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星座

剧情片法国1962

主演:杰斯·哈恩,米歇尔·希哈董,范都德,保罗·比希利亚,Gilbert Edard,克里斯蒂安·阿莱尔,保罗·克罗谢,Jill Olivier,Sophie Perrault,斯特凡·奥德朗,让·勒普兰

导演:埃里克·侯麦

 剧照

狮子星座 剧照 NO.1狮子星座 剧照 NO.2狮子星座 剧照 NO.3狮子星座 剧照 NO.4狮子星座 剧照 NO.5狮子星座 剧照 NO.6狮子星座 剧照 NO.13狮子星座 剧照 NO.14狮子星座 剧照 NO.15狮子星座 剧照 NO.16狮子星座 剧照 NO.17狮子星座 剧照 NO.18狮子星座 剧照 NO.19狮子星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7 20:05

详细剧情

  一个炎热的夏季,一名寄居巴黎的音乐家皮埃尔获得了一份意外的遗产,这似乎是他命运的转机。但很快,这转机就从正面转向了负面。遗产落空,而好友此时都在外地。就在一次短短的旅途中,他一步步沦为了流浪汉。这几乎是侯麦的电影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但这戏剧性情节在影片中也仅仅只是一次契机。  主人公的社会身份在一天天的窘迫中丧失,他的尊严也几乎荡然无存,周围的一切对他而言也已经完全不同了。在这里,事物呈现出的是对于不同境遇的人而言的相对性。主人公的境遇可以使得周围一切事物的意义发生改变,商铺小贩的叫卖,也许平时在主人公耳朵里只是噪音,而对于已经食不果腹的主人公来说却像是欲望的引诱;而周围的游客们的怡然自得对比的是皮埃尔对巴黎的咒骂。影片最后,转机再次降临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仍如前一次一样振臂高呼。结尾给出了不断叠化、不断逼近的狮子星座的图案,似乎是在对应影片的名字,对应皮埃尔对自己命运的笃信。  但命运如同星座一样不甚可信。星座的命名由人所赋予,如果没有人的命名,它们只是散落在天空中的亮点,更不可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几乎所有的旅游地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不能赋予这些风景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意义,它们便与其它的地方没有太大的差别。一块石头、一棵树、一片沙滩当然会有所差异,但至少没有主人公们想象的那么大。故事所给出的训诫,并不是情节所讲述的主人公的命运,而是内隐于情节与主人公所想象的自己的命运之间。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个“道德故事”。正如影片中皮埃尔的画家朋友弗莱德所说的,钱也许会埋没皮埃尔。当然在这里,侯麦并不是要重复一个古老的谚语。关键是,对于皮埃尔来说,他的价值会存于何处?  皮埃尔的奏鸣曲被那封带来遗产的电报所中断,而也正是那首未完成的奏鸣曲才让他的好友认出他来,摆脱了厄运。或许也正因如此,那首奏鸣曲可能永远无法完成。而这与遗产的得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面向,情节也因此并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最终,主人公的命运好像真的应验了,但那也未尝不是一个圈套,抑或一种障眼法。  在巴黎街头,皮埃尔对着石筑的墙壁捶打、咒骂。他并不知道,他攻击的正是他自己的名字(在法语中,他的名字Pierre与石头pierres完全相同)。石头正像一面无法照见面孔的镜子映证出他自身的存在。皮埃尔在沦落中,几乎沉默不语,没有人能认出他来,即使是就在他身边的朋友(画家弗莱德和皮埃尔坐在路边同一条长凳上,却都没有注意到对方)。是小提琴帮他发出了声音(这一次皮埃尔的演奏并没有像上一次在聚会上那样发出刺耳的声音),并让他重新融入到了他所咒骂的巴黎。但之后的故事,也许只是这个故事的不同的变体。结论也如狮子星座的图案一样暧昧不清,皮埃尔在沉默中所想的正是这个故事真正令人发想的动力,即使他所想的和我们所想的并不一样。

