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春天

记录片大陆2017

主演:陆运坤,李桂贤,陆庆伟,陆庆松,陆庆屹

导演:陆庆屹

 剧照

四个春天 剧照 NO.1四个春天 剧照 NO.2四个春天 剧照 NO.3四个春天 剧照 NO.4四个春天 剧照 NO.5四个春天 剧照 NO.6四个春天 剧照 NO.13四个春天 剧照 NO.14四个春天 剧照 NO.15四个春天 剧照 NO.16四个春天 剧照 NO.17四个春天 剧照 NO.18四个春天 剧照 NO.19四个春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0:52

详细剧情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15岁离家,在异乡漂泊多年的导演以自己南方小城里的父母为主角,在四年光阴里,以一己之力记录了他们的美丽日常。在如诗的乐活慢生活图景中,影像缓缓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

 长篇影评

 1 ) 《四个春天》:有摄影意识,没电影意识

陆庆屹每次回家都会带上摄影机,他当职业摄影师已有数年时间。他养成了习惯,去任何地方都会带着摄影机,拍下美好的生活瞬间。这段时间,有点拍腻照片的他,想换下新的口味,于是拍起了视频。

归家四年时间里,他为年老的父母拍下了无数简短的视频。这些视频放在他的电脑中,占据巨大的空间。每次点开重看,他都能从中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他想着,何不以这些视频为素材制作一部电影呢?

于是,他花了两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电影的剪辑。在自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剪辑的乐趣:将不同的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剪辑在一起,竟然能碰撞出崭新的意义。这是他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他乐在其中。

后来,一部作品诞生了,它就是《四个春天》,在第十一届FIRST青年电影节拿到了“最佳纪录片”奖。在此之前,UCCA的首次放映也让这部处女作在豆瓣的评分超过9.0。可以说,它收获了感动和口碑。

电影如何感人,我们不去管它。我们想分析的是它作为纪录片,真实的水准如何。作为一位业余“电影人”的私人作品,我们也许不必过于苛刻,但既然它即将在院线上映,说明它必须接受作为电影的检验。

《四个春天》所有镜头来自于导演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丽瞬间,并不是为完成一部作品而拍摄的。因此电影中的每个镜头都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触感核心,当它们被接续在一起,不可避免产生断裂感。

再加上导演乃是摄影师出身,这导致了每个镜头都留有严重的照相痕迹:过度鲜明的构图、静态的摄影,拍摄者的意识。因此当这些视频被剪辑成电影后,镜头间的脱节更加严重,无法形成连续的感觉。

这导致影像本该具有的延续性和流动性丧失了。电影的一个美学特征是它的蒙太奇,电影因此可以通过镜头的组接创造意义。《四个春天》对此是缺失的,电影变成镜头的机械排列,没能形成一种叙述。

问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将偶然间留下的视频素材转变为一部私人电影,可以介入导演个人的声音。这就是一种“散文电影”的制作方式:通过画外音将分散的视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的感知分配。

《四个春天》本来可以成为真正的杰作,它真挚感人,发现了一个家庭忧喜掺半的隐秘日常瞬间。但很可惜,如今我们只看到静态镜头的排列,这无疑极度削减了它的艺术价值。纪录片导演确实是个职业。

 2 ) 看了四遍《四个春天》......

还是要大力推荐《四个春天》,这已经是第四遍看它了。不仅仅因为它出自好朋友之手,更因为它实在是个太温柔而动人的片子,让人想重刷。现在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自己的朋友里面出了一个这么棒的导演!完成了这么好的一个梦想!!

我看第一版还是两个多小时的版本。那时饭叔让我找人翻译一下法文字幕,我帮他联系了我原来的小同事,又帮他校对了一遍。后来带Enzo去饭叔的小院玩儿,听饭叔绘声绘色地讲他的童年故事,回来我又和Enzo一起重看了一遍这版。当时我们都觉得结构有点散,可是已经非常好,因为很难不深深喜欢上饭叔的爸爸妈妈。我觉得饭叔的爸妈是我知道的最可爱的中国爸妈,他们的生活里流淌着自然而然的诗意,贴近大地,艺术又融入了日常的生活,生机勃勃——这种生机,即使最艰难困顿的时刻也不能磨灭。

去年饭叔来上海,带来了这个电影的最终版,那天风老师这么七七叶行一有鹿乐天他们都来了,我们过了一个很愉快的晚上,我还把Phil也带来了。事后他埋怨我说:“下次能不能不要让我坐在导演旁边?害我一直生怕自己打瞌睡!”当然他并没有打瞌睡,我看见他在偷偷抹眼泪——这个故事虽然是贵州边远地区的一家人的生活,可它的内核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最终的版本剪得很好,神完气足,而且保留了最初我就喜欢的所有细节。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导演自己最喜欢的镜头之一,是相当长的一幕:爸爸和妈妈分别在两个房间里,爸爸对着电脑听音乐,一边指挥着假想中的乐队,妈妈在另一个屋子里踩缝纫机,微风吹动红色的窗纱。两个人被一道门隔开,却被摄影机收录到同一个画面里,那种和谐感都要满出屏幕了。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笔。

还有数不清的细节我好喜欢,比如妈妈说燕子怎么飞:“哉哟,才好看哦,呜——往到底下底下的,呜又到那边去,到顶顶,一梭又下来,一刺就飞到地下,又昂到高头边去,哉哟,最好看了。”比如爸爸向大家宣告燕子又飞回来了,那眼睛闪闪发亮孩童一样的神情,比如爸爸和妈妈合交杯酒,比如妈妈在田野里情不自禁的舞步,比如爸爸和妈妈刚学会用微信交流,笑得不能自已,比如爸爸和妈妈一起吹蒲公英......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有情有趣,对话是这样鲜活自然,编都很难编出这么棒的台词啊。

影片的后半部让人难过,可是爸爸妈妈并没有沉溺在悲伤里,两个春天过去,他们在姐姐的坟前种满了鲜花和蔬菜,常常去陪她,在田埂上跳舞和唱歌。姐姐在天上,一定也喜欢看到这样的场景。人生如此艰难,可饭叔爸妈的生活态度又是这样的豁达与天真,什么困难都这么扛过去了。

第四遍看,让我流泪的部分我依然流泪,让我笑的地方我依然觉得好笑。这一遍看的过程中我一再感到,这个电影平心而论技术上并不完美,可是饭叔在记录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拍成电影,考虑到这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得到的素材,简直是惊人地好,比任何精心的排练都好。而且传达的情感是多么饱满动人,即使看了多遍也没不会消解和削弱。我看的那场没有坐满,但所有的人都坐在那里等字幕打完,等大陆哥的钢琴曲声停下,才起身离开。整个晚上我的脑海里一直盘旋着那首歌,我小时候就会的歌: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大路上尘土飞扬......

《四个春天》的口碑越来越好,公映后甚至比公映前的小范围评分还高了,真是为饭叔高兴。希望能在院线得到越来越好的排片,这是一个多么适合春节看的电影呀!

 3 )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不惋惜

搬进山里后,经常被问:山里住久了会不会腻?

