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

恐怖片香港2013

主演:钱小豪,惠英红,鲍起静,陈友,吴耀汉,卢海鹏,钟发,楼南光

导演:麦浚龙

 剧照

僵尸 剧照 NO.1僵尸 剧照 NO.2僵尸 剧照 NO.3僵尸 剧照 NO.4僵尸 剧照 NO.5僵尸 剧照 NO.6僵尸 剧照 NO.13僵尸 剧照 NO.14僵尸 剧照 NO.15僵尸 剧照 NO.16僵尸 剧照 NO.17僵尸 剧照 NO.18僵尸 剧照 NO.19僵尸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0:04

详细剧情

  曾经凭借僵尸片红极一时的动作明星钱小豪(钱小豪 饰)事业和人生跌入谷底,他带着随身家当入住一栋破败老旧的公寓。经保安燕叔(卢海鹏 饰)指引,走进了传说的凶宅2442单元。小豪悬梁自尽,谁知命悬一线之际遭遇猛鬼缠身,多得隐世道长阿友(陈友 饰)出手方捡回一条命。小豪对白发 男孩小白及经常在2442门口窥视并吃祭祀食物的女人杨凤(惠英红 饰)感到好奇,进而从燕叔口中得知了当年曾发生的一起血腥惨案。同大厦的冬叔(吴耀汉 饰)不慎跌死,冬叔的老婆梅姨(鲍起静 饰)求专修邪法的阿九(钟发 饰)帮其还魂,但酿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爱恋贪欲引出无限烦恼。僵尸猛鬼,趁夜横行……

 长篇影评

 1 ) 我不认为这部片子是卖情怀

这部片子有一些致敬林正英僵尸片的台词桥段等,但占的部分并不多。

无论这部片子有没有刺激到你,但都不是以前那种用各种搞笑元素来缓解恐怖气氛的僵尸片,这就是一部纯恐怖片!

孪生姐妹被奸杀,带着怨念成为一脉同生的恶鬼。

母亲因为丈夫的罪孽而带着内疚和害怕一直守着房号2442。

小孩亡灵楼道至老伯滚下楼梯至颈骨移位,后被道士失手推出栏杆摔爆面部死去。

道士杀人后秘密教受害者妻子炼尸,中途被看守大楼的阿伯察觉,后被受害者妻子活生生砸死。

妻子为保证僵尸顺利炼成,关小男孩进厕所喂僵尸,后妻子故意放出咬死道士。

就连最后的母亲为小男孩报仇以卵击石对战僵尸,道友用血在地上画符,断手转动五行等等这些都是拍得又血腥又残忍又压抑,已经没有有一丝搞笑。不跟以前一样老少咸宜了。

庆幸中国还有香港敢拍这类恐怖片,而不是内地那些兜了一大圈告诉你其实是悬疑片的挂羊头卖狗肉的鬼片。

 2 ) 这才是致青春!《僵尸》之后,再无僵尸!

1985年《僵尸先生》横空出世,在没有巨星加盟的情况下,横扫2000万票房,在当年香港电影里排名第五,开创了香港的僵尸片时代。

1986-1988年诞生了数十部僵尸电影,但是模仿多过创新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僵尸电影开始走下坡路。

1989年林正英为了重振僵尸电影,不计成本,积极创新,在保留本土民俗的同时,在僵尸电影中大胆引入吸血鬼,推出《一眉道人》。尽管为未能盈利,却拓宽了僵尸电影的思路,被视为中兴之作。

1990-1993年,由于粗制滥造的僵尸电影太多,再加上武侠片和赌片盛行,观众渐渐对僵尸电影失去兴趣,僵尸电影积重难返。

1994年,林正英耗尽心血拍摄《僵尸道长》电视剧,为僵尸题材强行续命。

1997年,林正英因肝癌过世。

1998年-2004年,亚视为纪念林正英,拍摄《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三部曲,利用大胆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僵尸世界,使僵尸摆脱以往笨重,死气的形象,在两岸三地再次掀起“僵尸热”,然而终究无法逆天改命,往后10年,僵尸电影逐渐退出影视圈。

2014年,麦浚龙邀请了当年拍摄过僵尸题材的钱小豪、陈友、钟发和吴耀汉,拍摄《僵尸/七日重生》,向香港曾经辉煌无比的僵尸电影致敬。同年,曾在《僵尸先生》中有出彩表现的许冠英去世,当年的《僵尸先生》三人组仅剩钱小豪一人。

