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

剧情片美国2008

主演:乔治·克鲁尼  约翰·马尔科维奇  蒂尔达·斯文顿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布拉德·皮特  J·K·西蒙斯  凯文·苏斯曼  大卫·拉斯彻  理查德·詹金斯  伊丽莎白·玛维尔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播放地址

 剧照

阅后即焚 剧照 NO.1阅后即焚 剧照 NO.2阅后即焚 剧照 NO.3阅后即焚 剧照 NO.4阅后即焚 剧照 NO.5阅后即焚 剧照 NO.6阅后即焚 剧照 NO.13阅后即焚 剧照 NO.14阅后即焚 剧照 NO.15阅后即焚 剧照 NO.16阅后即焚 剧照 NO.17阅后即焚 剧照 NO.18阅后即焚 剧照 NO.19阅后即焚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1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曾于1977年至1981年间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斯坦菲尔德·特纳的小说《高度机密:总统、中情局局长和特工》改编而成。  Osbourne(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是CIA的资深分析员,因酗酒问题被开除。沮丧的Osbourne回到家中又不被老婆重视。他妻子Katie(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是个冷冰冰的职业医生,与财政部的Harry(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饰)偷情,在船上共度春光。Osbourne赌咒写一本自传来透露CIA的高极机密,却被一心想跟自己离婚的Katie错拿去记录调查自己的财政报告,后又不慎落在了健身房。被傻里傻气的健身房女员工Linda(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Frances McDormand 饰)和稍有点二百五的健身教练Chad(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拾得,这下一直为整容手术费用发愁的Linda有了主意,决定去敲诈。这一群人的命运就因为这张光盘而发生了变化。

 长篇影评

 1 ) 科恩兄弟

如果不是因为科恩兄弟的名头,不喜欢他们黑色电影的风格,我肯定不会轻易地走入这部电影。这种社会讽喻的类型就未免有点小儿科了。坦白说,谁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承受压力,所以大家都在寻求方式减压。问题是减压的方式如果太过夸张,很可能不是搞笑,而是哗众取宠。

这一部的节奏快了不少,对白也比较多,但仍然是多线合一的复杂叙事和荒诞却真实的剧情设计。比较不同的是少了那份含蓄隐忍的内里,转向比较外放的戏谑。没被列进科恩兄弟的主要作品名单,可能跟类似好莱坞特工片的质感有关。但人家只是为了要讽刺好莱坞呀,你们不觉得这电影连音乐都那么黑色幽默吗?

 2 ) 特工也是一般人

这个电影故事的内核也是一个婚外情与中年危机的故事。但这只是故事的核。Osbourne是CIA的资深分析员,一开始就被中情局给莫名其妙地开除了,沮丧的Osbourne回到家打算写一部自传小说透露CIA的高极机密,他妻子Katie态度冷淡,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儿,还暗地里咨询婚姻专家,打算甩掉Osbourne,然后跟情人Harry在一起,Harry是财政部的公务员,原来做过特工。Katie听从婚姻专家的意见,打算拷贝丈夫的财务报告,结果不巧用了存有Osbourne小说的磁盘,后又不慎落在了健身房,被健身房的两个活宝给捡着了,一个是傻了吧叽的Chad,一个是执意要改变自己容貌一心想做全身整容的老女人linda,这俩活宝以为得到了高级机密,就开始勒索Osbourne,不成,后就直接奔俄罗斯大使馆去了……然后冷酷的Katie、偏执的Osbourne、好色的Harry、还有Chad、Linda(请注意:所有角色都是牛演员出演的噢!)……所有牵涉其中的人的命运都由此改变了,不是死了,就是逃到委内瑞拉了,要么就是植物人了,或者莫名其妙得到手术费了,这除了因为局中人慌慌张张把事情一件一件越搞越砸外,还因为背后CIA的一帮蠢人的“帮忙”。在这个电影中,婚外情已经成了见惯不怪的事情,婚外情的外围是一群行动受幻觉指挥的乌合之众,即便是特工,也不例外。