答案是:会。

某天我和lisa出门买菜,村子里静悄悄,狗不再吠我们了,远处的山被云雾笼罩着,空气又湿又冷,我们俩揣着手一言不发的赶路。

我心里咯噔一下,糟了,我们习惯这远山近雾、田园农舍了,感受不到最初那种美了。

久居之处无美景。

只有当你不再拥有,或者不再属于,某地、某人、某物时,你才能重新去审视它的美。

所以当我看《四个春天》时,对陆庆屹还原出的,那个美得出尘的故乡,一点都不诧异。

北京和独山中间这几千公里,每年只在家待的这一个春天,给故土蒙了一层滤镜,蚊子血成朱砂痣了。

一切都是美的,天台的迎春花是美的,贴了瓷砖的养了锦鲤的小池塘是美的。

老式脸盆架上的搪瓷洗脸盆也是美的,一眼望去只有一方天空的天井也是美的。走廊里未干的水迹,也是美的。

那些曾经厌恶,想要从自己身上抹去的标签,都有笨拙的美。

美是美的,但当做院线上映的电影,好像有点粗糙了。

电影开头,镜头从天井往下探,父亲在二楼走廊上跑步,我小声跟lisa嘀咕:现在要拍电影这么简单了?

但再往下看两分钟,我就忘了这个问题。

我成为这个家里的一员,在两个小时里,感受了一趟喜悲。

好的电影,和小说一样,都有强大的共情能力。

即使导演陆庆屹已经足够克制了,没有煽情,只是简单的记录父母的日常,把拍摄者,也就是自己,尽量的从影片里去除,也不妨碍我们被感动。

我们之所以被感动,被震撼,不是因为生死离别,相聚重逢。而是这对夫妻,他们对生活,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天赋。

正如导演陆庆屹所说,他们这一家,普通,但不典型。

普通的是同样都在这鸡毛蒜皮安的生活翻滚,不典型的是,两位可爱的老人,在这一地鸡毛里,还保留着感知美的能力。

不需要惊涛骇浪,一阵风,都能撩拨他们诗意的心。

年夜饭前供奉先人,父亲郑重的磕头,母亲站在一旁打趣,保佑你快快长大好好吃饭。

母亲捧着一束金银花,像少女一样郑重的插在瓶子里,说有花香干活来劲。

母亲和父亲被子女们撺掇着喝交杯酒,母亲嗔怪父亲看都不看她一眼时,我听到身边都是笑声。

燕子来了,父亲得意洋洋,像献宝似的的叫儿子去看。

一家人上山打厥苔,父亲的鞋底掉了,也不恼,一边拿芦苇绑鞋底,一边说,好玩得很。

从田里营生不易,然而父亲上山要柴,去水边洗衣服,帮亲戚家收庄稼,他从不觉烦,自己带相机去录影,自己解说,回来剪成片子保存。

对熟悉的事物保有热情,不能不说是一种天赋。

然而再有天赋的人,面对生离死别也是无力。

姐姐一离世,整个片子就蒙上了一层阴翳。

姐姐在病床上,痛得大声哀嚎,家人们围在床,愁云惨雾。

那种场景我再熟悉不过,我爸坠楼时,躺在病床上,每天疼得直叫唤,上钢针打孔时他都忍着没流泪。我赶到医院,和他四目相对,他眼泪就流出来了,我真恨不能代替他去痛。

电影里,姐姐病情稍有好转,大家就让她和儿子合影,大家嘻嘻哈哈,就像没事一样。

有个友邻骂,在病人面前笑,怎么不考虑病人的感受。

能说出这话,怕是没经历过家人病痛,病床前最忌讳的就是眼泪和哭脸,再苦也要作乐。

我爸在医院那一个多月,每个人都在跟我父亲打趣,给他鼓劲。我给他洗完脸,就拿洗脸盆放旁边,让他把两只手放到水里晃动,说,小鸭子要来浮水啦。他就笑,用干涸的手去感受水的流动。这种对于自由和快乐的渴望,支撑着我爸出院。

记录别人是容易的,但记录至亲的死亡,对于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陆庆屹对美的敏感高于常人几倍,对悲伤的敏感亦然。

父母亲在葬礼上表现得很冷静,只在接女儿灵位回家时,才克制不住,悲痛的哭起来。

一直在镜头之外的陆庆屹呢,我看电影时,一边哭一边揣测他的心情,葬礼上那一段听不懂,却让人莫名悲凉的歌,就是他给姐姐的挽歌吧。

姐姐活着的时候像太阳,离开才更加惨烈。

所以我看到友邻说陆庆屹卖惨,用家人来卖钱时,悲从心来,到底是多阴暗的人才能萌生出这种想法呢?

相比起记录来说,向众人坦露这种悲痛,才是更难。

我很庆幸,陆庆屹能说服自己,撕开伤疤,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温情和悲伤。

当母亲和父亲渐渐走出失去女儿的背痛,能在女儿坟前唱她喜欢的歌,甚至是脚步松快的跳起舞时,我相信,镜头之外的那个人,也释怀了。

就像父亲在山上唱的俄罗斯歌曲: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不惋惜。

但现在拥有的,要好好珍惜。

拯救世界自有超级英雄去,我们这样的普通儿女,就安心陪在父母身边,多过一个春天。

长按二维码关注

 4 ) 一些细节·不算爆料

因为是工作人员,我自己看《四个春天》已经太多遍了,多到一抬表就知道走进这个厅大概会出现哪个镜头。但我没想到的是,整个后期都非常冷静的我本人其实在最近最后几遍看的时候,在这么熟悉的镜头里,好几次湿了眼睛。

说一些影片细节和工作细节吧,是屡屡感叹,不算爆料。

·全家聚会的时候,大家说“喝酒喝酒”,妈妈赶紧扔下手里吃的舔舔手指头举杯,舔手指头真是不要太可爱。看了好几遍以后才发现扔下的是个大鸡腿。我后来问饭叔:“你家都是妈妈吃鸡腿哦?”饭叔:“当然啊!”我们从小看了太多妈妈只吃鱼头鱼尾巴的散文,突然看见一家全家宠妈妈,给妈妈啃大鸡腿的家庭,真好哦。

·送腊梅来的邻居大伯对爸爸说:“谢谢您!”这里是,你收了我的礼,我反而要谢谢你,因为你是我尊重的人啊。腊梅在屋顶长了四年,爸爸第四年上去看,悄悄说:“黄的,不好看。”real耿直老人家。

·爸爸离开罗甸老家已经64年,但每年都要在自己的小家祭祖。

·和很多家庭一样,爸爸在家庭里的位置总是又巍峨又谦卑。97年的录像里,爸爸感叹半天“全家聚齐不容易”,全部儿女的反应都是:“啊?”潜台词是“你在说啥?”我都能想象得到镜头后面爸爸又慈爱又无奈的笑容。

·全家一起出游的时候,姐姐手上就拿个手机放着音乐挥舞双手唱歌,包是给爸爸背着的。真的就【我自己女儿我乐意宠着,多大都宠着】既视感。

·爸爸还帮导演扛过三脚架……应该就是那个后来我们解释不清的,1500元的三脚架……

·这个包包,在姐姐去世以后,佟畅抱着遗像说“妈,咱回家了”那个镜头里,静静躺在床边箱子上。

·全家一起出游的剪影里,姐姐拧了一个姿势,哥哥在给她摆拍照片。一点不带羞涩的。

·姐姐的病况应该发展得很快,因为脚趾上的指甲油,也就半个月到一个月前才涂过。

·有几场是这么接的:先是爸爸拿了一个硬盘给妈妈看“里面还有好多电视剧哦”,结果听到姐姐唱的《风雨兼程》,接着是爸爸在天井里的仰望,然后下雪了,老两口踏雪去女儿坟上。我们一直到定剪前一天,这首《风雨兼程》都只唱到爸爸在天井里仰望。出录音棚前一天,录音指导孙艾琳鬼使神差的把音乐拉长了想听一下,结果发现意外的严丝合缝,严丝合缝!我看完了几乎是手抖着让导演从楼上调色机房下来看。

·真的你们去看,这里的画面我们一点没动,姐姐唱到“山高水长路不平,携手共攀登”的时候,爸妈拄仗并行的背影,唱到“风光在险峰”的时候,爸妈就走到山路上了,歌声停下,妈妈叹了一口气:“唉……”严丝合缝!我们都傻了,大家都在说谢谢姐姐。

·爸妈走到山路上的时候,头顶有一只大白鸟,绕着爸妈飞——这个是饭叔的朋友们最早发现的。

·爸爸在坟边雪地里,用登山杖写的字是姐姐的名字:庆伟。我看着笔划认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哽咽了半天。

·给姐姐写包袱和烧包,用的都是外甥的名义,外甥工作也忙,也不在家,估计年纪小也不懂好多规矩。姥姥姥爷帮忙写好了,嗯。

·外甥佟畅的东北口音,也折射着姐姐生命的流变吧……

·爸妈用的都是专业登山杖,不知道是哪位儿女买的,还是自己网购的——超好!