 长篇影评

 1 ) 星图般的巴黎

看到导师Dr. Lack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篇文章,是从地图的角度看的,挺有意思。侯麦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刻画人物、心理十分细致不留情面。他的很多细节都能看出他注入其中(对于电影和这个城市)的爱意。感觉这个电影在豆瓣上没什么热度,所以想把多一些的解读搬过来。

以下是我对他文章的粗略整理,加了点自己的小感想。这篇不算是什么影评,也不是特别深度的分析,大概算是个有爱的信息小汇总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里面的各种街道、酒店google map和street view一下,如果是在巴黎呆过的人,一定会觉得更加熟悉亲切。

------

Pierre在电影里晃悠了大半个钟头,事实上有一个月,无奈地把巴黎夏日市景尽收脚下。孤独的八段旅程下来,他也从一个几近成为百万富翁的体(懒)面(惰)音乐家变成了倒(倔)霉(强)的准流浪汉。 有趣的是,在Pierre形单影只地寻找靠山,而那些熟人们不是度假就是消失时,他唯一一个对他还有点关心的朋友Jean-François也在四处奔波,当然人家的比较高级:巴黎-Hassi-Messaoud(阿尔及利亚)-约翰内斯堡-莫斯科-Monrovia(利比里亚)。电影还展现了各种交通方式:通知Pierre遗产消息的邮差的自行车、朋友们离开他度假去坐的火车、Jean-François的标致车、他奔赴郊区时开离的巴士、丢了票没法坐上的地铁(那时候Pierre的流浪还只是刚开始,还是相当体面守法不逃票的)、在河边休息时开过的豪华游艇、与流浪汉基友压马路时坐的婴儿车、还有他的表兄撞烂的凯迪拉克。

从Pierre住的地方的改变,也可以看到他身份(或是自尊)的逐渐跌落。一开始他住Quai des Grands Augustins,四楼,绝对的市中心。窗外风景极好,巴黎圣母院和塞纳河尽收眼底。讽刺的是,他还向朋友抱怨,“十年来我只有一个愿望:看看天空。”搬离公寓后,他在Hôtel de Seine小住几日,楼层很低,看不到风景了。被酒店扫地出门后,另一家Hôtel de Senlis甚至没让他上楼。于是他彻底地跌落地面:睡在Cafe de Flore门口、香榭丽舍大街的长椅、Pont Neuf桥上、lycée Saint Louis的台阶上。到后来甚至更low:Île de la Cité的小广场、Pont au Double和Petit Pont之间的河边。

Pierre准备投奔那个据说可以给他工作的人时,他从Pont de Neuilly地铁站出来,走到Rue des Carriers,那个人住在Nanterre,如今是有钱人住的地方)。结果回来的时候发现票没了,是他前一天在Cafe de Flore门口趴着过夜的时候掉出来的。(Pierre显然还是努力挽留他的节操的,没地方住还得选花神咖啡馆这么文艺的地方睡觉,宁死不与臭烘烘的地铁流浪汉们为伍。)他只好走回市中心,沿着Avenue de la Grande Armée,然后是著名的Avenue des Champs-Elysées。

看电影的乐趣是,我们拥有观者的自由心态,不一定要替Pierre担心他晚上该去哪儿睡,鞋子坏了怎么办。如果说Pierre是为了生存疲于奔走,我们则是被他带着走马观花,反倒真正闲逛了这个城市(flânerie)。我恰巧一个月前在巴黎玩耍了几天,走过了Pierre在市中心游荡的大半场所,所以有一种个人的记忆叠加在上面。不得不说,Pierre的确会挑地方,这条路线挑一个好天气走一走,还真是心旷神怡。看到他倒霉事儿一个接一个的碰到,在明媚阳光下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被幸福的人群刺激得满腹怨恨,我们作为观者无论选择站在角色的那边,还是一种enjoy的角度,都不免被添油加醋一番,尝得更加鲜活多味的五十年代巴黎。

地图作为符号也在电影里反复出现:一开始接电话时身边的星图;床边的巴黎地图;Pierre在Hôtel du Pas de Calais找Dominique时经过的五幅巴黎航拍照片;后来他躺在河边,镜头拉远上摇忽然切换到的航拍全景。结尾也很有意思,先淡淡地俯拍着Pierre兴高采烈乘坐Jean-François的标致车远去的情景,然后也是慢慢上摇到夜空,最后赫然变成一幅星图,定格在狮子星座。至此,关于Pierre的历险故事,和关于巴黎城市的故事成为了一个有趣的统一,仿佛又回到了开始那所市中心的小公寓。

