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马特·达蒙,Gylfi Zoega,Andri Snær Magnason,Sigridur Benediktsdottir,保罗·沃尔克,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George Soros,巴尼·弗兰克,David McCormick,Scott Talbott,拉加德,Eliot Spitzer,本·伯南克,乔治·W· 布什,Timothy Geithner,艾伦·格林斯潘,巴拉克·奥巴马,Henry Waxman,安·克莉

导演:查尔斯·弗格森

 剧照

监守自盗 剧照 NO.1监守自盗 剧照 NO.2监守自盗 剧照 NO.3监守自盗 剧照 NO.4监守自盗 剧照 NO.5监守自盗 剧照 NO.6监守自盗 剧照 NO.13监守自盗 剧照 NO.14监守自盗 剧照 NO.15监守自盗 剧照 NO.16监守自盗 剧照 NO.17监守自盗 剧照 NO.18监守自盗 剧照 NO.19监守自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8:28

详细剧情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多国陷入金融危机,损失高达20万亿美元,数以百万计人加入失业大军,甚至丧失家园……本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界猛人、政客、财经记者,披露金融大鳄的崛兴之路,公开业内和学界贪污腐败的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

 长篇影评

 1 ) 下一次经济危机的预测

每次我和洋人谈政治制度,我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中央银行为什么不受政府控制?“ 在经济已经出现过热,金融产品泡沫膨胀的时候,美联储的利率还是压得几乎没有利息——格力斯潘自己举起个牌子说,”各大银行快来抢纳税人的钱吧!“一个号称自己是民主的国家,号称一切都能受议会控制的国家,连老百姓的经济生活都不能通过政府的调控干预,来实现稳定。

Inside Job 是一部非常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的电影,他没有像michael Moore 一样把美国的大门用美国文化关起来,而是放眼全球经济,冰岛,中国,新加坡——全球金融系统食物链上的各个团体,同情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冰岛整个国家,还有中国民工队伍)的同时,毫不留情的揭批华尔街中饱私囊的奸商,另外,在华盛顿和哈佛那些为华尔街瞠目的走狗,也没有逃过影片作者的批评。

看完电影以后,我才明白我一只以来的问题有多幼稚。从里根政府以来,美国的政府根本和华尔街是一家人,如同美国政府和大医药,大能源,大食品公司是一家人一样。

美国政府从财政部到美联储,收了人家钱财,放手让华尔街不断做大做空,凭借无数”金融工程师“制作出” 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 ——CDO, Insurance Swap, 然后一小部分人坐收泡沫顶端的那几亿红利。

与此同时三千亿的财富在金融危机中消失了,全球五千万人没有了工作。这里欠下的账单,却由全球的纳税人来承担。请全球人民记住——美国的银行是烂账不还的公司,美国的政府一个支持烂账的政府。

影片非常详细的分析了整个过程中,美国政府有预谋的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经济政策松动,把应有的规章制度一点点完全去除;美国政府人头变换,但是经济面孔永远是”华尔街“。

但是拍摄影片的最终目的是警告当前形势的危机:

——因为几大金融巨头的并购和收购,华尔街当前的巨头更精简,更强大了;
——obama政府依然在这些银行巨头的掌控之下(美国的财长一直是规章制度的反对者)
——一波波华尔街的赞助继续收买美国的经济学界和学术界,出文章支持华尔街的小算盘。