·修这处声音,是七月的事,当时以为就定剪了。到十一月,艺术顾问王老师又亲自盯着修了十四个镜头,看不太出来的十四处修改,主要是把气质上的东西再稳一稳。

·缝纫是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掌握不多的技能,饭叔写过,早年妈妈的缝纫绣花都是为了补贴家用,还在踩缝纫机的家庭真是不多了啊。声音这边很仔细的贴了一点缝纫机的声音。

·我们的很多声音,都是声音指导一点点和导演沟通,力图回到当时的空间、季节、空气,做了很久。这点我们一直非常坚持,如果声音不雕琢细致了,画面的观看也会被干扰。尽力了。

·“你把这里的鸡叫给去了吧,我总觉得太强调环境了,毕竟小城镇,这个鸡……”录音指导回头冷冷看着我:“去不掉,这里是同期鸡。”“哦好的,对不起啊,让同期鸡随便叫,随便随便。”我们后来就出现了“同期鸡、同期狗、后期蜜蜂、后期牛铃”……各种调侃。

·29.97帧率的问题最后也没有彻底解决,声画抽帧位置不统一。首映式当天,剪辑、声音、我站在主厅一个小角落里,一起说,哟,抽帧了……算了就这样吧。

·录片尾曲之前,大哥来我们家讨论方案。现在也都知道了,大哥是十岁上大学的神童,姐姐是八十年代大学生,饭叔中学辍学……那天我问大哥:“你们家谁成绩最好?”大哥随手一指饭叔:“他。”毫不犹豫。教育焦虑恐怕是现在城市中产最大的焦虑,在这个家看不到一点痕迹,没有人因为这个弟弟的学历不如哥哥姐姐,就对这个弟弟有任何歧视非议。

·所以我也无数次在说,如果我们从这对老人身上学习他们对子女的爱,那是完全没有交换条件的、纯粹的爱。你是我的儿女,我就为你骄傲,而不是你要考多少分你要上什么学你要多有出息。你看爸爸对导演说话:“哦,庆屹……”“庆屹你快来看,今年的燕子又来了……”这样平静有爱的语气里,看不出和对哥哥姐姐有任何区别。

·争气有早晚,45岁出处女作也很好;而且,养育儿女,何须一定要争气。争也好,气也好,都是给外人看的啊。

·暂时没了,但总觉得写掉了好多,想到再补。

 5 ) 我给爸妈拍了部豆瓣9.2分的电影

FIRST青年电影展前线记者 | 小明

无论是西宁First影展走出来的一批青年作者,还是中国大量的关注边缘人群的创作者,农村与家庭似乎永远是他们最爱选取的题材。

然而,在这批影片中,痛苦、混乱的家庭关系和贫瘠的中国乡村,翻来覆去地被直推到观众面前。远离农村生活的观众,很难从中提取到真正中国传统理念的家庭气氛。然而在今年的First青年影展,一股温暖力量闯了进来。

这就是今年入围惊人首作单元的《四个春天》,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四个春天》选取了一个非常抓人的角度,记录四个年头里,回到父母家中过春节所发生的事情。其中,所展现的细腻、生动而非常真实的家庭生活场景,则是其中最为动人的部分。

作为一部私影像的纪录片,从一开始,导演并没有计划将其完善成一个完整的纪录片。于是,我们能看到在第一个春天的部分里,所有的段落、镜头都非常的琐碎,甚至显得有些混乱而不知所谓。然而反而正是这一段落,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础,琐碎显得生活场景更加的细腻、真实,能够瞬间令观众进入这个家庭的环境里,并作为一个引子一样的段落,串联起了接下来的部分。

特别惊喜的是,在第三个春天的段落里,并没有太多当年的场景,反而替换成了父亲所拍摄剪辑的曾经的家庭录像。父亲所作的录像,充满了年代的气息的画面,依旧忠实地反映了当年的生活场景,而且同样具有琐碎而细腻的特性,这与第一段导演自己拍摄的部分形成了有趣的互文。同样,父子二人相同的爱好从银幕上延伸到银幕外,也具备了中国家庭骨子里的传承精神。

诚然,没有技巧是这个影片非常令人遗憾的地方。剪辑上的凌乱、声音技术的问题,甚至作为导演本人真实情感的表达失控,在影片的行进过程中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对于应当反应真实的纪录片来说,技巧并不算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剪辑技术和声音技术的缺失,反而组成了私影像纪录片的一种形式,在其他影片里成为弊病的技术问题,在《四个春天》都化作了影像的真挚。

本身真实的生活就足够令这部纪录片发展出优异的成绩了,我们随着导演的镜头,一点一点的深入这个偏远小村,一点一点深入作者所处的家庭。这些镜头或是远远观察,或是微微跟随,或是直面镜头内的人或事。这样的镜头语言组成,粗粝、莽撞,却意外地展现了创作者内心的真挚,正是这种影像下所蕴含的真挚的力量冲击着观众跟随着画面和其实就发生在真实世界里的小故事。

观众随着这股真挚,看到一对老夫妻几十年相依相守的感情,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与悲哀,看到一家人的互相扶持,看到远走外乡的游子内心紧紧的牵挂,看到他们一年一度腌制的香肠腊肉,看到他们在每年放鞭炮,看到他们上山砍柴、看到他们唱歌、看到他们欢呼、看到他们哭泣。每一段真实生活里难以发觉的小细节无差别的拼接,直观的信息传递,都是真实的力量。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家庭本身具有的温暖气息衬托出了整个影片的感动人气质,导演在影片中穿插的贵重风景的空景,使得整个影像的气质爬升了一个层次。在生活段落里,画面的不够精致,都被自然而生的山川、云雾填补上了,这些风景和天气的生成,似乎本身就是为了让镜头记录而形成的。这同样,是真实的力量。

自然、真实,真挚,这其实是我们在观看青年创作者作品时最愿意看到的气质。来自表达的冲动欲,能够弥补所有技术层面的不足。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充满自然魅力的乡村风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理想中国家庭关系,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当我们日后想起农村与家庭题材的作品时,总能够想到这股温暖的力量。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680期 文章,值得一看!