这个电影的底子是1977年至1981年间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斯坦菲尔德·特纳的小说《高度机密:总统、中情局局长和特工》,科恩兄弟这次要干到,自然就是要幽中情局的默。中情局是美国由总统直辖的最大的情报组织,911后人员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现任局长曾坦言说:“目前的研究分析队伍,是中情局历史上最年轻的……换句让人失望的话说,这是中情局历史上最缺少经验的一支分析队伍。”为了招聘新人,还请广告公司设计一些能够吸引眼球的招聘广告。一个作品是一只飞舞的蜻蜓,飞到中情局的科技指导委员会,看007詹姆斯·邦德式的设备是如何研发出来的。这个广告的广告词是:“技术领先,高度机密。”这版广告播出后,中情局人事部门收到了3500份求职简历。随后,中情局又为其另一个部门“国家机密部队”做了一个广告……据说现在中情局的广告已经从技术类媒体到时尚类杂志,甚至在《阿拉伯泰晤士报》上也刊登了一份广告。中情局宣称,他们寻找的是那些会开锁、懂伪装、能说流利阿拉伯语的人……总之,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才,中情局可能都会有一个位置适合你。想必,这部电影就是针对这一现状的吧,电影里的角色虽然性格各异,但有非常突出的共同点,那就是——易受暗示、愚蠢、贪婪、推理能力差、行事冲动无意识、情绪急躁,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无论特工、情报员、总统还是普通店员,大家都是一般人儿,彼此除了面儿上那点看上去的区别,里子底下都有一股难以自控而又源源不断的二百五劲儿。无论如何,科恩兄弟讲故事的本事真是没的说。

 3 ) 《閱後即焚》(Burn After Reading):MacGuffin存在(existential)嗎?

  希區考克曾說:「在驚悚片中MacGuffin通常是項鍊;在間諜片中MacGuffin通常是文件。」如果查閱字典便能發現這個名詞意指推動情節(plot)進行的某種手段,其本身為何卻不甚重要,甚至到了片尾,觀眾甚至不會記得這份東西。另一方面,存在主義的中心思想是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是先有了存在,才能被賦予意義。而這份無意義(meaninglessness)便成了世界的荒謬(absurdity)所在。文件本身在影片中毫無意義,只是用以推動情節;當我們看到琳達與查德強烈地對於文件有某種執著時,他們同時也賦予其意義。重要的是被賦予的意義,而不是文件的存在。柯恩兄弟巧妙的使電影手法與劇本交融,使得Macguffin同時有著存在與存在主義的雙重思維。這篇文章首先將介紹影片中的MacGuffin、幾個存在主義的簡單觀念,配合上電影中的例子解說。

  許多大導演都對MacGuffin有不同的看法,喬治.盧卡斯曾說他覺得電影中的MacGuffin應該能夠強烈地吸引觀眾的目光,就如同主角對於觀眾的吸引力一樣。哈里遜.福特覺得《印地安納瓊斯》系列電影中,聖杯就是所謂的MacGuffin。柯恩兄弟將片中的文件由像是間諜般的凱蒂偷出,讓辦公室的小姐弄丟,讓健身房的員工撿到,財務數字與無趣的回憶錄讓琳達與查德誤以為這可以實現她們的夢想,接著奧斯朋先在電話中讓他們知道這樣做沒有意義,而後的俄國大使館似乎讓她們有點希望,而這卻以辦公室的秘書能夠隨意重新複製檔案重新抵銷觀眾對於文件的期待,接著導致了查德「無意義」的死亡(荒誕的死法,沒有復仇,沒有人在意),再切回CIA總部告知觀眾奧斯朋只有三級的權限,讓觀眾的期待化為虛無。至此,MacGuffin不再出現,文件,也就是讓MacGuffin被還原至希區考克與楚浮的訪談中所提到的:「甚麼都不是。」悲觀的存在虛無主義(Extential Nihilism)在此顯現,他人賦予(文件)的意義並不被重視,甚至鄙視、否定,至此,MacGuffin的功用完成。

  存在先於本質的論點,說明了存在本身是無意義的,我們在上面的段落中看見無意義成為了電影技法,這樣的主軸貫穿了整部電影。奧斯朋的存在意義被他人否定(CIA的開除),回憶錄被嘲笑,最終被CIA探員謀殺。凱蒂的離婚在分手後失去意義(如果是為了金錢,那她早已提領走共同帳戶裡的所有款項)。哈利認真考慮的離婚,卻發覺妻子早已搶先一步,在雙雙出軌之下,婚姻的意義已然喪失。琳達的手術原本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幸福,文件卻導致其手段成為了目的。連CIA總部的官員都不知調查這些人有任何意義。配合上警匪片中的緊湊鼓聲與低沉音樂,讓鬧劇的荒謬性被凸顯出來。荒謬,一直都是柯恩兄弟的黑色喜劇材料。