喜欢”阴谋理论“的人,一定会说,我早想到了,美国一直以来都是这些精英在奴役人民。 如果这个真的成为美国人民的共识,那么马克思预言的暴力革命可能真的会在美国发生。

很遗憾,大多数在民主制度,民主洗脑下成站起来的西方人都相信议会,法院和政府选举。 所以为什么这部片子,比10部"时代精神"都更有实际意义。

如果有人想知道下一次经济危机是什么时候,那么请关注 IMF 首席经济学家,
—— Raghuram G. Rajan

他在2005年的报告中就已经看到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后记

片子看过半年以后,我对自由经济制度的讨论兴趣有增无减。在今天的媒体环境下,无论是集权国家的封锁,还是民主国家的商业洗脑,选择愚昧的人总比选择求知的人多。

比如:
2011-03-05 03:01:52 phoenie
  姑且不论影片的内容是否真实,光凭楼主看什么信什么这点就让我对你的未来感到担忧。。


选择愚昧的最简单方式就是热情的相信“不可知”的永恒存在。别人无论什么观点,你就否定,因为尽管你不知道真理,也可以随意否定别人对真理的追求。

从媒体上灌输给你的信息其实有三种——政治评判的宣传,信息娱乐交易,商业推广。 要想找到真理还真挺难。

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为了票房活着,那就是信息娱乐交易。一手出钱买票,一手给你两个小时电影看。看得不满意,不够娱乐,或者没有真理,买票的人一旦没有收益,就用SNS警告其他人不要去看,造成电影的经济损失。

一旦电影里面有像《变形记刚》GM车的宣传,电影会从GM里收商业推广的钱。电视剧虽然是纯娱乐,但是电视剧制作的费用是由插播广告的收益人那里支付的。所以还是商业推广的信息。大多数美国电视都是这样。他们不在乎你的看片感受和收益与否,国内电视剧就是典型。

有个特例: 除了BBC,ZDF, ARTE 这些欧洲的公共频道——由公民出钱订,另一部分钱来自国家的税款。国家税款当然代表政治评判的立场,所以美国人说bbc这种地方是政府洗脑,也似乎有些道理。

但是,如果政府是民选的,代表人民意志,那么BBC 这些台也就是一种纯粹的人民出钱,电视台给你信息和娱乐的简单交易——没有大金融,大食品,大药品企业赞助的广告和含蓄的商业推广信息。

很遗憾,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渠道没有商业推广信息,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获得真知,肯定是靠阅读帮忙。

看什么呢? 《经济学人》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学术界”口碑蛮好,但是里面的东西怎么样呢?
2011年 1月22日起名为《少数人》的一篇关于“全球上层人士”的特别报道讨论了世界1%的上层人口掌握着世界43%的财产、10%的上层人口掌握了83%、而下层的50%人口只拥有全球财产的2%的经济不平等现实;各行各业为上层人士服务的知识阶层也随之大幅度的改善自己经济地位等等故事之后,留给读者一大批充满希望的评语,诸如:“能改变世界的不是血统或者财富,而是想法”;“在民主系统里,精英会为大众服务” “巨富的慈善家会主动缓和社会矛盾和不平等” 等等。

但是吸引我的是在第12页的关于”Bilderberg Group" 的一段话,网上很多关于这个组织的阴谋论盛行很久。 而《经济学人》解释说,这个组织内部的全球精英举足轻重,保证他们的对话不公布,才能让成员们开诚布公的谈问题。去年的 Bilderberg Group 美国前财长,哈弗校长larry summers,德意志银行行长,壳牌总裁,西班牙总理,联合国世界食品计划负责人, 比尔盖茨等人一起讨论包括欧元能否存活下来等各类国际问题。《经济学人》的两个编辑也应邀参加,但是不能报道任何东西。

这就有点让人不爽了。 没有什么比”秘密“更能树立不平等观念的了。所谓的民主,是建立在公开讨论的基础上。 网上的阴谋理论也针锋相对的指责这小挫”国际精英“的不可一世,认为自己的想法可以掌控世界前途。 从这点看,《经济学人》是一种精英读物——认为自己身处人类的社会地位阶梯上层,可以影响世界未来的,不必向“非精英”解释,世界为什么被我们设计成这样。

很遗憾,我不相信《经济学人》的未来。我相信这部影片的思路: 每个世界公民对世界经济运作的方式的理解,充分交流才能保证世界稳定,公平,和人道。

这就是对 “经济金融教育宪章化“ 的要求——要民主国家的公民不断学习和交流这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对某种经济理论的精通或者对某个操纵股票在行的老头的笃信。