麦浚龙的致敬与创新

《僵尸》讲述的是演惯僵尸电影的落魄男演员,因为僵尸电影的没落,事业一落千丈。在妻离子散后,打算在屋邨上吊自杀,被大隐隐于市的阿友及时救下后发生的故事。

全片有非常多的镜头在致敬林正英的僵尸电影。

1.《鬼新娘》的经典配乐。

2.钱小豪当年拍《僵尸先生》时留念的老照片

3.“人分善人恶人,符分善符恶符”致敬《僵尸先生》。

4.用镜子现女鬼形在致敬《一眉道人》

其他影片致敬时,观众更多的是会心一笑,但是《僵尸》的这些致敬的镜头,更多的是勾起观众的伤感。在那张老照片上定格,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只会让观众唏嘘不已。当年开创僵尸电影的林正英已经走了,许冠英也在《僵尸》的剧本创作期间走了,其他人也老了。而这种哀伤的情绪,在友哥说完:“没得抓僵尸,唯有转行炒糯米饭。“化为了嘴角的一丝苦笑。本应是抓僵尸的道士,因没有僵尸而落到要炒糯米饭的地步,是多么的无奈与不甘。

除了用致敬来营造沉重的氛围,本片的另一特点就是大胆创新。由于有日本恐怖大师清水崇的参与,《僵尸》不同于以往的香港僵尸电影,全片都散发着浓浓日式恐怖电影的味道,无论是电影的色调还是对双生女鬼的刻画,都能看到日式恐怖电影的影子。但是,麦浚龙拿捏的恰到好处,故事的内核依旧是僵尸,清水崇的作用更多是技术上的指导,并没有喧宾夺主。麦浚龙成功地将日式恐怖和香港僵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在道具方面,他也做出了大胆创新,比如:

把可以斩妖伏魔的铜钱剑改成了可以镇尸的铜钱面罩。

改变以往开坛做法捉僵尸套路,改用罗庚开五行结界,更显民俗特色。

而最具想象力的是,他把厉鬼和僵尸结合在了一起。一般香港电影的厉鬼附身,都是附身于人,厉鬼和僵尸是两个不同地题材。而到了《僵尸》,双生女鬼“有魂无魄”,僵尸“有魄无魂”,两者一旦相遇会变成极其厉害地飞僵,非常地有创意。

麦浚龙在致敬的同时,做出了非常多的理念创新,使得《僵尸》不会沦为一部炒冷饭、卖情怀的电影。

执念与善恶

不同于以往捉僵尸的电影,《僵尸》充满了佛教因与果的味道。麦浚龙在《僵尸》里面并没有强调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并不打算在电影里探讨善与恶,他想要在电影里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执念。

电影中的人都有自己的执念,都有放不下的东西:

钱小豪放不下事业与家庭的执念;

梅姨放不下对爱人的执念;

阿九放不下对生的执念;

就连看似最潇洒的友哥,其实也有放不下的东西:他一直对父亲的离世耿耿于怀,更对这个世界不需要自己抓僵尸而感到不满,所以他才一直没有扔掉家里的法器。

如果一个人执念太深,看不破放不下,终究会演变成一场悲剧。所以钱小豪搬进屋邨自杀,阿九不惜杀害冬叔炼尸,收双生女鬼借命。

为了保证自己成功借命,阿九做了很多准备,比如:

给僵尸戴上铜钱面具,用铜钱镇尸

利用中药掩盖尸体味道

做了傀儡以便操控僵尸

千算万算,阿九始终算漏了人的执念,既然自己贪生不惜杀人,那么梅姨为了冬叔还魂又有什么做不出的?执念并无好坏之分,只有深浅之分。而善与恶,好与坏也从来都不是固定的,不是一层不变的,执念太深,好人也会做出非常恐怖的事情:

电影里梅姨的转变最让人觉得震惊,梅姨心地非常好,平时不仅帮街坊免费补衣服,还帮他们带小孩子,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人,为了复活冬叔,不惜杀生。其实从梅姨为了保守住秘密,不惜杀死好心的燕叔时,所有的事情就都已经不在阿九的控制范围内了。小白进去梅姨屋子前,梅姨就已经把面罩拿下来了,只要冬叔能回来,梅姨根本不管回来的是人还是僵尸。执念入心,乃至成魔。