 6 ) 与你共赏,人间值得

这不算是一篇合格的影评,只是我想要把自己的这种心情记录下来。因为看一遍根本就不够,那些动听的歌曲、话语也记得不够,好看的画面也很快模糊了。但我想说这是值得一直被收录着,每一年都可以拿出来看一遍的片子。

如果不是豆瓣我也不会知道这部片。和多数的人一样,因为注册豆瓣关注了导演,同时关注的豆瓣作家,友邻,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提这部片,好评如潮。但我有时反骨很重,仿佛每个人都说好的,我偏不想中意。我保留了好奇和怀疑,并在没看电影之前,刻意没有去看任何一篇影评,不喜欢被代入。

但纵使如此,在豆瓣广播中,我已经大约知道它是怎样的中心了,而“跨越山海,勿忘回家”又如此蛊惑有力,我必须得去看一看,作为豆瓣人支持豆瓣出来的导演是必须的。

看的前一晚我就和安爸说,要带两个妹妹去看电影,提了这部片,他一听说纪录片就满口否定,并极力推荐海王,我们俩的爱好一向差很远的。但我当然是不听的,一查票,发现离我最近的万达影城根本没排片,只有海印又一城的IDC电影院有。果真如此,好片都不叫座(在潜意识里我已经认定它),我心里很是不平。

第二天两个妹妹,从深圳和中山分别过来,都不能过夜,下午就要各归各家。相聚不过短暂的几个小时,除了吃饭再去看个电影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而我的私心又很怕这部片会下线,便跟小妹说去看电影,问她想看什么,她说不知道,转而问我,我当然推荐了四个春天,很怕她不感兴趣,好在,她品味不错。如果是大妹先来就肯定说不要看,但我们决定的时候她还在开车赶路。

等她来了,把东西放到家中,就匆忙开车去商场。去之前我有想过,会不会被我们包场。而大妹也果真说会不会把她看睡着。但当我站在放映大厅门口等她们去洗手间时,却已看到有一个小哥哥进去了,等我进去时,他是全场的第一个。我们三坐定后,陆续进来个年轻姑娘,和一对夫妻,对此我的想法是,难道是豆瓣人?

开场就吸引了我妹那个吃货,是陆妈在熏腊肠,真漂亮。随后就是一系列过年的准备,写对子,吃年饭,拜祖等场面。对,整部片子拍的就是一家人的四个春节团聚的掠影而已,在冬天,湿滑粘滞的土路,暗沉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空和并不好看的建筑,可却有我们心中最熟悉的生活片段。

拍摄的对象就是饭叔一家五口:陆妈妈,陆爸爸,大哥,姐姐,而饭叔是拍摄者不常露镜。

陆妈妈真是无比地爽朗可爱,超喜欢笑,笑起来咯咯地。然后就传染了我们,惹得我们也一直跟着后面吃吃地笑。一看陆妈妈笑,我大妹就说跟我们那边老人笑起来一样,看到他们去摘蕨菜,做菜都要讨论下这是什么,我们那里有没有?陆妈妈当然像所有的妈妈一样,总是最忙碌的那一个,但又不止于如此,因为她的忙碌并不止是围着锅灶那么简单,她跳舞,歌唱,随口就能讲些动听的话,教育子女要居安思危,不要失去生活的能力。看得我们的心总是热乎乎的。

而陆爸爸一笑,我就觉得真温柔真细腻啊,很喜欢对生活很温柔的人,陆妈妈说他看到燕子来了就兴高采烈,又说: “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后来养蜂又是,吃完饭匆忙撂下饭碗就说去看下蜜蜂,陆妈妈说:“简直是去看初恋情人。”他蹲在那看,蜜蜂嗡嗡,有些都飞到耳后,他马上像孩子一样站起来说:我不惹你了。看到什么欢喜都忍不住说句:哉哟,好玩的。

他们虽已不惑却仍然童心未泯,甚至相当文艺。他们极热爱这生活,一花一草,风吹云动,燕子回巢,麻雀叽叽,什么都觉得有意思,什么也都想去尝试,也并不古板。吹蒲公英,拿着金银花深嗅,关心燕子的来去,蜜蜂的冷暖,仿佛他们身上从无苦难沉重,他们饱足的精神追求,足以感动任何人,也叫我为之汗颜,从而也使得影片的整体那样鲜活动人。

但从影片中了解到他们并不是富足的家庭,供养了三个大学毕业的孩子。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是拮据而窘迫的,陆妈妈说,结婚后,还债还到了95年。如果换成我们,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概念。

后来陆续有了哥哥陆庆松,姐姐陆庆伟的出场,哥哥像所有不善言辞,沉默隐忍的中年男人一样,话不多,存在感也并不强,直到后面姐姐生病,他去抱姐姐安慰她:不要怕我们都在这里陪着你。后来姐姐去世,他痛哭,我泪奔。后面我才知道,好像哥哥是清华的高材生,但不知为什么,他们一家都是朴素的很,不骄矜。

而姐姐的出场好精彩,一开拍就是她在吃,妈妈说把她饿坏了。后来是她说起火车上有人说她是80后的事。对方问她怎么跑东北去了,她说上大学,你没上大学?对方答:我和你们的年代不同了。姐姐问他,你哪年的?他说68年的。妈妈笑着说,比你还小四岁。然后姐姐又逗他,问他一旁的陆庆屹和她长得像不像?对方回答:你们挺有夫妻相的。

这一段逗得全场大笑,也充分地反应出她十分有趣,后面她给外公上坟的亲戚拍视频,解说词也显得她是非常诙谐幽默:爸爸,戴着赵本山的帽子….

通过爸妈的话语知道她生了一场重病,可谁也没有想到在第三个春天她就走了,那么快。不禁让人想到了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那句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但好在她能魂归故里,有至亲替她收骨埋尸,在父母身边也不会寂寞。

不知是不是巧合,饭叔后面拍摄的爸爸找到姐姐唱歌的那个视频,好似一曲成谶,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让人无限感慨。

电影前面的基调都非常平缓而舒展,虽是隆冬,但一家人说说笑笑唱唱,却温暖地很。可是姐姐的死,让我们一下觉得有什么砸了下来,离别竟是如此决绝,沉重,突然。前面我们姐妹还在小声讨论着,突然都安静下来了,小妹在擦眼泪,大妹找纸巾给我,三个人默默垂泪。

我的大妹(三舅家的)现在已是两个娃娃的妈妈,当看到片中姐姐的儿子佟庆跪在棺材上大喊三声妈,我心上对旁边的大妹充满了怜惜,她是三岁就没有了妈妈的,我想那一刻她的心情应该极为复杂。

好在片子根本没有刻意去渲染悲伤,也没有过多去捕捉那些画面,而两个老人也没有被打击地伏地不起,而是用他们以往的乐观豁达的心态,慢慢地一点点地接受着恢复着,重新把快乐拾起。

这片中,真的都是极为琐碎,寻常的的一些生活片段,春节了去上坟,有人给陆爸爸送腊梅,他给花浇水,陆妈妈摘花椒,做卤肉,分送给各个亲戚,以及去看生病的92岁的二伯。但因为他们那么有趣、鲜活,乐观,温柔,彼此之间又有浓厚到化不开的爱,让人一点都不觉得寡淡。而天台上那一大蓬黄色的花啊,真是极美。

一个家庭,无非是伴侣之爱,父母子女的爱,手足之爱,陆家一家人给我们很好地做了榜样,让我一边看,一边羡慕不已。

父母的爱是,陆妈妈笑着拿出做好的婴儿虎头鞋说,媳妇还没找到,妈已经把娃的鞋整好了(当然是变相催婚了,哈哈)。是不管多大了,还崽啊崽的叫唤着。在送别时还要帮着拎包,是要倚门凝望着背影不舍得离去和永远都会湿掉的眼眶。是后来爸爸妈妈去姐姐的坟头,陆妈妈用手整理着坟,好像在给姐姐整理衣裳。那坟头里埋着姐姐,便犹如自己的崽。他们自然地和她对话,在旁边种菜种花。

夫妻间的爱是从陆爸爸无比郑重地说:“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待你的同意,明天结婚”开始的。是并不能简单用一句“少年夫妻老来伴”来形容的。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琴瑟相调,默契十足,爱得十分久也十分细腻,是浪漫而深情的。