-----
Dr. Lack文章的地址:
http://sensesofcinema.com/2010/feature-articles/the-sign-of-the-map-cartographic-reading-and-le-signe-du-lion/
原文最后有详细的Pierre漫游巴黎的八段旅程。散步的好路线哦。

 2 ) 原来“狮子座”是个贬义词

埃里克侯麦_狮子星座_1962

6.5

竟然是我近期所看过众多电影里感觉最吵的,对话也吵,弦乐更刺耳,完全不懂为什么要用小提琴把中后段装得那么满,环境音是听觉上唯一友好的存在。片中皮埃尔来到公园坐在旁边的三位女性闲聊工资跟旅游、或者在一个河边长椅上狗朝他吠,而观影的我就像那时的他一样,聚会场面里戈达尔客串的角色把唱针移开那刻我真是谢天谢地。这个感觉偏怪异,因为埃里克侯麦导演的其他电影里旁白和台词远比这部更多更杂。有句鲁迅的名言是“当我沉默著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稍作改动置于这个电影就是当它呈现默片状态时意蕴无比丰沛(如果没有小提琴的话),化身有声电影就格外显露其单调。当然这部埃里克侯麦导演处女作里可以看到法国新浪潮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继承,相比于戏剧化故事更在乎中立情绪和纪实精神,若在六十年前看到一个人在银幕上硬生生地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估计会大为震惊吧?

占星术是最古老也最正确的科学,片名的“狮子星座”是个贬义形容词,漫游巴黎时镜头单将其身体置于城市环境中就足以达成对其个人性格的嘲讽。按照迷信说法,皮埃尔大概不止是狮子座,还是多血质,自尊心高又极为浮躁。沙丁鱼罐头洒掉时他最在乎的是那条裤子,六块钱支付不起面包就不要了,但80法郎的除污剂不生效便直接扔掉。按马斯洛理论,他作为人的需求即使在最困难时也跨越一二层生理、安全而直达后面的情感、归属和尊重,欢庆与落魄之间获得拉康所谓“镜像体验”,想象界与象征秩序产生混淆。精神世界只剩虚幻投注,自我被指认成他我。

巴黎很肮脏,建筑很肮脏,砖石很肮脏。皮埃尔指桑骂槐借物件材料来喻人,侯麦导演做法也一样,以巴黎城市景观反映社会的人心趋附。《狮子星座》故事很简单,像《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一篇,让皮埃尔的周围环绕一群张乡绅和胡屠户以制造出大起大落时不同呼应方式。

对固定命运的迷信在派对上被不断提及,阻碍人们认清命运的正是认不清自己。但自我定位的失败或许不仅仅是源于性格,也同样是整个巴黎的风气问题。他切换着不同身份,最终于露天餐厅演奏小提琴后才完成了自我认同,不是巴龙、不是易吉道尔、不是卡萨尼克男爵,这瞬间近似俄狄浦斯寓言里所谓“人总在逃离命运的途中才遭遇到真正命运”。

然而在所有人应当为其高兴时,约翰福兰索瓦告诉皮埃尔基督徒死了,你继承遗产再次成为百万富翁。单凭一句话,他再次疯癫,仿佛记忆丧失般狂欢着让所有人都去他家饮酒庆祝,他也又一次回到“狮子星座”对其“无法认清自我”的嘲讽之中。他的仕途取决于固定命运,取决于派件里伯母的遗嘱,取决于报纸上兄长的意外。毫无疑问,占星术是最古老也最正确的科学,人生境遇是单摆所做的简谐运动,高了因认不清自己而下坠,低了再因认清自己而上升,总有某样超出感觉经验现象的发展规律作为指向平衡位的回复力长存。

 3 ) 谁敌得过命运,可命运是什么玩意儿?