小白的“梅姨,我想去上厕所”直接把冲破了梅姨最后的底线:既然除了面具还不行,那就试试童子鲜血。

在导演眼里,善恶就在这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我们不愿放下的,我们所执着的。如果放下了,阿九也不会想借命,梅姨也不会杀害这么多人,又哪里来的僵尸呢? 从这个意义讲,因何生僵?因执生僵,僵尸就是人内心的执念。电影所要表达的东西明显比以往的僵尸电影更加深刻。

让我再做一次主角

当梅姨放下执念,自杀谢罪时,不少观众松了一口气。然而麦浚龙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拍摄一部悲剧收尾的僵尸电影。导演猛地把镜头倒回到了钱小豪刚进入屋邨的那一刻:

他一个人孤独拖着行李走进屋邨,看见米铺老板正在埋汰打杂的友哥,经过保安亭时看到燕叔趴在桌子上睡觉,他一个人孤独的进了电梯,遇到带着小白回家的阿凤,两人笑着打了招呼。他在到达2442前经过了梅姨的屋子,看到了冬叔的遗像,最后走进2442后上吊自杀。

没有人救他,他真的死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他临死前的幻想。麦浚龙认为仅仅是把以往喜剧的僵尸电影改成悲剧收尾,根本不够深刻,这种致敬哪个导演都能做。所以他为《僵尸》的选了一个最悲伤最绝望的结局: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落魄演员濒死之际的幻想。他同僵尸电影一样都辉煌过,然而终究阻挡不了时代的浪潮,慢慢被世人遗忘。他接受不了这样荒谬的现实,在弥留之际,把自己心中的执念幻化成了最后一场僵尸大戏,希望在临死前再做一次主角,就算死也要轰轰烈烈地死在与僵尸的战斗中。

这个结局直接拔高了《僵尸》整部电影的立意,但是也给观众浇下了一盆冷水,僵尸电影真的死了,也早就死了,如同验尸房里钱小豪的尸体一样,冷的刺骨。

最后这个镜头,是全片仅有的一次告诉观众男主的姓名,从头到尾其实男主叫什么,电影根本没说,我们也不知道,只能从一些细节来推断,除了一开始我提到的那张《僵尸先生》剧照,还有这一张老照片,这一张是《原振侠与卫斯理》,拍摄于1986年。

而男主自杀前镜头给到的旧戏服,是钱小豪饰演《太极张三丰》董天宝时穿的。

如果不看演员表,又有多少人知道男主是谁?更多的是一种“这人怎么看着好眼熟啊?叫什么来着?”“我好像在哪部电影里见过他?”。演员过气之残忍,不过如此。那么僵尸电影呢?有多少观众现在还会去看僵尸电影?钱小豪为《僵尸清道夫》宣传时曾说“31年了,当年的林正英现在是我做了,为什么呢?因为正英师父已经去了另一个地方,其他人呢?许冠英、午马,都去了别的地方。”他没说出口的是,僵尸电影也去了另一个地方。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僵尸电影已经死了,只是看到《僵尸》种种创新时,不免心存希望:也许还会回来呢?麦浚龙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比较喜欢沉重一点的电影,我相信电影里面总要有些希望,哪怕希望只有一点点。在这个故事里面,一个人决定不想走下去了,在他离开的时候有一些元素,令他有一种自豪感,或者是一种希望,哪怕只有一点点,我觉得就是那个感觉吧。”而他给的结局就是这一切都是钱小豪的临死前的一场梦,而希望在哪里?在他死时的那一抹心满意足的微笑。

绝望吗?绝望,谁能想到1985年的僵尸三人组只剩一人,而这一人却因事业没落家庭破碎,上吊自杀,自杀前依旧放不下执念,希望再当一次主角,死于轰轰烈烈的僵尸大战。有希望吗?有啊,你没看见那抹微笑吗?就连死,都能再做一次主角,回到那个熟悉的僵尸世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我在写下这篇影评时,曾多次切到最后验尸房的镜头,我多么希望当钟发问出:“他是你贵亲?”的时候,那个男生没有回答,而是像僵尸一样跳下钟发。可惜没有,留下的只有麦浚龙导演的配音“我是他的儿子”在验尸房里回响。