虽然通常是老了都会越来越依恋对方,但看陆爸爸他自然而然地就要去喂东西给陆妈妈吃,给她戴帽子,两个人彼此说一句话就要笑半天的。而当金婚时,姐姐怂恿他们喝交杯酒,陆妈妈说:你看他,看都不看我一眼的。也还是带着小女孩热恋时的娇憨的,这是演也演不来的。让两个人拍照片也是,认真地很,但又极其默契。

而姐姐走后,陆妈妈担心自己若离去,独留陆爸爸一人怎么办,她鼓捣着中药,跟孩子们说:我能陪他几天天算几天,陪他一年算一年。她高兴地讲爸爸说的话:我的儿女们都很优秀,老婆也很漂亮,要是能抱个孙子(又催婚了),人生足矣哦。

而片中,父母亲人唱得歌,不知道是刻意选择还是自然为之,简直想让人跳起来鼓掌,第一下听到“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材”真是极为震动,而后来看到他们随口就要唱歌,吹笛子,拉琴,起舞,听音乐,便觉得生活就该是如此啊,我何必如此忧虑。

有一个片段让我内心极为触动,是饭叔拍摄父母两个在同一时段在两个房间的画面,父亲在唱歌,母亲在另一边踩着缝纫机,和谐而宁静,却又有梦幻的美丽,劳作和娱乐融入一体。

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慨叹,这是多么好的一家人啊!敏感,细腻,温柔,文艺又有童心,随口一句话都显得很动听,比如看到风来了,陆妈妈跟陆爸说:你看风又来了,树影婆娑的,左摇右摆的。妹妹说,难怪他们的儿女都如此优秀。而我觉得不光是优秀,更是因为拥有那颗善感的心,对万事万物由衷地欣赏。

我也极喜欢风,但也只是默默地喜欢,如果有人能共赏就好了,所以看着他们一家人,爸爸拉琴,妈妈唱跳,大家一起唱歌,就觉得真是羡慕啊,这样的话,这世间多苦也不觉得无法支撑了。

最后的一个片段极搞笑又极接地气,仿佛就是我爸妈的对话,或是我和先生的对话,让我笑得眼泪出来了。是哥哥教他们俩玩微信,妈妈恍然大悟地说:那微信的目的是网上银行。大家笑了,说,不是,是交流。然后爸爸妈妈两个学着互发语音,妈妈说着说着就搞笑起来,说:“那我以后不用求你去交费了。”爸爸听到后,在一旁笑到不能自持说:“算了算了,不讲了。去了那么多钱,还讲我这样那样的。”

看完后,久久地心情不能平静,带给我的感触可以说太多太多,而事后我跟两个妹妹说,你们俩要感谢我吧。而在看完片的当天晚上就接了一个项目,让我接下来的十几天都要忙到焦头烂额,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花时间把这些感触记下来。

片中陆爸爸说:每天至少为家多做一件事。大家都去尝试吧。

最后祝陆爸陆妈身体健康,常相伴长相伴。 感谢饭叔能让我看到这样好的片子。

 7 ) 四刷《四个春天》:“归家的路”

四个春天就应该看四遍,一个春天一遍。

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一年内把同一部电影看上四遍,直到遇见《四个春天》。它与我的2018年联系得如此密切,以至于几乎重构了我的生命体验。

第一遍看是年初在27院儿,那是尤伦斯首映后的第二场试映会。那个时候电影在豆瓣上已经开出9.2的高分,饭叔在广播里说对声音做了一些调整。因为来晚了,我只能站在整个放映室的最后。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饭叔,我觉得他好像没法像其他导演一样做出强有力的个人阐述。他给我的印象是:腼腆,心思细腻,但不善言辞。而日后的交往,让我必须给他加上一个特征:特别容易动情

后来我才得知制片人也是在这场放映中看到成片,继而引入更专业的团队对电影进行调整,再然后,就是《四个春天》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的消息。因为做志愿者,我在FIRST组委会提前看了第二遍,那时电影已经接近于现在的模样,加入了一些字幕标注,以便于让观众理解故事的时空。

第三遍看是在八月底,FIRST拿奖后,金马奖入围名单公布前,北京的一场点映。我终于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到了DCP的版本,片末多了近两年饭爸饭妈的最新影像。大银幕确实会放大一些技术上的瑕疵,但依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我明白,《四个春天》是一部经得起重温的电影。在熟悉了人物与故事、对电影没有期待之后,它仍从情绪上牢牢抓住了我。片子反映出的生死观和朴素情感,使我不止一次回望自己的家庭,思考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方式

保利影城天安门店

在饭叔生日的后一天(也是电影开启路演的后一天),我把它看了第四遍。在片末的“天使”鸣谢名单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它依然生机盎然,一再突破我的心防。我好想在过年前,在老家的小镇电影院组织一场放映会,请来我的亲朋好友,带他们欣赏这部温暖我一整年的影像。

雪莱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太适合作为这部电影的宣传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剪辑、声音、配乐:从一部独立电影到院线电影

所有电影都是在剪辑台上最终诞生的。但是对于纪录片而言,剪辑的重要性和决定性更为凸显。因为它直接反映出素材的选取,进而体现电影的架构,背后是导演对拍摄对象的理解

《四个春天》最初的版本是120分钟,后来在专业剪辑的指导下剪到105分钟。按制片人的说法,时空被压缩了,但信息量是增加的。印象中,做出的调整大约集中在非叙事空镜和人物状态,比如父亲展现才艺的蒙太奇段落,穿插院落里的自然风物,使诗意的浮现更加自然。而为姐姐特意加上的那段回溯,则更倾向于商业片构建情感的考量,我对这种方式持保留意见,但在影院环境中能感受到那个片段对声音的细腻处理。

是的,声音,对声音的加强使《四个春天》有了电影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极为有效的叙事手段。导演是用一个Nikon D800随机录的,所以最多录到了一个对白,而且由于经验不足,他用的是29.97帧而非24/25帧拍摄(见赵珣文《我也不知道怎么写了,说下<四个春天>》)。除了对降帧率变调的问题进行解决,声音部门更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当时导演能够想象出来的环境声,以及加强现有的环境声”(赵珣接受D纪录采访)。《四个春天》成为了一部在声音上非常丰富的电影。

因为父母对音乐的热衷,电影中始终点缀着人声歌曲或器乐演奏,因此原片中没有再加配乐。而在最终版中,陆庆松(哥哥)对《青年友谊圆舞曲》做了重新编曲与变奏,作为电影中过场的配乐与片尾曲,是对电影主题与内容的另一种呼应

我还记得自己在七月的西宁偷看FIRST终审会议的速记,周浩在会上丝毫不掩饰对《四个春天》的喜爱。

且不说他发在微博和票圈的不点名表扬

他说自己看了前几分钟就在想如何说服大家把最佳纪录片给它,但是看到半小时觉得自己用不着说服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种赞赏,他选择陆庆屹作为新片《一年》的剪辑。

从一个不会装剪辑软件的人,到剪出自己的处女作。每天十六个小时剪辑,饭叔坚持了二十二个月。除了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提名,剪辑奖的提名似乎是更大的肯定,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叙事与构图的空间意识:距离感带来的审美意趣

影厅里在父母登山的段落第一次爆发出持续而密集的笑声。

我首先惊讶于导演的慧眼识英,能在250多个小时里打捞出这段素材——它无限接近于花絮,又极深刻地反映出家庭的和谐。其次,在事先知晓第二个春天发生的不幸之后,我领悟到生活是最好也最残忍的编剧,也更深地理解了鲁迅那句“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导演选择把姐姐在病床上的一幕,紧接着剪在欢乐的旅行照片之后。——这是对自己的残忍,却是对观众的负责。