下午才说水逆,晚上就看了这部《狮子座》。 侯麦长篇处女座。一个狮子座中年男人,在丢了遗产丢了住处之后丢了自己的故事。 然后,他就一直在巴黎街头,塞纳河畔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走来走去,变成了流浪汉。 然后,遗产失而复得,影片戛然而止。 对了,他不好意思偷,也没能力抢,乞讨还要别人带着一起。好胳膊好腿就是没有想过工作。 在一天比一天更窘迫,一天比一天更褴褛中,彻底把自己搞丢。除了会咒骂肮脏的石头(和自己名字发音相同)。 不知道导演想说什么?命运,还是个体的存在?只是,完全依赖于飞来的横财,朋友的支持,身份的伪装而存在的存在,也是很容易盖不住丧尸的空虚。

也许,得意就忘形,失意就烂泥,是人生常态。谁敌得过命运呢(鬼晓得那是什么玩意儿)?

哦,对了,他是vanity的狮子座。

巴黎的景色值得上一个角色。没有巴黎,这戏也就不成立了。

 4 ) FIFF22丨DAY2圆桌《狮子星座》: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不是很正常吗?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场刊圆桌的第2天第2场,我是主持人我略知她一二,第三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侯麦的导演首作《狮子星座》,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2星。很意外的侯麦处女作,带着精英的视角,俯瞰巴黎。看呐,又是那个无产阶级流氓!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1星,相比侯麦的其他电影,这个反到戏剧性十足,不过再故事如何发展,也不如戈达尔的客串来的印象深刻。

场刊嘉宾 IcrusJoe

3星。对侯麦无感,但这片里的巴黎挺漂亮的,比高达的好看。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狮子星座》我觉得和侯麦后来那些电影不一样的地方是,你看起来这个男人经历的戏剧化过程,是带有很强烈的社会性或者说现实批判性的,但其实他自己单独有一个真空,你像后来《秋天的故事》那种女主一个人避世住在葡萄园里,但其实她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性的牵绊,和《狮子星座》这个男主刚好是两种状态。电影其实被拍的有点像一种“天外来客”的感觉,虽然他的社会身份、阶层属性都被设定得明明白白的,但你感觉他其实不属于这里,他是一个身处“入世”之中但有“出世”气质的人。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狮子星座》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根据男主人公皮埃尔的视角来审视巴黎并拍摄了侯麦眼中的巴黎浮世绘,从一开始皮埃尔还没有落魄的时候他眼中的巴黎既时尚又浪漫,后来巴黎依旧还是那个时尚而浪漫的巴黎,但是皮埃尔却几近沦为流浪汉与这个城市而格格不入,到最后甚至把镜头对向了两个流浪汉的街头卖艺,巴黎还是那个巴黎,但是似乎变得肮脏了起来。

你怎么看待本片对巴黎的描写?这其中是否包含了侯麦对巴黎的批判和讽刺?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每一个城市都有那个肮脏的部分,真实的描写肯定是好过被修饰的,但同情的话我觉得基于导演其他的作品是没有的。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侯麦这种小布尔乔亚,他从来都是批判和质疑,没有什么平民视角,要说贫民视角主角就多半是那个乞丐了。侯麦描绘巴黎,和伍迪艾伦呛纽约一样嘛。

场刊嘉宾 IcrusJoe

与戈达尔的巴黎对比,侯麦的巴黎有一种精致的脏乱。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我觉得整部电影里描绘的精英场景都非常虚伪。但是又带有侯麦自以为是的真诚。他拍小人物,让我觉得很做作,这种什么从天到地的生活,根本不是他能体验的,感觉他就是在猎奇一样。因为他没有穷过,写穷人对他来说很假,但是对巴黎来说又有可能很真,这是一种很矛盾的东西。

场刊嘉宾 IcrusJoe

一个富人能理解穷人的困境么?即使他每天都能离穷困的环境很近?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都是带着一种假定性,假如他突然一无所有了……他会不会上街要饭这类的。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皮埃尔即使在落魄中也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沙丁鱼罐头洒掉时他最在乎的是那条裤子变脏了,6法郎的面包支付不起就不要了不吃了,但80法郎的除污剂不生效就直接扔掉了。他还曾提到自己无法通过满腹的音乐才华与外界沟通,看起来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形象。