其实我们也都知道僵尸电影已经死了,只是看到《僵尸》种种创新时,不免心存希望:也许还会回来呢?终究不过一场大梦。的确,这个结局非常的无情,非常的残酷,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局,做到了对僵尸电影最好的致敬:谢谢你曾经的陪伴,但是我们没能照顾好你,对不起了。

这场梦做了这么多年,是时候醒了。

普通话版与粤语版

《僵尸》的粤语版和普通话版观影效果差别非常大。首先是普通话版配音跟背景音乐塑造的氛围不协调,听起来非常突兀,难以入戏。

其次是台词问题。普通话版把粗口给省略了,而友哥和烂口冬的粗口是绝对不能省略的。粗口不单单是用来骂人的,更是人物性格的间接体现。比如钱小豪和友哥在米铺前的谈话。

友哥: “个阵滴米,几撚值钱啊……道士就糯米跟身,道士同米铺嘅关系就一代传一代。宜家咪撚话道士啊,僵尸都冇撚晒。”

翻译成普通话应该是:那时候的米,多JB值钱啊……道士就糯米不离身,道士和米铺的关系就一代传一代。到我哩一代,别JB说道士了,僵尸都他妈没有了。

而国语版的配音把粗口删掉了。

友哥从小就跟着父亲四海为家,到了屋村,本来打算住几天,父亲驱鬼回来就走的,没想到父亲失手,在没有回来过,把友哥一个人留在了这里,一留就是几十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友哥被父亲抛弃了。而父亲平时是有把自己所学教给友哥的,友哥长大后很大可能是要子承父业,结果世界变化太快,僵尸没了……友哥被世界抛弃了。一个人孤孤零零在这里困了几十年,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不满,更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所以友哥的衣着打扮非常随性:旧浴袍+旧背心+旧短裤+脱鞋。跟其他人相比说的好听点就不羁,说的不好听叫不入流。而他的粗口正是自己对这个世界不满失意的表现,只有夹杂着粗口的粤语,从能表现出这种味道,一旦改成普通话就变味了,友哥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大打折扣。而冬叔被称为“烂口冬”则是因为他满嘴粗口,普通话把粗口都和谐掉了,还叫什么烂口冬?

僵尸的三个版本与遗憾

《僵尸》有三个版本,第一个是III版本,也就是威尼斯电影节公映的版本。第二个版本是IIB版本,也就是现在我们上网下载的版本。较比III版本,做了不少的删减。第三个版本是导演剪辑版,麦浚龙曾表示如果有时间会做一个剪辑版,时间在135-150分钟,然而直到今天都没有剪辑。

高脚鬼魂那一段戏本来是跟许冠英和楼南光有关的,属于一条支线,但是剧本没写完,许冠英先生就仙逝了。麦浚龙认定其他人演不出自己要的感觉,就把这条支线砍了,只保留了高脚鬼魂的出场,用来制造恐怖的气氛以及把以前香港“屋村有鬼”的说法具象化。而在许冠英先生仙逝之后,曾在《僵尸先生》里饰演米铺老板的午马先生也在2014年因肺癌晚期病逝,曾在87版的《倩女幽魂》里饰演燕赤霞。

撒泼打滚求关注:

光影扭蛋机

 3 ) 战得千年破,一梦万古愁

我太爱港产片,但是和朋友们坐下来,聊的多数是功夫片和邵氏片。

那年林正英去世,才突然发觉,同样是录像厅老观众,大家一直最不愿错过的是僵尸片。对于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大家居然个个熟悉,甚至对于林正英的黄大仙,都能分出各个电影,聊出各自个性来。

03年,徐克领着钱升玮,拍了《千年僵尸王》,真是大大往前走了一步。不过对于两位老怪来说,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甚至片子连国语版都找不到。

然而麦浚龙的《僵尸》,真是震得我一天说不出话来。原创性足够,故事很完整,表演水准极高,人物符号化处处是戏。明的怀古不多,全是暗藏的致敬,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独投有缘人。

这样的电影太难得,有人拿《打擂台》相比,要我说,没任何可比性。《打擂台》那是回光返照,《僵尸》干脆就讲个死路一条。

还有人拿麦浚龙说事,说富二代也有会拍电影的,屁话!你翻翻中国导演的名字,张艺谋这种草根出身的有几个?家室跟麦浚龙差不多的(当然差的都是挺多的),有几个又能拍出像样的类型片来?