  片頭中歧視的荒謬由語言的對比彰顯出來(摩門教的酗酒和Fuck)、整形的荒謬(無頭、無臂的雕像)、MacGuffin的荒謬(Shit、Sheet)、人際網路的荒謬(由公園幾幕顯現出交友網站的空虛、速食與重複)、生命的荒謬(無意義的死亡,重複了三次),美國在哈利跟凱蒂床上那一幕成了荒謬之地(Land of Absurdity),而非豐饒之地(Land of Abundance)。當觀眾一幕又一幕的大笑出聲時,嘲笑的不是劇中人,而是生命的荒謬無常。這個手法在冰血暴(Fargo, 1997)的結尾裡就已經出現,然而柯恩兄弟帶著更成熟、更戲謔的手法回來,這時已經沒有警探可躲藏的小窩,觀眾得跟著演員面對世界的荒謬。然而在笑鬧中,依舊有幾個鏡頭仍帶有些許溫情,錢包裡的購物單所描上的無奈和健身房經理隔著玻璃看著琳達的沉默也許不是這麼地對生命絕望著,掙扎著。

  片尾,連琳達都放棄了文件、查德(也許還有哈利,也是感情),只求拿到整形手術的錢,然而,整形又是為了甚麼呢?琳達在片中出場時我們看到了醫生對她身上的肥肉做的種種指劃,接下來一個討論的鏡頭,我們看到了後頭殘缺的雕像,讓筆者想到了殘缺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因為殘缺而成為後人所崇敬。整形終究在這部片子裡頭沒有完成,未來的追求者成為存在主義中的他者的凝視(The Gaze),他者不必然存在於現時,但藉由常識的連繫創造了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而藉由意義的分歧給予片中的琳達美的定義。這樣有關美學的標準也處處在片中可見,不只是整形手術,同時包括哈利的慢跑跟健身房的需求(琳達接待的顧客體型碩大)可印證此點。筆者推想,無頭的維納斯是不是代表了相反的涵義呢?(此句存疑,由於不能確定雕像是不是真的是維納斯。)

  在IMDB上可以查到本片劇本是和《險路勿近》(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交錯寫作,從西部英雄的沒落,重新回到在《快閃殺手》(Ladykillers, 2004)玩弄失敗的黑色幽默,少了詩意,的確,畢竟人生如此荒謬,能有詩意點綴的時刻不多,僅一兩幕便足簡單帶過兄弟倆對世間蒼涼的無奈。

 4 ) 高安兄弟讲政治?——《阅后即焚》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奥巴马终于成为首位黑人美国总统。这当然令人想起当初贩卖黑奴,到马丁路德金带领黑人争取种族平等权利的辛酸史。聚焦于近二十多年,在曾任中情局(CIA)局长和列根副手的老布殊任内,美苏冷战格局瓦解,资本主义似乎大获全胜,但在小布殊任内,一场金融海啸又揭示自由市场过度放任的弊端,至此左翼政治经济主张又乍现生机。再聚焦于过去共和党执政的八年,911事件令美国人成为惊弓之鸟,恐惧噬食心灵。

高安兄弟(Coen Brothers)新作《阅后即焚》 (Burn After Reading,2008)以高空全景聚焦于CIA总部的镜头开始,最后又从CIA总部拉后回到美国高空全景的镜头作结,果然,见微可以知着,眼光可以定睛一地一事,一地一事又可见一国八年的光阴历史。