作为亲历者的陆庆屹,在创作(剪辑)时必须无数次重温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最终从悲痛中跳脱出来,在影像的海洋里寻找叙事的脉络。于是我发现早在姐姐出现以前,在父亲与她的电话交流中,已经隐隐透露出病情的存在,而第一次观影的观众因无法迅速解读信息而滞留在愉快的心情中——这种情绪的错位显然是一种叙事的高明,也在日后回想时给我以更沉痛的打击。

疾病和死亡,其实是《四个春天》不事张扬的隐线。从贯穿四个春天的扫墓场景,到母亲对父亲身体的担忧,导演对悲伤的克制乃至按捺,最终使其成为影片淡淡的底色,进而升华为一种朴素而博大的生命态度。父母在女儿的墓前耕种植物,甚至于一展歌喉、跳起舞步,你无法不被这种超越痛苦的生死观震撼。

我想起杨德昌《海滩的一天》的一句台词:“我们读过那么多书,小时候一关一关的考试,为什么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样去面对这么重要的难题?”而《四个春天》教我面对的难题就是: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生命的衰老,如何生活。我在这部纪录片里所受的启发,不亚于两年多以前第一次观看《东京物语》。

拍摄意识的逐渐形成,让陆庆屹越来越退回到摄影机背后。这是一种自觉的距离感,但你不能否认的是,他仍是家庭生活的参与者,只不过有了一双更加温柔与敏锐的眼睛,更能体认隐藏在日常里的美。第一个春天父亲获赠的腊梅,在第四个春天再度出现。——这种俯仰皆是的细节让我感到惊叹。而那个从父母的脸转到烟花的叠画,更是包含无尽的爱意和赞美,甚至拥有了神性

越往后拍,特写越来越少,远景越来越多,饭叔越来越爱捕捉静态构图中的动态,像侯孝贤会采取的方式。他镜头下的独山作为家庭的“陪衬”(背景),开始呈现桃花源般的美好质地。

他曾经向我解释他所理解的纪录片的空间意识:“固定镜头里面有它那种内在的洞视,可能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点在动,你才能感觉到空间的厚度。比如站在水渠上那个镜头,如果没有上面的树枝,这个镜头也没有意思,就是因为上面有那个树枝也在微风里微微晃动,才和它产生一个空间对应的视觉感。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它的诗意”:人物>电影?

第一次接受线上采访的时候,饭叔最后抛给我的金句是:“每个家庭都有它的诗意。”而当面对面交流,再谈起上面这句话,他选择用另一句话代替:“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了新的体会,正如木卫二在其影评开头所言,与《大象席地而坐》或《柔情史》中互害的原生家庭相比,哪怕是与万千观众的普通家庭相比,《四个春天》提供的都是一个太过珍贵的非典型家庭范本。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生命状态里自然流露出的处世之道令观众动容。但与其钦羡,不如反照自身,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生命充沛,亦可施与暖意。这也就印证了导演所说的凝视自我。话说回来,越是像《狗十三》这种压抑的电影,就越希望观众在观影结束后思考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一个更阳光、正面的人吧。

我想在电影上映以后,对饭爸饭妈的赞美会越来越多,甚至可能会出现“父母的存在比电影更精彩”的言论,就像对《自行车与旧电钢》的评价那样。

连陆导本人在FIRST颁奖礼上领奖的时候都说:“我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我爸我妈获奖,因为我爸我妈比我有用板砖拍碎一切苦难和桎梏的勇气。我看到好多朋友都说好喜欢你爸你妈,这说明很多的问题,如果我想在电影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学习空间。

但人物真的大于电影吗?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观点其实是个伪命题。

哪怕是纪录片这种非虚构作品中的人物,也依然是由导演建构的艺术形象。它接近真实,但并不等同于真实,而这一建构过程就是电影的演绎过程。在这一点上,《四个春天》无疑是成功的,这成功无法将人物与作品整体割裂来看。

曾经跟另一位纪录片导演聊天,他提到一个创作理念:纪录片不要与人物生活或故事过于黏着,而要营造出一种大气层一般的东西,与观众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他还提到艺术的复杂性,认为《四个春天》是有些单向度的作品。我把他的话想了又想,后来觉得相较于野心和复杂,《四个春天》的简单和纯粹可能是最珍贵的, 但它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信手拈来

《四个春天》面向家庭,同时也面向创作者自己。它是一部“小”的电影,没有涉及国家或者民族情怀,它只是关心一个家庭,关心父母的状态。它的目的是向父母献礼,却因为真诚意外地拥有了更多观众,因为,我们都是子女。于是,它也变成了一部“大”的电影

饭叔曾经跟我特意提到父亲在家庭录像里说的一句话。那天父母跟女儿外出游玩结束往家走,父亲看着母亲和女儿走远,感慨地说道:归家的路。这句话让他感动,也让我感动。观看《四个春天》,对我而言,好像也是一条归家的路。但它通向的一定是我自己的家,我终究要用自己的方式与父母达成和解。

电影后半程,父母走远以至于出画的镜头好像也越来越多。我不断回想起龙应台在《目送》里写的最后一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又想到片中母亲与小儿子(饭叔)的那个惊人的默契时刻——母亲含泪送走大儿子和大孙子,吩咐导演去拍他们,然后转身进屋。但镜头没有动,几秒之后,母亲从忍不住从屋里走出,这时与小儿子惊讶地四目相对。无非是做母亲的舍不得,做儿子的懂得她的舍不得。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我也就知道饭叔为什么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不光是他个人的努力和艺术造诣,更有家庭对他无形的影响。所以与其说“片如其人”,不如说“片如其家”吧。


第一次线上采访: 陆庆屹:“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

第一篇影评:燕子又飞回来了

第一篇线下采访:陆庆屹:“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8 ) 采访 | 陆庆屹:“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7月西宁FIRST,我和饭叔在索菲特大堂聊了半小时,采访内容收录在当日场刊里。聊完午饭时间也到了,饭叔请我去吃青海酸奶,哉哟。

Q:除了片尾处全片没有采用配乐,父母的歌声点缀其间。父母对歌唱的热爱与他们乐天知命的性格的形成不无联系。导演怎么理解这一点?

陆庆屹:其实我觉得跟地域文化有关系。在西南地区,一方面山里人喜欢唱歌,喜欢呐喊,人们的表达就是用很自然的方式,有时候两个人会站在山头上通过大喊来沟通。还有就是少数民族喜欢唱歌,他们一般是农忙半年,闲下半年来娱乐,而唱歌也是一种娱乐方式。我父母不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他们就是在那个地域环境下产生的一个代表。只是他们的性格会让他们对歌声更投入,会喜欢抒情。

Q:在繁多的生活素材中找到影片结构不是一件易事,听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您几乎足不出户进行剪辑工作,这个结构最终是怎么找到的?

陆庆屹:最开始,就是想记录整个独山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变迁——在时间影响下的变化。 因为我离开家太久,总是在试图找童年的影子,所以看到这些东西,我都会尽量记录一下。一开始决定剪纪录片之后,我也是想要描绘小县城的状况,还有我的亲戚、家族、街坊,把这些都放到影片里去,但后来发现这样做一个片子体量不够,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规模。所以最后还是集中在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上去讲述。

素材非常多,所以必须舍弃一部分,像类型化的、会影响观感的章节就暂时不去考虑。我有考虑以后再剪一版和现在不一样的片子,有可能是人文介绍的片子,但也很难去找线条找架构。我现在有这个想法,因为素材里面有很多风俗以后可能就没有了,包括一些生活方式很“田园”,它不是“田园牧歌”式的,而是那种充满生活气息的,农业社会最后的写照。我挺感动的是我们家那边的农民,他们可能会觉得累,但没有人觉得生活苦,而是把劳作当作日常。他们有时候挺乐观的,在洗菜洗着就开始唱山歌。

所以这不是我爸妈的特殊的现象。但是我爸上大学的时候就参加军乐队,他会很多乐器,所以他的音乐熏陶是从大学就开始的。他喜欢唱那种苏联的进行曲,比较有劲儿的旺盛的。我妈喜欢唱比较抒情、缠绵,人生哲理一点的歌。我爸比较喜欢唱宣言那种的,还有意大利歌剧选段。

Q:电影名叫《四个春天》,电影的内容也是这个家庭在四个春天里发生的故事,那必然要有详有略。导演如何做内容的取舍?