我对卢海鹏、惠英红、鲍起静这三位演员有着特殊的感情。惠英红长得像我妈,看过的人人说像,卢海鹏长得像我姥爷,鲍起静长得像我奶奶。西片再牛逼,没有中国面孔,也找不到这种浑身惊悚的亲切感。

陈友印象里就演过《僵尸叔叔》《僵尸先生》两部僵尸片,但都是录像厅大片,《僵尸先生》场场都有人站着看。加上各种各样的配角,实在脸太熟。在《僵尸》里披着这身宽袍睡衣一出场,眼袋里全是沧桑,掐着烟头一低眉毛,简直不能直视。

钟发就太厉害了,我们小时候想起钟发这张脸就没法睡着觉,大眼睛简直要掉出来,脸颊深深下陷。就算演的是再小的反派配角,一瞪眼就要感慨老祖宗造人也有手抖的时候。马云那是怪,钟发叔叔那才叫吓人。《僵尸》里看着钟发眼熟,不敢认,脸还胖了一些,看着顺眼多了,虽然角色周身惨白,能看得出气色还成,也觉得欣慰一些。

虽然鲍起静老师已经拿过影后,但我说句心里话,以前真没觉得老太太有多厉害,因为长得太慈祥,老是那张街坊里最不起眼的笑容。《僵尸》里有一场点题的戏,老太太绕着僵尸做衣服,从装作若无其事,到错失惊愕,到悲痛欲绝,再由头来过。戏也设计得好,老太太演得太棒,七八座金像奖都拿得。

钱小豪,他一出来,一宣告男主角身份,熟悉僵尸片的人就知道,编导太不简单,太够意思了。行李里拿出一张三个人的照片来,真是看得我全身一震,编导和钱小豪真敢来。林正英走了,许冠英也走了。僵尸片里这三位男主角,直接出现在这张照片上。活着的,就剩下钱小豪一个了。《僵尸》里表象的沧桑,是陈友在带戏,内涵的惆怅,在钱小豪这角色身上,这个一点也不老的名字,和这张没怎么老的脸,全是历史。

场面我就不分析了,高手们都说得极在理。就说最后一场大决战,刻意压缩在这么小的场面里,却极细致。说到小格局,是很港片,说到细致,其实港片在当年,都属于细致的,8090年代任拿出哪个功夫片的分镜,现在的导演也来不了。但是《僵尸》这场戏是极细致,可以放诸时间去超前了。多说无益,请自己看。

故事我就不分析了,前面的部分其实比较简单,细节比架构出彩。结尾的设计,升华十几层楼的境界,历史和现实,轻轻地撞碎在停尸台上。

我记得王朔狠狠骂过港片,认为打打打打是好勇斗狠,意识形态有问题。其实这跟他的大院出身有关系,他从把玩政治的环境长大,就算游戏人间,也是看着现实的脸谱侃世界。他不喜欢,是他个人的事,就像我们喜欢,是我们个人的事一样。

年轻的我们,总是觉得电影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发现,发现梦想的力量有多么伟大,但回头再看从小就看的成龙电影花絮,那些在潜意识里带给我们的,死缠烂打、精益求精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我们从录像厅里糊里糊涂走出来,在今天,踏踏实实走下去,看到港片死了,却还有《僵尸》这样的电影,用高标准去怀旧,也去原创。仿佛是一个一身煲仔饭味道的知己出现在面前,微笑着拍拍你的肩膀,证明你一路走来,都是值得的。

