雨,话秋实~希望,哪怕只是种子。


看之前有人预告这是一部看了很难受的伤痕片,窃比了一下霸王别姬的悲痛,看完后却发现满满的小希望。
电影的感觉自不必多说,风格中透着一股清新,淡淡的,又带些字正腔圆式的虔诚。电影不长,但是很细腻。像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艺术,颔首,含泪,一个潇洒的转头,一个深沉的凝望。像镀了光,美的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秋实,超喜欢这个名字。秋已至,该结束的终究要落幕,一片黄昏中却惊喜地看到了果实。
那个时代给社会带来的伤害体现地很丰满,船舱中每个人的故事,在每个人生活中刻下的痕迹。杏花真的演的很好,从刚开始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现得淋漓尽致,全程肿着眼睛掉着眼泪,却什么也做不了;到后来听说了老奶奶的遭遇,坐到她旁边,伏在肩上就开始哭——这就是她的表达方式,人物把握非常到位;进一步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满目阴暗,不见光明,所以如果有跳船的,那只能是她,和老奶奶的坚强对比超鲜明。直到被秋实救后,听到了以前完全不在她小世界里的更悲催的遭遇,发现生活中哪怕黑暗但是依然可以有蜡烛熠熠生辉,顽强地燃烧,才有了勇气面对生活,对抗现实。但是预感杏花回去以后的生活也幸福不到哪去。
这就回到了另一个问题。很赞同一位的说法:这部巴山夜雨可能是吴导拖着病重的身躯描绘的自己的“中国梦”。但是童话式的美好更令人揪心。
首先,全片除了刚开始看上去令人厌恶的两个押解员,每个角色身上都闪烁着满满的正能量:船长、警卫、厨师,女教师的气节,老奶奶的坚强,年轻人戏虐的反抗,就是懦弱胆小的京剧演员,都在后来对秋实等人的关心中流露了善良。更不用说刚开始的两个反角还都转了。
现实真的如此么。
另外,电影到秋实带着女儿离开故事就结束了。但是杏花以后的命运呢,丧子寡妇以后的生活呢,违反命令的两个押解员呢?
生活还是要继续,依然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可是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有希望。这就是秋实吧。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秋实看着女儿,这似曾相识的场景,心思当如是吧。
蒲公英,不就是希望的种子么。

 4 ) 随想

1. 从年代和表达来看,影片无疑是一种八十年代的初啼。讲到八十年代,无论思想界,民间,包括我自己,似乎都有一种“别人肯定会说,我就不说了”的趋势。也许是在某个阶段,怀念八十年代被说得太滥俗了,缺乏逼格,所以很多人宁愿讲九十年代,零零年代,或者再往前,去七十年代里找断续闪光的思想资源,也不愿意再提及那个有点naive的八十年代。但我现在认为,这是不对的。在我们怀念九零,零零年代时,如果继续追溯上去,会发现很多仍然是八十年代连绵不尽的遗产,而不是纯粹应本时代要求而生的产物。——当然,历史本身就是这样动态与相互依存的,八十年代也不是天外飞仙,凭空而来。只是,这种“优秀孩子不用多说,普通学生要多发现亮点”的思路,用于教育很好,用于看待历史则不能算最端正的态度。

2. 八十年代有那么一个特点,就是虽然表达的内容不一样了,但是表达的形式仍然是热切的,与前十七年一脉相承的,与九十年代的彻底冷嘲不同。这部电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镜头语言,抒情方式,情节结构仍然带有相当的前十七年色彩,只是去掉了“破坏者与特务”这个人设,常见的“被感染的后进分子”人设则变成了张瑜演的洪魏冰。说句老实话,这样角色反转看得还蛮爽的。

3. 可能没有比父女相认一幕更能触动人心的情节了,因为他乡遇故知本来已是至乐,而这是超级加强版。我想到了聊斋里的“父子聚喜,中夜击棹而去”,这是整本聊斋里最快乐的一句话。和三峡风景带给人的感受一致,这里的美学是相当古典的,能让人想到很多。而这种古典气质的背后必将伴随的,则是“丧乱”的背景。令人惊悚的是,很多当事人都还在世,我们离古典历史相去不远。更令人惊悚的是,很多当事人都已不在了。其实我是分两次看完这部电影的,上一次看的时候,中途有事出去了,那时男主角还在世,此时已长辞人间。

4. 我发现只要影片涉及到三峡,就很难是烂片,真不知道它有什么特殊的气质。而且,哪怕三峡只在电影中出现一两面,也会给整部影片投下一个巨大的影子,比如《落叶归根》。这究竟为什么?