你眼中的男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这种刻画是否反映了男人的劣根性?谈谈你认为什么样的男人才不让你觉得恶心,本片男主角有让你觉得恶心吗?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男主角的不讨喜让我观影感到十分煎熬,他只是那类里面的一种,应该还有比他更恶劣的,只是觉得他很没用。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我觉得这个男主其实就不是被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塑造的,他是承担了极端情境的工具人,和侯麦后来那些用心思打造社会关系、情感关系的人物明显不同。

助理主持人 Carter

但是侯麦的电影就是文学性很浓,从这里和伍迪艾伦是有相似的。 这种文学性就是会导致和“真实”“现状”不靠边,(男主角)像是一个用来审视的符号。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没人骂男主角吗?)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虽然男主角只是个工具人,但是工具人也被描写的这么恶心,真是难得了。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有什么好骂的,只是个假人罢了,要说值得骂的,应该是他的同事(好友),不觉得他们更过分吗?(你想)骂他就是因为戏做得到位,产生共鸣了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不是很正常吗?这里其实我反而觉得很真实。其实《狮子星座》的男主角的恶心程度让我想到了《南法撩妹记》的黑人男主角的恶心程度,他们两个都很恶心。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南法撩妹记》暴躁那个确实很恶心。

特邀嘉宾 暗夜骑士

那可不一样,《南法撩妹记》的恶心,是为了最后那一下“刘别谦笔触”打底的。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下一个问题,是我刚刚说的虽然有的地方很真实,但是有一些脱离生活经验的戏剧化情节。有人说本片作为侯麦的处女作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戏剧性太过于抓马,本片浓重的戏剧性都来源于巧合,这种强戏剧性有没有破坏你的观感呢?你认为这种强戏剧性是必要吗?你能欣赏这种强戏剧性勾连而带来的情节转折吗?谈谈你的理解。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现在看来是太夸张了,如果是对侯麦的电影来说,这样的情节转折过于通俗了。

场刊嘉宾 山茶花飘零

不必要,起码编故事要采采风吧,以现在的剧作要求侯麦,好像也不过分。

助理主持人 Carter

我觉得这种戏剧性可能是侯麦太晚拍电影,第一部对自己的一个定位,但是后期的是更具有文学性,戏剧性在这部作品里是跟接近早期好莱坞的那种。

特邀嘉宾 暗夜骑士

有必要,要不不就新现实主义了吗?新浪潮就要有新浪潮味。

助理主持人 Carter

其他新浪潮五虎将的处女作给都是和自我相当有关的。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这部的戏剧性主要是体现在有个比较脱离生活经验的强设定。他的戏剧性其实一直不弱,各种巧合、误会、偶遇,四季系列里好多人物误会都是春晚小品级别的。

场刊嘉宾 IcrusJoe

后面道德故事和四季故事好一点。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对比侯麦的其他作品,像《女友的男友》不乏有戏剧性的换妻情节,但是与本片的风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欢哪种风格的侯麦?谈谈你最喜欢的侯麦作品。

如果你没有看过侯麦的其他作品,那你能不能想到和本片风格类似的电影,并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没有看过这本,侯麦的电影也看的不多,但我不会喜欢《狮子星座》这种风格的,反而《慕德家一夜》我反而更感兴趣。

特邀嘉宾 子夜无人

《狮子星座》没怎么体现他后来在台词(直接文本)上的才华,像《春天的故事》里那种连篇累牍但是看得人津津有味的大辩论(才可以体现出他的才华)。我觉得安东尼奥尼和侯麦都是很懂得“人”的导演,只不过安东尼奥尼更多是用经验直觉在拍,侯麦可以给你总结方法论。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侯麦后期描写人简直炉火纯青,让人相信这个人,这种事情就会发生在你的身边。并且让你陶醉其中,觉得自己也能发生。(白日做梦)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电影中很多桥段都前后呼应、严丝合缝,看似与剧情内容无关的狮子星座早在前半段的派对上一语成谶预言了皮埃尔结尾的好运,前后两次小提琴的演奏代表了皮埃尔两种天差地别不同的心境,结尾处皮埃尔大呼来我家开派对继续了他还未清醒的派对梦。你如何看待这些前后呼应?这些桥段体现了侯麦怎样的作者性?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作家?你是否喜欢这种写作手法?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因为剧作还是早期的侯麦,能做到这些我觉得也不差,这些前后呼应的东西,对我来说其实很加分的地方。