这,才叫他娘的致青春。

 4 ) 这是一场因执念而产生的轮回

       僵尸又名七日重生,这部影片挂着致敬僵尸片的幌子,实则讲述了一个关于因执念而轮回的鬼故事。
       筒子楼到底存不存在呢?它作为一个时而筒,时而又不筒的建筑,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筒者,内口而外口是为回,这就是在暗喻轮回往复,没有结局。那么没有结局的本片,想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僵尸片鬼片,细心点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僵尸或者鬼之所以出来闹事,一定是因为有未了之愿或未竟之事,这些统统可以称为执念。影片中,男主钱小豪接受不了妻儿去世来到筒子楼寻死,阿九接受不了将死而养小鬼甚至炼僵尸,梅姨接受不了冬叔之死找阿九炼尸,小白妈妈明明害怕2442房因割舍不下曾经的家每天都去偷看,看门大爷燕叔因为放不下小白母子迟迟不退休最后横死,阿友一直将五行法器挂在墙壁上等着它转动的那一天。他们都在告诉我们:无论是人是鬼还是僵尸,只要在这个世上,都有逃不掉放不下的执念。
       执念因情而生,或许会因情而释,一个执念的消亡伴随着另一个执念的新生,此起彼伏,不停往复,所以根本不会有终结之局,有的不过就是一场和另一场的轮回。
       执念是痛苦和罪恶之源,如何放下执念?影片在最后告诉我们:男主幻想重新来到筒子楼,重新认识了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理由重新自绝生命,死时妻儿未死,有子收尸,已知天命(验尸标签上写了50岁)。
       影片在最后这样告诉我们:如何放下执念,只能自我超度。

 5 ) 放不下执念的悲剧

这部片其实从头到尾的逻辑性都很完整。

  为什么黑衣道士阿九要杀梅姨的老公冬叔,因为他肝癌末期,一直吸养小鬼的灰阳借阴命来延寿,渐渐的压抑不住,就想养双胞胎女鬼,但双胞胎女鬼同命双生,合气连枝,有魂无魄,不是一般容器,例于那个缠了墨斗线的施法红衣柜能困住的,他需要一个容器,一个有魄无魂的容器,于是他放出养的饿小鬼,诱杀冬叔。冬叔中途醒,两人争斗中坠楼,惊动梅姨,于是计划不得不加上梅姨。
        阿九没有想过要炼尸,他只是想养厉鬼续命。梅姨也没有想炼尸,她只是做了个梦后,坚信她老爷会返阳回到她身边,不留下她一个人。她是一个好人,善人,无偿帮街坊补衣服带小孩子买菜,善良得要依靠老伴冬叔嘴臭骂人来捍卫的懦好人,有糖尿病,跟冬叔相依为命,失去冬叔就像藤萝没有树一样无依。可惜缝尸进棺离地后,一边棺材落了地,而她一个糖尿病患者在冬叔过世后,连高处的花都没办法灌溉,只能任由其枯死,何况到那么重的老人加棺一起再悬掉起来?不能接地气的尸接了地气,她已经有冬叔无法顺利回来的预感,可她没办法,没那个能力立即悬起棺木,更不能接受是因为她的无能为力使冬叔不能再"回来",在冬叔每晚十一点就睁开眼,似乎回来一半的情形下,于是她越来越偏激,打听令冬叔能"回来"的其余方法,悍然在背后拍死对冬叔生死存疑的保安燕叔,拿小白做童子血成为冬叔能回来的祭品。从梅姨开始炼尸的时候叮嘱小白不要再来玩,到接受陈友送来的小白照顾,还安抚陈友隐隐的疑虑,解开冬叔脸上的铜钱面罩,可见她是处心积虑的为冬叔准备了一道童子血。让冬叔返生的执念让一个一辈子的善人变得狠厉跟绝决。她的善良又让这狠厉跟绝决都充满了自我厌弃跟挣扎,最终她用小白的冬雪瓶碎片自尽,跟化为灰的冬叔一起上路.....

  陈友不以道士为生,一个没有僵尸年代的道士,跟鬼做朋友,大有生是过客,死才是归宿的洒脱感,他反问,我为什么不提前跟他们(鬼)搞好关系???鬼是跟着地转,2442的双胞胎姐妹死在那儿困在那儿,为什么要去收,为什么避开的不能是你?
  在这个火葬的年代,人死后都没有条尸,只有棒灰,哪来的僵尸?糯米不能拿来克僵尸,只有炒糯米饭来谋生。桃木剑可以做痒痒挠,罗盘可以当挂饰,他谈笑风生,你以为罗盘上面是铁锈?那是一代代道士的血,洗都洗不掉……
        他有道士的敏感,又有陷进科技现代的困惑,冬叔踪迹成疑还是在保安燕叔找到金牙的提示下,他甚至认为看到现场的杨凤话并不能采信,她是疯子么?但人后跟着几个小孩子让他联想到养小鬼的阿九,他就让保安燕叔去阿九那里查看,在他理解中顶多冬叔死了成了鬼,被阿九养。他发现大家身上的防腐剂味道,对梅姨有疑虑,借着送小白过去探视几眼,发现没有异状就算了,原本梅姨就是一个免费帮街坊缝补衣服,照料小孩子的老好人么.....
       谁知道什么都变了,就像挂在墙上尘封住的罗盘缓缓开启,陈友望向它时那种木讷,惊诧,怀疑同时又诡异的表情..........