5. 油管上,某不懂中文的老外写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我必须抄在这里,这比我的总结强太多。

I don't know the Chinese language, but I watched this amazing movie with fascination, and I think I understand it perfectly. I know who this little girl is: she is the aspiration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Her father is the humanity of China. That river is the rushing sweep of fate that has carried China through the deep, long gorge of its tragic modern history. His captors are those who would imprison the true and eternal soul of China and its song without pity. He tells the suicide that she must not allow the darkness to win. At last, the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 law, are glad to set them free.
—— Andrew Harmon

我认为,去要求这样一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电影人物要多么复杂、圆形,情节要多么深刻地刺入意识形态的深渊,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我看到不少这样的评论)。这可能是一种艺术的傲慢。但在听不懂台词的情况下能感受到影片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力量,难道不是艺术的功劳与初衷的一部分?我相信,它当年曾治愈了很多人,而这种治愈在当下并不过时,甚至是更应景了——就像唐德刚以三峡做的那个著名的象征一样,希望总是有的。

 5 ) 经典伤痕电影的设定

《巴山夜雨》让人欣慰的是最终让被戴上“坏人”帽子的好人彻底地变成了好人,这或许是这部电影在当年最温暖人心的部分,没有把曾经的伤疤再一次揭露给观众,而是抚慰观众的心,这个结局也是《巴山夜雨》与其他典型伤痕电影的不同之处。圆满的结局,理想的环境让这部诗意电影更使人感动。

即使专案人员刘文英在前期比较激进,但影片也给了她时间去改变她的内心思想,以及她愿意和反思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冒失。大家对杏花的帮助和安抚使她重新振作精神,再次找到生命的希望。与祭奠儿子的老大娘感同身受,以及对私自登船的小女孩的照顾和不计较等体现出了人性的本善和光辉。最后在船舱的大家一同帮助秋石和他女儿的出逃。虽然电影中的叙述紧凑,还有略理想化的状态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但这种不同的经历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处于同一个社会,却生活在不同的层面,遭遇不同的人生,但是他们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最纯真的善意。这种设定为观众提供和营造的一种美好希望与生活的愿景,这是当时社会百姓最需要的精神粮食。

 6 ) 具备很强的刻画力

     影片在一个很短的限度和很小的范围内,描写十年动乱中人民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一个“点”,它具体、集中、细致、逼真地浓缩了一个巨大社会在那个非常时期中的真实情况,力求广泛和全面联系整个社会的生活面;它清晰地描绘出普通人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质朴和真诚,刻画出他们得以生存和斗争的信念与理想。正是这种蕴藏在人民心底的美德和力量,使该片具有了清新的诗意。

 7 ) 伤痕之名,诗化是实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中国西南地区空气潮湿,空中多云。白天云层遮挡了太阳辐射,使气温不易升高,对流不易发展。夜间云层吸收地面辐射的热量,再逆送至地面,使得云下温度不致过低 ;云上由于辐射散热,温度降低。于是云层上下产生温差,形成对流,偏暖湿的空气上升形成降雨。故巴山多夜雨。

本片有两大标签:伤痕电影,诗电影

影片发生的时间设置在70年代中期,文革结束前一两年。封闭空间,重庆开往武汉的一膄客轮的一个三等舱上,集中了代表各个阶层的人:一个因写诗致入狱多年被秘密押往武汉的诗人,两个奉命押解的解差,一个曾抄过诗人家的前红卫兵现无工可劳的工人,一个无书可教的老师,一个刚刚在码头上伤心惨别心上人为了还债乘船嫁往他乡的乡下姑娘,一个千里迢迢提一篮枣子来江上给武斗里被双方打杀在江中的独子上坟的农村老大娘,一个演过苏三起解的崇公道而终日惶惶不安口念有罪的前伶人。除此之后,出镜的还有船长、政委、民警老王、胖厨师,以及,一个溜上船的小女孩。