场刊嘉宾 IcrusJoe

我觉得还是一种处女作的尝试吧,虽然有些刻意但还挺不错的

特邀嘉宾 暗夜骑士

暗示一方面体现半遮半掩的文学性,另一方面暗示同样也是候麦嘲讽布尔乔亚的手段,赋予观众一个全知的反讽视角,也是道德高地。我觉得这种全知的道德高地也是候麦在揶揄布尔乔亚的观众们,候麦的作者性在这就呼之欲出了,既是那种以不同视角来描写资产阶级的复调,和其拙劣模仿者洪常秀截然不同的调门与路径。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皮埃尔的奏鸣曲被那封带来遗产的电报所中断,而也正是那首未完成的奏鸣曲才让他的好友认出他来并告诉他再次继承了遗产,看上去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完结,但是你认为他在结局真的摆脱厄运并走向人生巅峰了吗?如果给电影续写一个结尾,你认为会是什么样的?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他这个人物并没有得到改变,即使继承财产他还是跟之前没什么两样。

场刊嘉宾 IcrusJoe

继续苟且偷生。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我觉得他不会再正常生活了。

特邀嘉宾 暗夜骑士

我觉得候麦这部新浪潮发轫作如果需要一个上扬的反讽结局的话,重走上人生巅峰才有小布尔乔亚理会人间疾苦的升华。候麦的结尾很不错,我决定不作修改。

助理主持人 Carter

那我就保持“小布尔乔亚”的结局吧:(

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那首未完结的奏鸣曲贯穿始末,试想如果男主角一开始并没有收到继承遗产的电报,你认为他还会完成那首未完待续的奏鸣曲吗?他的命运会如何呢?

场刊嘉宾 A7M2带位员

我觉得可能会,他说不定会真正完成这首曲子。在金钱面前,人反而会迷失,会选择放弃,因为他所追求的已经有金钱帮他完成了,所以就走向现在这个结局。

特邀嘉宾 暗夜骑士

我还是觉得不会改变。

助理主持人 Carter

会,侯麦创作的主角不会抛弃自身的艺术性。

特邀嘉宾 宫阁的小可爱

我觉得按照侯麦的思路来讲,这个男主角只有经历了一系列人生苦难,才能完成这个作品。这可能是侯麦对自己体验生活写作的一种投射吧。

 5 ) 失语的小提琴手

全片剧作内容保持着极其清晰对立而中立性的思辩与剖析,以一个无法通过音乐才华与外界沟通能力而不得志的小提琴家(片中提前过他的交际范围)对权钱和人情两大共存的社会性与个人间的相互关系做出了例证。

小提琴配乐从开头幽魂般地从塞纳河飘到男主角的梦魇,此后如影随形地映射着他焦着的思绪贯彻其中:在被象征权钱的姑妈因人情重拾再因与表哥的情分(基督徒)比较下舍弃其继承权产生的悲愤;在因钱权的意外降临努力拉笼友人间人情关系却又因失意后将情分换不得救命钱而自哀。2个月间他耳畔的脚步声,内心撕裂的提琴声不断在情理迂回的路上将选择耗尽。他饥饿,漫步,流浪街头,至此音乐家的分身埋藏,提琴配乐消失,流浪者的假面看似重新找到另一种情分象征的伙伴共同争取最底层的要钱权力。

在财产得而复失前,坠落谷底的他意外重逢提琴,压抑的自我渴望通过情绪的释放得到回应。然而通过旧友发觉再度重拾两度死亡累计的财产,正如如“天命”般的自我预言,他再度放弃了“发声”也再度开始庆贺,拥抱了他一路沿途唾骂的人情与钱权社会,听命于人言下星宿指向的社会命运。