《阅后即焚》的情节荒诞离奇,嘲弄讽刺不在话下,俯拾皆是高安兄弟黑色幽默笔触。Osbourne Cox(John Malkovich饰演)因酗酒被中情局解雇,专心写自传揭露中情局内幕,他的妻子Katie(Tilda Swinton饰演)与丈夫貌合神离,搭上了联邦法警Harry(George Clooney饰演),Katie为了离婚和探知丈夫身家,将档案一并抄在一张光盘内,光盘却辗转遗漏在一家健身中心,小职员Chad(Brad Pitt饰演,梳了一个占士甸发型的他充满喜剧感)和苦于筹集整容费用的Linda(Frances McDormand饰演)借此勒索Osbourne Cox,又将光盘转售予俄国大使皆未能获利,最终Chad和暗恋Linda的经理因收集更多数据文件而命丧,Osbourne Cox成为植物人,Harry逃亡到委内瑞拉,Linda的整容费到手,但身边三个男人都不在了。

《阅后即焚》在风格、主题和内容上都证明了这是一部典型的高安兄弟作品,类型跨越了间谍片和喜剧,组合起来又别具新意。Katie、Harry和Harry太太的婚外情,以及勒索金钱的桥段,首先令人想到《绿帽离奇勒索》(The Man Who Wasn't There,2001)。而从高安兄弟的名作《雪花高离奇命案》(Fargo,1996)到《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再到《阅后即焚》中,事情都缘起于一个人起了贪财的念头,希望改变此时此刻相对平稳的刻板生活,最终难免惹祸上身,走向死亡宿命和不幸结局,这好比人受着自身的原罪本性缠扰,无人能够自行解脱罪恶的果实,罪的报酬就是死。只有受到恩典庇佑的人才幸免于难,但《阅后即焚》中没有人有此福气,由此看来,电影在幽默的演出背后尽是绝望的漆黑。

《阅后即焚》中Osbourne Cox好像《老无所依》的探长一样感到时不我予。Osbourne Cox说冷战结束了,一切都是官僚体系,没有一点理想。而片中人物大多纵情酒色享乐,道德败坏引出这连串风波(Linda的整容医生后面两个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雕像,暗示了肉体至上的思想根源),但是在愤世嫉俗和思索而得的想法后面,高安兄弟又略为犬儒地让Harry(不要忘记这个角色由热心关注和平和环保等社会议题的George Clooney饰演)发现Linda似乎知悉自己误杀Chad一事,一脸恐惧慌张以为人人都在针对自己,立刻逃亡到与美国不咬弦的委内瑞拉,从选角到笑话一而再地流露出高安兄弟极擅长的黑色幽默手法。

全片最黑色幽默的莫过于中情局内一位官员两番向上司报告事件,荒谬之处令人啼笑皆非。最后上司想到这个无聊顶透的风波,大家都不知道做了些甚么,只好抛下一句「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这句话在今天意味着——奥巴马当选了,回望过去小布殊两番当选八年执政,美国人空转着忙,双子塔遗址还是废墟,发动了两次怨声载道的战争清除恐怖主义分子,金融体系和自由市场溃败,大家都不知道做了些甚么,唯有期望来者可追,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就好了。

 5 ) 阅后即看

《阅后即焚》(Burn after reading)是我近来看到的最好的 电影,这里有我最喜爱的演员John Malcovich,他穿着裤衩和长睡衣,拿着把小斧头出场,你要不被迷倒我算你狠。

他有一句台词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得知妻子有外遇后,他突然在家里看到有陌生人来,问了声:Are you my wife’s lover?

还有柯导演媳妇Frances McDormand, 在本片中扮演一个偏执的健身房员工。

布拉德•皮特在影片中饰演一个小混混,演得活灵活现。

克鲁尼的模样应该去演硬汉,可是影片中他是个到处撒情种的外强中干的花花公子。

影片很有“时代感”。你从中看到大家拨打着电话,听着让人气得半死的语言电话,大家不禁会心一笑。健身房女员工一心去网恋,为了恋爱成功,她要做美容手术,为了做美容手术,她在考虑怎么捞一笔钱,为了捞一笔钱,她敲诈起CIA的特工,甚至找到俄罗斯大使馆...有趣的是,CIA头头最后也弄晕了,莫名其妙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把她索要的钱给她了。那个CIA头头戏份不多,不过他的表演却如画龙点睛。他有句台词总结了影片的中心思想:report to me...I don't know...when it makes sense.