这部影片是能让人明白”阴谋论'式的经济理论为什么不能打动大众,促使他们去暴动,而是应该通过已有的制度工具:法院,议会,选举,宣传正确的思路,逐步的改变大众的认识,改变现实。


 2 ) SCI优秀论文一枚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纪录片有点兴趣,虽然涉猎不多,但我想好的纪录片应当像一篇规整的文章一样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自然科学方面,BBC的片子就如同说明文范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社会科学的话,本片绝对可以作为议论文范文入选教材。理由如下:

首先,论点清晰,干脆直接。甫一开始就提出deregulation的祸根说,从冰岛引述开始直到最后很主流的落点到自由女神像,不偏题不跑题,中心思想贯穿始终。

其次,论据翔实,旁征博引。片中众多政经界重量级人物的第一手采访资料相当给力,再加上丰富的史料陈述和数据统计,特别是那些陈年旧月的报纸、税单全部翻出来,相当的考据范儿。

最后,论证充分,有理有据。全片以采访加旁白的基调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五个部分结构缜密逻辑分明,来龙去脉分析的头头是道,配以统计图表,彰显严谨的学术范儿。

所以在奥斯卡学院派的评委眼中,本片绝对是SCI优秀论文一枚,获奖在所难免。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论文虽然严肃却不枯燥,这要归功于出色的配乐和剪辑,引片结束后的那首big time和片尾曲congratulations都很赞。另外,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之外片中还偶尔穿插一些良心拷问式的撩拨,以淡定的画外音应对急了眼的受访者,那些不肯接受采访的字幕打出来更是无声胜有声,一招连消带打直击要害,迅速占领道德高地,观众看得义愤填膺,达到不证自明的论证最高境界。于是我也能充分理解那位给盗版碟做翻译的老兄,一定是看得怒发冲冠,忘了仔细听采访中说的各种数据,急于向广大祖国群众揭露华尔街的贪婪无耻,不自觉下笔就如水银泻地,愤怒之情跃然纸上,对白大意离题万里。。

PS:片中那个Andrew Sheng说:“A real engineer builds bridges,a financial engineer builds dreams”,当时憋了一眼他的title是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心想我党还有这等人才,接受这样的采访还能说出这么有才的话?回头百度了下,原来是香港证监会原主席,马来西亚人。。

 3 ) 通俗易懂作品的必要性

虽然赢了奥斯卡,但对《Inside Job》的批评不是没有。我看之前的豆瓣,有一篇恶评说本片不好是因为导演先入为主,一定要把银行家写的很邪恶,但实际上经济危机的起因是美国两房的政策云云。这种批评不是没有道理,《Inside Job》确实在很多方面都一笔带过、缺乏深度。同时,影片也有很多误导的地方,比如导演问Martin Feldstein你作为AIG的董事为什么不研究经理人年薪问题,这明显是属于敌意问题,对理解这次金融崩溃也没有帮助。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纪录片这一载体本身的局限性,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2007年的金融崩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如果要想说清楚的话可以牵扯到数十年前的陈年旧事。和在金融崩溃有关的诸多话题中,任何一个要想有深度的介绍一下写书恐怕都要数百页。比如在说道CDS的《Fool’s Gold》仅写这一个产品的历史就写了一本书,而且其中还没有包括技术性太强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两个小时的片子要想把整个事件说的滴水不漏肯定是不可能的,它能够完成的功能注定是蜻蜓点水。虽然深度不足,但蜻蜓点水也有蜻蜓点水的好处。我看Roger Ebert的影评,发现这位赢过Pulitzer的大作家居然对金融危机也不甚了解。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都是如此,一个普通老百姓可想而知。大多数对于金融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恐怕对这次的崩溃不怎么了解,虽然金融危机涉及到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此时,有一个蜻蜓点水、但整体流畅易懂的作品出现是非常必须的。