片中有关人情的部分几乎涵盖于所有人物关系中,利益从属是诱发主因,但本片历害在每个人物角度看都在情理之中,正如皮埃尔偷窃之时同情的众议声与店主的叫骂声。而最主要的讽刺性在于皮埃尔艺术家身份所注定带有的反社会和控诉性倾向所造成的完全和大众想象相反走向,因放不下身份而困惑,再由此不断瓦解人格自尊,最后在本人第二次拿起提琴演奏之时,却在财产回归而果断地回到开片还没清醒的派对梦,对自我价值属性见利忘义与背叛,加上象征功成名就的星宿预言应该是本片最大的悲剧。

 6 ) 拖到现在才看的第一部侯麦.

侯麦的处女座竟然出乎意料的好看.

摘自《侯麦传》—杰高夫1955年在巴塞罗那待了一段时间,为一个贩卖珠宝的人做担保人,没想到合伙人跑路了。杰高夫后来住不了丽思卡尔顿酒店,到处找小旅店投宿,一个比一个简陋,住完不付钱就走。他从一个花花公子变成流浪汉,每天步行八公里去银行,等着那笔迟迟不来的汇款。就这样,鞋底几乎脱落,只能用细绳绑一下。四个月过后,终于等来一大笔钱,解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

杰高夫最看重自由。他懒吗?倒不如说他害怕被明确的任务束缚。他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里没有一席之地,于是用愤世嫉俗的态度来掩饰内心的犯罪感。他以一无是处为荣, 喜欢被人当成小丑。所以电影中就算皮埃尔缺钱成这个样子,也没有考虑过要找一份工作让自己活下去,我也很好奇他之前几十年是怎么活下来的。(他自己其实也觉得是个奇迹.不过有一点很积极的是即使他生活窘迫到如此地步也从来没有想过轻生,而是用尽全力活下去等待希望的到来,而当时他完全无法预见自己会转运,这点还是挺触动人的~

有趣的是这算是侯麦所有电影中唯一一个为钱发愁的角色,其他角色全都是不缺钱但为其他问题(尤其是感情问题.所困扰,即使侯麦一生中很多时候都存在经济问题,为钱发愁的剧情他也只拍了这么一部,所以侯麦的这种积极、乐观和对自己热爱事业以及题材的执着确实很动人。

不过有钱能活的非常舒适,没钱就觉得世界都是黑暗无光的这点不仅在巴黎,好像在世界上任何不太小的城市都成立吧,可能确实世界上没有几个城市能和巴黎的资源相比,但或许也有人就不喜欢巴黎,就是在小城市过得才开心也说不定,所以也不能因为巴黎资源很棒就觉得这件事只有在巴黎才成立或者只有身在巴黎才能切身体会这个问题'

皮埃尔最后有钱了如果没给在他一无所有时向他伸出援手和他一起乞讨的伙伴一些就太过分了_

 短评

侯麦长片处女作,风格并未确立,善用配乐,相较于戈达尔、特吕弗等人,本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新浪潮烙印,甚至在表现风格上有些接近新现实主义时期的费里尼,而整体上又有点像安东尼奥尼式的“内心电影”。

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是你吗,微信步数第一名

5分钟前
  • Goshima!
  • 还行

聚会上,拉不好的琴,坐位矮于女人,突飙提枪射星,都是自己懒、空望富而不得的好写照。一时间,别人什么都有,就我形单影只,住不得、食不得、偷不得,裤也污、鞋也破、心也碎。我也在长江边困过一夜,未见流浪的道友,未见飞来的横财,未见满天的星斗。结尾那一笔精彩。

8分钟前
  • Yuruky
  • 还行

于学校欧洲电影会议;很可爱的一部电影啊,占星与城市、个体与命运的映射很妙,那些饥肠辘辘皮鞋开花却还是要坚持行走的热天和夏夜所看到的波光与天空,与天上的狮子座或俯瞰的巴黎城形成了最具象与最抽象的两个极点