这里的故事充满偶然,充满撞击,继而产生一种荒诞的真实感。我不敢说所有人看了此片都会喜欢。但是如果你能带着一点超然去看生活的荒诞,或是带着一点思索,去体验荒诞中的真实。如果你喜欢荒诞派戏剧,如果你喜欢品特,如果你喜欢柯恩兄弟的《冰雪暴》、《老无所依》,你八成也会喜欢此片。柯恩兄弟被人称为“双头导演”,弟兄两个人意见很一致,据说拍戏的时候,演员有问题去问其中任何一人,都会得到相同的答案。可是这两个脑袋又胜过一个脑袋,两人在一起的思维撞击,才带给我们这么多的享受。

片子很搞笑,以至于我回家后在被窝里想起来还笑。

可是怎么好笑,我说不出来。人说幽默是分析不得的,分析幽默就如同解剖青蛙,最后那活蹦乱跳没有了,肠子内脏倒是撒了一地。

你还是自己去看看那青蛙怎么蹦跳吧。

导演还让叫你看完本影片之后,立刻去将影片烧制成一光盘,所以他给影片取名:Burn after reading!

阅后即看,看后即烧, This is an order!

 6 ) 从不失手的科恩兄弟

1.兰尼斯特有债必偿,科恩兄弟从不失手。

2.屈指一算,从处女作《血迷宫》1984年问世至今,科恩兄弟从影历史已超过三十年,基本上部部佳作,口碑上乘。三十年间,照片里的兄弟俩依然是一副不问世事的高冷表情,变幻的只有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为他们平添了几分冷峻的高手风范。

3.三十年匆匆过去,老大Joel现在都六十一岁了。比起老而弥坚的帕尔马,他算不上高龄。但比起五十六岁就领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奥逊·威尔斯,兄弟俩也不年轻了。

4.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戛纳宠儿,兄弟俩有一叶金棕榈、三座最佳导演在手,足以傲视群英。

5.当初看《阅后即焚》,一是冲着《老无所依》的势头,二是冲着全明星阵容。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蒂尔达·温斯顿、约翰·马尔科维奇……以及乔尔的老婆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连结尾那位无奈、恼怒的CIA光头高官,正是后来凭《爆裂鼓手》拿了奥斯卡最佳男配小金人的J·K·西蒙斯。那个被克鲁尼扑翻在地的小侦探是《生活大爆炸》里的loser漫画店主。《阅后即焚》星光熠熠,没有小角色。

6.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跟随一双黑色皮鞋,在地上啪嗒啪嗒向前走。电影里这个镜头出现过两次,都是在CIA位于兰利的办公楼里。铿锵有力的脚步和整洁干净的皮鞋代表了森严的等级和合乎归程的官僚制度。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他们的另外一部电影《金钱大亨》。

7.故事发生在影片拍摄时的华盛顿。科恩兄弟喜欢限定时空环境来讲故事,环境是故事的一部分,例如1942年的洛杉矶(巴顿芬克)、60年代的美墨边境(老无所依)、1961年的纽约(醉乡民谣)……因为他们掌握了足够详尽的资料,拥有还原特定时空环境的神奇能力,让电影充满了足够的信息密度,并让时空环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8.既然发生在华盛顿的故事,人物的身份有CIA分析师、财政部高官保镖、俄罗斯大使之类的首都特色职业,那么用间谍片的方式拍摄一部黑色幽默喜剧片是情理之中。影片中,CIA屡次出现,网上约会见面好像间谍接头,妻子们筹划离婚宛如收集情报,加上紧张的配乐,有些段落致敬了间谍片经典氛围。情节中真的出现了离奇光碟机密信息(其实是Osbourne的家庭财产信息)和俄罗斯大使馆这些间谍片里才会出现的元素。类型片糅合向来是科恩兄弟的拿手好戏。影片结尾令人捧腹不禁的一幕,幽默来源也是来源于喜剧片和间谍片的类型糅合。

9.众所周知,科恩兄弟拍摄两种电影:严肃而荒诞的剧情片和纯粹荒诞的喜剧片。黑色幽默是两种电影共同的标签。此外,还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例如必须有一个角色是胖子。印象比较深的演员有约翰·古德曼和乔·鲍里托。可能是因为本片走明星路线,《阅后即焚》里没有胖子,它不值五颗星。