在书籍方面,我认为一本书介绍整个危机最好的作品是《All the Devils are Here》,《Inside Job》虽然不如该书详实,但几个主要的点一个都没有错过。在现在这一阶段,能够对金融危机有全方位的了解往往比强调某一因素(比如上述强调两房的论调)更为有益。大萧条已经是80年前的事情,但究竟什么引起了大萧条大家还都不怎么了解,更不要说还未完全过去的事件。因此,不说强调某种特定的因果往往更为正确。

当然,《Inside Job》的立意并非仅仅是教育,影片深入浅出的叙述金融危机是为了批评政府、金融、学术等方面的“罪魁祸首”。我觉得有这种主观性没什么不好,中立是否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任何创作本身就在表达创作者自己的某种意念或想法。而且,这本是一家之言,创作者自然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他的看法不一定是全面或正确的。只要不是自称中立误导观众,那么影片怎么说都是可以的。

虽说如此,但影片请的大多数不是当事人多少有些遗憾,而影片请到的人大多是一开始即看到真相的“智者”,虽说看看这些人的真面目很有趣(Roubini和Rajan的书我计划要看),但没有反对的声音总是让人觉得有缺陷。除此之外,上述“虐待”Feldstein和攻击其他被采访者的片段也让人多少觉得影片可能不是在实事求是。

这些缺陷是存在的,偏见和不全面也是存在的,但这些问题无法掩饰《Inside Job》一片叙事清晰、事实全面的优点。作为应景之作,这部片子是很上乘的纪录片,可以推荐给所有对金融危机不甚了解的人看。

 4 ) 大学作业 捋脉络


  影片先从冰岛近两年直至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和经济。冰岛在这两个方面做了很错误的决定,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环境,政府先后允许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冰岛建造破坏环境的迪特和水力发电资源设备;其次,经济,本土的三家银行提供了十倍于冰岛经济总和的贷款。而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审计在这期间未发现任何的问题。在经济危机发生之后的半年内,冰岛的失业率翻了三翻。
  交代这些情况后导演抛给我们这样一个疑问,是什么让这个原本安逸适居的国家一夜之间变成如此,影片就此分成五个部分来解释。
  Part I How to got here.
  影片直指金融市场的漏洞和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次级贷款。当投资银行利用市民的储蓄存款进行风险投资,当市场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缺乏必要的监管,当投资银行仅仅依靠公司层出不穷的假账来判断公司价值而进行投资时。CDO的形成除了更多揭露金融从业人员贪婪的嘴脸、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暴利外,似乎真正对经济的增长推动未见分毫。
  PART II Bubble.
  在美国梦的美好幻想中,每个人在金融这块大蛋糕中分享着经济泡沫带来的极致快感,迷失了自我。全美40%的利润来自于金融行业,每个人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失去理智。像AIG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将35亿拿来分红而非抵御风险,这最终导致其破产清算。在这样一个人傻钱多的温床中,滋生出的是大量用于嫖娼和毒品的商业应酬费用,其占整个金融衍生品的5%,华尔街的精英在巨大的欲望和金钱驱使下,人性的阴暗面被无限放大。在整个金融危机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无疑是评级机构,在十几亿的利益诱惑下,对一文不值的有价证券CDO给了AAA的评级。而那些投资银行像高盛,在违背为客户争取更多的利益的职业准则下,遵循的是金钱至上的游戏规则,即客户损失更多,他们就赚的更多。职业操守在被狭隘理解的金钱至上的美国梦中一文不值。
  PART III Crisis.
  整个食物链因为08年房产的赎回、CDO的崩溃而断裂,放款人无法再向投行出售他们的债务。让人讽刺的是贝尔斯登在破产前一个月仍保持者A2的评价,雷曼和AIG则分别是A2和AA。经济危机的爆发让美国的失业率高达10%。对于中国来说,重挫也是不言而喻的,制造业面临大量裁员,社会底层那些依靠劳动养活自己的人面临失业面临生活拮据的境遇。
  PART IV Responsible.
  整个危机让我们意识到替危机买单的不是那些金融大鳄,而是那些在社会底层最贫穷的人,他们承担的更多。金融界的高管们依然坐拥财富,并利用他们在政治中的影响力使自己逃脱更多的责罚和更多的税收,对他们除了社会的谴责似乎别无他法。这不仅牵扯出政治和经济的暧昧关系,同时,更多学术被指和利益相关被利益左右。
  PART V 情况有多糟?这部分电影着重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分三块。首先,本国制造业因为发展中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成本而逐渐衰弱,转而向高端创新科技发展。但是高端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普及的高等教育,这也是第二块讨论的问题,在学费逐年增加的美国,高等教育似乎成为奢侈品,得不到普及的高等教育如何让美国向高端科技转型成功?第三块则着重于美国不可忽视的越发严重的贫富差距,套用郎咸平教授前段时间的一个新名词就是阶级固化,中产阶级在整个社会的所占比例日趋减少,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被鼓励用越来越容易得到的贷款去满足自己的消费,而等待他们的是没有到头的还款。
  经济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深远的,当社会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而只单看金融界联手制造出来的一纸数字;当踏实工作的底层百姓为整个经济危机埋单而非那些金融机构赚的盆满钵满的高层;当整个社会都在消费金融行业带来的经济假象繁荣而变成为全民投机的狂热;当金融绑架政治,总统在竞选时总是拿改变它作为获取选票的手段而上台后却迫于压力无力改变之时;当监管机构审计机构被利益侵蚀迷惑,未完善的法律制度不能保障投资人合法权益;当光鲜的金融行业背后却在成为毒品和性服务的温床。这已不仅仅是美国面对的问题,这是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或衰退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正视它并解决它才不会让金融危机像是间歇性发作的心脏病影响一个国家的正常秩序!