所谓伤痕和反思,基本上通过众人的嘴巴体现的,关于运动关于落后和先进关于迷信权威关于对知识和学的重新认可,因为具体画面感太少而流于形式。其中有细节的是欧阳儒秋出演的老大娘,她说她识大体,说独子去参加革命,她的独子“打日本的时候没死,打老蒋的时候没死,死在新社会的武斗”,他生前喜欢吃家里的大枣,她收了,千里迢迢提到江上来祭他,一捧捧红枣投入水中,被漩涡夹带而去。

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温情与诗意:

有一点儿抄家的场景,架上的名著们撕碎乱掷在地,可几年之后,抄家的红卫兵小将却悄悄地告诉诗人,你的诗稿,我替你拿生命保管着。

诗人虽然被打倒了,爱慕他的女人,就在这个时候,满含深情和热望地跑过来,我要跟你在一起,就现在。他的诗篇,仍在广泛地传唱,不管是念书教过书的女教师,还是开客轮的船长,他们,都是随口吟咏。

他那被连累而死的妻子,生病和临死的画面处理成唯美而精致:女儿陪伴在身边,在吟咏着父亲的诗篇,安静地合眼而去。

娘死爹散的小女孩,怎么生活着,没有交代,为什么要上船,也没有交代。然后她上船了,所有人都对她好,胖厨师给她做好吃的,民警守着她睡,给她盖被子,拿自己女儿的衣服给她穿。最后,众人合力,替她找到了爸爸,策划放走了他们父女。

男主虽然家破人亡,但始终没有丧失信念和希望,在押解途中,还拯救了投河的乡下姑娘。三言两语点化了年青的女解差。

最后,姑娘说要中途下船折返回家勇敢地想办法活下去,女解差放走了男主父女并愿意一力承担责任,那不苟言笑的男解差,居然是早有此意并有所谋划。

所有人都是好人,大家全场笑呵呵。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意和美都有了,只是,貌似经历了一场假文革。

浩劫过后,也许编导们更愿意从事抚慰心灵的工作吧。

1981年,由专家评选的中国电影金鸡奖出世,此片与另一伤痕电影的名作《天云山传奇》并列最佳故事片奖。

片中,众人口中传颂着的诗人的诗篇《但愿人生常聚少离分》出自白桦之手:

巴山雨,巴山云,千里川江雾中行,帆似白鸥舟如梭,古往今来多少人。浅浅月,淡淡星,浅淡星月明古今。神女夜夜难入梦,素手无力撩纱巾,整飘带,摆罗裙,日日夜夜守江滨,含情迎送天下客,但愿人生常聚少离分。