陆庆屹:因为我是一个情绪比较稳定的人,我在生活当中,对于别人的生活,或者我眼见到的生活的参与感不是那么强。在我的观察里,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对于生活看到的大多数是片段,很少有对每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有欲望。大多数情况下人都是生活的过客。

我希望这部片子不要过分代入个人情绪 ,不想渲染太强烈的感情,所以我在悲喜两头都有抑制。我希望让观众用自己的经验来填这个留白,这样可能比直接把所有事情讲清楚更好。但也没有什么事情,主要就是生活片段、情绪这些,最主要是对生活有态度。我对我爸妈最崇敬的地方,是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我这辈子从来没听过爸妈对生活说过一点抱怨的话。我还是想把这种既强韧,又柔软的精神力量,呈现出来做某种参考。

Q:片中有一个段落,将父亲和姐姐拍的视频剪辑到正片里,这个尝试听上去挺冒险的,但是最终效果非常好。导演是怎么想到这个方式的?

陆庆屹:我姐姐走后那一年,我爸包括我妈经常会把以前的东西拿回来看。一种气氛一直笼罩着这个家庭,那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是很强烈的。我虽然拍了4年,但呈现的是将近20年的家庭变化,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些东西。如果记录下来,我觉得我活的时间会更充足,因为会有这些东西让我体验当时的状态。当时有很多东西不是我拍的,但是他们记录下来让我在脑中填补这段生活,这对我来说很幸福。

我爸是天生的记录者,对什么事物都会观察,对世间万物都会怜爱。对于发生的事情会有一些感叹。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我爸妈和我姐出去玩儿回来,我姐和我妈走在前面聊天,我爸总会说“归家的路”。我听到这句话心就变得柔软了,很感动。我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隔了五十多年,我爸都能指着照片记住那些同学的名字。虽然你感觉他在片里存在感没有我妈强,但其实他是饱含深情的。他很少跟人交往,但每个交往就会记得很深。

Q:纪录片拍摄要求客观性,拍摄者从生活的参与者转变为观察者。以这个视角介入日常生活,是否会发现一些从前忽视的细节?

陆庆屹:这个肯定是的。你能够把当时时光记下来,重现,一遍又一遍看,肯定会发现忽略的细节很多。我之所以对外参与度不高,是因为在家里的参与度太高了。我们几乎是无话不说,包括银行卡都随便乱用,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阻碍。

我也没有觉得自己变成一个彻底客观的记录者。因为我在拍他们,对他们来说也没有特别之处。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抽离感,没有完全跳脱出来。只是我在做这件事情,他们知道,仅此而已。

Q:但是后几年可以看出来您入镜次数降低了?

陆庆屹:电影不是你的热情就能支撑起来的。当我想要做一部结构完整的片子,不止剪辑上,画面上也要提升,它能帮你讲述你的片子。后两年,我就开始买电影方面的书来看,从里面吸取了一些经验,结合我以前平面的那种拍摄意识,就需要一点时间来改变和磨合。最后的很多镜头,都是之前抓不到的,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预判性。

Q:您之前有提到纪录片的空间意识,您能再具体聊聊吗?

陆庆屹:我后面基本上就是固定镜头。但固定镜头里面有它那种内在的洞视,可能是一个非常微小的点在动,你才能感觉到空间的厚度。比如站在水渠上那个镜头,如果没有上面的树枝,这个镜头也没有意思,就是因为上面有那个树枝也在微风里微微晃动,才和它产生一个空间对应的视觉感。

我越到后期拍特写越少,觉得不应该放大人物本身的情绪,而是更应该体现他在生活中的状态。有些细微的东西不需要你那么清晰地去看到。人都很聪明,有那种敏感。除非你要拍强烈的情绪,你再去拍特写。有些选择和我拍那么多年照片有关系,会有一个本能的选择,一个画面里的松紧度是很重要的,这个意识我认为是应该有的。

Q:您的电影在后半段多采用固定机位,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侯孝贤导演。您之前在提到创作动机的时候,也说到是侯孝贤导演的一句话鼓舞了您。您是否受到他的影响?

陆庆屹:我自己觉得那个时候没受他到影响,可能更多的是成濑巳喜男。可能有一些吧,但是也不像。从影像的表达来说,影响我最大的是小津安二郎。他需要的也是一个客观的视角,然后里面的人自己在发生一些事情,他是一个很近很近观察的角色。到后期我可能更倾向于这样。但我不会拍夸张一点的镜头。早期会,比如说我想强调熏腊肉的烟,然后会贴近一点。但后来我会越来越远,这是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也没有刻意,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Q:您曾说过“每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它的诗意”,想请您进一步阐述一下您的创作理念或者主题。

陆庆屹: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产物,人应该爱自然,这个自然不止是世间产生的,包括时间带给你的变化。人应该接受它,就是再烂的状况中,你可以愤怒可以怎样,但你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诗意》:6月我对饭叔的线上采访。

 短评

一年多前冬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饭叔那里看过一小段粗剪的片子,当时已很感动,感觉饭叔的爸爸妈妈真是一对极难得的父母,这难得不是说他们对子女的爱,而是他们生命中无时无刻不充盈的艺术的氛围,对自然的醒目的观看。那时尤其觉得饭叔妈妈像是地母一般的存在。昨晚第一次看完全片,却觉得爸爸的形象在影片里更丰富了起来,站在山坡上和在电脑前歌唱的那一幕太动人了。整个影片的节奏其实非常清楚,也很紧凑,虽然它看起来像是年复一年的碎片,但周而复始之中流变产生,第一年春天营造的是过年气氛,第二年春天则着重在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三年亲人逝去与回想,第四年缓慢的复苏,如同深冰的河流,在又一年春天终于裂开新的裂缝。人生的意义,老年的爱情与相伴,生活的辛苦与诗意在这里凸显。

5分钟前
  • 沈书枝
  • 力荐

3.5;以本片收官2018堪称完美,散场时邻座一阿姨寥寥一句抓住精髓:“又悲伤又欢乐,人生的悲欢离合啊,全在这里了!”四季时序的轮回暗合生老病死、聚散离合的天道恒常,朴素而真切,挚诚且感人,美轮美奂的空镜与配乐、台词搭配得相得益彰。日常记录琐细如无声细流般徐缓静柔,燕子归去来兮,几度花开花落,那些永远无法预知的悲哀,意识到终将分离的苦涩况味,竟神奇地在古意丧歌中被精准描绘,父母的生存技能和智慧指代了人类繁衍不息的根源。剪辑甚好,对庞杂素材的梳理和采纳都是一种私人的生命体验。