 5 ) 文艺界围攻华尔街,我来为华尔街洗地(讲道理的)

《监守自盗》是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和数年前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一样,热点话题和一位明星旁白总是能得到奥斯卡的青睐。《难以忽视的真相》有前副总统戈尔,而《监守自盗》的则是著名影星马特·戴蒙。



影片用冰岛金融危机作为引子,站在了大众的立场上,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向毫无专业背景观众阐述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但是其中也是能看到主创者作为文艺界人士常见的鲜明立场。

在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业受到了严格管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全面放宽管制,金融业一飞冲天,从而酿下弥天大祸。电影没有讲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因是前任的卡特时期美国经济低迷,里根政府的宽松政策大大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我认为这样的时局之计是应该认可的。事实上里根也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受大众欢迎的之一。

随后《监守自盗》提出了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贪婪的华尔街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卷钱游戏,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发生。但是,贪婪并不违法,华尔街啥时候都是贪婪的,这是很正常的事,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把金融危机归咎于次贷本身或者华尔街贪婪是片面的。事实上次贷是美国政府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为初衷,通过房地美和房乐美两个公司发行的事实上是受了政府政策影响的一种贷款。这些贷款的债务人的确是不太可靠的,存在坏账风险,但是毕竟只要放贷人有风险控制意识,加上政府撑腰,所造成的后果是可控的。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权力和责任的分离。就是发债的决定权,和债务资金的提供者被华尔街分开了。是否给个体贷款,这个是由银行决定的,然后华尔街把这些债务打包,卖给投行,投行把债务分解,增级,卖给个体投资者。所以,本质来说,是银行贷款出去,个体投资者出资来支持这笔债务。(这里面的具体细节,请参阅文末链接的《大空头》的评论)

第二个重大因素,是定价机制的问题,也就是用的模型有假设错误。如果定价是正确的,无论中间链条怎么传递,都是公平的。但很遗憾定价在第一步就错了。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那些没钱买房,能贷款到钱买房的穷人,和整个社会的低利率,最大损失是最后的投资者。但是买房人全是美国人,而投资者有很多国外的人呢。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华尔街干了一个好事。AIG就是定价错误的受害者之一。如果每笔交易都是公平的,那么AIG也不会发那么多没有正确估价的CDS,评级机构的评级也不会有问题,投资者就能发现他们买的AAA bond实际上不是AAA,这个投行也不是故意的。