片中,以回忆的形式插播一段男主观看他的妻子演绎诗中神女,美女赵静古装出镜,翩翩起舞……

还是挺美的。

 8 ) 吴贻弓先生的诗意世界

《巴山夜雨》是吴贻弓先生1980年执导的电影,讲述诗人秋石在被从重庆秘密押送至武汉的客轮上与一群同舱乘客的故事。故事大背景是大搞阶级斗争的年代,无论是主角秋石,还是老大娘,女教师,丑角关盛天,年轻杏花,宋敏生,还是小娟子都有各自的不幸和痛苦,但是电影并没有采取白描,而是用隐喻叙事,呈现出一个诗化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不幸无法控制我们的所思所想,时间的流逝因此变得甜美。 来上坟的老大娘叙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沉重经历,她唯一的儿子“抗日、打老蒋都没死”,却死于阶级武斗,葬身长江,她往一个水流湍急的漩涡处扔红枣以祭奠逝去的儿子。电影把水流的漩涡作为隐喻,和阶级内斗联系起来,这样的叙事对于逝者是一种尊重,更重要的,对于活着的老大娘是一种抚慰,苦难也并没有将她吞噬,她乐观坚强善良。 隐喻是叙事关系,信息的叠加并不能形成叙事关系,隐喻使我们可以就事物或事件建立联系,进行交流。美就出现在事物相遇并建立关系的地方。美指的是那些具有叙事性的关联。“美是讲述着的,它是具有叙事性的事件,就如同真理那样。” 看到美,欲念就会退去。叔本华认为“审美所带来的愉悦很大一部分在于,当踏入纯粹沉思状态时,我们会消除所有的意志,即一切愿望与忧虑,就仿佛失去了自我一般”。美使我脱离自身,自我深陷于美之中。在美面前,我不再是我。 晚上,秋石走出船舱倚着栏杆望着巫山起伏的山峦,十二峰之最——神女峰,令他陷入沉思,巫山的神女峰打开了他“宏伟的时间大厦”,在回忆里绽放出具体鲜活的美,因为美的形象而回忆起曾在者,对美而言,至关重要的不是正在闪光的现在,而是可供持久回忆的曾在,他想到了柳姑。 舞台上的柳姑天仙一般翩翩起舞,站在揭开纱巾的那一刻仿若神女峰的现身,令台下的秋石如痴如醉。这样的美把他从时间的倏忽中解救出来:“一种微妙的幸福感穿过我的全身,一种不为什么而存在的幸福感,我不知其从何而来。那一刻,生命的无常于我而言突然静如止水,人生的灾难也不过是无伤的逆流,生命的短暂也只是一种幻觉。他不再感到平庸、命运无常、年华易逝。” 所以当女解差嘲笑地问道:“你又从那些人身上产生了希望是不?” 秋石平静又坚定地回答:“我对生活从来没有失望过!至于舱里的那些人,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他身上被触发了只有爱才能带来的体会,他被美好的东西所充实(或许,这美好并非处于他的内心,他就是这美好本身。他看到了老大娘的苦难与坚强,杏花的无助,所以劝她吃饭,一直留意她怕她想不开;他发现曾经抄过他家的宋敏生也已知途迷返,还特地为他保留着他的诗稿;女教师还念起他的诗作,表达对他的欣赏;民警老王帮他找到了未曾谋面的女儿娟子;押解员、船长帮助他与女儿一起逃走。 还有蒲公英的隐喻。蒲公英虽然普通,但生命力顽强,即便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可以生长;它平凡弱小,但依然要完成美丽的绽放,只要有风,就能繁衍,给贫瘠的环境带来生机,让人们看到希望。船舱里一个个普通旅客不正是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吗?仗义执言的女教师,工人宋敏生,要卖身还债的杏花,京剧演员关盛轩,民警老王,船上大厨,还有小娟子,它是秋石和柳姑播下的希望。 喜欢将《巴山夜雨》跟2004年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以下简称“安哲”)的《哭泣的草原》来做对标参照。吴贻弓出生于1938年,安哲1935年出生。两位导演是同时代的人,都经历了世界的巨大变化和民族的阵痛。两部电影都用隐喻叙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苦难、不幸相处的策略,走诗的道路,从而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 看到有媒体采访吴天戈(吴贻弓儿子)的采访,谈及他父亲说他很喜欢诗歌。而本片男主角秋石就是一位诗人。那首《但愿人生常聚少离分》的诗词意境,女中音靳小才的歌唱编曲,柳姑的古典舞,都切切实实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独有的意境和诗意美,百听/看不厌,令人彻底忘记了那些悲苦不幸:巴山雨,巴山云,千里川江雾中行,帆似白鸥舟如梭,古往今来多少人。浅浅月唉,淡淡星唉,浅淡星月明古今,神女夜夜难入梦,素手无力撩纱巾,整飘带,摆罗裙,日日夜夜守江滨,含情迎送天下客,但愿人生常聚少离分! 吴贻弓先生肯定认同德国哲学家荷尔德林的“走诗的道路”的观点:“诗的艺术就其完全的本质而言,就其热忱、朴素、平实而言,是欢快的崇拜,从不把人搞成神或者把神搞成人,从不搞邪门的偶像崇拜,而只是让神和人们彼此可以更靠近。”