10.演员表现都很均衡。有人说布拉德·皮特放下了帅哥包袱,演活了一个白痴,演技大有长进。我倒觉得并没有。喜剧片里,人物脸谱化、漫画化是很常见的手段,典型动作+典型台词,很快就能塑造出一个令观众有印象的角色。科恩兄弟的许多配角令人印象深刻,因为他们会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重复一些典型动作。具体到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查德,就是不断喝运动饮料、塞耳塞听歌、不断地说「Shit」以及傻笑就够了。

11.注意这个词:重复。在科恩兄弟的电影里重复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像《醉乡民谣》里的猫、《黑帮龙虎斗》里的帽子、《缺席的人》乔·鲍里托的角色总在擦汗、《阅后即焚》里克鲁尼做完爱就去跑步……如果一个动作/表情/道具/行为不够让你印象深刻,那就重复用几次。像相声里同一个包袱,多翻几次笑果加倍。

12.《阅后即焚》排不进科恩兄弟的前五,但它依然能吸引明星降价出演,能打上科恩兄弟独特的标签,提供各种解读的入口。中国电影票房赶英超美指日可待,但我敢打赌:十年内中国别说出一部《冰血暴》,哪怕出现一部《阅后即焚》也不可能。立此为证。

 7 ) 细品此片,几近落泪

片子没有把悲情的内容展开和烘托,而是用现实中可笑的细节来反讽这些悲情,这让悲情更加真实,让人看得很郁闷。我本来只想给一个推荐,但是看到豆瓣评分的分布后,感到力荐的数量和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感受不能成比例,所以给了力荐。

这部片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人是Gym的老板,他一直以来是个如此软弱而谨慎的人,他深爱着Linda却不敢表白,在光碟刚出现的时候就一直躲着,他是标准的社会里的老实人。当Linda找到他希望能够帮她找到BP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报警,然而却遭到了Linda无情的鄙视。

在主线情节最后的镜头一个场景中,Cox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拿着枪慢慢走下楼去,老板的背影缓缓进入镜头,他是所有人里我最没有想到可能会出现在那个位置的一个人。他转过身来,接收愤怒而强权的Cox的审判,此时他必然是极度恐惧的,但他勇敢的说了一句话,“I'm not here representing hardbodies”, hardbodies是他经营的健身房,他面对着枪口想到的是公司的名誉;当然hardbodies在这里无疑是一个双关的讽刺,因为他的body被枪击中,被斧头砍剁,How hard can it be? 最后街头那个劈砍的镜头是直勾勾的,残忍而写实的,不论这个画面里有多少喜剧的符号(穿着睡袍拖鞋的光头男人提着斧头追健身房老板),这个画面是令人震撼的。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勇敢的声明:原意里,它传达了老板希望个人揽过责任,维护他苦心经营的Gym;引申义里,和Body相对的自然是mind,是精神,是courage,他如此一个胆小的人,敢于突破了他自己长久坚守的界限,只是为了他向心爱的女人证明。此时,一句话可以非常自然的接在他的台词后面“But, I am here representing my determination.”

这一切的背景只有上帝(在影片外就是观众)了解,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实际上是盲目而自大的破坏者,酒杯代表着冲动和欲望,手枪代表着暴力。Cox自以为老板是某个企图诈骗他的团伙中的一员,他在命运的虐待下终于爆发了,在最后的镜头里,老板被斧头砍中并且流血的镜头,被毫不夸张保留下来,那些低沉的呻吟和音效却带来了钝刀子割肉般的痛楚。

这只是无数悲剧其中的一处,但被作为情报头子点评前的最后镜头,也可以视作是一种总结。或许就是人们的愚昧无知和自相残杀。还有冷血,主要是情报机关所表现的,片子里情报机关的人们除了被Cox发现过一次外基本上没有在故事里出现,相反他们是叙述者和点评者,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就像是God,他们让死去的人死了白死(Brat Pitt 和老板),他们让凡人的梦想轻易实现(Linda的手术),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除了监视和存在以外不发生主要影响。他们也是不可理喻的,从头至尾,影片没有说明Cox为什么被解雇(而这貌似是一切事情的起源)。而且这种不可理喻不单是剧情里的人无法理解,他们自己也无法理解。“I guess we learn not to do it again”,可头子自己又说"I'm fucked if I know what we did"。