《监守自盗》还指责专家学者接受酬劳撰写对支付酬劳者有利的报告,以及评级机构昧着良心给这些不良证券都打AAA评级。专家学者的报告收钱本来就是劳动和报酬关系,就算有问题消费的是他们自己的信誉,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至于评级机构,它们的文化就是信誉和可信度,他们不敢明着拿自己的信誉冒险的,对他们又没有太多好处,出了问题声誉扫地;主要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怎么评估,只好按照历史数据。你没法正确定价,就把人定为AAA,不是道德沦丧,主要是不懂。退一万步讲,评级机构的评级也是建议,都不具法律效力,擦亮眼睛是投资者的最终责任。

接着,《监守自盗》又指出以鲍尔森为首的救市当局执意要求雷曼兄弟破产,和先前接管两房、让美联储提供300亿美元担保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使得全世界市场的恐慌空前放大的爆发了,似乎是要转嫁损失给全世界的投资者。之后,他们又用纳税人的钱出手救下了AIG,并使得持有AIG卖的CDS的高盛获利140亿元,厚此薄彼,中饱私囊。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大而不倒》这部电影主要就是描述这一过程的,请参见我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文末有链接。

<图片2>

下一个罪状,是承诺"change”的奥巴马上台后,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监管进展缓慢,原因是奥巴马任命的班子还是萨默斯、盖特纳、伯南克这批“搞出金融危机的元凶”。然后这批人还都拒绝采访。首先,上面已经说明了,金融危机不是他们搞出的,《大而不倒》也告诉我们他们也没有在救市过程中搞阴谋。其次,这些人是最懂金融的专家,你不用他们,用马特戴蒙吗?拒绝采访也是个人自由,本片的立场已经如此鲜明的要给他们定罪的,何苦像片中那个货币银行学教材作者那样自讨没趣?

<图片3>

还有一个事,银行高管的薪酬问题。薪酬包括工资和红利,是和企业经营状况挂钩的。你不能因为这些机构搞出这些事来,就要把他们以前的薪酬追回来。而立法机构似乎也没有依据限制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薪酬,因为这是在他们的高利润基础上的。他们要做的应该是限制非法经营行为,以及会导致危机的利益冲突。

其实说了半天,这场危机的根源不是华尔街贪婪,也不是评级机构和学者助纣为虐,更不是当局的阴谋,而就是两个事:权利和责任的分离,以及定价错误。前者导致了把钱贷给了不该贷的人,造成了损失;而定价错误的问题,导致了这个损失在各环节投资者和机构中的分配。说到底还是华尔街的责任,但不是本片所说的那样。我洗地也是有原则的。

美国的观点是很自由的,因为好莱坞文艺界在公众中的巨大影响力,加上民众对华尔街天生的反感,《监守自盗》这样的观点很容易获得支持。华尔街那些人是很奸诈狡猾,但这并不犯法。只是中间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公平机制还没完善,那信息不充分以及比较笨的一方,在交易中肯定会亏钱。大家都亏钱之后,金融体系的崩溃,那就和次贷危机关系不大了,无论什么样的金融危机,最后都是流动性和信誉的危机,什么起因都有可能。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启示不是应该占领华尔街,而是看不懂的事情,不要轻易参与。

相关文章:
《大空头》-- 先告诉你电影怎么好,再来那次危机的你问我答

《大而不倒》-- 非文艺界视角来看金融危机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6 ) 监守自盗

Why should a financial engineer be paid four times to 100 times more than a real engineer? A real engineer build bridges. A financial engineer build -- dreams.

And, you know, when those dreams turn out to be nightmares -- other people pay for it.