       钱小豪是个过气的僵尸片演员,本来因为家庭境遇一心求死,死前被鬼附被陈友救感谢陈友被告之不忙。也许是害了他,也许救得了第一次救不了第二次,所有一切都一语成谶。钱小豪好容易融进这个村屋,好容易摆脱到恋子成狂,好容易下定决心洗掉手上画的手表把昨日翻篇,好容易在杨凤小白身上重新找到对家庭的渴望跟寄托,小白被当成童子血成为僵尸翻生的祭品,杨凤奋起懦弱的女子之躯,跟僵尸绝望的抗争,生生惨死在他面前,他努力遗忘掉旧世界好容易构造出一个新世界的雏形,片刻就在他眼前眼睁睁的分崩离析。
       

       这里每一个人都是悲剧,放不下执念的悲剧。


  很多人理解僵尸是一个过气僵尸剧的演员在自杀前的一场梦境,又或是临死前经历的一个平行世界,否则解释不到为什么会延生出杨凤兽性的补习老师老公跟双胞胎女鬼的出现。

  我倒理解是结界里临死钱小豪于世上最后的微茫愿望。

  杨友不必死,他只是一个平凡不过热心快肠的糯米饭店老板,梅姨不用死,她放下对冬叔返生的执念,能够平静的面对冬叔的遗照,杨凤小白不用死,她他们是再平淡幸福不过的母子,在电梯里讨论晚餐,甚至阿九不用死,他不再养小鬼,而成为一个知性的敛尸工作人员,过着啃苹果而不是吸鬼灰的健康生活。而他自己死掉无所谓,重要的是儿子不用死,他可以来为自己送终,领尸。
  这是部绝望至死的影片。

 6 ) 港片恐怖片

恐怖剧情片,讲述一个演惯僵尸片但已无片可拍的老演员,并且家庭生活不幸,妻离子散的他搬到一座阴森诡谲的大厦,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却遇上隐世的天师阿友后引发的故事。一部向传统僵尸片致敬的电影。

这是部并不恐怖,但会难过的僵尸片。道士在没有僵尸的世界,只有靠卖炒饭为生。片里的梅姨放不下冬叔,阿凤放不下小白,阿友放不下小豪。而我们放不下的,是那个已经逝去的,灿烂的港片年代。如能重新来过,愿你七日重生。

相比于致敬,其实本片更像是一部日式恐怖片,清冷的色调,执念的怨灵,但整体的制作水准很高。不必遗憾,那个年代癫狂、热闹、市井的港片气质早已回不来了。

 短评

日式恐怖、美式血腥加港式迷信杂烩,除了还不太会把握叙述节奏,MV风格镜头和声效滥用,拍得真可谓有情有性,如果真是麦浚龙一力完成的,笔仙之流都可以去死了。首映现场看到活人,到29岁终于长开了,说话也头头是道,彻底改观。

3分钟前
  • 阿尔髮
  • 推荐

“很多人都说电影的剧情很荒谬,原来,人生比电影更荒谬” 震慑、怀旧、越怕越吸引人往下看,越看越好看,越好看故事越精彩,越精彩越看不懂……2013年最王家卫的恐怖视听奇赏,吴耀汉演的僵尸符合所有预期。“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记忆,你一定要重新教导我怎样去笑。去笑,其实很累。”

4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丧尸片中你最文艺,文艺片中你最丧尸。

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所有的铺垫只为最后20分钟的壮士断腕。

11分钟前
  • Mika
  • 推荐

林正英港僵文化的一次追溯+悼念。当代特效作血肉填充老派骨架再现道僵世界观,浑片散发浓浓的人文关怀+文艺气息。文本本源《钢之炼金术师》——对往生者的留恋,衍生无尽的恶。因历史车轮而磨掉本来面目的人们,以为突如其来的事件能重拾活着的意义,其实一切终究不可逆。结局悲戚而情怀到位。