 短评

欢乐的狗血大放送啊~~~来来来推荐一下大龄文艺女青年我娘亲~我跟她说我去看巴山夜雨了。她说,哦,吴贻弓的文艺片啊~文革后刚解禁的时候拍的,张瑜还在里面演了。男主角叫李志兴哦。你知道这个导演还拍过城南旧事吧?我沉默了五秒钟。。。娘亲你太猛了,给你跪了。。。。

6分钟前
  • 脆弱社畜晴阳阳
  • 推荐

3.5;远离尘嚣的浮动国土,短暂营造了充溢着生命微光的乌托邦,在一个是非颠倒非黑即白的荒诞年代,人心并未全面冻结,善和美作为人类共通的伟大力量,让我们在堕到最暗黑洞之前抓住攀援的绳索。修复版太美,80年代的审美简直太棒,每个姑娘都美如画;自然风物诗意十足,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源流得以承接。船舱如舞台(表演虽动人,但亦镌有时代特色的戏剧表演痕迹),进出走位的调度有意味;空镜令人印象深刻——江心的漩涡指涉吞噬生命与卷进政治斗争的湍流;夜里巡航的浮动灯塔,暗指被诗人打动/指引;蒲公英作为贯穿的主线,也是奔向自由的象征。“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回头看看这些电影所批判所赞扬的,真是让人感怀无穷。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中国诗电影”代表作。有些地方还是蛮诗意的(比如“这就是我这些年的遭遇”那个点的剪辑),精确刻画出文革后期那种幻灭感。对文革依然不能言说,位置依然只有两个“无辜受戮”+“挺身抗暴”。全片木有一个坏人,结尾更是神展开,全场哄笑已然说明问题。

13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电影名来自古诗夜雨寄北,电影本身可以用另一首诗来总结:人间正道是沧桑

1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多么理想主义的年代......另外仲星火这扮相和人设简直是直接从405粘贴过来的......

20分钟前
  • 麻友安
  • 推荐

看得我心惊肉跳。中国不是没有好电影。只是中国电影人一代不如一代了。

24分钟前
  • 李三川
  • 力荐

多年后重温修复版,如看新片。片名取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两者的关联恐只有对妻子的怀念。电影在小空间内做了布局,同舱的人们各怀一段伤心事,都是十年浩劫苦难的见证者。以环境、对话和点滴回忆,窥探每个人难以抚平的创伤,有的痛还在,有的已经愈合。最喜欢的莫过于“神女夜难入梦”和“红枣寄哀思”两段,是极富有诗意的。

2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错把巴山作巫山,翻云覆雨总无情

28分钟前
  • 无鬼斋
  • 还行

让我想起中国新诗的起步阶段,带一点古典的余韵,想要除旧立新但又不知道步子该往哪儿迈,选词造句就显得笨拙了些——特写,反应镜头,快速变焦,夸张的表演,煽情的配乐,剧作上的巧合和反转——所以那时多数人的作品用今天的眼光看都难免过时。但什么是诗?诗最让人感动的是真心和真话,然后才是技巧和激烈的语言实验。诗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风,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现在没有人这么拍电影,但你无法否认它的能量是充沛的,是和反思三部曲同宗同族,是活着并且满怀希望、重新开始。尽管对人性的检视还太天真,但它大声地教人独立思考。这声声疾呼难道不是最重要并且如今稀缺的吗?从《巴山夜雨》到《巫山云雨》《三峡好人》《长江图》,在诗的范畴里,谁言之有物、掷地有声,谁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呢?