For decades, the American financial system was stable and safe. But then something changed. The financial industry turned its back on society, corrupted our political system, and plunged the world economy into crisis. At enormous cost, we've avoided disaster and are recovering. But the men and institutions that caused the crisis are still in power, and that needs to change. They will tell us that we need them, and that what they do is too complicated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y will tell us it won't happen again. They will spend billions fighting reform. It won't be easy.

But some things are worth fighting for.

—— The movie "Inside Job"

金融危机全过程中,资本贪婪的天性暴露无遗。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新并没有降低次贷的风险。它只是把风险转移和分散给了更多的人。而恰恰由于风险从金融机构中转移了出去,金融机构得以更放心的吸纳更多利率更高的次贷。其结果是,社会整体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的金融资本赚的盘满钵满。

这个冗长的金融链条中,每一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最终没有带来链条整体的效率最高。所以可以说,自由市场在这里肯定是失灵的。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财富的损失,而是人性的迷失——在资本和利益的压力下,到底谁是可以相信的?当看到Glenn Hubbard面对采访时那些拙劣的态度,我很难很难相信这是我读过的经济学教材的作者,一个经济学家,教授,学者。更不用提Greenspan和Bernanke两位美联储主席。拒绝采访无疑等于释放一个信号:我有罪。这就是我心目中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能预测未来,承担一国之责任的央行行长?

当你已经开始接受利益,你就不可能摆脱干系,做独立的学者或者廉洁的智囊。想起《吴敬琏传》引用吴老的话:“作为经济学家首要的职责是研究科学,发现真理,做一个有独立立场的观察者。”现在终于知道违背这个话会有什么后果了。所以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判断一个人或组织可信任与否,先看看有没有利益冲突;而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同样要好好选择一下接受什么利益。

 7 ) 只是观后感,不是影评

    最初看到中文标题《监守自盗》就想看下英文原文是如何表达的,很简单两个词Inside Job,中译的不错。
    最后中国的那个人说了句话不错,大概就是”真正的工程师造桥,金融工程师造梦,一旦变成恶梦,其他人帮他买单“。自己读工科出身,课程里面专门有一门课是讲工程师于社会之责任义务。尽管大家都觉得这课无聊,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一行业还是十分注重自身职业操守的。
    我是十分不满于金融行业的高回报的,他们的付出不见得比真正之工程师企业家多多少。而后两者一旦出问题,前者依情况可能会被判刑,后者倾家荡产。而金融行业已经是too big to fail了,最后只能由纳税人买单。可能是出身理工科的缘故,一直坚信世界进步之动力、财富创造之根源乃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拿钱生钱的行业无非是把钱从大多数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戏。真正承载这个世界的绝对不是那些东窗事发就拍屁股走人的人,而是那些兢兢业业敢于承担责任之人。
    既然是监守自盗,监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跟同房的美国小伙子聊过几次,他对美国的现状也很无奈:社会阶级渐渐固化,有钱人掌控国家,谁是总统并不重要。美国乃当今世界之霸主,文化上虽然是个年轻的国家,立国不过二百余年,但整套政府机构却也已经延续了两个多世纪,恐怕仅比英国年轻一点吧;相比之下,尽管其它国家历史悠久,但现代政府之设立,却是很近的事情。从这一点上看,老牌国家在体制上改革的难度要大过新兴的现代国家。大英帝国最鼎盛之时也不过百年,美国借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称雄世界,到现在也有大半个世纪了。No king rules forever. 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以美国之物阜民丰,将来仍不失为一大国,只是霸主身份会面临挑战。

 短评

虽然之前也了解过金融危机,但是从这电影,我了解了什么是金融界

6分钟前
  • 建筑民工
  • 力荐

根本是编导的一家之言,只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把反对立场的人通通归类为傻瓜,这种纪录片究竟有什么价值?因为批判主流、批判权贵、批判政府,就是一部好作品?什么时候价值观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了?