情报头子在最后的点评中两次说到 Jesus fucking Christ, Linda在最后被抓到前说了一句For pete's sake(pete是圣彼得,更为常见的说法是For god's sake),从这些地方我们不难看出编导实际上有意在暗示我们他们在探索一些宗教问题,而且结论是消极讽刺的。我的猜测是他们在讽刺上帝,就像是近乎全知的情报头子,每每听汇报时,都是一副不耐烦和郁闷的样子,所有事都毫无道理“Talk to me when it makes sense”,全知全能的情报机构面对这样愚昧冲动的人们他能做什么?他也无从下手只是每每擦擦屁股,也许在这样的人间,上帝能做到的也不过如此。

文中后半部分引申中的解释可能有Over interpretation之嫌,但影片涉及到这个问题却是事实。只是希望人们能注意的这一点,在观看中再寻找自己的理解。

 短评

【B-】布拉德皮特摇头晃脑打响指的段落我退回去重看了十几遍

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我觉得就应该叫那个港名

12分钟前
  • 小蛐蛐蹦之助
  • 还行

自从科恩兄弟老想在电影里讲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作品就开始无聊了。因为这不是他们擅长的。这个故事涉及很广,又琐碎,但是除了几个演员卖力的表演,实在看不到更多的。

1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很蠢很荒诞,讽刺CIA(随意杀人毁尸灭迹、浪费人力及资源、纳税人的钱缴了老女人的整容手术费)、律师、医生、婚姻、中年危机、健身业、交友网站、阴盛阳衰(3个女人最后都成了赢家,4个男人死了3个逃了1个)等。最大的笑点竟是BradPitt躲在柜子里偷看GC洗澡,至死都没能“出柜”

15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这个电影重大的逻辑漏洞是:当你和布拉德皮特是闺蜜,和乔治克鲁尼多次约炮,你还想整容?想啥呢。

1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13-11-2008 8:00pm bc

2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anyway,琳達終于可以去隆胸了!

22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你我皆傻逼,傻逼何苦为难傻逼,事到如今唯有一声叹息。

2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老杨很喜欢,我么,麻麻地。为啥呢?

29分钟前
  • 阿诺说
  • 还行

绝对是黑色幽默型的

32分钟前
  • M.
  • 较差

一堆衰人终于完成了一个老女人的整容梦。。我看完的感觉居然是有志者事竟成!!!PS:最爱之PITT表演。。那么2,是本色出演么。。哈哈哈

33分钟前
  • 果子
  • 推荐

科恩兄弟第一部让我完全投入进去的电影,里面几乎每个人都很有笑点。当然最让我捧腹的还是布拉德·皮特的演出,死前那无法形容的一笑,当时我就震惊了~~

35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不错的剧本,很高兴看到兄弟再次开始自己原创故事,有着《冰血暴》般的交叉结构,不输《抚养亚历桑纳》喜剧效果。时隔这么久,群众的审美会变得挑剔,当然仅仅针对兄弟作品本身。品质仍在,原地踏步。已经习惯其电影角色的“傻”劲,同样也就显得缺乏惊喜,不过有这么多知名演员,看得也算过瘾。

37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看着一群绝顶聪明的人演着一群无可救药的蠢货,真是好玩极了!

38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有点看得不清晰~

39分钟前
  • Near
  • 还行

一窝傻瓜

43分钟前
  • 飘來飘走的甜蜜
  • 还行

月后祭坟

45分钟前
  • Fallcon
  • 较差

乔治-克鲁尼 为什么总是演的不三不四。

48分钟前
  • 强强
  • 较差

如果是其他导演的作品,可以打4分。但这是科恩兄弟,就只能打3分了。比他们一贯水准要低一块。味道有点怪。像酒水混合物。以水的标准要求,它有点冲,以酒来要求呢,又太淡。有些看过的同志说好幽默好幽默,我可真没看出来。如果那句“从后面搞”就算是幽默的话,那可真太幽默了。要讲黑色幽默,之前评价最低的《师奶杀手》也玩得比这个好。照那个路子搞,也差不到哪儿去。兄弟俩可能还是想有点改变,想搞些生活流的黑色幽默。但生活的况味没出来,黑色幽默味又不足。不黑不白,有点灰突突的。感觉像是《老无所依》大暴发之后,兄

51分钟前
  • 胡淑芬
  • 还行

老娘整个容容易嘛

5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