31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40年前的电影,我们回不去的开明与温情。劫后余生的一群人,是非判得通透,对“小将”的“围攻”与感化,是如此质朴、到位而有力。太多如今竟说不出的真理。“写书的罪,就这么大?”“还诛连九族呢。”诗人被冠上“黑”字,“你只知道杀人犯罪,你不知道,有时候没有一点罪,也能是罪犯。”他对满嘴标签的小将说,“带着抽象的概念看人,看一切事物,你把人简单地分成革命的,反革命的,而且往往是颠倒的。你迷信那些所谓权威,实际上都是些骗子。你迷信他们的谎言……反正我是个囚犯,不过,你才是真正的囚犯。你是精神上的囚犯……你想一想,现在有些人,他们实际上是不要文化,不要科学,甚至不要物质生产,就像世界不要阳光,不要森林,不要花朵,不要色彩,这将是一个死了的世界。”“这太夸张了吧?”“你自己去判断吧,要用自己的大脑。”

3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台词很大胆,比如:“这简直是暴政”。矛头直指某……

3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本片告诉你『权威都是错的』,而你随便看见的一个小样本代表了世间真理。披着独立思考的外皮,贩卖着反智的内核——妙就妙在这里。此外,女主角重新沦落到需要被男主角救赎的地位,从这一点说,这部80年代的名作,不但比不上样板戏,甚至比不上片中谈到的玉堂春。#无良索隐#

41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茅为蕙吹蒲公英,很不自然但是很好看。

44分钟前
  • 上帝在高处吸烟
  • 还行

剧情巨简单,演员巨好看,音乐巨好听。迷死人的朗诵腔,一句顶一万句。《天字第一号》式的结尾。

46分钟前
  • 湛卢
  • 力荐

很难想象是吴永刚导演的,意识形态意淫,所谓的伤痕文学,伤痕电影,在剧情质量上就没有太出色的。所以所有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友好的,那么坏人是谁?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责任和罪恶推脱干净,获得大家原谅。每一片雪花都是无辜的,那么恶从哪里来?没有坏人只有好人,其实就是没有“人”,一部没有活人,没有人性的电影。

48分钟前
  • 我是美工
  • 还行

主题先行了,但是表达得很好嘛。秋石的回忆留到医务室去讲出来不是更简洁有力,片子整个味道也好很多

51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30年前的老电影,描述乱世里的人心滋养,现在看来还觉得安慰。押解反革命诗人的红卫兵,在江轮上觉醒,决定放走自己的囚犯。她这样做了,从而不再是时代的囚犯。张瑜她可真动人。总导演吴永刚,拍《神女》的。导演吴贻弓,拍《城南旧事》的。」

55分钟前
  • 树精
  • 推荐

如今看来也许显得过时的电影语言、表现手法、表演方式,有的镜头遮片布景未免太明显,“特效”也好捉急,但那又如何,它的内容何其值得铭记和反思,有些台词写得胆识过人简直震惊极为可贵,这在如今都不可能达到、无法再现的程度;中国式的诗词意境,知识分子悲悯情怀与社会责任,全程催泪,整个影厅抽泣此起彼伏,“出门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送你的人担心”诗人所言简单却剖心,全员皆善人真是美好而心酸的传统的理想主义;随后吴贻弓纪念活动上,杏花张闽老师拿到话筒欲语泪先流,戏里戏外都好感人

58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有民国老电影的质感,诗意十足。算是反思动乱时期的开端之作,也拉开了金鸡奖的序幕。相比于后期的伤痕与控诉,这部电影还有着民国走过来的老电影人特有的人文气质。电影中丝毫看不到戾气,只有一个红小将女孩最后也发生了转变,轮船上仿佛远离炼狱的乌托邦,只是巴山夜雨下,悲伤更甚。

1小时前
  • 津五渡
  • 推荐

张瑜当然必须比庐山恋要朴素很多,赵静闪回出镜一身古代靓装在为笔中情预演?仲星火白衣警服已不复今天我休息时的意气风发,只有李志舆还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特征再度苦恼人的笑……这片子今天看来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只在政治理念上进行了大胆批判拨乱反正,而表达方式美学追求上非但没有顺势跟进,反而还照搬它所批判的那个世代的形态方法!借用主人公自己的台词,“看得出来,你这还是在用抽象的概念看人,看一切事物。”

1小时前
  • 赱馬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