16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力荐

放不下的执念,必将在死前重演

1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片头鬼新娘的曲子一出,已经激动得抖如筛糠,后面“别说道士,现在这个时代,连僵尸都没一只”的台词又更加感概,已经很满意了结尾还来高杆,哇哦,其实只要看到钱小豪,陈友,钟发,楼南光再演僵尸片,就够了。

2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有感觉…… 感觉,这东西,你们应该懂的

23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红线糯米今犹在,不见当年林正英。和《功夫》的猪笼城寨的封闭性及致敬前辈一样,重启了多年未曾触及的僵尸片,老戏骨的演出值得激赏。可惜年代的转变今非昔比,故事干瘪沉重,美学和日式风也太重形式,已经再也回不去了。正如结尾的临终一梦,僵尸戏码大势已去,终归是入殓为安。

25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What a wasted movie.

30分钟前
  • 无所谓
  • 较差

麦浚龙真是一个超级走心的富二代 不管是做音乐还是做电影都认真有想法 出来的结果自然是赞到爆 虽说我是被林正英吓大的【。 但看到那个时代的东西在如今用这么酷炫屌的技术表达出来实在是惊喜 电影并不是为了恐怖而恐怖 故事也讲的很好 很多细节和场景都能体现用心 ps钱小豪保养得也太好了吧

32分钟前
  • igrɛkonze
  • 力荐

处女作就这水平的话,那前途就不可限量了。

35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有幸在多伦多电影节看了首映,还看见了麦浚龙,本人真的很好,谦虚友善,毫无架子。片子拍得有新意,几乎没有逻辑问题,画面更是漂亮精致。结局倒是令人意外,可能为了能在国内上映留了一手。鲍起静的表演绝对是个亮点,老戏骨。

40分钟前
  • Steven|海边的卡夫卡
  • 推荐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哎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香港僵尸片的外壳,嵌入日式恐怖片的元素。麦浚龙+清水崇,怀旧却又不失创新,cult却又不失文艺。结局那段臆想镜头,致敬经典僵尸片的同时,亦暗示现状:老式港片风光不再,但仍有一帮人坚持。

44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美术和摄影都好用心的电影,一如《一代宗师》,如果每个港人都这么用心去做本土强势的武侠片和恐怖片,扎克·施耐德随便秒

47分钟前
  • 谋杀电视机
  • 力荐

其实致敬的非老港片,而是致敬了恐怖片。影片汇集了港片的僵尸传统、日式的女鬼造型及行动方式、美式恐怖片的血浆,麦浚龙对恐怖片的爱杂糅出了一部很有趣的片子。本片首先胜在风格,全片呈现出的阴森恐怖的氛围非常对味,看起来真有点冷,包括摄影、美术几个方面的特色突出。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這部片子確實不錯,情節雖不算新,但節奏鏡頭氛圍的處理都挺好,輕微的搞笑和恰好的感人設置,外加一幫老戲骨的加分,即使后半段有變動作片的傾向卻不會有龍頭蛇尾的感覺。讓我這枚反應過敏星人在自己手指縫的遮遮掩掩和各種大呼小叫下,依舊感覺值回票價~麥浚龍這個新導演還是值得期待的!

56分钟前
  • 猫薄荷K
  • 力荐

HKAFF三級版。老實說,並沒有期待中那麼好,四星是私心。沒看過殭屍片,但我想除了演員外,這部片子所蘊含的殭屍元素並沒有那麼多。視覺效果陰暗而美,CG一般,有些許驚悚,配樂有參差。Juno是個想法很多的好少年,講許多人情人世,但貫徹得不夠徹底,遺憾。鮑姐真的演得好好,以及好愛陳友!!

1小时前
  • 烏滌非
  • 推荐

红线,符咒,黄袍道士,银剑,武功,口诀...当僵尸横举着手跳出来时我也差点兴奋得跳起来!可惜为了海外市场过于西化,故事没讲顺畅整体显得花哨,僵尸跳了两下就成了伏地魔。不过情怀的确有,要是像过道里四个高大的过路鬼那样鬼魅极致的中国元素再多点就好了。想象力,视效设计和完成度真是牛逼。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