9分钟前
  • 离净语
  • 推荐

4.5真是非典型侯麦呀,后面半部就没几句台词,核心是关于真实自我的一个寓言,主人公过着混沌的生活,沉迷在成为小提琴家的幻想里,意外之财让他膨胀,美梦破灭之后流落街头,但最后他也没能找到掌控命运的方法,在巴黎这个大都市里,他仍然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为了生活在拼命努力着

1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侯麦的导演处女作,讲述了一位被命运捉弄的现代音乐家的故事。在浪漫浮华的法国大都市,坐在咖啡馆门外的享乐者们与街头流浪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部片子估计是侯麦最不话痨的一部了吧~

14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推荐

没有掌握能力的时候获得权利只会成为一种悲剧。可以预见继承巨额遗产的男主角接下来仍会再次重现电影中一幕幕,荒诞由此反复。

18分钟前
  • 荒也
  • 还行

肮脏的巴黎,却意外的美。侯麦处女座,原来狮子星座真的就是星座运势这个啊…😂 得意时讲究排场,失意时仍不失体面,高大端庄却又虚荣可爱的狮子星座,可能到死都不会喊一句救命。正好蒸发或度假去的朋友们,闭不上嘴的开口笑破鞋,就像是对他雪上加霜的嘲笑。没钱,就没有自由。在梦里谱写的小提琴奏鸣曲,永远就只是梦一场。

2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Marie Dubois太明显了,可是雷乃和梅尔维尔仍然没有下落。。。

26分钟前
  • 犯怵中的嫌疑喵
  • 还行

拍摄于1959年,讲述一个美国小提琴手在巴黎成为流浪汉的故事。这是侯麦的首部长片,也是他最富有戏剧性的影片。这也是一个“道德故事”,其训诫内隐于情节与主人公所想象的自己的命运之间。让-吕克·戈达尔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来参加主人公皮埃尔的聚会的朋友,似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喜欢试听唱片。

27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侯麦第一部 这么棒的电影不明白为什么当年在法国不受欢迎 侯麦好过戈达尔很多

31分钟前
  • Véronique
  • 力荐

钱方面的戏剧性从来都不是所好。结局太没意思。看在他一路受罪的面子上吧。确实不适且余悸。

35分钟前
  • 闻人林
  • 还行

因为身在巴黎,对这个故事特别有感触。这是个享乐浮华都在你眼前的城市,那些浪漫美好你都似乎可以嗅到尝到,但如果你一无所有,这一切都触不可及却又历历在目无法逃避。影片对不经意的细节处理很有意思。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命运的捉弄……没对话的段落好长,一点都不侯麦

45分钟前
  • 甜水园子温
  • 还行

好似一場夢,趕在獅子座結束之前.

47分钟前
  • 大书桌
  • 推荐

如果你一无所有,那么这座城市再风情,也与你无关;页面简介比评论们更靠谱。

5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莫测的星座运势。一个被全社会抛弃的男人,独自在巴黎的街头游荡了一个小时。拍法好任性,无怪荣膺新浪潮票房最失败的电影。接近纪录片,但侯麦显然没有新现实主义式的关注社会的热情,而是在巴黎的风光里去表现一种精神状态。怀疑这部电影给《新桥恋人》带来了灵感。戈达尔有出镜,他在反复试听贝多芬一支四重奏的相同片段。

56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这么有戏剧性的故事不像是侯麦的,唯一像侯麦的是一样由星座说起。注定皮埃尔命运的不是星座,反而正是他对于世界的态度。一曲首尾相接的小提琴曲,让皮埃尔最后印证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个喜剧的收尾,但是也隐隐有一种试图了解命运的严肃努力。

59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北影节留影#看了本片,不得不承认候麦的天才,把摄影机抬到巴黎大街上,对准世态人心,如果没有对生活与社会细致的观察体会,不敢相信候麦就能如此准确的把握这个略带讽刺的故事。音乐家起起伏伏的富翁梦,周围人时好时坏的态度,社会的冷酷势利,巴黎小市民的嘴脸也就跃然纸上了。

1小时前
  • 瑞波恩
  • 推荐

以星座命名的电影反而不是在讲星座,而是讲宿命。

1小时前
  • 阿朽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