8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

片中有一句:美国人能不能上大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取决于他们将能不能付得起学费!!!!!!!!美国的“官官相护”其实不亚于中国,甚至奥巴马政府都默许了上届政府的作为。导演悲观的认为现有局面很难改善或者以后还会有问题,因为奥巴马政府用的依然是危机之前订立“不良”制度的那些专家。

11分钟前
  • Nobervem
  • 推荐

什麽恐怖片驚悚片,都不如這個最真實的世界嚇人。哪裡都一樣,權利掌握在最少數的人手裡。影院裡一直有人鼓掌叫好的片子已經不多了,感謝lincoln plaza一直在公映這部片...一定要跟著字幕再看一次 有些沒有聽懂 暫且四星。

1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一个悲剧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美国金融决策层和体制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影片创作者思路清新,一众金融界高层学者经济学家教授作家轮番登场,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海啸背后的复杂原因。影片最后那些还值得我们去奋斗的未免有点艰难,又一轮悲剧重新整装代发!★★★★★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这才叫纪录片,这其中的观点不一定都对,却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

25分钟前
  • 庐陵
  • 力荐

思路很清晰,采访对象很牛逼,配乐做得很不错!

26分钟前
  • mOco
  • 推荐

觉得特别讽刺。纪录片里accuse的那些人,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的人,想去的公司,想赚的那份钱。

29分钟前
  • Chandelier
  • 力荐

小布什、奥巴马、保尔森、伯南克、索罗斯……悉数登场。看完本片的第一感觉就是,马克思又要胜利了。另外,少给一星的原因是:本片少拍了五百分钟。

31分钟前
  • 一只野兽
  • 推荐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丰富,论证紧凑,虽不够全面,但在关键问题上一矢中的,简洁明了。

3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真一般~会讲英文那中国妞哪找来的~

39分钟前
  • 无字纸船
  • 还行

以为马特达蒙转型了。。。结果悲剧的发现丫儿只是旁白。。。被骗。。。但此片颇具教育意义,它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再一次证明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议将此片收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供大家引以为戒!

43分钟前
  • Ray
  • 推荐

一部预设立场的秋后算账意味的檄文。可以看作是控方陈词,因为基本上辩方没有发言的权力。投行们不是有钱吗,把请说客的钱匀一些出来,拍一部「我本善良」作为辩方陈词吧。

4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怪不得美国网民纳闷:中国能毙了自己的贪官和奸商,美国却花钱救了他们并让他们重整旗鼓。

45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并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好看。。。游戏在那里,玩或者不玩而已。。。要么远离地球文明。。。。

50分钟前
  • 顽童OST
  • 还行

在我看,纪录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记录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另一种则是把现有的记录片段重新排列组合,并配合人物访谈和讲解,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像是一篇议论文,本片显然是后者,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有力,就赢了。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世界末日根本不需要自然灾害,有华尔街那群吸血鬼就足够了。“华尔街政治”这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观海兄,你也洗洗睡吧,要么也下海好了。欧洲国家的那些政府真比美国政府有诚意多了。以及,比起金融界的那些学术枪手,影评界的枪手都弱成渣渣了。

55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力荐

对经济以及金融危机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制作十分宏大,从冰岛全国经济沦陷,引及世界级金融巨头,数据细致繁多,条理逻辑却很清晰,条分缕析,针砭时弊,把美国和世界上某些监守自盗的金融家讽刺得体无完肤。可即便如此,这正是金融家们的一贯嘴脸和惯用手段,发家致富的必经之路。马特.达蒙全程配音。

6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这是一个thriller,拥有史上最泯灭人性的villains,并且他们无一受到些许惩罚。看好后心中充满百倍于[buried]的愤怒恐惧和绝望,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如此有力得证明了"金钱太强大人性本恶而世界是没有希望的"凄惨事实。你无法想像我有多希望这片子是纯属虚构。

1小时前
  • bayer04
  • 力荐

hedge了个fund的!

1小时前
  • 黄小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