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时光荏苒,你已不记得毕业照是什么时候拍的。岁月无情,前一秒还说你像八零后,下一秒美好的生命就转瞬即逝。珍惜当下,珍惜眼前,因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血浓于水,能在茫茫人海中成为家人就是缘分。相聚太难,上一次全家团圆已是1994。不要因为离家太远,而忘记了回家的路。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1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导演一家人,一直有保存和记录家庭影像的传统(片中最早出现的素材是1997年),加上知识分子的文艺情趣,人物鲜活不拘谨,张口都能来上一段曲——已经有中国家庭很少见的乐观达然一面。尤其是导演确立了要创作的想法以后,对摄影拍摄的思考(机位、角度、构图),也令电影不乏美感。《四个春天》是家庭录像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所能做到的极佳案例。甚至对比《日常对话》,它来得更加随心所欲。父亲姐姐拍摄的素材(印象最深一段是父亲配了《水边的阿狄丽娜》),参与到电影成片当中,也仿若李珞《河流与我的父亲》的实践版。第三个春天的沉默,晦暗与情感凝重,也道出了生之多艰。中国人很少能记住三代以上的亲属,但对于从小陪伴,日常成长的亲人,一旦割舍道别,难免会有切肤之痛,正如每天春节,归家的燕子,总能唤醒相似的生命记忆。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劳作、闲聊、歌唱、出游山野、病、死、丧葬、祭祖、告别......人可以活得这样真实、坦然、艰苦中富有尊严、有大自然和艺术伴随、有美——艺术就是人的表达。

21分钟前
  • 锦瑟
  • 力荐

纪录片直击穷山恶水黑社会是一种力量,记录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力量。我们的家庭叙事中很少见到这样豁达与乐观的父母辈,他们对生活中具体的一餐一饭一花一草一事一物真心好奇,真心感恩,真心享受。父亲无论遇到什么事,都笑着说“好玩得很”,看见红亮腊肠慨叹一句“安逸”,看燕子筑巢,看荆条发芽,吹一支蒲公英,这些不是文艺青年的摆拍,是来自真实生活中的点滴情趣,它本应是生活的本意,只是长久地被尘埃覆盖。这其中也有死亡和告别,甚至是最惨痛的那一种,但即便如此也是透亮的。这两位老人没有被时光钝化,没有被窘迫打垮,没有抱怨没有唉声叹气,过好每一天,生命都有界限与终点,所以意义是什么?不过就是盼树叶返绿,等燕子复归的这个过程。

23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日本有《人生果实》,韩国有《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我们也终于有《四个春天》了。辛波斯卡写“就让那些从未找到幸福爱情的人,不断去说世上没有这种东西,这信念会让他们活得较轻松死得较无憾”——是真的没错,毕竟平成的我们要上哪里去找一个会五六种乐器、会唱歌会跳华尔兹、会书法会视频剪辑、会修家具修电器、会种菜会养蜂、会做家务还超关心我的爱人啊!!!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共情真的是一种很高级的情感,无论悲喜都如沐春风,是燕子回巢的呢喃,是半亩方塘的春水搅动,是厨房的乒铃乓啷,是迟迟不愿挪步的送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噙着的泪,是用DV记录家庭生活的镜头。父亲这一代知识分子拿的起乐器学的来剪辑,即使年纪大了“每天也要为这个家做一件事”,母亲总是囿于厨房但总能笑呵呵地唱起旧曲,还经常地木楞停住想起亡去的姐姐。两位老人鲜活可爱,我也是第一次注意到我有时候竟然会错过这些身边类似的细小美好的东西,我突然懂了离别车站奶奶的驻足,懂了外公每次提前煨好的鸡腿,妈妈微信上时不时的关心和回家爸爸严肃又关切的谈话。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蓬勃如朝阳上升,情似春水粼粼,踏着三部舞曲,哼着小歌,等一个一个春天来。

32分钟前
  • 澈南
  • 推荐

人无艺术身不贵,不会娱乐是蠢才

33分钟前
  • 笋茶佛
  • 力荐

四个春天最打动我的,一是这对老夫妻在花式劳动与自娱自乐中所创造的自洽晚景,二是人与在地食物、在地环境、在地习俗的民族志关系,三是这个家庭在改开时代的大国流散中体现出的难得的内聚力,二老日常拾掇姐姐坟头的段落真的很戳心。

36分钟前
  • 胡子(胡续冬)
  • 力荐

这个片子有多好呢?看完回家,放下包我就抱着我妈哭了一会儿。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坚强,每个爸爸都有自己的忍让。为什么我们总想把自己的日子过程别人眼里的样子,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诗啊。

39分钟前
  • 沈入忘🌟
  • 力荐

家庭私影像,两个老人的生活态度很棒,特别让人羡慕。这样的故事会让很多感动,是因为,这其中的夫妻关系与生活态度,恰好是很多人不曾有,却又非常向往的。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看哭了。倒不是说这片子拍得多么惊世(当然导演本来就是一枚文艺大叔&很棒的图片摄影爱好者,对影像有很强的敏感度,拍出一份质朴的诗意),主要是这对老人家太令我羡慕和感动了,这就是中国家庭最缺失的爱的教育啊,小时候梦想中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生活能力极强,除彼此不依附任何人,对一切事物尤其文化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拍成连续剧我都愿意看。古稀老父自己拍DV学剪辑和后期太可爱了,十八般乐器唱歌书法才艺简直不要太多!姐姐病逝,但她还在他们身边。老照片和家庭录像有效拓展了背景信息量,同时也很抓人。个别处剪辑可以再精炼一下,但总体来说作为非专业出身处女作,扎扎实实不炫技,已经给我太多感动和余味了。

43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我自己的片子,我打五星。。。⁄(⁄ ⁄•⁄ω⁄•⁄ ⁄)⁄

45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每天为家多做一件事” 朴实如自己的父母,宁愿多走两公里去挑井水,也不愿喝便捷的桶装矿泉水…几处泪点,越大越体会家庭的不易,生活的苦与乐,父母知足常乐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带去北京的家乡菜,每次送别的不舍,最戳心。

4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之前已经看过不同剪辑版本,以为会麻木,但看到放映的最终版,还是忍不住泪崩。这对父母实在太独特了,他们的日常生活透露出鲜活的诗意,也让我看到婚姻可以如此融洽。片中他们时不时唱起歌来,还有音乐、舞蹈和大自然的滋润,极有生活质地。开头收尾都很好,丧歌和击鼓声十分震撼,看完后余味悠长。

50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最喜欢父亲兴高采烈地说“今年燕子又来了”,母亲:“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55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真挚的记录,有一对普通老人能遇到的欢乐:香肠熏得好,燕子回巢,邻人送来腊梅苗,「闹热」。也有一个中国家庭能遇到的悲痛,这些我的祖辈也有,但十多年来一直被大家刻意回避掉了。片子叙述极为简洁朴素,没有任何刻意的技巧。凝练了日常生活的韵味,又高于日常生活,这个家庭的生活自有旋律,就像那些餐桌边、山野里、病榻上、坟前、旧视频里响起的歌声。

56分钟前
  • 熊阿姨
  • 力荐

很感动。见过太多不幸的家庭,所以对西方的悲剧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我在想如果这样的家庭是社会的主流,那么整个艺术的面貌或许都会发生改变……作品带给人的影响毕竟有限,需要长期积累,而一个活生生的人给世界带来的变化更直接,也更深刻。这是我昨天和一个朋友说“养育孩子也是很大的成就”的原因。

1小时前
  • 远子
  • 力荐

放映、观看私影像有什么意义?一部被摄对象既不够典型又不够非典型的纪录片,有什么意义?是借由共享的环境和共享的影像,将个体经验上升为共有经验,以昭人类悲欢并非不相通;是当下性总在蒙蔽我们对生活更宏观的感知与观察,而影像能帮我们完成与当下性的对抗——这其中的秘密是:之于光阴,宏观往往就来自微观之和。前面又没说人话了是吧?好:衡量这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我觉得只需要一个标准,就是你看完有没有拿任意设备去记录日常的冲动。我有,所以我说它是。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